#二十大时光# 【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建设美丽新宁夏 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清】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宁夏的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念明显增强,政府各部门协同抓环保的局面基本形成,生态环境系统自身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力度空前加大,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宁夏生态环境部门凝聚力量、引导群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风清气正”涵养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精心守护自然生态的“山清水秀”。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广泛凝聚正能量。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生态系统持续修复

  1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计划必不可少的“关键词”,“环境优美”作为宁夏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生态优先战略被确立为“五大战略”之一。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近年来,宁夏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先后颁布了《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自治区污染物排放管理条例》《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条例》《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自治区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基本建立起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宁夏生态环境保护顶层设计不断提标,推动美丽新宁夏建设迈出新步伐。

  宁夏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突出问题,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高位推动这场全社会参与的战役。建立健全省级领导包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机制,出台实施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法,实现了地级城市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专项督察的全覆盖。

  2017年至2021年,自治区财政累计用于生态环保领域的投入资金达到762.9亿元,年均增长11%。10年来,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和成果,转化为助力建设美丽新宁夏的绿色“成绩单”——

  国土空间进一步优化。编制完成“三线一单”,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压茬推进。

  贺兰山整治成效持续提升,保护区内169处人类活动点位、保护区外围45处整治点位全部得到治理,关闭退出煤矿28家,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得到国家肯定,列入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十大典型案例”。

  率先在黄河流域编制完成“四水四定”方案,扎实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开工新建黄河右岸头道墩至都思兔河56.26公里滨河道路工程,星海湖水域面积从21.1平方公里减少至10.55平方公里,不再耗用黄河水。

  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142项,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至1.57万平方公里;建成沙化土地封禁区5个,沙化和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双缩减”,成为全国首个“人进沙退”的省区。

  扎实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2017年以来,完成营造林667.6万亩,修复退化草原134万亩,保护恢复湿地60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45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6.91%和52.65%;西华山、香山寺列入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

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污染防治纵深推进

  日渐优美的生态环境,让美丽抬头可见、让幸福触手可及。

  蓝天、碧水、净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硬指标。近年来,宁夏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标,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保卫蓝天碧水净土,坚持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措施不软,持续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上下功夫,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新宁夏。

  2015年至2021年,全区地级城市年平均优良天数由296天增加至306天,随处可见的“宁夏蓝”生动诠释了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2021年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0%,较2016年上升11.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稳定“清零”,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由“十二五”的Ⅲ类提升到目前的Ⅱ类,连续五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已成为宁夏生态环保事业的“亮丽名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有各类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750个。

  扩大“四尘”同治成果,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大力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攻坚行动,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扩大“五水”共治成果,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入黄排水沟和黑臭水体,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河湖治理,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持续改善水环境,确保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80%以上,黄河干流宁夏段断面水质继续保持Ⅱ类进Ⅱ类出。

  扩大“六废”联治成果,持续加强建设用地、农用地环境监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提高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水平,严格涉重金属企业环境准入管理,加大化学品和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力度,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碧水蓝天也是幸福……宁夏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并向纵深推进。

逐绿而行低碳循环 绿色发展成效凸显

  如果说宁夏在污染治理、节能减排上做的是减法,那么在绿色发展上做的就是加法。

  绿色是美丽宁夏靓丽的底色,高质量发展必然是绿色发展。10年来,宁夏不断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奋力跨越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的重要关口,推进“碳达峰”行动,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循环的发展新路。

  ——宁夏加快推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建立覆盖区、市、县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开展取用水专项整治,2021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18年下降15.6%。地级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能源结构优化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启动实施能耗“双控”三年行动计划,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占比降至26.6%,2018年以来累计退出煤炭产能1046万吨,淘汰落后产能1448万吨,化解过剩产能773万吨。

  ——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新能源装机占电力装机比重、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比分别达到45.7%和28.8%,2021年较2018年分别提高6.9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银川市、吴忠市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两高”项目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紧盯存量、在建和拟建的220个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管,狠抓违规“两高”项目问题整改。对不符合要求的39个“两高”项目坚决叫停、严肃查处,减少新增能耗1725万吨标准煤。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对拟建“两高”项目全部停批、停建,244家重点用能单位建成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为5312吨、2693吨、1794吨、123吨,均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在宁夏生根发芽,宁夏正朝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六大领域实现突破

