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屋实现用户交付,2022年盈亏平衡,产品主打高性价比
2021/12/2822745
全新纯电移动出行品牌电动屋宣布,自品牌今年8月发布之后,旗下首款纯电车型产品YOUNG光小新正式开启用户交付,今年年底有望实现品牌元年产品交付量破千。

电动屋品牌凭借独特的DOCK拓展坞运营模式,实现了新能源造车的效率再提升。其仅用一年时间,即实现了首款产品的投产与交付,更在4个月内快速搭建起了覆盖95个城市的销售与服务网点,并完成了DTC用户数字化直营体系的基础搭建。从商业模式到用户型品牌的创立,初创的电动屋品牌构建起的创新体系,为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路径。

新能源这条大赛道 从需求出发确定切入点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多年持续扩容,今年更是成就了一个“井喷年”。面对行业的高速上行,当前不断有传统车企转型或者新品牌入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激烈。电动屋董事总经理胡俊先生表示,“在如此庞大的赛道中,如果不明确定位很容易迷失或被淹没,新‘新品牌’尤其如此”。作为后起新秀,电动屋品牌将目光聚焦在需求端。

电动屋董事总经理胡俊

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中,家庭第二台车增购需求正快速扩张。区别于首台车追求面子、功能全面的消费观,增购第二台车的消费行为明显更理性务实,使用场景也更为明确,如接送孩子、超市购物等日常通勤场景,他们更关注车辆的灵活性、便捷性、经济性,高性价比的小型新能源车型成为了他们目光的焦点。其次,Z世代年轻人已然开始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有着与80后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对于他们来说,车可以成为一种快消品,“个性好玩、不要太贵”是他们的多数选择。再者,就是低速电动车用户的升级换购,也是一片很大的增量市场。

纵观这些需求,背后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高性价比。如何为用户带来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并拥有卓越的产品性价比,是获得用户青睐的关键。作为新“新”势力造车的代表,电动屋品牌就将“高性价比入门级纯电车型产品”,作为进入市场的切入点,通过10万以下的入门级纯电车型产品,抢占这个需求量巨大的细分市场,迅速收获用户。

高性价比的秘诀 降本提速的DOCK拓展坞模式

如何让产品更具性价比,对于企业的挑战在于如何提高效率,为用户省去不必要的成本。电动屋品牌发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包括成熟第三方专业研发体系、多地的冗余产能、完善零配件供应链、领先销售售后服务理念。如何让企业成为一个轻量化高集中度的大脑,用拓展坞外接整合这些已有资源,打造完善的系统化协作能力,以实现更低成本的投入、更高效率的企业运营,实现市场端产品与服务的高性价比,以及开拓市场的速度提升,这是DOCK拓展坞模式的核心概念,也是电动屋品牌持续拥有的核心竞争力。

区别于自建工厂、自研技术、自建门店这种高投入低速度的模式,电动屋着力打造一个整合优势行业资源的高效协作体系。该模式下,电动屋将成为一个高速计算的大脑,掌握着用户需求,专注核心技术研发,定义产品与服务,通过不同的端口直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并建立起一个数字化的高效协作系统。其四大重要端口包括了:研发、制造、市场、用户。电动屋将以自主与联合研发并行,自主品控与制造代工融合,零部件供应链合作,优质经销商合伙人共同布局销售与服务网点,配合自建用户大数据体系与线上沟通渠道,打造DTC品牌模式直接运维用户。在各项环节中以最优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运营速度,最终实现用户端的高性价比和市场端的快速抢滩登陆。

构建全栈式移动出行生态 从起步蓄力到多元发展

从入门级纯电车型产品切入,并不意味着纯电产品制造商是电动屋的终局,电动屋的未来目标将是会是围绕各种移动出行场景,构建用户生态体系。在推出产品的同时,推出全面的智能化服务,旨在一站式解决用户多元化的移动出行需求,从而成为“全栈式纯电移动出行服务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电动屋深信,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最终成为一个移动终端,而智能化将成为这个行业洗牌的关键,能否实现整车销售与服务软件的同步变现,是未来企业实现更大商业价值的核心。基于这一目标,电动屋的未来发展规划主要分成了两个阶段。

