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以《易》为本,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肩负了兴儒学的使命"(《宋史张载传》)
【性 与 诚 明】
在张载以前,就有许多人关于性提出了讨论。李翱继承并发展了《中庸》的"诚"的思想,把"诚"说成是人性最完美的状态,"诚者,圣人之性。寂然不动,广大清明,照平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他是以本体的角度来说"感而遂通"的,而不是佛家的皈依"三宝",这是一大对人性的探索。
周敦颐继承了这一学说,用"诚"批评了佛教的"不真空"、"寂灭",提出了"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
张载说:"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唯大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彼自蔽塞而不知顺吾理者,则亦未如之何矣。"(《诚明篇》)
"乾坤为父母",就是"万物为一源"的形象说法,它是一种天地之性,也不是某个人独有的"非有我之得私也",作用在于"民吾同胞,物与我也",所以"大人能够立必俱立......",流露出圣人达到最高境界时的兼爱精神。
张载的性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对立,"气质之性"又称"攻取之性",是"形"之欲的根本,是所有那些可以称为"我"的并有他决定的那一种或那一部分的性,譬如吃饭、男女之欲这些"性",能够对付着满足就可以了,不要以之累心。
"天地之性",那是在人有形之前就已经有的,严格的说,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如何去"尽性",有两种途径:"自诚明"和"自明诚"。
"自诚明者,先尽性以至于穷理者,谓先自其性理会来,以至穷理。"通过道德上的行为来顺吾性。
"自明诚者,先穷理以至于尽性也,谓先从学问理会,以推达于天性也。"通过认识能力的扩充来尽性。
这两种方法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不过张载强调的更多是第一种,他称他的穷理为"诚",《中庸》中说:"自诚明谓之性"。张载认为:"穷理"并不是零碎地研究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得一些片段的知识,而是要对于内与外、客观与主观做一种系统的思考,有一种综合的、全面的认识,"穷理"则能"大其心"。而张载本身也在实践他的理论,他的弟子记述他时说:"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牍,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座取烛以书。"
而且张载在其中也表现出实践的方法。"人生固有天道。人之事在行,不行则无诚,不诚则无物,故须行实事。"(《张子语录中》)"天地之道无非以至虚为实,人须于虚中求出实",这种"事之在行"和佛、道倡导的"虚寂"、"无为"、"超脱形骸"又是针锋相对的,也是积极的。
"诚"本来是一种心态和伦理道德观念,经过宋代哲学家的论证,却成为反对佛、道的思想理论,成为儒家对世界和人事的总的和根本的看法及方法,使"诚"成为宋代哲学的饿一个核心,某种程度上具有世界观的意义。
【天 人 合 一 境 界】
按中国哲学的传统,一般说到哲学,就自然讲到人达到精神创造的那种生活境界。在中国哲学中,道家强调在最高的生活境界中可能有的快乐和幸福,崇尚"天道",鄙视"人道",诱惑人们超脱形骸,神游世界,"达到玄冥之境,游恍惚之庭,经昆仑,涉太虚,返冥极"。
但是在儒家看来,提高人的生活境界,不只是快乐和享受的问题,而是实现人之所以为人者,人活在这世界上,就自然有它的存在价值。只有在最高的生活境界中人才是完人,哲学的功用是训练人成为完人,完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天"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这里的"天"就是宇宙,宇宙是所有事物的总名。
平常人的心,都是限于他的感觉,这是一个小宇宙。其中就有主观和客观的对立,他以自己的主观为内,客观为外,这就与"天"不同了。
必须打破自己主观与客观的隔阂,这个张载称之为"合内外,一天人","无我而后大,大成性而后圣"。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后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乾称篇》)天地境界的人,中国哲学称之为"圣人",圣人并不能作出奇迹,也无须试做,他做的事不多于常人,但是他具有较高的理解,他所做的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从而构成了最高的生活境界,而这只由他在人生日常生活中实现。
事实上在张载看来,"有天一,内外合,此人心之所自来也",天人合一,内外合一,是"天"的本来状况。而"圣人则不专以闻见为心,故不专一闻见为用",常人往往为 私心所扰,"故不能尽性",穷理的人只要努力去做,就可找到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的境界,成为圣人。
张载的"天人合一"说其实质是强调"得天而未遗人",一切以"人"为本,他的所谓"合一"是要把佛家所追求的"天趣"同现实的"人生"结合在一起,在现实实现至诚的"天性"和不息的"天命"。(《宋代哲学的创新》)
境界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大特色,"天人合一"思想使中国的哲学增添了许多实践的色彩,强调只有亲身去实践,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而西方出的可能更多的是哲学家,是那些从文字上解析哲学的人,不像中国,每个人都亲身实践着自己的哲学。
我觉得在这里有必要再讲讲冯友兰关于人生的四种境界。
他认为人总是对宇宙人生有所觉悟和了解,这种觉解即构成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他把人的境界大体上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是人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自觉的境界;功利境界是自觉求利的境界,这个利就是"私",道德境界是自觉行义的境界,这个义是公义;天地境界是人自觉到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的境界。前两种境界是实是的人的产物,后两种是应是的人之所有;前两种是自然的给予,后两种是精神的创造。他们虽然都是一种原始的混沌,但后者是更高一级的混沌。
一个有天地境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外在的事物,都自觉有一种新的意义和精神之乐,这是一种超道德的精神境界,是四种境界中最高的境界。
太 虚 即 气
张载哲学体系的内在范畴,是从"气"范畴的直接规定开始的,他通过论证"太虚即气"的命题,在"太虚"、"太和"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中进行的。
在这个范畴里,"气"是最高的中心范畴,既是逻辑起点,又是终点。气之本体首先是一个"至虚之实"、"至静之动"、"一物两体"的规定。它固有能动的"天性",推动着自身聚散,气化不息,人通过能动变化气质,尽性穷理、灭欲,最后达到性与天道合一,进入"孔颜乐处"的境界。
"太虚"说的是宇宙的物质结构,"太和"说的是宇宙的精神面貌,这个精神面貌是宇宙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所以《正蒙》开头就说:"太虚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
认识"太虚"可以从两个地方理解:一个太虚的本性,一个是太虚的能动性。
"太虚之气"的本性为实有,它与"阴阳、天地"之间,仅只有在同一"气"的范畴中的层次差异,"太虚"与"气"之间,仅有存在形态的差别。"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除此以外,两者毫无本质区别,而是同一个宇宙本体,就象"冰凝释与水一样","太虚不能无气,气之聚散于太虚"。(《太和篇》)
同时"太虚之气"又是能动的,"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太和篇》)这种"形聚为物,形溃反反"、" 皆不得已而然"都是"太虚之气"自身能动的必然过程,因而决定其自身必然居于统一于天地万物的宇宙本体地位。
"其聚其散"而本体死之不亡,永不消灭,这就从根本上驳倒了释、道"寂灭"、"虚无"的谬说,并为解决三教普遍关注的"一多"关系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和思路。
总之,由于张载把"太虚之气"规定为:不依赖任何主观感觉而存在,永恒运动,"死而不亡",所谓"清虚一大"、"有无混一",使天人万物统一在一体,这就使他的全部哲学,立于中国哲学的一个较高的位置

