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进展到清净或退堕到秽恶,为有情的共业所造成;是过去的业力所感,也是现生的业行所成。

- -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81>
传说的北拘罗洲, 是极福乐的世界。 北拘罗洲的平等、自 由,有点类似此世界起初的人类社会。 将此世界融入佛教的真 理与自 由,智慧与慈悲, 即为净土的内容。

- -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89>
佛说:一切现象无不是有因果性的,要求正确而必然的因果关 系,不可笼统地讲因缘。 佛法所说因果,范围非常广泛,一切都 在因果法则中。 但佛法所重的,在乎思想与行为的因果律,指导 人该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得好。

- -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94>
"逐物流转"的缘起观。 有情都要"老死",老死是由生而来的, 生起了即不能不死;所以生不足喜,死也不足忧。 可见想长生不死或永生不灭,是永远不可能的。 有情为什么会生起呢? 即由于"有"。 有指过去业力所规定的存在体 三有或者五有。 既有业感存在体,即不能不生起;何以会有? 这原因是"取" --欲取、见取、 戒禁取、我语取。 取是摄持追求的,由内心执取自我,所以在家人执取五欲,出家者又执取种种错误的见解与毫无意义的戒禁。 人类的所以执取趋求,又由于"爱"。 这即是有情的特性,染著自体与境界,染著过去与未来。 因为爱染一切,所以执取趋求,所以引起业果,不得不生, 不得不死了。

- - 释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99-p100>
无明缘行到生缘老死,好像有时间前后的,但这不是直线的前后,螺旋式的前后,是如环无端的前后。 经中说此十二支,主 要即说明惑、业、苦三:惑是烦恼,业是身口意三业。 由惑业而引生苦果,依苦果而又起烦恼, 又造业,又要招感苦果,惑业苦三者 是这样的流转无端,故说生死是无始的,有情一直在这惑、业、苦 的轨道上走。 人世间的相续流转,有前后的因果相生,却又找不到始终。 像时钟一样,一点钟,二点钟,明明有前后性,而从一到 十二,十二又到一,也不知从何处开始。 佛在这环形的因果相续中,悟到了因果间的回环性,所以说生死无始。 故因与果,是前后必然而又无始终的。 如十二支作直线式的理解, 那因更有因, 果还有果,非寻出始终不可。佛说"生死无始",扫尽了创造的神话、一元进化等渗说

- - 释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102>
人类倾向光明、厌离黑暗的自 觉。 这种向上的道德自觉,经常与"无惭"、"无愧"的恶行相起 伏。 但即使被压倒,惭愧的道德自觉也仍有现前的机会,这即是 一般所说的"良心发现" , 如说"内心负疚"、"问心自愧"。

- - 释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122>
学佛法,要有净信为基础, 即是这样的 纯洁的同情,并非盲目的信仰。 依此而进求深刻的理解,得到明 确的正见,即名信忍,也名信可。 由于见得真,信得切,发起实现 这目标的追求,即名信求。等到体证真理, 证实了所信的不虚, 达到自信不疑的境界,即名证信也名证净。 证信是净心与正智的合一;信如镜的明净,智如镜的照物。

- - 释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124>
解脱生死的实践,并非专重"临终一着 "。解脱生死的德行,即彻底解脱这迷情为本、自我中心的生活,使成为正觉的生活。

