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G电子竞技俱乐部[超话]#家人们某音刷到一条遇见飞天的黑板画觉得挺有意思的评了句“环环”结果就有人来教育我了说那是敦煌莫高窟的飞天,说我不要只想着游戏[泪][泪]拜托那个时候能画出这么现代的画我这个美术生让你来做,真是服了能不能不要尬黑王者啊看到好的就绝对不是王者,坏的就一定是?什么思想啊(当然我承认某王确实不那个啥)[泪][泪][泪][泪]

金刚经的智言慧语 :【如来性体显现应身之相,教化大千世界。为众生开此宝藏,皆令迴光反照 。】我们看这一段,首先我们要问,诸佛菩萨,包括阿罗汉,他为什麽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他怎麽来的?是不是他想来?他有这个能力,想来就来了。如果他还有想,他是凡夫,他不是圣人;不但他不是佛菩萨,连阿罗汉也不是。诸位要晓得,阿罗汉已经没有想。他怎麽来的?现在科技发达,比喻就容易,在从前打这个比喻真的很难。你家裡有电视机,你只要频道一打开,裡面人相就现前,你就听到他在那裡表演,他在那裡说话。你可以去问问他:你是不是想现身?你什麽意思在这现身?你不会问他!那个相、那个音声,充遍每一个空间,对不对,你电视机在这裡打开,它在这裡现相;把这边打开,它在这裡现相。那个电波就好比是法身,法身尽虚空遍法界。相是怎麽现的?众生有感,他就现了,那个感就好像我们打开开关一样,那个电流一样,我们一按那个电流是感,相立刻现出来是应。诸佛菩萨、阿罗汉,示现在这个世间是跟众生感应道交,他没有念头,他没有我想来,没有!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佛菩萨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自己的法身也是尽虚空遍法界。随处有感,随处有应;随时有感,随时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真相。

  至于现什麽样的相,大家我想都念过《普门品》,《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可以做一个例子,三十二应,三十二类的应身,应以什麽身说法就现什麽身。应以什麽身,不是佛菩萨,“我应该现一个什麽身”,他要有这个念头,就又变凡夫了,他又有了我相、我见,他没有;完全是众生心。众生心,我是众生,我没有想让他现一个佛,他怎麽现佛了;我没有想要他现菩萨,他怎麽现菩萨了!其实你有想,你那个想很微细,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思想太迟钝、太粗了!微细的念头我们不晓得,自己都不知道,那个感现的相是微细念所感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的法身,那个灵敏度极高。我们众生的心念,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的生灭,这样微细的念头能感,佛菩萨就能现。自自然然现,确实没有念头,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晓得。没有证果之前,没有证果就是没有契入这个境界之前,这个境界诸位要记住,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再给诸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如果用其他的法门,必须要性相圆融才能入得进去,才能证得。我们没有这个功夫,到不了这个境界,念阿弥陀佛,靠佛本愿接引,我们也能去得成。这种去法只有这一个法门,前面跟诸位说过,除淨宗念佛接引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其他所有一切法门,都必须要性相相融。这是说明佛菩萨这些圣贤,在这个世间现应身、化身怎麽来的。

  他现这个身,他起作用了,教化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就起这个作用。教化,他要示现动作,他要示现言语,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这我们省略了,不必一桩一桩的说。在本经的开端,为我们示现入舍卫大城乞食,著衣持钵。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当中,“普贤行愿品”有四十卷经文,诸位都晓得,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行愿品裡面的,五十三位法身大士,为我们示现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给我们做出一个榜样,怎样过日子,怎样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他不但给我们说,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他有没有起心动念?给诸位说,实在没有起心,也没有动过念。他是说而无说、作而无作,作跟无作是一,说跟无说是一,一就入了法界。我们今天,作跟不作是二,两码事情,说跟不说也是二,不是一,所以我们入不了不思议解脱境界,入不进去。几时我们这个二的念头没有了,那就恭喜,你就能入,你就入进去了。实在这个二的妄想断不掉,赶紧念阿弥陀佛,除此一条路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求阿弥陀佛帮忙,临命终时来接引我们。这是说明所有一切诸佛圣贤为我们说法,要记住,人家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叫称性而谈。从自性裡头,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绝对没有意思。