【重点:日语考试中涉及对象方面的语法合集】

1.~にかけては(にかけても)N2
关于~方面(也);在~上(也);论~(也)

接续
[体言]+にかけては(或:~にかけても)

类义
~上では;~のことについて言えば;~のことでは

例文

①暗算の速さにかけては彼にかなうものはいない/论心算的速度,没有人比得上他
②遊ぶことにかけても彼ほど遊び上手な人はいません/在玩的方面也没有像他那样会玩的人

2.~に関して(に関しても)N2
关于~(也);就~

接续

[体言]+に関して(或:~に関しても;~に関しては)

类义

~について;~に対して

例文

①このことに関してあなたの意見を聞かせてください/关于这个问题,请谈谈你的意见
②本日の会議の結果に関しましては、文書にして配付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关于今天会议的结果,将形成文件分发(给大家)

3.~に関するN1
关于~的;有关~

接续

[体言]+に関する+[体言]

类义

~についての~;~に関係のある~

例文

①その事件に関する情報はまだ入っていない/有关那个事件的消息还没收到

4.~めぐるN2
围绕

接续

[体言]+(を)めぐる(或:~をめぐって)

例文

①留学生をめぐる諸問題を中心に考えて行きたい。/我准备以围绕留学生的种种问题为中心探讨一下.

