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阴险狡诈小人的八字特征?

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多种多样的人,有君子,也有小人,与君子相处非常的惬意舒服,不用防备什么,但是我们在与小人相处时就要提防了。

小人的八字特点有很多,从命理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八字的十神来看出这个人是否是小人,也可以通过分析神煞来看。

一】阴险狡诈人的八字特征

1、伤官可以克制官星的人

八字中官星最不喜欢见伤,伤官见官多主祸事;其人的一生中多是一个爱惹是生非的主。

八字中伤官旺,官星弱,官星受制更为严重,其人往往有着很大的怨气,有叛变、谋逆之心;也爱结交坏人、黑势力、或者堕入黑社会,与它们亢靡一气。

八字中官星旺,而伤官弱的人,内心中往往不服管教,不能真心实意服从领导安排;时有不轨、不臣之心。表面装孙子,背地道是非。因此这类人,往往生性狡诈阴险。

当然八字中有制化、有财星通关的好点;但是免不了喜欢争名夺利的毛病,在官场多有祸事。

2、八字中枭印、羊刃俱会的人

八字中羊刃汇聚,其人个性凶神、无情无义,敢于下手,爱动手打人,敢于侵害他人,属于明火执仗的坏人;对人没有情义可言;有的就是指使他人,去干违反法度的事情

八字中枭印成势,汇聚,其人内心尖酸刻薄、心狠手辣,表面和善。组成贵格例外。

羊刃与枭印搭配,八字中有制克,稍微好点;没有制克,其心性最为心狠手辣;或许是因为枭印的缘故,这种人往往表面上还是尊崇礼法,这样也就会给他人带来了假像;或许是羊刃的缘故,有着哥们义气,对兄弟朋友好,因此身边不乏追随者

但是,一经发现追随者触犯了自己的权益,凶狠的一面就会表现出来。自然也属于奸险狡诈之徒。

3、八字中枭印成格的人

八字中枭印旺,枭印多,或者为枭印格的人。其人最大的心性就是非甘心地帮助、照顾、接济它人;不得己的奉献;勉强的宽容;责任心的付出;猜疑心重,不能充分信任他人。

枭印过多,过旺,内心心狠手辣,胆子大,对人多是口边甜蜜,内心杀你的心都有。其中枭印为土和木的人,心地本质还是很好;但是也最容易迷惑他人,得到他人信任和好感;另外一个方面,信任必须是相互的才好,因为枭印旺的人,你想真的得到他们的信任,恐怕比登天还难。

八字中枭印有制克、化泄、坐吉神,组成贵格的例外。但是即便如此,也免不了说一套,作一套的心性,因此遇到这种人,你可要小心了。

4、身弱,八字中正官与用神相合的人

我身弱小,本来不喜官杀,用神合袢官杀,反映出用神可以发挥作用,有挡住官杀进一步对日主的克制;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用神被与官星合袢,也就减少了用神可以进一步发挥作用的机会。

这就反映出,其人的一生贪恋官禄无所不用其极,此格局见之于命局,不涉及富贵穷通;反映出生性奸险狡诈,小的卖友求荣,大者卖 国投敌;最为大奸大恶之徒。

二】小人的八字特征

1、八字中用官,而有伤官制官的人

八字中用官,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身强要用官星平衡;二是,八字从官,因此要从着官势;三是八字中正官成格。这三类格局,一般而言都忌讳伤官。

如果有伤官制官的话,多不清纯,多有官灾。这类人大多数属于因言得罪,因言惹事;或许名利之心太重,喜欢耍心眼、谋夺别人职位而惹事。因此,非常容易变为别人的小人。

2、八字中用杀而七杀无制的人

八字中七杀,属于恶神,无论用与不用,均要有食神制克,或是有印星化其戾气。七杀无制,虽然为用,其人威猛、果断;但是缺乏责任心,杀伐心重,过分看重名声、地位。因此,大致属于真小人。

3、八字中用印,而有财星坏印的人

八字中用印,主要是正印。大致也有三种情况。一是身弱,官杀为病,需要用印化煞生身;二是,八字从旺,需要印星从其旺势;三是,八字中正印成格。

这三种情况,都要求财星不能制印;特别是前面两种情况。碰到有财星制印,则非常容易因为钱财、女人而惹上灾祸。

正印成格,即使印星为忌,碰到财来克印,也非常容易失去贵气,得到钱财而失去官职。当然也看八字中有没有官星,有官星的话,可以见财。贪财坏印,表明这个人,会因为贪图别人钱财而失去名声,因此也就属于小人了。

4、八字中贵气不纯的人

所谓贵气不纯的人,大致是八字中代表官贵的官星、印星、食神出现混杂。例如官杀混杂、食伤混杂、印枭混杂。这就是贵气不清、不纯的表现。

既然贵气不清,就体现不出这个人有多高的道德素质,难免会有小人之举,原因就是他们往往不太看重名声,也不太在乎社会评价。因此他们也会变为别人的小人。

5、八字中有四大恶神会聚的人

八字中的四大恶神,就是八字中七杀、伤官、枭印、羊劫这样四类。不管八字中这些恶神是不是为用,会聚就很麻烦,往往因为名利心重,心性狠毒。

八字中的恶神,通常都要制化,没有制化,其人就难以走上正路。恶神汇聚,情况就有一些复杂。有一些是恶神与恶神相战,有一些是恶神帮扶恶神,最小人的是恶神帮扶恶神。恶神制恶神,也是以恶制恶,以毒功毒。

