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得人身的可贵之处,为人生制订方向!

当我们各自修法时,要仔细观察有无机会、空闲,去修持佛法,将一切转为修法的顺缘,以这种向内观察、向内思维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已经获得珍贵人身时,就要自我审视观察,自己有无具足修法顺缘、有无机会去修持佛法?

从而对“能修法的人身”生起定解,并对“有修法机会”感到欢喜及涌起殊胜感受,我觉得这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除了人类还有许多生物,如果投生在畜生道,就很难承办人类特殊的能力,很难承担万物之灵的伟大行为,因此,人身可以行持伟大事业.

但不是仅有人身就能承办事业,一定要懂得人身的可贵之处,时时鼓励、鞭策自己,去承办行持大业。

“人身可以承办圆满事业!”以此来鼓励鞭策自己,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世界上,人类数量越来越多,已经不是个小数目,虽然人类总数众多,但这些人类,究竟是否具备具足实义的人生,所作所为是否有意义?

这很难讲,虽然大家都在忙碌奔波、拼命打拼,但大多数都是在为自己去做,都在为暂时的自我利益而努力。

大多数都是毫无意义之事,没有对自己或他人有究竟利益。

且很多人不但不能服务、利益或帮助他人。

反而会为其他众生制造麻烦,让其他众生受苦受难,这些都是举目所见得到的现状,因此仅仅得到人身是远远不够,很多伟业都可以因人身而达到。

因此为自己人生制订方向、尽力去行持、鼓励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

至尊噶当派主张,当我们获得暇满难得的珍贵人身时,有机会修法并具备内外因缘,获得这样特别人身时,这样一来,成佛之路已经走了一半。

按照百分比来说,已经具足了百分之五十的圆满,另外百分之五十,就要靠我们的精进修法、来摄取人身实义,不浪费此珍贵人身。

所谓“摄取人身实义”就是利用此珍贵人身,去行持成佛之道。

这部分的主要含意是,我们现在生为人身,并成为好人,要让人身具足实义。

主要是让我们认识到“何谓珍贵暇满人身”,依此珍贵人身来踏上善道,使自己逐渐变好。

——大宝法王噶玛巴

做人、做事、学佛、修行,有四个方向、四个要点——四无量心。无量无边没有范围,由小扩大的。四无量心是什么?四个字,“慈悲喜舍”。

先学慈悲心,慈悲是很难做的,嘴里讲讲的,真做到慈悲心很难。真的慈悲心就是普通我们一句俗话:“作蜡烛”。我常常用这句话比方,要自己变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真是很难做到。你们都念过李商隐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不对?若是菩萨道的慈悲,还要再改几个字:“春蚕到死丝‘不’尽,蜡炬成灰泪‘不’干”,那才是菩萨的慈悲!谈何容易?

学佛先学四无量心,学了慈悲心之后,最重要的是下面两个字,“喜舍”。“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帮助人的、利益人的,决不后悔,就是喜。有时大家做了好事又后悔,像是布施一百元,后来想想,其实八十元就可以了,就后悔了。贪、嗔、痴、慢、疑、悔,为什么悔在根本烦恼中有这么重要?每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后悔中,比如吃饭,多吃了半碗,饭后要吃消化药,后悔多吃了,这也是悔。真正的喜心是,布施出去了就忘了。这个“欢喜无悔”非常难,你帮助过的人后来对不起你,你一定愈想愈后悔当初去帮他。能做到“怨亲平等”,才是功德。

