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译文
佛陀讲到此时,须菩提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于是又向佛陀请示说:“世尊!未来如有善男信女,发了上求佛道的菩提心时,应该怎样去安住菩提心,及如何降伏妄念心呢?”

佛陀听了之后,告诉须菩提说:“未来如有善男信女,发了上求佛道的菩提心时,首先应当有这样的想法‘我要做一位菩萨,我应当减除众生的烦恼,度化他们使他们得到解脱,当我减除众生的烦恼,度化他们解脱之后,仍然不可有众生受到我度化的想法。’

为什么呢?我告诉你吧!须菩提!因为作为一位菩萨,如果还有我相(自私心,杂念纷纭)、寿者相(欲望心,贪得寿命),他就不能算是菩萨了。

这又为什么呢?须菩提!原因就是实在没有什么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为什么呢?因为无上正等正觉是究竟清净的意思。既然是究竟清净了,那还有‘我要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想法吗?

‘没有的,世尊!依照我的了解来解释佛陀所说的义理。佛陀在燃灯佛那里,所修的是无我、无相的究竟清净之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证悟,更没有什么菩提之法可得。’”

佛陀听了之后说:“是的!是的!须菩提!当时我已达到无我、无相的究竟清净了。那里还需要什么法,所以我在燃灯佛那里,实在是没有得到什么法,更没有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

须菩提!假若有个实在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被我得到,念念在心,那么究竟清净心就不在了,究竟清净心既然不存在,燃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更不会说:‘你来世必当成佛,佛号的名称叫释迦牟尼佛。’就因为当时我已达到究竟清净心,因此心地上毫无杂念,更没有我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想法,所以,燃灯佛才给我授记,更说:‘你来世必当成佛,佛号的名称叫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如来’这两个字,其实是‘如其本来的究竟清净’之含义,因此修行人如能达到‘如其本来的究竟清净’才能成佛的。

假如有人说:‘佛陀是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才成佛的’那就错了,须菩提!实在没有什么法,可让佛陀得到的,一切佛法皆是方便说、因缘说而已,无上正等正觉也是假名字而已。

须菩提!假使一定要说有什么法可得无上正等正觉,那我只能告诉你‘无实无虚’四个字而已,‘无实’就是凡所有一切形相都是不实在的,修行人如能不受一切形相左右,自性自在解脱烦恼,脱离生死,这才是真实的,这就是达到‘无虚’的境界,也就是一切都不虚假的意思。所以,我说:佛法是非常微妙的,可用在任何方面,如行、住、坐、卧皆是佛法,一切万事万物都能应用在佛法上,因此一切万事万物都可以称为佛法。

须菩提!我说万事万物皆可称为佛法,这只是假名称而已,说给未开悟的人听而已,一旦开悟了,而且达到究竟清净,就不需要一切法了。

须菩提!这好比以前我说过的,譬如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像须弥山那么大的道理是一样的。”

须菩提即刻回答说:“喔!我知道了,世尊!你说的大身体,并不是普通人的身体,而是发大愿、修大行所获得微妙无形大身体,但是无形大身体,以人身来说是大,以佛的无量无形大身体来说是小,因此您说的大身其实只是假名而已,没有所谓的大小之分别。”

佛陀又说:“须菩提!要做为一位大菩萨也是一样,不可执着一切假名称、假形相,就是每天在做度化众生的工作,但心中不可有‘我功德很大、我能力很强、我可度化无量众生’的想法,如果有以上这样的想法,心中就有执着了,有妄想执着就不可称为菩萨了。

怎么说呢?须菩提!因为菩萨这个名字,只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假设的名称而已,所以我说,如果有人不执着我相(自私心)、不执着人相(对待心)、不执着众生相(分别心)、不执着寿者相(欲望心),他可称为一位菩萨了。

须菩提!倘若菩萨有这样的想法,更对人说:‘我应当去庄严佛国净土。’那么他就不是菩萨了,因为他已经执着于假名称、假形相了,而不知‘庄严’两字,其实只是针对众生而说的假藉名词,佛国净土本来清净,哪里还需要您来庄严呢!

