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圣板块、大学城板块……西安未央湖片区将进行全面改造升级】#西安未央湖片区将参照曲江模式全面改造升级#有湖、有别墅、双地铁通达……这样的未央湖片区该是宜居宜业的,但是这些年却少见大的项目落地,那个城北人共同记忆中的未央湖也早已荣光不再,不免令人唏嘘。

这样的现状或将在十四五期间得到改善,因为未央湖片区提升改造项目将持续进行,未央湖游乐园将参照曲江池开发模式,进行全面改造升级。

对于未央湖附近的居民来说,这一次,身边的居住环境或许将会有大变化。

央湖片区

北四村征迁工作已完成

今年6月27日,西安市未央区召开大学城城市更新项目方案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充分发挥片区优势,合理规划各类生活配套设施,汇聚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实现“工作在渭北、生活在未央”。 这次会议中提到的大学城城市更新项目就是未央湖片区提升改造的重要一环。届时,会以秦汉大道为界将未央湖片区分成环未央湖片区以及环大学城片区,未来,这里拟建设服务渭北工业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总部基地,打造“科创之芯”。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其中,环未央湖片区北至渭河,南到秦汉大道,西至西铜高速,东至北辰大道;而环大学城片区则北到秦汉大道,南到北三环,西至西铜高速,东至北辰大道。再多说一句,环未央湖片区的开发改造将依托河湖相映的生态环境优势,按照“南有曲江池、北有未央湖”的视野,打造成北城品质最高端、生态最优美、现代产业最聚集的园林式片区。

华商报记者从未央区政府部门了解到,整个十四五期间,未央湖片区提升改造都将持续进行,目前北四村(郑家寺村、湖北庄村、草店村和新光村)征迁工作已完成,这是个积极的信号。

当年的环湖别墅区

如今已变成老旧小区

未央湖,听起来就很美的地方。没错,这里是西北最早开发的人工湖,属于城北人共同的记忆,生态资源十分优渥,因为美也因为早,当年沿着湖畔建成了一圈别墅小区,现如今,这些老别墅小区已经变成老旧小区,入住的多为老人和租户,湖也因为归属问题,距离免费开放十分渺茫。

因为未央湖闻名在外,整个未央湖片区其实优势相当明显,先说位置,这里位于渭河、灞河交汇的三角洲区域,要知道在现在的西安择居,能临水而居可是非常大的卖点。再说占地,规划面积15.4平方公里,东至北辰大道、西至西铜路、南至北三环、北至未央与高陵区界。位置好面积大,辖区共有33个行政社区(村),常驻人口约13.3万人。

整个片区以秦汉大道为界,南北差异发展,主题特色十分鲜明。北部依托西安最早兴建的未央湖游乐园,环湖而建有雅荷度假山庄、丰源美佳、银河湾、留园等10个别墅型小区。长庆湖滨花园、华浮宫桂园、倚能维兰德小镇、景家堡、陈家堡、王家堡、新房社区等7个新建居民小区或安置小区。未央金茂府项目、东原印·未央居项目和王家棚城改项目3个重点在建项目;南部以未央大学城、北三环大明宫为核心,形成环大学城教育产业、生活配套商业和建材家居等商品批发基地中心。郑家寺、湖北庄、草店、苏席、北钱5个城中村分布地块其中,占地约800亩。

有湖,双地铁,商业聚集 有湖,有别墅,有高校,商业聚集。按说,发展优势十分明显,细数一下,也确实如此。

未央湖片区东临浐灞生态区,西临高铁新城,北接渭河南岸,南邻北三环。先说最优越的生态优势,未央湖片区北临渭河、东临灞河,水资源丰富,拥有一批优良的水生态旅游景观,渭河、灞河两条观光河堤路围绕辖区,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为将来打造出北城最美、生态最优的花园式片区奠定坚实基础。与生态优势并驾齐驱的还有交通优势,片区距行政中心仅有5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8公里,距奥体中心4.5公里,距西安北客站3公里。还同时拥有地铁10号线、14号线双地铁,三站点贯穿辖区,郑西客运专线穿境而过,进一步提升了交通的快捷性。这些都是其他很多城区羡慕不来的便利,区域内还有以北辰大道、武德路、西铜路、北三环、秦汉大道以及规划中的尚稷路等为骨干的三横三纵的格局,可谓四通八达。也正因为交通的优势,片区拥有西北最大物流、建材交易中心,16个专业市场,4000多家商户,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只有以上这些发展优势吗?不,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近期未央召开会议将大学城城市更新项目提上日程,未央湖片区的科教优势也非常丰富,未央湖街道辖区内拥有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医学院、西安警官职业学院等高校。

