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诸位!当你想要学《法华经》的时候,你就要有心理准备了,表示你很认真地开始要进入你内心世界了。如果你还想要去追求外在的世界,那你还没有资格学《法华经》。对不起,你可能去找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修修人天乘,修修二乘的涅槃寂静。

就是说,你一旦学《法华经》,那就是说,我的生命跟外境已经暂时——至少你是暂时——先离相。每一个人都是要先“离一切相”,才能办法“即一切法”。所以当你学《法华经》以后,你一开始就进入了所谓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你要跟因缘法暂时地说再见了。那等到你《法华经》修好以后,你再重新面对因缘,那就不一样了。那你叫做一朵莲花,你用你内在的功德去带动外在的因缘,那你的人生叫做“历事练心,顺逆皆方便”,那没什么快不快乐可言了,快乐痛苦对你来说,那根本不算个事。我们凡夫一般太注重一时的感受,其实你把目标放远一点,人生的目的是启发你,你只是,人生短短几十年,你是假借人生的顺境逆境来启发你内心的功德嘛,或者说启发你往生的功德嘛!

所以你把《法华经》学完以后,你现在先暂时放弃外在的因缘。等到你《法华经》学完以后,你“再来观世间”,就像佛陀说的,“犹如梦中事”,人生如梦如幻,那个时候你就是“主动式”的人生了。你没有学《法华经》,你的人生是“被动”的,你的人生一句话就讲完了,叫做——“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业力要让你快乐,你一定会快乐;业力要你痛苦,你也只好痛苦。你完全被动了,因为你去追求它嘛,那你就只好被它带走了。

诸位!当你放弃人生的时候,你开始在掌控人生了,就是人生你说了算。我要把今生把它往哪一个方向引导,那你只要透过即空、即假、即中,那你今生就是趋向你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而今生就很有意义了。不管它给你痛苦、它给你快乐,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整个顺逆的因缘会激发你趋向你来生的目标了。所以《法华经》的思想,就是透过内观,而发起愿力。

你在有为诸法得到快乐痛苦的时候,你是怎么把空性现出来的?如果你今天是心外求法创造一个空性,这个空性现在会给你安乐,未来会变成障碍。

所以这个地方为什么《法华经》要事先学?你说:诶,“成佛的法华”,没事,我先把安乐道、解脱道,有相的因果、无相的空性,修完了,再来学《法华经》。晚了,太晚了!你沾满了满身的法执,你听《法华经》你也听不进去了。要不然怎么佛陀说法的时候,五千比丘、比丘尼退席呢?法执太重了,来不及了。

诸位,你从现在开始,先把空观修好。什么是空观?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内在的清净心,而不是一种虚空,不是一种空性的相状。就是,你这个空观未来要能跟假观、跟菩提心要能够衔接得上,这个关键在这儿。所以学《法华经》为什么他能够不容易走上偏差的道路?他一开始从解脱道的时候,就把你走上一种正途了。所以你这个修空观,然后产生忍辱,自然生起大悲心。

那么这个还是前半段的“迹门”,约迹门,开权显实。那么“一心三观”,后面呢,他这个修三观在忆念佛陀的功德,那就不是“大悲心”了,那叫“菩提愿”了。

你如法地修学内观的智慧,“安住清净心”,“观照十如是”,最后,“发起菩提愿”,那么这个地方有四种功德:

第一个,得到“诸佛护念”。这个诸佛为什么护念你呢?蕅益大师解释,因为你跟佛陀走到了同一个家里面,就是得到同体法性的加持。诸位,你学《法华经》以后,会有什么差别,你知道吗?当然你可能往生,那更好!即便你不修净土,即便你不往生,你未来会生长在佛陀的世界。他后面会讲。因为你提早进入这种佛陀的知见。也就是说,你做为一个乞丐,你不是赶快去赚钱,而是先回家,你等于是直接进入佛陀家,“真是佛子”。就是说你修《法华经》,乃至一念的信解,佛陀赞叹你——“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少分”,你是佛陀的真实的儿子啊!我们现在是佛陀的儿子,但是现在是在外面流浪的儿子,没有回家的儿子。你学完《法华经》以后是一个回家的儿子,所以他能够得到“诸佛护念”,那么你生生世世生长在有佛陀摄受的因缘。

