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海标 :价格低、疗效高、用药简、药源足,学会这几个古方,解决气血不足的问题![鲜花][鲜花][鲜花]
血是人身中的重要体液,它与气相互为用,成为维持生命活动的两大物质基础。气血的关系,犹鱼之与水,一刻不能偶离,故前人有“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以运血,血以载气”等说,它们的密切关系,有如此者。
血的运行,虽然赖气的推动,而其功能,主要是循环不息,把人体内由饮食精微所化生的营养物质,供给于脏腑和组织,以至四肢百骸,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又把脏腑组织中要排泄的废料,带到肺脏,经过呼吸和出汗等方式而排出体外。故《 黄帝内经》说:“ 肺者,气之本也。”《 黄帝内经》说:“ 肺朝百脉。”即所以说明肺主呼吸,以营其呼碳吸氧和气运血行的功能。至于经论对血的功能的论述,往往把营血并称,如《 黄帝内经·痹论》说:“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黄帝内经·邪客》说:“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这些经论,就是说明上面所述的循环作用。
血的功能,除上述外,还与精神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黄帝内经·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肾臧精,精舍志……”这就明确指出血和精神七情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如血旺则精神慧爽,心情舒畅,反此,则精神萎顿,情绪抑郁,又从病理来说,热病的膀胱蓄血证,妇科病的热入血室,皆因血与热结,致使神识昏乱,出现如狂、发狂的症状。反过来说,精神过激,盛怒之后,每易引起血气上逆,甚至呕血;或由于所欲不遂,情志郁结,久必成为营血虚弱的证候。所以《 黄帝内经·八正神明论》说:“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就是教人以调血养神之道。

血液的来源及其生化过程,《 黄帝内经·决气》说:“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这就明白而具体地说明血的来源和生化过程,就是中焦的脾胃把饮食水谷的精微输送到心脏,得心火的宣化,而后变成赤色的血液,血液经心脏的收缩,淫注于脉道,循环往复,运行不息,就成为脉气流经的生理功能。胃又把水谷的精微,输送于肝,使肝所藏的血液充盛,得以营养筋脉。据此,治疗贫血,必须补脾胃,宣心阳和补心液才能得到疗效,而补气以生血,也是要法。如蓄血或血逆上行.又要破血逐瘀,清火凉血以分别治之。血从下行出者,多因气虚不能固摄与火动妄行所致,补气以维血,清火以止血,又为扼要之图。

古人对补血的方剂,主要是依据血的来源和生化过程而制定的。如炙甘草汤是补阴以生血的,人参养营汤是宣心阳以生血的,当归补血汤是补气以生血的,而皆不外补中焦生血之源的主要法则。

我本于血液的来源和生化过程的生理功能,运用桂枝汤、桂枝甘草汤、桂枝人参汤、黄芪建中汤、芍药甘草汤等方,以为治疗贫血之用,效果颇如人意。其用方要旨,除芍药甘草汤是根于“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的论点,以炙甘草补脾,使食气入胃,产生精微,以白芍和肝血,益以为散精于肝,淫气于筋之用。其余 4 方,皆取补中之药,以为中焦受气取汁之用,取桂枝以宣心阳,使变化而赤,则血得以资生矣。芍药甘草汤是血虚而阴不足者用,余方皆为血虚而阳不生阴之治。黄芪建中汤更能于补阳生阴之中达到补气生血之妙。

为了验证我对经论的理解和古方运用与实践的效价,现仅举出用桂枝汤和桂枝甘草汤以治疗贫血的几个例子,以为印证。

病例一

病员卢某,女性,56 岁,住本镇郊区后山大队后山大街, 初诊日期:1974 年 3 月 11 日。

她于 3 年前患钩虫病,经驱虫后,仍贫血不能恢复,多方 治疗,效果不大。并经常眩晕、心悸、气促,时或胸胁不舒,虽家务操作,都不能胜任。饮食小进,二便自调。脉弦涩小,舌色淡红,无苔,面色苍白,眼睑无华,形体消瘦。

大便检查:未发现钩虫卵。血常规:RBC 2.8×10^12/L,Hb 85g/L。血压:145/88mmHg。

治疗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3 天,用当归四逆汤,主要以养血温肝,治其眩晕。第二阶段 3 天,眩晕已解,反腹痛便溏,仍胸胁不舒,用桂枝人参汤以调治心脾,温中止利。第三阶段 6 天,用桂枝汤、桂枝甘草汤相间服,意取补心益脾以生血液,而心悸气促已愈。在这个阶段的治疗中,病人面色已渐红润,眼睑血管复现赤色,血压 164/88mmHg。血常规:RBC 3.28×10^12/L,Hb 95g/L。病家在这种病的好转佳兆中,认为疗效满意。事实证明,于操持家务中,打水、挑水都无心 悸、气促出现,因而中止治疗。

