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人的心好像工画师,能画出一切世间的境界丨觉林菩萨说偈【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佛渡有情 今天卷十九丨夜摩宫中偈赞品第二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这位觉林大菩萨,仰承着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普遍观察十方一切众生的因缘,用偈颂来说明佛的境界。

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 大种无差别

人的心好像画师一样。想画画的时候,在心中先思量一番,在纸上画些什么?如何来配合青黄赤白黑诸彩色?“分布诸彩色”,这是依他起性。依一张白纸和种种彩色,绘出依他起性的画。“虚妄取异相”,这是遍计执性。怎样画?画些什么?其实画什么都是虚妄不实的。“大种无差别”,这是圆成实性,根本没有什么分别。

这位画师,想画山水,或画人物,或画花卉,或画飞禽、走兽、昆虫、鱼虾等的异相。可是这张白纸没有什么分别,而是所用的彩色不同,所取的相不同,所以画出的画也不一样。

这种大种,譬如真如,众生的形形色色,颠颠倒倒,没有离开常住真心。也就是没有离开如来藏性,也即是大光明藏。在这里有真空妙有。众生就是颠倒相,不应做而做,应做而不做;不应取而取,应取而不取;不应说而说,应说而不说。好像天降冰雹,粒粒是明体。愚痴人认为是珍珠,见它玲珑可爱,乃捡起很多粒,放在箱中,不久冰雹便化成水。这是不应取而取的过失。后来,这个愚痴人遇到真的珍珠,他又想:“这是冰雹,会溶化成水,不可取之。”这是应取而不取的道理。众生就是这样的颠倒,是非不分,黑白不明。起惑、造业、受报、轮转不已。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在纸的里边本来是没有彩色。或者用多一种彩色,或者用少一种彩色,所画出来的画,就有彩色了。这就是依真起妄的道理。在真如自性中,本来什么也没有,是空白的。可是依真生出妄来。本来在真里没有妄,所谓“真不起妄”,所以才说“色中无大种”。这个妄不能生真。越画这个彩色越不同,把本来的白纸遮盖住了。好像从真如生出无明。无明生出烦恼,贪瞋痴都现出来了。画这画,虽然说“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可是这个色也没有离开这个大种,也就是说离开这个大种,也就是说离开真也没有妄。若是离开大种,离开真如自性,一切的一切烦恼无明都没有了。这是我们真心现出一种妄想,可是妄想中不会现出真心。妄想也没有离开真心。这好像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一样的道理。兹举出譬如来说明真如的道理,所以才说“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不是离开真如自性而有烦恼及妄想。妄想是依真起妄。可是妄不现真,因为有了妄,真也不现。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 有彩画可得

在心中本来没有什么彩画,了不可得。虽然在心中找不出彩画,可是在彩画中也找不出心来。心画还不能离开,如果离开心,就画不出画;离开画,也没有画画的心。所以不能离开心,另外有个彩画。画彩画是用心来画的,虽然用心画的;但是,在画上并没有心。

彼心恒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画画的心,常无所住,画了无量无边那样多的画,想不起来究竟画了多少画?在大种中示现一切彩色,每张画与每张画,互不相知、互不相识。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诸法性如是

好像善于画画的画师,当他在画画的时候,只知道一个轮廓。究竟画什么?也不详知,不过随缘应画而已。由心想画而画。一切诸法性,也像画画的心一样。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人的心,好像工画师,能画出一切世间的境界──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能画出来。色受想行识五蕴,也都从心所生,如同画画。先生出五蕴的色法,以后种种法都生出,所以说无法而不造。

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个生灭心,不是真心。真心是不生不灭。这是妄心。由妄心而起惑、造业、受报。本来什么烦恼都没有,因为一念之妄,以妄逐妄,互相追逐,离真越逐越远。若能回来,就能返迷归觉,返本还原,回到本有的家乡。