未央湖游乐园将进行改造升级

有湖,有别墅,有高校,有商业聚集,交通又十分便利。但为何说了多年的“未央湖片区提升改造”就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呢?究其历史原因,有很多,也可能是包袱太重。多年前名噪一时的别墅小区们已经老旧破败,荣光不再。环湖兴建的10个别墅型小区,平均楼龄约为15年,其中老旧小区就有3个。片区市政设施配置不足,水电气暖覆盖不全,主次干道路况差等级低,背街小巷断头路未打通,交通环境拥堵不堪,通达率也不够,环湖南路以北还有空白点。放眼整个片区,缺乏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化娱乐场所,商贸文娱业主要为居民区商住底商。投资人最为关注的教育和医疗配套更是惨淡,中小学多为原行政村或长庆配建学校,片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没有,仅有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小型民营医院和零散个体诊所,不得不让人长吁一声。

优势明显,短板也毫不留情。但未来仍在。

华商报记者从未央区政府部门了解到,下一步,根据片区三年行动方案,未央湖片区将会分为三个板块:环未央湖-华圣板块、大学城板块、大明宫市场板块进行分区域提升改造。

其中,环未央湖-华圣板块位于渭河以南、秦汉大道以北。参照曲江池开发模式,对未央湖游乐园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同时,将未央湖周边品质较差的10个老旧小区和华圣果业地块全面整合,打造集高端住宅、品质商业、特色产业发展于一体的区域综合开发项目。

大学城板块位于秦汉大道以南、建材北路(文德路)以北。全面拆除板块内违建点,提升大学城周边大环境。利用征拆的土地资源和高校文教资源优势,引进附属中小学、高水平医院及医疗培训机构,打造产学研实践基地和孵化平台,形成环大学城“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产业创新生态圈。

大明宫市场板块位于建材北路(文德路)以南、北三环以北。将围绕三村联拆(郑家寺、湖北庄、草店)及大明宫地块低端仓储物流市场整体拆迁和升级改造,以腾笼换鸟的方式,新建图书馆、综合商业体、运动公园等配套设施,引入一带一路国家商品交易中心,智慧化家居产业基地等项目,打通大型主干道,逐步实现提档升级。@华商网

#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新华社《瞭望》 | 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兰州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自2012年8月获批设立十年来,#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 从拓荒植绿、铺路通水,到产城融合、宜业宜居,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卫东 宋常青 李杰 王铭禹

2012年,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批复设立。设立之初的兰州新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坡“撂荒”盆地,满眼童山秃岭,遍地盐碱荒滩,完全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

十年来,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白纸绘丹青”,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人才环境、生态环境,近年来更是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城从荒地崛起

2012年8月,位于兰州市北部60余公里的秦王川盆地迎来了高光时刻,位于此地的兰州新区作为我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获批设立。

彼时,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中间位置的兰州新区,被寄予了助推区域均衡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点的厚望。

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人口不足10万人、GDP不足5亿元,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北距腾格里沙漠仅25公里,东、西、南三面均为黄土丘陵,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沙肆虐、土地贫瘠。

“国家级新区对甘肃是新鲜事物,无先例可循。”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罗耀宗说,与其他人才、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地方相比,兰州新区相当于从零起步。

新区距离兰州市城区较远,起初各项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备、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制约着引进人才、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推进,为此,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便加速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兰州新区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产业新城雏形初现。

同时,兰州新区产业发展实行“一招二迁三引”,即奔赴各地紧盯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引资,同时力促兰州市区企业“出城入园”迁入新区。

