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日记20220619

最近在破事当中耽搁了太久。和菜鸡纠缠了这么多时间,简直是对生命的浪费。还是要努力修炼自己,远离这些无趣的人。

最近也在读书,读了读原来没看过的很重要的书。
因为比较忙,所以还没有读完。
写写读这本的感悟。

1. 关于我们如何面对诱惑。
第一种方式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让自己完全不要接触诱惑。
第二种方式是冲进去看清楚诱惑是什么样子,按照次第不断提升自己的阈值。
个人经验,第二种好用一些。
而且第一种人如果没有经历过诱惑,他们说的话我是不太相信的。
看过太多老实人,在自己没机会坏的时候自以为是一朵圣洁的白莲花。等到有了点资本被诱惑一拐就走了。

2. 六贼五贼。
阴符经的五贼很有意思,各家吵了这么多年,倒是每家都有自己的解释。
有人就觉得天有五贼,指的是眼、耳、鼻、舌、意。(虽然我还是觉得解释为命物时功神比较有道理。)
然后最近读到了六贼。
眼、耳、鼻、舌、身、意。
这里就出现了有趣的事情。
假如按照这个流派解阴符经的话。那么后面写到的就是: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我们可以绝1贼,然后利剩下的贼。这里采用了隔绝的方式。
而六贼盗心,我们却可以用心去感知他们。如果方式得当,六贼有机会转化成六识。
我觉得贼和识之间的区别在于。六贼是无意识的感知。而六识是有意识的分析。
毕竟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3. 关于了义和不了义。
我才发现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错的。就好像我一直把阿房宫赋和过秦论记混了一样。
了义说的是根本含义。而不了义说的是比喻含义。
了义是阴,不了义是阳。
阳代表了阴在某个情境下的一些属性,他不能等同于阴,但是和阴同样重要。

4. 诀窍。
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诀窍?应该具备两个属性:
1. 简单。2. 好用。
上次和超级大天才聊天的时候他给我讲如何阅读文献。就讲了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路子。他当时和我说,如果你把一个东西弄的太complicate。那这个方式就不太好坚持,效果也就不好。我觉得他是有大智慧的人。

5. 次第
无明(人的无意识的熵增状态)----->贪嗔痴(被没有驯化的性子拉着走的状态,尤其愚痴第一,远离笨蛋)---->诸多烦恼。
我们常常在做的是解决诸多烦恼,比如看到了一个问题,就去花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但大多数人不去复盘,总结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出现。下回换个皮,再来一遍。如此种种,自己是疲于解决这个表象去了。
可如果能够做到明心见性,就能知道,所有的结果都是因为自己的某个行为导致的。
比如昨晚给小兄弟说清楚了厉害,告诉他手上的好东西其实是个催命符,让他退了回去。这就是替他解决了未来的一大隐患。我们小的时候在外面摸爬滚打,玩的一身泥回来,也没见过几个骨折的。可年龄大的人稍微摔一跤,搞不好就这里那里断了。身体是这样,其实个人的事业也都是这样。要看的清楚规律,找到底层逻辑,然后去遵循他。不然就会过得很辛苦。
然后我就在想,如果拿来说做磕盐,那这个次第又应该是怎么样的?
我觉得正确的路径应该是,
模块1:
1. 先练好实验技术,
2. 然后搭建好实验技术与证明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
3. 然后搭建证明问题和实验假说的对应关系。
模块2:
1. 模块1.
2. 相关专业的科学史。
3. perspective。

按照主线来走,可能会更容易的建立起来一个专业的体系化的知识。
我自己走的弯路就是,刚刚入行的时候只想看着最edge cutting的技术。这些东西和人聊得时候好吹牛逼。可以侃侃而谈,但是谈完了其实是一场空。这是要了面子没要里子的表现。现在觉得不太好。

6. 不了义和欺瞒的边界在哪里?
利他还是利己。
其实行为上都可以算是欺骗,因为没有把最根本的真实说出来。但是不了义的欺骗是为了引导他们进入了义。
而欺瞒的目的则是为了骗到对方,使自己得利。
我现在觉得,绝迹易,无行地难。基本上出手搞了别人都会以一个奇怪的角度回到自己身上。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事情。。。