  天蓝地绿水净,是群众期盼的一座幸福城市的底色,也是城市管理者给群众承诺的民生工程。为了这份优秀“成绩单”,宁夏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和服务企业力度,不断在改革创新、环保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支持和服务沿黄生态经济带、银川都市圈建设,完成“三线一单”编制,明确空间、总量和准入环境管控策略。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等制度,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压缩时限、精简环节、提高效率,对自治区重要规划、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先期介入,主动服务,对不符合规定、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设项目设置“防火墙”。

  在生态环保监管执法上实现新突破。完成省级以下环保监测执法垂管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聚焦突出环境问题,用重典、出重拳,开展专项执法,排查治理环境风险隐患,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屡查屡犯、弄虚作假的企业加密监管频次,集中查办一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以最严格的执法监管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在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统一全区生态环境系统权力清单指导目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进度,严格落实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加强绿色金融协作和联合惩戒,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强化企业环境污染风险评估和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

  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勘界定标,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库,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巩固和深化“绿盾”专项行动成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力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

  在环保能力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构建全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完成全区3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100个区控水质监测断面实现采测分离。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大科技支撑与生态环保投入,深化先进治污技术成果转化。加快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构建生态环境数据平台。持续强化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推动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全覆盖,全面完成放射性废物库安保升级改造。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实现新突破。切实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开展“担当作为、转变作风、服务发展”主题活动,对标党中央要求,看齐一流标准,着力解决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不断强化规矩意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挺纪在前,突出教育预防,切实做到业务工作部署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延伸到哪里,营造风清气正、山清水秀的良好政治生态,以政治清明促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宁夏日报记者 李锦/文  图片由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供)