第二个,“植众德本”,你能够历事练心,通过假观,能够积集广大的资粮。

第三个,“入正定聚”,你能够观照一念心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有这种智慧的善根。前面的“植众德本”偏重在福德力,这个“入正定聚”表示善根力。

最关键的是下面这句话:“发救一切众生之心”。你很自然地发起菩提心,很自然。

我说实在的,诸位,你现在听《法华经》,如果你把《法华经》听完以后,经过四年或者五年听完以后,我建议你做一件事情——你再去受一次菩萨戒。你会发觉,你发的愿,跟你之前什么都不知道所发的愿,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得到菩萨的戒体也不一样!你以前只是叫做“善念”——“众生无边誓愿度”,反正师父叫我发,我就发。你那个时候所发的愿,是从内心的观照而发动出来的,那是坚定而圆满的力量!

所以我们看《六祖坛经》有一个公案说,说是南岳怀让禅师去参访六祖大师。怀让禅师其实那个时候学过唯识、中观的大乘的思想,但是他觉得有一点不究竟,他就去参访六祖大师。六祖大师那个高手见面,废话不多,直接导入核心思想。他只问他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一个人有没有在修法华内观的思想,这句话一问就知道。他答不出来。答不出来表示他没有在内观嘛,他的心还是在“修法”——我今天修个楞严咒,明天修个什么布施、持戒,你的心都是向外追求一个法的力量来摄受你。所以你一听到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就答不出来了。答不出来,当然怀让禅师是很谦卑的,他就留到六祖大师的座下,跟他学了三年。

学了三年以后他就悟道,开悟了。开悟以后六祖大师又问:“你从什么地方来?”他回答说:“说是一物即不中。”一念心性是离言说相,它没办法形容。你说它是“空”,也不对,因为它离相,你说它是“空”,它还有一个“空”的相状。它叫做“清净”,“清净”严格来说,它不是染污,也不是清净,它是离相。你说虚空是什么相状?虚空是没有相状的。你不能说虚空是清净相,清净相那它就是染污相的对立面了,它就落入对立了,虚空只能说它“离一切相”。离一切相这个时候,已经悟到了本体。这个时候,六祖大师这个高手继续问:“还有修证否?”这个关键了!就是说,你那个清净心是可以修证的吗?是跟因缘所生法是有互动的吗?怀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虽然是清净,离一切相,但是它怎么样?“即一切法”。这个关键了。

诸位,我们刚开始内观的时候是莫向外求,对不对?内观真如,启动我们内心的即空、即假、即中,清净心、菩提愿。但是这个菩提愿到最后是怎么样?它可以跟外境互动,它一定能够把你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它一定会把你拉到最后“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还有修证否?”“修证即不无。”就是有修证。所以《法华经》的空观的特色——它可以跟因缘互动,这是它高明的地方。也就是说,你修《法华经》,你等于说就是把解脱道跟菩提道一次修了。你不修《法华经》你肯定在解脱道休息很久嘛,是吧?从假入空,然后最后呢再从空出假,再发菩提心,你本来是要三阶段修学。但是你修了《法华经》以后啊,你那个空性的智慧,它的好就好在哪里呢?它能够跟外境产生互动。它那个“空”啊,不会因为你在面对人事的时候得到破坏。这个就是《法华经》的思想。因为它是本来的东西;它不是你透过修行,去捏造一个相状,然后你住在这个相状,那这个是个方便门。所以《法华经》它是从“内观”而到“外转”,“以观心故”,一切的“恶觉不起”,“心数尘劳,若同若异,皆被化而转”。就是说,当我们开始先内观,去启动清净心、菩提愿以后,开始去转化外在的因缘。这个就是,整个《法华经》就是说,你修空观的时候不怕,你不会偏空,因为它最后的空观,它一定会发起菩提愿,因为它是向内安住的。

