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变了】“传统”,是山东给外界的印象,“保守”,是外界给山东的标签。相比南方,北方山东似乎不喜欢追赶潮流、不热衷新鲜事物、不擅长创新创造。

可一些数据告诉我们,形势好像正在起变化。

(一)
4月24日,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和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数商兴农”: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报告,公布了2021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

山东有17个县市上榜,排在全国第一位,分别是:栖霞、寿光、郯城、莱阳、平邑、滕州、海阳、平度、胶州、青州、东阿、荣成、蒙阴、新泰、平阴、冠县、曹县。

其中,“中国苹果之乡”烟台栖霞虽然触网仅7年,但却成功跻身全国第四。

农产品触网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户收益,农民们纷纷网上“淘宝”。据阿里研究院统计,2021年,山东有801个淘宝村,占全国11.4%,这意味着,全国每9个淘宝村,就有1个在山东!

在排名前20的城市中,山东菏泽以拥有516个淘宝村的傲人成绩位居第一,占全国7.3%。浙江金华(义乌所在的地市)、温州、台州也只能跟在后面“望其项背”而已。

去年走红网络的“宇宙中心曹县”,175万人口,35万从事电商业务,作为全国第二“超大型淘宝村集群”,已经形成全国领先的淘宝产业集群,包括演出服、木制品等。曹县安蔡楼镇、大集镇更是包揽了全国淘宝镇的冠亚军。

山东这哪是不追赶潮流,这明明是在引领潮流!大家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东农民竟然成了数字时代的弄潮儿。

销售端,山东农民积极触“网”触“电”,种植端,山东农民也玩起了数字化、物联网、区块链。

在滨州市惠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扶贫示范园,天上是无人机,地上是无人车,完全实现了病虫害防治自动化、智能化。农业物联网监控平台的大屏上,报警记录、数据表格、视频监视、发菌车间、气象站等实时数据清晰可见。

全程农事记录,动态监测采集农产品的产地空间位置、面积、产量、预计上市时间,为农户、农场与农企提供科学的生产管理解决方案……

如今,惠民县146个食用菌温室大棚全部安装了窄带物联网生产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温度、湿度等智能化管理,产品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2020年9月惠民县被评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

这样的案例在山东各地还有许多。

比如全国“菜篮子”潍坊寿光。好多人以为那里就是简单传统的蔬菜大棚,殊不知寿光的蔬菜大棚已经进化到第7代,应用了现代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包括自动温控、智能雾化、臭氧消杀、水肥一体机等智能设备,物联网应用率达80%以上,农民在家用手机就可以远程操控,原来一对青壮年夫妇能种植2个70米的大棚,现在可以管理2个200多米的大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2倍,蔬菜大棚成了“绿色车间”,蔬菜园区成了“绿色工厂”。

比如中国牡蛎第一市威海乳山。作为中国牡蛎之乡,“乳山牡蛎”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获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销售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在高端市场占据国内第一。

2021年,乳山市政府、乳山市牡蛎协会携手当地银行建设了“数字牡蛎”项目,依托区块链溯源技术,为每一件乳山牡蛎打上身份标签。一方面可以溯源鉴定真伪、保护商誉,保护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实现了金融赋能产业,促进了产业健康壮大。

(二 )
农业作为最传统的产业,都在积极升级改造,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是当仁不让。

2021年3月,118岁“高龄”的青岛啤酒厂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成功入选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成为全球第55座、中国第17座“灯塔工厂”。

有智能制造“奥斯卡”之称的“灯塔工厂”,因其严格的评选标准,一直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路者、“数字化制造”和“工业4.0”的示范者。

自2018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全球发起评选“灯塔工厂”项目以来,目前全球仅有103家工厂入选。

其中,中国拥有“灯塔工厂”37家,占比超过1/3,遥遥领先第二名,位居全球第一。

在这37家“灯塔工厂”里,山东省有3家(青岛2家,潍坊1家),位居全国第三位,看上去数量不是很多,但全国37家里有13家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开设的工厂,只有24家是真正的本土品牌本土工厂,而山东品牌工厂独占6家,全国第一。

山东这哪是传统保守,这明明是“光而不耀”!

