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更要“养海”】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也是天津至今唯一仍保持传统打鱼作业的的渔村。

  在这个2000多人的小村庄里,传统与巨变并存。

  一早出海打鱼,涨潮回港卖海货,大神堂村的渔民依然保持着传统渔业的诸多风俗。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

  昔日的小渔港如今变身现代化码头;过去身披油布衣、划着小木船的渔民住进楼房、开上了小车……靠海吃海的渔民从“捕鱼达人”变身为“旅游业者”。

  大神堂村民搬进了楼房

  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清晨,位于滨海新区的大神堂在曙光中醒来,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这是天津市150多公里海岸线上最后的一个渔村,也是天津的最东面,“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在这里。

  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

  每年5月到9月是休渔期,数十条渔船有序地停靠在岸边,有的渔民在梳理修补渔网,有的检查机器设备,休渔期的大神堂码头一片宁静,渔民们休养生息,等待开海的那一天。

  大神堂码头上,一条钢壳渔船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这艘船长31米,宽5.7米,是这个码头上最大的船。2021年12月,渔民李永全花费280万元购置了这个新型“重器”。

  “这是探鱼器,利用3D成像技术能直接看到海底有没有礁石、海产品量大不大、自己的网撒在了哪里,如果有断网还能利用探鱼器找回来。这是北斗卫星,遇险时可以发射信号,救援部门就知道你在哪个方位了。” 在驾驶舱里,李永全“讲解”着他的新船,颇为兴奋,数字雷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李永全的这艘安全系数极高的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49岁的李永全是大神堂村人,18岁便和父亲开着木质捕捞渔船出海打鱼。大神堂是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捕鱼是大神堂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但捕鱼太苦,很多村民转做其他行业,目前大神堂还剩下60多条渔船,100多人靠打鱼为生。

  从事了30年的捕鱼生涯,捕鱼的辛苦、危险都是李永全的经历,他曾转行卖过海鲜产品,但在大海上的自由吸引他重回渔民的身份。

  “过去用的是无动力帆船,没有天气预报,只凭指南针出海,必须靠经验看好风向算好潮期,有时风大怕危险,更不敢出海作业,极大地制约捕捞效益。现在渔船安装了先进的卫星导航、通讯系统,在海上还能收听天气预报和预警通知,渔民等于有了‘护身符’。”从最初的小木渔船,到现在的钢制渔船,李永全见证了渔业的巨大变化。

  海洋环境的改善也是吸引李永全坚持下来的原因,常年与大海为伍,李永全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喜人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渔民出海一趟能捕2000多斤鱼,一斤重的海螃蟹也不稀罕。但是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渤海的渔业资源一度减少,渔民出海打捞的鱼虾产量越来越低。”

  靠海吃海,更要“养海”。随着近年来伏季休渔政策的推行,海洋生态得到修复,渔民捕捞量有所上升。“鱼多了、虾蟹多了,休渔才能捕到更多的鱼,现在每次出海都能捕捞1000多斤。”李永全说。

  渔村的昨日

  “我是刘翠波,出海打鱼哥,家在汉沽住,文化了解多。”在刘翠波的抖音主页上,他这样介绍自己。

  57岁的刘翠波可谓大神堂的“网红”,他写渔家故事,拍短视频,教做渔家菜,办渔家故事和汉沽非遗展览,出版《渔民笔下渔家事》《蔡家堡记忆》等多部著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讲述着大神堂的故事和变化。

  刘翠波自小在渔村里长大,儿时,他走出家门十几步就是海边,游泳、在岸边捉小鱼小虾,刘翠波在海边自由快乐地成长。

  在刘翠波的印象中,从记事起,爸爸就靠用渔具在海边捕捞海鲜养活一家人,“在海边拉网,落潮的时候网里能收获很多鱼虾海鲜。”刘翠波渐渐长大,十几岁开始跟着父亲一起捕鱼。

  出海打鱼很苦。满潮出海满朝归是出海捕鱼的规律,渔民常常在深夜出发,一出海就是几天或十几天,“为了在鱼汛期多捞鱼,一出海就是连轴转,基本上睡不了觉。”刘翠波说,辛苦之外,渔民的“职业病”很多,风湿病、腰腿疼,渔民每天的衣服都是湿答答的。

  虽然辛苦,但那个年代,捕鱼的收益颇丰,“一网子下去最多能捞上千万渔获,一天就能赚几百块钱,那个时候,海面上几百艘船打着灯连夜干,把海面都照亮了。”

