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林小娘为什么要害卫小娘#
初看剧版《知否》时有个疑问:林小娘为什么要害卫小娘?
明明在盛家,卫小娘并不得宠,很受冷落,真正得宠的是林小娘。尤其在盛紘心里,他和林小娘是真心相爱的。
可能有人会说:因为卫小娘怀孕了呀,林小娘担心她生下儿子、进而威胁到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
乍看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个解释其实说不通。
剧中长枫意志不坚、贪玩,初次科考落榜不说、还给盛紘惹来祸事,气得盛紘狠狠教训了他一顿;
可林小娘照样被盛紘放在心尖。
长柏打小沉稳、自律,又人品端方,科举一帆风顺且名列前茅,是子女中最得父亲重视的一个;
然而王大娘子照旧不受盛紘待见。
很明显,在盛家、或者说盛紘这里,妻妾是否能得到丈夫的喜爱,与其是否有儿子、儿子是否有出息无关。
林小娘害卫小娘,根本没必要!
再者,盛紘就糊涂成这样,出了这么大的事,却轻易放过林小娘?
他不像啊!
直到看了原著,我才彻底解开这个谜团。
卫小娘其人:王大娘子的杀手锏
原著里的卫小娘,是王大娘子特意寻来的杀手锏。
那时,王大娘子已经颇受丈夫冷落,盛紘一颗心全到了林小娘身上。
王大娘子不满又害怕,接连抬了两个姨娘。
可是那两人全然压不过,盛紘眼里还是只有林小娘。
直到她找来卫小娘。
卫氏年轻美貌又温柔体贴。
一见到她,盛紘就被迷倒了,完全不介意她不识字、不懂诗词书画,愿意亲自教她。两人耳鬓厮磨红袖添香,时间一长,盛紘真喜欢上卫小娘了。
注意,这个喜欢,是动了真感情的!
卫小娘不久便生下明兰,盛紘爱屋及乌,挺疼爱这个小女儿,抱过也亲过。
接着,卫小娘又怀孕了。盛家上下只要不傻都知道,如果这一回生下男孩,卫小娘就不比林小娘差什么了,将来越过后者都不是没可能。
于是林小娘急了!
这种情况下,林小娘选择对付卫小娘,逻辑上才讲得通(当然,这么做是错的)。
卫小娘身亡始末:林小娘至多要她身体垮
书上直接点出了林小娘的想法:一开始没想要卫小娘的命,只是希望弄没胎儿,最好把她的身体也弄垮。
这不是借口。实操过程中,林小娘的打算没变。
卫小娘产子当天的情形如下:
盛紘夫妻刚巧出门了,林小娘在自己的院子。后来下人来报,卫小娘快生了,林小娘让丫鬟去传门子,让他们去叫稳婆。可二门的婆子和几个门子都在吃酒赌钱,过了好半天才去了,来回特别慢(几个时辰),以致误了卫小娘临盆。
这些是林小娘口述,但她当着盛紘夫妻的面敢发毒誓:“我说的句句属实,若存心害卫小娘,便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你们若不信,可以去问那日的婆子门子,我是什么时辰去叫稳婆的。”
言下之意,这方面她绝未拖延。
不过,她也确实没有让自己得用的下人去请稳婆;仆从出门请人的过程中,她也有意放纵他们拖时间。同时,作为有经验的人,她全程躲在自己的小院。
林小娘的另一个小动作,是三天两头往卫小娘的饮食里下寒凉之物,想造成后者生产不顺。
而下药的时间,是在盛紘夫妻离开家之后。当时正值卫小娘临盆前几天。
此外,王大娘子离家前,特意请来盛紘信得过的大夫给卫小娘诊过脉:卫氏身体端健,哪怕没有稳婆也可以自己顺产。
上述情况,盛紘在询问林小娘之前,已经事先查证了;这些他一清二楚。
