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到诸佛菩萨真如的妙用,所谓的法身、智身,第一种人是「依」止「分别事识」,这个「分别事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依止我们的名言妄想所产生遍计所执的一个心识,叫分别心识,有各式各样的取着叫「分别事识」。「分别事识」包括谁呢?包括「凡夫」、包括「二乘」,凡夫是依止有相的取着,二乘依止无相的取着,「见」到的都是「应」化「身」。就是我们是依止现在的内心状态,假设我们生长在佛陀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佛陀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丈六老比丘相,这叫应化身。我们因为「不知」道我们所见到佛的身相,是我们自己第六意「识」的取相分别,所以我们「见从外来,取色分齐」,我们看到佛是由心外而来的,所以产生一种「取色分齐」,有一种自他的分别,佛跟我是有差别的,我们就「不能」够完全的「尽知」诸佛如来法身、智身的种种妙用。

  这个意思就是说,同样一个佛身,我们心中取着的心强,我们看到的佛陀会有衰老、会有病痛、会有死亡,其实这个是我们心中有所取着,所以我们看到佛陀会有老病死,这叫应化身。

  辰二、明报身

  这个是无量功德庄严的「报身」。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

  前面是依止分别事识,是凡夫跟二乘人有所得的心所建立的;这个地方「依」止的是「业识」,「业识」是第八识,第八识当然是依他起性,没有第六意识的遍计执。这个「菩萨」是「初发意」菩萨,这个地方的初发意菩萨是初住,发心住以上的,包括三贤位,也包括十地,「初发意」是讲发心住,「乃至菩萨究竟地」,所「见者」的是佛的功德「报身」。这一段是总标,第二段把报身的内涵说出来。

  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先说明报身正报的庄严。「身有无量色」,有各式各样美妙的颜色;每一个颜「色有无量」的「相」,不只是我们前面说的三十二相,他有无量的相;每一个「相有无量好」,不是只有八十种好: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正报庄严。他的依报,「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他所住的国土,我们看到佛陀住的茅蓬也是由泥土所做;但初发意以上的菩萨,看到佛陀是住在实报庄严土,七宝庄严的实报庄严土。这是讲到依正庄严;以下讲到这个庄严是没有时间、空间的障碍。先讲空间:「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我们看到诸佛菩萨报身的依正庄严是没有穷尽的,因为他没有自他的分离。在时间上:「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他没有老病死的问题,他是无量寿。所以我们在拜佛的时候,我们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有时候我们是拜佛陀那一期的个体生命,佛陀的出生、出家、成道乃至于说法度众生。当然应化身还是很重要,因为没有应化身说法,我们就不能听闻到佛法。但是有时候我们拜佛说「南无常住十方三宝」,就是没有老病死的那个佛,这个是报身佛,因为他这种佛是「常能住持,不毁不失」。第三段作一个总结: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这种「功德」报身,它的成就有二种力量:第一种是外缘的力量,就是种种「波罗蜜」利他的因缘所成就的福德资粮;第二个是本觉内熏,我们依止我们内心的三空自调、正念真如、念念的随顺真如,一种本觉的内熏所成就的、悲智所「成就」的。这种报身有「无量」无边的安「乐」解脱之「相」,「故说为报身」。在《维摩诘经》上说:我们见到佛陀,如果你是见到应化身,你不一定会得到利益。你看外道他见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有时候也当面的诃责佛陀,造了罪业,所以应化身是我们凡夫有所得的心显现出来的。但是你要见到报身,你一定会得到利益,一定会灭恶生善,绝不空过。在《净土圣贤录》上说:慧远大师曾经念佛的时候见到佛的报身,那是遍虚空界,无量光明、无量相好。当然你能够见报身,那绝对是会灭恶生善的。就是说佛陀的功德法身、智身就像镜子一样,你用什么心态,你是一个各式各样的相貌在镜子上,你就见到自己的反射,见到自己相应的法身、智身,是这样子的。