我们及时进行家访,得悉她中止治疗的原因如上,并劝她继续治疗,以巩固效果。所以,第四阶段治疗共 4 天,仍用第三阶段的方法。血常规检查,RBC 6.9×10^12/L,Hb 110g/L。至此 3 年来由于贫血而致的心悸、气促久病,已恢复健康了。并嘱多吃三果( 桂圆肉、荔枝干、大枣),间服归脾丸,以为远效之施。

本例第二阶段用桂枝人参汤虽是调治心脾,温中止利之用,实则是补血之治,因为理中汤是补脾以滋血液生化之源,桂枝以宣心阳,奉心化赤而为血的。病者痊愈后,事隔 3 年半,她来岐在马路中与我邂逅相逢,见她精神慧爽、容光焕发,并对我说身体健康,胜于往年,互相欣慰而别。

(小编:治疗过程四个阶段一共才半个月时间,治好了患者3年的贫血,血常规检查有如此明显的改变,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写在篇后

1.上面运用以治疗贫血的五方,皆有价格低、疗效高、用药简、药源足的优点,合于广大劳动人民的需要。

2.当归是补血的药,而当归建中汤尤为补血的方剂,为什么不选入应用呢?这有两点理由:(1)黄芪建中汤,在补中生血之中,更有补气以资血之功,它比当归建中汤单于补血而无补气者胜了一筹。(2)当归原属活血之药,不是补血之品,观炙甘草汤是补血的主方,都没有取当归配伍。后世的四物汤中,用当归以理血,不是补血,故柯韵伯说:“ 是方乃肝经调血专剂,非心经生血之主方也。”当归补血汤是补血的名方,反以黄芪为主药,当归则成为臣药以次之。基于上述两点理由,故所选以为运用补血之方,皆不用当归的。

3.人参养营汤与归脾汤都同是补脾生血的方剂,而前者因有肉桂、熟地、远志等,长于补血;后者因有桂圆肉、酸枣仁、远志等,故长于补心安神。这两条方,在补血中,宜互相应用,不可偏废。

4.当归不是补血之药与补血的治剂,都已阐述于前,而补血之药,应以何物为主呢?根据炙甘草汤的组织意义,炙甘草、大枣,是补中焦生血之源,桂枝、生地黄,一以宣心阳变化而赤,一以助心液,与归心的浊气,结合而成血,人参补气以资生血液,即补无形以生有形者也。以此理由而推广之,凡北黄芪、肉桂、远志、熟地、桂圆肉(与荔枝干、大枣三物共食,名三果饵,能补心肝脾三经而益血)、荔枝干等物,都是补血之品,至于当归主要用于妇女调经,尤为妙品。
特别提醒: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