总体而言,林小娘的确做了小动作,回话时也避重就轻,可她没撒谎。她做的事,通常来说,不会要了卫小娘的性命。
只是没想到,卫小娘走了霉运,一命呜呼了。
整件事上,林小娘便如盛紘所说,大有干系,但要说真想害死卫小娘,不至于。
王大娘子的身影:她并不干净
盛紘表示,林小娘是“大有干系”,没说“全是她的错”。
这并非托词,而是事实。
因为二门的婆子和门子,一直是王大娘子管;
盛家懂接生的婆子共四个,三个是王大娘子的陪房;
卫小娘临盆前,盛紘夫妻出门是去王家,用盛紘的话,“舅老爷家无病无灾”。
换言之,王大娘子故意提前离家,她的人,同样在当天故意拖时间、不去帮忙。
(电视剧《知否》截图)
王大娘子的心思非常好猜。
卫小娘的确分薄了林小娘的宠爱,可是盛紘也没把目光转向王大娘子。王大娘子的处境一点没变。
站在她的角度,一个林小娘已经够让她头疼了,再来一个卫小娘,眼见着就要变成林小娘第二。偏偏后者是她亲自送上的,她不好明面打压。
是以,她的想法与林小娘一样。
故而,王大娘子专门在卫小娘临盆前几日拉着丈夫出门,而且不曾嘱咐陪嫁、下人,要照看好林小娘。
另外,她的想法总归会在日常言行带出几分(她不擅长演戏),那些陪嫁看在眼里,能不顺着她的心意?
总而言之,王大娘子虽未存心害人,却选择了顺水推舟,只觉得可以一举打压两个宠妾。她自己也承认:有些花哨伎俩。
盛紘不能严惩林小娘,这也是原因之一——
这些不是秘密。严惩林氏,她万一嚷出来、把事情闹到阖府尽知,甚至传到外面怎么办?
到那时,盛紘便会骑虎难下。
电视剧改编:失去草灰蛇线效果
写这一篇不是为了给林小娘洗白——
毕竟,无论她原意如何,最终对卫小娘动手的人都是她,如果划分责任,她起码要占七分。再者,她的念头本来就是大错特错。
本文主要是为了说明,电视剧这样改编,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电视剧为了突出明兰幼时的可怜、盛紘宠妾灭妻,加上想要男主早些出场,对这一段进行了改编,让卫小娘受尽冷落、日子过得艰难,她一尸两命的锅则全是林小娘的。
这些目的是达到了。然而首先,逻辑没了:林小娘没有对付卫小娘的理由。
更关键的是,原著特意埋下的伏笔,统统消失了——
这件事发生在小说开篇。盛紘当时在泉州做官,已知即将升迁,下一站登州;
盛老太太一边安抚住卫家,一边嘱咐盛紘,到了登州再处理此事,以免留下把柄,给仕途造成隐患(剧中这个隐患存在);
老太太深谋远虑的形象,开始便立住了,她后续的一切言行,都是正常发挥。
盛紘对此事的最终处置:一是发落相关下人;二是放弃对林小娘的过度偏爱,开始站在大家长的角度,公平持中地管理家庭;
他正是从这件事开始,逐渐走出宠妾灭妻并整顿门风。正因此,后面盛家成为旁人眼里的严谨门第、盛紘惩治林小娘才顺理成章;
他对林小娘的感情不是说冷就冷的,整顿家风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林小娘心思缜密、步步为营,行事素来给自己留余地;
后面她算计梁家,纵然手段极不光彩,可也给两家都留下了挽回颜面名声的空间,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王大娘子目光短浅,做事只凭一时心情、只想着争一时意气,从不考虑后果;
所以后期她敢给盛老太太下药,一点都不奇怪:她本来就是这种容易失去理智、顾前不顾后的人。
《知否》的人物性格、故事发展,早在开篇就定调了!

