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画家作品欣赏】
(三十八)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黄宾虹自少即喜绘画、篆刻,六岁能临摹家藏沈廷瑞(樟崖)山水册,十三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十六岁在金华丽正书院肄业。与倪苏泉、蒋莲僧为知交画友。二十一岁,补凛贡生,任两淮盐运使署录事。

1907年去沪,曾参与吴昌硕主持的海上题襟馆活动,协助邓实、黄节、柳亚子等编辑《政艺通报》、《国粹学报》、《国粹丛书》等,并先后与宣庐愚、郑午昌等组织宙合社、艺观学会、烂漫社、蜜蜂画社等,还在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有正书局等单位工作十三四年。

山情水趣信手得,早学晚熟黄宾虹
黄宾虹,名懋质,又名元吉,后易名质,字朴存,号宾虹。1865年1月27日出生在浙江金华府城西铁岭头一户商人家。自少即喜绘画、篆刻,后为山水画一代宗师。纵观黄宾虹的一生他所从事过职业纷繁复杂,做过官吏、鉴定家、手工作坊老板、报社编辑、职业作家、古董店商人等。尽管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绘画,但是他却从没做过职业画家,甚至从不出售自己的作品,因此黄宾虹的这条绘画之路是独一无二的,他从不以卖画为生,所以并不在意市面上流行的艺术之风。

