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最可贵
文|林清玄

朋友来喝茶聊天,问我说:“你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
我说:“无事最可贵。”
朋友不明其意,说:“既然无事最可贵,又何必忙着写文章、读书、演讲呢?”
这倒使我沉吟了。无事并不是不做事、不生活,而是做事与生活都没有牵挂,也没有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
我把茶倒满,闻到今年春茶的香气,深呼吸,让茶香清洗我的胸腔,我说:“能这样无事喝一杯茶,真是人生里幸福的事呀!”
朋友终于懂了,微笑着喝茶,那专注的神情,使我感到无事的欢喜。
唯有活在当下的人才可以无事,每一刻都尽情地、充满地、没有忧虑地去生活,活活泼泼、欢欢喜喜、全心全意。
一刻无事一刻清,一日无事一日好。
可叹的是,我们总是花时间去找事来烦。一清早,找份报纸来烦;上了班,在人事里烦;晚上,找台电视来烦;躺在床上思前想后,思念十年前的情人,猜测明年公司的方针……
饭吃得没有滋味,是没有全心地吃饭;工作做得没有力气,是没有欢喜地工作;睡眠不能安枕,是没有无心地睡眠。
吃饭无事,工作无事,睡眠无事。
真的,无事最可贵。

我刚学说话时,唱过一首台湾童谣。“食饭也未?食饱也未?食饱紧去做工作。做工作也未?做好也未?做好紧去困棉被。困好也未?困饱也未?困饱紧去食碗粿。”
我唱这童谣给朋友听,唱歌配茶,觉得茶的味道真好。
吃饭是重要的,但吃饱饭就应该去工作,工作做好就去睡觉。我喜欢这首童谣那种无心的态度,所以无事人并不是闲杂的人,反而是专心的无杂之人。
在禅宗里,“无”像圣旨一样,《禅宗无门关》里的第一则,就开宗明义讲“无”。
有一个和尚问赵州从谂禅师:“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赵州说:“无!”
无门慧开禅师的注解是:“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这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
无门禅师的意思是,“无”这个字是禅宗最重要的一个字,应该以全身的力量(包括每一个骨节、毛孔)日夜不停地去参,却千万不要把“无”当成是“虚无”的无或“有无”的无。
无,是执着地破除与思虑的止息,而不是闲散的人。
无,是无心,是离开妄念的真心,是远离了分别、执着的自由境界。“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
无,是无住,是不住留、执着一固定的实体,诸法念念不住,即得解脱。“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
无,是无我,是一切万法因缘生,因缘灭,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破除我执,则得自在。
无,是无念,是虽修万行,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
“无”这个字是那么高超,那么伟大,几乎是凡夫所不能企及的。我们或者难以进入那么高的境界,但在生活中体会无事的可贵也不是那么难的。

我端起一杯茶对朋友说:“现在,让我们全心地来品味这杯茶,过去的烦忧已经过去了,未来的烦恼尚未发生,仅此一念,又有什么事呢?”
无门慧开曾写过一首名诗:
《颂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应该作为所有无事人的座右铭。
其实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能泡出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能饮到更细腻的消息。
依照我的经验,只有在无事时泡的茶最甘美,也唯有无事时喝的茶最有味。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泡茶时是那么焦渴,在生命里也一样的焦渴呀!
沩山灵祐禅师曾把悟道的人称为“无事人”,就是这个道理,他说:
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
无事的人去除了生命的焦渴,就会像秋天的潭水那样澄明幽静,清澈无染,明白没有挂碍。
“无事不是小言哉!”无事是伟大的事。

#三联美食#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从高邮到昆明,从沙岭子再到北京,汪曾祺吃了、做了一辈子顺民菜;写食物,他笔下有风土,心里是乡愁。

1950年,汪曾祺从故宫右掖门搬到东单三条,即是今天的协和医院后身儿,豫王府地。暂别了筒子河边卖艺、修头的手艺人,一下子落入北京的平民市侩。住在这里的人,始终围绕着东单菜市场奔生活,那时候的东单,是一片低矮的灰色旧砖民房,其间是几栋1949年前留下的苏式建筑,显得宏伟,又突兀。

