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寻迹#【天降“昆明湖”!从排走变留住,#北京如何留住了水资源#?】7月以来,京城急雨频至,人们常常听着雨声入睡,又听着雨声醒来。眼下已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三季少雨,一夏水”的降雨特点,使得北京汛期降水量的多寡决定了全年降水量的丰枯。
曾几何时,北京人对于雨水的传统观念是希望“快来快走”,但随着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加剧,人们对雨水的态度逐渐从“排出去”转变为“想留住”,从对立转变为和解,进而加以利用,化雨成“金”。

雨水,曾被视同于污水
北京在华北平原上属于“缺水区”,气候比较干旱,一年中的降雨往往集中在夏季汛期。过去,住在北京城里的人,一直在受雨水的气,北京人对雨水的情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一场雨下来,城里常常就遭了殃,积水成患,污水泛滥,原有下水道非塌即堵,形同虚设。那时候,海淀镇有一个“蝎子湖”,平时存臭水,热天生蚊蝇,下雨后水涨起来便堵住居民的家门口,出门得蹚水;宣武门外一带,大雨后路上积水成患,十几天不退……因此,在老百姓心中,雨水和污水无异。
北京日报1954年8月17日2版刊登的《和污水雨水的斗争》一文中提到,清朝光绪十六年,大臣周天霖给光绪皇帝上过一个奏折,详细地陈述了北京的水患:“……自上月二十八日大雨淋漓,前三门外水无归宿,家家存水,墙倒屋坍……每当暑雨蒸潮,黄潦(脏水)满街,浊污流溢,民间疠疫(传染病)大作。”
过去,雨水和污水为害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前人留给北京的280多公里长的下水道,只有20公里勉强能排水,其余不是塌就是堵。遇见大雨,天桥四周一片汪洋,住在这里的居民出门得坐在门板上划着走,更别提普通人家聚居的地方,雨水一冲,粪场里的排泄物就向房子里倒灌,大尾巴蛆在炕上、墙上爬来爬去。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北京便将消灭明沟和死水坑作为重点卫生工程,同时向排除污水与雨水宣战。
1953年4月24日,时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工程局副局长陈明绍在北京日报2版发表署名文章《为排除北京市的雨水和污水而斗争》,倡议全市人民为排除雨水和污水行动起来。当年,本市启动下水道和河湖的修建工程,其中占比最大的工程就是新建下水道108.76公里,相当于当时内城5个城圈的长度。
四海下水道是这一年下水道工程中最大的一项。东直门和朝阳门之间,沿着城墙根的绿草地上搭起了工棚,墙上打开一个十六公尺宽的缺口,给四海(积水潭、什刹前海、什刹后海、西小海)下水道干线开放了大门。过去,四海一带的雨水没地方去,就顺着地势连泥带水流进了四海,常年淤积的污泥使四海越来越浅。四海疏浚后,这一带的雨水暂时被引到御河,可是御河容量太小,每遇大雨,什刹海、积水潭周围便成了水乡;附近居民的院里,水淹没了膝盖;经过北京饭店门前的汽车常常被水弄得灭火抛锚。直到四海下水道建好后,雨水才得以沿着这条下水道经过宽街、张自忠路、东四十条胡同,穿过城墙流入东护城河。(1953年4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四海下水道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北京除了疏通原有280多公里的下水道之外,还新建了200多公里的下水道。耗时费力的下水道工程,在当时被视为解决雨水、污水排泄的最佳途径。

