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原文 忏悔品 第六卷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

众胡跪。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亲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令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衍;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衍,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衍不灭,后过又生。前衍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

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怎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凡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口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其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健康大智慧-疾病大思考》

什么是病?什么是病症?什么是病根?
以风寒病为例。什么是风寒?一年四季都刮风,各种风,冬季皆是寒,自然流转,来去皆自然。冬季天寒地冻,春来即转暖;冰棒吃着拔凉、直打颤,一会儿就恢复暖。你想没想过,为什么人体内的风寒不分季节,却来之容易一瞬间,挥之不去几十年呢?所以,此风寒非彼风寒。

人体的风寒乃是趁虚而入,但关键在于“虚”的是什么?“入”的又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神不守舍,失魂落魄。”神为心,随心之气为正气。《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呢?心神不守其位,心魄飞离,正气随之而弱,风寒等“邪气”无处不在,心神失守,必遭“邪气”入侵,这就叫趁虚而入,没有“虚”,就没有“入”,“己虚”莫怪“他邪入”。

换句话说,其根本在于心,心病非病,是未病,未病不是病。人体最重要的构成是三魂七魄,离了魂魄即非生命,故古语云:万物皆有灵,有灵以为生。魂魄为神,神为心,心神不宁而失魂落魄,即心虚,病根乃心,心病非病,未病也。上医皆治其未病,上医皆知,在病未发之时,本天清、地宁、抱朴守一,病自何来呀?所以,只要招魂复魄,神归其位,神归则正气回,自然心通百脉接通,能量频率提升,无需祛除风寒,是风寒湿“邪气”等低频能量,无法在高频场中存在,自然离开了,就是正气营卫,恢复健康。

至于病症,风寒湿气堵塞经络即为病,气不行血不畅,淤堵即造成细胞不能正常新陈代谢,脏器功能不能正常运行,加之非人体本有之“外邪”,于是出现麻热胀凉酸木痛痒,甚至变异等等,这就是病症。

物有本末,治病必须抓住根本,否则有害无利,更伤害身体,甚至病治“死”,人治亡。人体所有的感觉恰恰是我们寻根问源的依据,是帮助我们找到“病根儿”的,你掐去枯叶是治不好大树的。
而现代西医、中医,大都通过仪器检查细胞、组织、器官等枯枝叶病,然后“对症下药”,殊不知,“对症下药”是个天大的错误,症者为末,当纠其本,怎可本末倒置?往往是用了大量药,花费了大笔钱,医生也累够呛,最后“症”是没有了,人也没有了,还是不知道根本,如此恶性循环,病越治越多,这就是医患之间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医是最宝贵的财富,是解决人类当下健康危机的唯一途径。为什么自古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之说?首先看看什么是“中医”?中为正,为德。古语云:心不近佛,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大医精诚》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先不用说别的,这份德行,有多少医者堪配啊?

只有真正的中医才能治病,治未病,一切病皆是未病,都不是病。心病还需心药医,古有招魂复魄之法,又有驱风散寒之术,无药而医为中医,中正为德,大德方为医,才不近仙,心不近佛,不可称医。现代的医者,大多自己心神不守、失魂落魄、浑身是病,被低频的风寒湿邪缠身,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没有医德何来医道和医术?

说句题外话,我们必须反思和面对:文化大革命打倒牛鬼蛇神,到底打倒什么了?为什么古今中外历史预言把文化大革命称为中国的“劫难”?因为牛鬼蛇没倒,神州“神”倒了,心碎了,魂飞魄散了,“中者无神何来医”?

让我们拍拍良心吧,今天说起神魂魄人们色变,唯恐避之不急,但是呢,贪污受贿犯罪怎么敢?在其位不谋其政怎么敢?吃喝嫖赌怎么敢?造假害人怎么敢?坑蒙拐骗怎么敢?谋财害命怎么敢?得癌症去死也敢啊!这才是真正的病!为什么谈论神魂不敢?清明上坟怎么敢?去给谁上坟?不是灵魂、不是鬼吗?这不是他们的现在、你的未来吗?神魂魄的问题不值得整明白吗?

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个世界全民皆病,危在旦夕,谁都不可能脱离国家、世界、地球、宇宙独活,为今之计,只有放下小我,唤醒良知,坚持正义、正心、正念。好好想想:社会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放下一切偏见和知见,放下凡夫人心所编的书本,内求于本心、智慧,唯有正心才能修身,唯有正心才能解决健康危机。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信仰的是什么?唯有正本清源。

庞院长
2019.2.19 正月十五

其实这是一句暗语,
怎么样,
开悟了吗?

惠能回答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米已经舂好了,
但是还有点不干净,
需要筛。

什么意思呢?

