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评分很高的科幻,想象力非常丰富,不睡觉也要看完各位亲爱的书虫们,欢迎大家在字的海洋里尽情游玩。第一本:《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简介:姜宇:面壁计划还没有开始,我就已经是面壁人。入坑指南:三体星人的舰队按照计划,脱离了光速飞行,云天明离开了舰队,去跟程心相会。舰队里的战舰先后进入了战斗状态。大概一百万个三体时之前(大概一个世纪之前),智子就捕捉到了这附近有人类飞船活动的迹象。而智子之所以会注意这里,是因为这附近似乎有一条高级明的“航道”,偶尔会有大质量的未知明的飞船经过。三体星人一直适度地关注着这里,直到发现了人类飞船的踪迹,他们便更上心了。一百八十万个三体时前(大概180年前),人类捕捉智子的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跟随在地球后面的八个智子,全被被摧毁。从那以后三体星人就没了任何渠道,再获取关于人类的情报。如今找到了人类的踪迹,他们自然不会去一探究竟。大部分三体星人都认为,跟人类之间迟早会有一战,根据他们地推测,人类也一定会发展出星域式明(既本土明)。三体星人如今已经发展成了星域明,两者的星域相隔最多不会超过两百万光时(大概200光年),可能会在未来一两个世纪内就会相遇,并要一决雌雄。三体星人期待人类在长期的稳定生活后,会像是威慑纪元那样变得没多少威慑力。可是清醒的三体星人都知道,只要有姜宇在,人类就不会再那么愚蠢和软弱。三体星人认为要早作准备,争取一战把人类的自信心打垮。因为人类如今的体量,应该至少是三体星人的一百倍,如果战事一拖,人类的体量就会逐渐成为他们的压倒性优势。这是整体战略。当发现了人类的踪迹后,三体星人的军人认为可以悄悄地展开突袭,将一个人类世界彻底毁灭,以给人类足够大的压力。但也有人害怕这是人类的埋伏,直到小心翼翼地侦查了五十万个三体时后,三体星人根据综合的情报认为,那应该不是太阳系国的世界。再经过了十万个三体时的进一步侦查,终于确定这是星舰地球的一个世界,而且周围方圆十光年里,并没有其它的人类世界。星舰地球的力量有多么弱小,三体星人是知道的。在经过了周密的计算和推演后,元首认为因为黑暗森林法则,人类世界很可能因为担心自己的世界暴露,而跟其他的行星系缺乏足够的交流。在三体星人建立的现代人类模型当中,因为人类多疑和不相信同类的特点,他们应该是互相知道对方世界的存在,但却很少会有往来。情报方面的落后,让他们低估了姜宇的凝聚力。如果没有姜宇,人类各个世界的确是各自为战,一点凝聚力都没有。终于元首确定对这个人类世界进行突袭,向人类世界释放烟幕弹。因为这个世界距离三体星人现在生活的世界还很远,人类就算是朝着这个方向找过来,也找不到三体星人的世界。说不定还能拖住人类的一部分兵力,或者让人类的一部分战舰暴露,三体星人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于是,三体舰队的突袭开始了,他们按照计划脱离了光速,并迅速在多个位置引爆了该行星系的暗物质。在暗物质爆炸带来的震动中,该行星系的恒星被炸破,巨量的恒星物质像是个被打碎的鸡蛋泼洒了出来。之所以会选择暗物质引爆器作为武器,是因为此时三体星人的暗物质武器的威力,已经比二次战役时大了十倍不止。而且准备时间大大缩短,还不会暴露自己的其它的新式武器。暗物质爆炸给恒星带来的伤害,比光粒要大十几倍,恒星的物质迅速倾泻而出,很快恒星就像是被切开的皮球,只剩下了一部分还有规则的圆形。紧接着这颗恒星迅速暗淡下来,它大部分的物质都倾泻到了星系当中,因为倾泻速度很快,所以在未来两三天里,恒星周围的三个天单位内都会有几万度的高温。一般的星际飞船在这样的高温下都会被融化。这只是其中一个暗物质的爆炸点,还有另外四个同样大小的爆炸点,整个行星系的空间都因此变得扭曲了。紧接着发生了空间倒流的现象,行星系有很大部分空间直接坍塌消失,星舰地球开发的那颗星球也消失了。这个星系不可能还有人类生还。突袭成功,三体星人的舰队立即调转方向,准备撤退。就在这个时候,雷达的警报声大作,在他们的周围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飞行器!这次行动的指挥官立即反应过来:糟糕!中埋伏了!三体星人不知道的是,被他们毁掉的类地行星上,只有些破败的建筑,它们的周边已经长满了杂草,显然很长时间都没人住了。因为“捕手”系统的捕捉半径已经有0.6个天单,智子根本不敢靠得太近,只能大概观测到这里有人类的居住点。而且经常有飞船在该星球起降,就好像这里是一个比较繁荣的人类世界一样。其实这是在两个世纪之前,星舰地球就开始埋下的一个诱饵!曹阳指挥的第一兵团,早已经埋伏在星系周围。战舰采用了屏障技术隐藏自己,只要不是穿破屏障,就发现不了他们。当三体星人开始攻击后,曹阳也下达了攻击命令。此时的曹阳已经须发雪白,不过面色红润,看上去很健康,脸上也没有多少皱纹。很久以前,姜宇就向他许诺过,对三体星人的决战由他指挥。是的,三体星人以为这是一场突袭战,而人类却早就开始准备跟三体星人决战。此时人类的体量比三体星人大很多,决战的时间越早,对人类来说越是有利。在得知敌人要撤退的时候,曹阳立即下令:“收起屏障,对敌人实施二维打击。”此二维打击,非太阳系遭受的二维打击。会迅速在方圆一个天单位形成二维空间,在零点几秒之内,这个范围内的一切三维物体都会二维化。太阳系国遭受的二维打击比起这个武器,就像是个孩子的玩具枪。只不过发射一次二维打击就要消耗巨量的能量,操作上也要非常精细,不然很容易把攻击者都吞噬了。三体星人的飞船有许多躲避不及,都变成了画儿。曹阳一上来就直接用这么先进的武器,是因为人类飞船都已经有了阻止暗物质爆炸的办法,三体星人也大概率会有,所以干脆不做这些无用功了。三体星人显然被曹阳打得有点懵,二次战役的时候,太阳系国以极大的代价,才干掉了三体星人72艘舰船。此次战斗一开始,三体星人就损失几十艘舰船。人类,已今非昔比!

