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称呼不同的朝代】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在建立时都会设立自己的“国号”,即官方认定的合法称号。元代以前的国号,无论是来自爵位封号,还是源于发迹地名,归结到底大多是先秦古国名,因此重名在所难免,比如,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就有十五个之多。所以后人谈及前朝,就不能只提国号,而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区分,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朝代称谓。那么,古人是怎么称呼不同朝代的?有什么特别的规律与依据?

添加前缀“冠名”国号

最常冠以时间顺序和地理位置
所谓“冠名”法,就是在国号的前面加上前缀来表示区别。最常见的是按照时间顺序称作“前后”和按照地理位置划为“东西南北”,是最简洁明确的区分方法,也是如今历史学者最常用的方法,如西周东周、北宋南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诗歌或骈文中的“东西南北”其实只是为了对仗所加,如南朝梁刘孝标《自江州还入石头》诗“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一句,“南楚”与“东汉”就不是实指。

有时候,古人会以国号结合五行德运的方式来冠名,虽然比较少见,却是很有特色的起名方法。两汉因尚火德而被称为“炎汉”,这是因为汉代受阴阳学说影响较大。宋代虽然在学术上否定了“五德转移”,但随着国势日衰,仍不得不“竭力依傍五运说”,所以南朝宋(刘裕建立)和宋朝(赵匡胤建立)又分别被称为“水宋”、“火宋”。

国号前最常加的前缀还有“大”、“皇”、“圣”等,一般没有特别的意义。明代朱国桢认为“大元”、“大明”的“大”字是国号本身的一部分,但如果是这样,怎么会有“我元”“皇明”这类称呼呢?实际上,自汉朝开始,“大”、“皇”、“圣”就都是常加在国号前面的尊词,没有实际意义。还有人把“有汉”“有明”中的助词“有”解释为“有天下”,实际上“有”本身并无特殊含义。

除了“冠名”之外,还有一些文人学者喜欢用术语来作为朝代的别称。如“当涂”指曹魏,这也是源于当时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而“典午”对应“司马”,是晋朝的代称。近代则喜欢用“天水一朝”代指赵宋,因为赵氏的郡望在天水。

冠以帝王姓氏也是常见的做法,不过不如前两种方法简洁,如果不是旋起旋灭、影响不大的政权如“冉魏”(公元350-352年,十六国时期冉闵建立)、“明夏”(公元1363-1371年,元末明玉珍建立),一般无此必要。

总体而言,按时序命名朝代通常只有“前”和“后”的区分,远不如按“东西南北”的方位划分灵活。在“南朝”、“北朝”普遍使用之前,北方政权中拓跋氏建立的“魏”最初被称为“后魏”,而宇文氏的“周”则被称为“后周”,只有高氏的“齐”为了与萧氏之齐区分而被称为“北齐”。就连萧詧的“梁”,虽然仅有江陵一隅之地,是臣属于宇文氏和隋朝的保护国,都被唐人称为“后梁”。但是这样下去“后”就不够用了,所以北宋以后通常用“后”来冠名五代政权,而另外发明了“北魏”“北周”和“西梁”的称呼。不过,也有沿用原名的情况,比如直到清朝,“后汉”仍常常指刘秀政权。

两周与两汉

东西周原本指地名 东西汉本称“前后”
东周与西周的分界线,是公元前770年的平王东迁,但是将“西周”、“东周”作为这两个时期的代称,则是西晋杜预注《左传》时才开始的用法。在此之前,西周、东周主要是作为地名存在的。《国语》记载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这里的“西周”指的是镐京周围,而“三川”即泾、渭、洛。《春秋》则记载宣公十六年“成周宣榭灾”,《公羊传》附注:“成周者何?东周也”,指的都是洛阳附近的地区。这一用法一直延续到唐朝,郭子仪曾在奏章中称“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以此来劝阻唐代宗迁都洛阳。