兰州新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始终秉持改革先行、均衡发展理念,一方面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营造发展高地、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强化产业集群驱动、生态治理先行的发展思路,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兰州新区推动“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改革,县级机构精简26%;撤销除教育、卫生以外的管理性质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精简50.8%,全部充实到园区、社区服务一线。
“机构的精简,充分释放了行政管理、组织运行效能。”兰州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王俊锋说,目前,兰州新区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企业投资审批流程和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目标的四分之一以及八分之一,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在国家18个试点中位列第三,市场主体年均增速30%以上。

——人才环境持续向好。为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兰州新区实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打通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间干部人才交流渠道,推动干部梯次良性发展。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扶持、人才选拔管理等系列政策,近五年引培各类人才超10万人,人才“虹吸效应”充分释放。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年来,兰州新区累计生态修复超12万亩,造林绿化20多万亩,城市绿化率由2012年不足5%提高到2021年的36%,不仅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还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绿色中国·环保成就奖之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经济增速领跑国家级新区

近年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兰州新区发展迅猛——连续5年GDP增速超15%,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表示,兰州新区不是新建一座城,而是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甘肃特点的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

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时,就赋予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职能。

十年之间,甘肃省委、省政府指导兰州新区围绕“极、地、台、区”四大功能定位,打造西部特色现代化新型城市,初步形成较好发展局面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兰州新区GDP从设立之初不足5亿元,到2021年突破300亿元,增长近60倍;近5年GDP增速最低15.6%,最高达20%。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兰州新区GDP增速仍达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优质产业项目富集。5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080多个、总投资5280多亿元,形成了千亿级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其中,2021年12月,海亮集团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破土动工,今年6月首条铜箔生产线便投产出箔,将于9月正式投产。海亮集团副总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超180亿元,将助推兰州新区形成全球最大的铜箔材料生产基地,高端产业持续落地开花。

——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为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兰州新区出台科技揭榜挂帅、扶持奖励等系列政策措施,建成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比重达38.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在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十年之间,兰州新区不仅创新平台从不足10个增长到168个、研发人员从200余人增长到近6000人,而且研发强度从1.4%提高到3.8%,位居全省前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6家增加至2021年的90家,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亿元。

——不断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2015年以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陆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对外开放平台快速搭建,肉类、种苗、冰鲜水产品、水果、粮食、活体动物六大指定监管场地和网购保税、跨境直邮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陆续设立,开通16条国际货运航线,实现国际货运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产自兰州新区的钻机、铜材、线缆、新能源汽车、农药等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集散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加快形成。近五年来,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58个,贸易产品200余种,商贸物流营收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45%,成为西北进出口贸易分拨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

走出特色之路

兰州新区获批十年来,从黄土荒丘到产业新城,从筑牢发展四梁八柱,到勇担“极、地、台、区”职能,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少专家学者、干部及企业负责人认为,兰州新区结合定位和围绕国家战略,克服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及疫情等掣肘实现较好较快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深度嵌入国家战略谋求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供参考借鉴的路径和样本。

一方面,西部地区,潜力巨大。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西部增添发展动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中东部产业西迁为西部提供发展主体,西部地区应把握机会调结构,形成“新增量”。

另一方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放。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中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其中,营商环境制约人才、技术、资本聚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形成产业发展、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同时,西部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前沿地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才能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桥梁,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华社

https://t.cn/A6SxIfL8

#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瞭望丨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热烈祝贺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奋进十年路启航新征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任卫东 宋常青 李杰 王铭禹
◇兰州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自2012年8月获批设立十年来,从拓荒植绿、铺路通水,到产城融合、宜业宜居,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2年,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批复设立。设立之初的兰州新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坡“撂荒”盆地,满眼童山秃岭,遍地盐碱荒滩,完全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

十年来,兰州新区荒地起新城,“白纸绘丹青”,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人才环境、生态环境,近年来更是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度,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5%,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城从荒地崛起

2012年8月,位于兰州市北部60余公里的秦王川盆地迎来了高光时刻,位于此地的兰州新区作为我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获批设立。

彼时,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中间位置的兰州新区,被寄予了助推区域均衡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点的厚望。

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人口不足10万人、GDP不足5亿元,所在的秦王川盆地,北距腾格里沙漠仅25公里,东、西、南三面均为黄土丘陵,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沙肆虐、土地贫瘠。