#三联美食#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从高邮到昆明,从沙岭子再到北京,汪曾祺吃了、做了一辈子顺民菜;写食物,他笔下有风土,心里是乡愁。

1950年,汪曾祺从故宫右掖门搬到东单三条,即是今天的协和医院后身儿,豫王府地。暂别了筒子河边卖艺、修头的手艺人,一下子落入北京的平民市侩。住在这里的人,始终围绕着东单菜市场奔生活,那时候的东单,是一片低矮的灰色旧砖民房,其间是几栋1949年前留下的苏式建筑,显得宏伟,又突兀。

此前的汪曾祺对北京多少是有些不适应的,他说北京寻不见葵,贸然间兴起一种叶片尖小,且带紫色的木耳菜,让没见过“世面”的北京人趋之若鹜。北方人终究是不懂得吃的,甚至从未听闻“藠头”,食品商场偶尔从南方运来些新鲜的薤,排队抢购的南方人让拎着菜篮子的老太太产生出一种莫大的好奇,凡是品尝过藠头的北方同志,闭着眼睛咀嚼不久,便会皱着眉头说:“不好吃,这哪儿有糖蒜好哇。”这会让汪曾祺感到一种失落。

汪曾祺所写的北京菜,大多是用来下饭的家常菜,小菠菜、五香烂蚕豆、扁豆、炒疙瘩、羊蹄、麻豆腐、北豆腐、臭豆腐、鲤鱼,总能让他挑出点儿刺儿来。可唯独对豌豆,他好像情有独钟。