从“排出去”,到“想留住”
北京城的排水工程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截止到1981年,北京市区下水道总长度为1400多公里,增长了5倍多,明显改善了市区排水状况。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开始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北京缺水。
“三季少雨,一夏水”是北京降水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春季雨水平均在60毫米左右,约为全年总降水量的10%;一入夏季,雨水突然增多,平均达450毫米,约占总降水量的74%。降水过分集中的弊端就是,春季各种春播作物可以开始播种的时候,常常因为雨水少而延迟播种期,或是需要抗旱播种。这对于农业生产很不利。(1961年5月19日《北京日报》3版,《天上来的水》)
上世纪70年代,北京连遇旱年,缺水这个现实阻碍了民生和城市的发展。捉襟见肘的雨水一股脑儿倾倒在汛期那几个月,结果是城里淹了,乡下涝了,山里冲了,河滩漫了,还得为此劳民耗资开挖排水河道。
当时,郊区农业复种面积逐年增加、农作物需水量增多,再加上春旱严重、水库蓄水量减少,水源不足与农业增产的矛盾尤为突出。
通县在历年小麦生产中,都遇到一个难题:春天,小麦需要及时春灌,而这时候几乎年年干旱,再加上全县复种面积增加,水源更显不足;秋天,用水量小,雨水却比较勤,容易受涝。
1972年,为解决春旱秋涝这个气候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境,通县决定利用汛期拦蓄雨水,灌溉水利。在全县水利工作汇报会上,通县县委总结推广了台湖公社利用坑塘蓄积雨水,并趁汛期水源充足时闸沟截流蓄水等“春旱冬抗”的经验。当年汛期,通县十座拦河闸,除北关闸和师姑庄闸外,均关闸蓄水,以便冬春灌白地、浇小麦。“春旱冬抗”成为当时郊区农业对抗春旱的一项有效措施,并推广开来。(1972年10月20日《北京日报》1版,《拦蓄利用地上水 为夺取明年丰收做准备》)
郊区从雨水的利用中尝到了甜头。而那时候,北京每年汛期出境水量大约10亿立方米,着实大有可为——利用了雨水,不仅有助于缓解农业生产用水的紧张,也增加了城市的供水保证。郊区利用雨水灌溉农田,城区利用雨水补充生活用水,甚至涵养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从此,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对雨水的态度便从“怎么排出去”转变为“怎么留得住”,汛期雨水收集和利用成为破解用水难的出路之一。

关闸蓄水,尝试雨洪初利用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怎么才能留得住雨水?如何在汛期尽可能多地收集利用雨水?这是水利部门日夜算计的难题。
上世纪80年代,110公里长的京密引水渠和几条护城河以及通惠河,既有供水任务,又有排洪功能,汛期还担负着从密云水库给京城供水的重任。北京市水利局管理河道多年的邹玉芬突发奇想:能不能把河、渠上的节制闸闸上,利用雨水给城市供水?
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如果暴雨引发山洪,高水位运行的京密引水渠或其他河道憋崩了怎么办?
然而,将汛期的降水留住、开发利用雨洪资源是北京市研究多年的课题,邹玉芬和同事们决定搏一把。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递交上去,不曾想,方案很快就批复了。全市上下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的决心可见一斑。
最后成效如何呢?一组数据喜人:1988年汛期,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关闸48天,拦蓄河道中积流向北京城供水,当年水库少放水0.93亿立方米。此后7年中,根据汛期的不同情况,北京共节约库水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米见方的“水龙”绕地球10圈。
与此同时,藏水于京城地下也是一个大胆的实践。1994年汛期,本市利用暴雨和洪水,在河道中适时放闸拦蓄,回灌地下水5亿立方米,使本市地下水位比前一年同期普遍回升0.98米。(1995年3月6日《北京日报》6版,《京城女水官》)

城里的雨水,也派上了大用场
关闸蓄水成效固然显著,但雨可不只是下在郊区、水库,城里在雨水收集上也亟待大做文章。
此前,城市里的水文章主要做在节水上面,1990年北京还因此被评为全国节水先进城市。但光节流是不够的,还得开源。本市确立了“三盆水”管水新思路,即把天上水、地上水、地下水这“三盆水”联合调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
1980年至1990年,全市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38厘米。经过优化调度,1991年至1998年,这一数字减少到18厘米,相当于每年少开采地下水2亿立方米左右。1998年前8个月,本市对雨水的控制利用率达80.1%。(1998年9月10日《北京日报》1版,《天上降雨地面拦地下用水精打算》)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北京在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增长的形势下,供水紧张局面再度显现。当时,城区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不透水地面随之增加,而此前建设的雨水管道控制面积有限,因此降雨后雨水横流,不能顺利入渗地下。在丰水年份,北京约有7亿立方米雨洪出境,白白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把“雨水收集利用”列作应对21世纪初期供水紧张局面的26条措施之一。
2000年,城区汛期降雨利用有了突破性进展。由中德合作投资6355万元的“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项目正式启动,被寄予厚望。根据北京城的特点,中德专家打造了4个示范区,控制面积达36公顷。在示范区建成雨水收集与传输、雨洪处理与利用、雨洪回补地下水及雨洪控制系统,同时将雨洪滞蓄系统和景观工程结合,将其用作卫生间冲洗、路面喷洒、绿地灌溉、洗车等市政杂用。按照设想,该工程推广实施后,城区将有30%的雨洪得以有效利用。(2000年1月3日《北京日报》5版,《留住雨水润京城》)
2003年汛期的一场急雨使北京不少街道积了水、小区“城门失守”,而西城区双紫园小区内却是另一番光景。北京日报记者探访发现,双紫园小区内没有积水漫流,也没有车子一过污水四溅的情形出现。雨过天晴之后,小区的雨水池里还增加了近百立方米用于喷灌、洗车的回收水。
双紫园小区正是城区雨洪项目的获益者。小区引进了德国先进的雨洪利用技术与设备,经过处理后的雨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可用于洗车和灌溉等。2003年前7个月,小区共回收500余立方米雨水,加上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小区浇灌、洗车,甚至音乐喷泉已经完全不用自来水了。
这一场雨,包括双紫园小区在内的6个雨水利用示范小区通过了检验。雨水利用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可观:小区雨水不外排,减轻了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通过雨水回灌还可以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良性循环。(2003年8月16日《北京日报》7版,《天上雨再大 地面不积水》)