  我们今天学佛法,来学佛经,这个字什麽意思?这一句怎麽讲?给诸位说,全讲错了!为什麽?它根本没有意思,你怎麽可以把它乱按意思进去?我跟大家讲真话,讲真话很少人懂,还有不少人认为我骗大家。你读了不少经,研究不少,你很会讲经,大概你怕我会讲,你叫我不要去想,不要去研究,你来骗我。真有人这个想法,我真的遇到过,这冤枉不冤枉!跟他讲真话,他误会了。如果我要骗你、害你,那个经好好去研究、多查资料,那是存心害你。为什麽?你永远堕落在第六意识裡头,你不能见性。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经没有意思,因为没有意思,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要有意思,你还能通得了吗?几时在经裡头一个意思没有了,那叫什麽?智慧开了,根本智开了,般若无知;你得到无知以后,你起作用就无所不知。

  我们学经,我们今天跟古人不一样,古人学一部经,一部经下手。你拜了一个老师,老师传你一部经书,哪一部经?各宗不一样,贤首华严宗的,一定是给你一部《华严经》,叫你去念。天台一定给一部《法华经》,给你去念。没有讲的,就是叫你去念,叫你去背。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天天念,念到熟透了,念到心裡头什麽意思都没有了,那就功夫成熟。念到心裡什麽意思都没有,师父才给你讲个一段、两段,豁然大悟,就开悟了。一开悟,后头不要讲,全都通了。你要有个意思在的话,十方一切诸佛来给你讲这个经,你也开不了悟。你为什麽开不了悟?你有妄想执著在挡住。学佛没有别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把它念掉。念经是个方法,就是修定,打坐是修定,念佛是修定,持咒是修定,念经也修定,用这个方法修定,修清淨心,道理在此地。这都是给你讲真话。所以他从一部经上开悟,一切经都贯通,不但佛法贯通,世间一切法也通了,世出世间法都通了。什麽原因?统统是自性流露出来的,你已经见性了,哪有不通达?所有一切的幻相,十法界依正庄严,包括佛说经也是相,也是个妄相,因缘所生法,统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见了性,哪有不通达?道理在此地。只要老实念就好,不要去打妄想,一打妄想就坏了,以为佛有什麽意思,佛什麽意思都没有。只要你真正明白通达了,经典往桌上一摆,你拿去讲,你看看底下,底下是人,跟他讲人话;底下是鬼,跟他讲鬼话。人话、鬼话都是经上讲的。因为它没有意思,它裡面就含无量义,所以九法界众生,展开经本都可以跟他们说法,都契机,他们听了都得受用、都得利益;要是一个意思,就不能有第二个意思,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

  特别是你们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们,你们看看古大德的注解,往往一部经有几十种注解。《无量寿经》三十多种注解;《楞严经》跟《金刚经》都有一百多种注解,一百多种注解就一百多种意思,那意思都对。世尊慈悲,怕我们后人走错路,入灭之前传给我们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麽?经。我们要依这个,经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才是真正的依靠;有意思靠不住,有意思是凡夫,有意思就是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那种人不可靠、靠不住。要找一个没有意思的,没有妄想的,没有分别执著的,这才靠得住,他才能够教化九法界众生。

  不但是佛法要悟;从前,世间法教学也讲求悟。现代的学校我不知道了,我小时候在学校念书,我们听老师跟老师在那裡聊天谈话,某个学生悟性很高;我们还听到这个说法,老师还著重学生的悟性。教学的方法,如何启发他的悟性,从前教学目的在此地,诱导你开悟;开悟是智慧,不是教你去记一些常识,那个东西记得再多,看得再多,读得再多,没用!儒家在《礼记》“学记”裡面,就讲得很好,“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作老师教学生,你智慧没有开,你念得很多,记得很多,听别人讲得很多,这些东西你拿来教学生,这是错误的,这个不可以的。一定要自己有悟处,自己有见地,没有大开圆解,没有圆悟、彻悟,这是悟到一部分,那一部分是你真见到的,这才是教学真实的目标。

