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关注# 【廉润南粤|周敦颐:“官清赢得梦魂安”的理学大儒】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提起周敦颐,许多人都会自然联想起《爱莲说》。这篇散文歌颂了莲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品质,让莲花成为中国古代君子人格的象征之一。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时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世称“濂溪先生”。他留下的《太极图说》和《通书》等著作,“上承孔孟,下启程朱”,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础,对后世陆王“心学”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周敦颐去世后被追封为汝南伯,获得从祀孔庙之荣。

近年来,随着学界对周敦颐研究的持续深入推进,其“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张伯行《周子全书》序)的从政才干,以及坚持“知行合一”,洁身自爱,公正廉明的事迹史料,不断得以发掘和完善。而他在《通书》中提出的“立诚”“养心”“至公”“务实”等观点,从哲学层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因子源远流长,因而愈发受到各方重视。

明慎用刑 深得民心

周敦颐出生于道州一个书香仕宦家庭,父亲周辅成志清行纯,知书能文,曾是宋真宗朝的进士,后辞官归隐。周敦颐少年时便汲汲于学,熟读四书五经。据传,十来岁时,他曾在离家不远的一处岩洞——月岩内读书悟道,通过观察洞口之外月亮的形状变化,领悟出“太极阴阳”的雏形(参见度正《周敦颐年谱》)。青年时期的周敦颐,更是以“志清而材醇,行敏而博学”(吕陶《送周茂叔殿丞序·并诗》)闻名,一时间许多“老师宿儒、专门名家”都来访问求学。

天圣九年(1031年),周父去世,周敦颐随母亲入汴京,寄居在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家中。通过郑向的推荐,周敦颐不经科举而直接“荫补入仕”,由此涉足政坛。

任职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主簿期间,二十来岁的周敦颐将当时久久无法决断的悬案“一讯立辨”,一时间轰动乡邑,人们纷纷惊叹“老吏不如也”。(参见《宋史》本传)

因为在吏部的考核中广获好评,周敦颐获得了第一次升迁——提任南安军(今江西大余)司理参军,掌当地讼狱之事。当时,有一名囚犯罪不当死,而周敦颐的上司、转运使王逵以“酷悍”著称,意欲重判处死,无人敢与之争辩。唯独周敦颐挺身反对,坚称不应滥用极刑来取悦于上,甚至不惜以辞官相抗争。周敦颐严守律令、不惮威权的举动终于触动了王逵,囚犯幸免一死。

周敦颐改任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时,因此前善于“辨狱”、主持公道积累的口碑,受到当地民众的欢呼相迎,而当地的“富家大姓、黠吏恶少”则深感惴惴不安,不敢为非作歹。

周敦颐执法精严,可从其代表作《通书》中寻得思想上的根源。书中提到,治国不仅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还要“肃之以刑”,通过法律来规范、约束大众的行为。同时在量刑时,考虑到世情错综复杂,又必须“慎刑”——只有“中正、明达、果断”的人,才能胜任掌管刑罚的职位,法律才能在治理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天下之广,主刑者,民之司命也。任用可不慎乎!”(《通书·刑第三十六》)

嘉祐元年(1056年),周敦颐赴合州(今重庆合川)任判官。因其在任上清廉正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参见《宋史》本传)这表明周敦颐在百姓心中拥有极高的威望。

以莲为师 去污自洁

在《通书》中,周敦颐除了探讨法治之外,还就一个人如何做到廉洁自律,总结出一套理论体系。在《通书》开篇,他便指出“诚”乃“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每个人应有的本质。“至诚”是周敦颐学说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也是一个人立身行事、明正己身的思想基础。在追求“至诚”的道路上,还需要“养心”,通过不断地修炼克制私欲,不为外物所惑,保持内心“静虚”,才能做到公正不阿,明通无碍。