- - 释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127>
佛法的修学,以正觉解脱为目标。 到达这一目标,要先有闻、思、修慧。 "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諦、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 正见是分别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合邪恶而信受纯正的(参<中含·圣道经>)。 这是"于法选择、分别、 推求、觉知、點慧、开觉、观察"(<杂含>卷二八·七八五经)的抉择正见。 如正见善恶因果、生死的相续与解脱,还是世间的正见,能"转向善道"而不能出世。如对于四諦真理的如实知见, "依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那才是向解脱的出世正见。这样的正见,并不是浮浅的印象,要精进的努力、正念的专一,才能成就。得了佛法的正见,即应引发"正志"--玄奘译"正思惟"。 这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而立意去实现的审虑、决定、发动思。从理智方面说,这是思慧- -如理思惟,作深密的思考,达到更深的悟解。 从情意方面说,这是经思考而立意去实现,所以正志是"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 思慧不仅是内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实现的行为,使自己的三业理,与正见相应。 所以正 志同时,即有见于身体力行的戒学,这即是''正业"、"正语"、"正命"。 正语是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及一切的爱语、法语。 正业是不杀、不盗、不淫,与一切合理的行动。 正命是合理的经济生活。 佛法以智慧为本的修行,决不但是理观。理解佛法而不能见于实际生活,这是不合佛法常道的。"正精进"是离恶向善、止恶行善的努力,遍通一切道支。如专从止恶行善 说,即戒的总相。 以正见为眼目,以正志所行的正戒为基础,以正精进为努力,这才从自他和乐的止恶行善,深化到自净其心的解脱。"正念"是对正见所确认、而正志立意求它实现的真理, 念念不忘地忆持现前。 念是定的方便,因念的系念不忘而得一 心,即"正定"。 由于一心的湛寂,如实正智能依之现前。 正念与正定,即修慧阶段。 由修慧- -与定相应的正见而发无漏慧, 才能完成正觉的解脱。 八正道的修行, 即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增进, 也是闻、思、修三慧的始终过程,为圣者解脱道的正轨。

- - 释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150>
如从缘起的三法印的深义说,无常即无有常性,本就是空的异名。

……
佛从菩萨而成,菩萨的观慧直从缘起的法性空下手,见一切为缘起的中道,无自性空、不生不灭、本来寂静。 这样,才能于生死中忍苦而不急急地自了,从入世度生中向于佛道。

- - 释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167>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5管理者应该如何做有效的决策?

我们通常以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必定是天天忙于做决策。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德鲁克说,有效的管理者并不做太多决策,他们只做少数重要的决策。而且对管理者来说,最费时的并不是决策本身,而是决策的推行。如果一项决策不能落地,那就不是真正的决策,而只是一项良好的意愿。如果一个管理者天天只忙于做决策,而没有去执行决策,那恰恰说明他是一个无效的人。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有效的决策者,首先要问的就是:是不是真的需要一项决策?做决策就像是动一次外科手术,多少都有风险。外科医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给病人开刀的,同样的道理,不到非做决策不可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做决策。有些时候,保持现状才是一个最好的决策。

反过来说,一旦确有必要做决策,管理者就必须果断采取行动,做出正确的决策,切忌只做一半或者折中。这就像外科医生做切除扁桃体的手术一样,如果决定必须做,就要做得彻底,全部摘除,而不能做一半留一半。

德鲁克特别强调,做决策时不要总想着折中。他在为美国通用汽车做管理咨询时,通用的董事长兼总裁斯隆这样告诉他:“我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将你认为正确的部分写下来。你不必顾虑我们的反应,也不必担心我们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为了使你的建议容易为我们所接受而折中考虑。你必须先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折中’。”德鲁克说,斯隆的这段话可以作为每一位管理者做决策时的座右铭。

除了上面说的慎重决策、果断行动,一个有效的决策者还必须对经常性事件确立原则性的解决方案。这是指对于重复发生的问题,管理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满足于临时性的解决方案,而要从更高的层面去寻求解决,建立一套原则性的规章制度。比如,工厂输送蒸汽的管子接头经常坏掉,这时候管理者应该做的决策,不是让人定期更换接头,而是派人研究设备的温度和压力是否太高了,是否需要重新设计接头。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这种显而易见的经常性事件,还有一些不太显著的经常性事件。比如公司并购,虽然对某家公司来说是偶然发生,但在业界是常态。又比如某个灾难事件,虽然是首次发生,但其实是后续一系列类似事件的开始。对于这类事件,管理者也必须着眼于更高层面,确立原则性的解决方案,这样才不会陷入天天做决策的状态。

除此之外,决策者还应该注意一点:决策时备选方案不能只有一个,而要在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方案中进行判断。要是一眼就能看出一个方案好或者不好,那这就不叫决策。只有当每个方案各有优劣,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才能做出判断时,才是有效的决策。实际上,有经验的管理者,如果看到所有人都对某个方案一致支持,反而不会马上采纳这个方案,而是会故意激发出反面意见,充分考虑正反两面的意见后再做决策。

