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大师的实相观

智顗在
《 维摩经略疏 》 中提到 :
   
藏、
通观生、
无生,

入偏真理,
名为真实;

别、
圆观无量、
无作,

入中道佛性,
名为真实。

这句说话基本上是从实相观来区分藏、
通和别、
圆四教。

由于智顗把天台判为圆教,
所以从这里可知他以
「 中道佛性 」
为真实。

即是说,
中道佛性就是他的实相观。

另外,
他又提到 :

解脱者,
即见中道佛性。

证得诸法实相就是解脱,
而解脱即见中道佛性。

可见智顗很清楚地指出了实相就是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本身是一个复合的概念,
可先分拆为中道和佛性两方面来理解。

中道在原始佛教
《 阿含经 》 中已提到,
而在印度中观学派中有着很大的发挥。

中道最基本的意思就是不着二边。

二边是对于宇宙万物的存在性格的两种各走极端的观念,

一种是
「 有 」,

另一种是
「 无 」。

「 有 」
表示绝对的、
实在的有,

即是所谓
「 自性 」 的观念。

自性是指一种独立自在的性格。

说一种事物具有自性,

就是指它能够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能无条件地自己存在。

这种
「 有 」 的观念
是认为宇宙万物都有着一个绝对的、
实在的基础。

「 无 」
表示绝对的虚无,

这种观念认为宇宙万物根本上是完全虚无的,
没有任何存在性。

然而,
中道并不是在有和无之间找一个中心点,

而是超越于有和无,
透显出诸法实相是一种缘起性空的状态。

这种缘起性空的状态既不是自性的有,
也不是完全虚无。

缘起表示诸法都是依因待缘而生起,

既然有因、
有缘,

亦有生起,
所以不是虚无。

性空表示诸法的本质不是绝对的实体,
这即是无自性。

从否定面说,
缘起性空是否定了
「 无 」 和
「 有 」,
即非有非无;

从肯定面说,
就是超越于有和无的对立,
而达致的一种绝对境界。

这就是中道。

至于佛性,
智顗说 :
   
灭者即解脱,
解脱必有其人,
人即法身,
法身不直身。

(《 法华玄义 》)

佛教所说的寂灭,
即是解脱。

所谓解脱,
就是脱离生死轮迴的束缚。

说到解脱,
就必有
「 其人 」,

即是必定有某个东西解脱,
亦就是说解脱必有某个主体。

这个解脱的主体就是
「 法身 」。

法身不是我们这个直立的身体,
根本上亦不是一个物质性的东西。

这法身是一个精神性的主体,
亦就是佛性。

佛性思想认为,
每个生命体都具有佛性,
而佛性有着两种状态,

即所谓
「 隐名如来藏,
显名法身 」。

当佛性在隐位当中,
即一般凡夫的情况,
佛性未能显现,

这时候称为
「 如来藏 」。

当佛性显露之时,
即觉悟成佛,

就称为
「 法身 」。

无论在隐位或显位,
佛性都是指着一切生命体,

即一切
「 有情 」 的
主体性而言。

智顗认为,
中观学派说中道,
是倾向于强调客观世界的真实状态,

却忽略了有情生命的主体性方面,
亦忽略了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智顗所说的中道佛性,
不单同时强调客观世界与生命主体的真实状态,

更指出了主体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他在
《 法华玄义 》 提到 :
「 佛性即中道。」

表示生命主体与客观世界是不相离的。

智顗所说的实相,
就是这种主客统一的境界。

在实相中,
无所谓我,
无所谓法,

一切圆融无碍,
超越了现象界的相对性格。

以上是总的来说智顗的实相观的特点。

若从分析的角度说,
中道佛性可有三方面的性格 :

第一是常住性;
第二是功用性;
第三是具足诸法。

先说中道佛性的常住性。

智顗说 :
   
如来身者,
金刚之体,
即法身常身。

所以喻金刚者,
体坚用利,
彻至本际。

坚譬法身不为妄、惑、生、死所侵,

常住不变。

利喻法身智德,
般若照用之功,
无所不备。

彻至本际譬法身断德,
解脱终穷,
惑障斯断。

(《 维摩经略疏 》)