“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佑,无所希望。”我常说,一看到宗教徒就怕,我为什么怕教徒呢?这些人一到他们教主的像前,就下跪求平安求财富,都是求。如果这些教主、神明因为人家拜了就保佑他们,那第一就犯了贪污罪,收受贿赂。宗教应该是好的人你要救,不好的人更要救,拜了他要照应,不拜他的也要照应才对。所以这些宗教徒的心理很可怕的,都是有所求。大乘菩萨是一切放下,施与人家的恩惠记都不记,没有任何希求,所作的功德自己不求回报。乃至你打坐修行都不求成佛,只求自己心中的安详,因为自己的安详能影响到他人也安详,如此而已。即使对自己的子女也是持这样态度,我的孩子都去了海外,我同他们说,父子因缘到此为止,因缘是前生的事。我很抱歉,没有钱给你们,只能送你一张文凭,你从此也不用当我是你的父亲,我是公仆,路死路埋,不用你孝顺。

学佛这基本的四个行为,要倒转来先学舍,一切放下。这个字做不到,那当然也喜不起来。第二学喜,再来学悲,最后是慈。尤其这个喜很重要,你看看这许多学佛的居士啊、出家人,几乎没有几个人做到“喜舍”,没有几个人能在脸上带个喜容。脸上没有喜容,个个几乎都是讨债的面孔,好像我们欠他多还他少。有些学佛的人,只要一学佛,喝!看起来满脸的“佛相”啊!很庄严,一身的“佛气”,看起来很严肃,一点喜容都没有。所以打坐教人要先把神经拉开,微笑,学菩萨嘛。一笑,脑子都松开了,身体病都没有了,笑有这样的作用哦。肌肉一笑,脑神经整个拉开了,眉毛舒展开来,你看菩萨塑的像,也是坐在那儿微笑,慈眉善目,这要学的。

我常告诉大家,只怕你不成佛,不怕没有众生度。要成佛要先自度,自度的道理就在慈、悲、喜、舍这四个字了。

《南怀瑾先生答问集》《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

“修四无量心,开梵天道。”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菩萨道的基本。怎么叫无量心?慈悲喜舍心都是无限的,胸襟开阔,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学佛先修十善业道,进一步修四无量心。修成了四无量心得什么果报呢?梵天道。修十善业道所得的果报,是欲界天的人天乘之报,有五欲之乐。修四无量心的果报,是欲界天再上一层,色界天的梵天之报。所以修四无量心的功德,比修十善业道大。

“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着生于梵世,是菩萨行。”根据小乘理论,修成四无量心是修得梵行。梵是什么意思?毕竟清净谓之梵,修持到相当程度才能到梵天。梵天是什么天?我告诉诸位,根据佛法,是青天,是蓝色,是密宗画的药师佛那个青色,像碧海一样。我干脆把密宗的秘密都告诉你们,气脉真通了的人,自己身体的内部,一天到晚都在梵天的青天中,同药师佛那个身体一样的。那就是中脉通了,中脉无脉,不是有形的血管。到了这个境界当然祛病延年。当然不是人变成了蓝色的,你看了怕都怕死了,还可能有肝病。那境界是万里青天,一点云都没有,那当然无念。所以修四无量心应该处处清净心,是梵天的行为在做事,但是没有贪于梵天境界而不来。我经常告诉诸位同学,真得了道一定更谦虚。如果摆出一副大师样子,要人礼拜才传个道,那也可以免了,他得的道也有限的。菩萨道是不会自命高尚的。
*****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学佛的人第一步发心要讲四无量心,尤其年轻同学特别要注意培养这一种胸襟,这种心地,就是慈悲喜舍。初步学佛的人做不到全部,就一个个来,先培养慈心或者悲心。这两个有什么分别?慈心用中西文化混合来讲,是爱心,爱一切人、众生、万物。慈心是带阳性的,像父亲爱子女的心。悲心是阴性母性的,等于母亲爱儿女心情的扩大。我们学佛的人口口声声讲慈悲,真正慈悲的行为很少见,都以自己为中心。