  我们看底下,“为众生开此宝藏”,这句话很要紧。宝藏是什麽?宝藏是众生的自性。佛菩萨教化众生,佛菩萨没有东西给众生,佛菩萨说我有东西可以传授给你,那是妖魔鬼怪,那不是真的佛菩萨。真的佛菩萨,我没东西给你,你所得到是你自性裡面本来具足的。佛菩萨为我们作增上缘,诱导我们开发自性。开此宝藏,“此”是众生,是众生本有的宝藏,本有的佛性,本有的自性。禅宗六祖惠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黄梅,五祖忍和尚跟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忍和尚给他什麽东西?什麽也没给,他自己觉悟的。悟了之后,他向忍和尚报告他的心得、 他的悟处,“何期自性,本来清淨”。本来清淨的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在凡夫是清淨的,看看畜生,畜生的自性是清淨的;看看饿鬼,饿鬼自性也清淨的;看看阿鼻地狱,阿鼻地狱那些众生自性还是清淨的,没污染,本来清淨。可见得染污不是真的,染污是迷,是不觉。不觉就染了,就叫染污,不觉就叫迷。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跟我们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来无,现在有没有?现在也没有。如果你觉得现在也没有,你开悟了。不行!现在有。现在有,你在迷,你没悟。你一定要知道,迷不是真的,自性裡头本来没有迷,现在也不迷,将来永远都不迷。你要是了解这个事实,在这上建立信心,就有开悟的可能。到什麽时候开悟?迷悟是一,迷悟不二,就跟前面讲的,说与不说是一不是二,迷跟觉悟是一不是二,就开悟了。迷是迷,觉悟是觉悟,两桩事情,你在迷,你没有悟。口裡虽然说觉悟,心裡还是迷惑颠倒,没有悟。诸佛菩萨、善知识帮助我们的,是他有善巧方便,帮助我们自己明心见性,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这一契机就成功了。

  “皆令迴光反照”,所有一切法门,总不外这一个原则,叫你回头,叫你反照。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你看他说出他自己用功的方法。他是怎麽用功的?他是怎麽见性的?他用耳根,“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用这个方法。这裡讲反照,在观音菩萨就是反闻。总而言之,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时,要知道迴光反照。这一反照就见性;如果随著外面境界相,那就著相了。现在问题来了,怎麽个反法?观音菩萨耳根听外面音声,如何能从音声再听回去?我们眼睛看到外面色相,怎麽能从色相再回过头来?诸位要了解这个字裡面的真实义,不是这个反;所谓反是换一个观念,是这个意思。前面不是有吗?都讲的这个修行纲领,修行的要领在作观,观是观念,把观念转过来。“我不会转”;《金刚经》念了,还不会转?《金刚经》上任何四句、一句经文,你如果能够受持,都能见性。这个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假。像我们此地念的,“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我们对这个身相,马上就转了,这叫反观。凡夫对这个身看得好重,神圣不可侵犯,坚固的执著,这是凡夫的妄想,错误的观念;反过来,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分别执著统统破掉,这叫反,反照是这个反法。如果你心裡头念念贪图黄金、美钞、珠宝,天天想这些东西,《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个贪心马上消掉了,这就叫反。《金刚经》上任何一句经文都能帮助你迴光反照,反是这个反法,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就是这个反法。他能够将错误的观念,立刻就能够反过来归到正确的观念,这叫反闻。大乘佛法这是用功的原理原则,宗门裡面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麽叫觉?观念回过来就是觉,觉跟此地讲的反照是一个意思,那个念头要转得快。不转就随著烦恼去了,一转过来,烦恼就没有了,心就清淨。