#看北京非凡十年#【北京疾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 #共同关注二十大# 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址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2021年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健委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经过持续努力,本市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市疾控中心新址
预计2024年建成投用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黄若刚介绍,十年来,本市巩固和完善了以专业疾控机构为枢纽、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纵到底、横到边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控机构的人力和条件不断强化,设立了经开区疾控中心,全市各区及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总数已超过国家要求的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同时市疾控中心迁址新建,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各级疾控机构仪器设备配备总体达标率均高于国家标准。
本市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不断健全,建立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并开展效果评价,将公立医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深入进行医防融合,启动北京市医防融合交叉培训,提高疾控和临床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专业水平。
47个监测系统
覆盖1000多所中小学校
本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黄若刚表示,本市法定传染病信息监测、专项传染病监测和网络实验室“三位一体”的传染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症状监测等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实现了多病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高质量和高效发展。通过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技术储备,实现20余种新发突发未知病原72小时内初步鉴定分型,有效发现了全国首例黄热病和裂谷热病例,为快速控制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来,北京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稳步下降,2021年北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比2012年(174.45/10万)下降了45.79%。本市不断完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服务网络,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积极为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免费药物和监测等综合干预服务,全市每年艾滋病新增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疾病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9.4%,在治病人病死率降至0.17%,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结核病方面,北京市逐步建成结核病“防、管、治”三位一体的结防服务体系,通过免费药物、广泛筛查等措施,不断提高结核病患者就医可及性。从2018年起将肺结核筛查全面纳入托幼机构、小学、初中、高中新生入学体检必查内容,使本市肺结核疫情平稳下降,报告发病率从2012年的40.7%降至2021年的30.7%(下降了25.0%),继续保持为全国结核病低疫情地区。
免疫规划疫苗
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
免疫屏障构筑也取得新成绩。黄若刚说,十年来,本市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免疫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疫苗冷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冷链监控)、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冷链监控)、全覆盖(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冰箱全部做到实时监控)的“三全建设”,在全国率先与国家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对接,全面实现疫苗信息化全程可追溯;在全国率先实现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商业保险保障全覆盖,更好保障异常反应受种者权益。
目前,本市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成为全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最多、覆盖人群最广的省市之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全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大幅下降,截至2021年,全市已连续37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连续26年无白喉病例,连续19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继续维持在1/10万以下,麻疹、狂犬病、乙脑、流脑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其它疫苗可预防疾病处于平稳可控状态。
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
示范区已建成11个
慢性病综合防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黄若刚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将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北京市以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促进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1个,市级示范区5个。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建成健康餐厅、健康社区等各类健康示范机构1765家;与园林绿化部门配合,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健康支持性环境1326处;联合体育部门,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联合教育部门,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健康教育读本,丰富学校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深化“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动,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不断提升。深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涵,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和健康管理;开展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随访干预;持续推进生命全周期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为居民提供预防、筛查、干预、治疗、护理、康复全程防治管理服务。
数据显示,2021年本市户籍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率下降至10.46%,较2015年下降了5.8%。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看北京非凡十年#【北京疾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 #共同关注二十大# 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址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2021年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健委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经过持续努力,本市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市疾控中心新址
预计2024年建成投用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黄若刚介绍,十年来,本市巩固和完善了以专业疾控机构为枢纽、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纵到底、横到边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控机构的人力和条件不断强化,设立了经开区疾控中心,全市各区及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总数已超过国家要求的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同时市疾控中心迁址新建,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各级疾控机构仪器设备配备总体达标率均高于国家标准。
本市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不断健全,建立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并开展效果评价,将公立医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深入进行医防融合,启动北京市医防融合交叉培训,提高疾控和临床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专业水平。