这里用
「 金刚 」
来比喻法身,
表示法身有如金刚一般,

具有
「 体坚用利,
彻至本际 」 的特质。

「 体坚 」
表示法身不为妄、惑、生、死所侵害,

常住不变。

相反地,
凡夫在现象界的精神状态则常为妄、
惑所烦扰,

亦为生、
死所束缚。

「 用利 」 指法身的
「 智德 」,

法身具有般若智,
能照见诸法实相。

般若智照见诸法,
跟我们日常认识事物并不一样。

我们日常认识事物,
当中必须经过分别,
才能构成对事物的认识。

所谓
「 分别 」,

是一种对认识对象的处理过程,
当中牵涉到概念化。

经过这样的过程而达到的认识,
已离开了对象自身的真实状态。

而般若智照见诸法,
则是一种无分别的体会。

这种体会没有经过分别过程,
直接达到事物自身,
所以这样能够体会诸法的真实状态。

这样的直观实际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没有主客的区分,
就能够达到直接的体验。

而一般的认识都是在主客对立的格局下进行,
不能构成直接的体验。

「 彻至本际 」 指法身的
「 断德 」,
即是断除烦恼障蔽的能力。

「 本际 」
指根本和边际,

意思是彻底地断除一切烦恼,
达到解脱。

中道佛性这种性格,
是就着主体自身方面而说的。

中道佛性的第二种性格是功用性,
这是就着中道佛性显现出来,
对于其他有情发挥的作用而说的。

智顗说 :
   
功论自进,
用论益物。

合字解者,
正语化他。

(《 法华玄义 》)

「 功 」
是指个人的修行、
精进;

「 用 」
是利益于众生。

两字合起来的意思是,
运用自己修行所得的成果去度化众生。

佛性普遍存在于有情的生命之中,
它可发挥出功用,
使个人自己不断精进,
达到修行的成果,

再进一步,
将成果与他人分享,
帮助其他众生获得修行的成果。

智顗以治病来比喻中道佛性度化众生的功用。

治病是医治人们肉体的病痛,
而度化众生则是医治人们精神上的苦痛烦恼。

医治的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

知病、
识药和授药。

在治病的过程中,
知病是去了解病痛的根源;

识药是寻找适当的药物,
了解它的药性和功能;

授药是将所需的药物适当地供给病者,
使他的疾病痊癒。

而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
知病就是要了解苦痛烦恼的根源;

识药是找寻适合个别人的情况的法门;

授药就是运用适当的法门施于个别人身上,
帮助他们克服烦恼,
获得解脱。

这就是中道佛性的功用性。

中道佛性的第三种性格是具足诸法。

智顗说 :
   
一色一香,
无非中道。

中道之法,
具一切法。

(《 摩诃止观 》)

「 诸法 」
指世间一切事物,
包括众生的生命主体。

「 具足 」
可有两方面意义。

中道佛性是世间事物存在的基础,
事物的本质本性就是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的作用显现为世间种种现象,

这些现象就是我们所接触的世间一切事物,
包括我们这些生命体。

诸法既然以中道佛性为存在的基础,
自然不能离开中道佛性而存在,
由此可以说中道佛性具足诸法。

第二方面,
中道佛性具足于诸法之中。

世间事物的本质本性就是中道佛性,
所以中道佛性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

而中道佛性作为实相,
是整一的存在
( 这当然不是物质性的实体 ),
不能分割开来。

它不会部分显现为世间现象,
另一部分不显现。

中道佛性既显现为世间事物,
则离开世间事物就再没有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不能离开诸法之外,
所以它具足于诸法之中。

