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经》
【類經六卷】
脉色类(二)

关格(二十二)

故人迎一盛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
(《素问.六节藏象论》。O人迎,胃阳明胃脉也,在颈下夹结喉旁一寸五分。一盛二盛,犹言一倍二倍,谓以人迎寸口相较,或此大于彼,或彼大于此,而有三倍四倍之殊也。《禁服篇》曰:寸囗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囗微大,如是者命日平人。故人迎寸口而至于盛衰相倍者,乃不免于病矣。然入迎候阳,故一盛在少阳,胆与三焦也。二盛在太阳,膀胱小肠也。三阳在阳明,胃与大肠也。四盛以上者,以阳脉盛极而阴无以通,故曰格阳。此义《终始》、《禁服》二篇,分别尢详,见针刺类二十八、九。又《经脉篇》所载亦明,见疾病类十。)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寸囗,手太阴肺脉也。寸口候阴,故一盛在厥阴,肝与心主也。二盛在少阴,心与肾也。三盛在太阴,脾与肺也。四盛以上者,以阴脉盛极而阳无以交,故曰关阴。《终始》、《禁服》二篇详义同前。)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俱盛四倍以上,谓盛于平常之脉四倍也。物不可以过盛,盛极则败。凡脉盛而至于关格者,以阴阳离绝,不能相营,故至赢败。极,尽也。精气,天禀也。言不能尽其天伞而夭折也。《脉度篇》曰: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合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O愚按:关格脉证,本绖垂训极明,进人病此不少;而历代医师,每谷立名目以桐传训,甚至并其大义而失之,其谬甚矣。夫所谓关格者,阴阳痞绝,不相荣运,乘羸离败之候也。故人迎独盛者,病在三阳之腑也。寸口独盛者,病在三阴之脏也。盖太阴行气于三阴,而气口之脉,亦太阴也。阳明行气于三阳,而人迎之脉,在结喉之旁也。故古法诊三阳之气于人迎,诊三阴之气于寸口。如《四时气篇》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正此谓也。其于关格之证,则以阴阳偏盛之极,而或见于人迎,或见于气口,皆孤阳之逆候,实真阴之败竭也。故六腑之阴脱者曰格阳,格阳者,阳格于阴也。五脏之阴脱者曰关阴,关阴者,阴拒乎阳也。脏腑之阴俱脱,故云关格。然既曰阴阳关格,必其彼此痞绝,似当阴阳对言,而余皆谓之阴脱者何也?正以脉盛之极为无阴,无阴则无根,而孤阳浮露于外耳,凡犯此者,必死无疑。余尝于蒯司马、田宗伯辈见之,其脉则坚盛至极,其证则喘息日增,甚至手颈通身之脉,俱为振动不已,是皆酒色伤精所致,终至不救。故《本神篇》曰: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其即关阴格阳之谓欤?O又按:关格之脉,如《六节藏象》、《脉度》、《终始》、《禁服》、《经脉》等篇,言之再四。盖恕其难明,故宣而又宣,诚重之也。而后世诸贤,解有得其旨者,岂皆未之察耶?夫人迎在头,系阳明表脉,故人迎倍大者曰格阳。寸口在手,系太阴里脉,故寸口倍大者曰关阴。此以阴阳痞绝,气不相营,故名关格,不可易也。而《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存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脉也。故仲景宗之曰: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夫人迎四倍,寸囗四倍,既非尺寸之谓,而曰吐逆者,特隔食一证耳,曰不得小便者,特癃闭一证耳,二证未必至死,何两经谆谆特重之若是耶?继自王叔和以后,俱莫能辨,悉以尺寸言关格,而且云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以致后世惑乱,遂并阴阳表里大义尽皆失之。迨及东垣之宗《脉经》者,则亦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曰气口之脉,大四倍于人迎,此清气反行浊道也,故曰格。人迎之脉,大四倍于气口,此浊气反行清道也,故曰关。其宗仲景者,则亦曰格侧吐逆,关则不便。甚至丹溪则特立关格一门,曰此证多死,寒在上,热在下,脉两寸俱盛四信以上。夫两寸俱盛皿倍,又安得为寒在上热在下耶?其说愈乖,其义愈失,致使后学茫然莫知所辨,欲求无误,其可得乎?独迈代马玄台知诸子之非,而谓关格之义,非隔食、癃闭之证,曰呜呼痛哉!轩岐之旨乎。秦、张、王、李、朱,后世业医者所宗,尚与《内经》渺然如此,况能使后世下工,复知关格为脉体而非病名也,又焉能决关格脉之死生,治关格脉之病证,及治隔证闭癃证而无谬也哉?此马子之言诚是矣,然观其诸篇之注,则亦未详经义,谬宗叔和,仍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竟置阳明胃脉于乌有,而仍失本经表里根本对待之义,此复为误也。故于《阴阳别论》中三阳在头之阴在手之义,竞皆谬注。呜呼!玄台哀前人之误,而余复哀其误,所谓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使余之后人,又复有哀余之误者,余诚不自知其非,而今日之言,乃又不如无矣。)