此前的汪曾祺对北京多少是有些不适应的,他说北京寻不见葵,贸然间兴起一种叶片尖小,且带紫色的木耳菜,让没见过“世面”的北京人趋之若鹜。北方人终究是不懂得吃的,甚至从未听闻“藠头”,食品商场偶尔从南方运来些新鲜的薤,排队抢购的南方人让拎着菜篮子的老太太产生出一种莫大的好奇,凡是品尝过藠头的北方同志,闭着眼睛咀嚼不久,便会皱着眉头说:“不好吃,这哪儿有糖蒜好哇。”这会让汪曾祺感到一种失落。

汪曾祺所写的北京菜,大多是用来下饭的家常菜,小菠菜、五香烂蚕豆、扁豆、炒疙瘩、羊蹄、麻豆腐、北豆腐、臭豆腐、鲤鱼,总能让他挑出点儿刺儿来。可唯独对豌豆,他好像情有独钟。

那时的北京四九城,熏炒货摊子林立,堪比今天五步一现的咖啡馆。《异秉》里的王二,也是靠着熏烧生意发的家,炒豌豆和油炸豌豆,是老少咸宜的零嘴儿,二十文、几分钱,便可换来一小包,撒点盐花,边走边嚼,到了家门口,也就消灭干净了。

写了没几段,他便夸耀起南方的豆子来,云南的豌豆尖、四川的豌豆颠、厦门的荷兰甜豌豆是如何在汤中起到去腥提鲜的作用云云;接下来便是吴兴人与日本人画的豌豆,嫣然可爱,美不可言云云。

当然,汪曾祺对于北京豌豆的喜好,更多的是因为“宫廷豌豆黄”,豌豆熬烂,去皮,澄出细沙,加少量白糖,摊开压扁,切成长方形小块,再用刀割出四小方,装盘上桌。人们用牙签扎着吃它,仿佛老百姓也分到了这宫廷里的一杯羹一样。

上世纪80年代前后,汪家搬至甘家口,五口人挤在单元楼两间房里,睡觉要支折叠床。不爱逛街,偏爱菜市场的汪曾祺,在西四的菜市场里恢复了元气,也开始了一段长达十余年的写作高峰,数十篇关于食物的杂文,便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

他若发现市面上没有爆肚可买,就干脆买回生牛肚自己做,手撕筋膜,洗去污物,在碱、醋里浸泡良久。不料,下锅后发现,仍然咬不烂,全家人放下筷子,唯有他自己吃得津津有味。

渐渐的,汪曾祺也迷上了北方的韭菜花。从前在科班里学戏,韭菜花、青椒糊、酱油,拿开水在大木桶里一沏,这就是菜。熬一锅虾米皮大白菜,佐以一碟韭菜花,或臭豆腐,或卤虾酱,就着窝头、贴饼子,在北京的小家户,就是一顿不错的饭食。90年代初,市面上散装的韭菜花几乎不见了,玻璃瓶装的韭菜花,要卖到一块多一瓶,即便如此,汪老认定那是吃涮羊肉必不可少的调料。

韭菜花进了玻璃瓶,便说明涮肉馆子多了起来,市面上的生肉自然也敞开供应了。在《肉食者不鄙》中,他逐一写到镇江肴蹄、淮安菜的狮子头、苏州松鹤楼的名菜腐乳肉、上海的腌笃鲜、苏杭的东坡肉,等等。

他还给《中国烹饪》投稿,自创油条塞肉:油条两股拆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拌好猪肉馅,馅中加盐、葱花、姜末,如加少量榨菜末或酱瓜末、川东菜末,亦可;用手指将油条小段的窟窿捅通,将肉馅塞入,逐段下油锅炸至油条挺硬,肉馅已熟,捞出装盘。他形容这菜“嚼之酥脆,油条中有矾,略有涩味,比炸春卷味道好”,并称“这道菜是本人首创,为任何菜谱所不载。很多菜都是馋人瞎琢磨出来的”。

汪曾祺尤爱烤肉,将烤肉、烤鸭、烤白薯,聚称为“三烤”。他喜欢松木或果木的香气,又喜爱劈柴时的豪爽,当然,他也无法抵御肉的滋味,或许在烧烤之间,他更沉迷于那袅袅的烟火之气。