此外,由于战国时期周王室又先后分封出了西周国和东周国,所以年代较接近的《战国策》、《史记》中,“西周”、“东周”指的都是这两个小国。不过它们在历史上无足轻重,这一用法也不会造成误解。

按照通常的解释,之所以用“西周”、“东周”来区分二者,是由于东周的都城洛邑在东,西周都城镐京在西。这样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杜预的说法,“洛邑为东周,镐京为西周。平王始居东周,故云东周之始王也”,将这两个词的本义与衍生义结合了起来,更有说服力。

那在此之前学者们是怎么称呼这两个时代的呢?答案很简单,西周直接称周,而东周分成两段,即春秋与战国。由于东周王室的存在感太过薄弱,大家都只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以鲁纪年,《竹书纪年》东周部分也是晋纪和魏纪,因此其后数百年间都没人想到给这段政权起一个专指代号。

东周只是“苟延残喘”的续命,而东汉则是“浴火重生”的复兴。东周实际统治范围只限于洛邑周边,根本无力控制四方诸侯,反倒时常受到侵辱。而东汉虽说略逊于西汉,但仍然是名副其实的大一统王朝。所以,古人一开始更多地是用“(前)汉”和“后汉”来区分两汉。“后汉”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而魏晋以后的诸多断代史也多以“后汉书/纪”为名。

据范晔《后汉书》,东汉名士应劭著有《中汉辑序》以论时事,则“中汉”也可以说是东汉的别称,或许不无“中兴”的寓意。此外,与杜预所谓“洛邑为东周,镐京为西周”类似,东汉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所以也常用“西京”“东京”代指西汉和东汉,顾炎武称“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这里的东京自然指的是东汉时代。而“西汉”“东汉”的称呼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所编《宋书》,《天文志》中称“浑仪”是“西汉长安已有其器”,《百官志》中则有“强弩将军至东汉为杂号”的记载,但并不是主流说法。

东晋、南宋与蜀汉

南朝人自称“江左” 三国时称呼方式最多

两晋、两宋与两周类似,都是因异族入侵而陷入衰落和分裂。但是相比位于“天下之中”的东周,东晋、南宋两个朝代都是偏安一方。若只从地理位置来看,似乎称“南晋”、“东宋”也未尝不可。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东”晋和“南”宋呢?

不用“南”来称呼东晋的一大原因是,中原地区按地理位置来看处于北方,“南”在正统之争中天然居于劣势。因此,东晋在王朝称谓上尽量避开“南北”,称西晋为“西朝”或“中朝”,根据地理位置称自己为“江左”。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记载,刘倓、王濛、桓伊“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宋齐梁陈亦多用“江左”自称。直到唐宋时,人们仍常常以“江左”为南朝的代称。

而“东晋”这一称呼与“东汉”一样,最早见于《宋书》,其中谈论历代礼乐变迁时提到“爰及东晋,太祝唯送神而不迎神。”这恐怕也不只是巧合,而是反映了南朝人的共识。此外,东晋时人有时也会自称“中晋”,如陶渊明《命子》诗云“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显然是模仿“中汉”的用法。

“南宋”和“东晋”的根本区别在于“东晋”是其继承者所发明的,而“南宋”则不是。实际上,“南宋”这一称谓反倒比“南宋”这个朝代更早出现,它最初是辽朝对其南方“宋”政权的称呼,其后金、元也很自然地沿用了这个说法。元代以后,“南宋”这个称呼也就固定了下来。

历朝历代中,三足鼎立的三国可能是称谓最为复杂的一个时期。魏室姓曹,名之“曹魏”,汉居蜀地,故称“蜀汉”,吴处东南,则为“东吴”,三个政权就用了三种不同的称呼方式。这还只是同时代的称谓而已,后人对这一时期的称呼就更加多样了。刘备政权以两汉的继承者自居,所以也被称为“季汉”,如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称他“建殊功于季汉”,季就是末的意思。但是十六国时期也有两个政权自称“汉”,五代十国还有三个“汉”,那么到底谁是最后一个呢?欧阳修《新五代史》还将十国中唯一位于北方的刘崇政权称为“东汉”,这就更加混乱了。因此,“季汉”这个称呼就不如“蜀汉”合适了。