“国家级新区对甘肃是新鲜事物,无先例可循。”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罗耀宗说,与其他人才、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地方相比,兰州新区相当于从零起步。

新区距离兰州市城区较远,起初各项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备、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制约着引进人才、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推进,为此,兰州新区设立之初便加速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兰州新区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产业新城雏形初现。
同时,兰州新区产业发展实行“一招二迁三引”,即奔赴各地紧盯大企业、大项目招商引资,同时力促兰州市区企业“出城入园”迁入新区。

兰州新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始终秉持改革先行、均衡发展理念,一方面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营造发展高地、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强化产业集群驱动、生态治理先行的发展思路,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兰州新区推动“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改革,县级机构精简26%;撤销除教育、卫生以外的管理性质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精简50.8%,全部充实到园区、社区服务一线。
“机构的精简,充分释放了行政管理、组织运行效能。”兰州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王俊锋说,目前,兰州新区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企业投资审批流程和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目标的四分之一以及八分之一,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在国家18个试点中位列第三,市场主体年均增速30%以上。
——人才环境持续向好。为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兰州新区实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打通了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间干部人才交流渠道,推动干部梯次良性发展。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扶持、人才选拔管理等系列政策,近五年引培各类人才超10万人,人才“虹吸效应”充分释放。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年来,兰州新区累计生态修复超12万亩,造林绿化20多万亩,城市绿化率由2012年不足5%提高到2021年的36%,不仅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还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绿色中国·环保成就奖之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经济增速领跑国家级新区

近年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兰州新区发展迅猛——连续5年GDP增速超15%,领跑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表示,兰州新区不是新建一座城,而是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甘肃特点的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

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时,就赋予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职能。

十年之间,甘肃省委、省政府指导兰州新区围绕“极、地、台、区”四大功能定位,打造西部特色现代化新型城市,初步形成较好发展局面。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兰州新区GDP从设立之初不足5亿元,到2021年突破300亿元,增长近60倍;近5年GDP增速最低15.6%,最高达20%。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兰州新区GDP增速仍达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优质产业项目富集。5年来,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080多个、总投资5280多亿元,形成了千亿级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其中,2021年12月,海亮集团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破土动工,今年6月首条铜箔生产线便投产出箔,将于9月正式投产。海亮集团副总裁、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光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产值超180亿元,将助推兰州新区形成全球最大的铜箔材料生产基地,高端产业持续落地开花。

——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为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兰州新区出台科技揭榜挂帅、扶持奖励等系列政策措施,建成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比重达38.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在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十年之间,兰州新区不仅创新平台从不足10个增长到168个、研发人员从200余人增长到近6000人,而且研发强度从1.4%提高到3.8%,位居全省前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6家增加至2021年的90家,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亿元。

——不断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2015年以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陆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对外开放平台快速搭建,肉类、种苗、冰鲜水产品、水果、粮食、活体动物六大指定监管场地和网购保税、跨境直邮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陆续设立,开通16条国际货运航线,实现国际货运班列双向常态化运营,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产自兰州新区的钻机、铜材、线缆、新能源汽车、农药等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集散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加快形成。近五年来,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58个,贸易产品200余种,商贸物流营收突破2800亿元,同比增长45%,成为西北进出口贸易分拨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

走出特色之路

兰州新区获批十年来,从黄土荒丘到产业新城,从筑牢发展四梁八柱,到勇担“极、地、台、区”职能,走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不少专家学者、干部及企业负责人认为,兰州新区结合定位和围绕国家战略,克服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及疫情等掣肘实现较好较快发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深度嵌入国家战略谋求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供参考借鉴的路径和样本。

一方面,西部地区,潜力巨大。当前,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西部增添发展动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中东部产业西迁为西部提供发展主体,西部地区应把握机会调结构,形成“新增量”。