O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素问.脉要精微论》。O此言四时阴阳,脉之相反者,亦为关格也。《禁服篇》曰:春夏人迎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以迎为阳脉而主春夏,寸口为阴脉而主秋冬也。若其反者,春夏气口当不而反有余,秋冬人迎当不足而反有余,此邪气之有余,有余者反为精也。春夏人迎当余而反不足,秋冬寸口当有余而反不足,此血气之不足,不足者日为消也。)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如春夏人迎太过,而寸口之应不足者反有余而为精,秋冬寸囗应太过,而人迎之应不足者反有余而为精,是不足者为精也。春夏寸口应不足,而人迎应有余者反不足而为消,秋冬人迎应不足,而寸口应有余者反不足而为消,是有余者为消也。应不足而有余者,邪之日盛;应有余而不足者,正必日消。若此者,是为阴阳相反,气不相营,皆名关格。O前二应字平声,后一应字去声。)

《類經》
【类经五卷】

脉色类(二)

三部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O五)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属,付也。著,纪也。歃血,饮血而誓也。O数,上声。歃。所甲切。)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立,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

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天地虽大,万物虽多,莫有能出乎数者,数道大矣,故曰至数。)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

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数始于一而终于九,天地自然之数也。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太极运行乎其中,阳九之数也,又如四象之位,则老阳一,少阴二,少阳三,老阴四;四象之数,则老阳九,少阴八,少阳七,老阴六。以一二三四,连九八七六,而五居乎中,亦阳九之数也。故以天而言岁,则一岁统四季,一季九十日,是天数之九也。以地而言位,则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促中宫,是洛书之九也。以人而言事,则黄钟之数起于九,九而九之,则九九八十一分,以为万事之本,是人事之九也。九数之外是为十,十则复变为一矣,故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一者奇也,故应天。二者偶也,故应地。三者参也,故应人,故曰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所谓三才也。三而三之,以应九野。九野者,即洛书九宫、禹责九州之义,详见九宫星野等图。)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以天地人言上中下,谓之三才。以人身而言上中下,谓之三部。于三部中而各分其三,谓之三候。三而三之,是谓三部九候。其通勿经隧由此出入,故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而除邪疾也。O愚按:三部九候,本经明指人身上中下动脉如大文所云者,盖上古诊法,于人身三部九候之脉,各有所候,以诊渚脏之气,而针除邪疾,非独以寸口为言也。如仲景脉法,上取寸口,下取跌阳,是亦此意。观《十八难》曰: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乃单以寸口而分三部九候之诊,后世言脉者皆宗之,虽亦诊家捷法,然非轩岐本旨,学者当并详其义。)

