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半的大课结束了,在对于“没有信仰,我们该如何找到人生意义”的大问题追寻中,我终于把自己从困了两年的枷锁中释放出来了。
“你不必留在山上修行,脱下袈裟下山行商,在商界修炼成商佛”,就是一切是终极答案了。
从此我可以成为哲学家,更可以成为艺术家;我是反叛者,更是创造者。商业虽然不是终极目标,但是是达成目标的工具,是通向终极的路。在商业世界创造的一草一木,都是修行,都是我给这个世界留下的masterpiece。
感谢在迈入27岁的大门之前遇到了这门课,佛性本自具足,我终于找到它了。

妙法莲华经在说什么?妙法莲华经在佛法中的地位和价值
《妙法莲华经》讲:
一、众生都是佛根性,只要听闻佛法,行菩萨道,最终都可以成佛;
二、佛以“一佛乘”教化众生。三乘佛学只是因为众生执着点不同,佛便用种种比喻、方便善巧导引,使其破除执着走出盲区。又因众生有种种强烈欲望,所以,佛才说有阿罗汉果位、辟支佛果位、菩萨果位、佛果位可得。其实,不过是令众生能安住于“佛道”而给予众生的玩具而已。在《法华经》中,用羊车、鹿车、牛车来比喻;
三、佛最终只以“一佛乘”,即开启众生本有的佛性,令其大彻大悟,证得佛的涅槃之境。
《妙法莲华经》在大乘经典中被称为经中之王、众经之首。因为经中道出每位众生的本来面目是佛,众生都是佛根性,只要闻听佛法,破除我执,开启自己本有的佛性即可成佛(回归生命的本源,从诸种烦恼、轮回的妄境中解脱)。这个见地在整个宇宙中,唯有“如来”证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个生命知道。我们熟悉的其他宗教中,没有一位教主说出这个见地。
一、这个见地如没有出现于世,代表佛未出世。
二、这个见地如未形成经文,代表佛未“示佛知见”。修证佛法的人不懂这个见地,不是真佛子。因为佛未把他的宝藏传给你,这个宝藏只有“如来”拥有。
三、没有这个见地,菩萨们无法度尽所有众生,无法破尽所有相,也无法圆证佛果。
四、拥有这个见地,使修证佛法者可以用“果位的心”修证“因地的觉”。知道每个觉都是错觉,包括如“宇宙的无明一动”、“宇宙的大爆炸”等等。修证者才能最后破尽所有的相,在相而离相。
五、知道这个见地,即使我们在分别执着时,也知我们是在用“佛身”做梦。所有的修证不过是梦中事,只待梦醒,一切现成。
六、否定这个见地,等于断佛种,断众生慧命,罪过之大,不可言说。比出佛身血、五逆重罪还要严重。这即是文中“提婆达多品”的寓意。提婆达多是佛的一个弟子,未出家时,是佛的堂兄,出家后他证得一些神通,因嫉妒佛的威望,受人尊崇和景仰,便屡次害佛,还分裂僧团,希望能取代佛在僧团中的礼遇和地位。但在《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中,佛告诉弟子们,这个在僧团中恶名昭著的提婆达多也能成佛,并为其授记(成佛的保证)。这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位众生都会在这个见地中受益。

众生本来是佛,性海圆觉。众生因为执着不同,形成有差别相的三界六道。但三界六道对执着的众生是实有的,对从时空中解脱的佛菩萨如梦幻,如性海掀起的聚沫和波浪。
从过去无始劫以来,到永无止境的未来际,所有的生命都被困在“时空”中不能解脱。唯有“如来”了知时空的虚幻,唯有“如来”证知时空的虚幻,从而了知在时空中众生所有的梦境,所有梦境中的执着。“如来”用种种比喻、方便、善巧说法导引众生从迷茫、执着中解脱。因众生执着处不同,故佛说出无量法门、无量智慧的见地。只是佛不断在破众生梦中的执着,最终的目的不是令你继续在梦中生活的无忧无虑,而是为了让你从梦中醒来,最终成佛。这即是佛在《法华经》中所讲,他出世唯一的使命就是说出佛的知见,开启众生本有的佛智,令众生成佛。
如:小乘弟子希望离苦得乐,佛说四圣谛。但小乘弟子不知苦也是梦中的苦,本来虚幻。有一个“离”的念头已经执着了,会继续做梦;阿罗汉厌离生死流转,佛说寂灭为乐。但“寂灭”是相对于“生死”而确立的,阿罗汉如果不能了知“生死流转”本来虚幻,那这个“寂灭相”仍在梦中,所以阿罗汉的涅槃叫“有余涅槃”,并未从梦中醒来;缘觉众生通过思维佛说的十二因缘法,认为断灭其中一缘,生死的轮转即可结束。这仍然还在梦中,因他们不知道,十二因缘法中的每一个缘都本来虚幻。既然虚幻,有断灭的心,已生起执着,会继续做梦;菩萨众,虽志求佛道,佛为说“六度”,但菩萨如有“佛相”可成,有“众生相”可度就是执着,这仍然在梦中,无法醒来,因佛与众生只是梦中的假相。真相是:梦境消失,众生本来就是佛,并无众生可度,“佛果”可得。
所以,佛在《法华经》中讲到三乘佛学,只是破众生在梦中的执着,只是打开众生执着的工具,有时打开一处执着,只是一个小悟,众生还并不能完全从梦中醒来——大彻大悟。但佛出世的目的只是为了叫醒你,并不是陪你在梦中解决你在梦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所以佛在《法华经》中说,我只以“一佛乘”普度众生,没有三乘。佛法也只有一实相:本来如是。
有人会问,我们本来是佛,性海圆觉,为什么我们会做梦迷失?其实,佛与众生也只是说法的一个方便比喻,当众生的执着破尽时,佛也不存在。“佛”是相对于“众生”立的一个假名。因人类处在二元对立的执着中,需依止“佛相”来破“众生相”。
当“佛相”与“众生相”都消失时,性海圆觉,一切如如,即佛在《法华经》中说的“十如是”。“性海圆觉”无“智慧相”可得,因我们本来没有“无明”,只有“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方便品第二)。“如是”的意思是“就是这样”,这就是佛,这就是佛的圆觉。每位众生本性一切具足: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无动摇;自性能生万法。佛就是这样。 https://t.cn/Rz1mXw6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奉敕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双倍I PA,又苦又香,但同桌的喝了觉得反胃不知道被憨哥带去哪里品尝到乡村牛排,肉烂多汁,配菜意外的好吃,晚上繁星戏剧村第一次感受话剧的美,可能题材没选对?