不出意外,他也喜欢观瞧烧烤的人。“老北京人吃烤肉都是自己动手,或焦或嫩,吃一斤还是两斤,全凭乐意。”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者一只脚踩在长凳上,若是火旺,男人就脱得只穿一件衬衫露怀,解衣盘礴,一边大口吃肉,一边大口喝酒,此情此景很是剽悍豪迈。可如今,“斯文”的烧烤店越开越多,汪曾祺笔下的“武吃者”几近灭绝,他的这一记录,可以刊登在“中国的红色美食名录”上。

汪曾祺也把北京人最常吃的面,写到了点儿上。他在101路公共汽车站旁边,结识了一位闲人老头儿,这位大爷中午吃抻面,晚上吃“拨鱼儿”,他每天的佐料,就是炸酱——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

再后来,随着《闹市闲人》的刊登,汪曾祺搬到了蒲黄榆,彻底远离了胡同生活,不过他仍旧喜欢下厨,做北京菜。由文章可见,他的京菜,也是带有一点儿南方口音的。

19岁离家,直到数十载后才回到家乡,仅凭着记忆和偶尔的探望,汪曾祺写下故乡的食物。高邮的咸鸭蛋是琐碎记忆中的一篇,也是关于故乡记忆中,最活灵活现的一文:孩子兴挂“鸭蛋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这是一种富足的象征,也是童年趣味,不似今天的咸鸭蛋,是偶尔想起的一道辅食而已。

“我走过不少地方,所食鸭蛋多矣,皆不能和高邮的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他又写道,“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在汪曾祺的谈吃中,人们见识到了吃醋的山西人,爱吃甜食的广东人,无尽逐臭的长沙火宫殿,金华的竹叶腿,又读到了四川的叙府糟蛋,宁波的瓦楞明蚶,却远不比家乡的炒米、焦屑、咸鸭蛋、咸菜茨菇汤、河鲜、水鸟有滋味,有关马齿苋、蒌蒿、山野的菜,他试图用家乡话来表达一种有关眷恋的情愫。

从最早的科普式小品文,到最后的杂文,汪曾祺前后写了近50篇关于饮食的文章。有关面茶、豆汁的文字,大概是他人生中最后几篇关于吃的文章,刊登在《南方周末》上。所写的食物,也回归简朴。面茶、豆汁,大概是居住在北京有了些年月,才会尝试着与之和解的小吃吧。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味道,汪曾祺锅里的菜,不卑不亢,他笔下的菜,也毫无抱怨。在今天看来,那些有关滋味的文字,也不会过时,或许那些美文都是永恒的。

话到此处,也想用一个当下流行的词儿去形容一下汪老的文字,那就是“治愈”,那些句子治愈的不只是他的读者,或许也包括三起三落的他本人。

【佛学问答 89】一念三千的意涵?

请师父开示一念三千的意涵?

讲不思议,讲一念三千,名字你听得懂,但是,它的实质意义,你没经验过,就像瞎子听到白这个概念一样,他是听得到名词的,也自认为那是一个概念,但他永远对白没有概念,永远没有意义,颜色在他的思维里头是没意义的,因为他没经历过。

如果是这样,你就理解说,实相对你有没有意义。 「我有明珠一颗,不可举世人」就是这个意思,我悟入实相,但是你就是瞎子,我怎么跟你讲实相是什么呢? 探讨一念三千的时候,就在探讨一念三千的本质是什么,一念三千的本质是实相,实相的本质是三谛圆融,三谛圆融讲开了就是即空、即假、即中。

你看,从刚刚听到现在,对你来讲是没概念的,你就听得到这语言,但是一路下来都是文字而已,你是没概念的。 所以,我最怕人家问这种问题,我最怕一个瞎子问我,「师父,告诉我什么是白?」 我最怕人家这样子来问,但是你不说还是不行,我们怎么说呢?

