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第三章回光守中

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气者此也,纯想者此也。初行此诀,乃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百日后,光中自然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识,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气,非止一时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轮回。故一息当一年,人间时刻也,一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嘚的一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之界。故《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学人想少情多,沉沦下道。惟谛观息静,便成正觉,用逆法也。《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间》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矣。此是贯彻三教工夫。

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子辈思之,一日不静坐,此光流转,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静坐,万劫千生,从此了彻。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然工夫下手,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工夫始终则一。但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海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

圣圣相传,不离反照。孔云:“致知”;释曰:“观心”;老云:“内观”,皆此法也。但反照二字,人人能言,不能得手,未识二字之义耳。反者,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末兆之初,则吾六尺之中,反求个天地末生之体,今人但一、二时中间静坐,反顾己私,便云反照,安得到头!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念又注中黄也。眼之所至,心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误指而为月。毕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大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亦不见鼻矣。大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只是垂帘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劳你注射与不注射。

看鼻端,只于最初入静处举眼一视,定个准则便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线一般,彼自起手一挂,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线看也。

止观是佛法,原不秘的。以两目谛观鼻端正身安坐,系心于缘中,道言中黄不必言头中,但于两眉中间,齐平处系念便了。光是活泼泼的东西,系念两眉中间,光自然透入,不必着意于中宫也,此数语已括尽要旨。其余入静出静前后,以下止观书印证可也。
缘中二字极妙。中无不在,遍大千皆在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此入门耳。缘者缘此为端倪,非有定着也,此二字之义,活甚妙甚。

止观二字,原离不得,即定慧也。以后凡念起时,不要仍旧兀坐。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究,了不可得,即见此念起处也。不要又讨过起处,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此是正观,反此者,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已,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志之。

达道居士译文:

吕祖说:回光这个名词,始于何人?始于文始真人(关尹子)。回光的时候,则天地间阴阳之气无不凝聚,所谓“精思”,所谓“纯气”讲的都是这回事。开始实行这一个功诀时,是“有中似无”;日久功成,达到身外有身的地步,那就是“无中生有”。要专心炼功一百天,那光才达到真的地步,那才是真正的神火。在一百日之后,光自然会凝聚;人身中的一点真阳,忽然产生黍粒大小的光珠,就像夫妇交合会怀胎一样,此时必须平静地去等待。光的回法,以及回的程度,就是人们常说的“火侯”。

在广袤的造化之中,有阳性的光在作为主宰。有形体的就是太阳;在人身中就是两眼,通过眼光走漏神识出去,那就是最顺当。所以金华功法,就不能让它顺当,而是采用一种逆法。

要知道回光不仅是返回一身的精华,而且是返回造化中的真气;不仅是制止一时之妄想,也是解脱了千劫之轮回。所以说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一年,就是人间的时刻;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百年,那就是九泉之下的漫漫长夜。

人自从娘胎中叻地一声诞生出世,从此就顺着环境生活,一直到老,从来不曾逆视过。阳性的气逐渐衰微,逐步走进那阴性的九幽之界。所以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你们学道的人原是“想”少“情”多,因而沉沦在下道之中,只有内观于息静,才能成为正觉,这里用的正是那种逆法。在锻炼中眼睛最为重要。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问也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都在强调这个。你们懂得了这一章所讲的道理,长生之方就依靠它,飞升之术也是依靠它。这是贯通了儒、释、道三教的功夫原理。

光并不在身中,但也不在身外。请看山河大地,日月光华照耀着它们,所以光不独在身中。聪明才智,一切事物的正常运转,亦无一不依靠此光,所以它也并不在身外。天地的光华,布满了大千世界;一身的光华也可说是铺天盖地。因此只要你一回光,那山河大地,一切事物也跟着回光了。

人的精华是向上凝集在眼睛中的,这可是人身上一大关键。你们想一想,假如一天不静坐,那光随视觉而流转,能有个完吗?如果能抽出一会儿的时间来静坐,即使是万劫千生,在其中也能了彻。万法终归于静,这一条是真不可思议呵!这真是最玄妙的道理。然而着手炼功,还是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不间断的炼为妙。功夫始终是一贯的,不过在炼功过程中,却冷暖自知,只能由个人去体会了,总之要达到海阔天空,万法如如这种境界,才算是入门得手。