  昔日,刘翠波捕鱼的丰收

  “富了海边的,发了摆摊的。”改革开放后,大神堂的名气越来越大,村里的万元户很多,“当时有个笑话,媒婆介绍对象,问对方是想找拿镰刀的,还是拉渔网的,姑娘们都愿意嫁给渔民,那会儿的渔民都能娶到漂亮媳妇。”

  但渐渐的,刘翠波也体会到了海洋环境的变化,由于过度捕捞,大海透支了,刘翠波出海的收获越来越少。“渔船越来越大,渔网越来越细,没过几年,鱼就少多了。”刘翠波说,有时一天捕的鱼几个篮子就装完,最难的时候,连船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了。

  “网红”渔民

  我国在东海、黄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后,大神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李永全用改善渔具的方式提高捕捞量,坚持以捕鱼为生。

  刘翠波则换了思路,做起渔业旅游。“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过要换个吃法。”刘翠波说。

  上世纪90年代,海产品销售、加工业、出海一日游等产业在沿海区域逐渐发展起来,“我们300多户的小村庄,最多的时候开了20多个海鲜餐馆,顾客吃完了去出海游,观光休闲船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

  刘翠波简单改造,把自家木船变成观光休闲船,带着游客出海。游客们拼团出海,基本十个人一条船,除了出海,刘翠波还会给游客展示在船上撒网捕鱼的方式,再熬上一条鲜美的海鱼、做上皮皮虾、虾酱炒鸡蛋等渔家饭,让游客体验渔民生活。

  刘翠波带着游客出海

  目前,大神堂有20多条观光船,与其他的观光船相比,在刘翠波的游船上,可以感受到地道的风土人情。“来我船上的很多外地游客,有时候我唱上几句‘渔家号子’,他们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一直都想把那些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渔家谚语’‘渔家号子’传承下去,现在还会这些的太少了,我们不能让传统民俗枯竭了。”

  2017年,天津市政府要求加强对休闲渔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统一改造休闲渔船。刘翠波趁着“渔船更新改造资金补贴”的好政策,贷款投资了70万元,让船厂定制了一艘钢制渔船,“这些年国家对渔民的政策真是太好了,要不是有贴息贷款,70多万元的新船我真是想都不敢想……”

  2017年,刘翠波贷款定制的钢制渔船

  刘翠波的生活透着海风,透着民俗,每到鱼汛期,很多人慕名去坐刘翠波的渔船。黝黑的面容、纯正的汉沽方言,笑容里透着朴实,刘翠波成了渔民的“形象代言人”,在渔船上,他给游客讲渔家的故事,故事生动细致,让游客了解渔家的生活。

  休渔期的时候,刘翠波也不闲着,他拍视频讲渔家故事,收集民俗历史,如今,刘翠波的孩子已经成年,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他把更多的经历投入收集传播特色渔家民俗文化上。

  休渔期,渔民们修船捕网

  刘翠波说,经历了渤海综合治理带来的变化,曾经的风景回来了,如今的生活有滋有味,这些故事,他们还要讲给孩子们听,一起守护海洋,这个蓝色家园。

  渔民的新生活

  靠海吃海,大神堂有过光辉的历史,也经历了失落。渔民们也意识到,只有让眼前的这片海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才有可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天津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禁止非法捕捞等,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随着增殖放流和伏期休渔等措施的深入落实,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

  “养海”换回了海洋资源,渔民的思路转变了,有了新想法,纷纷投资水产养殖、开饭店、办冷库、从事海产品加工、水产批发等多种经营模式。

  “客悦居海鲜馆”的老板刘宝菊是大神堂村人,父亲也是当地渔民,刘宝菊成年后在村里的网厂上班。

  十多年前,看到大神堂村的新变化,刘宝菊盖了三间房,办起了这家饭店。“想要吃海鲜的,北京人经常往天津跑,天津人经常往大神堂跑。”“客悦居海鲜馆”离大神堂码头只有100多米距离,开海的季节,渔船每天能捕获新鲜的海鲜,刘宝菊和渔民商定好,渔民会把当天捕捞的海鲜送来,鲜美的海鲜、渔家最传统的烹饪方法,刘宝菊的饭店很是火爆。几年前,刘宝菊又将饭店扩建出10多个包间,“到了开海季,周末或假期都是满的,包间坐不下,我在大厅尽量多摆上桌子,也都坐满了人。”