从以上两方面可见,
在本质上,

世间事物就是中道佛性,
中道佛性就是世间事物。

所以,
一草一木无不是中道佛性,
而要体现中道佛性亦不能离开世间事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打算挽回ta,那就尽可能的收集信息最新消息(不是骚扰人家生活,可以通过朋友圈之类的悄悄的关注,更不要有一点信息就去问) ,尽人事准备好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相爱变得越来越难# 在人际中有一个“人生节点理论”,当你有一定的信息基础,有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些“节点契机”,比如对方突然遇到重大挫折情绪低落,或者即将面对一个特别有威胁的人,或者生日节日心情好不会那么排斥你的时候,你可以考虑适当出击了。(尽量少行动,少而精,避免太暴露目的性和需求感)百分百和完美主义也会阻挡人的执行力。你不一定需要死守着计划标准不改变,可以在变优秀的同时试探性接触,为后期做好铺垫和准备。#异地恋异国恋姐弟恋同性恋怎么挽回父母反对如何挽回 情感问题 挽回婚姻二婚修复感情分离新欢分手失恋了怎么挽回前任男友老公出轨分离小三挽救婚姻#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我们不妨尝试一下,放开胸怀,做一个洒脱之人,没必要斤斤计较,但是一定要心境好,在经历了很多事情,接触了很多人之后,我们不妨学会放下这些过往,做个简单快乐的人,无论过去多么糟糕,多么不愉快,也不要往心里去,时刻告诉自己,我们活着,经历一些冷暖,有一些沉浮,都是正常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理想的另一半】本人有点儿外貌协会,喜欢自律、表里如一的人,能一起进步。【家庭背景】生于农村普通家庭,现在深圳打工,职业是护士。
  • 详情咨询wei:18926491327扣 :3141506802您加下我们手机,朋友圈会经常更新新款,也方便联系保时捷新款跑车到店了!怎敢如此任性/得意 买-
  • 上帝告诉我们祂的爱是何等的大,为的是要我们在祂里面全然安稳。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
  • 性格:陌生的时候可能会话少,熟了之后很粘人,可文静,可活跃,平时喜欢摄影,运动,玩游戏,足球,桌球,看电影和美剧,喜欢旅游(你知道的,医生基本没时间)。(这些不
  • 3、含蓄,做诗贵曲,诗歌创作要引而不发,把意义藏在话语里却又不直接点明,这样做不是为了让诗歌显得高深晦涩,而是给读者留下独自体悟的空间,天下文章一家亲,诗歌不似
  • 一纸离别词,戎马江湖只为卿,卿等我可好?一场梨花雨,凉尽苍生只为卿,卿懂我可好?
  • 在今年9月生态环境部会同“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组织召开的评审会上,《绍兴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顺利通过评审。本次启航仪式以“绍祚中兴
  • 8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众人协田ト骨刻辞及其“协田”字样与“中国书法艺术”篆刻印等组合设计,并刊“中国书法艺术·商·众人协田骨刻辞字样及面额。 【第九届
  • 萧山公交327路司机在临浦站进行一圈一检拾到乘客丢失的苹果手机一只,请失主看到后联系临浦站,联系电话17357129056。联系电话:15515620502笔记
  • 风来了,雁南飞,云烟时而缭绕添山的空灵,时而散尽呈天地的澄净,品茶,读书,阅世,长松下的落日,晨雾里的初晨,此心独钓秋水,不为鱼,只为浑然山水沉静,此身独行街头
  • 【啟】字义: 1、打開:啟封。啟門。某某啟。啟齒。 2、開始:啟用。啟程。啟運。 3、開導:啟迪。啟發。啟蒙。啟示。啟明(古代指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出現在東方天
  • 他们攒票反超我们就不好了,昨天反超我们200多万呢,咱们要争取第一啊!而婚礼当晚的冰山王爷与现代疑犯一模一样的外貌,加之他不可告人的野心,让方小雨开始怀疑这场穿
  • 下课了,还有同学非要过来拥抱下我们的老师[鼓掌]儿礼,不仅是一份带着情怀的事业,更是让我们如何感受孩子纯真无邪的爱的途径!神奇的是:我们老师展示的优雅礼仪操,孩
  • 作为当选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后的第一次成马,今年的赛道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调整,还新增天府广场、杜甫草堂、青羊宫、宽窄巷子、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建筑。 此次全新
  • 几个问题说明:1️⃣我在微博上发的图片是和朋友圈同步发的,可直接在朋友圈取图☺️2️⃣朋友圈的也是原图3️⃣朋友圈没找到的话可以私聊我,我都很乐意发给你们4️⃣
  • #张云雷的年轻肌密# [兔子][兔子]#百雀羚国风大使张云雷# 诗经名句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读作:shǒu
  • ▲ 比起“暴风”这个英国特色的丑样,FC当然施佬觉得,这个所谓的“六代”未必指的是飞机的技术水平,更多是对这些飞机的可能服役时间的预测,毕竟到了2030甚至20
  • 解腻18.焦糖乌龙奶茶去冰五分甜+混珠CoCo:1.鲜芋奶茶+青稞+无糖2.铁观音珍珠茶拿铁+青稞+奶盖+芋头3.鲜芋茶拿铁+珍珠 去冰微糖4.鲜醇牛奶三兄弟+
  • 我们的皮脂膜是一个保护屏障,能有效防止外部刺激物质的侵害,小兵小卒们一般造不成多大的伤害,但是如果你脸上已经有痘痘了,并且痘痘破裂产生了微小创面,这时用手去摸脸
  • 观音菩萨,感应不可思议!生命线深长鲜明,生命力顽强,健康长寿,个性开朗坦率,身体健康,精力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