自古以来,圣师代代相传,从未离开“反照”这一说。孔子云:“致知”,释迦号:“观心”,老子云:“内观”,皆是指此一法也。但是“反照”这二个字,人人都会说,却大都不能做到入门得手;其主要原因是还不懂这二字的真正函义。“反”者,就是从有知有觉的心,返回到自己身体和精神还未形成的那种阶段去;也就是在自己六尺之躯当中,反求那个天地尚未形成以前的本体,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学道的人,只知道每天静坐一二小时,反思一下自己种种的行为,便说做到了“返照”,那怎能叫彻底呢?

佛道二教的教祖,叫人静坐时观看鼻尖,这并不是让你把意念集中在那鼻端那里;也不是让你把眼观盯着鼻端,而意念又集中在中黄部位。因为眼睛所到之处,心意也跟着到此处;心所到之处,气也跟着到了。这怎么能一上又一下?又怎么能忽上忽下?照这种理解法,正应了楞严经里所说的“认指为月”的妙谕了,什么是“认指为月”,就是说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给人看,那人没看月亮,只看着他的手指。回归正传,那么究竟要怎么办才好?我说就是这“鼻端”二字最妙!这只不过是借鼻端来作眼睛的标准,本意并不是在鼻子上面,因为静坐时,眼睛开得太大,就看得过远,于是看不见鼻子了。眼睛闭得过头,就等于合上了眼,于是更看不见鼻子了。太开的缺点,是眼睛外走,容易产生散乱现象;太闭的缺点,是眼光内驰,容易产生昏沉现象。惟有眼垂帘得适中,恰好能望见鼻尖端,最为恰当,所以取鼻端以为标准。这只是让你垂帘的做到恰到好之处,使光自然透入,无需你主动注射或不注射。

眼睛看鼻端,只是在最初快要入静时,举目一视,定个准则,然后你就放下不去管他。好比泥水匠人砌墙挂线一般,他把线挂起来,便照着这线一直往上砌,并不需要一边在砌,一边老是注意去看线。

止观的功法原是佛家的法,并没有什么秘密。那功法内容是以两眼仔细观看鼻尖,然后正身安坐,把心联系在“缘中”部位。佛家言“缘中”,就是道家所说的“中黄”同一道理。也不必把那里称作头部之中。初学的人,只须于两眼中间与眼珠齐平之处,联系意念就可以。光是活泼泼的东西,在两眼齐平处联系意念,那光就会自然而然的透入,并不必要将意念集中在中黄部位。我这几句话,已经括尽佛家功法的要领,其余入静、出静前后应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参考隋代智顗大师所着的《小止观书》印证。

缘中这二个字下得妙极了!无所不在是为“中”;整个大千世界都可以包括在里面,聊以指示造化之机,必须缘着这条路入门。所以“缘”字,就是“缘”着这一起点来开端,来萌芽,不是叫你定定地去攀缘着它,此二字的意义,真是太活了,太妙了!

“止”和“观”这二个字,原是离不开的,那也就是“定”和“慧”也。以后大家在静坐时,如果有染念出现时,不要仍旧死死的坐在那里,可以找一找这个念头出现在何处?从何而起?又从何而灭?反复追究,一直追到追不出结果来,那就是念头生起之处。但你决不要去硬找那念头起处,最适合是达到所谓“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这种程度,像这样才是正观,若不是这样,就不是正观,叫做“邪观”。寻找念头而不可得,以后,还会有新的念头生出来,那么仍然绵绵地止住它,接着又去观它,观到合适的程度,就再去止住那观的念头,这种功法,是一种定慧双修法的功法,也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回光。回者就是止;光者就是观。止而不观,称为有回无光;观而不止,称为有光无回。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一点。

摘自:劝学网——道家思想

#晚分享# [月亮][微风][微风]#今日大暑#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全年最热的时候来了#[融化]】今天4时7分,大暑至。①“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大暑到来,“桑拿天”几乎成为常态;②夏日昼长夜短,午餐后小憩半小时,有助于消除疲劳、安神养心;③此时节酷热多雨、高温潮湿,可吃些莲子、百合、薏仁等。

大暑至,注意防暑降温~ ​​​

央视新闻

时光如雨,倾盆而下,正当一年最热时,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夏季节气,大暑。



​有人吐槽,对这万物都热到变形的大暑真没什么好感。可作家冯骥才深感:最壮美,最热烈的,就是这苦夏。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盛夏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亦在于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



7月23日4时07分,大暑至。我们记住了,这有如烟花极尽盛放之美的大暑,也记住了,这以“最热”之势唤起你“最坚韧”品格的对手!

