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逻辑学研究:“白马非马”论的五重根

“白马非马”论的五重根

  

  几乎我的全部著作都是我对自己的独白。我所说的种种事情都是我与我自己的密谈。

——维特根斯坦

图片

  战国名辩学者、名家代表人物、孔门弟子公孙龙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语言及逻辑学家,也是最早的符号哲学、语言哲学的研究者。他所提出的著名命题“白马非马”论具有深刻的语言逻辑学和本体论涵义,兹剖析其涵义并略述如下:

  1、指号白马不是生物的马

  2、指号白马不是马的类群

  3、指号白马不是个体的马

  4、马的类群不是马的个体

  5、白色马,即白色(指号)➕马(指号),作为复合的指号,不同于单一性指号的:白马

  总而言之:

  一、指号不同于真实对象。真实对象无法用指号表述,一切表述必然词不达意,强作表述即必然意味着曲解。

  二、所以人类没有工具可以表述和认知真实的世界。在认知、表述和本体及客体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即现实与表述的鸿沟。

  以上命题和结论,与18世纪德国的伟大哲学家康德的理论基本可以说相同。天下百虑,殊途同归。

  所以,2千年前战国时期的赵国名辩哲人公孙龙的哲学,与约200年前德国哲人康德的哲学意义可以相通。

  故公孙龙可称就是中国的康德,早生两千年。

  20世纪的哲人维特根斯坦说:“我们正在与语言搏斗。……我们已卷入与语言的搏斗中。”又说:“语言分析的关键(问题)不在于通过我们的经验来解释一种语言游戏,而在于确认语言只是一种游戏。”因此“凡可言说的,言说”,“凡不可言说的,沉默。”

  ——他的困惑以及结论,与公孙龙哲学也具有相通的意义。

【附 录】

何新旧文:谈“玄”

  …………(上略)

  (二)哲学与宗教有一共同的根本性问题,即所谓“终极问题”,也就是关于人生意义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根源在于人生本身作为过程的虚幻性。

  但是,对世俗之人来说,每一天活得有滋有味,这种虚幻性被认为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过来人,以至当人到面临死亡时,才会对万事皆空的人生虚幻性有所顿悟。

  一位禅师曾说:佛说法四十九年,所为何事?就是要为人类解决一个最大的根本问题,即所谓“了生死”的问题。

  人必有死。然而,死究竟是终结还是非终结?这是宗教问题,也是哲学问题。宗教以对神(无限者)的信念和意志皈依解脱掉这个问题。而哲学则无始无终地永久困扰在这个问题中。

  生死问题及人生虚幻抑或真实的问题;进一步也就是整个存在世界究竟是真实或虚幻的问题。康德称之为“现象”与“实体”的问题,在中国中古佛学中则被看作所谓“色”(现象界曰“色”)、“空”(虚幻界曰“空”),以及关于何为“真如”(即本体、实体、本源)的问题。①

  【①形上问题在中国学术中,自孔子以来的儒学都不看重。因为儒者主要关注的是民生、政治和伦理。但在中古(魏晋)玄学和佛哲学中,对形上问题则作过深刻的思辩。】

  再由此,即可以提出人的智慧和知识究竟是否可能认识“真如”的问题。

  因为人在肉体上对于客体的介入手段是有限的,即只能通过感受、感知、思维及语言[即:眼、耳、鼻、舌、身、意(识)、语(言)],从而感知以及介入于客体。

  认知问题,最终总是会归结到语言问题。为什么?

