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佣赁辗转遂至父舍
(第八十二段)
【我等今日,闻佛音教,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佛说声闻,当得作佛,无上宝聚,不求自得。譬如童子,幼稚无知,舍父逃逝,远到他土,周流诸国,五十余年。其父忧念,四方推求,求之既疲,顿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娱。其家巨富,多诸金银,砗磲玛瑙,真珠琉璃,象马牛羊,辇舆车乘,田业僮仆,人民众多,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人,无处不有,千万亿众,围绕恭敬,常为王者,之所爱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
以诸缘故,往来者众,豪富如是,有大势力,而年老迈,益忧念子,夙夜惟念,死时将至,痴子舍我,五十余年,库藏诸物,当如之何?尔时穷子,求索衣食,从邑至邑,从国至国,或有所得,或无所得,饥饿羸痩,体生疮癣,渐次经历,到父住城,佣赁辗转,遂至父舍。】
须菩提以上所说代表的是小乘人的思想认识,这一篇是摩诃迦叶对这些思想认识及世尊所作的比喻开示,用偈语的形式做总结。梵文中“摩诃迦叶”之摩诃译作“大”、故又名“大迦叶”。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头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称号。是第一次经典结集号召者,在灵山法会上独得佛祖心法,为禅宗第一代祖师。
摩诃迦叶说:我们这些声闻缘觉人,今日得到了佛的认可,认我们为佛子,又给我们宣讲《妙法莲华经》,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欢呼踊跃,感叹得到了未曾有的一乘大法。
佛又授记我们声闻人都能够成佛,说明了对佛的无上宝藏,即一乘妙法,是自性本具,可不求自得。说我们以前乐于小法,就像年幼无知的孩子,为了表现自己长大了,而舍父逃离,远到他方,“周流诸国”:“周流”即周遍流落、“诸国”比喻三界火宅。如此周流诸国“五十余年”:“五十余年”比喻五道,即: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意思是离开佛法的人,始终都在三界五道中轮回。
摩诃迦叶说:佛知道众生在生死中的轮回之苦,时常忧念,“四方推求”。“四方”指观照,观是观察、照是照见,观照什么呢?观照四方世界中“胎、卵、湿、化”四大类众生。意思是佛于如来大定中,观照到这些众生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以大悲心寻求可度的机缘。
摩诃迦叶说:如来为求可度之机,时间久了,“求之既疲”,求之既疲是指机缘没有成熟时、求度众生会感到身心疲惫。于是如来“顿止一城”。此比喻佛见机缘成熟后,即出兜率天,下降阎浮提世界以度众生,阎浮提就狭义而言指的是印度、就广义而言指的是整个人类世界。这里说的阎浮提世界比喻一城,佛下生阎浮提世界,即“顿止一城”之意。
佛来阎浮提世界,下生在今尼泊尔境内,出家成道后,就开始“造立舍宅”,“舍宅”比喻道场、“造立”就是建立道场,道场建立后,佛陀开始了他的弘法生涯。
佛的道场最初是鹿野苑,后来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祇陀园、灵山等处。佛在道场里开示了“五欲自娱”法:此“五欲”不是凡夫的五欲,是以五乘佛法为欲,即:一、人乘欲;二、天乘欲;三、声闻乘欲;四、缘觉乘欲;五、菩萨乘欲。佛的五欲是以五乘佛法为欲、是随机施教的欲,此五欲即方便法,为法自在,佛常施与众生,能生喜乐,又可以自娱。
长者“其家巨富”:“其家”比喻如来藏。如来藏具足世出世间一切法,是万法归宗处,故以“巨富”比喻。而“金银”和各种“珠宝”则比喻十善法;“象、马、牛、羊”比喻四谛法、十二因缘法;“辇舆车乘”比喻四摄六度法;“田业、僮仆、人民众多”比喻三界众生。
如来藏具足五乘佛法,五乘佛法可教化无量多的众生,使学者受益、闻者也受益,受益于出入息利,遍及世间,得真实法乐之利。五乘佛法对“商贾”即买卖人、“贾人”即官方买办等士农工商,各种根性,上智下愚者,皆能普被广度。
佛有种种德能,是大法王,因此常受到当度未度之一切众生的恭敬围绕,为一切至诚求法者广施法雨。十方法身大士,对佛也是恭敬有加,常听佛说法。是这些原因,在佛所来求法的人、闻法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佛非常富有,拥有太多的法宝,更有三身四智之大威势,虽然如此,但佛不坏世间法,顺应世间人的生死寿命,因此佛自知入涅槃的时间快到了,对未得度的众生忧心仲仲,昼思夜想。
佛想:那些乐于小法的声闻学者,舍离大法,仍住于五道中,我有这么多的法宝,谁来继承呢?穷子心胸狭隘,只求衣食温饱,从这个邑(县)到那个邑(县)、从这个国到那个国,这里说的“邑”比喻欲界、“国”比喻无色界。意思是他们从欲界修到色界、又从色界修到无色界,始终都在三界内,没有出轮回。
由于他们执着于小涅槃,得少为足,修来修去,至今仍在五蕴十八界里,破色蕴、破受蕴、破想蕴、破行蕴、破识蕴,功夫用得好的,得到点境界,用得不好的,什么都没得,得到的也只是有漏的人天果报。
小乘人由于没有大乘法味而常现“饥饿羸痩”:“饥饿羸痩”意为不得食故而饥饿、不学大乘,故而不得大力用,即现“羸”;无大乘功德、故现“痩”。此比喻小乘人耽空滞寂,缺乏慧水滋养,不得大妙用而显得虚弱渺小。
摩诃迦叶说:轮回中的众生由于迷于一真,遍生无明惑,犹如身上长满了疮癣。如此在三界五道中流转,吃尽苦头后,最终来到了佛的住所,对以前舍父逃离的冲动有所认识,认识到了在大乘佛门外的日子,学点小法,犹如替人打工帮佣,只能求个活命,也就是只能了分段生死,而无缘大自在。他们在小法中反复辗转,深思熟虑后,认识到了大乘真理,才又来到了佛的道场。