比如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每次遇到重大事件,他总是分别找几位平时意见不合的助手,说“请你研究一个问题,但你要保守机密”。这样,罗斯福就能搜集到各种不同意见,从多个角度去看一个问题。就像法官判案一样,必须充分考虑每一项证据,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才有可能找出事实真相。

@进乎道https://t.cn/A6S4yGiP

#奇怪的律师禹英雨[超话]#
早上说不会复盘这两集,下星期之前不看超话的我又回来了昨天听女鹅的ost明明是因为剧情走不出来还很烦躁来着(女鹅你不要唱了,不要佛了,你的幸福要勇敢争取,他的幸福也是你blah blah)反正静不下心来。今天下班的时候听却醍醐灌顶,该说说溪水轻轻洒在我脸上吗……谢谢女鹅的歌声让我看了这两集第二遍。[心]
我收回我挥出去的大刀,想给这两集满分10分的12分这段时间我自己的生活也很糟糕...前11集如果说用童话的方式麻醉了我,12集开始麻醉药醒,13集我出现meltdown,14集用治本的方式来疗愈我[悲伤]里面每个人好像都在提醒我一些事情。
女鹅这辈子可能都没法像正常人一样自然而然地与他人共情吧?但即使这样,她没有想当然地忽略别人的情绪,她在用她的方法去理解和尽她所能去帮忙,哪怕成功率微乎其微,她还是去尝试。不管是爱情、友情、亲情还是同事情……爱情不说了,免得引战[顶]说说同事情——
一边狂戳上司痛点,却又一边为上司找幸福面店老板,还告诉他你做的事情真的好有意义,你真帅气。这像不像把伤口揭开彻底消毒,伤口才能好起来?女鹅看上去是全剧最“没概念”的角色,但却是最清醒的一人。说事实,想办法。反观我自己,却总在谈感受,回避行动……我连她1%的勇气都没有却让她继续鼓起勇为爱向前冲……
而上司最后坦然接受自己的病和爱情,也让我很惭愧。他后悔没有珍惜前妻,得病后一直反省自己,但却没有因为失去爱情而厌倦自己的工作,他依然热爱工作,看到同事跟他一样热爱也感到欣慰。反观我自己,总是害怕做错决定,要为自己的决定买单,惹别人讨厌我的价值就会跌入低谷[失望]其实做什么我都会后悔,但做什么我也都可以不后悔。
剧里每个角色都没有逃避自己的课题,而我却在担心他们的课题,希望剧集给我谱写一个完美的童话好让我逃避自己的课题。
突然觉得,结局是HE也好BE也好,开放式也可以接受了。因为圆满也好,不完美也好,留白也好,尝试过努力过了,即使错了也不是需要受惩罚的事情吧?坦然面对前面才是我要走的路……
最后附上这两集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戏[抱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杀妻藏尸案再开庭 死者父亲:不要赔偿,杀人者偿命
  • 支付宝上线拼团——“叫板”拼多多?
  • 央行开巨额支付罚单 支付宝等四家公司被罚没近亿元
  • 何猷君奚梦瑶、王菲窦靖童……偶遇明星高发季到了!
  • 北京最大规模研究生考试作弊案宣判 6名组织作弊者获刑
  • “葛优躺”侵权案二审宣判 葛优获赔7.5万元
  • 贷7000元还36万 因小失大卖肾还
  • 华为否认退出美国市场;京东金融回应遭遇挤兑危机丨价值早报
  • 赵薇退出龙薇传媒经营层面,不再担任法人及高管职务
  • 【社会】网红“杀鱼弟”喝百草枯自杀 真相令人心塞!
  • 【中超】登巴巴张力今日到京参加听证会 裁判报告或成关键
  • 卢凯彤太太首发声 其实我不是同性恋
  • 新闻加点料 | 警察献血疼成表情包,很感动,但还是想笑……
  • 大连海参被热死怎么回事?吃海参的注意事项
  • 星巴克称不支持比特币付款,澳优预告上半年盈利2.7亿,卡夫亨氏二季度净销售增长0.7%,家乐福回应退出中国市场谣言
  • 学霸弃清华选川大不该被嘲讽
  • 【社会热点】飞碟云掠过莫斯科
  • 这里出土了直立人儿童化石标本!
  • 女孩打110叫外卖 订餐内容暗藏玄机
  • 新型塑料袋溶于水变“牛奶”,竟然还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