好,我们整个《法华经》的修学,就是三个阶段:安住、观照、发愿。这三个是一体的,同时的。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祇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里就涉及到舌入与味尘这两处。

汝常二时:小乘法修行,过午不食。这个「二时」是指晨时和午时。

酥酪醍醐:牛奶经过稍微加工就变成一种食品,叫酪;然后再进一步提炼呢,是熟酥;酥酪上面那一层油叫「醍醐」。圆顿了义大法比喻为醍醐灌顶,醍醐是奶制品中最优质的食品。

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一连三个问号。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祇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如果你讲这个味道是由舌头而有,按照世间法来讲,苹果能不能生辣味啊?辣椒能不能生甜味啊?按照这个逻辑,那么你的舌头如果能生味的话,一个舌头只能生一种味道,如果你舌头吃到那个酥的时候是酥味,那么遇到黑石蜜(即甘蔗糖)之时,那你还是酥味,体会不了甘蔗的甜味。

若不变移:那个酥的味道没有变。

不名知味:怎么「不名知味」?你不知道那个黑石蜜的甜味道。

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这是按照世间法,一个苹果怎么能生出辣味、甜味、酸味、酱油味?你一个舌头怎么能生出许多味啊?是打这个比喻。那我们看看食品能不能生味道。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食品是无情的色尘,没有灵知性,它怎么能知道味道啊?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如果食品知道的话,与你有什么关系啊?何预于汝?怎么可能与你这个知味来发生联系啊?这个「预」是参与的意思。它知道怎么能变成你知道啊?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如果这个味道是生于虚空,那你吃虚空,看看是什么味道。

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然是咸味,不光是腌你的舌头,而且把你全身腌得跟那个咸带鱼一样。

既常受咸,了不知淡:你常常在咸中,你能不能尝到淡味?尝不到。那尝不到淡味的人始终是咸中,他能不能尝到咸味啊?也尝不到。有些人在厕所如果待个半个小时以后,他还能不能闻到臭味了?就闻不到了,就是这个样子。

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所以从三个角度讲那个味呀,没有它的来龙去脉。没有味实,何有味名?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所以味尘查无出处,进而把它所对的舌根、舌入同时破除。

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味尘、舌根、舌入,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个念。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刚刚剃度的出家人,每天早晨要摩着头念四句话: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

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跟前面的眼看色、耳闻声、舌尝味相比,它有个自他之别。佛在这里换一种口味,变成自己触自己,这样就把我们心也调得更细。

注意,尝性、见性、闻性,统统包含触性;那么尝性、闻性、见性在触中还有各自的特性。尝性跟见性一样不一样啊?但它们都是触性,一样不一样?所以触性是六根的普遍性,这里的身触包括身上的六根都在内。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如果能触的这个东西属于手,那个所触的是头,按照小乘法,这个头应该是无知——比如触这个桌子,桌子是所触,手是能触——这里头变成所触,所触应该是无知的。

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如果头是能触的话,我们还用手干什么?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如果头也是能触,手也是能触,那好了,这两个身应该有两个心,两个知。这是恒顺世间的心态,一个人只能有一个身,只能有一个心。人只能是我们在接触的时候,你一定是一个能一个所。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如果头与手两者是共一个能触——「一触所生」是共一个能触,那头与手是不是一个东西?就变成一体,那还有没有能与所了?(没有)。触就不能成立。

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如果说我们这个头与手是明明白白的两个东西,都在那里触,触谁为在?也就是谁是能触啊?我们头跟手你能不能分得出到底谁触谁?因为能所必须是一个有知,一个无知,可是我们两个都有知啊。

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两个能不能触,两个所也不能触。非要一个能和一个所才能触。

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总不能说是虚空变成你的所触,或者虚空变成你的能触。因为你在这里除了人体与虚空,没有第三者。也就是说,你这个能触,你这个触觉,到底怎么来的?是哪里产生的,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觉」是触觉,「触」是触尘,「身」是身根。触觉是我们能够感受到触尘的那种感觉,也叫身入。这里还是总结,身根、身入、触尘,都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本非因缘,本非自然,当下即是因缘,当下即是自然。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经文是讲意根之处、所对法尘之处。

