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丛书之《模范人生观》器量篇-忍耐免祸(二) 文言+白话

原文
和州某村,有居民,养鹅百只。一日因贪其邻稻,被其凿死至五十余只,民妻见之,始亦甚怒,忽转念日『设或成讼,力不能胜,必欲胜之,所费甚多,且我夫已醉卧,倘或闻之,必起相殴,祸且不测,不如忍耐』立命以鹅腌之。次早,邻人忽自暴死,其夫醉醒,知之乃云『设昨日早使我知,我必乘醉去殴,今日破家必矣』按:人于忿怒之时,忽作退一步想,便可保全身家性命,消释烦恼怨家,观于民妻之一忍,所全不既多乎?昔范文正公云『心中忿怒不如休,何须经县又经州,纵然费尽千般计,赢得猫来输去牛』

白话
安徽和州有个村民,养了一百只鹅。一天,鹅跑到邻居家吃稻米,被领居家打死五十多只。养鹅人的妻子见到自己家的鹅被打死这么多,开始也非常生气,忽然转念一想说『如果两家把事情闹大了,告到了衙门里,如果想要打赢官司,恐怕需要花费更多钱。而且我的丈夫他已经喝醉酒睡着了,如果闹出事,他忽然醒来,一定会动手打人,弄出人命怎么办,我还是忍了吧』然就让家里人把鹅死了的鹅全部进行腌制。第二天早上,邻居突然暴死,养鹅家的丈夫酒醉后醒来,知道后就说『如果昨天就闹出矛盾来,我一定会因为喝醉了酒去殴打他,那么今日我已经破家了』按语:人在愤怒的时候,如果能退一步去想,就可以保全身家性命,消除很多必要的麻烦,还能少结很多冤仇。民妻只是一念忍让,全家的性命才得以保全。过去范文正公说『心中忿怒不如休,何须经县又经州,纵然费尽千般计,赢得猫来输去牛』

【古人怎么称呼不同的朝代】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在建立时都会设立自己的“国号”,即官方认定的合法称号。元代以前的国号,无论是来自爵位封号,还是源于发迹地名,归结到底大多是先秦古国名,因此重名在所难免,比如,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就有十五个之多。所以后人谈及前朝,就不能只提国号,而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区分,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朝代称谓。那么,古人是怎么称呼不同朝代的?有什么特别的规律与依据?

添加前缀“冠名”国号

最常冠以时间顺序和地理位置
所谓“冠名”法,就是在国号的前面加上前缀来表示区别。最常见的是按照时间顺序称作“前后”和按照地理位置划为“东西南北”,是最简洁明确的区分方法,也是如今历史学者最常用的方法,如西周东周、北宋南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诗歌或骈文中的“东西南北”其实只是为了对仗所加,如南朝梁刘孝标《自江州还入石头》诗“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一句,“南楚”与“东汉”就不是实指。

有时候,古人会以国号结合五行德运的方式来冠名,虽然比较少见,却是很有特色的起名方法。两汉因尚火德而被称为“炎汉”,这是因为汉代受阴阳学说影响较大。宋代虽然在学术上否定了“五德转移”,但随着国势日衰,仍不得不“竭力依傍五运说”,所以南朝宋(刘裕建立)和宋朝(赵匡胤建立)又分别被称为“水宋”、“火宋”。

国号前最常加的前缀还有“大”、“皇”、“圣”等,一般没有特别的意义。明代朱国桢认为“大元”、“大明”的“大”字是国号本身的一部分,但如果是这样,怎么会有“我元”“皇明”这类称呼呢?实际上,自汉朝开始,“大”、“皇”、“圣”就都是常加在国号前面的尊词,没有实际意义。还有人把“有汉”“有明”中的助词“有”解释为“有天下”,实际上“有”本身并无特殊含义。

除了“冠名”之外,还有一些文人学者喜欢用术语来作为朝代的别称。如“当涂”指曹魏,这也是源于当时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而“典午”对应“司马”,是晋朝的代称。近代则喜欢用“天水一朝”代指赵宋,因为赵氏的郡望在天水。

冠以帝王姓氏也是常见的做法,不过不如前两种方法简洁,如果不是旋起旋灭、影响不大的政权如“冉魏”(公元350-352年,十六国时期冉闵建立)、“明夏”(公元1363-1371年,元末明玉珍建立),一般无此必要。

总体而言,按时序命名朝代通常只有“前”和“后”的区分,远不如按“东西南北”的方位划分灵活。在“南朝”、“北朝”普遍使用之前,北方政权中拓跋氏建立的“魏”最初被称为“后魏”,而宇文氏的“周”则被称为“后周”,只有高氏的“齐”为了与萧氏之齐区分而被称为“北齐”。就连萧詧的“梁”,虽然仅有江陵一隅之地,是臣属于宇文氏和隋朝的保护国,都被唐人称为“后梁”。但是这样下去“后”就不够用了,所以北宋以后通常用“后”来冠名五代政权,而另外发明了“北魏”“北周”和“西梁”的称呼。不过,也有沿用原名的情况,比如直到清朝,“后汉”仍常常指刘秀政权。