临终助念开示文集

增广文钞卷四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一】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无论天人修罗鬼畜地狱,况男女贵贱,智愚贤否乎。其升沉六道,轮回不息者,由迷之浅深,与业之善恶,以为因缘,而一念佛性,固未尝因此或有增减也。以迷而不知,不但不得受用,反承此佛性功德之力,作起惑造业,因业感苦之本。岂不大可哀哉。如来愍之,令其返迷归悟,断惑证真,以迄亲证本具佛性而后已。又以众生无力断惑,纵有修持,不能现生即了生死,再一受生,多皆迷失,则尽未来际,解脱无期矣。于是以大慈悲,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法门,俾一切若凡若圣,同于现生,仗佛慈力,了生脱死,较彼专仗自力者,其难易迟速,天渊悬殊也。以故自古迄今,缁素四众,修此法门,往生西方者,不胜其多,即近时亦常见之。安徽石埭县徐母杨太夫人者,徐居士国治之生母也。其性情孝慈柔善,明敏果决,事父母,事舅姑,相夫教子,持家处事,一一皆悉堪作闺阁典型,女流师范,方之古烈女母仪,贤仁,明智诸传,殆无愧焉。幼即奉佛,老而弥笃。其子三,曰国华,国钧,国治,各受职于政商二界。国治在天津,欲长侍膝下,于民国十年,迎养至津,遂持长斋,受优婆夷戒。从兹念佛益精进,颇有瑞征,恐不求一心,专希瑞相之愚人受病,故不录。是秋,安徽水旱奇灾,省长电调国治襄办赈务,以八年在京,办有成绩故也。国治不忍远离,夫人责以大义,促令速去,以救灾黎。国治在皖年余,夫人有病,不许书信言及,恐远道来省,致误赈务,并嘱国华国钧劝募,以己私蓄,倾囊相助,蒙大总统题颁匾额,与慈惠徽章。