立秋六大养生点

滋阴敛阳是关键
立秋
初侯凉风至
二侯白露降
三侯寒蝉鸣
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但是,“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有差别,此时大部分仍是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我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
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气候仍处于闷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立秋时节防暑措施依然不容忽视,应当心“秋老虎”依旧伤人,小心中暑。
立秋后,白天仍然炎热,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往往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早晚温差变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特别是年老体弱和小孩之人群,经过炎热的夏季后,人体内耗较大,导致免疫力下降。随着气温降低,病毒乘虚而入,因此初秋时节要预防普通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侵袭,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立秋标志着进入秋季,秋天属金,性沉降、肃杀、收敛。气候肃杀,燥令司天,久晴无雨,天高气爽,到处一派干燥的景象。
秋天以燥气当令,而燥气易伤肺金,耗损人体津液,引起皮肤干燥、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大便干结、口鼻咽干、音哑、胸痛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皲裂、毛发不荣等症状。
秋天的养生,人应之而奉收,阳气内敛,阴气渐长。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秋冬阴令也,秋时阴收,冬时阴藏。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以防燥邪。特别是阴虚、血虚体质之人,更应注意滋阴养血。
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秋季养生皆以养收为原则,贵在滋阴敛阳。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调养。
立秋
一、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按中医“五行”理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
宋代养生家陈直指出:“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动多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需多方诱说,使愉其心神,则忘其秋意。”
二、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应秋气之清爽,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减少房事,避免阳气向外发泄。)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秋老虎属立秋后的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在防燥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暑清热。
三、饮食调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秋季时节,宜滋阴润燥。古人有“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其意是指出四季变化与脏腑相关,要保护好,不能伤害。秋不食肺,就是如上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秋天,燥气当令,燥易伤肺,应以养肺润肺为要。
“燥者润之”,适当食用梨、蜂蜜、甘蔗、芝麻、藕、栗子、胡桃、枇杷、菠萝、花生、荸荠、蜜枣、乳品等;中药有西洋参、百合、玉竹、沙参、麦冬、天冬、山药、黄精、桑葚、白扁豆等。多食柔润之品,少食辛燥之物,滋阴润燥、灌溉脏腑,弥补秋燥对身体的伤害。
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秋天让肺润起来!”
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夏日炎热,多汗耗气伤津,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回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而如今,生活改变,适当进补增加营养是可以,但不宜以往大鱼大肉,明白其内涵,因人而异而"贴秋膘"。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其意就是,立秋后仍有暑气,暑气夹湿,侵犯脾胃,导致泻痢,要注意防暑清热。
四、运动调养
进入秋季,秋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五、秋季常见疾病的防治
“多事之秋”,在秋季常见呼吸道疾病和消化疾病:流感、乙脑、麻疹和水痘;中风、支气管炎、哮喘、胃病复发等等。其主要原因是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促进了血栓的形成,同时,血液中的组氨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应注意上述疾病的发生和发作,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状态,及时发现和调治。
六、推荐秋季常用的中药调养配方
1.百合固金汤
百合20g、熟地黄10g、生地黄10g、玄参10g、川贝母10g、桔梗5g、麦冬10g、白芍10g、当归5g。
2.沙参麦冬汤
沙参10g、麦冬10g、天花粉15g、玉竹10g、生扁豆10g、桑叶10g、生甘草5g。
3.清燥救肺汤
桑叶10g、麦冬10g、石膏20g、人参10g、胡麻仁10g、杏仁10g、枇杷叶10g、阿胶10g、生甘草5g。
4.五汁饮
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甘蔗汁、煨川贝雪梨蜂蜜等各等分。

赖海标 :价格低、疗效高、用药简、药源足,学会这几个古方,解决气血不足的问题![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血是人身中的重要体液,它与气相互为用,成为维持生命活动的两大物质基础。气血的关系,犹鱼之与水,一刻不能偶离,故前人有“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以运血,血以载气”等说,它们的密切关系,有如此者。
血的运行,虽然赖气的推动,而其功能,主要是循环不息,把人体内由饮食精微所化生的营养物质,供给于脏腑和组织,以至四肢百骸,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又把脏腑组织中要排泄的废料,带到肺脏,经过呼吸和出汗等方式而排出体外。故《 黄帝内经》说:“ 肺者,气之本也。”《 黄帝内经》说:“ 肺朝百脉。”即所以说明肺主呼吸,以营其呼碳吸氧和气运血行的功能。至于经论对血的功能的论述,往往把营血并称,如《 黄帝内经·痹论》说:“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黄帝内经·邪客》说:“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这些经论,就是说明上面所述的循环作用。
血的功能,除上述外,还与精神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黄帝内经·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肾臧精,精舍志……”这就明确指出血和精神七情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如血旺则精神慧爽,心情舒畅,反此,则精神萎顿,情绪抑郁,又从病理来说,热病的膀胱蓄血证,妇科病的热入血室,皆因血与热结,致使神识昏乱,出现如狂、发狂的症状。反过来说,精神过激,盛怒之后,每易引起血气上逆,甚至呕血;或由于所欲不遂,情志郁结,久必成为营血虚弱的证候。所以《 黄帝内经·八正神明论》说:“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就是教人以调血养神之道。

血液的来源及其生化过程,《 黄帝内经·决气》说:“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这就明白而具体地说明血的来源和生化过程,就是中焦的脾胃把饮食水谷的精微输送到心脏,得心火的宣化,而后变成赤色的血液,血液经心脏的收缩,淫注于脉道,循环往复,运行不息,就成为脉气流经的生理功能。胃又把水谷的精微,输送于肝,使肝所藏的血液充盛,得以营养筋脉。据此,治疗贫血,必须补脾胃,宣心阳和补心液才能得到疗效,而补气以生血,也是要法。如蓄血或血逆上行.又要破血逐瘀,清火凉血以分别治之。血从下行出者,多因气虚不能固摄与火动妄行所致,补气以维血,清火以止血,又为扼要之图。

古人对补血的方剂,主要是依据血的来源和生化过程而制定的。如炙甘草汤是补阴以生血的,人参养营汤是宣心阳以生血的,当归补血汤是补气以生血的,而皆不外补中焦生血之源的主要法则。

