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凤英唱腔初探(节选四)
□ 申非伊
(节选自《戏如人生严凤英》公众号同名文章 )

济霖整理



要唱好一个段子,准确地把握住节奏、速度,是必不可少的。节奏、速度是由环境、气氛作用于人的心情而定的。换言之,一定的节奏、速度,反映出人物的心情,创造一定的环境气氛。

  从鉴赏严凤英的唱腔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认识:她善于捕捉准确的节奏,并巧妙地运用节奏变化来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感情,与曲作者的意图是吻合的,与乐队的配合是默契的。

  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抓节奏基调和总的气氛

  一些生活小戏,描写一个事件,一个情节,必须抓住一个基调。《打猪草》写两个农村少男少女,在劳动中产生了一点误会,经过友好的争辩而冰释,唱着对花的山歌,高高兴兴地回家。她抓住了天真活泼、纯朴可爱的基调。《补背搭》写一对青梅竹马的干兄妹,通过补背搭沟通了相互隐藏的爱慕之情,她抓住了热情欢悦和向往的基调。《夫妻观灯》写一对年轻的农村夫妇,在灯会上的所见所闻,其中有新奇、惊讶,也有小小的不快,但总的基调的气氛仍是欢快和谐的。

  通过节奏变化反映心情变化

《蓝桥会》中蓝玉莲上场自报家门的一段唱,速度稍快,节奏平稳,音色平直清淡,表现出终日劳碌虚度青春年华的压抑心情。在担水的路上,由于环境的变化,压抑的心情有所缓解,于是唱起了“报花名”的小调,随着“一子呀一哟”“咙的咙冬舍”的跳跃、跌宕,脚步显得轻快,速度虽无明显改变,却增强了节奏的弹性。音色转而明朗,透出了蓝玉莲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天仙配》“钟声催归”这段唱腔,有些演员无论在演出或清唱中,总爱把速度处理得很慢,似乎是“天宫岁月太凄清”的情绪延伸。而严凤英的速度处理却并不慢,尤其是开头两句还多少有些快,与众姐姐离去的速度是相同的。我以为她这样的处理很有道理。因为当时的环境是天宫钟声已敲响,大姐二姐连连催促并已带领众姐姐回去了,容不得她犹豫、仿徨,然而她对董永依然放心不下,决定再去看他一下。时间紧迫,心情急切,缓慢的速度便不能准确地反映这一特定情境。严凤英把握了此时剧中人的矛盾心理,从稍快的速度开始,直至看到董永后产生了无限同情,速度才渐渐舒缓下来。

  准确的速度,反映出真实的生活(劳动)

  在《蓝桥会》的结尾处,魏魁元唱:“助妹一担清泉水”,蓝玉莲接唱:“凉水上肩”,按曲作的规定是个结束句,应将速度放慢。严凤英在此处转腔极妙,似乎使人从唱腔中感觉到一担水桶压在她的肩上,那颤悠悠的扁担,既显出了重量,又显出了满怀喜悦之情。

  速度的变化层次分明,合乎情理

  《女附马·洞房》那段[三行]的唱腔,这段词曲俱佳的唱腔,素为人所称道,而严凤英的演唱尤令人击节赞赏。当我听过了另一些演员的演唱之后,才深深体会到她对这个唱段在速度上的处理,是十分准确而又层次分明。

这段唱在速度变化上,有三个紧要之处,一是“误你终身不是我”,这是对公主“大不该进宫来误我终身”的反应,严凤英唱时速度仍保持了公主演唱的原速,这样既符合当时的紧张气氛,又表达了冯素珍急于辨明是非的心情。二是紧接下来的十几句唱腔,从板式上要求由慢到快,因为是说理、申辩直至以死相求,这就需要演员的口齿伶俐—嘴皮子功夫,虽然这是个容易叫好的地方,但严凤英并不单纯追求剧场效果和热衷耍嘴上的技巧,而是压住速度,一字一句,清晰有力,说明自己迫于圣命无可奈何的苦衷,速度自然加快,回到了原来的速度,至“倘若公主不肯饶,我到金阶领罪刑,处死素珍……”达到了快速。……演员此时不仅要表达人物的急切心情,还要考虑到每句话的分量,如何去打动公主获得赦免。如果只顾加快,快到“糊涂一片”,观众就会出戏了。三是最后一句的“也甘心”三字,为全段的结束语,速度放慢到什么程度也值得斟酌。不放慢结不住句,而且亮高的尾音(叫好的地方)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但拉得太宽就会失去了分寸。此处虽是唱段的结束句,但不等于这场戏已结束,因为矛盾并未解决,如果为了亮嗓子任意放慢拉长,那就妨碍了公主接唱“听她言来有道理”的速度,戏就会显得不够紧凑。

因此,我有这样的认识:这一场戏的速度基调应与公主的速度相适应,这里的公主是决定命运(解决矛盾)的关键人物,冯素珍身处险境吉凶未卜,她既不能有半点言辞上的疏忽,也不能逾越君臣名分。慢,是申诉而不是评理,快,是恳求而不是斥责,必须考虑到特定的环境、气氛、情势,准确地运用速度。

【每个小人物,都是伟大时代的奋进者——以小说《三山凹》为例解读脱贫攻坚带来的山乡巨变】一场婚礼,新娘子在半路上跟迎亲的其他男人跑了,是什么原因?三个亲如兄弟的发小,却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是什么造成的……

“这场起源于贫穷、最终致富奔小康,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时时提醒我,身处这个伟大时代,一定要把这些写下来。每个小人物,都是伟大时代的奋进者和创造者,今天,仍然需要他们投身、奉献这个伟大的时代。”长篇小说《三山凹》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作家李天岑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记者:《三山凹》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要创作这部小说?