山西襄垣县化岩角山隋唐时期佛教岩画
选自《考古》2011年第5期
2009年4月长治市文物普查队在襄垣县下良镇圪岔角村村北5公里的化岩角山发现了佛教岩画(图一)。岩画位于化岩角山西沟受山水冲刷而形成的岩洞洞口顶壁,岩洞坐东朝西,南北宽23、进深18、高3米。据调查,洞口顶壁岩画原有上下两层,2008年雨季下层岩画崩塌,现仅存上层岩画(图二)。从洞口顶部南侧由北向南依次排列有岩画6幅,画面总长3.76,高1.5米,面积5.64平方米。除第2幅岩画为本尊说法图外,其余5幅皆为供养人画像。画面人物躯体修长,褒衣博带,双手打拱或合什,面朝本尊图作聆听说法状。每人头侧有黑色条框,但字迹难辨,推测应为供养人的姓名。岩画因长期受山水冲刷,画面腐蚀严较。岩画由北向南依次编号为1~6号(图版拾壹,1)。
1号岩画 带黑边框,画面宽0.6、高0.54米。画心红色单线把供养人分为上下两层,人高0.18米。上层有13人,头戴黑色纱帽,身着黑色或红色袍服,宽衣博袖,足登笏头履,双手打拱。上层右侧身着红色袍服诸人头部较为模糊。下层现存8人,头戴高冠,除右侧一人身着黑色袍服外,余皆身着圆领红色袍服,腰中束带,双手合什。下层左侧2人已被山水冲刷殆尽,仅存头侧黑色条框(图版拾壹,3;图版拾贰,1)。
2号岩画本尊说法图。外带红色双线边框,画面宽0.84、高0.75米。正中本尊身着黑色通肩袈裟,内着僧支,结跏趺坐于方形须弥座上。右手当胸似结无畏印,左手扶膝。座面装饰有长方形红色黑边台幔。本尊通高0.66、座高0.21米。两侧胁侍菩萨已漫漶不清。主尊前面两侧各有二尊比丘,高0.3米。光头,身着黑色双领袈裟,结跏趺坐于地,双手合什,聆听说法。头部有双层黑色头光。画面上部雨水腐蚀严重,主尊面部与两侧胁侍菩萨已模糊不清(图版拾壹,2)。
3号岩画外带红色双线边框,画面高0.5、宽0.62米。内绘供养人两层,现左侧上层仅存2人、下层2人,人高0.18米。供养人身着圆领红袍,腰间束带,足登长靴,双手合什。画面右侧人物已被山水冲刷殆尽(图版拾贰,2)。
4号岩画外有黑带边框,画面宽0.63、高0.63米。内绘供养人三层,上层14人、中层14人、下层12人,人高0.18米。每层供养人头戴黑色纱帽,身着圆领白色或黑色袍服,腰中束带,双手合什。画面受山水冲刷略有模糊,但每层人物仍然依稀可辨(图版拾贰,3)。
5号岩画外有黑带边框,画面宽0.47、高0.33米。内绘供养人二层,上层8人、下层8人,人高0.13米。上层为男供养人,头戴黑色纱帽,身着黑领红色或黑色袍服,宽衣博袖,双手打拱。下层为女供养人,头梳高髻,面部长圆,宽衣广袖,身着红色或白色袍服,领口、袖口为黑色,双手打拱。画面左右两侧供养人已漫漶不清(图版拾贰,4)。
6号岩画外有黑带边框,画面宽0.54、高0.47米。内绘供养人三层,人高0.14米。供养人身着红色或黑色袍服,双手合什。画面因山水腐蚀较严重,每层人物、数量已模糊不清。
化岩角山东靠响堂山,因其山有仙堂寺又名仙堂山,自古为该县的风景名胜之地。据《襄垣县志》载,东晋高僧法显,俗家姓龚,本县上马乡龚家庄人。幼即出家,曾在仙堂寺设坛讲经。仙堂寺现存虽为明清建筑,但寺内仍遗存有三通风化较严重的唐代石经幢,以此推测,仙堂山建寺历史可追溯到东晋及隋、唐时期。当时法音传布必定会影响四周,更何况化岩角山是仙堂山的比邻,由此推测化岩角岩画的产生应与这种影响有着某种直接的联系。
化岩角山佛教岩画既无纪年题记,也无相关史料记载,只能通过分析比较来判断岩画的产生年代。岩画采用先以线条勾勒出人物轮廓,再用红、黑等色涂抹的绘画方法,所绘人物躯体修长、挺拔,比例适中,画面色彩艳丽,服饰层次感极强。人物布局也极为合理。供养人多为当地上层的士大夫及贵妇形象,有的头戴纱帽,宽衣广袖,有的身着常服,圆领,革带长靴,具有隋、唐时期的服饰风格。由此推断化岩角山岩画应产生于隋至初唐时期。佛教岩画在上党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化岩角山岩画的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隋、唐时期佛教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传播过程及佛教绘画艺术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崔利民、山西省襄垣县文物馆刘跃中、山西省壶关县文物馆杨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为什么这个国家不欢迎中国游客,我们还特别喜欢去?
  • 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推进会召开
  • 一批新规10月起实施,和丰县的你我密切相关,别说我没告诉你!
  • 交警收中华烟视频曝光,1人被停职2人被辞退
  • 私吞公款偿还赌债 男子撞破头演“苦肉计”
  • 驾车碾压妻子逃跑,警方:嫌疑人已被控制
  • 邓莎购物竟被当贼,怒将衣服甩对方脸上,网友:店员偷偷塞进去的
  • 《子弹短信》遭App Store下架?官方回应正在上架审核
  • 京山“9.28”双尸案告破!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 日本军服游街被拘 事发赣榆革命老区 影响恶劣
  • 【关注】全国百强县榜单发布,延吉市获四项称号!
  • 中国锦鲤信小呆真人现身!!!
  • 【中国】女婿擅自拧开电梯门岳父踏空坠亡,当事人:开电梯门是想检查
  • 斗鱼直播平台要凉?APP被全网下架;杨大爷删除专场微博,疑似和解?
  • 【关注】91岁老人郝月连去世,她用余生75年也没能等来一句道歉!
  • 不交手机,父母折寿1年!这手机惹的祸啥时候才能到头?
  • 【意·关注】意大利拒收难民被指"没人性"! 但当局认为"这次咱们赢了"
  • 斯帕尔vs国际米兰复盘:B罗不在的第一场,想他
  • 最新!达州人行道塌陷,吞了4人!救出的2人已死亡!还有一对爷孙未找到……
  • 热点丨治理网络食品谣言难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