5.~うえでN2 在…上; 在…方面

要点

表示所关联的某一方面,“で”表示抽象范围。

接续

「V  うえで」
「N+の うえで」

例文

①その国家公園は地図の上では近くてすぐいけそうに見えるが、実は山道なので、かなり行きにくい所だ。
②あなたのアドバイスは、勉強する上で大変参考になります。

6.~かけN2
…(做了)一半

要点

表示动作做了一半就停止了。“动词连用形+かけ”可作为名词, “动词连用形+かける”可作为复合动词。

接续

「R- かけ」

例文

①バブルの影響なのか、この辺りでは立てかけの高層ビルがいくつも見える。
②彼はふと何か思い出したかのように事故のことを言いかけて黙った。
③飢えでしにかけていたその子犬は、世話をされたら奇跡的に命を取り戻した。
④冷蔵庫の中には腐りかけの野菜しかないから、食事を作ろうにも作れない。

7.~かけN2
根据情况灵活翻译,常用词汇有:
動きかける/发动、鼓动、倡导; 呼びかける/呼吁、召唤、招呼
問いかける/上前询问   語りかける/找人说话
誘いかける/发出邀请   笑いかける/对着人笑

要点

表示向对方做…

接续

「R- かけ」

例文

①電車の中で酔っ払いに話しかけられるたびに、私は英語がわからないふりをする。
②先方に動きかけて事を円満に解決することができた。
③惯用句:人に相談を持ちかける/找人商量事情

8.~から~にかけてN2
从…到…

要点

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起止范围,这种起止不像“…から…まで”那样表示从始至终不间断的延续,而是模糊的、断断续续的。

接续

「Nから Nにかけて」

例文

①四月下旬から五月上旬にかけて、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という連休がある。
②日本では、六月から七月にかけて、梅雨の時期があり、雨がちの天気が続く。
③先週の火曜日から今週の金曜日にかけて、雪が降っていた。

9.~にかけてN2
在…方面; 关于…方面

要点

前接诸如技术、能力等内容的名词,后述事项一般表示有关前项的评价。

接续

「V-るにかけて」
「N にかけて」

例文

①走ることにかけては、校内一だと思っている。
②ハムレットを演じることにかけては、彼に及ぶ者はいない。
③技術はまだ未熟ですが、熱心さにかけては、誰にも負けません。
④チャーハンを作ることにかけては、彼の右に出るものはいない。

10.~にかけてN2
舍出…; 豁出…; 拼上…

要点

前接诸如“命、名誉、信用、面目”等名词,表示不惜拿这些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及其价值的东西,也要保证后述事项的进行,是一种坚决下决心做某件事情的讲法。

接续

「V-るにかけて」
「N にかけて」

例文

①頂上の人々はとても危ないですから、私の命にかけても、彼らを助け出す。
②もう大人なのだから、自分が間違った以上、面子にかけても正直に認めるべきだ。

11.~に関して
连体形式:~に関するN2
关于…;就…而…

要点

表示后述状态、行动等与前述事项有关。“…に関して”与“…について”相比,更趋正式、郑重、书面的表达形式。

接续

「N に関して」

例文

①政府は今後の経済の見通しに関して、学者たちの意見を聞いた。
②彼は科学者だが、平和運動に関しても、強い関心を持っている。
③最近の日本ではペットブームで、ペットに関するテレビ番組が増えている。
④主人は家では、仕事に関する話は一切しない。

12.~に対してN2
对…;对于…;对待…

要点

表示面对某人、某事,表明某种态度或采取某种行动。

接续

「N に対して」
「V+の に対して」
「А+の に対して」
「Nаな+のに対して」

例文

①授業中私語するのは、先生に対して失礼です。
②店員はお客に対して、いつも丁寧な言葉を使います。
③学生の質問に対しては、先生として親切に答えたり、説明したりするわけだ。
④加藤さんは書画に対する造詣が深いそうだ。

13.~に対してN2
与…相对;与…相反

要点

表示与前述事项相对比、相对照,后述情况有鲜明的不同。

接续

「N に対して」
「V+の に対して」
「А+の に対して」
「Nаな+のに対して」

例文

①会社には、男の社員が100人いるのに対して、女の社員が8人しかいない。
②洋服は行動的である。それに対して、着物は動きにくい。
③兄が背が高いのに対して、弟のほうはクラスで一番低い。
④兄が音楽が好きなのに対して、弟のほうは理科系が好きだ。

14.~について
书面语表达:~につきN2
就…而…;关于…

要点

表示后述状态、行动等与前述事项有关。

接续

「Nについて(につき)」

例文

①この本は日本語の文法について、分かりやすく説明してある。
②私が大学を辞めることについて、両親は反対しなかった。
③財産分割案につき、書面をもってお知らせいたします。
④海外市場の開拓について、審議が行なわれた。