那时的北京四九城,熏炒货摊子林立,堪比今天五步一现的咖啡馆。《异秉》里的王二,也是靠着熏烧生意发的家,炒豌豆和油炸豌豆,是老少咸宜的零嘴儿,二十文、几分钱,便可换来一小包,撒点盐花,边走边嚼,到了家门口,也就消灭干净了。

写了没几段,他便夸耀起南方的豆子来,云南的豌豆尖、四川的豌豆颠、厦门的荷兰甜豌豆是如何在汤中起到去腥提鲜的作用云云;接下来便是吴兴人与日本人画的豌豆,嫣然可爱,美不可言云云。

当然,汪曾祺对于北京豌豆的喜好,更多的是因为“宫廷豌豆黄”,豌豆熬烂,去皮,澄出细沙,加少量白糖,摊开压扁,切成长方形小块,再用刀割出四小方,装盘上桌。人们用牙签扎着吃它,仿佛老百姓也分到了这宫廷里的一杯羹一样。

上世纪80年代前后,汪家搬至甘家口,五口人挤在单元楼两间房里,睡觉要支折叠床。不爱逛街,偏爱菜市场的汪曾祺,在西四的菜市场里恢复了元气,也开始了一段长达十余年的写作高峰,数十篇关于食物的杂文,便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

他若发现市面上没有爆肚可买,就干脆买回生牛肚自己做,手撕筋膜,洗去污物,在碱、醋里浸泡良久。不料,下锅后发现,仍然咬不烂,全家人放下筷子,唯有他自己吃得津津有味。

渐渐的,汪曾祺也迷上了北方的韭菜花。从前在科班里学戏,韭菜花、青椒糊、酱油,拿开水在大木桶里一沏,这就是菜。熬一锅虾米皮大白菜,佐以一碟韭菜花,或臭豆腐,或卤虾酱,就着窝头、贴饼子,在北京的小家户,就是一顿不错的饭食。90年代初,市面上散装的韭菜花几乎不见了,玻璃瓶装的韭菜花,要卖到一块多一瓶,即便如此,汪老认定那是吃涮羊肉必不可少的调料。

韭菜花进了玻璃瓶,便说明涮肉馆子多了起来,市面上的生肉自然也敞开供应了。在《肉食者不鄙》中,他逐一写到镇江肴蹄、淮安菜的狮子头、苏州松鹤楼的名菜腐乳肉、上海的腌笃鲜、苏杭的东坡肉,等等。

他还给《中国烹饪》投稿,自创油条塞肉:油条两股拆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拌好猪肉馅,馅中加盐、葱花、姜末,如加少量榨菜末或酱瓜末、川东菜末,亦可;用手指将油条小段的窟窿捅通,将肉馅塞入,逐段下油锅炸至油条挺硬,肉馅已熟,捞出装盘。他形容这菜“嚼之酥脆,油条中有矾,略有涩味,比炸春卷味道好”,并称“这道菜是本人首创,为任何菜谱所不载。很多菜都是馋人瞎琢磨出来的”。

汪曾祺尤爱烤肉,将烤肉、烤鸭、烤白薯,聚称为“三烤”。他喜欢松木或果木的香气,又喜爱劈柴时的豪爽,当然,他也无法抵御肉的滋味,或许在烧烤之间,他更沉迷于那袅袅的烟火之气。

不出意外,他也喜欢观瞧烧烤的人。“老北京人吃烤肉都是自己动手,或焦或嫩,吃一斤还是两斤,全凭乐意。”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者一只脚踩在长凳上,若是火旺,男人就脱得只穿一件衬衫露怀,解衣盘礴,一边大口吃肉,一边大口喝酒,此情此景很是剽悍豪迈。可如今,“斯文”的烧烤店越开越多,汪曾祺笔下的“武吃者”几近灭绝,他的这一记录,可以刊登在“中国的红色美食名录”上。