天台宗采取告诉你什么不是白,剩下一个可能性,让你等待悟。 他用这种方法讲,他不是不讲,因为永远不讲的话,任何一种可能都变成都可能白,那这样,你会完全没对象可对付,你就没个方向可对付。 所以,我告诉你那些不是白,那些不是白,最后我也没办法举出白是什么,但是,已经告诉你方向在那儿,我可以让你渐渐地眼睛明亮起来,用个方法给你,这就是天台宗在这个概念上,它显得很有价值跟意义。

天台宗讲一念三千的第二个意义就是,生命所见的每一件刹那的事情,都是再也回头不了,而且就在决定下一秒。 然而,我们一直损失那个机会。

什么叫一念三千? 你的生命的样态,就是每一念每一念堆叠出来的,它不是哪一个人帮你建构起来的,都是你的每一念吶,所以,为什么要你们来参加法会? 来法会,好歹你这个念头是跟着我们的佛法在堆叠啊。 为什么师父希望你来到道场? 没什么啊,你来堆叠每一个念头是对的念头。

这就是让你知道,生命的转变是在一念一念之间转变,不是等一段时间再转变。 你不要等到佛七进了佛堂,你才在念佛,不是这样的,你的生死就在一念一念之间流失掉了,这就是天台宗讲一念三千的另外一个更积极的意义,这才是重点。 如果懂这个道理的话,一念三千就变成非常有积极意义,因为每个念头都在转变你生命的样态。

所以,念佛、拜佛、诵经是最有效的,为什么? 因为念佛、诵经、拜忏绝对比你静坐来得有效,因为静坐可能打混、妄想、自以为是。

如果你在念佛的话,眼睛闭着不往外看,嘴巴念佛;如果你诵经,眼睛要看着经典,你嘴巴念的是圣言量,圣言之量。 量就是证明对,神圣的语言证明它是对,叫做量。 你正在念这个,你不是念你自己。

所以,我们也跟人家讲说,将来可以打禅七、静七,可以,但不是现在,为什么? 因为大家念得不足、忏悔不足,你在那里你那个业障一直现前、一直搅和着,会把你导引到错误的地方,你得把过去的恶念一一消伏它的影响力,然后你建立一个更纯粹的,每一念每一念在对的方向上,你静才会随着正确的念跑。

你都没有求忏悔,你都没有正念思惟过,你懂得一点点少少的佛法,会自己以为是,你坐在那里,你的思惟会随着你自我见解而颠倒,

更糟的是,你还认为那是对的,那就完了,因为那是你静坐当中想出来的,你会认为那是很值得的,

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讲说,如果你业障没有忏尽,不要去做那种静功的动作,以前我们亲近忏公的时候,忏公就一再跟我们这样讲,你会随那个错误,而且时间就这样空过。

一念三千的实质就是在讲,一个念头当中,展现出你生命的全部的样态,从感觉到对象、人、万物,一念喏,第二个念还是。 为什么你会认为有一个客观世界? 即使你死了,它还在,你认为叫客观,你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的每个念头,第一个念头跟第二个念头的转化很小,所以,你感受不到因念头而产生了外境的转变,你完全没感受到,你就误认为每个念头都是同一个念头,结果,每个念头所展现出来的世间的微小变化,你完全没察觉。 既然没察觉,你就误认为有一个外在固定的世界在那里,这就是你的误解。

一念,每个念都在形成一个世界,但是你误解那个世界是不变的,这就是无常谓常,无常的世界,你却把它认为是恒常的世界。

修行的道理我先讲了,我的本质上是后面的这个,那怎么办呢?

去观察这一念当下的无常空寂相跟作用相、还有实相,这三相要了解。

无常相谓之空,作用相谓之妙有,它的实相就是中道相,这空,假,中三谛同时存在,那这个部分就稍后再谈,因为你即便不知道,你也能得它利益,就是你必须每个念头都是对的。

难嘛,难就是要多来庙上,多来寺院里,寺院看的、听的、吃的、用的、感受的、闻的,都是与你世俗无关。

在世俗当中,你开窗户,就闻到隔壁在烤肉,楼下在炒鸡腿,在燜鸡腿,然后呢,楼上在吵架...... 你就会感受到这些了,人家就找得到你,就找你这个那个... 这个,你就很世俗。 鼻子闻的、耳朵听的、眼睛看的,都会是世俗,来到庙上不会啊,看到是出家人,听的是佛经,闻的是这个道场的气味跟供佛的味道,摸的是为供养三宝、护持三宝而做的任何事。

