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十年塑造出“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
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彭学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年来,合肥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书写了合肥科技事业的辉煌篇章,塑造出“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

创新大潮奔涌,“国之重器”聚集
1056秒!2021年12月30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简称EAST)控制大厅里,正在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俗称“人造太阳”,实验目的是为了利用像太阳一样的核聚变原理,在地球上建成可控核聚变电站,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标志着人类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时间回到2017年1月,合肥迎来历史性机遇——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人造太阳”所在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正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主要依托之一。
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中心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举全市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步伐越迈越大,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重大项目强力推动。对标国家实验室,打造高水平研科学中心研究院8家,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未来技术、数据空间等研究院以及深空探测实验室、JH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相继投入运行,环境研究院正加快组建。
——“国之重器”集群发展。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性能不断提升,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加快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先进光源等5个装置正加快推动建设前期工作……目前,合肥布局大科学装置12个,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大科学装置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依托科学岛及周边三十岗乡等区域,合肥正规划建设19.2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全力打造最美科研“圣地”。
——原创成果竞相涌现。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领域实现并跑领跑,悟空探秘、墨子传信等重大科技成果世界瞩目,托珠单抗诊疗方案、重组蛋白疫苗等助力全国抗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以来,合肥市累计9项成果入选科技部评选的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7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021年中国科技10项重大突破4项在合肥,惊艳世界。
——研究平台加速布局。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投入运营,多语种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及国产化平台、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等进展顺利。目前在建及建成交叉研究平台达28个。  
记者从合肥市发改委、合肥市科技局了解到,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系统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功入选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典型经验做法,获通报表扬。当今之合肥,世界区域创新集群排名跃升至73位,全球科研城市位次跃升至第20位,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

攻克世界难题,“从0到1”的原始突破
从科教之城,到如今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品牌于一身,合肥的城市定位在逐年拔高。这也意味着合肥要承担更重要的国家使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开疆拓土”。 
科技创新的使命在于“从0到1”的原始突破,更在于“从1到N”的应用转化。然而,科技成果转化却是世界难题。难干也得干!合肥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大企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32个,搭建起一座座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色桥梁”。
十年来,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清华合肥公共安全院……一个个产学研平台拔地而起,让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
“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应用,也是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江如海告诉记者,2018年,他带领技术团队积累了十余年的无人驾驶技术,却在转化时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为其提供平台和资金,帮助中科智驰用1年多时间实现了从技术成果到量产盈利,其技术团队还获得了超过70%的股权激励。如今,这家“小而精”的科技企业正满怀信心,朝着成为国内无人驾驶领军企业的目标奋力前行。 
高新区内,中科大先研院也正在攻坚拔寨。该院是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方,顺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要求、依托各自优势、谋求创新发展的结晶,率先在安徽省举起协同创新大旗。截至目前,该院累计孵化中国科大和校友企业298家,培育高企90家,注册资本金超22.2亿元,瞪羚、雏鹰等高成长企业51家。
目光转向巢湖北岸,全国首个创新主题场馆——安徽创新馆也给出了合肥探索。这里,除了全方位展示安徽创新成就,还搭建起科技信息、资源、成果等交易的“网上商城”。高校院所有科研成果、企业有技术需求,通过场馆交易平台线上发布后,管理人员线下撮合,省市投资基金同步跟进。
“开馆3年来,创新馆累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220多场,发布科技成果近2000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金额近400亿元,服务企业超8000家次。”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说。
十年来,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合肥还建立了全链条、闭环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其中,在“成果发现”环节,合肥组建4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对接高校院所,建立可转化科技成果库,目前已摸排成果397项,其中已成立公司成果70项,意向成立公司112项。
聚焦在“成果转化”环节,合肥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种子基金,投早、投小、投自主,起到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撬动力”作用,目前已支持成果转化项目23个;2014年起,合肥市安排财政资金投入设立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加大对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团队和早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支持,在天使基金多次投资支持下,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 2022年6月底,市级天使基金规模6.24亿元;打造各类孵化转化载体,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7家,其中国家级52家;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开展全市科技系统技术经纪人培训全覆盖,着力提高服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在“成果应用”环节,突出重点领域、先试先用,打造首批155个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应用场景,首创建立场景创新中心。目前正在谋划通过政府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支持“三新”“三首”产品本地优先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就地应用。 
在合肥,科创优势正加速汇聚成发展胜势。如今的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地标产业加速壮大,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各类市场主体“万类霜天竞自由”。