汪曾祺也把北京人最常吃的面,写到了点儿上。他在101路公共汽车站旁边,结识了一位闲人老头儿,这位大爷中午吃抻面,晚上吃“拨鱼儿”,他每天的佐料,就是炸酱——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

再后来,随着《闹市闲人》的刊登,汪曾祺搬到了蒲黄榆,彻底远离了胡同生活,不过他仍旧喜欢下厨,做北京菜。由文章可见,他的京菜,也是带有一点儿南方口音的。

19岁离家,直到数十载后才回到家乡,仅凭着记忆和偶尔的探望,汪曾祺写下故乡的食物。高邮的咸鸭蛋是琐碎记忆中的一篇,也是关于故乡记忆中,最活灵活现的一文:孩子兴挂“鸭蛋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这是一种富足的象征,也是童年趣味,不似今天的咸鸭蛋,是偶尔想起的一道辅食而已。

“我走过不少地方,所食鸭蛋多矣,皆不能和高邮的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他又写道,“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在汪曾祺的谈吃中,人们见识到了吃醋的山西人,爱吃甜食的广东人,无尽逐臭的长沙火宫殿,金华的竹叶腿,又读到了四川的叙府糟蛋,宁波的瓦楞明蚶,却远不比家乡的炒米、焦屑、咸鸭蛋、咸菜茨菇汤、河鲜、水鸟有滋味,有关马齿苋、蒌蒿、山野的菜,他试图用家乡话来表达一种有关眷恋的情愫。

从最早的科普式小品文,到最后的杂文,汪曾祺前后写了近50篇关于饮食的文章。有关面茶、豆汁的文字,大概是他人生中最后几篇关于吃的文章,刊登在《南方周末》上。所写的食物,也回归简朴。面茶、豆汁,大概是居住在北京有了些年月,才会尝试着与之和解的小吃吧。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味道,汪曾祺锅里的菜,不卑不亢,他笔下的菜,也毫无抱怨。在今天看来,那些有关滋味的文字,也不会过时,或许那些美文都是永恒的。

话到此处,也想用一个当下流行的词儿去形容一下汪老的文字,那就是“治愈”,那些句子治愈的不只是他的读者,或许也包括三起三落的他本人。

#方志动态# 内秦淮河的文学游——写在5.19旅游日(上)

于 峰

享有“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美誉的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和长江共同孕育了璀璨的金陵文化。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条城市内河,能够拥有秦淮河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秦淮河也是一条流光溢彩的“文学之河”,流淌着历史,浸润着书香,中国文学史上,太多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诞生于秦淮河两岸。

此处展示的是一条沿着内秦淮河的文学旅游路线,在欣赏秦淮两岸旖旎风光的同时,共读与秦淮河有关的文学名篇,感受南京这座“世界文学之都”的迷人魅力。

秦淮河,古称龙藏浦、小江、淮水,汉代起称淮水。传说秦始皇东巡时“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以泻金陵王气。但秦淮河不可能是人工开凿的。南宋《六朝事迹编类》认为:淮水“自方山西流大江,分派屈曲,不类人功,非秦皇所开”。经后世地质、考古学者论证,秦淮河属自然河道,仅有小部分河道有人工开凿的痕迹。

秦淮河有南北两源,北源句容河发源于句容市宝华山南麓,南源溧水河发源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在江宁方山西北村汇合,流经南京城区,最终汇入长江。在南京主城区,秦淮河又有内秦淮河与外秦淮河两支。从东水关到西水关的、流经南京老城南的秦淮河长约十里,也就是内秦淮河。大部分文学名作中的“秦淮河”就是特指“十里秦淮”。清代南京状元秦大士有诗曰:“兴亡莫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淮水何时开始姓秦,据考证始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应该是最早将淮水称为“秦淮”的名作之一。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东水关是秦淮河水流入南京城的咽喉,也是南京城墙上保留至今的唯一一处水关,起控制秦淮河水位和流速的作用。东水关始建于杨吴筑城时,旧称“上水门”。杨吴政权扩建南京城,将秦淮河包入城区,流入城区的部分河道即内秦淮河。东水关共有三十三座券洞,分三层排列,每层十一券,下层十一券为通水之用。