  寅二、约机所见以判粗细

  前面是讲到二身,这个地方是讲到「粗细」,它不用二身来判断,以粗跟细。这当中有四段,先看第一段。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这个是最粗的,「凡夫所见」到的「粗」略的法身、智身,他是「随」顺「于」我们「六道」遍计执的心,「各见不同。种种异类」。就是说假设我们今天是一个三恶道的众生,比如说你现在是一只狗,或者是一条蛇,你看到的佛陀是一个黑象的脚,一个长长的黑色的柱子,没有光明相、没有庄严相。但你要是天人,你看到的佛身就像一个天神相,光明美妙。比如佛陀讲《阿弥陀经》的时候,有诸天、有人、有饿鬼道、阿修罗,每一个人所见各式各样不同,当然时间相也各式各样不同。总之,凡夫所见的这个「粗色」,简单的说就是「非受乐相」,它不是一个清净解脱之相,就是你看到了佛身,你看到的佛陀也生病了、也老了,他的色身也衰老了,身体出现了皱纹了,最后死掉了。这都是「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这是我们看到最粗略的颜色。再看第二个: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

  这个地方讲到三贤位的菩萨,「初发意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种位次的菩萨,他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深信真如法故」。就是说他内心在断恶修善的过程当中,他能够生起观照,说是「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他能够离诸有相、无相的对待,能够「深信真如」,这个「信」就是随顺忍可,他内心当中虽然没有真实的契入真如,但是他不断的往这个方向去随顺去忍可,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是「少分而见」,相似少分而见,所以他有真如的气氛。他见到的佛身,是「无来无去,离于分齐」,他看到的这个佛身,没有这个时间、空间的这种障碍,而且没有自他的「分齐」,知道这是一心真如所显现,而「不离」开「真如」。但是他的内心当中,还有微细的自他「分别」,没有完全契「入法身」的阶「位」。他虽然随顺真如,但是他有所得的心还存在。他所见到的佛身,比前面凡夫所见的更加殊胜。看第三:

  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

  这个讲十地菩萨。十地菩萨从初心,初心就是欢喜地初地的菩萨,他「见」到佛的法身、智身是依正庄严、是不可思议的「微妙」。他的作「用」,佛陀对这个菩萨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是地地「转胜」,说是「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佛陀教化十地菩萨,是先从他受用的报身,这样的报身对那个菩萨的加持就不可思议了,「地地转胜」,这个是讲到十地菩萨他在受用佛身时候的情况。我们最后会想:那佛跟佛接触的时候,会是怎么回事呢?看第四:

  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如果说一个人已经完全「离」开有所得的妄动「业识」,「则无见相」,因为「诸佛」如来「法身」,没有「彼此」对立的「相」貌可得。这个「则无见相」的意思就是说,假设有一天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见面,他们二个是怎么回事?在《成唯识论》上说:佛跟佛之间的相见,他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只有见分没有相分,因为这个相分是有差别的。我今天看到这个瓶子的相分,跟昨天看到的相分会有所差别。所以他这种是能见、所见「唯是一心」,没有对立相,只有见分、没有相分。当然这样的意境也不可思议,就是有见分,但是没有相分。

  这个是讲到有四种的众生:凡夫、三贤、十地跟佛,

  在受用法身、智身的时候一个粗细的差别。看最后一段:

  子三、结示真如妙用

  这些种种的差别,其实都是诸佛如来从真如所显现的妙用。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这个「法身」是「离于色相」,那为什么「能」够「现色相」呢?看回答: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这个地方把前面佛陀所现的应身报身、粗色细色,会归到其实都没有离开真如,我们看它的回答。这个「法身是色体故」,是色的依止处,所以「能」够显「现色」。其实从因缘所生法,「色心」是不能分开的。就说十法界的众生一定有一个心,一个明了的心,这个心一定有个依止处,就是色法,这个物质的色法。当我们「色性即智故」,就是把色法会归到一心的时候,说万法唯是一心,把万法的差别会归到一心的时候,这个「色体」当然是不可得,所以这个「智身」是把色法会归到心法的时候,我们称为智身。当然这个智身是一个明了的心性,就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当我们「智性即色故」,当我们讲一心万法,把一心延伸万法的时候,「说名法身,遍一切处」,以一切法为色:看你是用什么角度。总之,这个色心是不分离的,只是在讲的时候有所偏重。我们所见到诸佛的「色」是没有差别「分齐」,「随」众生的心,显现十法界「菩萨」各式各样的「报身庄严」,但是他都没有自他的分别,而「不相妨」碍,这不是我们凡夫的「心」所「能」了「知」的。而这些身相都是一心「真如」,从「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乃至「常乐我净义故」显现的种种妙用,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等于是把佛身相的问题作一个解释。