不知道是感冒了,还是冠了,今天觉得好累。

#六祖壇經 懺悔品第六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

師曰。

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耽空守寂。則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

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已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 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 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又煩惱無盡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

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

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

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歸依。是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

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自性 虔誠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六祖坛经原文 忏悔品 第六卷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

众胡跪。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亲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令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衍;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衍,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衍不灭,后过又生。前衍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

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怎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凡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口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其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从27号那天一早核酸从杭州跑回家开始的日常-好久不见我的小侄子 还是一样的粘人乖乖-看到好看的餐具总会有想入手 又觉得只会积灰而放弃这个念头(实话是因为自己住
  • 3/一个小疑惑,瑞某幸的云南红蜜和耶加雪啡为什么比我自己泡的浑浊?2/直播间买的永璞,更想要那个聪明杯(我实在是有太多马克杯了。
  • 截至9月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6280例(其中重症病例3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34241例,累计死亡病例
  • 你是我未完的相遇,倾尽佳话执笔,绘一场梨花雪月,等风起,看城下烟波如你月亮被嚼碎了变成星星,你就藏在那漫天星光里每天只想你一次,可是一次要想一天才行你像一块夏日
  • 据了解,为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高考冲刺,邯郸市公安与教育部门携手进行联防联控,在一中、二中、三中、四中等学校,由智能机器人警察担任守护神,白天当 "
  • 目师言:“现在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傲慢二字难除,特别是看了几本书,听了几堂课,自认为非常厉害,便开始目中无人,上辱老师,下贬同行,却不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
  • 答记者问儋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据了解,有的新冠康复患者核酸可能会出现复阳的情况,复阳人员有无传染性?根据疾控专家研究,目前还未观察到造成传播的案例,家人和社区不
  • ——马歇尔·卢森堡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如果你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它就是play。谁能想到:每次被杜凯气到我就听这首歌(不是)……很温柔的一首歌,在我认识恋恋之前,你
  • 生命是一场轮回,你所付出的,最后都会回到你身上,你所得到的,都是自己的选择。属兔的人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他们头脑聪慧,心态平和,待人真诚善良,重视承诺,答应过的
  • 哈哈 我真的服我自己坐了一两个小时过去因为人多 没听到到站声音 自己在美团买菜公交车坐过好多段站最后随便下站完全没注意 等发现了都好晚了打车过去的四五个
  •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 如需要对一些工业协议的配置参数的更改,或者需要对车端、边缘端的数据业务处理规则进行升级,EMQ提供了从云端到边的管理平台,可更方便地让用户实时实现对整个业务处理
  • 近期被吹到盒装天花板的新作,有一说一,反转的确新奇,作者文字功底很棒,前后设计巧妙,没有凶案但依然需要推理,一些小游戏玩的忒别嗨,无阵营无沉浸,机制有些单薄但整
  • [微风]想起了美学家蒋勋在《蒋勋说宋词》中说过的一个关于苏轼的故事:苏轼与佛印和尚是好友,一日,他给佛印和尚写信,说自己已经修炼到"八风吹不动”的境界,也不贪婪
  • 事实上,我们的梦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区别。经历梦的是我们,经历现实生活的也是我们。
  • #全球酒店融媒# YTC全球酒店融关注 聚焦#全球酒店品牌# 西安经开voco酒店盛大开业 #连接全球酒店# 西安经开voco酒店(原西安金磐酒店)于2022年
  • 好好生活是最好的回报爱自己很容易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露珠上反射出耀目的彩虹像极了咖啡里的味道浓郁的回甘时间让我忘了那分艰辛与寂寞体会了生活中的种种变化真的是治
  • 曹操,曹仁,曹真,曹爽……三国笑话段子:话说,三国关二爷的坐骑叫什么?台下鸦雀无声,段子手只好略微提示一下:关羽骑的马,吕布也骑过,再想想!
  • 道地,是保证原料纯正度的基础,名寨纯料茶喝的就是它极致口感表显,这款地界老寨纯料茶和糯伍老寨纯料茶的候韵表现反差很大,地界的表显清凉舒爽,而糯伍的表显厚重浓郁,
  • 经营小店他有自己的原则,一天只进一只上好的山羊,这就意味着羊肉、上好的羊排,球,腰,球头都是限量版,来晚了就真吃不到。经营小店他有自己的原则,一天只进一只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