起步阶段注重“蓄力”,发展阶段力求“多元”。在起步阶段,电动屋将从10万以下的入门级纯电车型产品切入,基于这个需求庞大的细分市场,以高性价比的爆款产品,高速拓展的销售服务门店,快速实现用户增量,为用户生态的构建打下体量上的基础。同时专注“内功”修炼,电动屋将联合国内顶尖的数字化公司开域国际集团,打造高效的数字化用户服务体系与用户大数据中心。前端以小程序、公众号、APP、官网等多触点体系触达用户,依托数据中台直连用户沟通,更懂用户也最大化提升获客效率;同步,大力开展智能化领域的研发,电动屋将专注于EE电子电气架构研发,人机交互与应用软件和满足需求的自动驾驶辅助技术,这将为未来品牌实现软硬件同步变现打下基础;在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同时,进一步完善DOCK拓展坞模式这一协作平台的协同作战能力,让该架构可以适应多元化的产品或技术研发、合作制造、供应链、服务商等,持续降低成本提高速度。

在平稳起步后,电动屋将进入发展阶段,届时电动屋将基于多元移动出行场景完善产品谱型,进一步扩大用户生态,并在此生态的基础上推出各类智能化的出行服务,从制造商开始向服务商正式转型。针对未来移动出行场景,电动屋将先从三大场景起步,包括了个人用户出行、出租车网约车运营、以及城市物流,推出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电动屋将始终以用户为中心,利用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中台提出移动出行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出例如移动出行服务、应用软件服务与生活娱乐服务等创新产品,从而迈向“全栈式纯电移动出行服务商”的终局目标。

迈出坚实第一步 2022即可实现盈亏平衡

2022年将是新能源汽车赛道更波澜起伏的一年,也是电动屋品牌全面开启市场的抢滩大年。电动屋首席营销官刘宏伟先生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了2022年电动屋品牌发展的目标:“网发提速!产品上新!产品出海!”

image.png

电动屋首席营销官刘宏伟

2022年电动屋品牌将继续高速扩大销售网络的覆盖率,目标在年底前实现全国范围内250个城市的覆盖,建立500个门店,最大程度提升市场可见度,加速用户增长。预计到明年年底,YOUNG光小新的单月交付量将会突破1万台。同时,基于DOCK拓展坞模式的高效特性,企业也计划在明年实现盈亏平衡。

2022年电动屋品牌还将推出三款全新的纯电车型产品,完成从A00-A级的产品型谱完善。继YOUNG光小新之后,电动屋将再推一款更具功能化、更加智能化的A0级纯电车型,持续以高性价比抢占C端市场。同时,电动屋将推出一款更具经济性的A00级纯电车型,针对共享汽车领域开启横向探索。最后,针对出租车、网约车运营市场,电动屋品牌明年也将推出一款满足实际需求兼具高性价比的A级MPV纯电车型产品。

与此同时,电动屋品牌针对海外市场也已开始布局,明年有望实现第一批产品出口。

作为创业型的新企业,电动屋品牌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向前探索,得到了诸多业内人士与机构投资者们的支持。2021年电动屋完成了亿元级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了重庆长寿高新区政府、鼎晖投资、开域国际集团、翮沐科技等。目前B轮融资也已在进行之中,期待未来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与电动屋一起携手,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助力。

电动屋·济宁金宇汽车城体验中心
TEL:0537-2371177

18653750117
济宁市金宇路南、西城高架济水大道西,金宇汽车城内东朋新能源汽车城 电动屋

【#精彩西安,2021#|秦创原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放眼全国城市发展大格局,唯有以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才能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走在前列。