见道了,
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
到了
“ 本来无一物 ”的境界,

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
类似的说法,

还有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 ”

“ 泥牛入海无消息 ”,

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
这时能够泯一切相,

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
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
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

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知道那还不成熟、
不透彻,

完全不以为意。
  
《 坛经 》的后面,
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
有一首偈颂,

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 :

“ 不见一法存无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
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
还有无相境,

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
遮住了本有的智慧,
不得透彻。
  
“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
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
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

有极微细、
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
认为这就是到家了,

那就会错认路头,
错失提升机会,
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

所以叫
“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

“ 汝当一念自知非 ”,

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
就能够破除无明,

打开本有的灵光,
让它念念现前。

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以他自己的能力,
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

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
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
就离开了。

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
于是晚上三更,
他悄悄来到丈室,
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

然后
“ 以袈裟遮围,
不令人见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
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

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
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
“ 为说《 金刚经 》,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讲到《 金刚经 》的三分之一,

第十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的时候,

惠能大师
“ 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
打开了佛智,
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
来表达他的悟境 :

“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何期,
就是
“ 原来 ”或
“ 谁曾想 ”的意思,

原来自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
能生万法!

这时惠能大师,
全身揽入法界,
法界即自身,
自身即法界。

《 楞严经 》中讲
此时的境界,
用了一个比喻,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

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对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的

“ 此心 ”
最好的注解。
  
“ 祖知悟本性,
谓惠能曰 :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
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
到家的境界。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
学法没有真实利益。

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

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键在于打开本心,
其他的都是因缘法。

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
对于我们来说,
一瞻一礼都有功德,

所以
“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

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
称诵一句佛号,
都是成佛的因。

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
不可偏废。

《 坛经 》里面讲的
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
概念、
结论,

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
非常活泼,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
“ 此心 ”、

彻悟
“ 菩提自性 ” 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 ——
初关、
重关、
牢关。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也经常引起误解,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说 :

“ 三身者,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 :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法报化三身,
是我们修行总的目标,

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打开菩提自性,
彻悟自性的智慧,
即圆满报身;

“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们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

“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如果离开本性说三身,
那么三身就没有智,
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
也就是没有遍计所执自性,
那么就证得了四智。

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这样理解 :

报身有两种,
一个是他受用,
一个是自受用。

前面讲的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

是自受用报身,
是证悟法身的智慧;

菩萨的色身,
是他受用报身,
不同的福德因缘,
感得不同,

与众生的缘不同,
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

千百亿化身,
指的是我们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
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

所以叫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

禅宗所成就的三身,
是自性三身。

直接发明自性,
然后打开四智。

诸佛所具有的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它对应我们凡夫的八识。

以肉身直入佛智,
这叫
“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
这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
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说 :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是指我们清净的本心;

“ 平等性智心无病 ”,
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

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 ——
我执;

那么妙观察智呢?

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
它清净无染,
观察一切事物没有执取,
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

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
“ 在千人万人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

这才能称为禅师。

如何成就四智?
  
“ 五八六七果因转 ”,

“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在因地转成智慧以后,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在果地才能圆满。
  
若依教下唯识宗的教理,
第六意识第一次转智是在初地;

第二次转智是在七地末八地初,
证得无生法忍;

第六意识彻底转成妙观察智是在佛智境界。

那么第六意识一转,
末那识跟着转,

第六意识转变成妙观察智,
第七末那识同时跟着转变成平等性智。

此时,
阿赖耶识才转成大圆镜智;

前五识,
跟着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八识转智的次第,
是基本规律。
  
那么禅宗的祖师,
于转处不留情,

念念亲见本性,
不管动静,

都恒与法身相应,
处于那伽大定之中,

这时八识同时圆成四智,
这是禅宗不共的修行路线。

菩提自性在何处?
  
《 坛经 》中六祖大师这样开示 :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我们生命的真性是本有的觉知之性,
菩提妙心我们本有。

但是,
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它,
所以
“ 起心即是妄 ”,

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 净心在妄中 ”,
我们清净的本心就在我们的妄念中。

那么如何来把它发明呢?