帝曰:何谓三部?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谷有三候,三候者,有天地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指而导之,言必受师之指授,庶得其真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额旁动脉,当颔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两颊之动脉,即地仓大迎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耳前动脉,即和髎之分,手少阳脉气所行也。)中部天,手太阴也;(掌厉寸口动脉,经渠之次,肺经脉气所行也。)中部地,手阳明也;(手大指次指歧骨间动脉,合谷之次,大肠经脉气所行也。)中部人,手少阴也。(掌后锐骨下动脉,神门之次,心经脉气所行也。)下部天,足厥阴也;(气冲大三寸动脉,五里之分,肝经脉气所行也,卧而取之。女子取太冲,在足大指本后二寸陷中。)下部地,足少阴也;(内踝后跟骨旁动脉,太溪之分,肾经脉气所行也。)下部人,足太阴也。(鱼腹上越筋间动脉,直五里下箕门之分,沉取乃得之,脾经脉气所行也。若候胃气者,当取足跗上之冲阳。)故下部之天以候肝,(足厥阴脉也,故以候肝。)地以候肾,(足少阴脉也,故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足太阴脉也,脾胃以膜相连,故可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手太阴脉也,故以侯肺。)地以候胸中之气,(手阳明大肠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脘通于胸中,故以候胸中。)人以候心。(手少阴脉也,故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两额动脉,故以候头角。)地以候口齿之气,(两颊动脉,故以候囗齿。)人以候耳目之气。(耳前动脉,故以候耳目。)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上郭、中部、下部各有天、地、人是为三部九候。)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九野义见前。九藏,即上文九候之谓。神藏五,以肝藏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也。形藏四,即头角,耳目,口齿,胸中。共为九藏。此言人之九藏,正应地之九野,乃合于天地之至数。)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色者神之帜,脏者神之舍,其色夭者其神去,其神去者其脏败,故必死矣。夭者,枯暗不泽而色异常也。)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光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候,谓诊候其病情。度,谓度量其虚实。形之肥瘦者,针有浅深之异,如《逆顺肥瘦篇》之谓者是也。病之虚实者,治有补泻之殊,如《终始篇》、《九针》、《针解》等篇者是也。此虽以针法为言,而用药者亦可以类推矣。O愚按:上古针治之法,必察三部九候之脉证,以调九藏之盛衰;今之人,但知按穴以求病,而于诸经虚实之理,茫然不知,曰神曰圣之罕闻者,其在失其本耳。O泻,去声。)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凡有瘀血在脉而为壅塞者,必先刺去壅塞,而后可调虚实也。)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凡病甚者,奏功非易,故不必问其效之迟速,但当以血气平和为期则耳。O此与后二十五章同篇,所当互究。)

待述……!

一个两味药的经典配方,无论自汗还是盗汗,通通搞定!
 
中医《十问歌》里,首先便是“一问寒热二问汗”,可见汗液作为诊察病情的第二指标实实在在应该为医生所看重。

出汗本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然而,出汗也有主动和被动之说。比如,有很多人醒来发现浑身大汗的,也有醒来之后就止不住冒汗的,还有的没运动就自动冒汗的。

汗为心之液,精气之所化,所以不可过泄。如果出汗太多就会伤津耗神,从而出现精神倦怠、四肢乏力、易感冒、失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有无道理?
 
《黄帝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中,有“心在液为汗”的论述。中医学理论认为,汗是由津液所化生,而津液和血均由人体的精微物质同源化生而成,故有“津血同源”“血汗同源”之说,又心主血,因此便有了“汗为心之液”的论述。
 
中医学理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主一身之血脉。津液和血液在脉道内外相互渗透,而津液又是汗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心肺居人体之上部,均属阳,而心又为阳中之阳,主管一身之阳气,心阳是汗液生成的动力之源。当心之阳气不足之时,机体将表现出汗异常,而汗异常,亦有可能是心脏系统疾病的警示。
 
