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白的诗能穿越时间# 我曾在一篇论文中说过,作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李白的历史意义主要就在于:他通过个体生命的激扬,深刻地表现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处在历史鼎盛时期那种巨大的民族活力。说得更直白一点,李白那些杰出的代表作,特别是那些力强气盛的七古七绝,生动地展示了我们民族的雄气。我们来看看他最有代表性的杰作《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在李白创作生涯中,要数这首诗最为同辈惊叹,也要数这首诗最让他扬名。唐孟棨《本事诗》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足称誉光赫。”李白到底长得啥模样让贺知章惊奇,可惜他没有留下画像和照片,他的《蜀道难》让贺知章惊为仙人,我们有幸还能看到这首诗篇。《本事诗》中的不少故事,都说得有鼻子有眼,有的可能来自传言,有的甚至出于虚构,大家不会也不必过于当真,但与李白同时的殷璠,在他编的《河岳英灵集》中同样认为,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殷璠大体与李白同时,而且他的评论大都非常靠谱,可见孟棨的记载也不是子虚乌有。
《蜀道难》其实是南朝乐府古题,题材也是写秦蜀道路的艰险,它凭什么让人们“拍案惊奇”呢?
要说道路艰险,不管是由川入藏的道路,还是由青入藏的道路,都比由秦入蜀的道路险好多倍,大家试试,看你能不能写出同样让人称奇的“藏道难”?
且看李白如何下笔:“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像面对极其危险的庞然大物,诗人一张口就连声惊叹:唉呀,我的个天!这么高!这么险!闯过蜀道难于登天!一开头就先声夺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又在诗中反复咏叹,让读者一直处于高度的惊异震撼之中。
李白与其说写地理上的蜀道,还不如说是写他想象中的“天路”。他不过是借蜀道之名,来展开恣意的想象,来进行放肆的夸张,来施以大胆的描写。我们惊叹的不是蜀道之险,而是李白的想象之奇。
你知道蜀道是如何“筑成”的吗?“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我的个天!蜀道原来是壮士鲜血浇出来的!难怪它险得要人的命了。
你知道蜀道有多高吗?“连峰去天不盈尺”,山顶离天一尺都不到,跨半步就闯进了天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连拉着太阳周转的六龙,也无力翻不过蜀道的峰顶,一见到蜀道的“高标”就赶忙回头。就更别说那些飞禽走兽了,“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展翅云天的黄鹤根本无法飞过,敏捷的猢狲要翻过山顶简直是做梦。既不会飞又不善跳的人呢?“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爬到半山腰的青泥岭就已经够呛,一伸手就抚摸到了天上的参星和井星,一下子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
你知道蜀道的峡谷有多深吗?“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大峡谷好像低到了地心,走在蜀道上,不时能看到“飞湍瀑流争喧豗”的急流,随处能听到“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巨响。
这首诗之所以让贺知章“称叹数四”,让殷璠惊叹“奇之又奇”,让明人李沂肯定它“空前绝后”,让清人宋元宗读来“动魄惊心”,主要是它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属于“另类”。此诗展现的不是优美,而是美学中的崇高(壮美),而且是中国古代极为少见的那类崇高。我国传统的崇高不是赫赫的勋业,便是烈烈的节操,不是气势的“浩然”,便是人性的光辉,总之这种崇高(壮美)不是由于人格的伟大,就是由于功业的巨大,而李白这首《蜀道难》的崇高(壮美),完全属于康德美学意义上的崇高(壮美),同时兼具他所谓“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蜀道的险峻被李白渲染得惊心动魄,一起笔就惊叫“危乎高哉”!说蜀道之高便可直上云天,便可手摘星辰,便可让太阳绕道,便可叫黄鹤死心,叫猴子发愁;说蜀道之深之低便直插地心,能看见飞流直泻的万丈瀑布,便能听到“砯崖转石”的万壑雷鸣。无论是高还是深,都超出了人们想象的边界,真如李白所说的那样,“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李白特有的想象和夸张,把蜀道的高峻写得让人快要窒息,更要命的还是把蜀道的阴森险要写得让人胆战心惊,开辟之初“地崩山摧壮士死”,还只是遥远的传说,沿途“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那可是现实中的耳闻目见;悲鸟号和子规啼,还只是制造可悲可怕的氛围,而“朝避猛虎,夕避长蛇”,那可是要“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猛虎和长蛇虽然凶险,这些动物毕竟还可以朝夕躲避,而蜀道上一旦用人不当,那些守卒就可能“化为狼与豺”,他们杀起人来叫你无处藏身!一个比一个凶恶,一个比一个恐怖,使这首诗读来毛骨悚然。蜀道岂止是“不可攀”的“畏途”,简直就是一条让人丧命丢魂的绝路!
这里抒写的全是李白心中的幻境,真实的蜀道是啥样子,谁知道呢?清人沈德潜对李白的百变无穷的想象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太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便灭,此殆天授,非人所及。”(《唐诗别裁集》)