在东水关遗址旁边,内秦淮河与杨吴城壕交汇处的岸边,有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俞平伯两位先生的塑像。朱自清与俞平伯同为北大校友,私交甚密。1923年夏天,朱自清邀请俞平伯南下度假。他们先游了西湖,后又结伴前往南京。在南京时,他们相约夜泛秦淮河。夜游中,他们约好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各写一篇散文。1923年8月22日,俞平伯在北平写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923年10月11日,朱自清在温州写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篇散文有着浓郁的个人风格,各有千秋。评论家李素伯说:“俞先生的是‘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而朱自清先生的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一次共游秦淮河,一次好友间的“命题作文”,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走入东水关,就来到南京城内。沿着大石坝街一路前行,左侧是白鹭洲公园、鹫峰寺。白鹭洲公园前身是明代徐达后裔徐天赐的“东园”,曾是南京最大的园林。王世贞对东园有“其壮丽遂为诸园甲”的评价。

路的右侧是前几年新建的吴敬梓纪念馆,虽非古建筑,但经过考证,这里正是当年吴敬梓移居南京后所居住的“秦淮水亭”所在地。也就是说,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正是诞生于这一片区域。

吴敬梓(1701~1754),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文学家。1733年,吴敬梓因家族矛盾移居南京,居住在淮清桥附近的“秦淮水亭”。吴敬梓本为名门世家之后,但命运不济,科举不第,又逢家道中落,乃至漂泊浪荡。他目睹社会的阴暗丑恶,科举制度的腐朽落后,知识分子阶层的无耻堕落,将一腔悲愤和无情的嘲弄熔铸于笔端,写出了著名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被鲁迅先生誉为“讽刺之书” 的杰出作品生动地描绘了科举、礼教和官场腐败,敏锐而细腻地塑造了科举制度下封建文人的群像,立体地展现了十八世纪我国的儒林生态、世态炎凉。

 “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吴敬梓在南京度过了人生中后期大部分时光,南京城的富贵繁华、温柔旖旎,在他的笔下都有着细致刻画。《儒林外史》全书共56回,其中以南京为背景的内容就有25回。因此,《儒林外史》在揭示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展示了南京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无比生动的明清南京市井风情画卷。

《儒林外史》(节选)

    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城里一道河,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船箫鼓,昼夜不绝。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时,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千八百寺!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

从吴敬梓纪念馆往西走上百米,我们就来到桃叶渡。这里与杭州西湖的断桥一样,充满了浪漫温馨的色彩,是我国古代一处著名的“爱情文学地标”。

桃叶渡是南京著名古渡,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汇流处。民间传说,东晋时,秦淮河与青溪岸边栽满桃树,春天起风时,一片片桃叶轻浮在水面。撑船的艄公望那满河浮泛的桃叶,笑谓之“桃叶渡”。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有爱妾名唤“桃叶”,她常常往来于秦淮两岸,王献之放心不下,每次都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从此,渡口名声大噪,本来的名字“南浦渡”反而不再被人提起,而被称呼为“桃叶渡”了。 

《桃叶歌》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渡附近还有文正桥、利涉桥、邀笛步等古迹。记录在《世说新语》《六朝事迹编类》等书中发生在邀笛步的“停艇听笛”掌故同样值得一提,王徽之和桓伊的惺惺相惜、心灵默契,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六朝士人的潇洒与旷达。

《世说新语》(节选)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于峰,资深媒体人,南京市地方志学会理事。