15.~を中心に/~を中心として/~を中心にしてN2
以…为中心

要点
表示后述事项的进行是以前述事项为中心范围。

接续

「N を中心に」
「N を中心として」
「N を中心にして」

例文

①地球が太陽を中心にして回っ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は小学校でも知っている。
②太陽系の惑星は太陽を中心として回っている。

#日语能力考# #日语#

【审判专家解读民法典⑪】金上杰:见义勇为,免责!
《论语》云:“见义不为,无勇也。”见到义所当为的事却不为,这是没有勇气。看到合乎道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甚至不顾个人安危,是大义。惩恶扬善、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
近年来,由于现实生活中一些热心助人、救人者事后反遭索赔、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越来越多人对见义勇为的质疑,“扶不扶?”“救不救?”“为不为?”“管不管?”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道德难题。
为了鼓励人们见义勇为,《民法典》设立见义勇为免责条款,为见义勇为者撑起了“保护伞”。
今天,我们请审判业务专家金上杰结合具体法条,解读《民法典》如何鼓励善行善举,保护见义勇为。
审判专家简介:金上杰,现任本溪市南芬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辽宁省审判业务专家。
【法条索引】
《民法典》第183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183条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当有侵权人承担责任时,受益人对见义勇为者的补偿是出于道德层面的考量,而当没有侵权人或侵权人无法承担责任时,受益人的补偿就会变为一种义务,保障了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而“适当补偿”标准则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权。
第184条则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条文所述“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从法律上解释系指“行为人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免受损失,而实施的制止、防止损害发生的行为。
那么如何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见义勇为”,即“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需要满足哪些构成要件?
第一,自愿性。
救助人实施救助行为须无法定的或约定的救助义务,此乃构成见义勇为的前提,若救助人具有法定或约定的救助义务则不仅不构成见义勇为,且有可能构成不作为侵权。
第二,利他性。
救助人实施救助行为系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免受损失,救助人主观上的利他性阻却了侵权行为的成立。如果救助人是为自己的利益实施救助行为,则不应构成见义勇为;而如果救助人既为他人利益又为自己利益实施救助行为,则亦非构成见义勇为,该情形当属于无因管理中管理人可兼为自己利益而为的管理,应依无因管理规范进行调整。
第三,紧急性。
救助人应当在紧急情况下实施救助行为,在客观上具一定的危险性。而紧急性的判断没有具体的标准,司法机关在处理个案时应依照具体情形加以认定。
通常情况下,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见义勇为,以上三个要件不可或缺。
第184条规定的背后是立法政策的考量,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也有益于社会形成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从而消除挺身而出时的顾虑、扶危济困后的麻烦,让善行得到奖赏,让善良得到弘扬。因此上述条款也被称为“好人条款”。
“好人条款”的出台,回应了社会关切,顺应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为见义勇为者吃了“定心丸”。
而在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因见义勇为引发的纠纷时,我们也要对见义勇为者的英勇表现予以肯定,在认定其是否存在过错时应当持宽容态度。
见义勇为一般存在紧迫性,在紧要关头也不容许当事人有充足的时间考虑,因此不能苛责见义勇为者承担通常情况下才能达到的注意义务。碰到一些没有目击者或视频录像证明行为人是否为见义勇为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应当在恪守法律和程序,尊重证据和常理,强调逻辑和事理的基础上,坚持《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举证规则,由被救助人承担举证责任,即不管是被救助人主张其人身损害是由救助人造成的,还是被救助人主张救助人在救助过程中未尽合理限度注意义务加重其人身损害的,并以此要求救助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那么被救助人应当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比如救助人存在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侵权行为及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这些事实都应该由被救助人举证加以证明。如果被救助人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则依法应由被救助人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上述举证规则的适用能够有效避免诬陷或错认情况的发生,防止事实认定的扭曲,使司法判决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为见义勇为者保驾护航。