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玄觉禅师永嘉真觉禅师,讳玄觉,本郡戴氏子。艸岁出家,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观圆妙法门。于四威仪中,常冥禅观。后因左溪朗禅师激励,与东阳策禅师同诣曹溪。初到振锡,绕祖三匝,卓然而立。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师曰劝“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师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于时大众无不愕然。师方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祖曰:“返太速乎!”师曰:“木自非动,岂有速邪?”祖曰:“谁知非动?”师曰:“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师曰:“无生岂有意邪?”祖曰:“无意谁当分别?”师曰:“分别亦非意。”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矣。
师翌日下山,乃回温州,学者辐凑,著证道歌一首,及禅宗悟修圆旨,自浅之深。庆州刺史魏靖缉而序之,成十篇,目为永嘉集,并行于世。慕道志仪第一。夫欲修道,先须立志。及事师仪则,彰乎轨训,故标第一,明慕道仪式。戒憍奢意第二。初虽立志修道,善识轨仪,若三业憍奢,妄心扰动,何能得定。故次第二,明戒憍奢意也。净修三业第三。前戒憍奢,略标纲要。今子细检责,令过不生。故次第三,明净修三业,戒乎身口意也。奢摩他颂第四。已检责身口,令过不生。次须入门修道渐次,不出定慧五种起心,六种料拣,故次第四,明奢摩他颂也。毗婆舍那颂第五。非戒不禅,非禅不慧。上既修定,定久慧明。故次第五,明毗婆舍那颂也。优毕义颂第六。偏修于定,定久则沈。偏学于慧,慧多心动。故次第六,明优毕义颂等于定慧,令不沈动,使定慧均等,舍于二边。三乘渐次第七。定慧既均,则寂而常照。三观一心,何疑不遣?何照不圆?自解虽明,悲他未悟,悟有深浅。故次第七,明三乘渐次也。事理不二第八。三乘悟理,理无不穷。穷理在事,了事即理。故次第八,明事理不二,即事而真,用祛倒见也。劝友人书第九。事理既融,内心自莹,复悲远学,虚掷寸阴,故次第九,明劝友人书也。发愿文第十。劝友人虽是悲他,专心在一,情犹未普,故次第十,明发愿文,誓度一切。复次,观心十门。初则言其法尔,次则出其观体,三则语其相应,四则警其上慢,五则诫其疏怠,六则重出观体,七则其是非,八则简其诠旨,九则触途成观,十则妙契玄源。第一言法尔者,夫心性虚通,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鉴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著。是以三谛一境,法身之理常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脱之应随机。非纵非横,圆伊之道玄会。故知三德妙性,宛尔无乖。一心深广难思,何出要而非路。是以即心为道者,可谓寻流而得源矣。第二出其观体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第三语其相应者,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依报与空相应,则施与劫夺,何得何失?心与空不空相应,则爱见都忘,慈悲普救。身与空不空相应,则内同枯木,外现威仪。依报与空不空相应,则永绝贪求,资财给济。心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实相初明,开佛知见。身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依报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香台宝阁,严土化生。第四警其上慢者,若不尔者,则未相应也。第五诫其疏怠者,然渡海应须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须入观,非观无以明心。心尚未明,相应何日,思之勿自恃也。第六重出观体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无,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无。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是有是无即堕是,非有非无即堕非,如是只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双非破两是,是破非是犹是非。又以双非破两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绵微难见,神清虑静,细而研之。第八简其诠旨者,然而至理无言,假文言以明其旨。旨宗非观,藉修观以会其宗。若旨之未明,则言之未的。若宗之未会,观之未深,深观乃会其宗,的言必明其旨,旨宗既其明会,言观何得复存邪?第九触途成观者,夫再演言词,重标观体。欲明宗旨无异,言观有逐言移,移言则言理无差,改观则观旨不异。不异之旨即理,无差之理即宗。宗旨一而二名,言观明其弄引耳。第十妙契玄源者,夫悟心之士,宁执观而迷旨;达教之人,岂滞言而惑理?理明则言语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议者,可谓妙契环中矣。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安坐示灭。塔于西山之阳。谥无相大师,塔曰净光。

|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139)|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 那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共 修

