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十大利益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实如来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妙道。弥陀誓愿,九界齐资,乃众生速出苦海,顿预莲池,心作心是之良谟。此之一法,为一代时教中,仗佛力之特别法门。不可与一切大小权实,仗自力之诸法门同论者。世多不察,稍聪明者,多矜己之智力,不肯修持。且藐视修持之人,鄙之为愚夫愚妇,若将浼焉。是让此即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大利益于愚夫愚妇,而自己不愿得之,可不哀哉!不知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为一切法门之发源归宿法门。是故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果已三惑净尽,四德圆证,不修亦可。若尚未至此地位,且请随华藏海众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菩萨之班,一致进行,以十大愿王之不思议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速圆佛果。能如是者,可谓大智慧、大丈夫,世出世间之能事毕矣。尚须随类现身,弘扬此法,作证佛果后之观音、普贤,以期众生咸成佛道而后已。

光宿业深重,虽则五十余年虚预僧伦,一切诸法,皆无所知。虽常念佛,以业重故,其心与佛,未能相应。然信佛无虚愿,当不弃我。故其志愿,任谁莫转。近圆瑛法师,讲演群经之暇,著《劝修念佛法门》之论,将欲流通,函命作序。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给,久已谢绝笔墨差事。今幸念佛一法,得人提倡,遂撮举大意,以塞其责云。

古吴灵岩山释印光撰(年七十八) 

念佛发起因缘第一
莲池大师云:‘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至哉妙用,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佛说阿弥陀经》欤!’此经为持名念佛法门,发起之因缘也。我佛释迦牟尼,观见众生,本来是佛,个个具有佛之知见。奈为无明所覆,妄想所蔽,不自觉知。虽然不觉,而本具佛性,依然存在。如宝藏埋于宅中,明珠系乎衣里,不曾丧失。故我佛开示念佛法门,欲令众生,发心念佛,而悟入本具佛之知见也。

诸佛世尊,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法华经》佛告舍利弗云:‘舍利弗,云何名为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佛之知见,即诸佛之四智菩提,亦即众生之三德秘藏。诸佛悟之,而成等正觉。众生迷之,则枉受轮回。当知迷悟虽殊,生佛本来平等。《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即指众生本具之佛知佛见,与诸如来,无二无别也。

‘知见’二字,约根性说。根性,即是佛性。此性常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在舌曰尝,在身曰觉,在意曰知。今但举意根与眼根,故曰‘知见’,实则六性唯是一性。如《楞严经》云:‘原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佛知真知,无所不知。佛见真见,无所不见。今在众生分上,被妄想执著所误,则成为妄知妄见。诚如古德所云:‘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当知妄无自性,全体即真。是以佛为众生,开之示之。欲令众生,悟之入之。如指宅中宝藏,乃是本有家珍。衣里明珠,当下不求自得。

我释迦世尊,开示众生念佛法门,即是欲令众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称念弥陀名号。念到境寂心空,佛性自当显现,即能悟入佛之知见,遂得亲见自性弥陀,而完此一段出世大因缘也。

念佛法门,又称净土法门,又名莲宗,又曰净宗。乃是释迦如来,至极悲心,观机施教。观察众生之机,唯此持名念佛一法,最易得度。故无问自说,说出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不假他人发起,即自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自唱极乐依报、弥陀正报二种名字,此万世持名念佛从出之大原,乃金口所亲宣之妙法也。三根普被,六趣咸超,其利益有不可思议者焉。

《弥陀经》中,佛自解释‘极乐’名字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于是广陈西方依正二报,种种庄严,发起众生之信仰。次则普劝众生,志求往生,人人应当发愿。经云:‘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后则极劝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而立念佛之净行。经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如上所引,《弥陀经》之正宗,乃佛所说劝信、劝愿、劝行之文。我佛以信、愿、行三者,以为往生净土三种资粮。果能具足三资,必定诞登九品。要知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乃在行持之深浅。信、愿、行三者,如鼎三足,阙一不可。我常劝人修持净土法门,于此三资之上,各加一字,谓信必定要深信,愿必定要切愿,行必定要实行。果能如是,则往生净土,可操左券而得矣。

一、深信者,略分四种:

(一)信释迦如来,三觉圆满,四智洞明,观机施教,说此念佛法门。决定是对机之教,不会说错的。

(二)信西方极乐世界,由弥陀如来,因地悲心,所发宏愿,愿后勤修万行,功德庄严之所成就。决定有此极乐净土,不是想像的。

(三)信六方诸佛,各出广长舌相,赞叹净土法门,是不可思议功德。历代贤圣,宏扬净土法门,为修行径中捷径。至若千经万论,处处指陈。古圣先贤,人人提倡。决定是真实之语,不是骗人的。

(四)信娑婆浊恶,为众生恶业之所招感。极乐清净,为众生净业之所成就。念佛可以清净身口意三业。净业既成,净土往生。决定是因果相孚,不是虚诳的。

果然具此四种信心,纵使有人说,更有法门,超过念佛,劝我信仰。我终不为所转,仍是相信念佛法门,最为第一。如是乃名深信。 https://t.cn/Evk4evd

接上篇,这是下水大佛现在的样子,五官已经完全被水泥封住了,为什么会这样?[疑问]
首先,那个传说是杜撰的,这尊佛像是2001年美院教授和当地村委会商量投资开凿的,旨在发展旅游景点,后来由于项目负责人变更导致资金断裂,成了半成品,另外对有信仰的也是一种不吉利,后来村里决定用水泥封住,恢复山的本来面目…… https://t.cn/RXm78AU

#道教修行的终极追求是什么?#
著名道教学者潘雨廷在《道教史发微—论仙与道》中指出:要而言之,道教本《老子》之言,得道成仙,斯为修道的成果。
作为一名有着修炼体验的学者,其观点是值得道教界和学术界注意的。
 
一、“肉身不死”是歪曲
每一种宗教、学说,都有其立言宗旨和人格追求,如儒者修身的目的在成圣成贤,佛家修行的目的在成佛成菩萨。至于道教,现代人大多认为其以长生不死、肉体成仙为追求。

近现代社会,科学昌明,世人不再相信有所谓神通广大、肉身不死的神仙,所以必然视道教为愚昧无知、荒诞可笑的幻想与谵妄。

乃至于不少所谓的道教学者,亦每每出此等言,虽名之研究,其实往往并未对道教做深入了解,就先入为主的采取了鄙夷藐视的姿态,以至于出现各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如声称道教以“肉身不死、羽化成仙为目的”,全不思“肉身不死”是个人肉体在现世的永存,而“羽化成仙”却是精神超入他方世界,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是自相矛盾的。

更有甚者,曾见过一本所谓研究道教女性与女丹的书(《女神女丹女道》),作者不仅声称道教的追求是妄想,书中居然还说:丘处机所写的《梨花词》,不是写梨花,实写一女子,此女子即小龙女。这种文辞只能说令人大跌眼镜了。

在这里,不想深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歪曲的说法,只需反问一点:人人都知道,肉身不死不能实现,古今道教徒难道真的不知道吗?稍具常识的人都清楚,内丹道即明确反对肉身不死的观念,如果将“肉身不死”作为道教的追求目标,岂不等于将“内丹道”划为“伪道教”?

实际上,不仅是内丹道,从老庄到黄老,都只说修道成圣、成真,而没有说要“肉身不死”。六朝的道教义学到隋唐大兴的重玄学,都是反对“肉身不死”的观念,而提倡修真证道,实现精神超越的。而唐五代以来以内丹道、雷法等为主要修炼方法的各派道教,正是继承和发展了这种向路。

我们再翻看史学大家陈垣先生主编的《道家金石略》,其中收集了大量隋唐宋元的道士墓碑墓志,甚至不少道人生前就预办后事,可见其对生死的超脱,可见道教自来就没有以肉身不死作为其修道的宗旨和追求。再如王重阳祖师,原本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修道,最终也只是活了五十八岁,虽然他的寿命没有增加,却超越了生死,(遗世颂:害风害风旧病发,寿命不过五十八。两个先生决定来,一灵真性诚搜刷。)道门奉之为祖师、神仙,显然是因为他得道,而非不死。
因而,将“肉身不死”视为道教的主旨,不仅有对道教的偏见,也违背了历史事实。