意中:就是意根,意根就是讲我们的第七识、第八识。

所缘:这里就是保存着、包容着,或者所对着。

善恶无记三性:「善恶」我们都知道,「无记」就是非善非恶的中性。我们修了无量的业,包含起来是不是就这三种业啊?三业是过去做过的事情,会留在我们头脑中形成记忆,叫前尘影事,也就是法尘。

法则:就是法尘。

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法尘是你的意根所生,还是你心外的境界所生?比如说,我头脑里有个苹果的概念,是不是法尘啊?那苹果的概念是你心里生出来的?还是因为外面的苹果把这个法尘生到你头脑里去了?

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如果讲这个法尘是心生出来的话,是不是意识?那这个法尘就不是尘了。作为意根所缘之处,法尘应该是色法。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如果这个法尘是你的心外之物,那么你这个法的本性来讲,到底是有知还是无知?

知则名心:如果知道的话,它就是心法。

异汝非尘:心法就不是尘法。如果是有知的话,它怎么又不是你呢?它又怎么在心外呢?

同他心量:等于是同于他人的心量。我们不能把别人的心说成是自己的法尘吧?

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那么怎么可以讲这个法尘又是你的心,还又是别人的心,还又在你心外?自己的心对自己还有二心吗?

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非知」就是无情,就有色相。「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注意啊,这里包含了十法界一切的万法之相。那么在一切万法里能不能找到这个法尘啊?找不到。

今于色空,都无表示:这个法尘只有我们自己心里知道。比如现在我知道一个苹果的概念,你能不能拿出来给人家看呐?看不到。

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整个无量的国土都是共处于一个虚空之中,空外无空。

心非所缘,处从谁立:以前是讲我们意根把法尘作为意根的所缘来产生意识,那是一种初步的引导,那现在把我们的心引向细、引向深,就觉得过去说法已经不能存在,这是在一步一步地引导。所以这个法尘它不能作为我们意根的所缘之处,它就没有这个处,就是「处从谁立」啊?

这个法尘既不是心又不是色法,是不是很奇怪?实际上,它是个色法。它动了这个念是不是就有色了?可以把它说为是一种胜义色法。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法尘、意入,在世间法里都没有来龙去脉,可是却宛然存在。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随缘显现。

 

——本文摘自《 https://t.cn/RxkJtFo

尘、六入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法华楞严讲义 7月15日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祇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里就涉及到舌入与味尘这两处。

汝常二时:小乘法修行,过午不食。这个「二时」是指晨时和午时。

酥酪醍醐:牛奶经过稍微加工就变成一种食品,叫酪;然后再进一步提炼呢,是熟酥;酥酪上面那一层油叫「醍醐」。圆顿了义大法比喻为醍醐灌顶,醍醐是奶制品中最优质的食品。

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一连三个问号。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祇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如果你讲这个味道是由舌头而有,按照世间法来讲,苹果能不能生辣味啊?辣椒能不能生甜味啊?按照这个逻辑,那么你的舌头如果能生味的话,一个舌头只能生一种味道,如果你舌头吃到那个酥的时候是酥味,那么遇到黑石蜜(即甘蔗糖)之时,那你还是酥味,体会不了甘蔗的甜味。

若不变移:那个酥的味道没有变。

不名知味:怎么「不名知味」?你不知道那个黑石蜜的甜味道。

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这是按照世间法,一个苹果怎么能生出辣味、甜味、酸味、酱油味?你一个舌头怎么能生出许多味啊?是打这个比喻。那我们看看食品能不能生味道。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食品是无情的色尘,没有灵知性,它怎么能知道味道啊?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如果食品知道的话,与你有什么关系啊?何预于汝?怎么可能与你这个知味来发生联系啊?这个「预」是参与的意思。它知道怎么能变成你知道啊?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如果这个味道是生于虚空,那你吃虚空,看看是什么味道。

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然是咸味,不光是腌你的舌头,而且把你全身腌得跟那个咸带鱼一样。