“ 但正无三障 ”,

只要把我们的种种妄心、
邪见都止息,

就能够打开我们本有的觉性,
破除三障。
  
《 坛经 》中还开示 :

“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正是因为有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才能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 ——

我们的根身世界当时即坏。

我们之所以有
“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

这样的生命基本特征和能力,

正是由于我们有无限自由、
无限广大的觉性。

这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进化而来的,
不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也不会死去。

人工智能再发达,
也不可能有佛性,
这是我们学禅之人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认知。
  
《 坛经 》中还开示 :

“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如果能在我们的妄心中见真心,
打开了真心,
也就是发明了此心,

“ 有真即是成佛因 ”,
这才是成佛的正因,
直了成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你现在的心是别人的财富和安乐超过自己就不高兴,这是嫉妒心,嫉妒心是一种很恶的心,要坚决去除!”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就说明这个人的
  • 但是住进去以后,那套房子我一直很不舒服……我也不知道这种算不算阴阳眼,我经常会看见很多类似能量体一样的橙红色影子,在我家客厅飘来飘去。如果当时我应了她,走过去会
  • 截至11月30日中午12时,「粉丝互动榜」前5名即可获得相应奖品,福粉们加“油”冲吧[耶]~活动细则请见活动海报↓↓今年双买到的很喜欢的东西是买给爸妈的专门保护
  • 我很喜欢你,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你快乐,靠的太近,怕伤害到你;离的太远,又很想念。几年前刷到“滇西小哥”的视频,正好她做这期蘸水辣的视频,便买了一袋尝尝,不
  • 和好朋友打了好久电话 好像也理顺了乱七八糟的思绪 那都用真诚当面好好聊聊吧在外面看到的小狗就会想到小米粒这个小电驴保护套看着就很保暖虽然谈了很久但第一次打视频
  • 【梦工厂Dash n Drop】根据动画电影《守护者联盟》改编而成,电影中圣诞老人诺斯、复活节兔子、牙仙和沙人这些童话故事中守护小孩子天真和梦想的人物,与一个心
  • 这7️⃣家店铺的卫衣颜值也太高了吧!破坏工业墙,坐在两边,用墙体做前景拍摄,秒出大片,在落地窗餐区,搭配窗外的景色就像是到了韩国心一样,ins风十足品尝:餐品店
  • [心]爱奇艺会员123,新用户98:[心]1 2 3 京东plus年卡+爱奇艺vip会员年卡:[心][月亮]爱奇艺星钻会员 3 0 8:[心][月亮]2 2 8
  • 他在这个三万人的小城市出生长大,觉得这里非常的好,说10分钟可以开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他是ram皮卡,我是F150,我昨天把车trade了,确实太耗油了,而且我们
  • 首页,很高兴,你们在♡那年盛夏我遇见我的太阳【Angelababy】是她的出现让我阴沉的天气转晴是她的出现让我的世界有了彩虹那年 那天 那刻 那秒终于我遇到了我
  • 我之所以用微博是因为我想分享我在游戏中得到的快乐,但是我不会发,所以。[em]e248[/em]都说下雪天啤酒和炸鸡更配,但在没有下雪的南昌作为一名资生的吃货,
  • 我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语言,只想感受到你的一颗真心跳动,爱的脉搏在涌动着,如在我身边的静静守护就已很知足了,所以我是快乐的,从简约的生活里摄取纤细的点滴分享与你,一
  • ————❥.°ʚ 反馈 ɞ°. ❥———— 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 无针是真火爆不管是有针的还是和整形医院合作的全都在咨询最安全的无针微整市场就是这样你跑前面你就是
  • 《关于快手佐井》说起火影忍者相信各位80后、90后都十分熟悉了,作为全球最具人气的动漫之一,它早已不仅仅是一部作品,更是激励无数人前进、热血向前的青春励志之作。
  • 一些可可爱爱的朋友圈文案,值得收藏哦: ❶♡⃝ ʜᴇʟʟᴏ ◡̈ ☽⋆今日行走范围 ❷ ^^ ❸ᵕ̈ ɴɪᴄᴇ ᵕ̈ 周末生活 ❹✐.ɴɪᴄᴇ ᴅ
  • 一直想留住时间,所以去护肤、去装扮、去养生…其实时间就藏在笑容里,乐观的人,容颜新了,人年轻了,这也是留住了时间。小爱捐衣箱活动圆满结束,想要捐衣的家人可以来四
  • #你知道哪些冰淇淋界的天花板#大型雪糕选秀就已开启在传统麦当劳甜筒第二个半价,新晋甜品店都出北海道雪糕的夹缝里便利店冰柜中的产品想红真的跟做女团一样难但它们一直
  • 不用烦恼,“兼容王”雄迈巨峰为你解除这一顾虑,跳过繁多的电脑连接方式,直接通过后端录像机便可轻松修改摄像机的里的所有参数,如,增加宽动态,去雾功能,修改室外,室
  • 如果都忙成这样了,还有一个猪队友指责你一天什么都不干的话晚饭没有及时做好,换谁心理都爆炸额……我最后就是变成那个“猪队友”[允悲]所以男性全职带娃要注意的点,其
  • ”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钓鱼者大都只是为了休闲,而不是为了吃鱼,正所谓“钓翁之意不在鱼”只要我们开了口,大都会慷慨相送。”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钓鱼者大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