前面对历代王朝的称谓变迁做了简单的梳理,实际上古代并无统一标准,很多时候是混杂并用的,甚至有史家在同一本书中对同一个政权使用不同的称呼方式。而如果没有特别加以区分,很多时候也是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的。

今天我们有了一套较为明确的专属名称,但是这些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称谓仍然是值得去了解的,每一次变化都体现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观念,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30日北京晚报副刊39版,有删改)

参考资料
徐俊:《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文:景行止 转引自: 历史学午餐)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 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最开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知足者常乐!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人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对自己造成深深的伤害,需要智慧地远离,而不是烦恼和计较。对于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了解不同的人,区别对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心。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与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为中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伴。

19、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人生感悟##心情日记# https://t.cn/RI43yf9

【从各自为政到同舟共济——豫鲁协同治黄河】“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给予河南6000万元;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给予山东6000万元……”去年4月,河南、山东两省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黄河流域率先建立了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协议签署以来,两地水污染治理从“各自为政”到“同舟共济”,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初步形成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共担共享的新格局,为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提供了示范样板。

水质保护一刻不能放松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岸边的古都洛阳,因水而得名,因水而兴盛。作为黄河的支流,伊河、洛河、瀍河、涧河穿洛阳城而过。

在千年古刹白马寺南面的枣园村旁,清澈的洛河水蜿蜒流过,枣东大桥横跨两岸,雄伟壮丽。大桥的两侧,是新建的游园。漫步游园,目之所及,近处碧波荡漾,远处飞鸟翔集,一派人水和谐的生动景象。

这里就是洛河白马寺断面。“目前,这里的水质已达到了Ⅲ类标准,这是我们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的结果。”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蒋智涛说。

近年来,洛阳市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防控水环境风险为底线,因河施策、克难攻坚,统筹推进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截至2021年,洛阳市国、省控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连续5年达到100%,全市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2.7%,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10年达到100%。

蒋智涛表示,洛阳市还将与郑州等地加强沟通,调整完善水污染动态排查,完善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联动机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出更大贡献。

“刘庄国控断面”是黄河水质治理成果的检验地。

“对岸就是(山东省)东平县了,黄河自这里流出省境。”郭锐利说,位于台前县境内的“刘庄国控断面”是豫鲁两省跨省界水质监测断面,“这里提取的水质均值,代表了黄河河南段的水质”。记者看到,断面处的浮桥横接豫鲁,黄河自下奔腾而去,两岸庄稼青翠油亮。

“从协议上看,这场‘对赌’河南‘赢’了。但是,在生态环境改善的过程中,两地居民都是获利者、受益者。”郭锐利望着黄河对岸的东平县感慨道:“在后续深化推进水质改善的工作中,我们还计划与濮阳市辖区内五县一区沟通,各县区之间也可以借鉴这场别开生面的豫鲁‘对赌’,签订一个水质‘对赌’协议。对水质的保护,一刻也不能放松!”

三门峡护航生态廊道

作为黄河入豫的第一站,河南三门峡大坝控制着黄河上中游来水量89%、来沙量98%,做好三门峡境内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对河南全省意义重大。

从三门峡市湖滨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6号观景平台向北俯瞰,5000余亩生态梯田,油葵已种下陆续成苗;铺好沥青的景区道路,顺着山势蜿蜒向下,时隐时现……

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紧邻黄河,站在村边,三门峡大坝尽收眼底。

为全力打造沿黄生态治理样板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2020年,三门峡市开始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选址位于黄河岸边的大安村和穴子仓村。

大安村处于沿黄丘陵地区,可耕种范围相当有限,地里基本是旱作,农民靠天吃饭,收入较低。“因为项目建设,我们村流转了大量土地,每亩有500元的地租收入,已经超过了种植收入。梯田的规模化种植、项目建设及后期的运营,都将为农民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党支部书记张红新说。