既常受咸,了不知淡:你常常在咸中,你能不能尝到淡味?尝不到。那尝不到淡味的人始终是咸中,他能不能尝到咸味啊?也尝不到。有些人在厕所如果待个半个小时以后,他还能不能闻到臭味了?就闻不到了,就是这个样子。

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所以从三个角度讲那个味呀,没有它的来龙去脉。没有味实,何有味名?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所以味尘查无出处,进而把它所对的舌根、舌入同时破除。

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味尘、舌根、舌入,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个念。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刚刚剃度的出家人,每天早晨要摩着头念四句话: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

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跟前面的眼看色、耳闻声、舌尝味相比,它有个自他之别。佛在这里换一种口味,变成自己触自己,这样就把我们心也调得更细。

注意,尝性、见性、闻性,统统包含触性;那么尝性、闻性、见性在触中还有各自的特性。尝性跟见性一样不一样啊?但它们都是触性,一样不一样?所以触性是六根的普遍性,这里的身触包括身上的六根都在内。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如果能触的这个东西属于手,那个所触的是头,按照小乘法,这个头应该是无知——比如触这个桌子,桌子是所触,手是能触——这里头变成所触,所触应该是无知的。

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如果头是能触的话,我们还用手干什么?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如果头也是能触,手也是能触,那好了,这两个身应该有两个心,两个知。这是恒顺世间的心态,一个人只能有一个身,只能有一个心。人只能是我们在接触的时候,你一定是一个能一个所。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如果头与手两者是共一个能触——「一触所生」是共一个能触,那头与手是不是一个东西?就变成一体,那还有没有能与所了?(没有)。触就不能成立。

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如果说我们这个头与手是明明白白的两个东西,都在那里触,触谁为在?也就是谁是能触啊?我们头跟手你能不能分得出到底谁触谁?因为能所必须是一个有知,一个无知,可是我们两个都有知啊。

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两个能不能触,两个所也不能触。非要一个能和一个所才能触。

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总不能说是虚空变成你的所触,或者虚空变成你的能触。因为你在这里除了人体与虚空,没有第三者。也就是说,你这个能触,你这个触觉,到底怎么来的?是哪里产生的,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觉」是触觉,「触」是触尘,「身」是身根。触觉是我们能够感受到触尘的那种感觉,也叫身入。这里还是总结,身根、身入、触尘,都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本非因缘,本非自然,当下即是因缘,当下即是自然。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经文是讲意根之处、所对法尘之处。

意中:就是意根,意根就是讲我们的第七识、第八识。

所缘:这里就是保存着、包容着,或者所对着。

善恶无记三性:「善恶」我们都知道,「无记」就是非善非恶的中性。我们修了无量的业,包含起来是不是就这三种业啊?三业是过去做过的事情,会留在我们头脑中形成记忆,叫前尘影事,也就是法尘。

法则:就是法尘。

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法尘是你的意根所生,还是你心外的境界所生?比如说,我头脑里有个苹果的概念,是不是法尘啊?那苹果的概念是你心里生出来的?还是因为外面的苹果把这个法尘生到你头脑里去了?

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如果讲这个法尘是心生出来的话,是不是意识?那这个法尘就不是尘了。作为意根所缘之处,法尘应该是色法。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如果这个法尘是你的心外之物,那么你这个法的本性来讲,到底是有知还是无知?

知则名心:如果知道的话,它就是心法。

异汝非尘:心法就不是尘法。如果是有知的话,它怎么又不是你呢?它又怎么在心外呢?

同他心量:等于是同于他人的心量。我们不能把别人的心说成是自己的法尘吧?

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那么怎么可以讲这个法尘又是你的心,还又是别人的心,还又在你心外?自己的心对自己还有二心吗?