【一个人惜命最好的方式:心宽、少思、善忘】

“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这场人生,你就赢了一大半,其余的其余,上天自有它的安排。”

细细想来,的确如此。

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自己照顾好。

先把自己照顾好,你才有机会去参与这世间的一切美好。

而一个人惜命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这三件事。

图片

有一次,钢琴大师李斯特路过德国的一个小镇,得知镇上即将要举行一场钢琴演奏会。

而海报上标注着醒目的字样,说这位即将演奏的女钢琴师,是著名钢琴家李斯特的得意门生。

可李斯特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何时教过这样一个学生?

于是,便找到了女钢琴师的住处,想要亲自拜访一探究竟。

可对方一见他,就吓得大惊失色,整个人瘫软在了地上,好半天了才抽泣着断断续续地讲起事情的原委。

原来,女钢琴师是一个孤儿,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混口饭吃,才会冒充李斯特的学生,并没有其他的恶意。

李斯特见她一直诚恳地道歉,便把她扶了起来,安慰她说自己并不怪她,还亲自对她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过后,李斯特又对女钢琴师说:

“现在,我不是教过你弹琴了吗?今后,你就是我的学生了,你可以放心大胆地打我的招牌。”

在演出的当晚,李斯特还以老师身份客串了一个特别节目,为这名新收的学生博得了满堂彩。

想起一句话:“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

人在这世间穿行,就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旅程,总免不了些磕磕碰碰的时候。

若总是揪着别人的过错不放,事事计较,那自己也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怨念和纠结之中。

把心放宽一些,放下别的人过错,方才能够解脱自己的心。

正如丰子恺的那一句: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腹中若有天地宽,人生自有渡人船;当你能够心宽如海,又何须畏惧这一路上的风雨波浪?

图片

宋代的无门慧开禅师,有四句非常有名的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寥寥数语,却道尽了生活的真谛:

人不多思才不累,心不多想便不烦,心中无挂碍,保持好心情,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曾读到过一则新闻。

说有一个日本人,在他29岁那年,就因心脏过劳而去世了。

他去世之后,有人公布了他生前的一些录像,发现他无论是在参加朋友聚会,还是孩子的生日派对时,都始终面无表情,好像永远也无法真正地参与其中。

因为他的脑子里总是在想很多的事情,烦恼工作、忧愁生活,所以对周围这些好玩的事物,都无法感知和尽兴。

也因为这样的多思多虑,让他情绪始终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所以才导致了心脏过劳而英年早逝。

听起来颇有些匪夷所思,可《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

“百病由心生,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过度思虑,伤身又伤神,是一种“极度内耗”的行为模式。

这世上活得最累的,往往也是那些想太多的人。

豆瓣上,曾有个话题的讨论:“想太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评论区里的留言,让人看得心疼不已: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要揣摩上半天,检讨自己的一言一行,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

给别人发一条信息,也要再三地斟酌,生怕哪一句话,有一丁点儿的不得体;

晚上总是很难入睡,既懊悔今天没有做好的事,也焦虑明天没有发生的事。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再是天大的难题,也自会有它的应对解决之道。

多思多虑,除了让自己身心俱疲,再无意义。

年纪越长,越是认同那一句:“人生在世不满百,何必常怀千岁忧。”

少思少虑,人就轻松了;心情畅快,健康才会常在。

图片

网上,曾有人提问:

“你身边那些过得快乐的人,都有什么特征?”

其中最高赞的一个答案是:“善忘。”

的确,频频回头的人,自然会难以前行;沉溺于过往,注定到不了远方。

善忘,是人生最顶级的智慧,放得下过去,人生才会有无限的未来可期。

很久以前,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在他婚礼的前一天,他的未婚妻却突然和另一个男人走了。

他因此大受打击,觉得无颜再见父老乡亲,便迅速地逃离了家乡。

三十年后,他功成名就,变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作家,在他回乡的接风晚宴上,朋友向他提起了他从前的那位“未婚妻”。

说离开他后,“未婚妻”过得很是潦倒,这些年,甚至是靠着亲戚们的救济才活下来的。

朋友以为他会为此感到高兴,因为当年背叛羞辱他的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可作家却说,他早已放下了,也不再记恨了。

若是这么多年,他还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那他岂不是也一直活在怨恨之中?