优化创新生态,合肥成为各方英才圆梦之城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目前,合肥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已认定高层次人才1.4万余人……这里,正在成为各方英才追梦之处、筑梦之地、圆梦之城。
科技创新越是发展,越是需要一个良好生态。如何提升创新生态,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十年来,合肥强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努力让每一个创新者都能找到承载梦想的土壤,让每一家创新企业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合肥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对科研经费使用充分放权,让我们科研人员自主管理经费,不仅提高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而且调动了科研人员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张斗国说。
在合肥,这样的创新激励,正给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合肥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持续向纵深推进。
——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从法治层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建立科研人员参加活动负面清单。
——树立“科技即产业”发展理念,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科技工作机制,构建全市“一盘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科技”格局。
——采用“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立项和实施方式,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难题、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强化政策资金引导,逐年修订调整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运用“借转补”、科技金融等方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引导和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有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科技人员才能产出更多创新成果。”合锻智能董事长严建文说,这几年,得益于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合锻智能在产业工艺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许多关键装备难题。
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在2021年2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合肥给予杨金龙、叶向东、陆夕云、吴宜灿、俞书宏等5位院士每人补助经费200万元,用于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活。同时分别给予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0万元、500万元经费奖励,用于开展科研攻关、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用心专注、贴心服务、悉心呵护,良好的人才环境,让更多人才在茫茫人海中多看合肥一眼,对合肥既能“一见钟情”又能“日久生情”,让“养人之城”更养人、“创新愉快”更愉快!
促进开放创新
当前的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必须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十年来,合肥坚持以开放的胸怀拥抱科技创新,厚植创新文化,充分释放各类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
开放创新,合作才能共赢。面向国际,合肥积极加强与欧美国家的科技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堆(ITER)、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建设,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等大科学装置,在肥发起组建国际聚变能联合研究中心、中俄大气光学联合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超导质子及核能应用标准联盟等国际组织,集聚世界领先研究力量,共同开展科技攻关。
在国内,合肥紧紧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参与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推动与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接合作。同时突出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合作,实施“两心同创”, 两地共同签署《上海张江 安徽合肥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框架协议》,共建国家实验室,并在量子信息、核聚变、类脑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攻关。
近年来,合肥获批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家,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2家,其中国家级14家。协同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挂牌成立首个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目前累计建设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4家、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2家。同时搭建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集聚2000多台(套)科学仪器设备信息,总价值超过16亿元,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创新,是一场不凡的征途。如今的合肥,已然身处更高维度的发展机遇之中、更广阔的舞台之上。
踏上新征程上,合肥将满怀创新激情,永葆奋斗韧劲,用汗水、毅力、拼搏攀登科技高峰,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争当享誉全球的科创名城,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97.3%、92.6% !重庆印发实施方案 深入打好污染污染防治攻坚战

重庆之声8月2日讯 近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确保到2025年,7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7.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2.6%,森林覆盖率达到57%,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更加巩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首先体现在深度和广度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度上,在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等方面,深入触及“痛点”“难点”,增加污水管网溯源整治、大气污染预警分级响应、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等30多项要求。广度上,增加地下水污染防治、新污染物治理等攻坚内容。

“《方案》也彰显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庆特色。”这位负责人说,重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加强川渝生态共建环境共保作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发力点,把实现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攻坚战的根本落脚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此外,《方案》还强化了系统防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同时,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系统实施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发展绿色产业等工作,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生产生活方式。

《方案》主要包含以下重点工作: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2+6+N”系列政策。加快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化。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气需求,因地制宜开发水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对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坚决不予准入。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深化重点领域节能。严格实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应用,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进一步深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增强河湖自净功能。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动长江流域重庆段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加强我市在“锰三角”范围内的锰污染和铅锌矿污染整治。全面保障饮用水安全。巩固城市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成果,基本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勘界立标。不断强化流域区域协同治理。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建成一批美丽河湖。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防范攻坚战。聚焦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继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全面加强大气面源污染治理。深化餐饮油烟、恶臭异味综合整治,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理。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基于土壤污染状况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深化中心城区“无废城市”建设,分期分批启动其他区县“无废城市”建设。持续强化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紧盯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处置。推动开展新污染治理。严格执行国家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严格防控重金属环境风险。持续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持续加强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地下水污染修复。