金刚经的智言慧语 :【如来性体显现应身之相,教化大千世界。为众生开此宝藏,皆令迴光反照 。】我们看这一段,首先我们要问,诸佛菩萨,包括阿罗汉,他为什麽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他怎麽来的?是不是他想来?他有这个能力,想来就来了。如果他还有想,他是凡夫,他不是圣人;不但他不是佛菩萨,连阿罗汉也不是。诸位要晓得,阿罗汉已经没有想。他怎麽来的?现在科技发达,比喻就容易,在从前打这个比喻真的很难。你家裡有电视机,你只要频道一打开,裡面人相就现前,你就听到他在那裡表演,他在那裡说话。你可以去问问他:你是不是想现身?你什麽意思在这现身?你不会问他!那个相、那个音声,充遍每一个空间,对不对,你电视机在这裡打开,它在这裡现相;把这边打开,它在这裡现相。那个电波就好比是法身,法身尽虚空遍法界。相是怎麽现的?众生有感,他就现了,那个感就好像我们打开开关一样,那个电流一样,我们一按那个电流是感,相立刻现出来是应。诸佛菩萨、阿罗汉,示现在这个世间是跟众生感应道交,他没有念头,他没有我想来,没有!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佛菩萨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自己的法身也是尽虚空遍法界。随处有感,随处有应;随时有感,随时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真相。

  至于现什麽样的相,大家我想都念过《普门品》,《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可以做一个例子,三十二应,三十二类的应身,应以什麽身说法就现什麽身。应以什麽身,不是佛菩萨,“我应该现一个什麽身”,他要有这个念头,就又变凡夫了,他又有了我相、我见,他没有;完全是众生心。众生心,我是众生,我没有想让他现一个佛,他怎麽现佛了;我没有想要他现菩萨,他怎麽现菩萨了!其实你有想,你那个想很微细,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思想太迟钝、太粗了!微细的念头我们不晓得,自己都不知道,那个感现的相是微细念所感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的法身,那个灵敏度极高。我们众生的心念,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的生灭,这样微细的念头能感,佛菩萨就能现。自自然然现,确实没有念头,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晓得。没有证果之前,没有证果就是没有契入这个境界之前,这个境界诸位要记住,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再给诸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如果用其他的法门,必须要性相圆融才能入得进去,才能证得。我们没有这个功夫,到不了这个境界,念阿弥陀佛,靠佛本愿接引,我们也能去得成。这种去法只有这一个法门,前面跟诸位说过,除淨宗念佛接引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其他所有一切法门,都必须要性相相融。这是说明佛菩萨这些圣贤,在这个世间现应身、化身怎麽来的。

  他现这个身,他起作用了,教化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就起这个作用。教化,他要示现动作,他要示现言语,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这我们省略了,不必一桩一桩的说。在本经的开端,为我们示现入舍卫大城乞食,著衣持钵。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当中,“普贤行愿品”有四十卷经文,诸位都晓得,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行愿品裡面的,五十三位法身大士,为我们示现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给我们做出一个榜样,怎样过日子,怎样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他不但给我们说,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他有没有起心动念?给诸位说,实在没有起心,也没有动过念。他是说而无说、作而无作,作跟无作是一,说跟无说是一,一就入了法界。我们今天,作跟不作是二,两码事情,说跟不说也是二,不是一,所以我们入不了不思议解脱境界,入不进去。几时我们这个二的念头没有了,那就恭喜,你就能入,你就入进去了。实在这个二的妄想断不掉,赶紧念阿弥陀佛,除此一条路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求阿弥陀佛帮忙,临命终时来接引我们。这是说明所有一切诸佛圣贤为我们说法,要记住,人家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叫称性而谈。从自性裡头,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绝对没有意思。