2021年3月3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正式启动,围绕“两链”融合要求,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高科技企业、构建高科技产业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正成为西安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政策机制先行,打造创新创业大平台

各项政策机制的制定,是打造创新创业大平台的法理依据。

为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聚焦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西安市实行政策机制先行,打造创新创业大平台,以“政策包”、“政策体系”的形式来完善推进配套政策。不到一年时间,先后印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政策包(总窗口)》《任务推进表》,制定大学科技园、新型研发机构、金融支持等20项配套政策。全市秦创原建设议事协调机制和信息报送制度相继建立,注重以评促建,让秦创原建设落到实处,细化市级秦创原考核任务,建立动态监测和督查机制,定期开展评估检查。

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西咸新区近期出台了系列“硬政策”,发布了新区优化营商环境18条、宜居宜业环境10条、支持秦创原建设15条政策,打通了省市区三级政策兑现渠道,实现一站式申报兑现,目前共有49个项目申报奖补1.18亿元、已兑现5333万元。截止11月底,全区签约隆基股份年产15GW高效单晶硅片切片、中国电子西部数字经济产业基地、陕汽新能源智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等产业项目255个,投资额1964亿元;前三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18万余户,同比增长49%,实有市场主体39万户。

西咸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政策兑现,对各级各类支持政策的实施情况开展全面总结评估,并立足于实际效果对政策条款进行优化提升,切实打通兑现通道,形成示范效应。

样板示范引领,树高质量发展行业标杆

样板示范引领,能非常直接地产生传帮带作用。

西咸新区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在项目布局、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发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力推进“三器”建设,打造省市乃至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数据显示,目前西咸新区引进孵化器13家,已投运7家,秦创原科创生态岛全面启动,规划建设科创载体93个2217万平方米。春种基金完成投资决策252个,设立公司176家。在已设立9支总规模26亿元直投基金、联合陕投设立20亿元科创母基金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与长安银行陕国投30亿“秦创投”信托基金设立。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等产业链重点项目先后落户。

西咸新区的示范作用,还将辐射带动相关区县、开发区,形成以西咸新区为引领,向东南横跨西安高新区、长安大学城、航天基地的“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向东北横跨西安经开区、渭北新城、阎良区的“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

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项目作为秦创原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秦创原建设的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和示范样板区。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项目占地417.84 亩,总投资88 亿元。建成后,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优势,一批院士工作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国内知名研究院将完成入住,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先行标杆。

服务保障到位,赋能平台促发展

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是秦创原健康高效发展的基础。设立西安市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和10个地市(行业)分中心,设立“一站式”受理窗口,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全社会协同的“1+N”政策体系,统筹做好有关服务事项。

全力打造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三支队伍,强化技术转移服务人才要素保障。实施“西安英才计划”,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设立人才发展基金,全面落实人才住房保障、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和医疗服务在内的各项优惠政策。

优化科研成果发现、收集、筛选、分析流程,形成以产业行业分类的科技成果库。强化西安科技大市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功能。支持建设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示范高校院所。支持西安交通大学依托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推动产教融合和成果转化。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创业投资,支持秦创原全球路演中心建设,举办高端产业论坛、项目投资路演、科技成果对接、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打造秦创原特色品牌。

西咸新区作“总窗口”,在服务保障创新方面,打造了一支26人科技经纪人队伍,引进专业服务机构48家,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已入驻30多家机构、线上服务平台已上线20多项服务。联合招聘50名“科学家+工程师”、53名高层次人才;在交大探索推出创新成果转化批量授权模式,与西电等高校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累计举办52场项目路演、推出191个转化项目。目前,“春种基金”已设立公司155家,总窗口共注册创新成果转化企业115家,共有14家企业纳入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其中3家有望明年上市。