深入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全面管控生活噪声。每年新增一批“安静居住小区”,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深化防控交通噪声。开展禁鸣执法,完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道路两侧隔声屏障建设。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噪声。进一步加大对违法夜间施工行为的查处力度。深入整治工业噪声。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内工业噪声扰民,加强噪声排污许可管理。

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快打造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大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推动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持续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严密防范环境风险。完成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持续开展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活动。严格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持续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放射性废物的收贮、暂存和管理。

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加快生态环境领域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修订),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快建设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建好用活 “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机制。把生态环境资金投入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投入予以重点保障,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构建集处理处置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深化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格局。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服务型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环境科技转化服务,建设统一的生态环境智慧管理系统。

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共同建设生态屏障。共建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涪江生态廊道。共同治理跨界污染。推进跨界水体环境治理,深化大气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开展“无废城市”共建。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共建绿色城市。共同商议环境管理。建立健全跨区域环评协商、生态环境联合执法、突发环境事件协作处置等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信息共享。

《方案》还提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督察考核、加强宣传引导、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按期推进完成。

(重庆之声 周露晗 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科学猜想文集

(361) 你听到鹅卵石在述说吗?

今天到长江边去散步,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现象,在长江岸边靠河道的上半部堆积了很多鹅卵石,我想,既然河道上部都能堆积很多鹅卵石,那么它的下半部份应该有更多更大的鹅卵石,仔细观察后发现,河道下半部具然一个鹅卵石都没有,为此我行走了十余公里也未见到一枚鹅卵石?这是困惑之一。困惑之二,从已住的观察来看,有的河岸上的鹅卵石非常细小,有的河道的鹅卵石非常大,还有些河道上的石块千奇百态,有些只是类似于鹅卵石。都是河流的产物,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呢?

河流与湖泊都是因为有给水系统而形成,给水分为来水与降水两个方面,其量随季节变化,河流与湖泊因此存在丰水期与贫水期,降水量大或者来水量大形成丰水期,丰水期给水流量大而急,流水携带上游的大量的泥沙与石块,,当石块进入到河流后被流水搬运、剥蚀(化学)、打磨成鹅卵样,被称之为鹅卵石。河流的上游一般都比较狭窄、险 、湍急,不能形成石块堆积,当石块进入到河道的中下游区域时,流水趋缓,一些在丰水期被搬运到河流的水浅水环境时,浅水环境因为流速衰减而形成沉积现象,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鹅卵石在河道上部形成堆积现象。如果河道岸边形成多层鹅卵石的堆积,说明河道上的流水量波动较大且比较湍急,从而形成二层鹅卵石的堆积。同时因为河流的流水量存在不同年份的变化,因此,鹅卵石在岸边的堆积会形成多层次的堆积,但这些鹅卵石只分布在河道的上部,河道的下部长年流水,因而不形成鹅卵石堆积现象。

河水流量不同年份的变化较大,其鹅卵石的沉积线较多,由于鹅卵石的沉积与地形密切相关,如完全浅滩环境只能构成沙泥的沉积,半浅滩环境是鹅卵石最重要的沉积环境,它决定了鹅卵石的沉积线比较集中。如果流水常年都处在比较湍急状态波动,沉积线上的鹅卵石沉积量相对较稀疏。例如:我们在湖北省红安县、八里镇陡山村陡山自然组背后的山上,发现一条宽约2米的鹅卵石沉积带,证明此处古地貌是一条比较大的河流。鹅卵石大小尺度约在3厘米左右,较圆,证明河道流水量较大,河漫滩较大是形成半浅滩较宽、鹅卵石沉积带较宽的重要因素。根据这里山体的黄色土壤与砾石较多,大小分布不均一的现象看,过去这里是河漫滩的环境。该地区处于大别山的边缘区域,大别山的隆起运动使本地得到抬升,河道消失在群山之上。从十河道遗迹特别清晰的角度看,山体隆起的直观感觉的年份不足220万年。