  当然你要不修念佛法门,可能对佛身就没有什么样的障碍,但是有些人对佛身有障碍。有些人说:我念阿弥陀佛,这个发音要怎么样才正确?美国人他念阿弥陀佛的发音跟我们台湾人的发音不一样,哪一个人才是真正的阿弥陀佛?就是说既然净土法门讲到感应道交,感应道交是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要感应,我们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哪一个代表阿弥陀佛呢?这个地方有些人会产生障碍,那么这个地方就给你答案了。其实是没有障碍,障碍是我自己的分别。敦珠仁波切说:你在修本尊相应的时候,你观想本尊的相貌,你喜欢他是男相也好、女相也好;你说我希望我的本尊是一道光明也可以;你说我连相都不要,我就听他的声「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就是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众生一切心想中」,诸佛菩萨的真如妙用,他的「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常乐我净义故」,他本身没有时空障碍;但是你要深信你心中所现的影像,不管是一个声音、是一道光明,是一个男众、女众,你要深信他就是总持本尊的功德,你要深信这件事情,你就能够感应道交。你要是起一念疑惑,这样子本尊的功德就消失了,你就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就这个意思。就是说诸佛如来的真如妙用,他的「大智慧光明义故」能够离一切时空的障碍,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但是你在忆念他的时候,你要相信「深信诸佛皆充满」:你这样子就能够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不管你看到的是粗色、细色。其实这个地方讲「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都是成就诸佛的功德,重点是你要能够深信。前面的用是讲到修因,这个地方是讲到果地的功德。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文殊菩萨丨诸佛之母智慧第一,劝修念佛发愿往生

文殊师利菩萨偈赞
印光大师

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诸佛之母

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
——《华严经》

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
——《放钵经》

文殊师利,又称“曼殊室利”,中文称“妙德”,又称“妙吉祥”。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族,从母亲的右胁出生。身体紫金色,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不久就在世尊座下出家。

《首楞严三昧经》说:“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称为‘平等’的世界,此世界的佛陀名号为龙种上如来,即是今现在文殊师利菩萨是也。”

《央掘魔罗经》言:“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师利菩萨。”

而在《悲华经》中说:“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时,第三王子名叫‘王众’,在宝藏佛之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于将来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没有止尽无有界限地庄严清净佛国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广大的十方国土,合为一个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无量的珍宝充满其中,没有浊恶苦痛的触受,没有种种女人,甚至没有女人这个名词,也没有声闻辟支佛等未发广大菩提心的众生。一生得补佛位的等觉菩萨,充满整个世界。第三王子发愿以后,宝藏佛即为他命名为‘文殊师利’,授记他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为‘清净无垢宝’的国土,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普现如来’。”

文殊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文殊菩萨指导的弟子很多也已成佛,所以常被称为诸佛之母、诸佛之师。

智慧第一

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顶,常骑狮子出入。

文殊菩萨手中的所持物,右为智慧焰剑,左为莲华上之般若经典。象征文殊智慧出如利剑,可摧毁愚痴,般若智慧浩瀚如经卷。

文殊菩萨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被称为法王子。又因为代表智慧,注重一切般若,故称为智慧第一。

诸佛菩萨,凡果后施化,无不具足无上智慧。文殊师利菩萨,更是无上智慧的代表。多多念诵文殊菩萨心咒,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开启智慧。

劝修念佛

文殊菩萨,道证一真,德超十地。入三德之秘藏,居常住之寂光。但以救苦情殷,度生念切,故复不违寂光,现身尘刹,种种方便,度脱众生。
——《印光法师文钞·重修清凉山志序》

清凉山,即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莲宗四祖法照大师朝礼五台山,入大圣竹林寺见文殊菩萨,菩萨劝修念佛法门。

彼时法照大师到文殊、普贤两位圣者面前顶礼,接着就问:末法时代的凡夫,“去圣时遥”,离佛在世的时候已经很遥远了,善知识也越来越少,而众生的垢障尤其深重,“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有八万四千法门,不知道末法时代的凡夫修行哪种法门最为关要呢?希望两位圣者能断除我的疑网。

文殊菩萨回答说:你现在念佛正是时候,正是当机。一切修行的法门,都不如念佛、供养三宝这样“福慧双修”。念佛、供养三宝这二门最直捷、最关要。

文殊菩萨接着讲:我自己在过去劫中,就因为观佛、念佛以及供养的缘故,所以现在得到了一切种智。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禅定,乃至最后诸佛佛果的功德,都是从念佛而生的。因此就可以知道,念佛是诸法之王。你应该念念去念无上法王,令无间断。

法照大师接着又问文殊菩萨:应该怎样念佛呢?