再讲到四无量心中的喜心,我们怎么与众生结缘呢?能舍得掉自己的时间、意见、身心吗?学佛不是光搞打坐,你们千万注意啊!要先学建立这四种心理,而且要注意是无量的心理,慈悲喜舍都是没有限量的。你能够这样修,成就了才可以往生佛国。
*****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慈和悲是两种不同的心态。慈就是爱,看一切众生平等,看别人的父母子女如同看自己的父母子女。真做到这一点,就是慈,也就是道场。如果说,我看一切众生平等,已经不平等了,因为你有个“我”在了。悲不是悲哀、流眼泪,是怜恤一切众生,因此牺牲自己,为了有利于众生,为了救度众生,能忍受各种疲劳苦难,这是大悲心,不是坐在那里哭。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世间的欢喜不是喜,因为没有真正的欢喜。真正的欢喜是得到法乐,真达到那个境界,就是道场。舍与布施不同。布施分三种,外布施是金钱财物的布施;内布施是身心一切放空,奉献出来;无畏布施是给一切人力量,精神的帮助和支持。舍是放下,是能切断一切心念,所以舍是道场。外布施的舍,放掉财物,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够把心理上所憎爱的切断放掉,才了不起。憎是讨厌的意思,不是瞋;憎的相反就是爱,就是喜欢。
*****

“以菩提,起于慈心”,你以为文字一看就懂,恰恰不懂。怎么是以菩提,起于慈心呢?普通经典说菩提心就包括了慈心,这里怎么说不同呢?菩提者中文意思是觉悟,换句话是悟道,是明心见性。悟了道以后从内心起慈悲心,看一切众生如子女一样,如慈父爱护一切众生,这个是法布施,是法布施的一种。

“以救众生,起大悲心”,行法布施的人,随时随地心理上念念之间在如何救众生,众生有烦恼,有苦,我要如何救他,要起这个大悲心,这样叫做法供养。我们学佛的人自己要反省啊!你什么时候想过要救众生?你们学什么佛!哪里想度众生,你度了谁啊!念念想众生来度你,装个学佛的样子。我们反省自己是不是随时有救人的心?不要说救人了,就连肯帮助人的心有没有啊?只要人家一点不肯帮你,只要众生不供养你,就起了大瞋心。所以读经典不是容易的,你看这文字很容易,我们几时做到随时随地以救助一切众生的心情来发起大悲心?这不是要你起个念头:“我要慈悲去救助这些众生”,你有个“我”就错了,要忘我,以救一切众生,起大悲心,才是法供养。

“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修持正法的心情来生起喜心,这里都是讲菩萨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学大乘菩萨必须要培养的心情,也就是我们必须培养的情操。我们读佛经真应该一边研究,一边掉眼泪,自己感到很难过。为什么?就拿喜心来说,一天到晚看到人家嫌烦,别人看到你也烦死了,脸孔像讨债的冤家,一点喜心都没有,你还能度众生?凡夫就是如此,你慢慢修吧!三大阿僧祇劫再来。逢人就笑也不算喜心,喜不是笑,是喜悦之心,真学佛修道的人,你看他那个神情,脸上的细胞都是使人看到就喜欢的,即使他在骂人打人的样子都是慈爱的。

喜心怎么起呢?维摩居士说要持正法。我们后世学佛的人要记得几点一定的道理:“依经不依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不然怕走错了路。所以我们求师访道学佛不要情感化,绝对要理性化,求正法以四不依的法门来检查。

由修持正法,而有所得,生起法喜充满,这个是菩萨的喜心,是真正的布施。换句话说,你要度一切众生,就教他正法,不要走邪路,不要走方便法门,“宁将此心下地狱,不把佛法送人情”。可是你们不要搞错变成悭吝心,跟你学法还要拿红包来皈依,否则不将佛法送人情,那就变成邪法了,不要借这句话随便用啊!