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 然心愿差别,
其相乃多,
若不指陈,
如何趋向。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
又不贪欲乐果报,
唯为生死,
为菩提。

如是发心,
名之为正。] ---

《 劝发菩提心文 》
  
大安法师讲解 :
  
好,
请看这一段。

上面把发菩提心立坚固愿的重要性作过阐释,
下面就从发心立愿的差别形相,
来标显出一个大乘行人修行的标准。

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常谈发心,
发心的内涵非常广,
世间上也讲发心,

发求名的心,
求利的心,
求当官的心,
求做善事的心。

它也由这个心,
立种种的目标,
种种的愿。

即使修行也有种种不同的动机,
所以发心立愿的相状是很多的。
  
那么到底一个大乘的行人,

正确的发心和立愿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善知识给我们特别地开示出来,
才能令我们的发心趋向正确的目标。

否则我们对自己修行的这一念动机常常会迷惑颠倒,
常常会把错误的发心认为是正确的,

或者把正确的认为是不正确的,
迷惑颠倒。

所以省庵大师就特别地谈到这一点,
他了解到众生发心立愿的差别相很多,

如果不在这里加以指点,
陈述出来,
行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趋向正确的发心。
  
所以就
“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就是现在在这里,
概略地陈述八种发心立愿的形相。

这就归纳为四对范畴 :

邪和正是一对,
真伪是一对,
大小是一对,
偏圆是一对。

在这四对中,
邪正和真伪这两对是对世间凡夫的发心而言,

大小和偏圆是对出世间圣贤的发心而言,

其目的都是为凡夫圣贤修行人指示发心修行的标准。
  
“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这就来设问,
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来为下面阐述这八种发心的内涵作一个铺垫。

说明这八种发心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我们可以选择采取,
不正确的我们就得放弃。

这就是取舍。
  
下面就具体的对这八种发心,
四对范畴作一个非常精练的概述。

这种概述一方面是来自于佛典里面,

释迦牟尼佛对阎浮提众生的心理、
种性和好乐的把握,

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省庵大师对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众生的一些状况的把握。

这两种把握都对于我们众生有普遍的描述和指导意义,

乃至于现在我们看来都没有越出这八种发心的范围之外。
  
好,
我们来看第一种,

什么叫邪?

发邪心,
立邪愿的相状 :

“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这是第一种。

我们读这些文句,
都要把它作为一面镜子,
来照照自己,
我们自己的发心在这八种里面对号入座,

属于哪一类?

那么这第一种是邪心邪愿的相状。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
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
也想走修行的道路,
所以他也发心修行。

但是他发心修行,

一向以来的修行是什么?

不了解佛法的真理。
  
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要究明自心,
我们自心真如自性,
具足一切功德。

一切圣贤的学问都是在自心上,
在销归自性上下功夫。

儒家的学说如孔子也说 :

“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学人,
都是为己,

为己不是说自己的己,
这个己就是自性的明德,

都是为了明明德,
做这样的学问。

孟子也讲做学问是
“ 求其放心 ”,

把放在外面的心求回来,
这是在做学问。

“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儒家的圣人都把学问放在自心上。

那么佛法更是心法,
如果不在心地上下功夫,
就偏离了佛法修行的轨道。
  
我们大小乘经典,
千经万论,

都是在
“ 悉明唯心 ”,
都是在究明我们的心地。

现在很多学佛人很可怜,
他都不了解自己的心,

自心是什么状况,
每天心猿意马,
没有办法去控制。

自己每天打的什么妄想,
一概不知道,
没有在心性上下过功夫。

为什么我们要大家念佛,
念佛就是在究明自心。

我们的自心无形无相,
但如何了解我们的心 ——
你去念佛。
  
佛号就是实相,
借托万德洪名,
来显我们的自性,
单刀直入,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开佛知见,
这就在究明自心。

但你如果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就凭着与生俱来的我执,
去追逐外界的事情。

我们的心无量劫以来都是奔驰在外面的五欲六尘上的,

我们没有一刻的回光返照,
安住在我们的自性里面。

所以有这么一种修行人,
他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只知道驰骋在外面,
跟没有学佛的人没有多少差别。
  
所以
“ 但知外务。”

外务有几种呢?