  刘宝菊经营“客悦居海鲜馆”已经20多年了

  “大神堂村2000多口人,传统的渔民还剩下100多人,60多条渔船,部分村民充实到二产、三产,有的村民干修船,有的干养殖、育苗,还有的村民开起了渔家乐。靠海吃海,大家还是更愿意做和海有关的事情。”大神堂村所属寨上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寨上街现有现代设施渔业繁育养成企业13家,2021年全街渔业生产总值13458万元,其中海洋捕捞收入5634万元,渔业产业转型收入占比远高于传统捕捞收入。

  此外,休闲渔业已成为渔业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农渔民就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神堂将拟推动大神堂渔港提升改造项目:对大神堂外港进行扩建,将渔港建成集渔船停靠、上水、上油、渔船维修和海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渔港。同时,对内港进行提升改造,发展游客休闲、购物、观光、娱乐等项目。

  根据规划,大神堂和周边几个渔村进行了整体拆迁。村民们通过宅基地换房,以及补贴等政策,纷纷就近搬入了汉沽城区。对于搬迁出来的人们,政府帮着安置就业;放不下渔船的人,继续拿着捕捞许可证,在近海规定的渔业水域捕捞。

  刘翠波从没有想过,自己能住进两室一厅的高楼,社区还有健身广场、小花园。每天晚上,刘翠波都要到小区楼下的健身广场去锻炼身体,“以前住的平房又旧又潮,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好,知足着呢。”

  2021年,海洋领域污染防治攻坚的首战告捷,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70.4%,在环渤海三省一市中改善幅度最大。水清滩净,鱼鸥翔集,刘翠波说,他看见过白腰杓鹬等临危鸟类在近海岸的潮间带上栖息觅食……
https://t.cn/A6SP9cBa

听听毛孩子们的彷徨与呐喊
徐阿姨离开了繁华的都市,来到这片她所深爱着的土地上,创办了徐州红叶小动物救助站,挽救了数百条不入人心的幼小生灵,和它们度过了数十个春秋!徐阿姨心心念念的是三百多只毛孩子的温饱,是对生命平等的期盼。
10年里,毛孩子们在红叶救助站获得重生和温饱,徐阿姨却失去了自己正常的生活。为了更好的照顾毛孩子们,徐阿姨常年居住在基地,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1点左右才可以得到休息。因为长期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同时患有脑梗和糖尿病,徐阿姨体力下降,在照顾毛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性的头晕。为了守护基地,害怕毛孩子们因为自己的缺席而打架咬伤,她放弃了去医院接受治疗的机会,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如果说自己的付出能换来更多人的帮助,基地的压力可能也就没有那么大。但是目前毛孩子的吃喝拉撒所有的压力全部堆积在她一个人的身上,除了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和一些爱心人士的帮助,基地再无其他的依靠,她表示非常的无奈与无助!
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身体又不好,又没有外界力量的持续帮扶,一个小小的救助站根本承担不了那么多流浪猫狗的救助压力。基地的三百多只狗狗在徐阿姨的精心看护下持续三年都沒有一只生病的,包括那些老弱病残,一旦发现毛孩子们有啥小毛病,徐阿姨会及时给它们打针喂药,因为去医院的医疗费用是及其高昂的,只有护理到位它们才能不生病。
但是基地还是在动物医院欠下几千块钱的医疗费,原因为何?