  我们今天学佛法,来学佛经,这个字什麽意思?这一句怎麽讲?给诸位说,全讲错了!为什麽?它根本没有意思,你怎麽可以把它乱按意思进去?我跟大家讲真话,讲真话很少人懂,还有不少人认为我骗大家。你读了不少经,研究不少,你很会讲经,大概你怕我会讲,你叫我不要去想,不要去研究,你来骗我。真有人这个想法,我真的遇到过,这冤枉不冤枉!跟他讲真话,他误会了。如果我要骗你、害你,那个经好好去研究、多查资料,那是存心害你。为什麽?你永远堕落在第六意识裡头,你不能见性。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经没有意思,因为没有意思,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要有意思,你还能通得了吗?几时在经裡头一个意思没有了,那叫什麽?智慧开了,根本智开了,般若无知;你得到无知以后,你起作用就无所不知。

  我们学经,我们今天跟古人不一样,古人学一部经,一部经下手。你拜了一个老师,老师传你一部经书,哪一部经?各宗不一样,贤首华严宗的,一定是给你一部《华严经》,叫你去念。天台一定给一部《法华经》,给你去念。没有讲的,就是叫你去念,叫你去背。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天天念,念到熟透了,念到心裡头什麽意思都没有了,那就功夫成熟。念到心裡什麽意思都没有,师父才给你讲个一段、两段,豁然大悟,就开悟了。一开悟,后头不要讲,全都通了。你要有个意思在的话,十方一切诸佛来给你讲这个经,你也开不了悟。你为什麽开不了悟?你有妄想执著在挡住。学佛没有别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把它念掉。念经是个方法,就是修定,打坐是修定,念佛是修定,持咒是修定,念经也修定,用这个方法修定,修清淨心,道理在此地。这都是给你讲真话。所以他从一部经上开悟,一切经都贯通,不但佛法贯通,世间一切法也通了,世出世间法都通了。什麽原因?统统是自性流露出来的,你已经见性了,哪有不通达?所有一切的幻相,十法界依正庄严,包括佛说经也是相,也是个妄相,因缘所生法,统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见了性,哪有不通达?道理在此地。只要老实念就好,不要去打妄想,一打妄想就坏了,以为佛有什麽意思,佛什麽意思都没有。只要你真正明白通达了,经典往桌上一摆,你拿去讲,你看看底下,底下是人,跟他讲人话;底下是鬼,跟他讲鬼话。人话、鬼话都是经上讲的。因为它没有意思,它裡面就含无量义,所以九法界众生,展开经本都可以跟他们说法,都契机,他们听了都得受用、都得利益;要是一个意思,就不能有第二个意思,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

  特别是你们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们,你们看看古大德的注解,往往一部经有几十种注解。《无量寿经》三十多种注解;《楞严经》跟《金刚经》都有一百多种注解,一百多种注解就一百多种意思,那意思都对。世尊慈悲,怕我们后人走错路,入灭之前传给我们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麽?经。我们要依这个,经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才是真正的依靠;有意思靠不住,有意思是凡夫,有意思就是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那种人不可靠、靠不住。要找一个没有意思的,没有妄想的,没有分别执著的,这才靠得住,他才能够教化九法界众生。

  不但是佛法要悟;从前,世间法教学也讲求悟。现代的学校我不知道了,我小时候在学校念书,我们听老师跟老师在那裡聊天谈话,某个学生悟性很高;我们还听到这个说法,老师还著重学生的悟性。教学的方法,如何启发他的悟性,从前教学目的在此地,诱导你开悟;开悟是智慧,不是教你去记一些常识,那个东西记得再多,看得再多,读得再多,没用!儒家在《礼记》“学记”裡面,就讲得很好,“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作老师教学生,你智慧没有开,你念得很多,记得很多,听别人讲得很多,这些东西你拿来教学生,这是错误的,这个不可以的。一定要自己有悟处,自己有见地,没有大开圆解,没有圆悟、彻悟,这是悟到一部分,那一部分是你真见到的,这才是教学真实的目标。