  因为思维是意识的间接活动。人类的思维必须借助工具。这个工具就是一个虚拟的符号系统(即语言)。

  语言既是人类的认知工具,也是人类传递和表述信息的工具。人类发明了语言符号系统,而语言的元素是词。“词”,古代名家及墨、荀谓之“名”。就语言学意义言,词是“辞”。就逻辑学意义言,词是“概念”。就功能论,词既是推理工具,也是传达(表述)信息的工具。

  比如我现在向读者传递信息,必须使用一系列作为“名”即“词”的符号。借用佛家语,这个传递问题,就包含了所谓“诠”(诠释)与“遮”(遮蔽)的问题。②

  (中国古代学术中所谓“训诂学”,就是阅读古典文献时破其“遮”的一种“诠”。禅宗之所以自居教外,单传心印,不立语言文字,也是为了破除“遮”、“诠”之障。)

  “诠”与“遮”的问题,包涵着指号(词)与语义的内在矛盾,即“借指”与“所指”的矛盾。

  例如:当我说“哲学家”这个指号(词)时,它的语义是多重的:

  (1)指现实中的哲学家(一些人物),

  (2)或者仅指“哲学家”这个词。

  前者对语义是“所指”,后者的语义则是“借指”。这两者混而难分。某些悖论,往往就是由二者的混淆而发生的。

  “哲学家”这个指号的涵义(包括内涵及外延)并不等价于“哲学家”这个人群,更不等于某位哲学家。

  但在语言形式上,这就意味着“哲学家”(作为指号)并不是指“哲学家”(作为一些人)以及某哲学家。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以“哲学家”(指号)去描述那些“哲学家”(那些人)以及那个哲学家。因此,所谓“哲学家”(人)既是“哲学家”(指号),又不是“哲学家”。

  令M是指号“哲学家”,N是作为“哲学家”的人;则N=M,当且仅当N=-M。(哲学家是“哲学家”,当且仅当哲学家不是“哲学家”。)因此这里构成悖论,这个悖论也就是战国时的公孙龙所意识到以及所提出的著名悖论:“白马非马”。

  (三)所以,一诠必生一遮。诠生遮生,随诠随遮。天下事,不说倒还明白,多说反而糊涂。

  佛学所谓“诠”,就是语言符号,指号。所谓“遮”,就是模糊和歧义,就是矛盾和悖论。凡有“诠”必有“遮”。因为语言符号工具本质就“遮”,因此中古佛学称语言指号为“假名。”

  “假名”不是实体,却被用以表征本体。并且,必须、也只能通过它而表述本体。人类的语言具有来自自身形式同时又是具有根本性的模糊不确定性。(古名家所谓“白马非马”的悖论,以及希腊的“说谎者悖论”,都是揭示了基于语言指号的这种模糊性。)

  因此,20世纪初的数理逻辑学界弗雷格、罗素、怀特海等试图设计和构造一种纯粹的形式工具语言,从而建立一种彻底无“遮”,即绝对定义清晰,不包涵任何歧义和模糊性的指号系统。

  然而哥德尔后来用哥德尔定律证明了这种工具的不可能存在。①其论证复杂而繁琐。

  其实,并不需要哥德尔那么繁琐的论证。孔子所著《易系辞》也讨论过“言”与“意”的关系。他说:“词不尽言,言不尽意”,故“立象尽意。”庄子则主张:“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这些说法都与“指号”与“意义”的矛盾性有关。

  王弼解《易》也主张:“得意则忘言”,“得言则忘象。”②

  【①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与康德的二律背反论证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证明在超离经验的基础上,纯形式的理性演绎只会导致对立争论的恶性循环(二律背反)。哥德尔则证明,一个形式公理系统自身的完全性(统一性),不能通过系统内的自我演绎实现。

  ②参看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维特根斯坦根也意识到这个“诠”与“遮”的问题,所以他断言任何“诠”只是语言游戏。他主张摒弃对不可言说者的讨论,“对可言说者言说,对不可言说者沉默。”(但这句话本身就包涵了很复杂的歧义语义结构。)③

  【③这句话中的“者”至少有三重歧义:(1)指所言说对象,人。(2)指所言说内容,物。(3)兼指二者。】

  哥德尔定律证明了纯数理语言形式自身的自反(矛盾)性及所谓“不完全”(不统一)性。这意味着确认了人的理性认识工具(逻辑工具)和表述工具(语言),本身先天地是有问题的。