二、得道者谓之仙
那么,应当如何理解道教的追求目标,或者说,如何理解道教的“仙”?如前言,今人以所谓神通广大、肉身不死之神仙为道教之追求,故视之为妄。但是道门既然以道立教,则一切万法必不离道而独立。至于道门所追求之果位,则明言得道成仙。故知得道者,谓之仙。这里,仅举几段熟知的经典文献为证:

昔黄帝问道广成子,广成子告之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

不妨简要分析这段文字: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乃是对道体之描述。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是言修道之方法。

“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是言修道之效用。
这里虽然论及肉体长生,但并未以长生为得道,而仅以肉体长生为修道之效用而已。而《道德经》中言道体无形无相,又言长生久视云云,其实与此相类似,并未将得道与肉体不死划等号(不然何来“死而不亡者寿”之说?)。诚如张广保先生于《唐宋内丹道教》一书中所说:老子认为水、山谷、婴儿的存在类似于道的存在状态,因此他主张修道者应仿效此三物的存在性格。居于这种考虑,他提出专气致柔、守雌不争等修道方术。他的这些主张究其初衷本不是为养生而设,然却自有健身、延年之效。

张广保先生的观点完全符合历代祖师的教导。郝大通祖师就曾明白指出:大道以见性为体,以养命为用。此语可谓道尽天机。许多人见不及此,或以有形之肉体不可合于无形之道体,或以肉体不死为虚幻,故视道教为谬说,真可谓孤陋寡闻,厚污道门了。

此外,《太上玄门晚坛功课仙经》云: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若归圣智圆通地,便是升天得道人。又《步虚辞》曰:太极分高厚,清轻上属天。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文都是道教以“得道者”为“仙”的明证。

实际上,道教所追求的果位,也不是只有仙一种,而是有有圣、真、仙三个等次,这三个等次与玉清圣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相对应,有高下之别。——大体来说,仙表示修道者达到了自我超越,而真表明修道者不仅达到了自我超越,并能度化众生,圣果则指修道者在自我超越和济世度人上达成圆满。其中仙又分多等,丹道中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仅属仙中常见五等而已。(道教三乘果位的说法,在教内各种科仪文本和经典中都有提及,然而似乎未引起重视。学术界有李作勋博士的《隋唐道教心性论研究》曾对此做出梳理,可资参考。)

概括而言,道门既以仙指称得道之士,“仙”是修道者的果位,是福德圆满、人格超越的指称,得道成仙与所谓神通广大、肉身不死之“神仙”判然有别。这实为道教的基本常识。
潘先生《论仙与道》文末言:“乃去仙而仅论道,宜自明清以来,道教日趋式微。”这个说法倒是有点不合事实。与其看法相反,近一百多年以来道教乃是去道而仅论仙,遂使道教丧失其价值关怀与对真理之追问,而堕落为技术传承。如将道教的性命修炼之道简单化、庸俗化为养生,再如陈撄宁先生提倡的仙学,试图从技术层面(修炼气功、外丹服食等)论证肉身不死,而非得道超越,对道教的发展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陈先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试图以“仙学”之名为道教寻求现代调整之路,这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努力并未成功。而其仙学主张剥离道教信仰和超越追求,反而导致道教修炼之道转为形体养生,使得宗教的超越性、神圣性受到伤害。相信教内诸大德君子早已明了这一点。

当前谈论道教,唯论气功、方术、养生之类的技术问题,乃至以气功名丹道,认为道在养生等,不能不说是试图发挥道教的优势以期待能振衰起弊。但还须注意到,技术可以为宗教所用,但技术无法成为宗教信仰。(好比世界上不会有人因为医生会治病,就信奉医生教。也不会有人因为风水算卦准,就信奉风水教、算卦教。医术、风水、算卦这些也成不了宗教。)在道教,就是应当以道统术、以术为修道、弘道服务。因为宗教归根到底需要解决人类的精神需求,回答人的价值困惑,探索人的生死超脱问题。