张文博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教师,2019年,他和团队带着机载人工智能科研项目来到了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陕西省创新驱动共同体平台,创立了西安鲲鹏易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无人机厂商和行业客户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去年公司又开发出适合青少年编程的人工智能小型无人机产品。就是在创共体平台的支持下,坚定了张文博和团队走市场化道路的信息。他认为:“一是创共体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动资金以及场地的支持;二是高校老师最主要的是专注于科研,对注册企业、税务、财务、法务这块不擅长。入驻创共体能够给我们一些服务的支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廷林教授的经历让人颇为感动,日前,其团队把他们原计划设在江苏的科技成果项目落到了秦创原创新平台上。其中,技术经纪人的沟通协调起到了较大的服务保障作用。

黄廷林教授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安全保障科研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其科研团队在国内首次研发出了水源水库水质污染控制与改善的扬水曝气技术,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系列关键技术与装备,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其项目成果曾因急于找到设备加工和材料研制场地而遇到困难,得知消息后,沿海城市开出了优厚的项目落户条件。而与此同时,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也派科技经纪人前来对接。经过反复沟通,黄廷林教授团队最终决定把项目落到秦创原。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政策兑现、上市辅导等方面,建立企业服务需求库,掌握企业需求,提供点对点的精准服务,助力秦创原建设尽快见效成势”,西咸新区创新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网-陕西频道)

【凤凰网汽车 固态电池要起飞了?】“全固态电池,日本应该超前我们5年”,12月2日,欧阳明高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似乎已经成为车业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在国外,有印度研究机构号称,2022年推出固态可充电铝电池,即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铝离子固态电池。届时电池续航至少能提高3倍,车用续航轻松超过1200公里。在国内,有两大消费电子巨头——即将造车的小米和想要造车的华为,联手进军固态电池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动力电池市场正快速向TWh时代迈进。而规模的扩大,也让技术迭代被提上了日程。有观点认为,电动车的竞争最终将成为电池的竞争。

同时我们发现,对于固态电池,海外车企展现出了空前的积极性。

固态电池是下一个风口吗?还是资本市场的新故事素材?能否成为欧美日车企和电池厂超车的机会?

海外企业押宝固态电池成风

12月1日,Stellantis集团宣布战略投资美国固态电池技术公司Factorial Energy。双方还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以推进Factorial的高压牵引固态电池技术。目标是在2026年引入首个具有竞争力的固态电池技术。

此外,投资这家固态电池公司的不只有Stellantis集团,还有梅赛德斯-奔驰和现代汽车集团。

奔驰不但投资了数千万美元,还将任命一名代表进入该公司的董事会。目标是在2022年开始测试电池原型产品,并在未来 5 年内将该技术引入批量生产。

现代和起亚也在一个月前联合宣布,同Factorial Energy签署了包括战略投资合作在内的联合开发协议。包括单元、模组、系统各层面在内,达到电动汽车整车集成,并共同开发固态电池的规范化生产。

11月29日,日产汽车宣布到2028财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ASSB)的电动车型,届时电池组的成本将降至每千瓦时75美元。未来,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至每千瓦时65美元,以实现电动车型和燃油车型的成本平价。日产汽车表示,全固态电池(ASSB)能够将充电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

10月份,韩国电池制造商SK Innovation向福特汽车支持的固态电池开发商Solid Power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联合生产车规级固态电池。SK的电池研究负责人在不久前表示,计划比竞争对手提前两年或更早交付固态电池,而这一时间点预计在2025年之前。

6月,LG新能源亚洲营销总经理朴镇庸公开表示,LG新能源正在着手开发新一代电池,包括拥有更优秀安全性能的聚合物和硫化物的全固态电池,争取2026年实现量产,将有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飞机领域。9月,LG能源表示,已开发出可在室温下充电的固态电池,能够在25℃下充电500次以上。

5月,三星SDI宣布将在2025年之前完成大型全固态电池单元和原型全固态电池单元的开发,并于2027年开始量产。

宝马则宣布和福特及其他合作伙伴扩大与美国固态电池企业Solid Power的现有联合开发协议,投资1.3亿美元用于固态电池技术研发。

4月,宝马集团宣布,与德国政府合作开发的新一代电芯项目取得进展。宝马计划从明年开始,将100安时固态电芯用于固态电池车规级标准的测试及整车的集成,于2025年前推出应用固态电池的原型车,并在2030年前将技术应用于量产车。