防汛变迎汛,蓄出“昆明湖”
2005年临近汛期时,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调研、督察本市防汛工作时强调,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汛期中一定要把水文章做足,既要防汛又要迎汛,为北京积聚好水。(2005年5月22日《北京日报》1版,《既要防汛又要迎汛把水文章做足》)
这一年,北京首次变防汛为迎汛。实现这个转变,有赖于集雨工程的推广。据统计,截至2005年6月,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在城区建成22个集雨工程,年利用雨水资源达到35万立方米。(2005年6月6日《北京日报》9版,《北京,把雨水留住》)
防汛变迎汛的第二年雨季,北京集雨工程更上一层楼:宣武区万寿公园在地下挖的5个雨水收集回灌井、海淀区26个单位和居民楼收集楼顶雨水的“集雨樽”等分布在社区、机关、学校、公园里的100处集雨工程,共留住雨水2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昆明湖的蓄水量。
雨水利用由此进入了北京市下一年的“折子工程”,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全面推广。到2009年主汛期尾声,从天而降的“昆明湖”增至21个。(2009年8月13日《北京日报》5版,《21个“昆明湖”从天而降驻留京城》)
政府推广集雨工程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在行动。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制定集雨奖罚政策、多建集雨示范工程、建设地下蓄水系统、推广雨水渗透设施;密云水库间伐上游“小老树”,送雨入密云水库;京城公园各出妙招,如植物园打造人工湖“喂”百万平方米绿地、陶然亭公园实现全园中水绿化灌溉……细算下来,一年节水能有几百万吨。
2016年,北京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多年来悉心打造的雨水吸纳、蓄渗和利用工程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如今,日趋成熟的雨水收集利用理念和设施,正在北京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老祖宗的智慧:邻居三不要 亲戚三不交
京港台:2022-7-26 22:23| 来源:腾讯 | 评论( 11 )条 | 我来说几句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和正直的人交友,和诚信的人交友,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便是有益的。和惯于逢迎的人交朋友,和工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谨慎交友,择善而从,古人的忠告在当下仍然是至理名言。

  其实不仅交友要谨慎,在生活中其他的人际交往中,同样需要谨慎而行,比如邻居和亲戚关系。

  俗话说:“邻居三不要,亲戚三不交。”对于如何与邻居和亲戚相处,哪些人不可交,老祖宗早就给出了忠告。。。

  什么是“邻居三不要”?

  一、两面三刀之人

  “我告诉你一件大事,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

  “你还不了解我,快说吧,我绝对不告诉别人。”

  这样的对话,相信很多人都听到或者经历过,特别是左邻右舍的大娘们,每天在一起(电视剧)所聊的都是东家长西家短。

  其实唠家常本无可厚非,老话说的好:“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

  但有的邻居却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人前说好话,回头却喜欢在背后搬弄是非,说人坏话。这样两面三刀之人,已经脱离了唠家常、嚼舌根的范畴,是一种道德缺失的表现,遇见这样的邻居,我们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二、只能他求你,不能你找他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生活中谁家都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之间,每天生活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遇到困难了,能帮自然要帮上一把。

  可有些自私的邻居,当他有求于你时,不管你是否有能力或时间,都敢张嘴提出要求。要是你没帮上他,说不定还会迁怒于你,而且就算你帮了他的忙,没准还得不到感激。可当你家遇到困难,想要找他帮忙时,那就会说出一大堆理由拒绝你,甚至对你敬而远之。

  在生活中,对于这种邻居,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底线,不要因为他而拖累了自己。

  三、心胸狭隘之人

  一个心胸狭隘的邻居,经常会抓住一件小事念念不忘,不管这件事是否已经过去好多年,但在他心中,仍然会记忆犹新,成为埋藏在心底的仇恨。

  如果你的邻居是心胸狭隘之人,那我们应该敬而远之,因为在这种人的眼中,总会抓着别人的错误不放。

  邻里之间一起生活,难免会发生各种小摩擦、小误会,一般人也许过段时间就会忘了,两家人也就能够和好如初。但心胸狭隘之人则会让邻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最后只能形同陌路。

   什么是“亲戚三不交”?