1、汗异常会影响心脏正常功能

出汗过多与心脏系统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感冒发烧、暑热天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亢、心脏病等均可引起汗出过多,从而耗伤心阴心血,损害心气心阳,致心慌心悸、失眠、胸闷等病证。
 
2、心脏系统的疾病则会反映出汗液排泄的异常

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以及阴阳的相互作用均会影响汗液的生成和排泄,而作为君主之官的心,心阴、心阳的异常也会引起汗液的异常。临床上,常出现以汗出为主要症状的心脏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都以多汗为主要表现。
 
3、汗液的分泌受到心脏系统的调节

研究表明,人体汗液分泌受神经的支配和调控,交感神经兴奋时,会出现出汗或者汗出增多,当人体处于今早状态,就会出现手心出汗。内脏神经系统也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并控制腺体的分泌。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管收缩,竖毛肌收缩,从而产生并排泄汗液。
 
出汗也是身体的健康信号,对照看看你是哪种?
 
人为什么会出汗呢?本质在于两方面:一为汗出的动力,二为汗出的调控。
 
《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阳热为汗出的动力,如阴虚而生内热、心肝火盛、痰湿瘀阻郁而化热、外邪入里化热等,均可迫津外泄为汗。
 
汗液是很宝贵的,虽然出汗有很多好处,但如果没有运动,天气也不炎热,别人都不怎么出汗,你的汗随便就流出去了。那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你的健康出了问题。
 
在《中医诊断学》中,明确指出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具体可分为:自汗、盗汗。
 
自汗:在静止状态,或稍微活动的情况下,身体就会有出汗现象。自汗病人临床上较为多见,按中医的解释,自汗是阳气表虚,营卫不和所致。出汗多自然会耗损精血、心液,最终导致心气虚、心阴不足等。
 
盗汗:“盗”有偷盗的意思,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出汗,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在睡觉醒来时发现浑身是汗。盗汗不仅是单纯的阳虚,也是阴虚的反馈。阳虚伤及六腑,因六腑为阳,阴虚伤及五脏,因五脏为阴。阴阳两虚,则五脏六腑都会受到伤害。

故无论自汗还是盗汗,都是身体虚弱之表现。
 
《滇南本草》里记载了一个两味药的小方子:玉竹、丹参,水煎服。

丹参是人参家族中的一员,始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

药用价值极高的药材之一,古人有一句话叫“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就是说,虽然四物汤有很好的养血活血功效,但是,一味丹参的功效就能和四物汤媲美。

丹参把四物汤中四味药的作用集于一身,它补血带活血,补益又不会堵,一味药号称能够抵得上四味药。
 
中医认为,久病必瘀,久病必虚。不管是虚的,劳累的还是瘀的、堵塞的,丹参它都能补虚化瘀。
 
丹参补虚,效果非凡,当然,还要给它找个伴儿。
 
玉竹也是一味中医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很好的治病效果。

《本草》记载,用玉竹治虚劳寒热,一切不足之症,可代参芪,不寒不热,大有殊功。
 
《本草拾遗》载,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
 
《日华子本草》载,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
 
《广西中药志》载:养阴清肺润燥。治阴虚,多汗,燥咳,肺痿。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
 
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玉竹味甘,多脂,柔润可食,长于养阴,主要作用于脾胃,《黄帝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脾胃就是人体正气所在,脾强,正气就强;脾虚,正气就虚,外邪就容易来犯。
 