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那这些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十番显见”,

如果说你能学好,

当然可以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

刹那之间也许就可以触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在《楞严经》当中,从开头“七番破处”,破除我们的通常认为的所谓的心——意识心,从“七番破处”到直破意识无体,所谓“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心性”,那么,再到后边的“十番显见”,这个“十番显见”,实际上就叫“明心见性”。

很多人说的:“学佛呀,这一辈子,希望能够明心见性。”

“十番显见”,如果说你能学好,当然可以明心见性。

这个词,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似乎是一件奢侈品了。多少人一谈到明心见性,似乎觉得遥不可及。

其实,明心见性,刹那之间也许就可以触及,但是能不能一直保任?不一定,可能几秒钟,功夫好的人会用一用;功夫不好,或者对这个心性不能确确实实地保任它、任持它,那你做不到的。

四科,七大,

对一往开示都是为把一切法

揭示我们的如来藏性

而且是周遍圆融,

甚至是法法无碍

在到后边,所谓“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会四大归如来藏性,包括四科,包括后面的七大,对一往开示都是为了把一切法揭示我们的如来藏性而且是周遍圆融,甚至是法法无碍,“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而且哪里有因缘,哪里就会出现,所以在这个之前呢,真正能够印证佛法当中一句话,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唯识这一块姑且不谈,但是“三界唯心”,所有的一切,当下就是我们的如来藏心、清净心。

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

那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

有情无情一切万象,

从究竟处,要追溯哪里?

那么我们现在就要遇到一个问题了。什么问题呢?那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那这些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

这个问题啊,在人类精神或者哲学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多少人都似乎在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佛在经典当中是彻彻底底、详详细细的,不只一部经,都给我们解释了山河大地、宇宙万法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周而复始的。

那就是下面我们要学的内容。

那么我们知道,山河大地一切万法,比如说我们现在教室,包括整个地球,包括整个宇宙,凡是可见的这一切星系,都是刹那生灭,也是刹那如幻的。这个如幻,就像镜子上面所有的影像一样的,其实它不就是玻璃吗?对不对?

所以在之前所讲的一切法,都是讲:这些影像其实不是真实的,这些所有的不同的影像当下就是那块玻璃。玻璃你不能说它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但是影像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那么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是如何在这么一个无量无边、无色无形的心性当中,而生起这些所谓如幻的而且是周而复始的宇宙万象的?

在前面的经文,我们知道:在心性当中“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那怎么“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的呢?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那么在没有业,不谈业之前还有一个什么?叫惑,无明惑,这个是最微细的。

那有人在问问题了,说:“法师,那是不是这个说明:宇宙万法它的生起原来是如来藏性,后来因为我们的无明惑就生起现在的宇宙了?也就是:原来我们都是佛,后来就变成众生了呢?”

不是。有人说“不是”,那我就不解释了。这个要慢慢地去思考:到底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学了佛法或者是看了《楞严经》之后,有些人就是聪明了,“那你讲好像是依如来藏而生起什么什么什么……这个就是宇宙是有开始的,而跟佛法其他的地方讲的无始亦无终是不是矛盾呢?”

当然不矛盾。

那么,在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当中,这些内容非常有意思,你要学懂了,这宇宙差不多也没有太大秘密。你看山河大地这些解释了,包括生命现象,也就是有情无情一切万象从究竟处要追溯哪里?就在下面这段文字当中。

经文: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ruì,音同“瑞”),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要有愿力,

如果菩萨没有愿力,

你即使学了大乘法,

可能起不了大用

好,这里有一个科判,是一个比较大的科判,第二节,“审除细惑,说后二如来藏”。

我们按篇章节来划分,那这就是这是第二节。那么第一节是哪里呢?第一节就是“初销倒想说空如来藏”,什么意思?“初销倒想”就是“七番破处”,包括直破意识无体;“说空如来藏”呢,也就是:一往显示,都是显示如来藏性之体,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性。

那么这里讲“不空如来藏”,就是如何依如来藏性或者依我们的清净心而显现一切如幻的法,这是不是依体而起用呢?