这里列出了四个对象 :

第一是
“ 或求利养 ”,
财利的供养。

一切众生都以财物作为他的外务,
这是众生贪欲的一个重要的对象 ——
财色名食睡。

他虽修行,
但他还贪这些利养。

我们也看到,
很多修行人,
包括由修行人所组成的所谓的机构,

大多在开庙店,
一进去,
商业气氛很浓,

烧支高香要多少钱?

抽个签要多少钱?

开个光要多少钱?

他整个的就是求利养。

这样就使佛门的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
  
要知道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尤其是出家比丘,

如果他真心办道,
一定不会饿死的,
佛菩萨会给他四事供养的,

一切有信心的信众,
四众弟子,
居士会给他供养的。

然而他对这些信不及,
他一定要自己去求供养。

当他的心去求供养的时候,
他就不能究明心地,
不能安心在道业上,

那整个的他就成了一个公司的职员、
老板,

是这样的状态。

在南方的一些寺院,
称寺院的负责人就叫老板,
成了一家公司性质的。

这是
“ 或求利养 ”。
  
第二种是
“ 或好名闻 ”,

好是好乐,
他还离不开虚荣。

希望到处都知道他的名声,
要知名度。

这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于是他就会搞一些新闻炒作,
让很多报纸刊物来登自己的光辉形象,
谈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事。

做点小事,
都要登报。

这都是
“ 或好名闻 ”。

有的修行人可能不好利,
但是好名。

利放下了,
对名的渴望就更大。
  
第三种
“ 或贪现世欲乐 ”,
贪现世五欲的快乐。

要知道五欲 :

财色名食睡,
地狱五条根啊!

色声香味触,
都是我们轮回的根本。

他看不破这些,
放不下这些,

而且挂着修行人的名义,
还要去贪这些世间的快乐。

有的人就更讲排场了,
出门都要坐名牌的车,

如果不坐宝马车,
都丢不起这个脸。

这是贪世间的快乐,
不能淡泊明志啊!

他因贪这些,
不能淡泊明志,
不能少欲知足,
他那颗心就安定不下来。

世间五欲快乐的滋味很浓,
但是他的道味就没有了。

第四个
“ 或望未来果报 ”,

他修行是想得到来世的人天福报,
或者下辈子做人,
能做大官发大财;

或者修行想得到上天堂的快乐。
  
这些都是邪的发心。

当我们看到这些文句的时候,
真的有点感慨啊。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
可不就没有摆脱

“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的范围。

很多到寺院去的,
到佛教团体去的,

你去问问,
有几个真的是为了求解脱,
求了生脱死成就佛果而来寺院的。

很多人都是求福报,
求保佑自己。

甚至还有一种观念,
认为学佛了,

怎么才能表明你学佛得到利益了呢?

一定要身体比别人更健康,
钱要比别人挣得多,
官要比别人当得大,
才说明你学佛就有利益了。

这些观念还很有市场。
  
于是很多人就振振有词 :

我要积极勇猛地得到这些东西,
我考上博士了,
当上部长了,

证明我学佛有贡献,
有利益了,
别人就会来学佛了。

他要做表范。

甚至得了病,
我一学佛就必须好,
这才能说明我学佛很有利益了。

我们听到这些都胆战心惊,
这可是指错了方向,

发错了心,
这些都是邪的东西啊。

佛教对世间这些五欲的快乐,
来世的福报,

怎么去看待它?

佛教对我们人生当中,

遇到种种的逆境、
障碍,

怎么去看待它?