除了李白之外,你见过还有谁把书写的对象,写得如此庞大无垠,如此凶险恐怖的吗?
有的诗人没有李白这么强大的内心世界,没有李白这么旺盛的生命,没有李白这么强烈的激情,如对这首诗惊叹不已的贺知章,他只能写写“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类精致优美的小诗,假如让他身临“飞湍瀑流争喧豗”的蜀道,让他亲历“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血腥场面,他肯定会吓得魂飞魄散;
有的诗人没有李白这样放纵不羁的性格,没有李白这样变幻百出的想象,当然也不可能有李白这样火爆夸张的力量,如和李白齐名的伟大诗人杜甫,他倒是真的走了一趟蜀道,而且取径的路线又刚好是由秦入蜀,并留下了《发秦州》《寒峡》《龙门镇》《石龛》等名篇,可是这些诗歌都是对蜀道的写实,像“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石门云雪隘,古镇峰峦集”等,这些诗歌像系列游记,对一路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描写虽然都生动逼真,如果想重走杜甫当年的路线,你去读杜甫这些诗歌倒不失为可靠的参考,但如果你想感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凶险,它们会让你大失所望。
有的诗人没有李白这样鲁莽灭裂的性格,没有李白这样横冲直闯的胆量,没有李白这样挑战“豺与狼”的勇气,像王维多的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类诗情画意,但“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在他诗中绝迹。又像孟浩然的诗集中,多的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闲散,多的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温馨,但你肯定见不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样的画面。
至于盛唐那些边塞诗人,谁都没有李白想象那么奇幻,没有李白夸张那么劲爆,没有李白笔力那么恣肆,没有李白激情那么强烈,如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虽然也写得辽远开阔,但显然没有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即使让他们来写《蜀道难》,我敢打赌他们也不可能像李白那样,把蜀道写得让人浑身颤抖。
在盛唐诗坛的群英会中,可能有人比李白更博大深沉,如杜甫,可能有人比李白更多才多艺,如王维,可能有人比李白更从容恬淡,如孟浩然,但要说到生命力的强悍,想象力的奇特,创造力的旺盛,爆发力的生猛,没有人能望李白的项背,所以只有李白最能代表盛唐气象,只有李白最能展示我们民族的活力。
这首诗的语言比他笔下的蜀道还要险怪,句式上参差不齐,节奏上全无乐府韵律,将古文、古赋、楚辞、民谣句式全都熔冶于诗中,全诗的语言看上去“披头散发”,就像他的为人一样狂放不羁。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完全是散文句法,虚词“之”“于”既稀释了意象,也打乱了节奏。“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又全是赋的句式。加之结构的纵横捭阖,意象的光怪陆离,弄得他同时代的殷璠大呼小叫“奇之又奇”!
对于《蜀道难》的思想主题,从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或认为此诗是担忧房琯、杜甫二人的命运,呼吁他们尽快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等人的毒手;或认为此诗是为逃亡西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讽谏他早日返回京城,怕他惨遭西蜀地方豪强的挟制;或认为此诗是讽刺西蜀长官章仇兼琼不听朝廷节制,梦想凭西蜀险分裂割据;或认为此诗别无寓意,不过就是蜀人歌咏蜀地的奇山异水。
前三种都是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来解读《蜀道难》,据唐孟棨的《本事诗》和及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载,贺知章在太子宾客任上初读此诗,因而,此诗不是作于天宝元年(742)奉诏供奉翰林之前,就是作于刚刚供奉翰林之时,不至于作于天宝元年之后。什么房琯、杜甫入蜀,什么唐玄宗西幸,什么章仇兼琼割据,这一切全都是马后炮式的想当然,这些“主题”全都是后世文人的牵强附会。他们哪知道李白的想象根本不受社会的羁绊,仅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阐释李白,就像拿着三角板去测量圆周的长度,不圆凿而方枘龃龉难入才怪。夏虫不可语于冰,这些人永远不能理解李白。
其实,蜀道不过是李白的一个道具,他要表现的不是蜀道的真实,诗中只有青泥岭、剑阁两个真实地名,即使这两个真实景点也作了哈哈镜式的展现,谁在青泥岭上能“扪参历井”?谁能在剑阁上“磨牙吮血”?他只是借蜀道来放纵自己的想象,来进行放肆的夸张,来展开疯狂的抒写,蜀道是李白生命力的对象化,是李白本质力量的确证。
李白的生命是多雄健,他笔下的蜀道就有多高峻;李白的精神有多勇敢,他笔下的蜀道就有多凶险;李白的想象有多奇特,他笔下的蜀道就有多魔幻。
《蜀道难》是李白强大快乐的精灵在忘情地嬉戏,是李白雄豪强健的生命在做健美体操!
《蜀道难》展示了李白生命的雄强,而李白又通过自己生命的激扬,充分展示我们民族鼎盛时期的雄气。#微博新知博主# #高校宝藏公开课#