大暑之美,在荫在翠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你一方生趣。


大暑之美,在星在田

小暑小热,大暑大热。大暑,火力全开,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阳光火辣辣倾泻下来,吸进脏腑的空气都是滚烫的,下田的人额头汗水淌得眼都睁不开,只好扯过搭在肩背上的毛巾使劲揩抹。



稻一打完,跟后是灌水犁田、插秧,一环紧扣一环,必须在大暑至立秋前这段时日把活干完。犁田也要起早,乡人把启明星叫作“犁田星”,黎明前最黑暗时刻,一颗明亮的大星在天边升起,指引人们早起趁凉干活。

午间插秧,田里水跟煮沸了一样,热浪熏蒸,气都喘不过来。按讲,这时辰起点风或下场雨真是解脱,但“大暑怕雷公”,有时怕什么就来什么。雷声隆隆,天边越来越暗,一个大烟囱一样的黑柱从云团里伸了下来,旋转着,扭动着……是老龙在吊水了!



瞬间天昏地暗,空气中充溢着浓烈的土腥味,杂草碎屑乱飞,树折了,墙倒了,屋顶掀了,盖在酱钵上的斗笠打着旋飞上天,鸡被刮上了树梢头,张开双翅不断翻着跟斗,直到大雨倾盆而下。



好在这样的雷暴雨来得快走得也快,待到云散天开,四野清新,西斜的太阳分外柔和,人们又回到田里抓紧干活。



盛夏里,圩堤上总是最热闹的处所。太阳一落山,老人和小孩搭帮,抬了竹床或卸了门板扛着凳椅来占场子。吃过晚饭,洗了澡,都集中到一块乘凉,顺手于上风处点燃一堆驱蚊的艾草或辣蓼。有迟来的人,手摇芭蕉扇,腋下挟一卷凉席,见缝插针,寻一块空当铺了席子仰身躺倒。

累了一天,人们或坐或躺,一边吹着凉爽河风,一边天南地北扯着九经。扯天气收成,扯道听途说的逸事,一些鬼怪狐狸精的传闻,也在此时登场,说话声里夹着扇子拍打声。夏夜的故事车载斗量,如弓的残月带着风圈挂在西天。一颗流星划过,引得惊喊:“驰星了,驰星了!”然后等待下一颗流星出现。



大暑到来,夜空也成了真正夏季星空。正北方一颗亮星是北极星,在它左边不远处,有一个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勺,就是北斗七星。



由牛郎星沿银河南下,可找到人马座,其中的六颗星组成南斗六星,与北斗七星遥遥相对。人马座是银河系中心的方向,星星密密麻麻,最为壮美。乡民们不称银河而叫“天河”,说这条河是王母娘娘为隔断牛郎织女相会,从自己头上拔下玉簪抛出后变成的。

遇到特别闷热的夜晚,一丝风没有,萤火虫曳着绿光在墨黑河面上飞来飞去,比往日里稠密。远远的天空连连打着闪,一扯一亮,但就是不到跟前来,这叫打干闪。



并非所有的干闪都是一场空,有时扯着扯着风就大起来,黑乎乎的树梢上下起伏,突然有人扯开嗓子喊:“赶快去场基上收稻子!”青壮男子都奔跑起来,剩下老人小孩急忙收拾东西撤回家,顺便把院墙头上的酱钵子也盖严实。随着一声惊雷当头炸响,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大月当空,这样的夜晚,再热都热不到哪去。河面上,夜渔的小船激起粼粼细浪,摇碎了水中月影。小船行过,漾动的水面又复如初。间或有几声狗叫从远处传来,幽静极了。青青的秧禾,幽幽的村林,都似罩着一层聚散缥缈的雾霭。