我本于血液的来源和生化过程的生理功能,运用桂枝汤、桂枝甘草汤、桂枝人参汤、黄芪建中汤、芍药甘草汤等方,以为治疗贫血之用,效果颇如人意。其用方要旨,除芍药甘草汤是根于“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的论点,以炙甘草补脾,使食气入胃,产生精微,以白芍和肝血,益以为散精于肝,淫气于筋之用。其余 4 方,皆取补中之药,以为中焦受气取汁之用,取桂枝以宣心阳,使变化而赤,则血得以资生矣。芍药甘草汤是血虚而阴不足者用,余方皆为血虚而阳不生阴之治。黄芪建中汤更能于补阳生阴之中达到补气生血之妙。

为了验证我对经论的理解和古方运用与实践的效价,现仅举出用桂枝汤和桂枝甘草汤以治疗贫血的几个例子,以为印证。

病例一

病员卢某,女性,56 岁,住本镇郊区后山大队后山大街, 初诊日期:1974 年 3 月 11 日。

她于 3 年前患钩虫病,经驱虫后,仍贫血不能恢复,多方 治疗,效果不大。并经常眩晕、心悸、气促,时或胸胁不舒,虽家务操作,都不能胜任。饮食小进,二便自调。脉弦涩小,舌色淡红,无苔,面色苍白,眼睑无华,形体消瘦。

大便检查:未发现钩虫卵。血常规:RBC 2.8×10^12/L,Hb 85g/L。血压:145/88mmHg。

治疗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3 天,用当归四逆汤,主要以养血温肝,治其眩晕。第二阶段 3 天,眩晕已解,反腹痛便溏,仍胸胁不舒,用桂枝人参汤以调治心脾,温中止利。第三阶段 6 天,用桂枝汤、桂枝甘草汤相间服,意取补心益脾以生血液,而心悸气促已愈。在这个阶段的治疗中,病人面色已渐红润,眼睑血管复现赤色,血压 164/88mmHg。血常规:RBC 3.28×10^12/L,Hb 95g/L。病家在这种病的好转佳兆中,认为疗效满意。事实证明,于操持家务中,打水、挑水都无心 悸、气促出现,因而中止治疗。

我们及时进行家访,得悉她中止治疗的原因如上,并劝她继续治疗,以巩固效果。所以,第四阶段治疗共 4 天,仍用第三阶段的方法。血常规检查,RBC 6.9×10^12/L,Hb 110g/L。至此 3 年来由于贫血而致的心悸、气促久病,已恢复健康了。并嘱多吃三果( 桂圆肉、荔枝干、大枣),间服归脾丸,以为远效之施。

本例第二阶段用桂枝人参汤虽是调治心脾,温中止利之用,实则是补血之治,因为理中汤是补脾以滋血液生化之源,桂枝以宣心阳,奉心化赤而为血的。病者痊愈后,事隔 3 年半,她来岐在马路中与我邂逅相逢,见她精神慧爽、容光焕发,并对我说身体健康,胜于往年,互相欣慰而别。

(小编:治疗过程四个阶段一共才半个月时间,治好了患者3年的贫血,血常规检查有如此明显的改变,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写在篇后

1.上面运用以治疗贫血的五方,皆有价格低、疗效高、用药简、药源足的优点,合于广大劳动人民的需要。

2.当归是补血的药,而当归建中汤尤为补血的方剂,为什么不选入应用呢?这有两点理由:(1)黄芪建中汤,在补中生血之中,更有补气以资血之功,它比当归建中汤单于补血而无补气者胜了一筹。(2)当归原属活血之药,不是补血之品,观炙甘草汤是补血的主方,都没有取当归配伍。后世的四物汤中,用当归以理血,不是补血,故柯韵伯说:“ 是方乃肝经调血专剂,非心经生血之主方也。”当归补血汤是补血的名方,反以黄芪为主药,当归则成为臣药以次之。基于上述两点理由,故所选以为运用补血之方,皆不用当归的。

3.人参养营汤与归脾汤都同是补脾生血的方剂,而前者因有肉桂、熟地、远志等,长于补血;后者因有桂圆肉、酸枣仁、远志等,故长于补心安神。这两条方,在补血中,宜互相应用,不可偏废。