贫水季节降水与来水减少,河道水位与湖泊水位下降,流水趋缓无法携带泥沙与石子,因而只能形成丰水期波动状态时的沉积,而且是河道上半部份有尼沙与鹅卵石堆积,而河道下半部份没有鹅卵石堆积现象,说明砾岩的形成与沉积非常有规律。进入流动水环境的大小岩石,在水体运动中打磨成鹅卵状,在流水趋缓的状态中摩擦力衰减,鹅卵沉积。如果岩石块的搬运距离不是很远,流水对岩石块的打磨时间较短,岩石块的磨蚀较低,岩石块保持原有状态越大,只是棱角被磨蚀。当水流比较急较大时,岩石块被搬运距离较远时,岩石就会磨蚀成鹅卵石。鹅卵石随搬运距离的长短而改变着形体的大小,河流的中游流水较大,水量的变化也较大,形成的鹅卵石较大较圆(橄榄圆),河流的下游河道较宽流水较为平缓,一般表现为较小的鹅卵石与泥沙沉积环境。如果流水环境较浅而急,岩石块打磨成偏型鹅卵石块,一般为山间溪流环境。长江中游的鹅卵石要比下游的鹅卵石大许多,而且大小分布混杂,证明两点:一是长江中游地区是广阔的平原地区,易形成河漫滩堆积。二是长江过去的流水量至少比今天大十几倍或几十倍,否则不会形成湖北省境内大小鹅卵石混杂分布现象的发生。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鹅卵石很年青,大约开始于雪球地球事件后期,包括砾石也是如此,而有着老年资质的只有冰碛石。关于板块构造运动的起源可追溯至35亿年前,板块及运动就已经形成,从板块边缘的三个特征:如色绿岩套、杂乱堆积、双变质带来看,板块及其运动早以构成板块的隆起与俯冲带的存在,为什么在雪球地球事件之前没有鹅卵石或者砾石的伴生呢?

早古生代的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是褶皱运动,确切的说是小褶皱运动,形成了稳定的地台构造。早古生代是低级生物的大爆发时期,原理上讲,低级生物不能生活在水深20米以下,即使生物能生活在120米以下也只会形成微小状态,如抚仙湖湖底生活的螺类仅一个毫米左右,而早古生代的腕足类化石或者三叶虫化石都在五个毫米以上,此例说明深水环境不适合生物的生存,更不适合低级生物的生长。如果是浅水环境,又在运动状态下是可以形成砾石的,而真正的深水环境,水处于相对的静此状态,是无法形成砾石的。我们在地层生物学中看到了一些有关于地层中有关砾石沉积的资料,据此推断早古生代的生态环境不是深海生态环境而是浅水生态环境,而且是运动状态的浅水环境。这一推断与早古生代及之前所发生的地台构造运动、泥盆纪和石炭纪的生物成矿运动遥相呼应、相互印证。

低级生物的繁荣与进化离不开浅水环境,鱼类大型演化离不开深水环境,两栖动物的演化离不开浅水环境,泥盆纪与石炭纪是重要的生物成矿期,水生生物的繁荣离不开浅水环境,这是生物学与地理学共同的认识。比如太平洋中心区域的浮游生物平均为9立方比1的分布,而热带或亚热带浅海海洋环境的生物物种群上万至几万种类,深海环境无任是在表层与底层的生物繁荣都无法与浅海环境的生物丰度相比。

上述资料说明地球表层有一个相对平坦的地质时期,地壳层的厚度相对均一,因而形成水环境的全球覆盖与深度相差不多状况。中生代之前地球表层即没有高山高原、平原丘陵、因而砾石的形成相对较弱。海和海洋是一个共同体,水循环只在大气圈层与海洋之间循环,没有陆地也就没有鹅卵石生成的条件,所以早古生代生成的砾石一定是特殊环境。在二叠纪之前的地层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砾岩,砾岩是由砾石沉积而形成,而绝大部份的砾石形成离不开陆地环境。砾石的形成需要岩体的崩解分化,在水环境的磨蚀下才能形成,没有陆生环境是形成不了砾石的。然而,我们在不同年代的地层中还是发现了许多早于二叠纪的砾岩,例如湖南安化的冰碛岩诞生于距今7.2亿年~6.8亿年之间,属震旦纪末的大冰川运动,湖南安化冰碛石夹杂着丰富的砾石,这些砾岩在缺少陆块的状态下是怎么形成砾石的呢?显然与地热、火山喷发、山体崩解有关,并在水的运动中产生冰碛石与砾石共同沉积的现象。