但是我们现在要讲的起用,是起染用——如何依清净心而起我们的染用。

“染用”就是凡夫众生所起的这种颠倒;

那么“净用”呢,就是本自具足的这种功德所显现的妙用自在。

所以有“染缘起”,还有“净缘起”,我们也叫“染用”跟“净用”,这是不一样的。

“染用”是随我们的业力,依我们的无明业力而随缘显现一切染法。

“净用”呢,就是随我们的愿力。

大家听好啊,所以要有愿力,如果菩萨没有愿力,你即使学了大乘法,你可能起不了大用。

我们一定要有愿力,是随着愿力对众生的慈悲,以我们的清净心而广度一切众生,这就是叫“净用”,清净的缘起。

学佛,

首先方向不能搞错。

有些人喜欢抄近路,

听经闻法就是抄了大近路

好,我们来看经文。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ruì,音同“瑞”),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这个比喻是两重。

第一个是什么?佛说的这些法音,就像聋子在一百步之外,一百步之外能不能看到那个小虫子?看不到,那么更加也听不到虫子在那儿叫了,对吧?那么这里比喻什么呢?比喻“佛说的法,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更加不谈说能够理解了。所以佛现在讲了以后,更加很多听不懂”。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究竟,无疑惑地”,谈“究竟”两个字啊……我们现在这个佛法当中很多都不究竟,有些只是人天法,人天法不究竟;有些属于二乘法,不究竟;甚至有很多只是修一些神通,或者感应,有些甚至是属于鬼神法。所以学佛,我们首先这个方向不能搞错。

听经闻法,是最大的捷径。有些人喜欢要抄近路,听经闻法就是抄了大近路了。

学法要学究竟法

我们有很多人是绕圈子绕了十几年,还有呢,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什么意思?其实,明显的,明眼人一看确实还差那么多,但是呢,他觉得“我可以了,我懂了”,得少为足,所以这个也是会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学法要学究竟法。

要把每一个问题,你要在修法之前,实际上对自己所修的这个法门,一定要非常有把握,清清楚楚,如何去修,修了以后一步一步会出现什么情况,都要懂。

如果自己不是特别懂,但是要有善知识,所谓的“内护”跟“外护”,这个一定要有,这样才能去修行啊。

还有似是而非的一些法,不能看到人云亦云,认为“别人在讲这句话,他这么讲的,好像我们自己也能这么讲“,不是的,讲法是有上下文的关系,可能前面一大段文字已经做好铺垫,所以后边法师讲那么一句话。

我们讲话的时候,讲法的时候,或者跟人家结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上下文,否则叫断章取义,害人不浅。

所以大家,都特别特别在这个方面要知道什么叫“究竟法”,所谓“究竟”对应的就是“方便法”,不一样。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一日一香(89)

品闻沉香屈大均有“宜煎不宜爇”的观点。“爇”是埋炭直接焚烧沉香,“煎”是在沉香、香炭之间放置隔火片,不让香品直接与炉火相触,这样焚香香气舒展自然,完全无烟焦之气。

煎香时,隔火片尤为重要。古时隔火片有银钱、玉片、云母、砂片等各种材质,明代文人最推崇砂质隔火片,朱权《焚香七要》“隔火砂片”条载:

以银钱、明瓦片为之者,俱俗,不佳,且热甚,不能隔火。惟用玉片为美,亦不及京师烧破砂锅底,用以磨片厚半分,隔火焚香妙绝。

文震亨也有相同的观点,《长物志》中说隔火片“以砂片为第一,定窑瓷片次之,再者玉片”。屈大均《煎香》其二诗曰:
朱砂瓦片更相宜,煎取香魂宴坐时。
生结清甜过熟结,兼金购得一枝枝。