  一、借钱不还

  俗话说:“血浓于水”,亲戚之间,血脉相连。家人之间,相互帮忙再平常不过了,但帮忙也仅限救急,而不包括救穷。特别是借钱,一定要再三谨慎。

  有些亲戚,看到你发达了,就会纷纷找上门,与你攀亲。为了能够借到钱,或是得到你的帮助,他们会对你言听计从,笑脸相迎。可如果钱借到手后,这些人就会变得六亲不认,绝口不提还钱的事情。如果你上门要钱,那你就会成为他们口中的:“白眼狼、不孝子孙。”

  总之,遇到如此的亲戚,还是少走动的为妙。

  二、好吃懒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不怕没本事,就怕没有上进心。一个人如果整天好吃懒做,怨天尤人,不思进取,那我们最好还是离他远一点的好。因为这种负面能量就像有传染力一样,可以影响它周围的人。

  三、势利眼

  老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当你有钱时,七大姑八大姨,甚至一些远亲也都会上赶着与你走动。可当你没钱落魄时,就算主动找上门拜访,这些亲戚也不见得会给你好脸色。

  其实不论邻里还是亲戚,在日常交往中,都应该坦诚相对,要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宽容别人,这样邻里之间,亲戚之间才能和睦。

  可如果要是遇到上面说的六种人,就按照孔子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应对他们敬而远之。

气血足不足看这里,让人气血两旺的方法

一说起气血,一般人都觉得是很玄的东西。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而血就是脏器的“饭”。

如何看出你气血不足?

1、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2、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4、看耳朵:

现在,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不信你去仔细看看,现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来越僵硬、而且形状上看上去已有些变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圆润、肥大、饱满的大耳朵了。而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里却很多见,这说明以前人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现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态,大人除了形态就主要看后天的情况了,主要看色泽、有无斑点、有无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则代表气血充足。而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已经下降。如果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它代表了人的肾脏功能开始衰竭,你要注意了。

5.摸手的温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7.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横纹的地方纹路多、深,就代表小时候营养差,体质弱,气血不足。成年后,这类女性易患妇科疾病,男性则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风等症。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

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9.看手指甲上的纵纹:

只在成人手上出现,小孩不会有的。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10、看牙龈:

小孩子不明显,主要是成人。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11、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12、看运动:

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的状况,气血就不足,而那些运动后精力充沛、浑身轻松的人就很好。

人见人爱的家庭补血方
在日常的饮食中,还有很多的补血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按下面介绍的方法去做,也可换换花样,让家人更爱吃。

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们常吃的补血、补肾的食品,将它们互相搭配,就成了很好的补血食疗方。

红枣还可以在铁锅里炒黑后泡水喝,可以治疗胃寒,胃痛,再放入桂圆,就是补气血的茶了,特别适合教师、营业员等使用嗓子频率较高的人。如果再加上4~6粒的枸杞子,还能治疗便秘,但大便稀的人就不要加枸杞子了。

常喝红枣、桂圆、枸杞茶的女性朋友,皮肤白皙,美容效果不错。枸杞子不要放多,几粒即可,红枣和桂圆也就6~8粒就行了,每天早上上班后给自己泡一杯,不但补气血,还能明目,特别适合长期待在计算机前的工作狂们。

而没有在铁锅里炒硬、炒黑的红枣泡茶喝是没有用的,因为外皮包裹住了枣子,营养成分出不来,而经过炒制的红枣,经开水一泡,表皮都裂开了,里面的营养成分才会慢慢地渗出来。