同月,大众汽车宣布对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Scape追加1亿美元的投资。

作为固态电池领域拥有专利最多的车企,丰田的固态电池已经开始在原型车上进行测试。丰田计划到2030年,预计投入1.5万亿日元用于开发动力电池及其电池供应链。

此外,丰田还与松下成立了固态电池合资公司,计划在2025年量产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前面提到的这些海外企业,all in固态电池的态度非常坚决。但是这就像L4级自动驾驶一样,很多车企都说自己已经实现了,可事实呢?反正没落地,你怎么说都行。

对于如何优雅的蹭热点,车企都是个中好手。就连元宇宙这种虚头八脑的东西都可以蹭,固态电池有什么不能蹭呢。

有时候,科研人员在研发一项新技术的时候,关心的不是这项技术到底能不能应用,而是之前有没有人用过,没人用过就能发论文。

企业也是一样,这项技术还没人用,我就可以拿来包装,没准就可以拉高股价。

比如QuantumScape,在去年11月上市后,一个月内股价便飙升了300%,第二月又上涨了80%,最高时达到了132.73美元/股。

没有故事的企业才更需要故事,PPT造车这件事有不是只有在新势力身上才会出现。

作为“电动一哥”的特斯拉,自然比其他车企更明白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但马斯克似乎对固态电池就不是特别感冒,虽然他也并没有否定过。

不过,如果真如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QuantumScape的固态电池能够颠覆特斯拉,你认为马斯克会不知道这件事么?那为何他还在琢磨4680?

我想,大概率是因为时间的问题。

主流观点认为,半固态电池或许能够在2025年左右实现大规模量产,而全固态电池完全实现商业化至少还要10年的时间,可能这也是马斯克对于固态电池一直持保守态度的原因。或许在他看来,10年的时间会发生很多变化,还是专注于当下比较好。

国轩高科工研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此前曾说过,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投入应用估计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他认为,一方面,全固态的电解质目前解决起来还有非常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锂在循环过程中即使没有锂枝晶,也要面对粉化的问题、循环寿命的问题。

另外,固态电池到底是不是终极路线,到现在也没人能百分百确定。

固态电池的优势就不用太多说了,简单概括就是,由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电解液氧化、电极膨胀、高温失控等安全隐患,只能牺牲能量密度来换取稳定性。而固态电池因为采用了固态电解质,所以更轻、更薄、更密、更稳,既能提升续航里程,也更加安全。

不过,全固态电池的劣势也很明显,比如固态电解质导锂能力差,锂离子导电率低,内阻高导致内部传输效率低。还有就是循环寿命的问题,即便QuantumScape完成了800次的循环测试,但是与1500次的三元锂和2000次的磷酸铁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总之,固态电池现阶段还有很多技术瓶颈没有突破,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成本,这5个要素少了哪一个,在最终实现商业化的时候都会受到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成本问题,是最难翻越的大山,因为固态电池的成本是肉眼可见的,不是靠规模化就可以降下去的。

汽车分析师、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向凤凰网汽车表示:“固态电池的技术指标要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好很多,但是这个指标主要是实验室里面的指标,实际量产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固态电池属于革命性的突破,所以其不确定性也更高。”

有分析指出,蔚来的半固态电池可以看作是全固态电池代替液体电池的过渡方案,更适合当下的市场。国外的企业选择直接研发全固态电池,有些是在自我炒作,有些是想放手一搏。

日本电池系统开发企业ENAX社长三枝雅贵此前就曾表示:“从成本方面来说,电池已成为中国的天下。日企希望借助技术实力,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挽回局面。”

中国在固态电池上落后了?