两周与两汉

东西周原本指地名 东西汉本称“前后”
东周与西周的分界线,是公元前770年的平王东迁,但是将“西周”、“东周”作为这两个时期的代称,则是西晋杜预注《左传》时才开始的用法。在此之前,西周、东周主要是作为地名存在的。《国语》记载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这里的“西周”指的是镐京周围,而“三川”即泾、渭、洛。《春秋》则记载宣公十六年“成周宣榭灾”,《公羊传》附注:“成周者何?东周也”,指的都是洛阳附近的地区。这一用法一直延续到唐朝,郭子仪曾在奏章中称“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以此来劝阻唐代宗迁都洛阳。

此外,由于战国时期周王室又先后分封出了西周国和东周国,所以年代较接近的《战国策》、《史记》中,“西周”、“东周”指的都是这两个小国。不过它们在历史上无足轻重,这一用法也不会造成误解。

按照通常的解释,之所以用“西周”、“东周”来区分二者,是由于东周的都城洛邑在东,西周都城镐京在西。这样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杜预的说法,“洛邑为东周,镐京为西周。平王始居东周,故云东周之始王也”,将这两个词的本义与衍生义结合了起来,更有说服力。

那在此之前学者们是怎么称呼这两个时代的呢?答案很简单,西周直接称周,而东周分成两段,即春秋与战国。由于东周王室的存在感太过薄弱,大家都只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以鲁纪年,《竹书纪年》东周部分也是晋纪和魏纪,因此其后数百年间都没人想到给这段政权起一个专指代号。

东周只是“苟延残喘”的续命,而东汉则是“浴火重生”的复兴。东周实际统治范围只限于洛邑周边,根本无力控制四方诸侯,反倒时常受到侵辱。而东汉虽说略逊于西汉,但仍然是名副其实的大一统王朝。所以,古人一开始更多地是用“(前)汉”和“后汉”来区分两汉。“后汉”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而魏晋以后的诸多断代史也多以“后汉书/纪”为名。

据范晔《后汉书》,东汉名士应劭著有《中汉辑序》以论时事,则“中汉”也可以说是东汉的别称,或许不无“中兴”的寓意。此外,与杜预所谓“洛邑为东周,镐京为西周”类似,东汉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所以也常用“西京”“东京”代指西汉和东汉,顾炎武称“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这里的东京自然指的是东汉时代。而“西汉”“东汉”的称呼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所编《宋书》,《天文志》中称“浑仪”是“西汉长安已有其器”,《百官志》中则有“强弩将军至东汉为杂号”的记载,但并不是主流说法。

东晋、南宋与蜀汉

南朝人自称“江左” 三国时称呼方式最多

两晋、两宋与两周类似,都是因异族入侵而陷入衰落和分裂。但是相比位于“天下之中”的东周,东晋、南宋两个朝代都是偏安一方。若只从地理位置来看,似乎称“南晋”、“东宋”也未尝不可。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东”晋和“南”宋呢?

不用“南”来称呼东晋的一大原因是,中原地区按地理位置来看处于北方,“南”在正统之争中天然居于劣势。因此,东晋在王朝称谓上尽量避开“南北”,称西晋为“西朝”或“中朝”,根据地理位置称自己为“江左”。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记载,刘倓、王濛、桓伊“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宋齐梁陈亦多用“江左”自称。直到唐宋时,人们仍常常以“江左”为南朝的代称。

而“东晋”这一称呼与“东汉”一样,最早见于《宋书》,其中谈论历代礼乐变迁时提到“爰及东晋,太祝唯送神而不迎神。”这恐怕也不只是巧合,而是反映了南朝人的共识。此外,东晋时人有时也会自称“中晋”,如陶渊明《命子》诗云“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显然是模仿“中汉”的用法。

“南宋”和“东晋”的根本区别在于“东晋”是其继承者所发明的,而“南宋”则不是。实际上,“南宋”这一称谓反倒比“南宋”这个朝代更早出现,它最初是辽朝对其南方“宋”政权的称呼,其后金、元也很自然地沿用了这个说法。元代以后,“南宋”这个称呼也就固定了下来。