历史的经验也一再说明,道教的每一次兴盛,都是在回归老庄、回归精神超越的情况下实现的。隋唐如此,金元如此,清初也是如此。因而教界今日实在宜回归《道德经》和历代祖师阐教的根本宗旨,高扬修真证道的核心主题,为振兴道风和净化社会做出努力。
作者 行苇 腾讯道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第三章《一切的不重视都会影响孩子》“一个人的内在也分为A面和B面“ 第四章《儿童动漫中不断蔓延的男女不匹配》上面几节我或多或少的都有在网上冲浪看到相似的观点
  • 随着博物馆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以二维码技术为核心的展览开始出现在博物馆之中,不管是数字化介绍还是语音导览,都更好的起到了向游客传播文物知识的作用,提高了游客的游览
  • 北京素描考题:侧面男老年速写考题:劳动者弯腰扫地色彩考题:深色水壶1把、紫砂壶1把、山楂4个、柿子3个、掰开的橙子1个、白色瓷碗1个(内放圆柱形调和棒1支)、衬
  • 不过通过雷盛红酒的体验,你就会发现,要成为红酒专家至少不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尤其当你看到身边很多“伪专家”们不断挑战你的红酒知识,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执着
  • 《醉茶志怪》 蝎虎尾    癸未秋七月二十八日丑刻,忽大雨,霹雳甚巨。有二丐寄宿邑南门楼,见雷逐一物如猪,绕楼奔窜,忽匿宇下。雷击楼脊崩坼,物遂不见。后十余
  • 第一次在好友家喝到这个豆瓣儿汤,新陈风味交融,真是一种奇妙的结合,酸里透着鲜,鲜味又勾着酸,并未沾荤带肉,竟凛然成为了记忆中一种活脱脱的至味。此时清水出芙蓉的蚕
  • 希望香港同胞在这场灾难面前,只有合作,互助,团结起来打败它,才是唯一的出路,相信灾情过后,世界会看到的是善良的中国人、勇敢的中国人和担当的中国人!退出决赛圈第三
  • 同时总输出功率不得超过1kVA/0.8kW(0.9kW), 2kVA/1.6kW(1.8kW),3kVA/2.4kW(2.7kW)  C3K(S)除了使用插座输
  • 商 玉韘 殷墟妇好墓出土这枚小小的“玉韘”穿越四千多年的时光来到我们面前,可见在那时,戒指已广泛制作和使用,只不过它并没有关于爱情的寓意,而是更多作为军事用途。
  • 这些中概股在美上市最终的结果有可能就是有去无回,现如今已跌的一塌糊涂,惨不忍睹!#中概股#【谁又能想到,赴美上市,落了个寂寞悲惨】这些中概股在美上市最终的结果有
  • 宇宙中的原子并不会湮灭,而我们,也终究会在一起』......想起之前看过“银心黑洞”的解说,倘若人的意识与思想真的可以永存,希望我可以用有限的感觉去看去听去触摸
  • 同时,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疫情态势更是异常严峻,也给深圳防疫带来空前压力。14日一早,深圳公布了管控细节,阐释“深圳速度”“效率就是生命”——封闭式管理不是不
  • ​​#王皓轩被封杀# ✌#王皓轩 白眼狼##每日一善[超话]#7.12【互动】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小人以小善为而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
  • #辣妈鲜说##宝宝上火#宝宝上火的症状和原因都解决了,接下来新手宝妈们更需要了解如何为宝宝降火,以下几个降火小妙招,生活中只需稍加注意,便能轻松为宝宝降火哦!益
  • ”“太好了,以后这里就是你家哦,弟弟。”“弟弟,我的窝给你睡。
  • !!
  • #英语启蒙[超话]#【一起读佩奇的第236天】看到这集,Wendy对着full moon嚎叫,不禁让我想起 疯狂动物城 里,也有类似嚎叫的场面。难道狼对着满月嚎
  • 但是这是湖北,我的父母亲人都还留在这里,即使不回来,那也未必是一个安心快乐的春节。#不二家小朋友的日常# ❄️原来,第一片雪花已经一同看了四年“接下来是雪花,圣
  • 猫咪常常的卖个萌、打个滚撒个娇,这些男子汉们的内心就会立刻变成温柔的海洋3、喜欢安静且有点慵懒:毕竟猫主子不用出去遛弯,也不需要铲屎官过多的打理,所以,一般养猫
  • 完成了从扣扣进的一系列跳转推荐后,还可以搞一些#比亚迪新车手稿#有点帅啊,比亚迪这个新车手稿。至于性能,比亚迪的车,也没啥好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