  • 家庭幸福的她,出賣老公賴解孵(賴斯翔)私下熱舞畫面,藉以鼓勵粉絲「跳得開心最重要」另也接著曝光6歲兒子勁寶「老靈魂」模樣,童音吟唱「對你愛不完」、「忘情水」等經
  • 妈妈母乳不足时,要请儿保科的专家评估新生儿的过敏风险,千万不要随意选择配方奶粉,必要时,选择治疗性、适度水解蛋白质的奶粉,降低蛋白质中的大份子,降低宝宝过敏的概
  • 倘若她真是,那她可不能就这么轻易死了,她本就不该生我,她欠我的还没偿还够!”“可她……事实上,事实上她是为了救你!”“我才不信,眼见为实,你又是如何知道的?莫非
  •  这当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肝火旺,针对这种类型的失眠,今天再给大家说上一个中成药,清肝泻火,重镇安神,专治失眠。尤其是龙胆草,大苦大寒,肝胆经有火有热了,龙胆草是
  • 两首都是陈辉阳的创作,亦是整张专辑最容易食糊的作品,主打的《上一次流泪》赢下了四台冠军,但是这首歌过于慢热,反响倒不如作为电影OST的《回来我身边》。《回来我身
  • 篮球媒体人宋翔今天在社交媒体上爆料,山西队已经和常林完成了两年签约,双方签订的是一份C类合同。#体育##cba# 据相关媒体报道,山西队在今年夏天连续完成引援之
  • ”忻府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交通事故的赔偿款经常有浮动外,一些劳务纠纷也有,今年办理的一起案件里,我们不仅帮受助人要回了被拖欠的加班费,还帮他
  • 成群结队的海鸥低空飞翔,因为时差还没倒过来,我俩都有些倦意,踩着细软的沙滩走累了,就一起坐在海边的长椅上休息。#人在什么时候感到很舒服#以前喜欢海 喜欢咸湿的海
  • 凌晨三点半熬夜看完了 是我目前看过最好看的古偶剧,好几幕都像电影的质感 当全世界都在说爱是软肋 爱是牺牲的时候,少商给霍无伤的爱却是盔甲 爱不是负累,让我感动的
  • 猜者初见谜面,凭经验常识直接入彀,岂知语境大相径庭,解谜思路早被带偏,揭底时连呼意外,又不得不赞叹作者情境设计之别开生面。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时间不花在研学上,
  • (念诵一遍能消除由贪欲毁犯律仪之罪障)   9.南无清净尊胜音如来。)   29.南无怙主无量光如来南无圣光明遍吉祥王如来南无大悲功德宝王如来(念诵一遍从今乃至
  • http://weibo.com/u/2121992620 易怒的人都很敏感,敏感的人都很好强,好强的人都很固执,固执的人都很单纯,单纯的人都很天真,天真的人都
  • 从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最紧迫需求出发,在发放开业补贴(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和在校生在郑州市区首次创业、正常经营3个月以上,可享受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大众创业
  • 生理学上,有个有名的两分钟定律:要做甚么最幸亏2分钟内去做,不然你就会一直耽搁,乃至摒弃。想一想,你是否是常常遇到他们闹得不亦乐乎:要交的事情,拖到了前一晚,才
  • 分享图片本周末10月21-22号长安铃木济南快爱特4S旗舰店特别推出雨燕1.5酷玩版活动【欢迎报名】1、到店礼:通过此微信报名客户当天到店试驾或购车就可获得价值
  • [嘻嘻]$上证指数 sh000001$#今日看盘##牛哥收盘点评# 今日大盘如我所料收阴线,终于不是反向指标了,今天大盘险守5日线,表现的非常弱势,虽然大蓝筹白
  • 我的外表开始走下坡路是在生完孩子后,我说过我一直没有爱美的心,再加上懒惰,还有一点不知道如何从哪里作出改变,一直到2018年10月43岁半时看了The Prim
  • 如果没有在生活中直接接触过,那我不可能真的喜欢上一个人,因为我极度的贪恋温暖与陪伴。天下人与事,莫过于聚散得失,遇上了,给对方一份美好;岔路了,给自己一点生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