李天岑:南阳西峡县一个企业家朋友和我聊天,说村里有三个虎年出生的兄弟比着干,比谁生意做得好、日子过得好。三个发小,是我思考创作的萌芽。但故事,却来源于我的身边经历。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出生在穷乡僻壤,小时候住的是野草和泥混搭的房子,常年吃红薯,最差的一年平均一人只分到十八斤小麦,穿衣服补丁不断,很多细节都写在小说里,我亲身体验到父老乡亲不仅解决温饱问题,还过上富裕的生活。如今村子里,公路修到家门口,公交站就在村边,铁路离村子就两里路。村民们开小汽车、骑摩托车,办各种企业,大学生越来越多,文化素质都越来越高。

这一切让我不得不拿起笔来讴歌这个时代,表现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给农村带来的巨变,表现农村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

《三山凹》以三个发小为原型,从改革开放前夕一直写到2019年,讲述他们的成长、困惑、拼搏,这既是个关于友情、乡情乃至大情义的故事,反映农民兄弟身上憨厚朴实的特质和励志奋进的不屈;又是个农村改革史的故事,是几个共产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分镜头。这些故事,都是时代的产物。我很幸运,创作时就像穿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这些人物总是跳出来,逼得我不得不写。

记者:虽是写三个发小,但作品构建的空间和时间维度都足够大,这种难度怎么克服?

李天岑:三个发小,是农民、企业家、官员,截然不同的人生轨道,但围绕他们身上的主线一直是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虽是从三山凹村写起,但故事同时串联起黄龙镇、丰和县、南都市到深圳的故事,从乡村到县城到改革前沿,实质上反映了城乡互动、全国改革一盘棋逐步深化的历程。

改革开放的目标,是让中华民族脱贫,使国家由穷到富、由富到强。这本身就是一场摆脱贫困的斗争,给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脱贫攻坚着眼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反映了我们党一脉相承的为民初心和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这条主线牢牢树在这里,就牵引着故事的走向。

比如柳大林,作为一个从农民中走出来的有知识、有理想、有情怀的官员,面临很多世情的困惑,但他做出坚守和选择,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和公心。再比如有情有义朴实上进的张宝山,以及很多出场不多的小人物,他们的戏都紧紧聚焦主线,正是因为这代人的奋进,才有了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变。

记者:您经历过农民、工人、官员多种身份,为什么您的很多作品都始终聚焦农村?

李天岑:这些年我写了很多作品大多聚焦在农村,不光是因为我出生、熟悉农村,更因为农村值得深刻研究。农村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从小岗村改革到现在,中国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在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后,下一步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何道路都需要艰辛探索,农村还要做好产业、组织、人才的振兴。农村还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重要地段。

这部作品是中国作协2020年度脱贫攻坚奔小康重要题材的重点扶持作品,还获得了十二届小说选刊的年度大奖,也体现了文艺界对这样题材的认可和重视。这些年,我发现身边的作家朋友越来越写实,越来越把笔端触及广大农村以及脱贫攻坚。比如《暖夏》《乡村第一书记》《大地》等一批写农村、脱贫攻坚的作品。如果说过去有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孙犁的荷花淀派,在这个时代,也会有这样一种趋向,出现一批反映农村巨变、脱贫攻坚的,也许该称之为“新的乡土文学派”,这对农村、对时代来说都是大好事。

记者:时间跨度大,又是农村题材,您希望年轻人怎么读这部小说?

李天岑:年轻人读纸质书少了,不在于他们不喜欢读小说,而在于缺乏像当年《青春万岁》《暴风骤雨》等一批优秀作品,现在的作家担负的使命更重。

我的写作是开放式的写作,我边写边跟很多人交流,和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我都问他们的意见。张宝山的形象前几章写得有人觉得单薄,后来塑造张宝山的时候,我就加大了他的分量,由一个普通农民变成积极入党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形象更为丰满。比如,最终成书的封面设计方案有两个,我一共发给不同年龄阶段31个人,结果两种方案一半对一半,我就把一个做了封面,一个做了封底。

小说结尾我写了一首山歌,“玫瑰花儿开满山”“小康日子比蜜甜”,这是历经风雨之后才能收获的别样人生。今天,为了人民更美好的生活,还要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美好的未来要靠年轻人,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读到这本书,汲取前人的智慧、勇气和担当,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在时代的舞台上大放光彩。(新华社)⑥

#国家公祭日#【如果能穿越83年前,我愿这样救你……】那年,家破人亡,民难国殇;如今,江山锦绣,国富民强。那年乱世,对不起,我救不了你;而今现世,如果可以,我愿尽我所能去救你。一人身边战火纷飞,一人身处和平现代,我们虽处于两个年代,但是有着一样的中国心。我多希望能穿越83年前,向你伸出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难怪你买的西瓜不甜,这样选瓜,保证甜
  • 愿你出走半生,依然不忘童年
  • 人类首次:美军首次洲际弹道导弹拦截测试成功
  • 王大陆,感谢你出现在我的少女时代
  • 没有一个人, 一生没有坎坷;没有一个人, 一世没有痛苦....
  • 这些年我们丢弃的10种珍贵东西,看到第一种就哭了
  • 关于成为一个有目标感的人的清单
  •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
  • 我无法原谅你,也提不起一丝勇气恨你。
  • 把孩子的玩具随手送给别人,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 今天和你玩这个游戏的人,都是真的爱你
  • 比起五美的爱情观,《欢乐颂》的男性角色更奇葩
  • 最新电影搜索
  • 【夜读】聪明的人,从不纠缠
  • 我们爱过就好
  • 每天,给自己一个开心的理由
  • 关于如何点出一桌好菜的清单
  • 十二星座护内排行榜
  • 你的自律里,藏着你的运气
  • 经典微小说:《 迷 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