张红新介绍,村内新种植了7000余棵经济树和风景树,绿化约1万余平方米,建设了农耕文化园、乡遇大安、苏联专家旧居等特色游园5处,打造了13个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等。随处可见的微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黄河三门峡段有多长,生态廊道就有多长。”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说,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总投资40亿元,总长度190公里,共分3期建设。工程建设全部完工后,将建成沿黄108公里绿网、修复21.6万亩湿地、形成50万亩高标准农田,同时将带动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极大改善沿黄生态环境。

除黄河生态廊道建设,三门峡还实施总投资74.3亿元的18条黄河一级支流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5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三门峡水库水质稳中向好。2020年,水质为Ⅲ类,累计达标率为83.3%;2021年,水质为Ⅱ类,累计达标率为90.9%;今年1月至6月,三门峡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0%。

“黄河的水质在变好,空气也在变好,周末来廊道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从小生活在黄河边的75岁纪正群如今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北营湿地的巡护员。谈及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纪正群有着切身感受。

纪正群说,随着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10月,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蒙古国等地飞来,在三门峡黄河段栖息越冬。“从之前的三四千只,逐步增长到1万多只。”

一河清水出中原

事实上,不止濮阳和三门峡。近年来,通过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去年,河南省黄河流域35个国家考核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达30个,黄河干流出省境断面稳定在Ⅱ类水质。河南省内黄河右岸710公里生态廊道全线贯通,一条绿色、安全、人文、幸福的生态屏障成为新的“绿色名片”。

黄河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态脆弱。河南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充分考虑不同河段生态基底的差异,提出了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保护治理思路:在黄河中游,河南深入推进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让8.6万亩历史遗留矿山披上了“绿衣”,昔日满目疮痍的小秦岭已成为全省特有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在黄河下游,河南下大气力治理滩区面源污染和支流水污染,把46.9万亩湿地纳入保护范畴,推动流域内35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在受水区,河南加快构建平原生态绿网,近3年来共完成造林503.6万亩,森林抚育577.5万亩。

一河清水出中原,千回百转入齐鲁。对于处于黄河最下游的山东来说,尽管兑付了上游大额的生态补偿金,但上游治理为其带来的生态效益却是不可估量的。

“山东坚持算政治账、生态账、长远账,主动与河南省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常态化热线联系,经过数轮磋商,换位思考、相向而行,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提起2021年4月的那场鲁豫“对赌”,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袁培全说。

“鲁豫两省补偿协议签署以来,黄河入鲁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主要污染物指标稳中向好。今年7月5日,我们公布了协议落实情况:山东作为受益方,共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推动形成了上下游两省政府同心协力保护黄河生态的新格局。”袁培全说。

“2021年省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兑付工作全面完成,标志着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全面走实走深,全流域协同治理成效初步显现。”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说,2021年,山东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提升了13.1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一位,历史性全面消除了V类水体,153个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IV类标准;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回升至71.2%;所有断面均值类别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在稳定消除劣V类水体的基础上,实现了V类水体动态清零。

葛为砚说,在建立实施黄河流域省际横向补偿机制的同时,为促进省内流域环境的联动保护和协同治理,调动流域上下游协同治污积极性,山东拓展运用黄河流域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模式,推动在省内县际间建立了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2021年9月,全省301个跨县界断面全部签订横向补偿协议,在全国率先实现县际流域横向补偿全覆盖。截至今年5月底,各县(市、区)共兑现2021年第四季度补偿资金3.24亿元。