与“灯塔工厂”类似,国家工信部也在部署中国自己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今年2月,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正式公布,全国共有110家企业(工厂)、241个场景上榜。

这1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里,山东拥有12家,占全国总数的11%,仅次于广东的13家,位居全国第二。

无论是全球的“灯塔工厂”还是中国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都是制造业领域的佼佼者,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先锋。用实力说话,山东真正做到了全省工作动员大会提出的“创新引领走在前”。

单点的企业有“高峰”,成群的企业有“高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面,山东也走在全国前列。

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山东有7个产业集群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

截至目前,山东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万亿元,其中过千亿元的6个,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00多个,在建重点项目300多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达到了25个。

高原托起高峰,高峰加固高原,高原高峰高耸入“云”。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有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而工业互联网“一米宽、百米深”的行业属性和汇聚、共享、开放的优势,使其成为串联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2018年6月,工信部公布《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底,初步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将分期分批遴选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培育一批独立经营的企业级平台,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30万个工业APP。

三年过去了,工信部对全国“双跨”平台发展成效进行评估,其中,山东的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3年位居榜首、浪潮云洲跃居第六(较2020年提升2个名次)。

在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榜单中,山东同样表现不俗——全国共140家企业入选该名单,山东省有济南二机床、青岛双星等23家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榜上有名,大幅领先其他省市,位居全国首位。

2020年,山东青岛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随后出台了《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截至2021年底,青岛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00家,3561家青岛企业被“工赋”,新增工业产值超过210亿元。

其中,平台赋能的青岛中德生态园从全国2万多家园区中脱颖而出,入选工信部首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园区试点示范,塑造出以平台赋能百业改造、以数据增益千企升级的“青岛样板”。

山东这哪是不擅长创新创造,这明明是革故鼎新的典范!

(三)
山东是农业大省、工业大省,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在年初全省工作动员大会上,山东将“加强数字变革创新”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的“十大创新”之一,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提出,构建特色鲜明、千城千面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格局,擦亮“善感知、会思考、有温度”的山东新型智慧城市整体品牌。

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今年底全省16个地市全部建成并用好“城市大脑”,并建设1200个智慧社区,打造2000个惠民应用场景。

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信息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2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位居全国第三。

在全国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上,山东共13个城市入围,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

高山不语,静水流深。山东只是低调,而不是保守,只是不声,而非不为。

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等这些高科技只是一个个服务产业、赋能产业的工具而已,而雄厚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应用空间,正是山东这个经济大省在数字经济时代可以“大象起舞”的根基和底气!

【郑州市长何雄的全链条企业和企业家矩阵观释放了什么?】
4月28日下午,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何雄为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就在前一天,何雄参加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工商联界别联组讨论,提出郑州要培育全链条企业和企业家矩阵的观点。

文章图片1
何雄说,工商界是解决就业、贡献财富、推动创新的主力军,要坚定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关心关爱企业家群体,培育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全链条企业和企业家矩阵,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厚植新优势。

去年特大雨灾与世纪疫情叠加交织,郑州发展环境严峻复杂,风险挑战超过预期,广大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郑州面临着如何着力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如何着力稳定经济运行的问题。

换个视角来看,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河南中小企业面临着国产替代、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新型消费提质增效、新基建带来新发展空间等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出口型中小企业的断单与断链风险,传统中小企业被淘汰的风险,单打独斗的中小企业发展不可持久的风险。

对于郑州来说,何雄这位“管家”刚刚履新,提出培育企业和企业家矩阵,背后的考量是什么?

“培育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全链条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消费萎靡,很多企业,甚至知名的万亿级企业也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我国也不例外。

年初以来,郑州频“放大招”,32条“硬核”措施帮扶中小企业、十大专项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下达奖补资金8.1亿元纾困帮扶中小企业、将对“小巨人”企业奖200万,单项冠军奖500万……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属于中小企业的春天,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但还有一部分企业,它们规模虽小,却在国家多年的政策扶持下,结合自身优势,努力创新、突破瓶颈,拥有了不一般的能量,在所属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被形象地称作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月28日,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工作启动。新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将分别获得2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截至目前,郑州市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37家,其中国家级63家,位列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二。2025年,郑州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达130家。

2021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升至国家层面,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9月 7日河南省委工作会 议提出要形成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

“‘专精特新’的本质在于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实质是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这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河南中小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发展路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李丽菲在论文中写到。“它们能弥补我国关键领域短板,有效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河南在疫情的冲击下,产业链供应链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专精 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复工复产,依托较强的创新能力呈现出逆势增长趋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实力与韧性。在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途中,中小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河南实施换道领跑战略的关键一环,将推动河南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向全球青年英才递出橄榄枝!