就像是提着一袋死老鼠去见人一样,一路上闻着臭味的、备受折磨的,也是他自己。

这位作家的名字,叫做卢梭。

巴尔扎克说过:

“如果不能忘记许多,人生则无法再继续。”

人生最可悲的事,莫过于和往事过不去,让已成定局的种种,妨碍到今天的自己。

一颗心,不过巴掌大,若是装满了过去,就再也盛不下新的东西。

有句话说得好:“纵使岁月不饶人,唯有善忘是高人。”

往事就像是过期的文件,舍不得遗忘删减,留下的就是无穷无尽的牵绊。

擅长遗忘,才不会被生活的诸多烦恼所困扰;懂得放下,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轻装前行。

图片

听过一句话:“这个世界,最终是属于那些身体好、活得久的人。”

人生海海,唯有你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终身所依。

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年纪,都没有什么比好好珍惜自己,更重要的事情。

把心放宽一些,愁情烦事就少了;

不多思、不多虑,日子便简单了;

善于忘记,方能不沉溺于过去,永远有未来可以期许。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养好自己的心性,更加珍惜自己,活出健康的体魄,活出乐观的心境,把每一天都过得欢喜如意。

最近看到两组创造历史记录的数据,但说起来并不是那么值得高兴。

第一组数据:

2021年最新的人口出生率公布,全年我们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只有7.18‰,创下建国以来的新低。

与此同时,去年全年我国的净增人口(相比前一年总人口增加数)只有48万,创下自1962年以来的新低

第二组数据:

2021年数据尚未出炉,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813万对,同比2019年下降约12%,创下17年来新低。

一组新低的人口数据,一组新低的结婚数据,其实总结起来就四个字:

人口危机

之前的文章中我很少讲人口的问题,我也无意像其他自媒体一样散播焦虑。

但数据摆在这,既然都说楼市长期看人口,我想还是有必要说说现在的状况会如何影响未来楼市的走向。

要更细致地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不能只看出生率和结婚率这两组数据。

无论你是来自三四线的小城,还是来自一线的特大城市,大家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这几点现象:

第一,老龄化

无需多言,摆数据就懂。

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2016年这个比例只有16.7%;

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2016年这个数据比例只有10.8%。

不难看出,我们的老龄人口的比例一直在上升。

在联合国常用的人口老龄化划分标准中: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标志着该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而世界卫生组织把老龄化的社会细分为:

“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超老龄社会”,三类形态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标准分别是7%,14%和20%,

按上述这2个标准,我们100%已经属于老龄社会阶段。

所以,别再提什么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实际上已经是了。

第二,结婚率在下调,同时离婚率也在增加

还是数据说话。

2020年,我国离婚登记对数达到373万对,离婚登记数量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

疫情时代,某种程度上助推了这个趋势。

因为经济的情况、因为生活不确定性的增加,很多处在婚姻状态中的人们,开始动摇、迷茫,属实正常。

比如2020年5月的时候,疫情刚有缓解,深圳就曾出现过一轮离婚潮。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现代人对于婚姻的态度。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以前的人面对婚姻受挫的态度,那就是:

“继续凑合过呗,还能离咋地”。

但现在的人不一样了,婚姻观念更加开放,婚姻关系一旦受挫,许多人想得就是: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这种更为关注个人感受的婚姻观念,同时也带来了第三种现象:

晚婚、不婚现象增加。

2005-2019年,20-24岁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占比从47.0%降至19.7%。

与之相对应的是40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占比从3.9%增至19.9%。

也就十几年时间,年轻人的想法就从“这个年纪还不结婚”变为了“年纪轻轻结什么婚”。

除了晚婚,选择不婚的人也在增加。

在最近国家卫健委的例行发布会上,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已经承认:

当前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

不婚人群具体有多少,还很难用具体的数据去统计,因为如何界定不婚人士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你去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看看现在的年轻人的留言,看看现在他们对婚姻的态度,就知道卫健委官方的说法不是偶然。

说了这么多,其实上述这些现象,可以直接用四个字来概括——

时代变了

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变化的时代,变的不仅是人口趋势、还有人自身的观念和选择。

所以,不要担心人口会不会出现危机,因为担心也没有用。

我们必须承认: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未来会是常态。

在这个新趋势下,一个现象已经出现:

未婚买房的意愿和比例在不断增加。

根据艾媒咨询《2021中国单身群体调查》的数据显示:

90后群体中27.3%的受访用户已经购房,41.3%的受访用户已有购房计划;