  我们看底下,“为众生开此宝藏”,这句话很要紧。宝藏是什麽?宝藏是众生的自性。佛菩萨教化众生,佛菩萨没有东西给众生,佛菩萨说我有东西可以传授给你,那是妖魔鬼怪,那不是真的佛菩萨。真的佛菩萨,我没东西给你,你所得到是你自性裡面本来具足的。佛菩萨为我们作增上缘,诱导我们开发自性。开此宝藏,“此”是众生,是众生本有的宝藏,本有的佛性,本有的自性。禅宗六祖惠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黄梅,五祖忍和尚跟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忍和尚给他什麽东西?什麽也没给,他自己觉悟的。悟了之后,他向忍和尚报告他的心得、 他的悟处,“何期自性,本来清淨”。本来清淨的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在凡夫是清淨的,看看畜生,畜生的自性是清淨的;看看饿鬼,饿鬼自性也清淨的;看看阿鼻地狱,阿鼻地狱那些众生自性还是清淨的,没污染,本来清淨。可见得染污不是真的,染污是迷,是不觉。不觉就染了,就叫染污,不觉就叫迷。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跟我们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来无,现在有没有?现在也没有。如果你觉得现在也没有,你开悟了。不行!现在有。现在有,你在迷,你没悟。你一定要知道,迷不是真的,自性裡头本来没有迷,现在也不迷,将来永远都不迷。你要是了解这个事实,在这上建立信心,就有开悟的可能。到什麽时候开悟?迷悟是一,迷悟不二,就跟前面讲的,说与不说是一不是二,迷跟觉悟是一不是二,就开悟了。迷是迷,觉悟是觉悟,两桩事情,你在迷,你没有悟。口裡虽然说觉悟,心裡还是迷惑颠倒,没有悟。诸佛菩萨、善知识帮助我们的,是他有善巧方便,帮助我们自己明心见性,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这一契机就成功了。