历朝历代中,三足鼎立的三国可能是称谓最为复杂的一个时期。魏室姓曹,名之“曹魏”,汉居蜀地,故称“蜀汉”,吴处东南,则为“东吴”,三个政权就用了三种不同的称呼方式。这还只是同时代的称谓而已,后人对这一时期的称呼就更加多样了。刘备政权以两汉的继承者自居,所以也被称为“季汉”,如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称他“建殊功于季汉”,季就是末的意思。但是十六国时期也有两个政权自称“汉”,五代十国还有三个“汉”,那么到底谁是最后一个呢?欧阳修《新五代史》还将十国中唯一位于北方的刘崇政权称为“东汉”,这就更加混乱了。因此,“季汉”这个称呼就不如“蜀汉”合适了。

前面对历代王朝的称谓变迁做了简单的梳理,实际上古代并无统一标准,很多时候是混杂并用的,甚至有史家在同一本书中对同一个政权使用不同的称呼方式。而如果没有特别加以区分,很多时候也是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的。

今天我们有了一套较为明确的专属名称,但是这些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称谓仍然是值得去了解的,每一次变化都体现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观念,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30日北京晚报副刊39版,有删改)

参考资料
徐俊:《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文:景行止 转引自: 历史学午餐)

大病在于地,中病在于宅,小病在于人
大病在于地,中病在于宅,小病在于人。
大病改地,非一般个人而能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不养人时只能易地而居。
中病改宅,上医治病于未发,良医治病于之始,普医妙手而回春,庸医延误病情于良机。宅之病分宅内宅外,结构不合理而已。
阴阳在天地间,无处不在。尤不可欲其偏阴偏阳,则不得中和之气。
然一动一静互相循环,山亦有动极而静,水亦有静极而动,不可执一而论,又在人融化之为妙也。

动静互相循环,山要静中有动,水要动中有静,能结地是因为地理变通之妙。不可执一而论,靠人去理会。

一、聚散
其次莫若观聚散。聚散者,言乎其大势也。夫山川融结自有天造地设,障空补缺,不陷不跌。故小聚则地小成,大聚则地大成,散而不聚,不可以言地矣。

大势者,主客左右及随从,水口之类。障空补缺,不陷不跌。大势之聚而山川融结者也。小聚小成形局之小者。大聚大成形局之大者。大小虽殊,而天造地设则一故。皆可以为地也。反是利散而不聚矣。

何谓聚?山之所交,水之所会,风气之常藏也。何谓散?山之所去,水之所难,风气之所散也。

众山交锁,众水交会,则有山以障风,有水以界脉,而地气畜聚。故曰:隈藏众山走鼠而不交。众水分流而不会。则无山以障风,无水以界脉。而地气泄散。故曰:绕染以择地者,必原其脉络之所。从来看其形,势之所止,聚有水以界之,无风以散之。止方为大势之聚,而风气隈藏之地也。

今之言地理,往往多论地形之巧拙,而不明聚散。大势若聚,则奇形怪穴而愈眞正。大势若散,则巧穴天然而反虚假。历观古人之葬,大抵穴多巧怪,非好怪也。不由得山水之正,则怪穴所为常也。今人于大聚之中,或乃拘于形穴而不葬者陋矣。

寻龙点穴,不过阴阳动静。山水交会以尽其微妙。问有龙穴融结,偶合物形。因以名元野俗专以人物之类取象。地形而较美恶不明。大势必聚散。宜其以假为真,以恶为美。陋是不可取的。

然有大势之聚散,有穴中之聚散。大势之聚散见乎远,穴中之聚散见乎近,是二者有相须之道焉。

有大势的聚散,也有主穴中的聚散。在结穴之处必有真砂真水。以有真气方谓之聚,无止则气散而不聚。何谓真砂蝉翼牛角?蝉翼砂所以蔽于穴后。乳穴必有牛角砂合于穴下口。何谓真水,穴的左右必有若明若暗两水夹送。上分下合,则阴阳交济。而脉之来无不真正,无不明止,穴中之聚者。水之无分无合。或有分无合,则为雌雄失经。而脉之来不真正不明,止穴中之散者。大势若聚,则穴中必聚。大势若散,则穴中必散。未有龙而无穴者,亦未有穴而无龙者。止二者所以相须而为用者也。

二、向背
其次莫若审向背。向背者,言乎其性情也。夫地理之与人事不远,人之性情不一,而向背之道可见。其向我者必有周旋相与之意,其背我者必有厌弃不顾之状。虽或暂焉矫饰,而眞态自然不可掩也。

向山之拱揖也,背山之走鼠也,山之性情隐于形体之中。看其形体向背,则性情可知。周旋相与则知人有向我之情,厌弃不顾则知人有背我之意。虽暂时有矫饰,不过是外貌的虚假。眞态岂是外貌能掩饰的。

地理亦然。故观地者必观其情之向背。向者不难见,凡相对如君臣,相待如宾主,相亲相爱如兄弟骨肉,此皆向之情也。背者亦?难见,凡相视如仇敌,相抛如路人,相忌如嫉寃逆寇,此皆背之情也。