须菩提!倘若菩萨对佛法能够达到圆通了达的境界,他不会受到我相(烦恼的障碍),法相(智慧的障碍)的牵绊,那么我才说他是真正的菩萨。

第三十章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原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释:这一品,世尊通过讲述菩萨布施七宝所得的福德,来深细描述实相心如来藏的体性。如来藏对于五阴修布施度所得的福德,根本就是舍受,祂并不享受一点点一丝毫,也不在意福不福,祸不祸,也不知道有福与祸。又因为如来藏没有贪心所,不会贪着福德以及其他一切法,祂对一切法都是无欲无求,不喜不厌。菩萨悟后依止于如来藏这种体性,对于福德以及一切法,也都不会生起贪求心行,不喜也不厌,保持中道的舍受,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行。

原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释:世尊对须菩提说:如果有一个菩萨,用遍满像恒河沙一样多的世界的七宝来作布施,如果又有一个菩萨,了知到世出世间一切法当中,都没有一个我,因此修成了无生忍和无生法忍,那么得忍智的菩萨所得的功德,要远远地殊胜于布施七宝的菩萨所得的功德。

菩萨布施七宝所得的福德, 世尊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其福德是无量无边,不可胜数。菩萨布施,不仅有福德,其中也能生出功德。因为福德增长了,心地就能得以清净,心性得以调柔,禅定就能得到增进,智慧就能得以增长,道业就会得到增进,自身就会得到真实的功德受用,这是菩萨财布施所得的果报。而另一位菩萨,已经修到了得忍的程度,内心深深地觉知到一切法都是无我的,因此证成了无生法忍智。

忍一切法当中都是无我,这是哪种程度的忍呢?忍,有小乘断我见所证得的五阴无我的无生忍,有大乘法的无生忍和无生法忍。小乘的无生忍,分为四向四果。其中初果向的忍,虽然不是真正断我见的忍,但是在意识上,也忍可了五阴的虚妄不实,也在努力精进地观行,趣向于真正的断除我见。此时就差意根对于五阴无我之理的认可,这就需要意识不断地思惟观行,把五阴无我的道理传递给意根,让意根明了。意根一旦明了,就是真正的断我见,这时就成为初果人。

成为初果人以后,对于五阴无我之理,还要进行深细的观行,这个过程是意识获得更深的无生忍智的过程,是逐渐获得定力断除烦恼的过程,更是意根慢慢断除对于自我五阴执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意识和意根都需要不断地忍,更深层次的忍,直到意根彻底断除人我执为止,这是小乘人获得的无生忍。

大乘的无生忍,是菩萨们证得第八识以后所获得的,菩萨不仅要忍于五阴无我之理,更要忍于第八识如来藏的不生不灭之理,要深忍于第八识的无生;忍于第八识的空和有两种体性;忍于第八识的不垢不净体性;忍于第八识的所有中道体性;忍于第八识的所有方方面面的体性。然后菩萨的心就会越来越清净,定力越来越增强,烦恼越来越轻微,智慧就会越来越深细。其自心的功德受用就会越来越广大,菩萨的果位就会由七住位,逐渐增进到十行位、十回向位,由破初关,到重关,再到牢关,定慧都会更加深细。

然而,这也只是五阴人无我范围内的忍,范围还不够广大,忍度还不够深邃。必须达到初地菩萨以上的无生法忍,其忍的范围才是更广大,其忍智才是更深广。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是忍一切法当中都无我,这不仅是证得了人无我,同时也证得了法无我,其法无我慧、无生法忍智地地增上,越来越深妙。

因为地上菩萨能够现观如来藏在五蕴中的运作,能够现观如来藏在十八界万法上的运作,因而深知如来藏是如何出生五蕴,如何出生十八界万法的。菩萨会在一切法上,观察如来藏的运作行相,知道每一个法,都是如来藏运用心所法输出种子而生成的。没有一个法能够离开如来藏,而能有自身的生住异灭,都是因为有如来藏,才能生出一切法相,才能使得一切法相暂留一段时间,才能使得一切法相渐渐地变异,才能使得一切法相散坏消失。离开如来藏,就没有一个法相能出生,能停留,能变异,能灭去,因而一切法相本身就是虚妄不实的,如梦幻泡影,如空中花,了不可得,其本质都是如来藏。一切法既然都不真实,没有自体性,都是如来藏性,当然就是无我的。

其中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只要是如来藏变现出来的,后天出生的,三界世间当中存在的,包括过去世的一切法、未来世的一切法以及现在世的一切法,包括十方世界的一切法,这些都是无我的。具体来说,一切法包括色法和心法,色法包括宇宙器世间,包括众生所需要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了众生的五阴色身,也就是五根、五尘和法处所摄色。