47个监测系统
覆盖1000多所中小学校
本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黄若刚表示,本市法定传染病信息监测、专项传染病监测和网络实验室“三位一体”的传染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症状监测等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实现了多病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高质量和高效发展。通过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技术储备,实现20余种新发突发未知病原72小时内初步鉴定分型,有效发现了全国首例黄热病和裂谷热病例,为快速控制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来,北京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稳步下降,2021年北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比2012年(174.45/10万)下降了45.79%。本市不断完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服务网络,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积极为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免费药物和监测等综合干预服务,全市每年艾滋病新增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疾病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9.4%,在治病人病死率降至0.17%,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结核病方面,北京市逐步建成结核病“防、管、治”三位一体的结防服务体系,通过免费药物、广泛筛查等措施,不断提高结核病患者就医可及性。从2018年起将肺结核筛查全面纳入托幼机构、小学、初中、高中新生入学体检必查内容,使本市肺结核疫情平稳下降,报告发病率从2012年的40.7%降至2021年的30.7%(下降了25.0%),继续保持为全国结核病低疫情地区。
免疫规划疫苗
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
免疫屏障构筑也取得新成绩。黄若刚说,十年来,本市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免疫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疫苗冷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冷链监控)、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冷链监控)、全覆盖(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冰箱全部做到实时监控)的“三全建设”,在全国率先与国家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对接,全面实现疫苗信息化全程可追溯;在全国率先实现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商业保险保障全覆盖,更好保障异常反应受种者权益。
目前,本市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成为全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最多、覆盖人群最广的省市之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全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大幅下降,截至2021年,全市已连续37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连续26年无白喉病例,连续19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继续维持在1/10万以下,麻疹、狂犬病、乙脑、流脑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其它疫苗可预防疾病处于平稳可控状态。
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
示范区已建成11个
慢性病综合防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黄若刚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将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北京市以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促进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1个,市级示范区5个。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建成健康餐厅、健康社区等各类健康示范机构1765家;与园林绿化部门配合,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健康支持性环境1326处;联合体育部门,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联合教育部门,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健康教育读本,丰富学校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深化“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动,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不断提升。深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涵,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和健康管理;开展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随访干预;持续推进生命全周期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为居民提供预防、筛查、干预、治疗、护理、康复全程防治管理服务。
数据显示,2021年本市户籍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率下降至10.46%,较2015年下降了5.8%。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净网2020# 【濉溪网安显神威 盗窃逃犯无处藏】近期,濉溪县公安局濉河派出所民警得知一条被江苏苏州市上网追逃的犯罪嫌疑吴某的线索,联合濉溪县网安大队针对该线
  • #jo预告# 今晚团樱桃家内裤袜子福袋,福袋那必须是价格诚意满满嘛,14.8元内裤3条装,14.8元冬季袜子5双装,店铺满40元包u,微博晒图返3元。 之前一
  • 空虚寂寞很厌烦? 海德格陪你谈无聊 你无聊是因为你自由? 人之异于禽兽,在于他是会感到无聊的生物。 ……和纯粹的时间流逝四顾茫然的邂逅,我们就称之为无聊。
  • #寒假社会实践# 在参观王右木纪念馆活动中,讲解员为小马驹们讲述了王右木的生平事迹。王右木是四川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四川党、团组织最早的创建人、领导人之
  • #mewgulf[超话]# 20201117 KhaoShongXGulf G:太阳象征活力,P'Mew也是这样的(即☀️代表P'Mew) G:向日葵指的是我,
  • 最近几天过得很满 没有时间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不清不楚的开始就会不清不楚的结束 每天黏在一起也会很快结束 维系一段感情好像不容易 相处轻松的关系也不容易
  • 美容分享|首次提拉塑形初体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的脸平时拍照起来肥肥的,肉真滴好多呀!可是又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减肥路上越来越难 - 闺蜜给我分享了这一家,
  • 我不温柔,我只是一直憋着火和你交朋友懒得怼你而已啦 真的没有女生不喜欢被不客观的评价一句你好漂亮,还好我学生早早的就参透了这一点为师真的很欣慰 领导让我发挥美术
  • 本 肖战粉丝 觉得 肖战图片 好帅![给你小心心] 但是比起肖战王牌部队路透图,我还是觉得 肖战工作室 发的图更清晰,更适合做 肖战壁纸![给你小心心] 一边喝
  • 深圳做个自然双眼皮要多少钱❓#深圳眼部整形# 术前分析:妹子是个外语翻译师,目前27岁,术前眼皮明显松弛,提肌无力 术后反馈:手术选择的是全切+去脂去皮+提肌,
  • 百鬼升天录by恺撒月 强强古风正剧,低魔(这个词是这么用的吧) 情节环环相扣,我现在看了三分之一,一行都不想落下。 攻受之间张力也是绝了,攻是个绝世大美人,勾引
  • 【多地混改项目批量涌现 专家称全链条“多方参与”或为新趋势】因多个“大手笔”混改项目而被业界关注的天津市,近日再次密集推出近30个国企混改项目,主要涉及房地产开
  • 结缘✅​‎ ͏  ❤爱凯可以让你‮运财‬越来越好得‮更到‬多赚‮的钱‬机会,对于‮资投‬, 风险投资‮赌,‬运都‮常非‬有帮助,‮别特‬是靠业绩吃饭的人群,爱‮
  • 访客:我改宗为印度教徒期间见过湿婆显现。最近我在库塔拉姆*也有了类似的体验。这些显现都只是暂时的,但让我充满喜乐。我想知道如何能让这些恒久。没有湿婆,我见的一切
  • 辨析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案: 1)这句话是正确的。 2)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首先
  • 刚刚那个大主播说叫我们买家多体谅所有的物流不容易,谁不体谅谁了,就我这衣服等了多久都没说什么,但是重点是它自己签收了!!!还到处碰壁,比那个驿站噶人闹脾气,谁遇
  • 愛國,不是口頭喊著愛國,就是愛國的,做過什麼,做了對國家有什麼影響,產生好的影響才是真的愛國。 就像帝吧出征,我們國內的人爽了,國外的就慘了,人家把帝吧出征看成
  • #深圳租房团[超话]#本人在2020年七月份九号入职于深圳市泰寓物业有限公司,南山西丽找房的小伙伴应该听过这家公司。一开始做客服,就是在网上寻找客户约出来看房,
  • #杭州租房[超话]# 因工作原因转租,在乔司南地铁附近,骑共享单车6分钟,租金1100,押一付一,房间有个小厨房,有阳台,衣柜,化妆台,包宽带,水电费,浴室有洗
  • 记得杨天真说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当我崩溃难过的时候,我会跳出来感受自己的情绪,然后告诉自己“哦,原来遇到如此糟糕事情的时候,我是这种感觉啊。”接下来面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