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 体性皆无尽

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首偈颂是说众生的心是重重无尽,佛才说重重无尽的法。好像心和佛是这样,好像佛和众生也是这样。应该知道佛和自己的生灭心,体性都是无穷无尽的。
若人知心行 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 了佛真实性
假设有人知道心和思想是这样,能普遍造出一切世间的境界。若能在俗谛中找到真谛,在妄上找到真,返本还原,这个人就能见到佛,而明了佛的真实体性。
心不住于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就是真如,也就是如来藏性。这个心,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也不在中间,所以才说“心不住于身”。身是有形相,心是无形相,遍一切处。也就是“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的道理。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也可以说“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一样的意思。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又可以说“冰不住于水,水不住于冰”。冰不是水,水不是冰。可是由水能变成冰,由冰能变成水。所以说“真中有妄,妄不现真”。在真心中有妄心,在妄心中不会现出真心。所以才说“身亦不住心”。可是身和心互相依持,而能做出种种佛事。这是事理无碍,圆融周遍的法,自在未曾有的境界。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假设有人想要明了知道十方三世一切佛,应该观察法界性,法界就是真如实观,唯心识观。一切的一切的境界,都是唯心所造出来的。
现在讲个公案,在唐朝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有位出家人,名叫王明干,是洛阳人。虽然出家修行,但无戒行,又不修善。有一天,因病而死,被无常二鬼,引导到地狱门前。他遇到一位和尚(地藏王菩萨)教他一首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令他念诵,可以解除地狱之苦。
于是他专心念诵,来到阎王殿时,阎王见他头上放光,乃问他:“你在生前做些什么功德?”答:“我只念四句偈颂。”阎王又问:“是哪四句?念给我听听!”他念着这四句偈颂的声音,所到之处,凡是受苦的人,皆得解脱。阎王因他有此功德,令他还阳,宣说此偈颂。
王明干死后三日又复活,忆记此颂,乃向空观寺僧定法师询问,此偈出自何经?遂在《华严经》此品查出。诸位试想想:单念《华严经》的一首偈颂,就有这样大的力量;如果能念会此经里全部的偈颂,当然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元音老人:空无十八界,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

法身虽然无相,但法身不是顽空,它是妙有真空,是客观存在。所以,它能生万法,能应物现形、随缘起用。就象镜和影一样,因镜光故,能现诸影。又因镜、影不相离故,则说镜即是影、影即是镜。但影子毕竟不可得,绝不能执着影子为实有,把影子执实了,错认影子实实在在就是镜子。所谓“影即镜”者,是取其“不离”之意而已。因为离镜就无影、离影就无镜,所以才说,见影即是见镜。法身和色相亦复如是。色相固是法身所显现,但色相无自体、无自性,皆因缘所成,犹如空花水月般不可得,不能执为实有,更不能把这些色相实实在在地当作是法身。一切色相只不过是法身显现的妙用而已。教下把色相和法身的关系谓之“不即不离”。不即者,就是说色相不过是幻影,并不即是真实的法身。不离者,是指离相无性、离境无心,犹如离影则无镜、离波则无水一样。这个“不即不离”,旨在说明心性和色相的关系。我们人的真性是非有而非空、非空而非有的圆妙灵性,既不着有、也不着空,既不着空、也不着有。说空之时,充满虚空、周遍法界;说有之时,一丝不挂、纤毫不立。若能这样应用、这样理解,方于真空妙有的宗旨有少分相应。更进一步讲,非但影子不可得、不可执着,就是镜子——我们的法身,也不可执着。因为一有执着,就有了偏向。一有偏向,就必有做作之处。宗下谓之“圣堕”。因为你执着了法身,就是法执,就不究竟了。

这里不妨再举一则公案,以资证明。有一次,雪峰义存禅师上堂示众,他说:“要会此事,犹如古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我们的法身、我们的真性,就象古来的镜子一样。为什么要比作古镜呢?因为我们这个法身是从无始以来就有的,而不是从今天开始,所以谓之古。又因光明无量、朗照十方、无有障碍故,所以比作镜。这面古镜应物现形。照多大的物,就现多大的影;照什么样的人,就现什么样的形——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义存禅师开示大家,我们的法身就是这样的妙体,就有这样的妙用。这时,他的弟子玄沙禅师站出来问道:“忽遇明镜来时如何?”这是说,开悟见性的人来了,又如何现呢?雪峰禅师说:“胡汉俱隐。”意思是一切相都没有了、都隐没掉了。玄沙禅师说:“老和尚脚跟犹未点地在。”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一切俱隐,但还有镜在啊!而且,一切俱隐并不是空无所有,而是妙用重重,般若味重重嘛。所以说,“胡汉俱隐”这个答话还不究竟。后来,有位老宿下语说:“打破镜来相见。”意思是,法身也不可执着,法身也化空无着了。