据了解,河南、山东两省将继续深化完善补偿体系,确保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切实发挥正向作用,进一步探索、建立、完善纵横结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经济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实话实说,我读鲁迅书的感觉,是和其他作家很不一样的,更亲切,感觉更有思想深度,就拿《朝花夕拾》来说,鲁迅在这本书里渗透的感情,怀念的意味很浓,但他又不是一味地歌
  • #郑爽笑场##张艺兴纹身##王珞丹急诊##林更新大学旧照# 日代微商小仙女来做一波推销啦,TutuAnna,peach John等日系内衣在售哦~都是厂家一手货
  • 每天睡觉上网课 瞌睡的时候我叫郭一轮然后我都梦到老师下课了 结果突然老师说大家打开摄像头 打开看了一眼自己黑黢黢容易暴露在床上 赶紧下去打开灯坐下然后平来喊去拿
  • 己土命水为财,此造子水在年柱,以又有乙寅木制土护财,有发财的潜力,但是身弱稍弱需要生扶,少年青年水旺大运生木制己土不佳,出身一般,家境平平,这两年水木旺,财多身
  • 失眠 随便找点视频看结果看完大哭...一起拼搏,但是他先走出去了,拼命努力终于追上去又站在一个舞台了,他又走了...我在庆幸你可以笑着说过去那些事的时候,才想起
  • 猫不喜欢在它们的皮毛上附加东西,那会使它们感到不自在。其实猫很讨厌手机镜头一直对着它们,闪光灯会使它们更不舒服。
  • 吴若希自认势利,《越难越爱》翻Hit带挈搵真银#吴若希# (Jinny)大热歌《愈难愈爱》最近被杨丞琳拣中在内地节目《声生不息》翻唱,令《越难越爱》再次被炒热,
  •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生活中要为人老实,可也不能任人欺负!
  • 现在,就让它来代表你,标记你,出现在这个特别的场域,来和参会的诗人学者们,来和这个这座城市,聊聊你眼中的文学……我会记住这个下午,拾起一个被弃用了二十年的曾用名
  • 胡锡进这样说,还是很中肯的,也算是对人心的思虑和渴望所能有的一种把握和了解吧,毕竟疫情对人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太大了......之前看《西游记》我觉得一张符就可
  • 后来,父亲对我说“为人类的进步和健康尽力,为征服癌症而奋战,我们为你自豪”。两位老人抱头痛哭……时代发展潮流里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漂走的那只
  •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精神之上的修行,从来都是生命安好的保障,用顺其自然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我觉得,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无论何时,在突然而来的不幸面前,会给
  • 两位阿波罗风格的音乐家又碰上莫扎特最绚烂的两个作品,真可谓恰到好处刚好可以和上次卡拉扬/哈斯基尔那场做一个对比最近爱上了阿波罗钢琴(APOLLO)的新型号!31
  • 22、我尽力喜欢过,但21、如果快乐太难,那我祝你平安。
  • 木芙蓉开的花一日三变,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花瓣的颜色在清晨是雪白,中午变成粉红,傍晚变成深红。木芙蓉开的花一日三变,故又名&qu
  • 长大后我才知道我们没有血缘联系,可心中的感觉从未变过,他就是我的家人,待我的好我一直都记念在心中,我从小就认为对我最溺爱的便是姥爷了。我一直在等,也许不问有一天
  • 好吧,今天下午到晚上,重庆主城区,出城应该不会很堵车,但是,进城方向,可能会超级堵车……今晚12点,应该也不会有多少车辆等着上高速公路……不过,10月1日上午1
  • 今天的收穫是,我的six day去上牌啦,還是我自己去的喔~大理的號牌挺好的,我運氣也不錯,選到了適合自己的牌,從此可以無憂騎車啦,開心!有时候,看完一部好电影
  • #请君##任嘉伦李沁请君空降# 预热了一个多月 你告诉我是空降 哪只眼睛看到是空降哟 说空降的看看我们油菜花嘉人的分析帖 国超@任嘉伦Allen 新剧请君
  • 今日份#plog#康说我这日子她真的慕了早上去社团凑热闹(全是帅哥美女,各种cos,各种表演,只顾着看手机都来不及拍[二哈])下午去逛街买衣服(买了裙子 快乐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