心法包括七识心和七识的心所法。总括起来说,就是众生的六根、六尘、六识这些十八界法、十二处法、五阴法。这些法,都在一真法界如来藏里存在、生灭、变化、起用,都是真心如来藏所出生、所变现、所执持。因为都是如来藏所出生和变现的,那就是有生有灭的法,就是不自在、不自主的法,就是不能自己做主宰的法,就是无我性的法。而有我性的法,是不会生灭变异的,是能够自我做主宰的,是能够自我独立存在的,是不需要他缘,就能永远长存的,是圆满具足一切功德利用的。

无我的法,就不具备这些性质,无我法不能自己独立存在,需要依赖一些外缘才能存在和起用,也需要如来藏不断地输送种子来维持其存在和运行,否则就会灭去。所以三界世间所有的一切法,都是生灭变异的,都是无我的。而出世间的如来藏法,虽然有一部分的我性,能够自己独立存在,不需要外缘,不用出生和灭亡,能够自在,能够自主。但是里面还含藏着七识的染污业种,这些业种是要生灭变异的,会拖累如来藏也发生转变,使得如来藏的功德利用也受到一些影响。

因为这时的如来藏里的种子是要受七识的熏染的,既然里面的种子能受熏染,如来藏整体就不是不变异的,那就不是完全有我性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来藏本身也有自身的识种子流注,这些识种子刹那生灭变异,才能维持如来藏的存在和运转,因此如来藏也不是完全有我性的,还是无我性的。

只有佛地的法身无垢识,才是完全有我性的,那时七识的业种生灭变异就结束了,无垢识不再受熏染,不再变异,没有生灭的种子了;自心的识种子流注也停止,没有刹那生灭的现象存在。因此佛地的无垢识就是完全彻底的我性,完全是我,其功德利用能够完全得到发挥,不再受到七识染污业种的局碍和限制,心所法由原来的五个变为二十一个,因此是完全彻底究竟的我性。

菩萨因为证得了一切法无我,能够忍于一切法当中都无我,获得了甚深的无生法忍智慧,其功德受用是极多极大极深的,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菩萨会以此甚深的唯识种智,渐渐进入佛地,福慧都圆满具足,成为三界世间所尊,人天大众之师,具足十个名号的功德利益。能够在十方世界建立诸国土,示现成佛,广度无量众生。因此菩萨证得一切法无我,其无生法忍智的功德受用,要远远超胜于菩萨布施七宝的功德和福德,其中的差异不可比拟,无以言说。

原文: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释:世尊又开示说:为什么是这样呢?须菩提,是因为诸菩萨们都不受福德的缘故。须菩提对世尊说:世尊,为什么菩萨们都不受福德呢?世尊回答说:菩萨们所做的一切福德,都不应该贪著,因此才说菩萨不受福德。

这里的菩萨,世尊暗指实际理地的真正的菩萨,那个真正的菩萨,不受一切受,对于一切法,都是舍受。这位真正的菩萨圆满具足一切法,对于一切法都不贪求,因为没有贪求,所以才无所得。菩萨的五蕴布施世界七宝的时候,其感得的福德果报是菩萨的五蕴七识得,七识来受用,真正的菩萨——如来藏并不得一分一毫,也不受用一分一毫。而菩萨的五蕴在行布施度的时候,七识也要依止于如来藏,不贪求于福德。

菩萨在布施时,其心观行布施度三轮体空。所谓三轮体空,就是没有真正布施的人——我,没有接受布施的人——他,中间没有布施的物——七宝。为什么没有布施的人呢?因为布施的人——五蕴,是如来藏所变生的,色身是如来藏四大种子刹那输出形成的,就相当于如来藏这块黄金,有一部分打造成了金戒指色身;七识是如来藏刹那输出的识种子形成的,那就相当于如来藏这块黄金,有一部分打造成了金项链七识,色身和七识合一起组成了五蕴,五蕴整体金制品就是黄金如来藏。

那么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到底有没有五蕴呢?五蕴是个什么东西呢?五蕴全体当然就是如来藏,无有其余。所以菩萨布施时,没有布施的菩萨五蕴——我,同理,也没有被布施的五蕴——他。那么中间所布施的七宝呢?七宝也是四大构成的物质色法,是如来藏刹那输出四大种子形成,是如来藏这块黄金,有一部分打造成了金耳环等等这些七宝物,那么七宝物到底是什么呢?七宝物就是黄金如来藏,那就没有真实的七宝,都是如来藏。而如来藏之体,也是性空,无有一个实质的相存在,空无一相。所以整个布施度,就是三轮体空,了不可得,菩萨根本就不必执著。