#如何评价雪中悍刀行首日播放表现#【尊重观众,少了国产剧的通病,《雪中悍刀行》值得一看】《雪中悍刀行》是标标准准的爽文,给人一种快感。

故事也不复杂,讲述的是一个少年从弱变强,藏拙实巧的成长史、权谋史、家国史。
只不过,《雪中悍刀行》的序章并不怎么吸引人,反而有些鸡肋的观感,若不是后面高潮迭起,恐怕就沦为三流读物了。

一直到徐凤年第二次游历,《雪中悍刀行》的故事才算彻底铺陈开来。
后续才出现西楚、北椋、北莽、离阳之间的争斗与战乱,包括政斗、官斗、内斗、国与国斗、民族斗,以及官与天子斗。

其中也涵盖了侠和仙的部分,毕竟仙侠体系。
徐凤年江湖历练,结交知己,快意恩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以小二,上酒的洒脱开场,用小二,上酒的解脱终结,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这就是原著的节奏,很慢,改编成电视剧后,怎么让观众忍过这段无聊呢?
编剧王倦的改编手法很讨巧,他知道《雪中悍刀行》的精彩部分在后面,前边只是引子。
但观众又是懒惰且挑剔的,很难耐着性子熬到高潮来临,一旦看不进去,任凭说得天花乱坠,也是无济于事。
所以他妙笔生花,让前期剧情变得诙谐幽默,多一些逗趣搞笑,使观众不用动脑就能享受消遣的乐趣。

如徐凤年与老黄的一捧一逗,贡献了大部分笑点,堪比帅气版的郭德纲和于谦。
徐凤年施计假装楚人,换得他们的同情后,从西楚残部的手中逃了出来,急忙赶路回陵州,以免再生事端。
恰巧他们抵押给农夫的那匹马出现在前方,徐凤年暗暗窃喜,突然西楚残兵冲出来按住了他们,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徐凤年以为楚人识破了自己的伎俩,专门追过来捉拿自己。
楚人按住他,对他说:“徐凤年”,徐凤年愣了一下,反问了一句“徐凤年?”
确认他们不知道自己就是徐凤年后,抛出了一句“徐凤年是一匹马呀”,老黄接了一句“太意外了”。
这一唱一和出来后,不仅化解了危机,撇清了自己,还逗乐了观众,一石三鸟,类似的桥段还有许多。

有了这层铺垫,等到京城白衣案徐徐展开,剧情也就步入了正轨。
而开头靠轻喜剧留住的那些观众便渐渐被剧情迷住,成为忠实受众,不再追求一笑。
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此前在《庆余年》上,王倦就用过,属于驾轻就熟,而且被观众接受。