三、地理与人事同
观形貌者得其伪,观性情者得其眞,向背之理明而吉凶祸福之机灼然。故尝谓地理之要,不过山水向背而已矣。
观山水之背向,不可只看形貌,而要察其性情,则向者不会误以为背。背者不会误以为向。向则吉而福,背则凶而祸。所以看地要以向来讲地之美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养生日常】阿胶⁠桃红 膏⁠研发⁠背 景⁠ ⁠“ 女子⁠本弱为 母则⁠刚”,⁠现代的 女⁠性迫⁠于生⁠活的 压力⁠,都把⁠自 己逼成
  • 消业增福殊胜无比的佛号 看此文消业很快,转发相当于念十万百字明,功德无量!爱向苍天,善行人间;爱是慈悲守护,喜舍难量。赶紧转给更多人知道!转载就积德了!【念一遍
  • 喧嚣的尘世,变换的色彩,匆匆的背影,无尽的欲望,我们心灵深处,缺少了一道隽永的风景。太多的联想,太多的情愫,太多的语言,太多的心情,就只适合在这样无声的夜里自由
  • #叶璇说黄奕赢得不光荣##代餐减肥是智商税吗#王育琨:中国教育的内卷化 @微言教育 作为学生家长,我深切体会到中国教育确实已经陷入了内卷化,大家都在拼分数,似
  • (这么说是不是有点狠,但是早晨真被气到了,再搭你这些话我就是小羊[草泥马])最近的各种情况让人震惊[二哈][二哈][二哈]我好怕哦,我可是标准杂食,等等仔细想想
  • [笑cry][笑cry][笑cry][笑cry]对不起杨洋,我好不容易梦到你,也没敢亵渎你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帅哥真美好【又遇粗心人,热心辅警把包还】在温州南站,
  • 你说得有道理,但你就是偏激,不可以这样表达。如果我和他们说:“你刚刚讲的话是屁话”那我不仅是偏激,又是不礼貌不尊重人了。
  • #BHDEX_NFTs[超话]##BHDEX_NFTs[超话]#大家一定要先靜下心来,不要因为币价涨而开心,币价跌了就难受,我们定位是做一名囤币者,好比BTC,
  • 如果我的会计过了,我就不管那么多,下手买一个,激励自己继续考试,这下又为自己想要买平板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了[允悲] 接上条我四个问题,不是随便问的,是有逻辑链条
  • #瑜洲洲瑜同人文##瑜洲同人# 嗯哼,我来更文了,这个文更的会慢,表嫌弃,不知道有没有人追其实最近被吓到不敢更文[笑cry]《言 若 言》十更新见面就是现在[笑
  • 春风十里,不如你!我们的青春尽管春风温暖夹着苦涩,曾经温暖甜蜜到说不尽,曾经冰冷苦涩到泪满面,但从不后悔我们一起走完那真真切切的十里!
  • 直到看见吧台旁边端着杯子的那个人,旁边那杯插着吸管的被饮用过的可乐,如今是为谁而留啊今天早上五点多钟,我还没有起床,孙叔又给我发消息说:要来我家给我送早餐,我看
  • 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 07.星星喝醉了,掉进无人的海。没想到人都不在了,还没返图emmmmm我这个人办事效率确实有点低[二哈][二哈][二哈][二哈]#黑黑鱼的星河[超话]#文案|深
  • 你们觉得香蕉味的东西怎样❗️【16.8】香蕉牛奶小蛋糕2箱1000g月销7.5W,评分还可以达到4.9我想这可能就是超级多选择的原因吧,满足了所有人[哈哈]蒸蛋
  • ”“青年之自觉,一在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勿令僵尸枯骨,束缚现在活泼泼地之我,进而纵现在青春之我,扑杀过去青春之我,促今日青春之我,禅让明日青
  • #儿童洗发水 #母婴好物 #儿童洗护パラダイス 10/3 丸山挨拶(做了8BEAT时那个鼓掌的締め)在这样一个コロナ禍的情况之下,依然能够全场满席,真的非常感
  • 很多客户问我,会不会在高点接盘,还是很慌乱啊?——BA不知道是不是我对大家的要求太高,我心目中根本没有能胜任副部的人选,虽然各有所长,但综合能力在我看来不及格,
  • (凑过来关掉视频)内眼神,就是说想啵一口熬了几个大夜后,今天老师用奇怪这个词告诉我我的作业不行后……我今天又懵懵逼逼交上了我的作业……其实这个字数表现着我是如何
  • 美丽的莲花#王俊凯的阳澄湖[超话]# jf【互评】有过失败,有过打击,有过彷徨,有过迷茫,可是依然要不怕挫折,不惧流言,不畏将来,不回头,不去想“如果当时”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