洞山禅师说“我今不是渠”,就抹掉了一切法相的影子,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一切都消殒无存、化为乌有了。非但如此,连我(即法身)也不立。非但不立法身,连不立也不立,所谓“非法、非非法”,这才是大悟、才是究竟。这个公案如此深邃,我们修道人也要这样悟、这样解、这样证。《心经》讲得很深刻,我们真能把《心经》研究通,佛经三藏十二部就都能透彻无疑了。

有些人可能对上面的公案,以及“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感到难以理会。禅宗讲的是无我无人,正象《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可是这里面又有渠又有我,这究竟成什么禅呢?所以感到晦涩难懂。大慧宗杲禅师未开悟时,在湛堂会下作侍者。他读了这首偈子也起了疑,“有个渠、又有个我,成什么禅?”就去问湛堂。湛堂老人说:“你更举看。”大慧宗杲禅师刚要开口举说这个公案,湛堂禅师一把把他推出去说:“你举话也未会。”湛堂禅师的真实用意并不是要大慧杲禅师把公案的经过始末举说一遍,也不是教他念念这么许多文字,而是在未举之前,一念不生时,看是什么?!一旦明白了这个真心,在这里猛着精彩,就是见性!

宗下公案的妙用,就是教你在起疑的时候,回光返照,照见本来,这就是悟道,这就是见性,并没有什么玄妙的地方。不要认为见性是有个什么东西可以看到。认为有东西可看到,那就不是。因为法身无相,它就是个灵知,有东西就不是了。但反过来说,虽然法身无相,但它是真空妙有,是个万能体,能成一切事,能生万法,能应缘起用,能应缘接物,所以,它又不离诸相。我们前面说过,这个法身真如,我们自己见到、证到之后,就等于做了主人公。那么,我们就不妨利用识神,令它听我指挥,用它来利生,用它来待人接物等等。我们可以利用识神做一切事情。假如光是真如佛性,就象镜子照物一样,如如不动,那么一切事情如何能成就呢?所以,镜子照物之后,分别影子就是识神的事情了。我们学佛修行,大家都要见性,诸位要来听法,这都是在利用识神,是主人指挥这个仆人做事。所以,认识了真性之后,并不是僵硬地死守,而是活泼泼地起无穷妙用。你识得主人之后,能利用仆人,仆人也就不离主人。这样,处处皆是真心的妙用。真正识得真性之后,一切色相、一切事物都由你指挥、由你使用,也毫不粘情着物。不着相就是起妙用,这叫大机大用。《金刚经》显一物不立、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弥陀经》显妙相庄严。这就是说,由真空之体能起妙用,且妙用无边。所以,妙相就是真空,真空就是妙相;庄严就是无相,无相就是庄严。妙相庄严就是真空无相。

综上所述,《心经》所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段文,是破凡夫知见的。佛慈悲心重,希望凡夫能从执着这十八界为实有的迷误中醒悟过来,认识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根本就是空无所有,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从而悟到本来,当下见性。此乃是佛以悲心救度凡夫脱离迷情也。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周邦彦

《六丑》
鉴赏
 

这首词并非泛泛咏落花,而是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词写得极有特色,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颇值一读。