  因此,用任何语言和逻辑要作到完全透彻之无矛盾认知及表述,都是不可能的!——而这一点,正是19世纪康德哲学的结论。

  现代西方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家都不知道,其实在中国中古佛哲学关于“遮”与“诠”以及“真如”与“般若”的讨论中,早已实质地蕴涵了现代哲学的上述这些理论。①

  【①南北朝时僧肇(373—414)言:“夫玄迹之兴,异途之所由生也。而言有所不言,迹有所不迹。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寻迹所不能迹。至理虚玄,拟心已差,况乃有言?恐所示转远,庶通心君子有以相其言于文外耳!”】

  其实,中古中国佛学的“般若学”就是近代哲学所谓“认识论”。万法皆本一源,万法皆归一源。康德哲学的最终结论是限制理性而回归于信仰,在这一点上与中古佛哲学的辨智论恰亦相通。

  因此,可以说哲学与佛学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别”(分别),而是“通”(汇通)。②

  【②孔子曰:“圣者,通也”。《尚书大传》郑玄注:“心明曰圣,圣者,通也。”通者,大智也。所谓内圣外王,王者,威也,敬也。所谓内圣外王的真义,即:内通,外敬,内智,外威。】

  佛说中有所谓“金刚九喻”。其中之七、八、九等喻曰:“观过去如梦”,“观现在如电”,“观未来如云”。其实所谓梦、电、云,无非都是“空”的喻象。最高的“般若”境界,实归结于空。③

  【③吕澂先生说:般若的基本原理“性空”,与道家言“无”相印合。般若学说的“无相”、“无生”,相似于道家的“无名”、“无为。”】

  黑格尔说:“古代哲学家曾把空虚理解为原动者。他们诚然已经知道推动者是否定的东西,但还没有了解它就是自身(SeIbst)。

  必须悟得般若及真如之本体是“空”,才能得大智慧,也才会有大勇敢。

  大智慧,就是看得破。大勇敢,就是“菩萨行。”所谓“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所谓“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大乘的真境界实在于此!惟能入世,才会有智;惟能出世,才会有勇。(谭嗣同所著融合儒佛的《仁学》,精义亦在于此。)

  所以《西游记》中全智全勇的猴子名叫“悟空”。整个《西游记》本身,其实正是以佛理调侃人生诸色而设喻的一个象征主义的大寓言。

  悟得人生皆虚空,可以少却多少闲气和争论。须知一诠就是一错(因为必有“遮”)。所以只能随“诠”随“扫”,随遮随破;哪里求得到什么“绝对”?须知,汉语中的“绝对”一词本身也是来自佛语。④

  【④中古佛学在语言上对当代的影响举不胜举。甚至“阶级”一词,本初也是佛语。谢灵运“辨宗论”:“寂静微妙,不容阶级。积学无限,何为自绝?”…………(下略)】

  【以上文字摘录于何新著作《谈“玄”》一文,原文曾经收入于何新著《哲学思考》(下卷)#生活碎片# https://t.cn/A6qKtegq

⽣活,就是应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活,就是⽤⼼灵之剪,在⼈⽣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活,就是应对困惑或⿊暗时,灵魂深处燃起⾖⼤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以清净⼼看世界,以欢喜⼼过⽣活,以平常⼼⽣情味,以柔软⼼除挂碍。生活并不完美,我依然快乐。虽然拥有过的东西会失去,得到过的友谊会离开,想追求的感情还那么遥远,但是,我懂,我懂我身边的一切事与物,我会珍惜。做任何事,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会逐渐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