“以摄智慧,行于舍心。”舍,就是放下,就是布施。什么叫放下,就是丢得开。佛法讲慈、悲、喜、舍,我们反省每一个字做到了一分半分没有?都只是嘴巴上做到而已。舍心做不到,怎么学佛?你说你什么都舍掉了,唉呀!就是还有个身子!哼!那是怎么都舍不掉的,我告诉你吧,人要想舍掉外境界是做不到的,不是叫你丢开家庭儿女,家庭儿女就是道场,去哪里找清净地方?你在家中念念舍心,你的家人就是众生,就为他们牺牲不就好了吗?虽然人少,有几个就几个嘛!连为家人都不肯舍掉,不肯牺牲自我,还说要学佛度众生?你连个鬼都度不了!

什么才是舍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行,是修行。摄,用现代话说,就是包括进来。乱摄可不是智慧,譬如讲布施,好多同学都有经验的,大家说起有什么人很可怜,我就同意出点钱。旁边同学劝我为什么要出钱,我说我带头啊!应该做的事就是舍。但是有时同学提到要去帮助某人,我反而说不能,你连一毛钱都不能给,要出问题的,你帮助了他,他犯的罪造的业反而更重了。同学表面同意,背着我还是去帮他了。事后回来对我说,老师,还是你对了。这就是做善事也要有智慧的。

我们心里越放得下就越空,然后空的智慧就发起了。越放不下,智慧就越是发不起。你们打坐要想清净就是舍心,想把烦恼妄想丢开,但是丢不掉,因为没有摄智慧来修行。放不放得开,丢不丢得掉,那是般若智慧成就的问题,不是你说想硬放开就放开了。你丢不掉的啊!实际上你坐得越好就越放不开了,那个定的境界多舒服啊!定就放不掉了。这个中间的道理要搞清楚,就是摄智慧修行。佛法的智慧是空,你空得了一分,你的舍心、布施心就大一分,你空不了一分,那个不能舍的心就加大一分。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

【一杯水供佛迴向,可以超度八萬四千個惡鬼!】

一杯水供佛迴向,可以超度八萬四千個餓鬼道;供養一杯水,可以超度整這個地區附近,一年之內被吃掉的海鮮水產,太重要了、太慈悲了,你一定要做。

《供水偈》

水有八德,供養十方,
消除惡業,六道清涼,
惡鬼生天,魚類離苦,
人類得樂,眾生離苦。
嗡 阿 吽。

你在念〈嗡 阿 吽〉的時候,你就觀想餓鬼離開飢渴、生天;海鮮水產、動物離苦;地獄得到清涼;人類消業障、發財;天道也像有甘露水一樣,念「嗡阿吽、嗡阿吽…」。不是光水,而是供每一種東西時都是如此。

一、【七供】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佛堂裡擺設上百組的七供。每一組七供包括:水、水、花、香、燈、塗、食。亦有八供,則是增加樂器。這七供或八供也可以完全以水來代替。

二、【供水的利益】

1、供七杯水的意義,是代表成就金剛總持和合七支的因。但這並不表示不能供養更多,也不表示供養更多會造成障礙。

2、這七支是:

(1)受用圓滿;
(2)和合;
(3)大樂;
(4)無自性;
(5)大悲遍滿;
(6)利生無間;
(7)永住無滅。

三、【供水的利益】— 佛前供水十萬杯

1、佛前供一杯水,水代表心,心要像水一樣乾淨、像水一樣平等。心清淨、平等,就是功德。

2、水有八種功德,分別有八種表義,所以供水因緣十分吉祥:

(1)清涼表義:持戒清淨,
(2)味甘表義:勝味,得享百味食;
(3)性輕表義:身心堪忍壯健,
(4)質軟表義:意念柔順;
(5)清澈表義:意念清明,
(6)無臭表義:淨除罪障;
(7)益喉表義:音聲和雅,成就妙語;
(8)養胃表義:身不生疾,健康無病。

3、由於水取得容易而且經濟,所以供水是積聚功德、消除貪瞋痴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4、其次,水代表空性的特質,能顯現一切,但本質是空,具有無常易變的特質。因此供水較不易生起執著。