这要用智慧,
用佛的知见去看待。
  
《 净土十要 》里面
有一篇文稿
《 念佛直指 》,
是元代的妙叶大师写的。

《 念佛直指 》中的
第十七章就讲的是
“ 十大碍行 ”。

妙叶大师非常慈悲,
他知道末法时期的行人,

一学佛法,
他的魔障就会起来。

魔障起来时,
往往透不过这个逆境魔障,

就会退失自己的道心,
使无上甚深的佛法在他身上得不到利益。
  
所以出于这样的一念悲心,
他就写出十大碍行来,
让一切行人先把自己放在一个障碍逆境里面,

使这个障碍逆境成为修行道业、
得到解脱的逆增上缘,

这样障碍反而容易得到通过。

如果障碍得到通过,
这就是以八苦为师,

就能够使一切障碍逆境都增强念佛的信心,
使净土的莲华更为光明灿烂。

如果不能把握这一点,
即使你在一个顺境当中,
也会退堕。

他这个十大碍行充满着辩证法,
真是把众生的状况描述得非常的确切。

这十大碍行也不是妙叶大师自己创立的,
他也是依据佛经里面来的。
  
我们来给大家介绍其中几个碍行,
看他是怎么阐释的。

比如对生病的问题,
他说
“ 念身不求无病 ”。

我们修行人不要求无病,
有病是好事啊。

为什么呢?

“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

你身体没有病,
非常强壮,
这时候你的贪欲就上来了。

大家想一想,
自己生病的时候,
是不是贪欲就会下降。
  
如果身体营养非常丰富的时候,
你什么都来了,
要干这个事业,
要得那个享乐,
贪欲乃生。

特别对比丘来说,
你不要身体太强壮了。

古人说 :
比丘常带三分病。

如果他强壮得像蓝球运动员一样的,
道心又上不来,
那就麻烦了。

下面就是
“ 贪欲生必破戒退道 ”。

这个贪欲心上来了,
他降伏不了,
他就会破戒。

一破戒,
他就成了佛法戒海的一个死尸,

就会被抛弃,
他就会退失他的道业。

所以,
一个修行人要用智慧观照这个病,
病的性是空的,
知病性空,
于是这个疾病就不能对自己产生恼害。

不产生恼害,
这样的疾病正好就是我们修行道业的良药,
“ 以病苦为良药 ”。

所以还要去求无病吗?

有点病是好事啊!
  
再看下面 :
“ 处世不求无难 ”。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
没有厄难。

如果在世间你没有一切厄难,
你骄傲的心,
奢侈的心就会起来。

太顺利了,
那你就像独生子女一样,
象骄傲的公主一样,
你骄奢的心就会起来,

你就会欺负人,
居高临下,
就必然会欺压其他人,
欺压一切。

所以要体会到人生的苦难,
苦难的本性也是虚妄业力产生出来的,

叫作
“ 体难本妄 ”。
  
所以这苦难也伤害不到我们。

你知道它是虚妄的,
就不会被这个虚妄的苦难所伤害。

就像梦中你遭遇水难火难,
你知道水火灾难很痛苦,

但你知道是梦中的水火灾难,
也不会伤害到你。

“ 难亦奚伤 ”。

所以以患难为解脱,
这患难正好就是你解脱的增上缘。

你在这种患难里面,
正好是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你在患难当中修行,
你将死在安乐当中啊。
  
再看下面 :
“ 谋事不求易成 ”。

你做某件事业不要去求很容易成功,
如果事情太容易成功,
你心里就会生轻慢的心。

轻慢的心上来,
你必定会想
“ 我多有能耐,
多有能力 ”,
这个傲慢的心就会起来。

我们要用智慧观照,
一种事业是不是能成功,
是成功还是失败,

这完全是我们宿世的业力所决定的,
并不取决于你有没有能力。

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多的是,
为什么他做不成。

赚钱的人都想赚钱,

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能赚到钱呢?