  词作上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开首二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点明时令、主人公身份,抒发惜春心情。“试酒”,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于四月初开煮,九月初开清,先至提领所呈样品尝,然后迎引至诸所隶官府而散。”这里用以指时令──农历四月初。长期羁旅在外的词人,值此春去之际,不禁发出虚度光阴的感叹,写来含浑而不显露。“正”字、“怅”字直贯全篇。“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过翼”,以鸟飞作比喻,形容春归之迅速,这三句一句一转:“愿春暂留”,表示不忍“虚掷”,珍惜春光;“春归如过翼”,春不但不留,反而逝如飞鸟,竟成“虚掷”;“一去无迹”,不仅快如飞鸟,更无影无踪。“一去”二字,直说到尽头,不留余地。随着句意,惜春之情愈转愈深。周济评曰:“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以下如鹏羽自逝”(《宋四家词选》)。以上五句写春去,是题前之笔。接下陡然提出:“为问花何在?”一笔喷醒,又轻轻顿住。谭献认为:“‘为问’”三句,搏兔用全力”(《词辨》卷一)。陈廷焯指出:“……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满纸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白雨斋词话》卷一)。其实从下句“夜来风雨”至上片结束,皆从此一问而出,振起全词。“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二句,正面写落花。“倾国”,美人,这里以之比落花。以美人比落花,唐代即有。沈亚之《异梦录》:“王炎梦游吴,同葬西施。”韩偓《哭花》诗:“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这里本应说吴宫,但为律所限,故借用“楚宫”。这三句既写因夜来风吹雨打,使落花无家,更写由于落花是无家的,所以虽有倾国之美姿,也得不到风雨的怜惜。这里是人与花融合来写,以花之遭际喻羁人无家、随处飘零之身世。这三句一开一合,一起一伏,很好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钗钿堕处遗香泽”以下六句,大力铺开,尽情写蔷薇谢后的飘落情况。“钗钿堕处遗香泽”,这里是以美人佩戴的“钗钿”喻落花,化用徐夤《蔷薇》诗:“晚风飘处似遗钿”句意,零落之余,只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落花飘零是惨景,而以“桃蹊”、“柳陌”来衬托,却显得极有情致。接下侧写一笔:“多情为谁追惜?”“为谁”,即谁为。春去花残,观赏者都已散去,应不再有多情追惜之人了。“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二句一转,蜂蝶无知,不知“追惜”,然而它们却以媒人、使者的身分“时叩窗隔”,似乎在提醒室中人去“追惜”。通过以上描绘,把蔷薇虽然凋谢而香气犹存,春天虽然逝去而值得追惜之情景写得韵味盎然。词作上片特用问语“为问花何在”、“多情为谁追惜”,加以强调,以突出“无家”与“无人追惜”之意,由此见出内中隐含词人自己的身世遭际之感。

  词作下片着意刻画人惜花、花恋人的生动情景。“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开首二句起衬托作用,以引起下文。词人不忍辜负蜂蝶之“时叩窗隔”,于是走出室内,来到东园,只见园内花事已过,碧叶茂盛,一片“花落”后“岑寂”的景象,也是“光阴虚掷”、春天“一去无迹”之实况。“静?珍丛底,成叹息,”写人惜花。为了“追惜”,词人静静地绕着蔷薇花丛,去寻找落花所“遗”之“香泽”。“成叹息”三字总括一切,承上启下。“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三句,为一叹,写花恋人。花已“无迹”,但有“长条”,而“故惹行客”,话别“牵衣”,有同病相怜之意,也写出“行客”之无人怜惜、孤寂之境况。无情之物,而写成似有情,虽无中生有,却动人必弦,感人至深。“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四句,为二叹。在“长条”之上,偶然看见一朵残留的小花,词人以为这就是打算与其话别者。虽然“残花”本不是“簪巾帻”之物,然而“行客”却颇受感动,故“强”而“簪”之。然而这哪里比得上它当初盛开时插在美人头上之妩媚动人呢?残英强簪,令人回想花盛时之芳姿,映带凋谢后之景况,有无限珍惜慨叹之意。这既是慨叹花之今不如昔,更是慨叹自己的“光阴虚掷”、“人老珠黄”。词作写至此,词人如梦初醒,似有所觉悟,又有无可奈何之感。最后三句“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为三叹。词人因终不愿落花“一去无迹”,所以又对花之“漂流”劝以“莫趁潮汐”,冀望“断红”上尚有“相思”字。如若落花随潮水流去,那上面题的相思词句,就永远不会让人看见了。“何由见得”,即何由得见,流露了依依不舍的深情蜜意。这里活用红叶题诗故事,借指飘零的花瓣。对以上所写,周济评曰:“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宋四家词选》)。末句复用问语,逆挽而不直下,拙重而不呆滞。谭献曰:“结笔仍用逆挽,此片玉之所独”(《词辨》卷一)。