“专精特新”企业则需要持续引入人才,而人才需要和待遇、社会保障体系挂钩。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月15日,何雄邀请全球青年英才来郑创新创业,向全球青年才俊递上橄榄枝,“要让青年人才来得了、住得下、留得住,实现双向奔赴、同频共振。”

文章图片2
设立100亿元青年创新创业基金、博士后最高可享30万元安家补助、“全链条”扶持青年求职创业……这是郑州市最新出台的10条“青年人才新政”。

2022年即将过去三分之一,人才引进之间的较量再次升级,除去北上广深等第一梯队以及杭州、重庆、成都、西安等第二梯队,对人才极其渴望的中部城市也纷纷抛出“橄榄枝”,广发“英雄帖”。作为中部地区人口大城市的郑州更是拿出前所未有的诚意,栽好梧桐树,等待凤凰来。

据《2021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年末,郑州市常住人口1274.2万人,一年增加14.2万。作为中部城市中人口相对较多的城市,郑州在人才引进方面从未放松步伐。

早在2015年,郑州市委、市政府研究推出了“1125聚才计划”,力争通过5年时间,重点引进、培育、柔性汇聚千余名人才以及100个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团队。

201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了拓展人才政策覆盖面,增强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郑州市将人才政策进行升级,于同年的11月份推出“智汇郑州”“1+22”人才政策,实施顶尖人才、重点产业人才、青年人才等7个人才专项计划,涵盖了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100多个政策点。不论是高端领军人才、大学生创业者,还是高技能人才、自主创业人员,基本上都可以对号入座,享受到政策优惠。

2020年9月,郑州市结合发展实际,针对人才痛点,完善政策体系,在“1125聚才计划”、“智汇郑州”人才工程等人才政策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推出3.0版本,发布了郑州人才计划系列政策,聚焦科技创新,坚持“精准有效、务实管用”,构建“一城、一策、一事”人才工作品牌,以更大决心、更大力量、更精准的措施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郑州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十三五以来的五年间郑州市引进境内外高层次人才1042名、项目团队413个。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

仅2021年一年,郑州市新引进高端人才450人,其中“两院”院士12人;为超过3.16万名优秀青年人才(包括博士1578人)发放生活补贴,发放青年人才生活补贴和首次购房补贴10.75亿元……

培育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企业家矩阵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多给企业力量和信心。”4月27日,何雄在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说到。

文章图片3
何雄称,弘扬企业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多听市场主体意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安心经营发展。

近年来,企业家精神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极大关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的公布,提出要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自主经营权。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河南于 2018年提出 要完善企业家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公平竞争机制、正向激励机制。

据了解,目前郑州市小微企业总量接近20万家,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创新成果、80%以上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主体数量,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活力。对于郑州而言,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民营企业家群体,是郑州经济复苏的当务之急。

新一代企业家群体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结构转型的生力军,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建设者。他们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如何驱动企业家群体,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群体在郑州经济复苏中发挥更大的贡献,甚至在实践郑州创新驱动战略上发挥更大的能动性,这其中,关注人,关注民营企业家群体建设,是具有经济能量价值的。

企业家是最实际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当地政府“耍花枪”还是“干实事”,他们会用脚来投票。

“万人助万企”活动也在郑州各区扎实推进着,“谋思路”与“找出路”,用心用情当好企业“娘家人”。今年4月份,二七区召开“三个一批”项目暨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新密市金融助力企业“加速跑”、荥阳市召开“四挂钩”工商业工作推进会、上街区举办“万人助万企”企业家座谈会、高新区召开“链合绽放、招才引智”“万人助万企”直播带岗专项活动……这是郑州坚定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关心关爱企业家群体的一个缩影。

郑州的努力也得到了印证。一年来,全域全员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出台加快企业复工复产20条措施等系列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8956个,新增减税降费98.6亿元,较好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691亿元、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89.2亿元、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23.6亿元、增长0.3%,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7.71万户,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31%,进出口总额增长19.1%、占全省的71.8%,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7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1个百分点。

而2022年郑州重点工作中提到,郑州开展企业家领航计划和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新增领军型、成长型企业家200名,培训企业家1000名以上,力争新增市场主体25万户以上。郑州关心关爱企业家群体的故事还在继续,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有更多优秀企业家融入郑州,而他们将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郑州力量!
来源:正观新闻