同理,菩萨所得的福德,也是空。首先菩萨的布施行,会作为业种存在如来藏里,缘熟时,如来藏再输出业种,实现菩萨的福德。其福德实现的形式,会以物质色法和七识心所法的形式来实现。物质色法无非是以金钱、财产、权势、地位、家眷等等形式体现出来;而这些色法,都是如来藏输出四大种子形成的,本质都是如来藏,没有真实的物质色法,物质色法与如来藏不一不异。那就没有真实的福报可得,都是如来藏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在享受这些物质色法的福报时,是七识的觉知心来受用,是七识的受心所来领受、感受、享受,受心所会觉得舒适、快乐、自豪、自傲、自喜。而受心所法是随顺七识而有,是七识的助伴,七识一出现,与六尘对境,就有受心所的运作。七识是如来藏输出识种子形成的,本是如来藏,与如来藏不一不异。七识心体了不可得,那么七识的觉受,也了不可得。所以菩萨的福德实现时,福德以及对福德的享受,都没有实质,本质都是如来藏。

菩萨们证得此种智慧境界,也就会对福德不再贪求,不会再有心去享受福德。并且把修得的福德都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的修行就是为了早日成就佛道,不会为了世俗法的福德享受,而行布施度。这样菩萨的修行,才能达到内心空净,一法不着,心空及第归,就会证得无上的佛果,圆满菩提大道。



第二十九章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原文: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世尊又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如果心里有这样的念想,认为如来不是以具足了所有相好的缘故,而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赶快把这个念头熄灭。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念头,认为如来不是以具足了无量的相好庄严,而得成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正是以具足了无量的相好庄严,才得成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众生因为智慧浅薄,不能圆融看待和理解一切法,其知见就会偏狭和有缺漏。因此众生一见世尊破了四相,破了色声香味触法相,又破了如来的三十二相,有些人就会认为,如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好像可以不具足所有相而就能得成菩提,成就佛道;那些相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不具足相好也能成佛;不圆满所有的功德,也能成佛;或者认为成佛不是在相上成就,相不重要,可有可无;成佛不需要一切相,不需要五蕴相,不需要三十二相;佛没有五蕴身,只是一个心。这些思想观点,也是谤佛,类似于断灭空的思想,贻害自己和他人,修行就不会有成就。如来必须针对这些邪见,来给与纠正,这样才能护持思想知见不偏不倚,行于正真。

为什么认为如来不具足所有的相好,就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断灭空的思想呢?因为有这样的思想观念,就会忽视或者否定了有实相心如来藏的存在和起用,否定了如来藏的功能作用的实有,就是断灭论。每一位菩萨在因地行菩萨道时,所修行的每一个善业,都作为种子存在如来藏里,因缘具足时,就会次第得到大大小小的善业果报,直至成佛,果报也不尽,而且果报越来越殊胜。这些果报就包括了菩萨的色身五蕴相的庄严和相好;包括了菩萨所生存的环境,所居住的佛国土;包括了菩萨座下所有的弟子和亲眷;包括了菩萨的所有三昧和无量神通;最主要的是包括了菩萨的无边智慧和德能;还有菩萨的如来藏里业种的清静和转变。

那么菩萨成佛时,业种已经彻底转变清静无余,无明断尽无余,因此八识才能转换成四智,当四智圆明时,一切种智就现前。而佛的四智,就是佛的八个识。佛有八个识,就有五蕴,否则八个识就没有依托之处。而佛的五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因为佛三大阿僧祇劫对于善法的修行,其善业种子全部都存在如来藏里,缘熟成佛时,种子现前,就感得了五蕴的相貌是极其庄严相好的,圆满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与伦比,殊胜至极。

如果说佛成佛时,不是以具足的相好庄严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那就有极大的过患。第一,会让众生误认为,佛没有具足无量劫所修行的善业种子。而事实上,佛却在无量劫的修行过程中,圆满修得了所有的善业,种子都收存在佛的如来藏中,成佛时就会感应到最殊胜的相好庄严。

第二,会让众生误会说,成佛了还没有感应到相好庄严,可能是佛的如来藏没有收存善业种子。而事实是只要有如来藏存在,就会法尔如是地收存善业种子,没有一丝遗漏。

第三,第三,会让众生误会说,佛和众生都没有如来藏,如来藏只是方便说,因此没有收存佛修行过程当中的所有善业种子,所以佛成佛时,就没有具足相好庄严。基于以上过失,我们应该说,佛是以具足相好故,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