这几年基地在动物医院欠下的医疗费都来自于社会的求助,接到求助电话时徐阿姨说她可以选择放弃,但是作为救助人的基本道德让她放弃不了,看着那些可怜病伤的猫狗们心里十分难受呀。第一想法就是先将它们送往医院,救助猫狗的医疗费用是很高的,但是徐阿姨从来没有说考虑到医疗费的多少而选择放弃毛孩子们。徐阿姨说:“很苦很累的事如果支撑不下去了可以选择不干,可是一旦选择了救助动物这条路却无法回头,再苦再累也得撑着,不长期关注我们的人是体会不到其中艰辛的,只希望好心的人能给予救助站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两只是徐阿姨救助的猫猫。它们受伤的时候是路人打电话给徐阿姨的,猫猫受伤的地方离红叶救助站很远,交通十分不便,徐阿姨毫不犹豫的打车猫猫受伤的事故现场,立马将它送去了医院。上面一只是掉进了下水道,浑身是伤并且皮肤溃烂,下面那只是被车撞断脊椎骨导致瘫痪,最近它的伤口有些感染,基地条件差,护理难度大,它再一次被徐阿姨送去了医院。美丽是徐阿姨救助的狗狗,两只眼睛一只瞎了,一只严重白内障,走路都会碰墙。
这只可爱的柯基犬目前已经做了三次手术,反复住院三次,最后一次的医疗费徐阿姨都还没有凑够……
救助靠的不仅只是情怀有,更靠的是钱,是可以给毛孩子再一次生命的钱。猫狗们被送进了医院,几千块钱的医疗费用亏欠着医院,让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怎么办?让基地放弃吗?您忍心看着毛孩子们再一次被抛弃吗?基地真的支撑不下去了,基地真的无能为力了!在此恳请有爱心的你帮帮这些可怜的毛孩子吧,你的一杯奶茶或者一支烟对于毛孩子们来说都是莫大的帮助,对于救助站来说都是莫大的支持!为了不再让它们流浪挨饿受伤,请您帮一把,真心的感谢。
每天都会有人想要把流浪的猫狗送到红叶救助站。是呀,这个行为对于猫狗们来说是极其善意的行为,可是基地哪有这么大的能力去救助每一个没有家的毛孩子呢?绝育、驱虫、治病都是一笔笔极大的开销,修筑排水沟、修缮漏水屋顶、喂饱毛孩子们、将生病的毛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需要资金?哪一个不需要人力、物力的付出?很多人就沒有这个概念,总感觉救助站很万能,感觉徐阿姨是上帝派来的救星。我们不防深思一下,救助站的资金从哪里来?徐阿姨的身体怎么办?把毛孩子送来救助站的后续谁负责?
救助毛孩子们已经很难了,为什么还要道德绑架那些善良的人呢?他们不会理解你,更不会帮助你,他们只是利用你的善良和可怜动物的心为自己推卸责任,卸下包袱。一些自家猫狗生病受伤不愿意花钱治疗而以各种理由搪塞给了徐阿姨,当你将烫手的洋芋扔给徐阿姨的时候,美名其曰是为毛孩子们找个好归宿,但这就是推卸责任的表现!将毛孩子们送到救助站,然后撒手不管,所有的困难和痛苦让徐阿姨一人承担。我们只看到毛孩子们被救助后回归正常生活的喜悦,可是你们想过徐阿姨一天天是怎么度过的吗?高昂的医疗费几乎占据了整个基地支岀的一大半,让徐阿姨苦不堪言,几乎就快要把她压垮了,每天的求助电话让徐阿姨倍受精神煎熬,甚至听到电话铃声时就有一种莫名的恐俱,徐阿姨不是圣人,她只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还是一个身体不好的老人。她要养活的生命不是一只两只,而是三百多只啊!基地的水电房租、维修、消毒设施财料、必备药品,饲养员工资,哪一样都是省不了的,哪一样都需要钱,都需要钱!基地的资金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徐阿姨的救助也不是理所当然的!真诚的呼吁社会关爱动物的人少一些道德绑架,多一份关心帮助,让基地能维持下去。
有家有主的变成了宝贝,遭人丢弃的变成了无主犬流浪犬,遭遇挨打捕捉扑杀,但是,并不代表这些狗狗就不属于伴侣动物类。如果你爱它,就给它绝育吧!猫狗繁殖数量惊人,一年2-3窝,一窝多胎。如果流浪猫狗不做绝育手术,其繁殖速度会让我们永远都不可能为它们找到足够的家。为减少流浪动物的数量,绝育先行,“绝一救百”是控制减少流浪猫狗数量最人道科学有效的方法。救助流浪动物要从做绝育开始。救助站是救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流浪猫狗,不是为那些放任行为的后果买单的!