在夜晚的清凉与草木的气息里,竹床冰凉,身上没了黏黏汗渍,摸上去润润滑滑。语声不闻,瞌睡虫早已爬上眼皮。艾草燃尽,天河移位,夜便深了。



大人将小孩一个个叫回屋去睡,说是露水重了会生病。有人极不情愿地揉着惺忪的睡眼,趿拉着鞋,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入家门,摸到热浪熏人、蚊子嗡嗡叫的房中,一头钻进厚厚的蚊帐里。而另一些人,则干脆睡在外面,不等天亮就下田干活。



大清早,留置在外的竹凉床上,有很浓的露水痕迹。

大暑之美,在萤在荷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古人认为靡草腐烂之后变成萤火虫,生命的运化在继续。真实情况是萤火虫在枯草上产卵,湿热的大暑时节卵化而出。二候“土润溽暑”,说的就是现在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溽暑”便是那种湿漉漉的闷热,湿气好像从地里冒出来的。三候“大雨时行”,之于古人,此时下得酣畅淋漓的雨,既是解渴的雨,也是提升肥力的雨。

斗蛐觅萤

大暑前后,天炎地湿,农作物生长最快,草木郁郁葱葱,蚱蜢、蜻蜓、蟋蟀等昆虫也比较活跃,有些地方在茶余饭后还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当然,没有萤火虫的夏天,也是不完整的。“流萤之美,以大暑为最。”念念,轻罗小扇扑流萤,飞光千点去还来,多少人的童年记忆与萤火虫有关?闪闪,在无边黑夜中发出夺目光芒的萤火虫,不也很勇敢?

瓜果驱暑

这一天,福建莆田人讲究吃荔枝,山东人惯爱“喝暑羊”(即喝羊汤),广东地区吃“仙草”,台湾则是吃凤梨,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取平安吉祥、生意兴隆之意。在北方,多数人家会熬一锅绿豆粥。此时节,清心降火的菊花、莲子、百合、苦瓜等都不错。今年7月16日入伏,8月24日才出伏,“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请大家一定要谨防中暑,安然度夏。

赏荷映月

​再来分享一个古人的清凉妙招:携上家人或三五好友,临水游船赏荷。据说,杭州西湖自唐代以后开始种植青莲,文人雅士暑日泛舟其上。北京什刹海“荷花最盛”,彼时士女云集,好不热闹。“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愿世间美好与你相“莲”。

大暑之美,在海在天

“暑天的海,绝了!”

身着最清凉的衣,

​与无尽蓝坦诚相见:

​云,被海放逐的风筝,

​风,惹得所有的浪打起喷嚏,

​烦恼,写在沙滩上,等一阵云淡风轻。

​若是还不痛快,

​一跃入海,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约好了,等疫情过了,

​一起去看海吧,去看“倒过来的天”。

#瑰宝#7月20日,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京召开。71岁的丁樱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获得中医药行业最高荣誉,同时成为豫首位女国医大师。

少年时就与中医药结缘的丁樱,名字里就有花香弥漫、本草芬芳。从基层医生到博士生导师,再到中医儿科专家,在中医药这座琳琅满目的“百草园”里,她耗费大半生,悉心呵护着三株“苗”。

救苗

看病是个良心活儿

七八平方米的诊室外,站满了来自全省各地乃至省外的患儿和家长。

“来了!丁老师来了!”眼尖的人喊了起来,大家赶忙让出过道,目光跟随着丁樱一路走进诊室。

助理把厚厚一摞病历放到桌前。丁樱以最快速度戴上眼镜、穿上白大褂,对学生们说赶紧开始。她祖籍江苏,操着一口软糯的普通话。

一个从信阳来的孩子,是丁樱的“老病号”了。询问病情、诊断开方,看完病,丁樱站起身走到小男孩儿面前,双手比画着叮嘱他:“孩子你可以打篮球,但是不能过于拼抢,要记住自己是在‘走钢丝’,如果不注意,掉下去就麻烦了。”

丁樱的病人里,患有过敏性紫癜或紫癜性肾炎的孩子居多。一旦得了这类病,饮食、活动都要格外注意,丁樱的一个比喻,就让孩子和家长记牢了医嘱。在“丁奶奶”这里,中医别有一番柔软的力量。

15岁时从卫校毕业,先后在公社医院、职工医院做了5年基层医生,一路摸爬滚打,丁樱深知,一个医术好、有耐心的好医生,能给予病人多么大的希望,多么大的力量!