文殊菩萨回答: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西方有阿弥陀佛,他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净念相继,无有间断。这样念佛,命终之后决定往生,而且往生之后永无退转。

文殊、普贤两位大圣还各自伸出金色手来给法照大师摩顶、授记:“你因为念佛的缘故,不久就能成就佛果。乃至其他的善男子、善女人等,如果想最快速成佛,没有能超过念佛法门的。通过念佛法门,可以速证无上菩提。”

发愿往生

《大般涅槃经》云 :
若闻文殊名,或见形像者,
百千劫中不堕恶道。
若称念文殊,设有重障者,
不堕阿鼻极猛火处,
常生他方清净国土,
值佛闻法,得无生忍。

《文殊发愿经》云: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
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文殊菩萨丨诸佛之母智慧第一,劝修念佛发愿往生

文殊师利菩萨偈赞
印光大师

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诸佛之母

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
——《华严经》

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
——《放钵经》

文殊师利,又称“曼殊室利”,中文称“妙德”,又称“妙吉祥”。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族,从母亲的右胁出生。身体紫金色,刚生下来就能够说话,不久就在世尊座下出家。

《首楞严三昧经》说:“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之前,南方称为‘平等’的世界,此世界的佛陀名号为龙种上如来,即是今现在文殊师利菩萨是也。”

《央掘魔罗经》言:“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师利菩萨。”

而在《悲华经》中说:“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时,第三王子名叫‘王众’,在宝藏佛之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于将来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没有止尽无有界限地庄严清净佛国世界。使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广大的十方国土,合为一个他所教化的世界,此世界中有无量的珍宝充满其中,没有浊恶苦痛的触受,没有种种女人,甚至没有女人这个名词,也没有声闻辟支佛等未发广大菩提心的众生。一生得补佛位的等觉菩萨,充满整个世界。第三王子发愿以后,宝藏佛即为他命名为‘文殊师利’,授记他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为‘清净无垢宝’的国土,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普现如来’。”

文殊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文殊菩萨指导的弟子很多也已成佛,所以常被称为诸佛之母、诸佛之师。

智慧第一

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顶,常骑狮子出入。

文殊菩萨手中的所持物,右为智慧焰剑,左为莲华上之般若经典。象征文殊智慧出如利剑,可摧毁愚痴,般若智慧浩瀚如经卷。

文殊菩萨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被称为法王子。又因为代表智慧,注重一切般若,故称为智慧第一。

诸佛菩萨,凡果后施化,无不具足无上智慧。文殊师利菩萨,更是无上智慧的代表。多多念诵文殊菩萨心咒,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开启智慧。

劝修念佛

文殊菩萨,道证一真,德超十地。入三德之秘藏,居常住之寂光。但以救苦情殷,度生念切,故复不违寂光,现身尘刹,种种方便,度脱众生。
——《印光法师文钞·重修清凉山志序》

清凉山,即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莲宗四祖法照大师朝礼五台山,入大圣竹林寺见文殊菩萨,菩萨劝修念佛法门。

彼时法照大师到文殊、普贤两位圣者面前顶礼,接着就问:末法时代的凡夫,“去圣时遥”,离佛在世的时候已经很遥远了,善知识也越来越少,而众生的垢障尤其深重,“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有八万四千法门,不知道末法时代的凡夫修行哪种法门最为关要呢?希望两位圣者能断除我的疑网。

文殊菩萨回答说:你现在念佛正是时候,正是当机。一切修行的法门,都不如念佛、供养三宝这样“福慧双修”。念佛、供养三宝这二门最直捷、最关要。

文殊菩萨接着讲:我自己在过去劫中,就因为观佛、念佛以及供养的缘故,所以现在得到了一切种智。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禅定,乃至最后诸佛佛果的功德,都是从念佛而生的。因此就可以知道,念佛是诸法之王。你应该念念去念无上法王,令无间断。

法照大师接着又问文殊菩萨:应该怎样念佛呢?