所以,退休的人生应该在寺院过才对,退休的人生要这样规划才是有价值,才是对儿女好。

—— 法藏法师 开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款式推荐 来自Shila Gabay F/W2022【Rhea】 以希腊神话中的女神Rhea为灵感 如同暗夜中的精灵,驱散黑暗,得到永恒的救赎 是高贵
  • 这里的孩子好像多数都有些疾病,智力低下,甚至是白化病,校长苦哈哈说这里的人没有文化,又多数沾亲带故,大部分是近亲……他话说到这里就没有继续了,也不需要继续,陆阳
  • Dr Fauci 认为,美国已经“Out of the pandamic phase”。【北京疫情防控通报:4月28日15时至29日15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
  • 今天去逛了一圈,现在又不能乱跑不能去大超市没有买到诱惑X﹏X,等他回来就自己调吧,聊天记录是之前的了,多多少少还是能在一起碰个杯的,等上班了疫情好一点就努力囤酒
  • 】就算这所城市被大雨倾倒,有了它你也不会感冒~近两年ins上贼火的丹麦雨衣品牌,独特的剪裁显得人修长苗条。先扫描一轮然后再注射一次增强ct……医生会和你沟通,痛
  • #极限男人帮[超话]#从过去延伸至未来终究是一个人的旅程,走向前,然后走出了时间珍惜感恩时间所有馈赠随着家人的陪伴结交一生挚友这就是命,在时光的站台等到了你因
  • ⠀但谈到拿下面具,这却是比在众人面前伪装更困难的事情,很多人会告诉你,“做你自己就好了”“不要管他们怎么说”但哪有那么简单,如果可以,你早就顺从自己的心意了;“
  • 记录上周末~惠州东江露营️天气不太好 整个活动进行的不是太顺利但每一次活动都不可能那么完美都要互相包容和理解[哇]我和肥燕 老王都没有安排到同一辆车各自乘坐其他
  • 我这位合作伙伴7总,这段时间给到团队做出的「能力中台」系统,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哇] 她说,她想要的管理目的是:不用再管。这位搭档就是我旁边的7总,她用她的擅长去
  • 鱼鱼无滤镜新文具试色zebra mildliner系列出新十色了[微风]NTC自然&YC温和对比了一下选了低饱和度的自然NTC[羞嗒嗒]YC感觉太鲜了我
  • 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我有很多话想说,比如我还记得之前人们是怎么努力拯救坦波夫 的,当时那里没有青训梯队了,但他们的俱乐部还是得到了来自其他俱乐部的资金和球员方
  • 【冰咖啡】虽然海外也有冰咖啡,但大多是将冰淇淋放在咖啡欧蕾上或加入糖浆等饮用方式,因此大多给予大众「甜点」的印象,而非咖啡。【精致早餐】早晨时段若来到咖啡店或餐
  • PMPM的小合集,不同肤质的水乳都有了,大家可以按需入[ok] 【89】PMPM 白松露涂抹式面膜75g*2支+赠 【149起】PMPM 海茴香水乳护肤品+
  • #博君一肖[超话]#[笑cry][笑cry]#博君一肖# 笑死 我今天梦到我和dd是夫妻关系,我们还有一对儿女,去海边玩,然后遇到鲨鱼 河马 鳄鱼 蟒蛇狂追,然
  • 四月份生活记录⛺️魏家坡的风景真的很不错,有点像苍山洱海的感觉,适合搭个帐篷,野餐‍♀️跟风也做回刘畊宏女孩,动作不难,可以跟的上,坚持下去,我也要马甲线[拳头
  • ǀ ᴿᴼᵁ ᴿᴼᵁᴾᴱᴬᴿᴸᴼˢᴼᴾᴴᵞ收款➊❾⓿⓿⓿总监+➀刚从伊朗旅行回来就找我做真珠美学从大学毕业就开始做代购的她用过无数大牌 用SK-II神仙水也会
  • “摸你黑”是从佤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这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下去吧,坚持到永久”。当一层层“娘布洛”摸上脸时,当真诚的友谊相互送达时,当浓浓的情意交
  • “须跋陀罗!“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甚么而安住呢?
  • )就是大家因为喜欢大头老是给官方提建议甚至开玩笑一样说“有本事实装卡面”没想到官方真的有在听……有谁懂讲讲我是怎么做茄子的:每次炒茄子之前我都会用油炸茄子。生的
  • 我5年的鼻衄病服本方9剂治愈。用人头发50克烧成灰,吹入鼻孔内,可立即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