  这是首“惜花”之词,更是首“惜人”之作。全词构思别致,充分利用慢词铺叙展衍的特点,时而写花,时而写人,时而花、人合写,时而写人与花之所同,时而写人不如花之处。回环曲折、反复腾挪地抒写了自己的“惜花”心情,又表露了自伤自悼的游宦之感。黄蓼园曰:“自伤年老远宦,意境落寞,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奇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极而天工生矣。结处意致尤缠绵无已,耐人寻绎”(《蓼园词选》)。评论较妥切,可参考。
#传统文化大讲堂##诗词百科##诗词欣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17娃呀小水滴公益夏令营# 今天[心]“成长的力量:2017小水滴·娃呀公益特训营公演 ”如期举办陕西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人力资源部副主任杨芳西部网副总
  • #背景图[超话]##cc美图# 也不必美成这样今天的我对自己说 今天也要加油 下一站上岸 水逆结束咸鱼翻身 欢迎光临我的快乐 你可能配不上我 翻朋友圈不如找
  • 下奶中药反馈[玫瑰][玫瑰]宝妈追奶成功,逆袭奶牛一枚之前宝妈一直再追奶,用了超多的东西追奶一点用没有,4个月的时候同学介绍来的,吃完我家中药奶水越来越多,现在
  • 所以在主力拉升前要有个试盘的动作,就是试试目前的位置能不能“挑”得起来,如果拉不起来还会继续洗盘,用来减轻“重量”一旦该票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有了人气,就会呈现合
  • 14.想勇敢一次但我就是胆小鬼。[笑cry]这孩子对冰淇淋是有什么执念呢!
  • 其中,作为两大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承载地,南方财经大厦数字金融产业园作用特殊。其中,作为两大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承载地,南方财经大厦数字金融产业园作用特殊。
  • “強がり”からじゃなく,并不是在逞强,星屑みたいな ひと粒の出会い,茫茫人海中 我们相遇了,次の光ならすぐそこに,下一道光芒 就在不远处,そうだよ 悲しい顔をす
  • 4.关于LXX(5.20当天已经联系我道歉,这个妹子觉得为什么后续要提到她,因为她一直上蹿下跳的为自己的朋友辩解,可惜无论是他说的也好,他朋友说得好都是错的。而
  • 该款户外便携座椅不仅展现了劳斯莱斯汽车近乎极致的工艺标准与设计本质的相互融合,更重新诠释了对于当代世界需求的契合。该款户外便携座椅不仅展现了劳斯莱斯汽车近乎极致
  • 中医说心脏属火,九毒日来到之际,天炎地热,压迫人体,易使气血旺于心经,致心火旺盛,这个时候,心脏其实就受困于火毒,人容易感觉到困顿、燥热,舌尖发红、有浓重的口气
  • 【法国护发品牌「Ma Coifeuse Afro」获新一轮融资】详情点击:近日,法国护发品牌「Ma Coifeuse Afro」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由欧舒丹集团
  • 中国音乐的力度因为来自其深度,故中国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只给你深心的陶醉,而很少会给你付诸形体动作的冲动。西乐的“深刻”是静态的、固定的、明晰的,是可以诉诸理性观念
  • 弗里德金家族明白作为他们保持低调是对的,作为老板你不能被激情所困,你要保持冷静和专注,让别的人去展示激情就行了,弗里德金已经向人们展示了他们是关心俱乐部的,罗马
  • 站在以前晨读的走廊上,抬眼是一片空旷的田野,跟以前一样的风从山的另一边滚着草,千里迢迢赶来,我朋友感慨说:不管什么时候回想起来,十七岁真的是浪漫美好第一名。
  • 关于BTS粉丝说EXO17年偷奖的事1.BTS某大粉数据中EXO四辑对比和BTS两专对比(一起发挂了我就分开了)2.2017年UWC销量排行榜3.部分BTS粉丝
  • [衰]→_→痛风虽然常因饮食不注意诱发,但并不是吃出来的,而是「喝」出来的。[衰]据调查数据显示,痛风正趋于年轻化,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2、30岁的年轻
  • 12、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你别管别人爽不爽,你该怎么做怎么做,有些人注定只会陪你走过一段路。23、不管是谁呀,从心底都认为自己是最牛逼的,
  • 酷我音乐用微博、微博青少年模式,还能投4票❗️❗️❗️畅销也不行,单曲购买 每个号 三个平台都要买,畅销可以到95左右的❗️❗️❗️收听人数也不够❗️如果没空打
  • ​为此我别扭了好一阵儿,突然有那么一天我看到一张截图,是知乎上的问题,问如何形容尚九熙何九华的关系,看看别人家都是什么老夫少妻啊,父子养成啊,老房子着火啊之
  • 成均馆大学共有6个专业位于前50强,20个专业位于世界百强 ;得益于三星电子在半导体领域的巨额投资,该校在纳米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实力位于世界前列,而中芯国际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