如果说佛成佛时,没有感应到善业种子的果报,没有善业种子,那就等于说佛根本就没有如来藏。那这就是最根本的、最严重的邪说邪见,是根本的断灭论思想,害人极大,应该赶快灭除这种邪见。应该确信如来藏真实存在,有真实的功能作用,能够收存佛和菩萨无量劫所修行的善业种子,将来成佛时,这些善业种子都会现前,佛就会得到相好庄严的殊胜果报,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没有如来藏,善业种子就不能被收存,成佛时善业种子也就不能现前,佛就不能具足相好,那就还不是佛,还没有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至此大家应该明白,如果说佛成就佛道时,不是以具足三十二相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是否定如来藏实有的断灭论,会有无量的大过失。所以  世尊以劝导须菩提的方式,来间接劝导所有众生,不要有断灭论的思想,不要认为佛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以具足相故得成的。要这样说,佛是以具足相故,得成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才符合佛说,契合佛法的精髓,不违背大乘实相法。

原文: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释:世尊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如果心里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说一切法都是断灭空,本无所有,成佛时也没有一切法,不具足一切法相,那就赶快灭除这样的想法,不要有这样的思想观念。为什么不应该有这样的思想观念呢?因为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是因信受有不断灭的实相心,才能发起成佛之心的,他就不会再说一切法都是断灭的了。

真正发心想成佛的人,这时信位菩萨的条件已经满足了,他就会对每个众生都有不生不灭的真实心如来藏,已经确信不疑了;他相信十方诸佛都有真实心如来藏,并且依此如来藏修行,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相信自己也有真实心如来藏的存在,将来也能证悟如来藏,并且与诸佛一样能够成佛,十方世界的众生也因为有不生不灭的金刚心如来藏,因此也都能成佛。因为他生起这样的信心,十信位就满足了,就进入十住位开始修行六度菩萨行。如果不相信自身有如来藏,不相信如来藏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他对佛、对法、对三宝的信心还没有满足,十信位的修行还不具足,他就不能真正地发起成佛的道心。

十信位没有满足的人,还不能相信如来藏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往往认为如来藏只是一个假名词,一个概念而已。他们认为如来藏的空,就等于如来藏不存在,如来藏这个概念是诸佛方便假说。因为他们不能正确理解佛所说义,就把佛所说的究竟了义法,都误解为是佛的方便说、方便法。他们只是没有公开说是佛逗众生玩儿而已,这话一般人也不敢公开说,但实质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想法就是谤佛、谤法,把佛的所有了义究竟说法,当作是佛的不了义,不究竟之法,严重曲解了佛之真实义。众生谤佛谤法的恶业普遍存在,并不奇怪,都是因为众生历劫修行时间太短,福德不足所致。

只要否定了如来藏的真实存在,是真实有,那就是断灭空言论,危害极大。因为没有如来藏,一切法都无从生起,都会断灭,一了百了。持断灭论的人,往往会说,一切法缘起性空,都是因缘所生,都是空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那么既然都是空,没有真实的如来藏法存在,那么一切法又是从何而有呢?不能说,空的一无所有的法,能够出生另一个空的一无所有的法,没有这样的道理。就像乌龟的毛,是空无之法,它不能生兔子的角这样的空无之法,都没有实体故。只有有实体、有自性的法,才能出生无实体无自性的法。无实体无自性的法,不能出生其它法,这是法尔如是的道理,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如果说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没有如来藏实体法的存在,那么众生的五阴世间就会灭去,不再生起,也就不会有后世的出生,那就更不能修行成佛了。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有后世五阴的出生,因为没有如来藏来存储众生的业种,众生所修行的善业就会唐捐其功,种子不能集藏起来。善业种子不能集藏起来,修行就没有用,不会产生后世善业的果报,更不能感得成佛时的更圆满的善业果报,不会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会有佛的种种殊胜功德和利用,不会有佛的十方诸佛国土,不会有佛的庄严报身,不会有佛的无量应化身,不会有佛的无量神通道力,也没有转识成智之说,那就更不会有佛的一切种智。