除此之外,剧中实景拍摄的蔓蔓绿荫、悠悠古道和风铃亭阁,叫人舒心惬意。
再加上水墨风的画面,整体透着一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江湖气。
这种轻中国风博到了好感,虽然仍旧没免了形式主义的痕迹,但能重视中国元素中的美学思想,也属不易。

同样,《雪中悍刀行》少了国产剧的通病。
学会了尊重观众,让剧接了地气,不再是以往国产剧中清一色的阿宝色滤镜。
没了柔光磨皮,角色的白嫩与美貌确实下降了一个档次,但是那种看起来很舒服的感觉与众生相令人心情愉悦。

这种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丑就是丑、美就是美,角色棱角分明的实在,才是未来国产剧该走的路。
而不是嫩肤美白的批发脸,一个个一尘不染、皮肤白皙、吹弹可破,昏暗的小屋都盖不住他们的白。

在服装上,《雪中悍刀行》也不似之前的国产剧一样,清一色的白灰黑。
近些年的古装剧都是一个样式,女的都配白色系衣服,男的稍微好一点,有白、黑、灰三色供选。
《雪中悍刀行》也有这个毛病,但是没有大批量的使用,会根据场景变换服装,让观众看到了许久未见的粗布麻衣和破衣烂衫。

在人物造型上,《雪中悍刀行》不都是ctrl+c和ctrl+v。
先前的古装剧,主演好像得罪了造型师,不论沧海桑田,他们永远不会变。
男的都是束发冠,女的都是八字撇,甚至他们受罪、受难,发型都不会改变,坚固的如同林俊杰的铁刘海。
而《雪中悍刀行》规避了这个问题,单钓鱼那场戏,徐凤年的丫鬟青鸟、红薯、姜泥,三个人三种造型,从人物造型上就能区分角色性格。

在演技方面,汇集老中青三代演员的《雪中悍刀行》讨好了观众。
大家在看剧时,终于不用再忍受没有演技可言的会动的植物人了,笑就是哈哈哈,哭就是哇哇哇。
荣梓杉、张若昀、胡军,再加上杨皓宇、李庚希,虽不是最已阵,但每个人都有演技,有好的对手带着,自然会有好的表演。

且不说《雪中悍刀行》做得有多么精细,至少能入眼,至少没有现代味。
最起码不是千篇一律的差不多,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惨白脸,一模一样的批发妆容和同一流水线的廉价服装。

其实,观众要的并不多,稍微上点心就可以。
正午阳光的老板侯鸿亮曾说过:“现在的年轻人对看剧的要求比较高,因为他们被美剧、英剧、日剧、韩剧熏陶过。
希望国内的影视制作水准相应地提高,不管哪个类型,他们觉得他们的智商被尊重了,我相信他们会接受的。”

这句话中有一点特别重要,“智商被尊重”。
可是很多导演偏偏忽视这点,总是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给我们看一些翔一样的东西,简直是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
这样的作品,我们不会喜欢,但他们会心满意足,因为他们轻轻松松地赚了快钱,如愿以偿地鼓了口袋。

这是从业者的懒,造就了大量国产剧的烂。
这种歪风邪气不能助长,否则演艺圈到处都是乌烟瘴气,届时也就别怪观众崇洋媚外,因为你们自己亲手赶走了爱你们的观众。#李庚希 姜泥##微博新知博主#

#微博新知博主# 教师,在今天特指在特定场所讲授专门知识的职业人群,而在刘慈欣早期作品《乡村教师》中,通过外星生命的视角阐释了教师的本质——在两代生命体间传播知识的个体。这样的个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或者说,最早的“教师”出现在什么年代?

生活在远古年代的古人类当然就开始了把自己的生存之道教给后代的工作,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知识传播必然是很难长时间延续的:技能教学必须在实际生活场景里现场演示,长矛有怎样的手感,投掷它需要何种力度?这需要现场触碰才能掌握;哪种植物苦涩难咽,哪种甘甜如饴?这离不开味蕾的实际体验;哪怕是语言逐渐丰富之后,生存技巧的传播也可能因为掌握者的意外去世而遗失,或因为不断误传彻底走样。

古罗马修辞学家琉善认为,视觉超越了听、触、味、嗅觉,因为它可以留下痕迹,这就让它具备了超越时空的能力。今天的我们正在享受这样的能力,文字,正是语言和感觉的视觉化表达。但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古人可能选择了另一条视觉化传播知识的途径——绘画。

1940年9月12日,4位少年意外闯入了法国南部的一座深邃洞穴,这是拉斯科壁画在沉寂万年后的首次重现(图1)。在被岩洞上巨大的动物画像震撼的同时,人们也试图通过各种解释解读古老绘画者的创作意图:壁画是否是古代巫术仪式的道具?或者是部落猎手彰显自己捕猎技巧的丰碑?