4.当归不是补血之药与补血的治剂,都已阐述于前,而补血之药,应以何物为主呢?根据炙甘草汤的组织意义,炙甘草、大枣,是补中焦生血之源,桂枝、生地黄,一以宣心阳变化而赤,一以助心液,与归心的浊气,结合而成血,人参补气以资生血液,即补无形以生有形者也。以此理由而推广之,凡北黄芪、肉桂、远志、熟地、桂圆肉(与荔枝干、大枣三物共食,名三果饵,能补心肝脾三经而益血)、荔枝干等物,都是补血之品,至于当归主要用于妇女调经,尤为妙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西式馅料嵌入中式美食,咬上一口,浓郁的奶黄松露沙酥口感绵密,香气四溢~建议配饮:《还山》三峡蜜香红茶产自台湾三峡镇的蜜香红茶,拥有甜甜的熟果香,与广式油皮制法的
  • 五年,是青春的注脚,是成长的旁白,是盛夏的初见,是一程山水的相逢,是给你给我的温柔与呢喃,是平凡的一天里安然平淡的期许,是塞北红梅痴痴的守望,是百转千回试探后的
  •  其次,来到入口后,陆炎解释说这是“灵族的时空错位障眼法,可以变成任何样子,即使做了记号,也无法找到原路”对应的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另外
  • 当然,她更会像个[鼓掌]小公主一样跟你花前月下温柔缠绵。她是那么的充满着乐趣和变化。
  • 对于自己如此地快节奏,张兆艺也做出了解释,承认自己与老公子在一起时间其实很早,公开恋爱是领了证的很久以后才公开的,公开领证又是怀了宝宝才做的视频。不得不说,一个
  • 一位杭州公办学校高中教师也告诉记者:“AI、大数据都是噱头,这些网络平台给人提供志愿填报参考,不打包票,正好有一部分人也有这个需求,所以才有了这门生意。在黑猫投
  •  其次,来到入口后,陆炎解释说这是“灵族的时空错位障眼法,可以变成任何样子,即使做了记号,也无法找到原路”对应的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另外
  • 新的一月第一天幸运满满[交税]*九价最后一针圆满结束[彩虹屁]*一发入魂的#sp食梦动物#狐狸精致绝美 [awsl]*顺路心血来潮去洗头结果服务里还有下午茶和按
  • 这里有鼓浪屿、厦门大学、南普陀寺,有你心心念念的海岛风光,闽南文化,曾厝垵的美食,一首《爱拼才会赢》让人们了解到闽南人不服输的精神,一碗沙茶面,融合了闽南人几代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选择性回,带】一起保护大自然与社会携手做公益关心小动物的生存关怀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有爱心无论怎样心中时时刻刻有❤祖
  • 其次,什么情况下吃营养素,这个很重要?吃营养素,你得有目的性。
  • 心跳高了八度,与汝相伴,融化了飘零的白雪,执手走过每个伶仃的雨巷。[兔子][兔子]一直喜欢秋天物华秋实看丛林浸柒听秋风呢喃想象着在落满枫红的小径上与你十指相扣撷
  • 8⃣️周日晚上emo了 一个人散步去啰9⃣️然后就是今天早上风好大喔 人都给吹傻 走到风小点的地方记录一下1⃣️0⃣️今晚拉了++跟我用了10秒钟“情头” 然
  • #百日行动# 【百日行动 | 八旬老人不慎走失 成武公安暖心相助】 随着年纪变大,记忆力衰退、对环境不熟悉、没有方向感等,老人很容易迷路,幸好在成武公安民警的帮
  • 【女排世锦赛】C组,塞尔维亚3-0德国(25-23,25-22,25-23)。博什科维奇24分(33扣20中,4拦)布莎8分(12扣8中)斯特万诺维奇7分(6扣
  • 希望世界沒有戰爭,沒有仇恨,沒有疫情,多些善良多些爱,大家都能健康幸福,平安喜樂 ​吃素就是放生,吃素就是慈悲,吃素環保救地球[心][贊啊]週六為家人煮一餐平安
  • 8、神奇的布鲁:我认为明天大盘要止跌反弹,理由有三个:1、我们注意到今天市场虽然下跌的但是量能是极度收量的,说明做空力量已经跌不动了;2、我们注意到市场赚钱效应
  • 大概第四季还要等很久很久吧[二哈]我只能继续舔漫画了_(:з」∠)_其实之前对排球赛一无所知,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室友带着去体育馆看江苏男排的比赛。排球真的是很
  • ”赵丽颖:“鼻子上一点点!”王一博小心翼翼的扒了下来,两位满频默契,那一次是颁奖典礼上!王一博演的《冰与火》已经完美收官了,比起和赵丽颖的《有翡》《冰与火》更加
  • 在这个房子里的物件和家具,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生命和死亡仿佛都成为了一种隐喻,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打开了一扇门。 “‘重新记忆’这个词就如同字面意思一样,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