审核:王达云
窦予然
发布:梁 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plog# #三禾ren的念念碎# 不明白这个社会为什么一定要结婚,我从来没有设想过未来婚姻生活是怎么样,如果不是为了抵御社会风险,我可能都不会选择婚姻,当然
  • 十堰的一个小伙子在小溪边抓螃蟹,一不小心被螃蟹夹到了手,他特别生气,就反咬了螃蟹一口,结果胸痛了一个月,经医院诊断他感染了肺吸虫病,好在治疗以后,小伙子的胸痛消
  • 在烦恼的时候给我恰如其分的鼓励,在日常帮我脱敏自己素颜像个美丽的菲佣,在失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作妖的时候说「感情里自己永远没问题 自己永远是值得被珍视的 」在无数
  • 本人脾气自认为还不错…[坏笑]但不要过分呢❗❗Don't玩虚的❗❗否则挂➕拉黑[泪]❗有意者直接4我❗最后祝各位生活愉快,注意防疫,安全最重要耶!面对这些旧人的
  • ♦ 肖战♦红毯的 输出稳定❣️演员的 观众沉浸❣️卫视年冠央视上星破2网台 ❶多国出口别急❗接下来玉骨遥梦中那片海骄阳伴我什么是全球肖应?断层领跑拜可肖#
  • SE公开了《最终幻想 节奏剧场 FINAL BAR LINE》的一些新情报和新截图,本作将于2023年2月16日发售登陆NS和PS4,支持中文,支持多人游玩。-
  • 如果见不到难以想象的繁华,那就索性不见,做个无知的痞子也挺不赖。”我也会羡慕凤毛麟角,幻想变成他们来解决我99.9%的烦恼,但也仅限于想想。
  • #张云雷的奇妙旧时光# ☁️#张云雷 好好爱他# ᵕ̈   ᵕ̈  | 张云雷你好|   દ ᵕ̈ ૩────────────·♥︎₀₁₁₁在音乐的世界遇到知
  • 13.我这个人哦,满身阴暗,还总想着给你一点阳光。 29.我是蓝色地球 你是黄色赤道 春夏秋冬 冷暖由你 30.你是反气旋 有你的时候 我的世界晴朗无比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全新音乐专辑33# #任嘉伦2023无愧初心# #任嘉伦唱如一# ²⁰²³/ ₀₁.₀₁ “” ‘’ 来年多囍樂· ᵎᵎ ☻愿新年
  • 尽管我变得贴近实际,明白人生而有命,拼尽一辈子也达不到别人出生的高度,但还不认为少年心气消失殆尽,我还能够追落日,抬头仍有星可摘。大家都在说,“仅此一年心境已然
  •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
  • 把握今天,活在当下!#廊坊师范学院[超话]##晚安,廊师##廊师夜话# 无论艳阳高照还是雨雪纷飞,从旭日东升到华灯初上,从我们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每一个真实的日子。
  • 答:那些说戊刃在未,己刃在辰的大师,我知道他们为何这样下结论,因为,戊见未,己见辰均是见了强硬的劫财,容易发生克妻破财等凶灾,他们事实是以见灾多而定的刃。202
  • 小龟们样子萌萌的,十分可爱,它们要在温室里继续养几个月,等到春节前后,直径长到四五厘米,能够分出公母了,这时候也就可以拿来售卖。这都不算啥,还有一只小孩[坏笑]
  • #韩圈扩关[超话]#滴滴滴~一辆超大型的雷吒3的kgc向大家驶来~ 车主@布偶小宁喵 吒4dw 天雷吒3 具体置顶 车顶@旼炡爱吃居吧: 吒4 天雷吒3 车头@
  • #狮子座##星座##好运##塔罗师11##狮子座[超话]##一条plog告别2022# 2022是非常特别且值得记录的一年有最真实的成长体验 人生总是一边得到一
  • 因此,如果只写这么一个事,小寒有不务正业之嫌,于小寒所要表达的认识和感受也有距离,所以还必须写另外一件事情。作为生活于当下的人,或者如我们经常表述的那样,作为“
  • ”韩清丽说,寒冷刺激还易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有研究显示,冬季桡骨骨折的发生风险要比其他季节高出2.5倍,建议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出行,尤其是老年人,出行时最好有人
  • 天龙光电最强赛道的最强ST潜力股,才是未来ST的王者,ST天龙:预计2022年1-6月盈利,净利润同比增238.9%至257.42%,这不是利好吗?看一下去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