文殊菩萨回答: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西方有阿弥陀佛,他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净念相继,无有间断。这样念佛,命终之后决定往生,而且往生之后永无退转。

文殊、普贤两位大圣还各自伸出金色手来给法照大师摩顶、授记:“你因为念佛的缘故,不久就能成就佛果。乃至其他的善男子、善女人等,如果想最快速成佛,没有能超过念佛法门的。通过念佛法门,可以速证无上菩提。”

发愿往生

《大般涅槃经》云 :
若闻文殊名,或见形像者,
百千劫中不堕恶道。
若称念文殊,设有重障者,
不堕阿鼻极猛火处,
常生他方清净国土,
值佛闻法,得无生忍。

《文殊发愿经》云: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
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文殊菩萨##智慧人生# https://t.cn/R2Wxuo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富東粤菜上新啦❗️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深圳的高端粤菜一定有这家高端舒适的就餐环境,包房很雅致贴心舒适的服务,经典粤菜应有尽有新品上新,超多应季食材齐上阵真的是每
  • Kiwix是由志愿者们开源的一个项目,允许人们离线下载和浏览网站,最重要的是,它免费!这样的羊毛不薅岂不非人哉(手动狗头)快一起学起来吧:《中国十大货源批发网站
  • 感谢志愿者:@扬帆计划 @陸TianShun @ASH小酒馆 @扬帆家的翠花 @阮向荣 文案提供:虎庄小学王华莲老师照片提供:虎庄小学王华莲老师微博编辑:新浪扬
  • 恋爱中的金牛是十足的细节控,认为浪漫等于无微不至的呵护,对方失意的时候,委屈的时候,伤心的时候,无奈的时候,金牛都会陪伴着,会在你很难察觉到的小事做起小心地爱你
  • 就是这么奇怪,我在现实中一句话也不爱多说,见到人多的地方就想躲开。一旦回到了互联网,我这个人是不能停止分享的,管他什么话题我都能说上一说,一点屁大的事也细细碎碎
  • 我说:如果你不同意我的三个条件,我可以给你6000元雇个保姆帮你照顾孩子,直到他上学 媳妇听后气愤地说:反正我也不给你生活费。 我和丈夫有一
  • 没想到,吴卓羲也不想搭理仁科,他要忙着换轮胎,不想耽误了大家的时间,但偏偏仁科找回来了,吴卓羲一脸嫌弃的表示,“还不是因为你,你坐这边呀,你太重了”仁科再一次吃
  • 摄影:马春林、龚强、陈雷制图:陈志浩&龙雁翎&王天怡/星球研究所#微博公开课##黑龙江[超话]#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
  • 『就怕放开了结果没啥事』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吧?我疑惑地:你说老做核酸到底起啥作用呀?
  •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当我们注目陆永安的一些作品时,如他的《梦幻2号》我们首先即刻想到的是伟大的中国传统艺术,而我还想到陈列在波士顿博物馆中的这幅《幽谷晴明》我记不
  • #诗情画意#《远看》 桥头的清风指引我 那溪水穿过我的胯下 我望着被我手掌切割的白云 一朵,碎成了两朵飘过 雁群排开人字飞过 眯着眼儿,望着山腰窝 那墨绿的
  • 心的的你,肯定在熟睡中,而我又不知所措的醒来,不想睡了,睡不着了,我现在是那样任何资本资格了,因为我相信我已经彻底失去你,我不能像以前那样不顾一切只要感觉有一点
  • 引き続き、#スパカリ たくさん愛してくださいね()そして明日明後日は東京公演!11月1日(火)【群马|定食屋口碑排行榜】第位は、吾妻郡草津町にある「みやたや食堂
  • #阳光信用[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2022.11.5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诚信互动 665较好指hu一般及以下带带tag 当
  • !!
  • 如何做人,不但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 让五味杂陈的日子,总能在笑与泪之间回甘。   梦回那场难得见,在想看到日雨分。
  • 祝愿ll ls平安喜乐 万事胜意 甜如蜜糖 好好的[抱一抱]今日打卡 最后一次打卡 最想对56说的话 谢谢你们让我有了生活的动力 给了我很多的力量 你们俩都是积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11.3互动贴【☀️极好,较好及以上指路不吞hui,只hui本超,属性bjyx,我们家雷的请绕道,谢谢】这世
  • #财经##财经##今日贴纸打卡##EDG[超话]#利好条件,电最后打,可以给选手足够的休息时间,而且茂凯也可以好好抄抄别家的bp,龙叉是四个一号种子相对较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