现在的救助不是一般的难!难在力量微小,难在可怜的毛孩子太多,难在温饱都成为了现实问题。难在救助的资金成了最大的问题,难在道德绑架的人层出不穷!救助流浪猫狗耗费的精力、财力、物力,养育的难度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明白的,有不少还会成为日后护理的负担。但是我们始终不放弃,我们的初心只是想给毛孩子们一个遮风避雨的家罢了!恳请好心人加入我们,一起为毛孩子们筹集医疗费,一起为毛孩子们遮风避雨!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https://t.cn/A6az1ba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和平来之不易~⁡KP ins 210718ジップラインそれは全ての人類の希望。⁡そして友情の再確認をさせてくれた1日⁡存分に楽しませてくれた。
  • 我们家虽然有月嫂照顾宝宝,但我坚持晚上让老公参与进来,我喂奶他拍嗝,分工明确,在每一个困成的深夜,两个人共同作战、互相鼓励,就是因为这样老公才更能体会带娃的辛苦
  • 至于动力,目前官方并没有透露该车的具体信息,我们猜测新车很有可能会使用2.0T+8AT的动力总成,而售价则有望在25-33万元区间,届时想花30万买豪华车的朋
  • 前往医院办理医院也会推荐前往正规的亲子鉴定中心,因为医院属于医疗机构,亲子鉴定属于司法机构,归属于司法机关管理。#广州亲子鉴定##广州亲子鉴定中心# 广州哪里可
  • 1、什么情况下不能说OMG?爱看美剧的宝宝肯定经常听到OMG,那是因为美国人的宗教观念没有那么强,但OMG真的不能乱说,因为:① 对于虔诚的宗教信徒来说God是
  • 改了个id和简介,原id@长风沧海,顺便想扩点人,属性在主页置顶评论✨重新编辑一下,圈名是终终✨看过的动漫、原耽都在置顶评论区,中配最近喜欢糖排(他太可爱了[悲
  • 当明星积累了一定的名气之后,会有很多人关注到他的过往,他的一言一行,他的行为品德,一举一动都很容易暴露在大众视野中。长此以往,便能重新在对方的心中建立起一个跟以
  • 父母都是卧底为了任务而扮演温馨的四口之家,长大觉醒后的叶琳娜在重聚时大哭着说为什么你们都不在乎!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黑寡妇##国庆档影
  • 我的男孩今天30岁了,看着你写的30岁感言,突然就很想哭,因为曾经和你一起经历过,我的感触和对你的心疼才会那么深,30岁,不过是一个年龄,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何
  • 他这是需要的安静,如果你们还能做朋友就珍惜这一条界线,多了解他的想法,这是最聪明也是最理智的做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走进他心里,你才会有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感受。1
  • 这些天心路历程复杂,心态变化特别大,不知是否激素影响。 心酸,痛苦,与自己作斗争,而后还是继续坚持。因为别无选择啊。 开弓没有回头箭,每一步都需要付出代价。没
  • 杜兰特13投10中拿到23分5助攻的数据,高效且稳定,虽然在防守端因为二级恶意犯规,被驱逐出场,但是瑕不掩瑜杜兰特给予了球队很大的帮助。现阶段篮网的表现得更好了
  • 在实施大尺度绿化的同时,康巴什区还按照建设“全域大景区”的理念和目标,打造出“城区园艺化、城郊森林化、小区景观化”的三级梯度城市生态,真正实现城市建到哪里,绿色
  • 夏日的冰冰羊 随便怎么叫我,可以叫我bb(这是小名) 佛,很佛,非常佛 海,很海,非常海 不怎么关注三次元,但最喜欢朱一龙 重度声控,我海里的鱼是按工作室算的[
  • 事实上,领导还真不一定能发现,所以需要适当的去表现。9、适当的表现自己都说工作中需要埋头苦干、努力工作,不要刻意的去表现,总有一天,发光的金子会被领导发现。
  • ”小正太,“我也最喜欢阿姨了。#小羊奇遇# 我现在好像找到了我喜欢独处的原因了:吵!
  • 顾灵珊每次和张文豪在一起的时候都好开心 笑的次数也多了好多 其实很在意那个机器人小玩具 碗仔翅明明都已经凉了但还是吃得很开心w。今天薛薛和我说可能有时候语言是会
  • 活在当下,我只需保持良好心态:是我的,终究会得到;不是我的,怎么盼也盼不来。但愿不久的将来,我也会畅享:一生二人,逍遥自在;三餐四季,厮敬厮爱。
  • ★S56太古高速,古交站治超点扩宽岛台施工,2号治超设备关闭,不影响通行。对药油过敏的我真难(除双飞人外…都过敏)但无办法…因双飞人对筋骨作用不大…只能硬着擦其
  • 创想邦·数创中心精装办公楼及商铺火爆招租[烟花]浙江传媒学院旁,杭州医药港小镇区块;@诚招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电商直播等业态;#1楼,配套商铺225方,品牌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