很多人为挂她的号,宁愿等上十天半个月,有人甚至从国外专门飞到郑州,就为了让这位国内顶尖的小儿紫癜专家给孩子找出病因、找到对策。

这些年,丁樱的病号越来越多,病却越看越慢。这一类疑难杂症,看病本来就快不了,再加上病程长、花费高,患儿家庭负担都比较重。她常对学生说:“病人千里迢迢来看病,要想得多些、叮嘱得细些。两三分钟、两三句话就打发走,会伤了病人的心。”

熟悉的人都知道,丁樱开方有个原则:能用一味药绝不用两味药;疗效一样,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的药,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看病是个良心活儿,要有医术,也要有医德。”她总是这样说。

研苗

想让中医药走得更广更远,必须靠数据说话

丁樱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棵雷公藤根。中药雷公藤,就是她钻研多时的一株“苗”。

国内用雷公藤治疗过敏性紫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临床治疗主要靠中成药雷公藤多苷,尽管在成人内科已被普遍采用,但雷公藤存在的一些副作用,一度让患儿家长们谈“雷”色变。

丁樱深知,中医药的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大毒有大效”,临床控制得当的话,副作用并不那么可怕。

更现实的原因在于,她不想让紫癜患儿错失便宜有效的救命好药:一盒雷公藤多苷片,50片的价格仅为25元左右。

精进为中医大家,不仅要有一颗济世悬壶的仁心,更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

丁樱接连申请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与毒副作用,结果甚为理想。她创新性地把雷公藤引入儿科临床,提出雷公藤多苷及雷公藤颗粒在儿科临床的使用方案和使用剂量,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现在,她和团队正在制订儿童紫癜的中医阶梯治疗方案。

“想让中医药走上国际舞台,必须靠数据说话。”丁樱认为。

她设想把中医治疗的优势学科病种,建一个数据库,通过研究药物间的对比,以及纯中药、西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间的对比,用科学的方法,把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说明白、讲清楚。

“上工治未病。如果能把中医药的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彰显中医药的生命力。”丁樱说。

育苗

跟着她不只学知识,还能学做事、学做人

直到50岁左右,丁樱才感觉自己成为一名“基本合格的中医”,因为直到那个时候,“一下笔开方,君臣佐使、升降浮沉全都在脑子里闪现出来了。”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太年轻的中医人通常很难透彻理解那丰厚的内涵。

都说中医用药如用兵,治病如治国。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经方之所以能传承至今,一大魅力就在于它灵活的加减变化。丁樱打了个比方:“开方就像做菜,大家都用油盐酱醋,却不一定能做出来一级厨师做的味道。同样的药方用到不同人身上,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当年求医的感悟,如今成为课堂上的“真经”。她常对学生说:“学中医不能死记硬背,临床时要类证鉴别,既要精通原文、掌握每一味药的表里宣散,更要对经方活学活用,学会加减化裁,学中医难就难在这儿。”

一次讲座后,有学生请丁樱传授几个秘方,她当即回答:“我没有秘方,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我的诀窍是我会辨证。”

她也有“看不惯”的时候,特别是看到刚入行的人不会熬中药,短煎、久煎、先下、后下,啥都不分,一锅炖,这样效果怎么会好呢?

中医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人才,中西医结合是临床治疗要走的路。丁樱告诉学生,搞好中医,必须懂西医,“两条腿走路,是比一条腿快”。

一有机会,丁樱就送她的学生去进修。这些年,她栽培的一批批小“苗”成长起来,在全国各地扎根,枝繁叶茂。她带领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已经闯出一片天地,如今年门诊量50多万人次、开放床位609张。