另一方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放。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中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其中,营商环境制约人才、技术、资本聚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能形成产业发展、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同时,西部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前沿地带,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才能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桥梁,实现高质量发展。
https://t.cn/A6Stm7XM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药膳专攻,疾病快去罚站~「每日药膳,今日专攻:更年期(抗衰老)」对于女性的关爱,不仅是在芳华正茂之时,当芳华已逝,脸上的皱纹逐渐多了的时候,女性不可避免的要
  • #电视剧大赏##全世界最好的盛明兰#我要嫁的郎君,若心里最要紧的不是我,那我宁肯一辈子不嫁,我也不吞这碗夹生饭。——盛明兰[摊手]#电视剧大赏##全世界最好的盛
  • !剧情啥的也非常可以!
  • 真的太难受了……前一段时间小姐妹们在分析我 得出一个结论我喜欢的基本都是花美男我想想也是 让我第一眼看到被迷倒然后持续能迷一段时间的都是长得漂亮精致的nanh
  • 流年,浑浊了我的眼眸,风扬起我的一身素衣,不知道轮回的沙漏枯干了几度烟雨,我仅凭着一丝烙印在心头的荒漠里寻你,你若不来,我又如何舍得老去。流年,浑浊了我的眼眸,
  • (华美艳丽)4、《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纶葳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每天多认一个字:葳蕤 「wēi ruí」》葳蕤 「wēi ruí」释义:1、草木茂
  • P1 我不记得一个人到底去吃了多少次火锅,但那家店最终还是没能撑过这个夏天。 P2 房间向阴,就连花的开放周期都要比其他屋子更迟一些,屋里人生,也是如此。 P3
  • 老和尚和小和尚一起赶路,路上遇到了一条大河,河上只有一座窄窄的独木桥。 岸边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因为害怕不敢过河,看到两位大师过来,她连忙求助。 老和尚二
  • Diu Back for the first day and I wanna be in my dorm at Davis right now[微笑][微笑][
  • ”辽宁主场力克吉林,取得4连胜,赛后赵继伟接受了采访。这场比赛,全队四人得分20+,尤其是继伟更是创造了自己的得分新纪录还有10个助攻!
  • 哪怕我在现实中喜欢上别人,但是心底最深处一直一直是最爱你的,2017年的我以为,我可能也就是三分钟热度吧,但是这一喜欢就是两年多,而且我已经把你当成我生命中重要
  • 但小雀的喜欢不是占有式的喜欢,在知道别府喜欢卷小姐后,她将自己的喜欢放进“别府担心小雀的白色衣服被那不勒斯意面弄脏而为她系上围裙”的回忆里,她选择了摇滚坚果,让
  • 而且,太一以后也会有更多的演出,签名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拳头]2.我知道每一个乙太都特别想要太一的签名,但与其让他签很多东西为什么不让他签一个更有意义的,给你不一
  • 这对我自己也是很好的提醒,当我开始用我的意志力去想,我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的时候,我可以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清理。我真想我用的那些软件,微那个博呀b那
  • 老中医万方琴先生发现了一个专门治疗腰痛的穴位,她给起名为“阳光穴”这个“阳光穴”治疗腰痛特别神奇,绝不部分的患者当场一次治愈,有效率达到了100%,治愈率为98
  • いよいよねんまつにちかずく、あたらしいいちねんがむかっています。このいちねんのあいだは、いろいろありましたが、こうかいというんか、たしかにちよっとこうかいしたこ
  • 与其因为不能爱而忘记,就算是痛也一定要爱着,我的爱比我的时间更漫长,我们终究会再见的。既然曾经拥有的都是对方的真实,那么永远记住他的爱他的好,忘记伤和痛,信心百
  • ☁️ 失踪人口突然闪现啦! 请记住「没有更新的日子就是在好好生活」&「没有消息≠坏消息」[羞嗒嗒] 我当然知道你们很想我啦!我也很想你们噢![兔子] 今天是
  • ▽ 我媳妇问我,在我们感情遇到问题,吵架后,你想过离婚吗? 我说,想过。 我媳妇问,几次? 我说,每一次。 我媳妇问,为什么不直接去民政局离了? 我说,民政局附
  • 《原来》我原来不是不喜欢按时上下班而是不想回到熟悉的地方按时上下班那里的路太熟悉那里的人太熟悉那里的故事太熟悉那里有些小仅能容下回忆不能有个新的开始我喜欢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