周敦颐还认为,身为治理者,除了怀有“仁爱”之心,还需要做到“至公”和“务实”。“至公”即公平、公正,摈弃私心,维护公道,然后才能做到“公于己者公于人”。(《通书·公明第二十一》)施行德业善政,还有“名”“实”之别,“实胜,善也;名胜,耻也。”(《通书·务实第十四》)君子无论是德行还是事业,都要孜孜不倦,一步步落到实处,不浮夸,见实效,不能仅仅停留在“名”的层面。

嘉祐六年(1061年),英宗登极,周敦颐赴虔州(今江西赣州)赴任。根据宋代学者度正《周敦颐年谱》的考证,正是在这里,他写下流传千古的《爱莲说》,“以名节自砥砺”。(朱熹《先生事状》)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既是水中莲花的特征,也蕴含着周敦颐对行为端正、节操高尚的君子风度的推崇。“出淤泥而不染”——莲花生长于污泥之中,却不染纤尘,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一个人都应保持人格独立,洁身自好,坚守正道;“濯清涟而不妖”——不因一时得志而变得心浮气躁,失去坚贞风骨。

《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也是他用一生描绘的一幅自画像。北宋中期,官场风气日趋腐败,周敦颐却始终不随波逐流。据潘兴嗣《周敦颐墓志铭》记载,为赴京师,周敦颐将其田产变卖以筹集盘缠。为官数十载,他“奉养至廉”,家无余财,所得俸禄皆分给宗族朋友,仅余少许招待宾客,哪怕家中连浓稠的粥都吃不上(“饘粥不给”),他也不以为意。在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知县任上,他一度染上暴疾,众人准备替他料理后事时,发现家中空空如也,一个小小的柜子便足以装载其生活用具,积蓄更是“钱不满百”。

周敦颐还曾写过一首诗:“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得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任所寄乡关故旧》)周敦颐在诗中表明,自己为官并非为了追求荣华富贵,布衣蔬食、简朴生活已是足够。自己之所以兢兢业业,不知疲惫,无非是想做个问心无愧的清官,睡得安稳罢了。

平息贪风 广植桃李

熙宁元年(1068年),御史中丞吕公著等官员推荐周敦颐充任刑狱、钱谷等“繁难”官吏。吕公著等人在上奏的折子里评价周敦颐“操行清修,才术通敏,凡所临莅,皆有治声”,更表示日后若周犯法入罪,自己甘愿与之同罪。(参见度正《周敦颐年谱》)受荐之下,年过半百的周敦颐以虞部郎中,出任广南东路(辖境相当于今广东贺江、罗定江、漠阳江以东地区)提点刑狱公事,主管该区域的司法、刑狱、监察、治安等政事。

在广东任职4年,周敦颐“以洗冤泽物为己任”,哪怕是荒崖绝岛、瘴疠之乡,都不辞劳苦,亲临其境,实地查访。在端州巡视时,他发现知州杜谘滥用职权大肆开采端溪砚石。了解事情原委后,周敦颐上报朝廷,请求颁布禁令,限制端州官员仅可取砚石二枚,极大减轻了当地百姓所受的盘剥之苦。(参见度正《周敦颐年谱》)

周敦颐还写有《拙赋》一篇,通过将官场中言多文饰、张扬夸大的“巧者”以及务实真诚、实事求是的“拙者”进行对比,态度鲜明地强调了为政者当崇拙去巧的态度,重申了“上下安顺,风清弊绝”的从政理想。