做事往往与歪门邪道上奔,或是与歪门邪道联系紧密,因此这类人,搞得不好,就非常容易有牢狱之灾。因此这类人算的上是真小人。八字中这类组合未必占全,只有有一二就足以表明问题,占全了就更为麻烦。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狮语•筑梦##追寻青春足迹·红色筑梦之旅##镜头中的三下乡##青春三下乡# “在四川的某个角落,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闪亮霓虹,亦无繁
  • 古巴总领事内斯特尔·托雷斯(Nestor Torres)会见了#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教授。 双方都回顾、展望了在反兴奋剂实验室,乒乓球相关计划和其他领域的潜在
  • #日常vlog#一晃眼,微博之旅两年多了。 2008年我才有第一个微博号。上微博除了关注别人,就是看看文章,发点什么。后来几年没打开,微博号丢了。2017年再用
  • 想想我有时候确实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因为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 所以因为觉得腿粗,不敢穿短一点的裙子 因为怕别人说,就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也许马德这段话能给你答案: “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深刻, 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
  • 又一网贷平台遭清盘!待收40亿,逾期25%!2020最终倒在疫情期间 所有的青春都一样 2小时前 年初,逃不掉的历年魔咒,暴雷小高峰。 在2020年的刚开始
  • #联通你我 与智慧同行#(乐观态度,时尚健身)丽水联通为感恩广大用户多年的支持,5月22日丽水联通通过哔哩哔哩网站直播开展了一场“乐观态度,时尚健身”的直播活动
  • 拖延了写课程论文的时间,看完了《哲学导论》,我觉得支持我看完的一方面原因是王兄的个人魅力,娓娓道来同时,还在我我产生疑问的时候立马举出例子消解掉我的疑惑,整体的
  • #悦为成长点滴[超话]# 来自客服基地松竹草的分享: 我是从六月份开始进入公司的,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四个月,也在学到了很多,也交到了一些朋友。我记得我前段时间刚
  • 虽然并不太喜欢广式点心,但不得不说,富鹿确实做得不错。 冷菜只叫了泰式茄子,紫皮细细的茄子去籽腌制,调味精致层次丰富,极开胃;瘦肉排骨汤炖得浓郁,肉排触碰就酥化
  • #浪浪钉[超话]# 我也忍不住来吐槽一下俊子的白袜子!首先声明我是个土鳖,不懂时尚,但以我看韩剧,看红毯,看婚礼现场等各种男士装扮来说,要么黑,要么不穿,你白袜
  • #诗歌##原创诗歌# 蛮荒生长 诗|幺梦 满园花草 如若只有我面向太阳 那注定背对温室的怜悯 这一腔热血无处挥洒 就梦也为马 虚也追求 如果我的藤蔓爬
  • 你我都是梦女,梦里来battle 絮梦女们,你们去阿絮面前嘶喊让他离开温客行,周絮只会拿白衣剑封喉你们。 温梦女们,你们去老温面前嘶喊让他离开周子舒,甄衍只会用
  • 刚刚和小宁看完《我要我们在一起》,他正在回去的地铁上,我拿着他买给我的每月小礼物敲下这段文字。路过车库镜子看了一眼,我的眼睛里都是幸福的模样。 看之前我说“想
  • 我们总是会羡慕开在悬崖边上的美丽花朵,那是因为花朵盛开的地方是我们无法到达的。 人真正的魅力:不是你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而是对方认识你多年后,仍喜欢和
  • #lzj想随便写写# 今天天气真不错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伴随着 恐惧 期待 焦虑 快乐 担忧 幸福 怀疑 写下了很多零零碎碎 一模过后的心情飘忽不定 “
  • 肖战我喜欢你❤️ 一旦喜欢上谁就别无所求, 只要每天能见到他就已经觉得很庆幸。 一辈子很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可这种心情很长, 如高山大川,绵延不绝。
  • 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天气还是一如既往地燥热。菜菜觉得爽口的凉菜才是心头真爱,和菜菜有一样想法的人就学起来吧!1.苦瓜拌虾仁材料:苦瓜2根、鲜虾200克、大蒜3瓣
  • #每天记下三件开心的小事# 1、下定决心做个结实的胖子 昨晚去参加某生日饭局,内心一直期盼着吃蛋糕,看着中年精英男士们拘谨扭捏地吃上一小口,惶恐而悔恨的面容
  • 原来麦片还可以这样吃,学到了! 最近去闺蜜家,作为一个麦片疯狂爱好者,闺蜜对好麦多黑金5+3麦片情有独钟,并且还解锁了很多吃法,我学到了! 燕麦果仁粥,这个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