95后群体数据中,也有21.1%的受访用户已经购房。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以一线的深圳为例,根据房天下的统计数据:

2021年,深圳购房者中,未婚占比31.9%,相较2018年的20.8%,增长超过10%。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单身人群中,单身女性的购房比例明显在上升。

2021年深圳未婚女性购房者占比17.7%,相较2018年增长6.7个百分点;

从年龄上看,2021年,30岁以下购房者占比13.7%,相较2018年增长5%;,其中30岁前单身女性占比5.3%,比2018年增长2.3%。

数据揭示的现象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单身女性更愿意也更有能力买房

以前,女性的经济关系是依附于家庭,甚至直白点说是依附于男性的,所谓夫为妻纲,本质上是经济问题。

谁把握经济命脉,那谁就是纲、谁就有话事权!

而随着女性的独立意识的不断启蒙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女性已经能够自己把握自身的经济主权。

这个时候的女性,相比拥有婚姻,她们更在意的是拥有房产。

过去女性关注的大事,传统默认的步骤是:

恋爱(!)→结婚(!!)→买房(!!)

而现在的步骤开始转变成:

买房(!!)→恋爱(?)→结婚(??)

感叹越多越在意,问号越多越犹豫。

在深圳这些一线城市,这个现象尤其明显。

说穿了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城市这里的单身女性职业发展更好、经济实力也更强,她们自然会比其他城市的女性有更强烈的购房需求。

从这个角度延伸开来看,无论你以后是想买房还是卖房,有一点你必须清楚:

购房者群体的结构、尤其是一线城市的购房者结构已经变了!

单身人士尤其是单身女性,未来会成为各个新房、二手房的常客。

这样的现状,会给楼市带来一个结果:

城市之间楼市持续分化

简而言之就是三四线小城市遭殃,大城市不受影响。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

因为总结过去的经验,人口问题往往不在大城市中爆发,只在中小城市受影响。

参考率先遭遇人口和婚恋问题的日韩,是老龄化、低生育率社会的代表,但它们的大城市并没有出现人口危机:

在日本,最大的城市集群是东京都市圈,2020年东京都市圈人口达到3600万,是整个日本的3分之一;

在韩国,唯一超级大城市是首尔,人口达到1004万,占全国人口的19.2%。

只要是集中资源、集中就业机会的大城市,就会有人口虹吸,这是城市化历史的经验。

事物都是相通的,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避免不了类似的规律。

三四线城市如果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人口持续流出,就会逐渐被淘汰;

一二线城市继续保持经济竞争力,就能持续吸引人口、留住人口,甚至成为提供人口增量的主力军,

比如深圳,出生率长期排名全国第一。

所以我们必须更新一个观念:

大城市以后不仅会是存量争夺的赢家,还可能成为人口增量竞争的赢家。

简而言之,就是既能“抢”、也能生。

过去十多年,城市之间的人口规律可概括为——三四线生娃,一二线抢人。

但随着人口的迁移变动,未来很可能会演变成——一二线生娃、三四线没人

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当然,除了人口优势之外,别忘了前面提到的购房者结构,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往往是年轻的单身汪聚集地,他们将会是未来房产的一大需求来源,

楼市的底层逻辑终究是供需。

当你环视一周,发现:

不生娃也好、不结婚也罢,回归底层逻辑,对于大城市的楼市而言,其实并没有改变什么。

楼市的底座,终究还有支撑,只是看你在分化的大行情下,有没有能力选到那些底座最稳的城市罢了。

《两组人口数据,跌破眼镜!接下来还能买房吗?》
最近看到两组创造历史记录的数据,但说起来并不是那么值得高兴。2021年数据尚未出炉,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813万对,同比2019年下降约12%,创下17年来新低。
https://t.cn/A6iSZ0l8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休闲束脚卫裤LK6083】趣评测售价:79元/1件购买链接:加绒加厚运动裤,为你的秋冬保驾护航,风格属于宽松束脚,适应人群也比较广,在设计上比较贴心,抽绳裤头
  • 回到我们A股市场,镍龙头已不需多言,在前两天的文章主流热点整理中已经给大家定出来了,虽然前面的有色龙头富邦夭折,但是新的龙头血脉依然传承不息,同样是浙江板块同样
  • #剧版忘羡[超话]# #剧版忘羡# 陈情一曲笑平生 51 写在前面的话: 陈情令续写,纯剧情向,无虐甜宠文,HE。 锄强扶弱,不愧于心。 当魏无羡有了一群
  • 而乔伊斯在书中埋下的伏笔,不仅仅是为了讲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而是每一段话中都暗含着:如果你不是我这个圈层的,那你就无法跟我构成对话。世界上这样伟大作品很多,而能
  • #轩ZONE[超话]# 想去看花可以去菜园呢 看着菜花白白胖胖的充满着生命力 象征纯洁无暇的心灵和纯洁的爱情 也说明不浮夸的爱,只在乎你感受的爱。 花菜的这两个
  • #成都亲子照##成都儿童照##成都辣妈亲子照#糖豆花语新片——《秘密花园》这是一组赋予了很强的诗意,那种又充满了糖果味的亲子照站在大自然的中央那种自然的魅力和亲
  • 血瘀型比上述风热型、风寒型为难治,若服至6服以上,无明显好转者,可将川芎每剂用量改为75克,并嘱患者坚持服药4周方能显效。血瘀型的治疗法则,应是活血通经,化瘀止
  • ”曾经的真心喂了狗,曾经的付出化作烟,她懊恼,失望,却又无比清醒——最初维系这段婚姻的便是爱情,若爱情已经不在了,那么婚姻便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今天被拉去待了四
  • 烦恼的根源都在自己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 就是缘分到了所带来的机会机遇当一个人各方面状态都合适,那么缘分等到了之后,就会有机会去改变现有的状态…这是我对于缘分和机缘两个词的个人理解也就是说:我认为只有在
  • 有人说:“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空谷当中的喊话,你没有必要期望要谁听到,但那绵长悠远的回音,就是生活对你的最好回报。”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无奈,可
  • 学会投资自己,从吃早餐开始,早安 #铁三角早餐摄影营#用心生活的每一天##今日份日历# .❝「我做不到」这四个字,是你给自己的心灵限制器,它是保护你不对自己
  • 兄弟姐妹的相亲相爱,也影响了张惠妹出道时的选题作品,《姐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直到某一天,张雨生突然对张惠妹提出邀请,他想请她加入自己的唱片公司,但是有
  • 女的能本本分分为家,男的却不甘平凡想寻求家以外的刺激,所以这就是现在这么多人恐婚的原因吧#一句话总结2021# #冬至#♡今日冬至冬至有多特‮,别‬是那道奇异‮
  • #都暻秀将出演综艺潜踪#【N】EXO#都暻秀[超话]#将出演综艺《潜踪》…将以自然的魅力带来治愈都暻秀确定出演将于5月播出的Discovery韩国频道和SKY频
  • #诗评# 读这首诗时,想起佐田雅志1979年的歌曲《関白宣言》歌里满是大男子主义的宣言:“你不可以比我早睡,也不可以比我晚起;饭要煮得好吃一点,也要把自己打扮得
  • 观看这些老照片时,值得注意的是,胥门旧影中的双门洞城墙为区别于老胥门的民国新胥门,娄门旧影中的古桥为这世纪初拆除的永宁桥,相门旧影较少只留有周围环境,另有文末两
  • 接下来请欣赏歌曲《关于秋天》文/山谷百合八月你好 七月再见看啊 秋天的银杏叶关于丰收金灿灿的季节要么悲观要么清欢无论是否存在最亮的颜色永远怀念的天真与烂漫越来越
  • 身为一名普通中国公民,只能通过消费俄罗斯国家馆的方式支持一下,瞬间对京东也增添几分好感,结果发现只有伏特加有现货,连紫皮糖都要预售[笑cry]去年这个时候,听网
  • [悲伤][悲伤][悲伤][悲伤]咱就是一个震惊住了[吃惊][吃惊][吃惊][吃惊][吃惊][吃惊]今天真是机能退化的一天……不仅御寒下降,而且肌无力[傻眼][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