“中医不能只看常见病、普通病,还得攻克疑难杂症,这样中医才能发展。”丁樱的开山弟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任献青认为,这就是丁樱老师多年来执着于研究儿科肾病、紫癜等疑难病症的原因所在。她推动儿科医院建立ICU,治疗重症患儿因此有了底气。“跟着她不只学知识,还能学做事、学做人。”任献青说。 河南日报记者李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伤官在月令、又透到天干上、无印克制、则严重、容易伤夫、配偶身体好则事业不如意。如伤官在月令、又透到天干上、无印克制、则严重、容易伤夫、配偶身体好则事业不如意。
  • 南丰创业就业抖音培训课 2022第三期开课啦为进一步培育我县电商人才发展,增强我县人才自主创业、就业能力,推动我县特色农产品发展,利用各电商平台有效带动我县特色
  • 家人们b站号重开了我的就剩个头都不行被封禁解封就是被针对基于这种我决定直接解决掉问题根源直接注销重开15天后才能注册新号到时候新号见月底爱发电必更新 全本(顺便
  • .大哥杨宪益和小妹杨苡都是翻译家,这本书本收录了100多首兄妹挑选的各自喜爱并翻译的英诗,根据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路过人间、游戏尘寰和性格使然这5个主题词分为五
  • 分析不出原因,也许是因为安生走了吧。然后就有人说她圣母,然后她就莫名其妙地生七月的气,就走了。
  • 七天居家隔离听了七天的音乐、看了七天的视频节目,钻石般透澈音质,细节饱满…隔离结束和我的大怨种James出来溜个街,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了…OOTD::万魔降噪
  • 印光法师这个名字知道得很久了, 并且见过他的文钞,是现代净土宗的大师,自然也想见一见。我想一颗念珠一声 “ 阿弥陀佛 ” 吧,本来没有什么话要向他谈,见这样更沉
  • 午后,一壶好茶,一本好书,就可以在客厅里呆上一下午啦[兔子]Smart K的联网功能把我吸引了,没想到萃取篮也这么香。也许,在静谧的午后,在茉莉花飘香的小花园里
  • #TREASURE[超话]# #TREASURE安利手册# 【图片】220923 蓝色小鸟更新Awichさん写真撮ってくださっ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意外
  • ——1⃣️:原先是打算买《白痴》的,但是找了整个西西弗也没发现一本陀的书(可能我眼神不太好)。刚要结账,突然想去看看旁边书架上的《刀锋》结果被店员小哥一波强推,
  • #泰剧深宅绅士[超话]# Film重现自己完全进入角色前后拍love scene时不同的害羞模样,不管是Film还是Tian,这么看上去都如娇花一朵啊~而最后动
  • !!
  • #王者荣耀钎城[超话]#自b站,侵删"虽然九尾说他是第一马可,甚至我觉得钎城自己也更喜欢马可或者狄仁杰,但是在我心目中,他玩的最好的就是虞姬。日常中温
  • #闪耀暖暖[超话]#记录一下我对象and我抽完钻精的看板[彩虹屁]果然懒人都是直接上一整套的[打脸]还有哇,我对象脸真黑,260还没球,我想看女儿绝美哭哭(bu
  • )我就很生气想走人,被哥哥一把拉住手拽回他臭臭的怀里,啊…靠到哥哥那瞬间消气50%…又被掰过脸亲了一口…得,直接回甜20%,心情都雀跃了[抱一抱][抱一抱][抱
  • 不用穿好几层,显得上半身很瘦, 对于上身有肉肉的集美,非常适合穿这种款 式,尤其是加上蕾丝花边的款,可以外搭,有半镂空的感觉,非常奈斯!全包裹胸型,可以很好地托
  • 人一定要有赚钱的能力,起初我有个不正确的想法是,能修行就行,挣不挣钱的无所谓,后来我才知道我错了!除了在寺院,也没地方待了,连个退路都没有……中年男人最大的悲哀
  • -9⃣️地址:解放碑晓宇火锅(枇杷山店)重庆火锅前50强的老火锅,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真的是我的宝藏火锅了!-7⃣️地址:李子坝轻轨站 重庆本来就是本就是8D
  • 小岗人再次用按下红手印的方式,挽留这位党的好干部长眠于小岗村。小岗人再次用按下红手印的方式,挽留这位党的好干部长眠于小岗村。
  • 今天我们撷取一部分摄影爱好者取至解放公园的秋景与大家一同分享,这里既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辽阔意境,也不乏“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恬静悠闲,一起开启今天的寻秋环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