周敦颐奉行安贫乐道、至诚至善的人生哲学,乃至辞官后竟“贫不能归故里”。(参见度正《周敦颐年谱》)后来,他退居庐山,将堂前山溪命名为“濂溪”,其旁书堂则为“濂溪书堂”,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如今散落于全国各地的“濂溪书院”,溯其源头,大多是周敦颐在当地任职时所建,或者是后人为纪念他而兴办的学堂。这些书院也是他每到一地均兴学重教、广植桃李的见证。在合州、郴县(今湖南郴州)等地任职期间,他整修官方校舍,亲自登台授课,著述劝学,在古代教育史上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周敦颐的人生大部分时间辗转江西、湖南、广东等地为官,担任的也多为主簿、县令、通判、知州等基层职位,但每到一地,他都“不卑小官,职思其忧”(朱熹《濂溪先生行实》),不因位居卑微而渎职丧志,而是尽心尽责,为造福一方而殚精竭虑。苏轼曾赋诗称赞“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茂叔先生濂溪诗呈次元仁弟》)名贤赋咏,也都“专美其清尚”。(祁宽《通书后跋》)这种淡泊名利、廉正守洁、真抓实干的品德,契合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也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史留下了又一座人格丰碑,让后世之人闻周敦颐之余风,“犹足以律贪”(黄庭坚《濂溪诗》)。

【评说周敦颐】

的确,听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鲜有人不知道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

咏物以自况,语意双关,是我们的一项文化传统。如屈原颂橘,“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云云,表达了自己虽遭受谗言而赋闲,仍将橘树视为砥砺志节的榜样。如骆宾王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云云,以蝉的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来借喻自己的高洁品行无人能够理解。周敦颐选择了颂莲。莲,虽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不那么干净,露出水面之后却是不沾污浊。

《爱莲说》为后世所传诵,道理通达、字字珠玑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重要的还在于周敦颐心口如一、知行合一。论讲道理,历史上讲得比周敦颐动听的比比皆是,不过,相当多一部分言清行浊,如朱熹所概括:“叫他说廉,直是会说廉,叫他说义,直是会说义,及到做来,只是不廉不义。”今天我们叫这种人为“两面人”,朱熹那时叫他们为“能言鹦鹉”,但知学舌而已。

周敦颐则不然。《宋史》本传载,周敦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具体来说,潘兴嗣《周敦颐墓志铭》举了一例:“先生……在南昌时,得疾暴卒,更一日夜始苏,或视其家,止一敝箧,钱不满百。”

荀子说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除其妖。”按照这个标准,周敦颐无疑属于国宝;国妖呢,不惟旁观者看得清楚,即口是心非者自己也心里有谱。

——潮白

(刊载于南方日报2020年5月15日副刊海风版面和南方+客户端平台)
https://t.cn/A62PvCQR

这节目白老师好不容易给那些要倒闭的小餐馆提意见想办法改革
好些餐馆,年轻人的餐馆还好,特别大妈大爷老头老奶奶的,诶呦那个固执和自作聪明啊,节目中节目后两个样,“我怕客人吃不完会适当减少菜量”“这个酱就是这样有股涩味的”,菜难吃不新鲜也不改,倒是会打白老师的合影当招牌,啧啧啧真是浪费白老师的苦心,店为什么开不下去心里没点x数吗,是个顾客都会失望的吧。快快倒闭吧

我又双叒叕出现了笔画软的问题[二哈]。以前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不知道怎么改,直到18年年末参加了默大的打卡营,问了老师这个问题,才知道是写的过程中犹豫了。默大当时回答我的原话是:

“笔画软、显得无力,主要是行笔意图不果断、不坚决。既然你写的时候就是犹犹豫豫的,那么别人看起来也是这种感觉。所以说讲究意在笔先。‘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也就是这个原因。写字呢,一定要在动笔之前想清楚,行笔的过程中不要太过犹豫,笔画之间哪怕是楷书也要相互串联起来,行气通畅。”