⽣活,就是应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活,就是⽤⼼灵之剪,在⼈⽣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活,就是应对困惑或⿊暗时,灵魂深处燃起⾖⼤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以清净⼼看世界,以欢喜⼼过⽣活,以平常⼼⽣情味,以柔软⼼除挂碍。春暖花会开!如果你以前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必须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我们都在奔赴不同的人生,希望在不能赚到大钱的日子里,能赚到比钱更珍贵的东西,愿所盼皆所得,所愿皆所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环保健康生活小窍门# 有绿色的行星,才是有生命的行星,是更好的地球家园。你在哪里,绿色行星就在哪里。为了美好的生态环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将绿色生活方式融入我
  • 【那些天生不合群的人,其实都很可爱!】 我天生不合群。 一向话少,时而冷场。 有过被孤立,有过被诟病。 有过自我质疑,也有到过崩坏的边缘。 合也无味,孤也无
  • 【新春祝福,深度好文】 赚钱的四层境界 “如果有一天,我财富自由了,我就……” 我猜,你一定幻想过自己财富自由的那一天。 但财富自由哪有那么容易, 如果没
  • #TzY的天马行空[超话]# 放学…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沉重了…我在二楼走道徘徊,纠结要不要告诉心晴昨天的梦和今早的尴尬。 “静好!等很久了嘛?” 心晴一把挽
  • 【2020年版NCCN指南来啦,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要点多处更新】因为医疗水平的不同,全球各个地方的医生对于疾病的认知可能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就需要大家来对临床
  • 【导航】 人生需要装一个生命的导航,就如汽车需要导航指引方向一样。否则,我们就容易迷失在路上的风景与美丽的陷阱中。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我们人生的导航系
  • 我想我现在是该考虑让我妹妹考虑一下不上临床了,能让更多的人见到光明的陶老师未来还能再拿得起手术刀吗? 建议一线的老师们别再考虑什么抱负、职业理想了,连基本的人身
  • 这几天匆匆忙忙,浩浩荡荡,风风火火地完成了2020贺岁专辑宣传。 睽违三年再以个人姿态回归熟悉又陌生的舞台内心是充满期待...当再见到每一位台下粉丝专注听我唱歌
  • 人到中年明白:朋友就像是水中的鱼,深水层和浅水层的鱼永远也不会走在一起;穷和富,官和民,草根和显贵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因为各自对人生的感悟不同,最关键是他们
  • 孤调弦音三两声,荣成败退,游园惊梦。 看了一些90年代的电影,采访,记录。纵有盲人摸象之感,倒也不乏片面真实。 我总会把民国时期和港台的90年代混为一谈。大概是
  • #周瑜[超话]# 瑜,怎么称呼?无论哪个都是爱称[doge] 阿瑜:莫名的亲切是不是。[害羞] 瑜儿:我觉得我是位老母亲在叫我家团子瑜~! 我瑜:正叙字
  • 距今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出土的七角星纹铜镜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铜镜,而且出土自墓主人胸部,说明新石器时代的贵族就已经开始臭美啦,否则怎么能把铜镜陪葬于墓中呢?
  • #博君一肖[超话]# 别问我为什么喜欢bjyx,有时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爱心] 如果真的要的话,那就是因为: 我发现他们真是太甜了:9学,16学,27学,95
  • #分手了怎么挽回前男友前女友异地恋异国恋同性恋# 婚后如何保持两个人的新鲜感?一、每天必做的小仪式有些小仪式你可以每天都做,像是每天早上或是回家后替对方倒杯水,
  • 什么是依教奉行? 并不是说我们天天供佛、烧香、供水果就是供养诸佛,依教奉行。真学佛就是按照佛经中的内容,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
  • 当中国人过春节时,西方国家正常上班。不过,随着国力增强,西方国家也逐渐重视春节,有的国家也定为法定假日,放假一天。还有不少国家跟随中国发行贵金属生肖纪念币,也有
  • W16W17 那就2020啦 我真的很爱2019转折年 用一个很好的词形容就是episode 生活洪流里的一段经历 一段插曲 还带着悲喜 感谢 感谢身边的
  • 【第96天,读《毛选》第一卷】直到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的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综合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的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的部分,创造了辩证
  • 好了,开始抽奖。 两本月历,看封面就知道啦是李现新片《抵达之谜》。来自我也不知道通讯录哪位同学[笑cry][笑cry]不好意思这几天拆快递拆到昏迷了…… 第一张
  • 如果可以,我还是很想好好感谢我自己。 那么遥远的2020来了,马上,我又要满怀期待地走向另一个征程啦。走到这一步,从一开始只是偷偷藏在心里的梦,到我用尽全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