红枣、花生、桂圆,再加上红糖,加水在锅里慢慢地炖,炖得烂烂的,经常吃,效果很好。

红枣、红豆、放入糯米里一起熬粥,红豆比较不易烧烂,可以先煮红豆,红豆煮烂了,再放入糯米,红枣一起烧。

一碗五红汤,补足气血

今天给您安利一款五红汤,由红枣,红豆,枸杞,红花生,黑糖5种原材料组成,五味共同熬汤,连汤共食用。熬好后分两次服用,必须把豆熬烂,喝汤吃豆,不能剩下。

上述五种食物都有补脾生血之功,单用有效,五味合用更能增加补血作用。此外,血压太低的人经常饮用五红汤,也会帮助恢复血压。

禁忌:
五红汤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食材,具有补血、止血的功效,还能健脾利水,但有一定的饮食禁忌。比如喝五红汤时一定要喝温的,禁止饮用凉的,否则会引起胃肠不适症状。爱上火的人群禁止饮用五红汤,会加重上火的程度。有糖尿病的患者禁止大量食用五红汤,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增高导致病情加重。感冒初期的患者禁止食用五红汤,会使体内病邪难以祛除不利于恢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刷视频刷到了很多人在发和杨红樱老师老师的合照 突然想起我也和杨红樱老师拍过照 她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小时候每一本笑猫日记 马小跳都会看 笑猫的智慧总是让我特别
  • 所以我会无数次和那时的你感同身受,因为如今的我,好像一直都是一个人在生活,总是自言自语。 我时常在想,如果和你一起生活,大概也是这么有趣。
  • 癸卯 辛酉 甲戌 月害日 诸事不宜甲戌日主,戌土偏藏干戊辛丁,是甲木的偏财正官和伤官,这个藏干有点伤官见官的意思了,是内耗比较严重的一个日主。同时明天也是个除日
  • #梨枣书店发布休店公告# 】“秋天宜见面,我们见面告别,好好说再见。#梨枣书店发布休店公告# 】“秋天宜见面,我们见面告别,好好说再见。
  • (——— 我心里释意下,(这不是我该管的啊,如果是以前我想是真心递给人一杯水,现在这壶水是因为(李总干活前送了水果(意思先打招呼应该是哪地方踩坏弄坏的…)而我递
  • #2024年考研时间表#】#2024考研初试时间公布# ①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
  • 我曾经想过,一定要瘦下来,在孩子一些重要的场合,不给娃丢人现眼;任何时候,都能留下美美哒照片;想穿什么都能穿上,而且穿上还好看;什么时候都身轻如燕,精神满满,气
  • 各大媒体(其中包含知名官办媒体)都争相报道了此事,紧接着过了才 2 天,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出来辟谣了,称:" 乘联会确实提出过合并蓝牌绿牌的建议,不
  • ——徐志摩《偶然》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13.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个清净地,看天,听鸟,倦了
  • 今天随机放歌听到了月若流金,突然想起顾昀和相柳的处境是很相像的,粗泛一点来说,他们同样是一肩挑起破碎河山的将军,同样认为战死沙场就是自己这一生最好的归宿顾大帅也
  • 看到自己的“新户口”落在了石嘴山市惠农区惠镁小区,丁君才回忆起来,2013年,原州区开城镇原移民办负责人到柯庄村推广劳务移民,说是去石嘴山打工的机会更多、赚的也
  • #原神4.1版本##向深水中的晨星# 旅行者们大家好啊!这里是陪你看前瞻的小鱼干[喵喵][喵喵]4.1版本的直播现场爆料了不少新鲜情报,我为大家总结了一下,让我
  •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怀念的——是低谷期捂热你的那颗心是颠沛流离没有松开你的手是为彼此洗手作羹汤是粗茶
  • 最近疯狂沉迷史铁生的顶级文笔这段话我很久以前就很喜欢还记录过 翻了一下QQ空间还找到了 19年发的生活有迹可循的感觉真好这也许就是记录的意义吧我时常在写什么的时
  • #原神4.1版本##向深水中的晨星# 旅行者们大家好啊!这里是陪你看前瞻的小鱼干[喵喵][喵喵]4.1版本的直播现场爆料了不少新鲜情报,我为大家总结了一下,让我
  • 或许,我只是为阿联惋惜,我觉得明明他值得最好的队友最好的教练,就像他自己一直追求的,他应该有更高的顶峰可以去到的… 没关系啦,你永远是我心中最棒的篮球运动员,永
  • 今天真的无语了[黑线]早上舍友说电费没了,因为是前两天刚冲的80两天就用完了,然后她们就说是我的台灯费电,我听到真的无语住了[黑线],一个台灯它再怎么费电也就那
  • )松下洸平、町田啓太に怖い発言「全身おいしそう」 菅田将暉「可食部大きい」と納得映画『ミステリと言う勿れ』(9月15日公開)の公開初日舞台挨拶が15日に都内で行
  • 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或许,一路之上有人陪伴,却也都是暂时的,有人陪你走一段路,有人陪你度过一段时光,但是,没有人会陪你一生。”而我们的一生,也总是在寻找灵魂
  • 亲爱的姑娘,天涯路远,见字如面: 时为入秋,微风绵绵,心情亦似窗前风景,沉闷压抑、坐立难安,不知那边是否安好?自上次之别已有二旬,当知永别。醉后思若泉涌,感慨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