玉竹还有养阴润肺的功效,与天冬、麦冬相近似,但天冬能滋肾,麦冬可清心,玉竹则润燥润肺,三者各有所长。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阴得养,可以使皮肤毛孔闭合正常,从而阻止汗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境外来(返)深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7天严格居家健康监测。国内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时,所有来(返)深人员,实行“3天2检”。
  • 华子是喜欢青木的,从第一次见面问还能再见吗到刚才那场戏的毛毯都能看出,但即使这样华子也没办法继续这种不交心的婚姻。(我不确定之前有没有解解投过这个,我去翻bot
  • 怕了怕了~886#颜控必入香水#占大部分理由:我是个颜控、阿一琳这个颜霸必定会吸引我、姐的美冷冷的、特别有几张靠近路人的照片、充斥着生人勿近的氛围、然后就是神秘
  • 5人第一次聚在一起的这一天,cleaners为了肃清街上的邪恶,开始了“黑暗的清扫”。【电视剧】#龙粉聚集地[超话]# 杀人者的购物目录 살인자의 쇼핑목록 (
  • 七.张慧雯张慧雯是第七代谋女郎,相对于其他谋女郎来说她不是太出名,2014年,张慧雯出演张艺谋执导的《归来》获得了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演员奖等多个奖项,当时在选角的
  • 不久后,一个游方的道士路过,听闻了这个事情,过去瞧了一眼,对莫天问说道:“这一切都是因你而起啊! 等刘三爷知道自己大限要到的时候,他就去山里串通山神,让其替他
  • 在这部剧当中,曽田陵介饰演的是一个经常被厄运缠身的倒霉大学生,名字虽然叫做福原幸多,虽然名字看起来比较有福气和运气,但是实际上这个人从头到脚趾头都比较倒霉,比如
  • 2017年的过年时,我们和老房子最后的合影,那几天下起了大雪,我们既开心又不舍,这是我们住了快30年的房子,爸爸第一次愿意和妈妈拍照,我的大外甥小外甥女在院里玩
  • 音乐剧《这里冬天不下雪》6月首演,讲述湾区年轻人奋斗故事南方歌舞团团长黄倩介绍,南歌作为国有艺院团,首次尝试出品这种以市场受众为创作导向的中剧场音乐剧,在艺术生
  • 就是没有项链[嘻嘻]原以为,提前一个月和提前两个月提出辞职能有什么不一样呢,还真有,同事领导的态度都不一样了,觉得你不再是自己人了,凡事也不再带你玩了。有时候,
  • ”仅今日上午就接待咨询办户办证30余人,在办证同时还将电信诈骗宣传向老百姓推广,服务在继续,我们在努力,为了创建草坪平安人民幸福尽自己力所能及之力。#我在岗位上
  • 肖战特别特别好,愿肖战越来越好,芝兰玉树是肖战,茂林修竹是肖战,闪闪发光是肖战,温文儒雅是肖战,才华横溢是肖战,国泰民安是肖战,不卑不亢是肖战,百看不厌是肖战,
  • 人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同样是这样一个过程,气循环往复于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而人则在此过程中对事物(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的感知和认识逐渐深入和全面,之所以
  • 跳舞时的BGM是纯箫管,动人的无以言说的美丽,醒来时谱子和动作都全然忘却,只记得像是这两天反复循环的只此青绿纪录片中第一次听见时为之震动落泪的交响乐。意思是鸿雁
  •  许盛,兖人。从兄成贾于闽,货未居积。客言大圣灵著,将祷诸祠。盛未知大圣何神,与兄俱往。至则殿阁连蔓,穷极弘丽。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盖齐天大圣孙悟空云。诸客肃
  •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有些人平日里看起来热情真诚,和你无话不谈,可若是某一天你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裂痕,你旧日的伤疤便有可能成为他手中的利器,当他再一次拿过去的污点去
  • 【大众软件公司成立中国子公司 增强本地化开发】La filiale logicielle de Volkswagen CARIAD lance une fili
  • 在这些词中,“书”字赋予了女孩诗书的气质,而“云”字则显示了女孩温柔的气质。在这些词中,“书”字赋予了女孩诗书的气质,而“云”字则显示了女孩温柔的气质。
  •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
  • 主持人:一直以来,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是群众投诉的热点,据我所知,我市的新一轮创建已经开始,对于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的管理我们城管部门下了很大的气力,请宫局长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