为什么说没有实体如来藏的存在,就不能转识成智呢?因为七识一世的修行,心行由染污转变清净,清净的业种如果不能收存,来世就仍然是染污的,那就白白修行,没有真实的受用,七识的染污性没有发生转变。那么到佛地时,也仍然是染污的七识,七识业种没有转变,心行没有清净,那就不能成佛。因此没有实体如来藏的真实存在,起其相应的功德作用,众生就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真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人,于法不说断灭相,不说如来藏只是一个假设的虚相法,没有如来藏心体的真实存在。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仙女超级爱的一款是“苹果红102#”号色,它是满唇红丝绒蛋糕的感觉,让人忍不住的想咬一口,完完全全..路人秋冬氛围感拉满|古董级别眼影盘➕小众#双十一种草大会
  • 但对于中医来说,治疗这类疾病,只要辨证仔细,找到“头绪”轻轻一抽,各个关节就会打通,一通百通,各种瘀滞痰凝没了存在条件,其导致的病症自然会随之消失。就是他不是单
  • 这两天就打算看《扬名立万》你看了吗[吃瓜][吃瓜][吃瓜]心脏不好的慎玩!心脏不好的慎玩第一次玩这种密室逃脱,在外面看视频介绍的时候觉得还好,不过就是电视上探案
  • 伤官、食神格局之人都是属于聪明之人,他们凭借自己聪明智慧,抢占先机,他们都是都会有超出普通人的想法,独特创意而求得意外之财。#人生# #生活#八字命理之有意外之
  • 长大后可以过这样的一天是最纯粹的Happy 29th to us PS 以后可以代言车吗?虽然礼物不是RV 就是Bvlgari,但也是妈妈的心意。
  • #今天立冬# 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喜欢所谓的仪式感,不喜欢生日,朋友之间的客套,所以主动的阻断了,唯一的心愿就是,女儿健康快乐成长,我和老公好好赚钱,就足够了。
  • 本年度剧院公司消防管理工作突出,得到了济宁市政府及消防支队的全面认可,受到表彰。现将各学会已正式发布的分级目录汇总公布,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期刊出版界积极反
  • 攻前期渣,但不是渣.贱文。#电影扬名立万# “逃出去,一直往南走,找个温暖的地方好好生活”今天看了扬名立万,真的感慨万千,说实话一开始我是冲着老秦去的,但是后来
  • 与市面上很多保质期较长的面包不同,桃李一出道,打的就是短保,保质期4-15天,让追求品质的人,吃得上新鲜无添加的面包,这是老吴的初衷,也正是这一初衷,桃李面包从
  • 苏筱进入天成之后,继续认真派的工作,坚持“造价表”干净,凭借苏筱努力工作付出,她一次次在竞标中脱颖而出,为天成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案子,天成的业绩也是集团中首屈
  • 郑笺:“为,谓军役之事也。全诗三章风格悲凉,反覆吟唱诗人的忧思,也正是《王风》中的黍离之悲,属乱世之音、亡国之音,方玉润评云:“词意凄怆,声情激越,(三国魏)阮
  • 明玥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李艳老师解答:诊断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时,首先要排除妊娠和滋养细胞疾病,区分外阴、阴道、宫颈、泌尿道及肛门的出血,限定于子宫腔内,识别出血
  • #遇见艺术##这就是中国风##艺术公开课#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健康长寿,从因缘果报的道理来说,还在于内怀悲悯之心,外行不杀生、布施等法。不欣
  • 周围是居民区,人流量大,店面不在主干道但紧邻主干道,闹中取静,位置租金都合适。说实话这个行业有些特别,之前并没有太多了解,但是当我了解完之后,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
  • 肖战我们很喜欢你,愿平安喜乐,一生顺遂! 肖战我们很喜欢你,愿平安喜乐,一生顺遂!
  • 当初老公不顾家人亲友的的反对与前妻离婚,他的兄弟姐妹们联手帮着他前妻搞到他净身出户,他依然坚定的要娶我为妻时,我真的很感动,但我想不到的是,婚后,他不但在经济上
  • 26.因为喜欢你,所以我的专一、心动和为数不多的热情都给了你,但一不小心太喜欢你了,我就成了幼稚又小心眼嫉妒心爆棚的讨厌鬼。17.想做你身边的异类,想假装和你格
  • 另外西安这家店还是全国首家带咖啡和甜品的TD旗舰店,本甜品控亲测小蛋糕都太好吃了。开在西安的店也是全国首家带有咖啡和甜品的TD旗舰店!
  • 侯王如果能保持无为这一原则,万物将自动向他归化。侯王如果能保持无为这一原则,万物将自动向他归化。
  • 你可知,你的到来,点亮了这场前世今生的邀约。你永远是你,当你以你自己存在时,你会最闪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