隔火煎香,先将炉中的香灰轻压成小山包状,再以香箸在灰中央开一埋炭孔,将烧透的香炭轻置于灰孔中,覆盖少许香灰,灰上置隔火片,隔火片上置香片或香丁,沉香借着灰下香炭微火烤焙,慢慢将香气芬挥发出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告诉他,余往沧桑,环绕着我们的无论是悲伤的海还是幸福的洋,我都将代替他看尽这人世间的一切光与彩,守护他所爱这人世间的一切人与事,直至百年。我要告诉他,四十岁生日
  • 3、本子都预售了我才知道,一张图的封面居然有两个封面设计,而且尺寸不需要修了也不告诉我还是我去问她的(这里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点)4、接上条,作为主催她居然不知道自
  • ※ 更多餐桌分享 最近又在喝烘豆呢的咖啡豆,也再次得到老板的视频和讲解[赞]平时少遇烘焙师愿分享自己冲煮方案,因为每个人的器具,咖啡豆,水,注水方式等变量很多,
  • 大晚上的给我崽反黑 一直想不通 给女生起侮辱性外号会被网友斥责 更别说带有yhsq的外号了 那给男生起这种下流的外号为什么没有看到普遍网友斥责 男女平等体现在小
  • #庆余年##庆余年大结局# 在考试周的我没忍住刷了《庆余年》,特别想写一写陈萍萍。陈萍萍城府很深、老谋深算,网上很多这么评价他的。但我觉得陈萍萍是唯一对范闲好并
  • 那么挽回婚姻的技巧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让婚姻重新回到幸福美满的状态,是需要采取一些技巧和方法的。所以,婚姻遇到问题不要埋怨自己,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如果你坚持
  • 日常碎碎念36每次想到你 眼前的世界就突然明亮了起来 仿佛下一秒就可以与幸运去撞个满怀 只要提到你的名字都会想要笑哎一辈子啊 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我喜欢你是件不容
  • 天天微博朋友圈整一些痴情玩意说自己卑微非要让全世界的人都可怜你安慰你吗?刷个微博都把我好心情刷没了,我他妈真的服了,一个男的比女的戏还多,有必要天天卖惨吗?
  •  虞美人 春愁[宋] 陈亮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斗草烟欺罗袂薄,秋千影落春游倦。
  • 当初我和他在一起没多长时间就分开了,分手是我提的,只是因为我听不得周围的人说我们不合适。其实一开始,我是周楚然凑合而来的女孩,虽然他渐渐对我好,可我总觉得是假象
  • “弹棉花,雪花飘”好似美景,做的却是苦差,吸的是粉尘,劳心劳力。从前的手工艺人,被人有意无意的分为369等。
  • 这世上,最真实的关系是,你可以跟这个人争吵,也可以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暴露给这个人。如果你不快乐,那就出去走走,世界这么大,风景很美、机会很多、人生很短,不要蜷缩
  • 『告别2019精彩2020之吹水群尾牙』圆满落幕[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踏入新的一年,吹水群的每位成员都有了质的飞跃[加油][拳头][good] 亲爱的君君
  • 但是的确一切都在变化啊,我也不再是以前那个想当然的女孩了,得为了生活筹划,为了挣钱奔波。真的感觉到了自己喜爱的东西的乐趣下午风很大很冷 但举着单反的手就没收起来
  • 关于邵正那句“cao服她”是其他妹子受不了私给我看的。p8事情时间线#思君不见入南山# 昨天的经济工作会议[憧憬]哇老大哥也太优秀了吧,给了小颜哥哥好几个镜头
  • 这种博主…我真的觉得是抖机灵,脑子真的不好使? 而且她微博都是在骂男人,我关注他不是因为我讨厌男人哈[作揖]我其实是想学骂人的哈哈哈哈哈我真的不会骂人[作揖]但
  • #吉林身边事# 【暖气不热让排气,依然不热没人管了】网友爆料:我家住在吉林市丰满区万星亲亲家园北二号楼,16日下午,我家的暖气突然不热了,后来给国电江南维修站打
  • 雯雯今年18岁、典型00后 满脸胶原蛋白怎么看都好看❤️ 能静能动和我一样同是双子座♊️ 其实我不是一个很爱讲话的人,只是有时候工作需要就要将我表面伪装成一个貌
  • 刚才穿过一个很长很长的隧道 是以前的防空洞 墙壁上写满了山盟海誓与祝福 走出来的时候觉得心情沉重 年轻时的誓言稚嫩又大声 却又如青春时的岁月一样轻飘飘 不够浓重
  • 【刘光弟:诗词给我第二次生命】刘光弟,笔名刘然。退休后,曾任市老干部诗书画协会副会长、《晚晴艺苑》主编,是云南省诗词学会、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中国国学协会会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