所以事情成功,
不是因你的能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午后两点左右是天气最热的时候,然而正对见面会主舞台的最佳观看位是没有遮阳棚的,许多游客和影迷就在大太阳下直晒,我是真心佩服这些人的勇气和毅力,也真是够拼的。不过
  • ”“我要说,总决赛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投就是迈克尔乔丹的,对了,还有他的小动作。开篇:大灾难下的小人物群像 背景板的细节雕琢 群像刻画: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细节:
  • 我并不看重作为版画家这一身份,版画只是创作手段的一种选择,也是个人化的一种选择,就像一个战士上战场时选择了某种兵器。如我的《苞米扬花》系列创作,是对乡土的怀旧,
  • #蛋仔派对[超话]#挂盗号我把号在8月22号卖给了这个受害的姐妹 但没有换绑 因为这个姐妹的手机号已经注册过了 然后就只给了密码 这个姐妹今天中午找到了说有人挤
  • WHA33.3 1980 年 5 月 8 日 第三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关于在全球消灭天花的宣言 第三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1980 年 5 月 8 日;审议了世界
  • 辛亥月戊辰日:属虎的朋友今天在外走动多,但工作运平平,做事进展缓慢,外部压力较大,易招惹小人,需冷静耐心,不宜太过乐观,遵纪守法是本分,踏实工作是真理。在与别人
  •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活动轨迹如下:11月9日9:00左右,到万柏林区中海国际社区3期工地;18:00左右,到杏花岭区清华苑小区停车场,在车中休息。根据流行病学
  • 它在浅水湾中左右翻滚,扑腾着,剧烈地动弹身躯,向小麦克传递着一个它不远万里冒死相见的信息——人类必须尽快弥补对地球造成的伤害,不然一切就晚了…… 当读到这儿,
  • #北京租房大师[超话]#四惠东,四惠,国贸,大望路,通惠家园,惠泽园,惠润园,惠生园,远洋国际,康家沟,东恒时代,大悦城,甘露园,1号线,10号线,6号线。高碑
  • #五号位之家[超话]# 别去给他整热度,好多平白无故的骂妹妹,因为他平时他会装,没人看清他真面目,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他就是想人骂他,毕竟黑红也是红,那么他这剧
  • #萧薰儿[超话]#[思考]#斗破苍穹女主萧薰儿# 土豆特意给了某人期待的高光、“简单”又“隆重”的四人婚礼以及“两次”大婚、十年前流行的一些梗[思考]再加这张图
  • 感染者2:通过社会面核酸筛查发现,居住地同感染者1,工作地为西城区骡马市大街8号。感染者2:通过社会面核酸筛查发现,居住地同感染者1,工作地为西城区骡马市大
  • 同时,继续不断优化社区便民核酸采样点,建议市民根据需要进行核酸采样检测,这既是对自己和家人健康负责,也是为全市疫情防控做贡献。答:一直以来,合肥市疫情防控都因时
  • #handebaladin# ❤️喜欢Hande的♾️+1天❤️ 这场旅行像是一场圆梦之旅 将那些之间的点点滴滴实体化的在我眼前呈现 第一次离你这么近 第
  • 很多娃娃脸的女生都是包子脸(脸型圆润,长宽比差不多)比如:赵丽颖、陈妍希、金高银等。另外就是干净纯真的治愈系的笑容,像金高银在鬼怪里面饰演的高中生就非常的爱笑
  • #自学板绘[超话]##插画[超话]##ipad绘画[超话]# 拼课吗?【新新课】所有新课都能看:蓉儿第三期水彩、度薇年五合一插画,叶汁 姜一哥 昔酒 阿花男生
  • 徐力校长在活动上致辞,他表示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学校与华为共建ICT人才培养基地是推动学校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
  • 好惨啊小V,老被打,当你们俩感情助推剂还要每次被打,都给气出河豚嘴了[磕到了][磕到了][磕到了]#黑帮少爷爱上我#今天又有哪些事儿今天一大早就被妈妈从睡梦中
  • 属于慢热型的己日之人,并不会因为缺乏主动的积极性而在情场上缺席,反倒是会吸引充满“母爱”人的关注,更是经历过爱情涛浪的人在惊悸过后所最喜欢的对象,懂得用心去感受
  • 后来领了应援口罩,再此要跟范范姐说声抱歉,没太认出来也没打招呼[允悲]上次见还是18年七夕活动还是长头发呀~~然后还有位酷酷的妹子拿着平板记着帮忙分发物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