  “皆令迴光反照”,所有一切法门,总不外这一个原则,叫你回头,叫你反照。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你看他说出他自己用功的方法。他是怎麽用功的?他是怎麽见性的?他用耳根,“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用这个方法。这裡讲反照,在观音菩萨就是反闻。总而言之,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时,要知道迴光反照。这一反照就见性;如果随著外面境界相,那就著相了。现在问题来了,怎麽个反法?观音菩萨耳根听外面音声,如何能从音声再听回去?我们眼睛看到外面色相,怎麽能从色相再回过头来?诸位要了解这个字裡面的真实义,不是这个反;所谓反是换一个观念,是这个意思。前面不是有吗?都讲的这个修行纲领,修行的要领在作观,观是观念,把观念转过来。“我不会转”;《金刚经》念了,还不会转?《金刚经》上任何四句、一句经文,你如果能够受持,都能见性。这个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假。像我们此地念的,“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我们对这个身相,马上就转了,这叫反观。凡夫对这个身看得好重,神圣不可侵犯,坚固的执著,这是凡夫的妄想,错误的观念;反过来,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分别执著统统破掉,这叫反,反照是这个反法。如果你心裡头念念贪图黄金、美钞、珠宝,天天想这些东西,《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个贪心马上消掉了,这就叫反。《金刚经》上任何一句经文都能帮助你迴光反照,反是这个反法,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就是这个反法。他能够将错误的观念,立刻就能够反过来归到正确的观念,这叫反闻。大乘佛法这是用功的原理原则,宗门裡面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麽叫觉?观念回过来就是觉,觉跟此地讲的反照是一个意思,那个念头要转得快。不转就随著烦恼去了,一转过来,烦恼就没有了,心就清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lv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驴家1v 经典胸口刺绣云朵圆领卫衣男女同款 情侣款 宽松版型 (最高版本 原版面料 高版本 高品质)⚠所有细节 面料辅
  • 在经典中记录有阿难的总持因缘:“阿难过去生是修持何种德行,今世得以有如此殊胜果报,能将佛陀所宣说的微妙教法,全部忆持不忘?#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 ͏ 问
  • 南部新城,便是如此......原文链接:【“绿色+科研”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插上双翅——记“长春市优秀企业家”张琪武】“这个项目进展挺顺利,既应用了新技术,又提前
  • 当你选择做多的时候 , 就好比选择了“开心” , 你未来的预期就是让开心越来越多 , 专业说法称为上涨;当你选择做空的时候 , 就好比选择了“烦恼” , 你未来
  • 男女婚姻美满的,半途而分手的事例多,原因也多,但从大量的实践经验中得出,男柱中的干支是女方需要的喜用,女柱干支是男方需要的喜用,或者是 男女双方的喜用是相同的,
  • 这是个很古老的故事了,其中的寓意是告诫我们:人与人之间其实就像是相互取暖的刺猬,相处之时要学会保持距离,只有适当的距离才会使人愉悦。这首小诗,道出了人与人之间最
  • 派出所已受案调查经开城管执法局称不在管辖区,秦都城管执法局还未表态2月17日,马庄街办杜姓副主任表示,王女士确实给街办反映过相关问题,去年相邻地块上被倾倒建筑垃
  • 可这个值得让他们去爱的人一旦出现,那不好意思,摩羯座所有柔情的一面,则是会彻底的呈现,与此同时,他们的这份温柔,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足以让人沦陷。(其实白羊座没
  • 眼看着消息热度做上了火箭,于正又跑出来装无辜,感慨为何自己一个随手的评论也热门事件,但话说到最后,又为此事添上一把火,爆料是自己撮合的两个人,说自己这两天和
  • 婴儿车CE认证EN 1888强度、耐用性、陷落测试EN 1888-1:2018规定了推车和婴儿车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旨在承载一个或多个儿童,每个儿童最多可承载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两句被视为名句,当是诗人追忆与友人以前的聚饮生活和别后的孤寂情状。诗人不禁追忆起了那年在桃李花开的日子里,和友人醉饮春风中的情
  • ——莫泊桑 《一生》你现在的努力辛苦压力承受的一切,都是为了攒够能力和本钱做自己更喜欢的事,去为自己争取选择的权利。作家北叔说过一句话:“人生本就在做减法,不去
  • ”这么简单的话,就让它烂于心、亦是止于心。”这么简单的话,就让它烂于心、亦是止于心。
  • #世界杯竞猜#【#大众电影总编辑辛家宝去世#,原计划本月退休照顾老娘尽孝】#辛家宝去世# 记者从大众电影杂志社方面获悉,《大众电影》杂志总编辑、著名媒体人辛家宝
  • 还好后面的计划全部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就算是整个假期都与雨相伴,也没能阻止我们去麦积山的步伐,还看到了限时版烟雨麦积,应该算赚到了吧[笑cry],对了当时我的心愿
  • ” 白新羽的脸顿时垮了下来,“哥,我进门才说了没几个字,我就是给你送早餐……” 简隋英白了他一眼,“李玉,你熟悉他这个表情吗? 白新羽把早餐往桌上一放,露出灿烂
  • 中国咖啡行业分析、投资前景、未来趋势报告#共研网(gonyn)市场调研报告# 共研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咖啡市场全景调研与投资可行性报告》共十六章。
  • 最近 #GameFi 板块的币也是走的很妖,大盘回调的话 $RACA 很有可能会有一波爆发[哈哈]。指标上看3月底的走势本来很强势,但是受大盘影响4月一直处于震
  • #博君一肖##博君一肖[超话]#女明星们请注意,重新编辑了下,现在那个快run的热搜还是昨天晚上那个破事,不要看,不要看,某剧为了蹭热度拆我们家忘羡cp,大家千
  • 我说“当别人不知道你的名字的时候,又想叫你但又没发现你其他什么特征,看见你戴了一个眼镜,就会叫你眼镜”她又问“那我第二个特征是什么?记得在广州,我见她的时候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