【述评②·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 科创引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步履铿锵】创新就是创未来。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时代进步的永恒主题。特别是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席卷而来,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前途命运。

回首来路,不断积蓄的科技创新力量,已经成为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擘画了科技创新的宏伟新蓝图: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增强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创新人才吸引力,推动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人才集聚引力……一项项决策部署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吹响了集结号,只要凝心聚力、奋楫笃行,青岛就一定能汇聚科技创新锐不可当的澎湃势能。

下好“先手棋”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当前,席卷全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战略布局正在深度重构,惟有坚持“四个面向”,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培育更多战略科技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下好科技创新谋篇布局的“先手棋”,才能赢得城市未来发展的优先权、主动权。

浩瀚星河,征途漫漫。前不久,神舟十三号平安“回家”,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等驻青高校、院所和企业再次贡献青岛力量。追溯每一项技术创新背后的故事,我们会发现,那是一个个实现“从0到1”突破、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青岛瞄准源头创新,不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积极打造重大科研平台,在承接国家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2021年,中车四方牵头研制的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入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投入运行;推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建成涵盖近1400个高端项目的国际技术成果库……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站在新的起点上,青岛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勇担更多国之重任。今后五年,青岛将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提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创新能力。实施全链条、一体化关键技术攻关,集中突破智能芯片、工业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等“卡脖子”技术,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建设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建设一批国际国内联合实验室,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实力的青岛,一定能吸引更多优秀的科创人才、落地更多优质的科技项目、催生更多先进的科研成果,驱动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青岛迈向“高能级城市”的步伐一定更加铿锵有力。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半钢成型机40秒就能生产一条轮胎。

打好“主动仗”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表现亮眼,不仅加足马力生产核酸检测病毒采样管,还研发完成省内首款即时检测产品原理机。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简码基因也遇到了产品升级带来的资金难题。为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作为其孵化器的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仅用1天时间为企业对接到2000万元信用贷款,市科技局在10天内完成了支持企业200万元的应急攻关立项,使其得以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

瞄准企业所需,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市工研院、市科技局主动靠前服务企业是我市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岛多举措培育壮大科技企业队伍,截至2021年底,我市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306家,占全省2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54家,占全省27%;40家企业入选首批省科技领军企业,三者总数均居全省第一。

正在阔步前行的青岛,不仅要在全省勇当龙头,也要在全国争先进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青岛还要更加积极地打好“主动仗”。今后五年,我市将支持建设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吸引更多头部企业研发机构落户青岛。我市将深入实施“沃土计划”,滚动培育一批雏鹰、瞪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年内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3个倍增”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我市将深入实施“海创计划”,争取3年内培育涉海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和上市涉海高企6家。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痛点、难点、堵点,我市还将制定实施“硕果计划”,争取3年内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高校院所本地转化成果、孵化器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4个倍增”。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企业所迸发出的创新活力,必将汇聚成奔腾涌动的科创热潮,必将汇聚成青岛昂扬向未来的澎湃动力。

用好“组合拳”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归根结底,需要靠人来实现。增强人才集聚引力,必须精准、精细、精确、精心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大文章。

35岁的秦冲是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目前正带领团队研究抗肿瘤新药。2019年在美国学成之后,面对青岛市政府与中国海洋大学伸出的“橄榄枝”,秦冲毫不犹豫选择回国,被聘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入选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第一层次教授。在青岛,秦冲的研究得到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全方位的支持,他的实验室设备配备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团队有博士生、硕士生等20余人,平均年龄27岁。