而对于最后被确认是做好事,却被当事人诬陷为肇事者的,公安机关应当加大对诬陷者的惩处力度,严重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不会再出现见义勇为者蒙冤、让人民群众不再愿意做好事的情形。司法实践中基于此作出的判决,对于鼓励社会公众见义勇为,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和谐、文明、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我们倡导见义勇为不仅要有勇,还要有智,见义勇为者在施行紧急救助时需注意方式、方法,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尽量减少给受助人或其他人造成伤害或者不必要的损失。而对于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我们当然也持肯定的态度,但不建议未成年人做出与自己行为能力不相适应的举动。
以上是对《民法典》第183条、184条的解读。法律已经伸出了坚实有力的双手,以司法之力托起了全社会的道德底线,善行善意不会被辜负。希望随着见义勇为免责条款的出台,人们可以卸下“老人不能扶”的思想负担,当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能够主动伸出援手,而不再袖手旁观。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策划:黄艳辉 柏岩英
主持:王伟宁 侯永锋
美术编辑:庆庆
来源:辽宁日报 北国客户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都是刚需商品,大家按实际需求来囤就行了。其他的秒杀,抢购,满赠,免费,都是缘分。
  • 赚取利润660%, 我说了,咱vip圈让你埋伏的暴富币,拉起来都是很疯狂,跟上圈子暴富节奏,有肉吃,有酒喝。咱一念大师vip圈让老铁们埋伏的XUC 迎来了世纪
  • 」她也笑說:「我還想要致歉,我媽是追星人生勝利組,因為她的女兒不小心是田馥甄,我知道他們私下都有在聯絡,我媽偶爾會用訊息鼓勵他。今天是自己的主場,有你們的陪伴特
  • 后来我慢慢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召集大家想影响身边的人,很多人去关注这样的事情,去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朋友。”用偶像的力量来影响周围更多的人去投身公益,这正
  • (即领用原材料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A商品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B商品贷:原材料/a    原材料/b   原材
  • 7:短线的精髓在于执行力,执行力的前提是认知,而认知必须落实到明确的交易计划上,选股逻辑,仓位管理,止损止盈策略,另外就是割肉要坚决,短线本质就是风险与机会的博
  • 建设幸福简阳,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共享作为城市工作的价值追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让
  • 具体要求1、创业人才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首轮创业投资额1000万元及以上 或者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2000万元及以上 (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1年)的
  • 《令人心动的offer》这一期开篇看的好紧张,没想到第一个上手术台操作的是一个本科刚毕业的医学生,还是开颅手术!#令人心动的offer#《令人心动的offer》
  • 如今,人空瘦,海棠落琼眸❸❹原文:我想你古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❸❺原文:我超级想你古风文:山河远阔,人间星河,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❸❻原文:我非常爱你古风文:
  • 在这里,他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周与良icon。他想起,那个曾经对自己信誓旦旦说“一定要等她回来”的姑娘,却成为别人的新娘,自己竟成为世人的笑话。
  • 在小孩自己讲出来“跳的好爽”“很久没有了真的…”的时候一下子就好多好多感叹 是诶 真的很久没有过舞台了 久到都不想去探讨到底是多烂的运气才会有这样的经历 但是少
  • 不论对方是出于什么心态向你提出了""分手"",在提出分手的那一刻,他就是真的放弃跟你继续在一起了。我常说"&q
  • 受艺术家Olafur Eliasson及建筑师Luis Barragan启发,这个以全息光影为主题打造的高级珠宝系列,每件珠宝珍品都流光溢彩、匠心独运,将尖端科
  • 这种利用民众朴素爱国主义情怀对国家权力的架空,才是最值得警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又渊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
  • (二)制造工艺不成熟,质量不好 很多车型上市之初,技术并不成熟,比如蔚来的ES8三年残值率55.6%,北汽EU5则为50.9%,而哪吒汽车U第一年保值率才仅
  • 新晋品牌大放异彩在长沙最繁华的五一商圈,排队是好吃、有人气的标签。如今,久负盛名的坡子街再现往日荣光,成为长沙最著名的传统品牌小吃街,汇聚了长沙当地最具特色和地
  • 双方交换了对美俄领导人会谈进程和成果的评价。泽伦斯基强调,我们有明确的解决和平进程障碍的建议,并准备以各种形式进行讨论。
  • 茅台水晶肉 鲜咸微甜,食过留香,同桌的好友都执着于茅台的品种,放了多少,我则乐得清闲,趁他们问询之际,多吃几片,配上冰镇过的冬趣塔牌半干型黄酒,香味醇厚馥郁
  • 郭基辉又指出,今届立法会选举参选人来自不同年龄层、不同行业,认为他们进入议会后,将更贴地解决社会问题,乐见本港进入“良政善治新常态”。对于生育率问题,他指出“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