但这些解释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为巫术准备的道具往往会呈现很多超自然的特征,这在拉斯科壁画中并不存在;壁画附近还出现了许多使用颜料喷涂遮盖的人类手印,这应当是绘画者留下的“签名”,而这些纤细较小的手掌几乎全部来自女性和孩童(图2,图3),而在渔猎采集师带,这一族群并不参与捕猎(图4)。

也正因此,另一种解释获得了更多的支持——画在岩壁上的动物图样,或许是古人类为启迪教育后代而绘制的。但这个假设必须满足一个前提:这些壁画是否真的能准确的反映出古人类希望传递的知识细节?如果拉斯科壁画的绘制者想要向绵延不绝的子孙介绍关于生活在他们周边猎物的知识,那么画作就一定要精准的反映这些动物真实的特征。

拉斯科壁画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吗?画中的一头野马或许可以说明问题(图5)。这匹正在躲避利器攻击的小胖马拥有特殊的毛色——它的鬃毛黝黑,身体被毛十分浅淡,腹部近乎白色,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背部还被用黑色的线条小心的勾勒出来。而只要你回头看看我们最初提到的那匹“双头马”就会发现,这样的勾边并不是普遍存在的。这其实是兔褐毛马的典型特征,由于Dun(D)基因座抑制了马毛囊真黑素和褐黑素的合成,马的被毛出现了毛色淡化的现象,而马匹背部中线处的毛囊则受到T-box3基因的影响,黑色素颗粒大量在毛干中分布,形成了细细的深色背线(图6)。今天的普氏野马、野驴种群大多表现这样的毛色,生活在距今4.3万年前的古马DNA中也已经能找到Dun基因的身影,拉斯科的“艺术家”一定仔细观察过这样毛色的野马,并把它准确的描绘在岩壁上。

法国南部派许摩尔壁画的创作年代比拉斯科壁画更为久远,它所表现的野马毛色也更极端:马头和颈部呈黑色,身体大部毛色却是由白色为底点缀黑色圆点(图7)。在今天的家马毛色分类里,这被称为豹点毛色,美国马种阿帕卢萨马就拥有这样的典型特征(图8)。由于决定这种毛色的LP基因座与先天静止性夜盲症有关,在弱光条件下豹点毛色的马会出现视觉障碍,而且这样的毛色也更容易被野外天敌发现,在以往的观点里,人们倾向于认为这种毛色只可能出现在人工繁育的家马身上,2.5万年前的派许摩尔壁画绘制者不可能在野外见到豹点毛色的马,这个例子也一度成为“巫师精神恍惚”假说的有力证据。然而2011年的研究彻底推翻了这个结论,古基因组学研究从史前古马样本里找到了LP基因的确凿证据,考虑到当时的冰期环境,黑白豹点的毛色很可能更有利于野马在雪地藏身,这样的自然选择很可能让豹点毛色野马在当时变得较为常见。

壁画又一次证明了自己准确承载知识的能力。

当然,仅仅依靠这些证据,我们依旧无法确凿的判断——包括拉斯科在内的史前岩画的绘制者们是否是抱着向教育后人的目的高举火把钻进山洞的?她们是否可以被看做是远古的“教师”?要解答这些问题还需要长久的研究。

但万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凝视壁画回望远古的故事,她们便的确实质性的完成了传播知识的使命。而我们也正是依靠绵延万年不断积累的知识,不断前行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