与前面提到的那些海外企业相比,国内的企业在固态电池方面的探索的确没有那么激进,但要说落后也不太准确。

比如,中科大在几个月前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氯化物固态电解质——氯化锆锂,突破了固态电池的成本瓶颈,可变形性好,比一般的固态电解质耐湿,还可以让成本降低 94%。

11月,半固态电池供应商卫蓝新能源将\获得来自小米集团、华为等机构约5亿元的战略投资,其估值达到50亿元。

10月份,辉能科技完成了3.2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按照规划,他们要在2021年达到1GWh的半固态锂离子电池产能,到2024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9月,清陶发展的QT-360高能量密度产品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完成国家强检认证测试。该产品电池单体实测放电容量(1/3C)超过116Ah,能量密度为368Wh/kg。

7月,赣锋锂电与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正式签约,并签订固态电池E70车型示范推广协议。2022年初,赣锋锂电固态电池或将率先搭载在东风E70车型上,并完成车辆交付和示范推广。不过,目前赣锋锂电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固态电池均为固液混合电池技术,也就是半固态电池。

4月14日,蜂巢能源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工程研究所共建的固态电池技术研究中心在无锡揭牌。按照计划,蜂巢能源将于2025年在量产车上应用示范能量密度达350-500Wh/kg的固态电池。

同月,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富士康将在2024年推出固态电池。

今年年初,宁德时代公开了两种与固态电池相关的专利。

可以看出,与海外企业直接瞄准全固态电池不同,国内的卫蓝新能源、清陶发展、国轩高科、赣锋锂电等,其实都选择了半固态电池的路线,虽然他们也有全固态电池的生产线,但已量产的全固态电池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特种电源等领域。已下线的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半固态电池,目前处在验证测试阶段。

虽然宁德时代在5月份的时候表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固态电池的样品,但是距离实现商业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预计到2030年才会面向市场推出。所以,他们选择了钠离子电池作为过渡。

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160Wh/kg,不但低温性能更佳,且系统集成效率更高。

另一方面,我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友元认为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内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单项指标可能与国外接近甚至更高,但总体指标偏低,特别是在电池寿命上面;二是在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上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产业规模总体很大,但存在单家公司规模较小、过于分散的问题。

或许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或者车企在技术创新的时候会更加谨慎,相比海外企业步子迈得小一些。

写在最后:不可否认,目前美、德、日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前瞻优势,如果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不加以重视,很难说会不会在10年后甚至5年后失去目前的主动权。而且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也很难完成2025年400Wh/kg和2030年500Wh/kg的能量密度目标。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海外企业直接研发全固态电池风险很大。

比如,已默默研发固态电池长达数年之久的Fisker,在今年年初表示放弃研发全固态电池,前面90%的努力都打水漂了。

无独有偶,锂电池企业麻省固能(SES)也放弃了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而是选择固液混合的半固态电池路线。

固态电池的走热有技术层面的必然性,但行业对固态电池的热切期盼,也与资本力量在背后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企查查提供的信息显示,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赛道披露的融资金额为627.38亿元,2021年(截止至11月底)这一数据增长138.66%至1497.33亿元。