为什么在没有陆块的情况下会有鹅卵石的形成呢?这是乎是个谜但又不是谜,假如地球由类木行星衰变而来,那么,地球就存在一个众卫星环抱的地史时期,当地球进入到适合于液态水存在于地表层的天体轨道时,地球表层的水圈就会形成。此时的地表水的深度还很浅,但由于众卫星产生的引力作用会形成地表水强烈的波动与流动现象,对于地表层的剥蚀与岩石的侵蚀是非常大的,因而会形成丰富的小的鹅卵石。从这一角度分析,湖南安化冰碛岩中的鹅卵石是冰碛泥与鹅卵石沉积而成,所以,湖南安化冰碛岩中的鹅卵石不是河流搬运的最终结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俄新社:拉达出现一份要求将俄罗斯排除在联合国之外的草案这消息真的成了国际笑话了,乌克兰是[允悲][允悲]真疯呀,几个菜呀喝成这样,但凡是有一颗花生米都不至于醉成
  • 可贵的是他一路坚守和坚持,即便没有奖杯,也能成为观众心里的白月光,与张茜相爱23年,也能做到从无绯闻。没有奖杯加持,出道38年的张卫健还坐上了冷板凳,1984年
  • 16、永远不要让别人免费帮你,人与人的关系就像是一个银行,你取出来一点,要存进去一点。37、永远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 #牛哥趋势预测#作为一个二胎妈妈,不得不被现实打败,在北京养育宝宝实在是成本超高,什么都想给宝宝最好的,现在面临老二即将出生,不得不想一些省钱的办法,继续阅读会
  • #15元玩具被偷单亲妈妈崩溃报警#必须严惩,不急,已经找到了那个人,以后都谨慎小心,在小心,出门在外记得戴好口罩,保持心情愉悦,才能变好,太多事情了,有些已经构
  • 1.连跪几天后的5连胜(每天向汤姆抱怨自己真是个菜逼) 2.在拼多多点出的奶茶 向小白致敬哈哈哈 3.周末搞了一把海底捞(干碟 yyds) 4.和贝勒爷的拼多多
  • 你套了多久,套了多少,曾经有多少,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也是无法挽回,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两件事:珍惜现在的数字,改变未来的数字!基本面和技术面就已经
  • 多情未必在风里,久违重逢亦是情。#每日一善[超话]# [太阳]#阳光信用# [太阳]#每日一善# 生命的天空里,有风和日丽,亦有云遮雾障。
  • 贷款买车被“捆绑”保险消费者有权说“不”【案例】去年10月份,市民张先生在我市某品牌4S店购买汽车,想通过其办理贷款及担保事宜。所以,消费者下单前最好事先和卖家
  • 【#阿里文娱全资入股大麦网# 优酷退出】信息显示,近日,大麦网关联公司北京大麦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新增阿
  • ✨西北遇见最美的自己,拼包车均可 尊享慢慢丝路/西北环线6天5晚,7天6晚均可 ✨4—8人小团队,边走边玩,随心而行 ✨全程精选品质酒店,舒适出行 ✨体验星空篝
  • ​​​2.一定要想办法把出售时间和自由的劳动性收入变成智商型收入。所以每次王者荣耀返场我都是很期待,在游戏中收集有时候也是很大的一部分乐趣~【国际金融人士谈赚
  • 而且,分手后挽回也是改变自己的契机,能够让你发现更好的自己。与其寄希望于,未来出现一个能接受你所有缺点,还会坚定爱你的人,不如,脚 踏实地,在挽回过程中改变自己
  • 综合DNA检验比对、查阅小花梅云南户籍底册和调查走访,认定杨某侠即小花梅(户籍登记姓名为小花梅,出生日期为1977年5月13日,云南省福贡县亚谷村人)。根据20
  • 健康身体是自己的根本,健康身体也是别人的样品,所以真健康,不仅仅是销售产品!在公司刘松艳老师不厌其烦地告诫员工:我们从事的是大健康,我们的健康原理来自于王乐娃女
  • 需要分析和推荐可以直接问我&评论区链接可以自助查询【常问问题汇总】广州微整最出名的医院,广州做隆鼻医院排名,全国内眼角修复专家,祛眼袋哪个医生医院做的好
  • 至宝不常现,至善不常有。 至宝不常现,至善不常有。
  • 世间有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意思是日常生活要有起码的条件。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
  • 因为那也有喜识,我说冬天要吃糖葫芦啊,当时只顾着甜筒了,没有去买糖葫芦回家之后,他下车去给我买的糖葫芦,还记得我说的糖葫芦要吃豆沙馅的[害羞]我真的超喜欢逛大集
  • 早上好 这几天的工作总结:1⃣️工作是工作 生活是生活 不能带入情绪混为一谈2⃣️工作的时候要认真 付出真心 才会有收获3⃣️和老万要打好配合 分配工作 做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