在青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2021年,我市坚持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推进,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高端科技人才实现突破,新增2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破除“四唯”倾向,以项目水平评定人才层次,启动首期5000万元“人才金”;深化科技部外国人工作便利化改革试点,青岛第10次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在各大城市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我们将进一步精准发力,更好地培植人才成长的沃土。我市将实施“人才强青”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创新发展智力资源。在精准引才上求突破,发挥驻青高校、科研院所聚才效应,完善项目驱动的人才招引机制,每年引才聚才25万人以上。在精细育才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未来之星”培养、“岛城工匠”培育、工程师梯队培塑等计划,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在精确用才上见成效,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用人单位主体地位,赋予其更大的人才评价自主权。在精心留才上强保障,着力解决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人才住房等问题,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化学校、国际化医院,为海内外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贴心服务,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营造优质人才生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科技创新的前沿永无止境,科技创新的前景鼓舞人心。只要下好增强自主创新实力的“先手棋”,打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主动仗”、用好增强人才集聚引力的“组合拳”,青岛一定能在城市核心竞争力上抢得先手、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推动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沐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Qua giai đoạn đầu ngày nào cũng hóng tin và hoảng hốtQua giai đoạn tiếp theo bắt
  • 到目前为止,在伦巴第已经检测到81例Delta变种病毒,米兰Città Studi的Virgin Active健身房爆发的新冠病例数上升至12起。其中1人确认感
  • ■叶加濑响子(出演:山本希望)32岁,长野县人爱好:模型制作刚刚来到诚棱高中赴任的保健室老师,以前曾在房地产公司工作,但公司破产倒闭,她下定决心一番努力后,获得
  • 程潜要离开大部队啦,离别前严争鸣差点反悔故作不耐烦让他快滚,广播剧加的这句“大师兄”绝了!以往我们看到的爱豆是高冷霸气,没想到黄明昊这么优越,看完不少粉丝都喊话
  • 【小瑶9分雅思口语• Part I•高分范例】亲手烹制•请勿盗用Part I题目:Have you ever been to a concert?(你去过音乐会
  • [傻眼]时代峰峻第一个上中戏的人是易烊千玺,想必公司早就对艺人的学校生活考虑过,旗下艺人在学校挺自由的,李飞也挺提倡上大学,多学知识。时代峰峻第一个上中戏的人是
  • 强力推出本地新闻,关注民生,反映社会是本地新闻最多、最全、最快的媒体;同时精编国内、国际、体育与文娱新闻,成为一张纯新闻比例最大的本地报纸,每日推出一个周刊。襄
  • 千岛湖 | 金华 | 十壹刺青 #纹身##杭州·千岛湖[地点]##千岛湖##刺青##小清新##小清新纹身##日式纹身# ​​​#千岛湖纹身##杭州##杭州纹身
  • 今天,愿我所做的一切功德,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尽虚空遍法界的所有众生,愿他们福慧双增,获得暂时的安乐与究竟佛果!今天,愿所有见我面的,听我声的,闻我名的、直接间
  • 此时“身负三条人命”的法子英和劳荣枝在罗湖的照片,那时候全国胆大的人都喜欢来深圳。#其它寻人# 寻找1949年出生1996年失踪江西省九江市 殷致芬559492
  • #金瀚[超话]##暖心男孩❤️金瀚#金瀚超宠粉# 其实昨天就看到过这个抖音,我也只是点赞,没想到哥哥真的会去评论,前几天我一直看到其他医护人员写自己家的爱豆还上
  • 如果从各部经典分别来说,各经的“如是”各有所取,比如我们常常读诵的《阿弥陀经》则一心不乱为“如”决得往生为“是”;又心不异佛、佛不异心名“如”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 要全面排查整改,将“五查五确保”作为近段时间的中心工作,作为开展问题整改的有力抓手,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疫情应对、防止返贫、短板弱项、风险隐患等内容开展“回头看
  • 一个从养不活的瘦弱孩童成长为一代高僧 他曾说过所有佩戴他佛牌的善信只要诚心信仰 他就用他毕生所学和意念力意志力保佑这个人无论何时何地经历何事都会幸运加身 戴他的
  • 从分析能力上说,至少要对未来一周的方向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投资者,才能使用加仓(这就要求投资者不单要看图表,还要关心基本面和天气、政策等),从操作节奏上说,加仓适合
  • 回头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但是她不会相信,自己不试试是不会甘心的,以前看见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我现在已经不想知道了。?
  • ● 任职要求形象气质佳,有一定的公关、社交能力;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优先;具备3年以上的产业研究,客户拓展的工作经验;1年以上地产投资拓展、
  • #金钟国# 韩网新闻。东远F&B,歌手@金钟国_official 代言人“Richam”TV CF公开东远F&B13日表示,公开了以歌手金钟国为
  • 对漫画想要有更深度了解的朋友们,10号中午更有与漫画作家直接交流的机会哦!对漫画想要有更深度了解的朋友们,10号中午更有与漫画作家直接交流的机会哦!
  • 我的儿子们为什么又傻又猪又可爱p3 是小雨给偶在七月份过生日时买滴小衣服(当然 这个礼物给俺滴孩子们买的 不过狠狠喜欢了[酷](俺们雨真滴很知道肿么讨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