今天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原帖的字势摆动被我给写没了,也是很早以前就出现的。我可能没在临帖,在抄帖。

p4是陌桑老师的文素打卡,有9张了,这里也发一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丽芙婚礼案例# 年轻的时候有无数特立独行的想法,他们没有婚礼,没有钻戒,只是一起在无名指上纹了一枚戒指,就这么走过了12个年头。在问到为什么想办12周年婚礼的
  • 对此,施正文认为,现行个税政策通过提高起征点、降低税率等措施来调节社会分配,只对有应税所得的人起作用,但对于够不到起征点的真正的低收入群体来说,并不能享受政策利
  • ”观白骨观等等,要注意,你修观时,已经在散乱中了,因为你要想到脚趾头,或者玉枕骨啦,想这一念本身是散乱,观是利用散乱的这一念,把念集中起来。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
  • #北京探店#TIENSTIENS将将 百香果修女,沉寂冬日一下就被它的明亮吸引,酸酸甜甜十分清爽,造型满分,出品也很精致用心!咖啡颜值可,不过口感比较一般,性价
  • #阳光信用# [太阳]#每日一善#神经绷得太紧,生活枯燥无味;偶尔放松心情,善于调节为最;做事不求最好,但求问心无愧;做人踏实认真,胜过取巧捷径;只要心态端正,
  • 未来同事们,我们等你来--YOYO欢迎你!你的地盘由你做主!
  • 行善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图片来自微博姐妹,见水印,侵删#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 指路不吞必hui , 勿带 】心存感恩之心,身行积德之善; 从善者吾近
  • 在接下来5天的夏令营活动中,营员们将身着汉服,描画脸谱,听家风家训,做团体辅导,制作四大发明,书写规矩方圆,领略中医文化,体验采摘乐趣,在匠心工艺中提高动手能力
  • 【❤天心365·心语会心】印安心语:人人都渴望人生的精彩与生活不同寻常的波澜。2022年5月19日星期四农历四月十九#武汉爆料##武汉生活##心语会心##人生微
  • 昨天领导找我谈话,说我这半年的工作表现非常不错,业绩突出,决定让我带团队,还涨了工资,好开心啊,suky老师真的太准了想找suky老师的快加Beyou君吧~V:
  • 我们带着一些疑问进入主题,首先铜网有着屏蔽信号的作用,铜网又分:黄铜网,紫铜网,磷铜网,其实这3种产品都可以当作屏蔽网使用,都可以起到屏蔽效果但是紫铜网屏蔽效果
  • 可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平凡的女子,却能够赢得赌王的欢心,住着赌王送的豪宅,逼得四太太梁安琪和二太太蓝琼缨联手将她赶出何家。2009年,赌王病重住院,二姨太梁安琪和三
  • *改文怨念产物,放松小随笔,为爽而生,想到哪儿写到哪,不保证文笔不存在完坑,愿意爽的姐妹一起嗑~今日随笔 2022.07.28今天一直想到这首歌。对这种治愈系童
  • 其以售卖廉价的凉果小食为主,是现今80后及90后香港市民的回忆,随后转攻自由行游客生意,产品价格亦急剧上升。据专门支援在囚人士及其家属的脸书专页“稜‧支援”指出
  • #种草花花万物##微博小店##周五优选日#❗ ❗ 随时发红包群❗❗进群不要等没券了就只有后悔了哦! #种草花花万物##微博小店##周五优选日#❗ ❗ 随时
  • 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允悲]打怀孕起,周围的家人和朋友一直在问王小二的性别,说实话我也很好奇,内心也很矛盾,既希望有俩小棉袄又希望一儿一女凑个“好”字[笑cry
  • 18岁那年法定已经成年了结婚那天更标志着成熟可细想想自己到底有没有真的成年成人的担当成人的豁达成人的稳重成人的自制成人的睿智这些我们是否拥有成年是一个刚劲而有力
  •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超话]#[微风]#肖战三十三旁白#[微风]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求20个兔兔[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 各位们高德是
  • “阿贾克斯化”也好,啥也好,最终是要看「英式」与「现代」的各自占比与协调搭配许多球星一来曼联就迷失,原因正在于此#孟鹤堂周九良[超话]# 首先,今天两位先生
  • 虽然不能相守到白头,但是我曾经和你在一起,这是我的幸运,余生不能一起看潮起潮落,终究是遗憾。分手无论是何原因,一切都将过去,而我们的曾经无论多么美好,多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