四、【如何供水】

(1)每天擦供杯時,要徹底擦乾淨。擦拭時,可以思惟在淨除自己和眾生的兩種障礙。

(2)如果有香,可先點香,然後將供杯放在香的上方薰一下,以淨化供杯,再把供杯疊在一起。

(3)為了避免撥出的濁氣汙染供品,供水時應該戴口罩。

(4)先緣杯:每組第一個供杯裝滿水,再把大部分的水倒入下一杯,第一杯裡面留些水。再把第二杯裡面大部分的水倒入第三杯,依次倒到最後一杯。倒水同時念「嗡啊吽」加持。

(5)如未先加持而直接供養,雖然會有功德,不過這樣的供養容易造成障礙,使心變得不清淨、不穩定。

(6)供水應該倒至離杯邊緣約一粒米距離處,而不應該全滿。這樣可以避免收供杯時濺溼供桌。

(7)如果你倒太多水而溢位供杯外,將來你雖有才智卻會不穩定,會健忘或心智不清明,諸事混淆不清,無法記得字句或其含意,或者你會把意思混淆,而且也可能使你持戒不嚴謹。

(8)擺設供杯時,杯與杯的距離應該是一粒米的寬度,不要相隔太遠,但也不能相碰。若是供杯間的距離太大,將會使你遠離善識。若相碰或距離太近,會造成將來你的心識遲鈍,不會有敏銳的聰慧。

(9)供杯要擺設得很莊嚴整齊,不要擺得彎彎曲曲的。它的含意是不要以扭曲的心來供養,亦即應以不受世俗名利汙染的清淨心來供養。

(10)供養時可以再念「嗡啊吽」或持《供養陀羅尼》。
 唵 阿謨伽 布惹麼抳 缽納麼 乏曰勒 怛他嘎哆 尾路積帝 三滿多 缽羅薩羅 吽

(11)此廣大不空摩尼供養陀羅尼,才誦三遍則成於如來集會,及無邊微塵剎土中,雨無量廣大供養。

(12)每曰供水時應發願:「普為眾生而修善法,忍受眾毒不能變壞。」

(13)最後迴向:「願將這供水的功德以及一切眾生和自己所累積的一切功德,僅僅迴向給一切有情眾生,而不是由自己來享有它。」

(14)如此思惟可成為修心五力,累積功德以生起菩提心。所以應該盡力迴向,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迅速成佛。

·十一面觀音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虎牙莉哥账号被封 什么原因
  • 真实版"摘下月亮"?将登月日本富豪:女友有望同前往
  • 家乐福采用区块链技术来管理
  • 女律师遭碰瓷 自曝遭警察脱衣检查
  • 【今天,中国全体消防官兵正式退出现役,开始新的征程!】
  • 范冰冰风波后首发:感受到你们的心心念念
  • “对钱没什么兴趣”的马云重登中国首富,网友评论亮了…… | 热点追踪
  • “中国锦鲤”真人出镜,竟然是咱天津的妹子!
  • 国足赴王牌特种部队军训:个个练成特种兵,能否踢进世界杯?
  • 支付宝锦鲤内定,信小呆身份曝光!
  • 两男子起争执街头互吐口水 ,事后狂洗脸各自离去…
  • 燕郊房子1万/平米无人问津,部分项目仍宣传买房落户
  • 崔永元举报民警涉嫌违法违纪,警方回应
  • 女孩起诉前男友:要求前男友按分手协议跪榴莲
  • 【提醒】今起北京交警严打假牌、套牌等机动车涉牌违法行为
  • 收取中国游客“小费” 4名泰国移民官员遭降职
  • 抓到了!南宁江南区持刀砍伤4人并逃匿的男子已被抓获!警方通报称......
  • 西安出租车司机飞踹暗访记者
  • 广东新规不得霸座 否则要被失信并联合惩戒。
  • 11月1日起,北京电动车须挂牌上路,霸州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