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非知」就是无情,就有色相。「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注意啊,这里包含了十法界一切的万法之相。那么在一切万法里能不能找到这个法尘啊?找不到。

今于色空,都无表示:这个法尘只有我们自己心里知道。比如现在我知道一个苹果的概念,你能不能拿出来给人家看呐?看不到。

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整个无量的国土都是共处于一个虚空之中,空外无空。

心非所缘,处从谁立:以前是讲我们意根把法尘作为意根的所缘来产生意识,那是一种初步的引导,那现在把我们的心引向细、引向深,就觉得过去说法已经不能存在,这是在一步一步地引导。所以这个法尘它不能作为我们意根的所缘之处,它就没有这个处,就是「处从谁立」啊?

这个法尘既不是心又不是色法,是不是很奇怪?实际上,它是个色法。它动了这个念是不是就有色了?可以把它说为是一种胜义色法。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法尘、意入,在世间法里都没有来龙去脉,可是却宛然存在。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随缘显现。

  https://t.cn/RxkJtF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下義工禹呈分享】謙言萬語 美好與美麗? 先道歉的人最勇敢;最先原諒的人最堅強;最先釋懷的人最幸福。人生沒有遺憾。若是美好,那叫做精彩。若是糟糕,那叫
  • 茶主播品牌恰好满足了这一诉求,它主打国潮茶饮,国潮是这一代年轻人最热爱的潮流文化之一,富含中国特色,不仅受国内年轻人的追捧,乃至全世界也逃离不了对它的喜爱,近些
  •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常常要问: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世界是什么呢?丁禹兮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
  • 【心理建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们没必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美的日子;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 今年的规则和防作弊系统非常严,除了多多号召人加入,别无他法,截止时间为6月14日,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了,如果签到上不去我们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不论是竞速和道具,这
  • #BLACKPINK[超话]#【每日净化】「话题净化」每日发博及转赞评请带【#画报妖精BLACKPINK#】&【# 日常想念BLACKPINK#】&am
  • ”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 神的国。也必如救主一样对彼拉多宣告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
  • 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的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这时,风息林静,鸟兽没有鸣声,树木之皮流出水滴,百花都萎谢凋零,整个世间
  • #GOT7[超话]##鸟宝宝phoebe# 【18/10/10 M2MPD Twitter】"#GOT7의하드캐리2 본방송 10시간 전! 포스터에
  • 目前,张运涛的妻子在病房里照顾女儿,张运涛则日夜守候在医院外,负责给孩子买药、给妻子送饭……等待救治的孩子、现实的困境、未来的艰难……张运涛夫妻面对突来的灾难,
  • 市园林和林业局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口袋公园”面积在300-5000平方米不等,不少是利用城市建设用地中的“边角余料”建成,选址灵活,建设周期也较短,在营造公
  • 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 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
  •   所以再来梳理一下我们面临的问题:1.       在目前市面上来说,像我们这种大学生(新手小白)运营公众号想要发发日常或者是有一些非常美好的初衷的数不胜数,
  • 照片里的我是安静的正如我的心,从来没有真的打开过,你所看到的我的大笑和开朗只不过是为了掩盖一点孤傲,为了让跟我交流的人好受点,我多想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不爱笑就不
  • 肖战啊!!
  • 据网友上传的视频显示,这里比较繁华的街区,都遭到... 我想一个男人的成熟,一定是做了很多不成熟的事,人生的经历会让你慢慢的看清自己,每一个年轻段都会面对不同程
  • 1943年3月29日出生于希腊,几乎没有受过任何音乐教育的他,4岁便能演奏钢琴,6岁举行个人作品发表会,可谓真正的音乐天才,被人们称为现代的Richard Wa
  • 维吾尔文有32个字母,有19个字母和阿拉伯文相同,4个和波斯文相同(但是kaf词尾形式和阿拉伯相同)还有9个独有的字母(起源于察合台文):ngë(带三点的kaf
  • #佳茵益生菌vx:hanqi59420##佳茵益生菌# 佳茵打卡自用我不是医生,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不孕症,霉菌,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不调,盆腔积液等
  • 让我看到了一个优质偶像的光芒[心]✨✨ 其实你已经深深影响到我了 我被你的不服输和坚持的勇气给折服 我也在高二时浑浑噩噩的日子里觉醒过来确定了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