资本市场的热情高涨,为动力电池领域提早进入军备竞赛阶段添了一把火。说的更直白点,其实就是内卷造成的。

但核心技术的迭代需遵循客观规律,不可一蹴而就,毕竟动力电池在一致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企业不可一味的喊口号,更不可在传播时去误导我们的消费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世界冲浪日暨青岛浪季开板日#Schedule⬇️14H-16H 自由冲浪‍♀️14H30-15H30 桨板公开课 ✌主讲人:海水地点:如是书店前沙滩人数限制:
  • 人都渴望高处,有的人在努力的向上爬希望通过努力做那个被人仰望的人,而有的人却一直在仰望,觉得自己对于高处的位置可望而不可及,后来,努力的人成功了,而仰望的人却始
  •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那个没人看好我的岁月里我是怎么走过来的,明明没人觉得我可以上一本二本,可还是被我碰上了,也许真的是巧合吧,我不清楚也不想追究呵呵,唉,谁能想的到
  • 晚安日记 家人们 今天算是还好一般不错的一天吧 嘻嘻 但有个事情值得分享一下 就是我之前在小红刷到过一个姐姐她是rosy的粉丝也是一位作词人 我呢 是一直心向
  • 秋风是温和的,不似冬风的刺骨,它吹红了枫叶,带来丰收的喜悦。见过春意的活力,遇过夏夜的绚烂,尝过秋日的收获,触过冬天的瑞雪,四季都很精彩,期待我们携手向未来!
  • ”岳父幽怨的说:“我也饿了,特意下了两个人的,还以为你会给我留点。即便这样他还是看不到,我做的还是不如别人。
  • #秦霄贤[超话]#可惜你不是王鹤棣 不会在任何一个节目提秦霄贤 不会在节目中说想秦霄贤 不会在10点陪秦霄贤直播 不会在有人问选一个人去荒岛时选秦霄贤 不会在节
  • 多拉多如果已经解约的话,希望可以留住卡兰加。 今年,是郑州、洛阳两地政府打造「属地化」、「公益化」男子足球队的第二年,先活着,名次能保住前九(上半区),就是胜
  • 永远记得这个难忘的夏天因为和你们的相遇[抱一抱][抱一抱]每一首都好爱[抱一抱][抱一抱]最最最喜欢生哥和远远,那么那么温柔的人[抱一抱][抱一抱]栎鑫的好嗓子
  • 林家謙全新單曲《邊一個發明了ENCORE》輕鬆的歌名與歌曲內容所帶來的反差為聚歌迷帶來驚喜。MV中,家謙長大成人後再次回到母校一幕,以西裝配上 Tiffany
  • 我真的很喜欢一些关于义无反顾的故事葵,17711次时间跳跃里,17711个七年里,你有过一次犹豫么?不断在第七年恢复的记忆,已经告诉你了这上万次的循环,一个七年
  • 建立现金流“护城河”静候市场复苏下行市场中现金流是王道,而碧桂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今年上半年就一直把工作中心放在保证现金流、资产负债表及利润的平衡上,通过经营
  • “这么回答的理由是……”…自己说的是什么,像这样,因为我觉得是在别人看来很有好感的哥哥,所以就写了可爱(笑)。“下次开演唱会的时候最期待的是,我们还没能给大家看
  •   第二件事,听医生建议不要害怕联合用药  大部分患者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某某朋友只吃一种药,为何我要吃两种,是我的情况比较严重,还是医生想坑钱?  其实联合用药
  • 9月1日中午,辣目洋子在微博宣布了一个消息,在接下来的事业和生活中,她将会抛弃“辣目洋子”这个艺名,恢复自己的本名“李嘉琦”对于她的做法,网友众说纷纭,可编剧汪
  • #网剧罚罪[超话]##网剧罚罪#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罚罪观后感# 雖是懸疑燒腦刑偵劇,但卻能讓人一看上頭欲罷不能,當你因為劇中
  • 特别是,密封件是易耗品,挖掘机等设备每年平均更换1-1.5次,售后市场远大于前装市场。此外,公司研发创新能力不足,9年没有发明专利。
  • 于是斯佩莱从最开始就在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对这片淤泥进行反抗:希望他成为完美傀儡,那他平日里装着乖巧的模样故意曲解他们的意思进行背刺;希望他好好扮演好女孩,那他乖巧
  • この夏は、乃木坂のことを好きな皆さんが私たちのことを好きなおかげで日々がいつもよりちょっとだけでもキラキラしたものになればいいなあという思いと、その一員になれて
  • 7、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好,较真也罢,我是真的希望国内工厂改善工作环境的,我也理解很多工厂没这个条件,毕竟价格战搞得很多工厂利润很薄,估计利润都是从电费里扣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