谨以此文向人类知识的传播者们致以崇高敬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奶茶中含有大量的食用果糖,果糖的主要代谢物促进了肠道绒毛的伸长,扩大了肠道的表面积。因此,肠道在消化食物的时候,会吸收更多
  • 』太子又再从头上把宝冠与宝珠拿下来:『这个请你呈奉给我的父王,并且请你代我向我的父王讲:我为了解脱世间上苦的根本──生老病苦,我为了要救拔一切苦恼的众生,所以,
  • ❗我在这里要提醒一下,这可能在赵丽颖、杨幂等女明星或者少数人身上可以实现,❗但是寻常人是很难恢复到这样的状态❗“卸货”后,❗虽然身子轻了,可这是肚子还没完全瘪下
  • 师父,这一世你过得太苦,常年征战,就算有爱也不能得,你一生只想守护这个国,可是这个国,终究还是负了你,乱臣贼子残害忠良,用情义威胁于你,而你的一声撤军,居然等来
  • p1.ㅎㅎㅎ...하트 모양의 수박과 메론.. 칠석날을 위해..마트도 진짜 열심히 했네.[笑cry][笑cry] 오늘 주 선생이 완전 행복하고 잊
  • 确诊病例21:韩国籍,8月13日从韩国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当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8月14日诊断为
  • 一次偶然看到一家电视有位高教授做现场直播,用她发明的纳米贴消除女人面斑皱纹很有效,我就加了电视上的二微码,她的昵称是“”A妙龄姬—VIP护肤管理“”交了款,过了
  • 优质高质量文案1、你可想好了,世人万千,你再难遇见第二个我2、不要眼眶一红就觉得人间不值得3、相知,思念,厌倦,反感,无味,不想,不听,不闻,不问,不怨4、我们
  • ”米莉恰恰也遇到类似的事,“她(米莉的主管)一边翻动纸页,一边叹气,尽量让我的工作看上去更重要,这样一来,她监督我工作也就显得更重要。」温迪遇到的最过分的一件事
  • 肌肤饥渴症(skin hunger)也叫“触觉剥夺”是情感剥夺的一个方面;当我们想要的触摸量和实际收到的存在差距时,就会感到皮肤饥渴。肌肤饥渴症(skin hu
  • #每日一善#[心]#阳光信用#烽烟起寻爱似浪淘沙,遇见她如春水映梨花,挥剑断天涯相思轻放下,梦中我痴痴牵挂,顾不顾将相王侯,管不管万世千秋,求只求爱化解,这万丈
  • 哈哈哈,一起躲过雨的屋檐,遇到了人美心善的小姐姐,分我一半伞下的晴天[爱你][爱你][爱你]真的是好久没有坐过公交车了,也没有千里迢迢要去见的人‍❤️‍了,越长
  • ”) 箕子回道,我听说在上古尧帝时,天下洪水泛滥,鲧(音滚)曾以堵塞洪水的方式治理,结果乱了天道,世间五行的秩序都混乱了。或许我们可以说,大禹之所以能够做成,是
  • 我曾经以为这是不可能的,在我上一条微博中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我疑惑着人是否有所谓的自由意识,如果人没有所谓的自由意识,从物质到心灵,我们的一切都是外物给的,那么
  • 哪怕初恋追星我也会一直在,不管从前还是以后,我都会无条件支持你@蔡徐坤 #Hug me(抱我)[音乐]##热恋琪[超话]#嗯其实最开始我磕的不是热恋琪,从扫楼那
  • 不喜欢的也可以避雷不用打开评论[二哈][二哈]#剪刀手吐槽[超话]#给大家避雷钟汉良家粉丝,我做了cut,不让她们用,她们就用反黑站挂我,还给我朋友发消息,说我
  • 希望你一直如少年,干净纯粹心安,看透不美好却相信美好,见过不善良却依旧善良。@摩登兄弟刘宇宁 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 ,
  • 天天乐的就差把脑干乐出来了 还说委屈 我委不委屈啊 天天听你“委屈”的笑声 还得让你装着委屈 老姊妹你累不累啊 面具带没带够啊 人不大还会恃强凌弱呢 谁都跟
  • 烈士墓“看”着日新月异的平壤!근로인민대중에겐 해방의 은인, 민주의 새 조선엔 위대한 태양, 아 그 이름도 빛나는 김일성장군오늘도 들려오는 투사들의
  • 我想上我们这里的一个重点高中,我的家人更是希望如此,但我的老师告诉我,以我现在的体育成绩根本不可能,我该怎么办?#情感# 我是一名舞蹈老师,因为在假期里给学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