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问题的八个渐进过程」
作者:梁漱溟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
[爱心]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爱心]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爱心]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
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爱心]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
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我总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样判断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爱心]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你见到的意见越多,专研得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说肩背上负着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没有什么,那就对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甚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
反过来说,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让一个没有学问的人看见,真要把他吓坏了!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爱心]第六层境界:运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里面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没有问题。
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爱心]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爱心]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

#禅海蠡测#病中是最好用功的时候。……你生病了,身体随时觉得难受,你不想它,你的思想还在想别的,想喝茶、想欠了人的帐、想怎么做生意赚钱,可是你身体还是感到难过,这个是念,念是念念不会忘的。这些心理状况,身上的感觉,一定要分析清楚,深入研究佛学佛经对自己才受用,不然何必浪费时间研究这些?要研究这些东西,是对自己的生活生命有用处,所以才花时间作这个学问。

有疾菩萨应该怎么样调伏其心呢?

「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这难办了,所谓明心见性,是心的道理。上面是说如何调伏其身,如何调伏其念,但是不论身体也好,念头也好,自己如何安慰、解脱,都在这心的范围。现在又讲如何调伏其心了,又重复了。「不住其中」是使这个心不在病中,很难了。我们生了病,普通感冒发烧还不算痛苦,假使生重病要开刀,像小说《三国演义》,写关公手臂中了毒箭,需要刮骨治疗。关公没有上麻药,一边让华陀刮骨,一边还在跟人下棋,他有修养的,用下棋把精神移开了,这是小说写的。世界上也真有这种人,一九四八年在基隆,我一个侄子在工作时,胳臂被机器夹伤了,那个时候那个地方的医疗条件是很落后的,不像今天。当时他被送进医院,医生说要切断,但是没有麻药。这小伙子壮得很,就说那切断吧!结果人家要找绳子把他绑起来,他说不要绑了,我不动也不叫就是了,切吧!结果血都流了好几桶。我当时不在场,后来问他痛不痛。他说怎么不痛呢?痛又能怎么办?有什么好叫的?只好咬着牙不叫了。我过去在大陆也看过,部队里的年轻人,说勇敢真是勇敢,死就死了,乃至有的土匪被拉上刑场还在笑的。不管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会调伏其心,把心拿开了,太不容易了。

现在的青年人有许多的毛病,经常身体不好,都是自己心造的,心理病。你能够调伏其心,不会生心理病的。如何「不住其中」,此心不在病中,很难的。如果你有个头痛牙痛的,你能空得掉吗?做不到的话你学佛都是空话,自欺欺人。佛学是非常实际的东西,你用不上还搞这个东西,不是浪费时间吗?

如说完全「不住其中」是了不起,真解脱了,真达到空了吗?不是的,还是要用一点功夫的,要住在调伏其心。这是菩萨行,但还没有成佛。你纵然随时可以把心拿掉,空了,跟病脱离关系,但你不用一点功夫,不用一点定力,是做不到的,所以还是在用心中。不住其中,还是在用心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反过来讲,这个时候还是在调伏其心,还要用力用功,才能做到与病脱离关系。理由在哪里?

「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住在不调伏心的,是凡夫,是一般笨人。普通人生病,当然是痛苦了,痛起来就叫哎哟,这个很自然的。但这是愚夫心,跟着现象走,不调伏心就是普通人的心理。

声闻,就是小乘,他有禅定功夫,腿一盘,空了这个念头,就没有感觉了,把身和心分离。他把病用心理的影响压下去,是把受阴的感觉压下去。这时病还是病,肉身还没有转。纵然此身得到神足通了,五种神通具备,仍然没有办法逃过生死。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圆悟勤出家以后,就跟着一个法师学教理,以他的天资,佛学的道理通透极了。这时,有个机会来了,他生一场大病,病得快死了。……圆悟勤活过来以后,觉得佛学到此时什么用都没有,深深感觉研究学理,不能了脱此事,必须要修持。他对师父表示,要另投明师,走修证的路子。《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而他认为当时念经是声色中求,于是他走了,到当时禅宗很有名的真觉胜禅师那里去求法。真觉胜禅师是悟了道的,名望、道德、修持功夫都很高,圆悟勤去看他时,他正在生病,膀子上生疮,很痛苦,疮烂了,流出血来。圆悟勤一到,向他跪下求道,真觉胜指着疮上流出来的血说:“此曹溪一滴法乳。”圆悟勤一听,得了道应该了生死,结果生大疮。这且不说,流出来的脓血,脏兮兮的,还说是曹溪法乳,怎么不怀疑呢?这就是话头。圆悟勤给他说得愣住了,师父!佛法是这样的吗?这个老和尚一句话都不答,这是最高的教育法,禅宗的教育法,决不答复你,把你围起来打。老师的答案,对你没有用,修道学佛,要自己找答案求证。

圆悟勤找不到道理,只好走了。离开四川之后,他参访的都是宋朝第一流的大禅师,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真修持真悟道的人很多,圆悟勤参遍了各处,后来找到晦堂禅师。晦堂一看到圆悟勤,就告诉大家,将来临济一派的道法,就在这年轻人身上,等于预先给他授记了。有时候鼓励人也不是好事,这句话使圆悟勤中了毒,他想老前辈都说我了不起,结果就狂傲了起来。后来到了五祖庙,住持是有名的五祖演,比起其他禅师,算是较年轻的一个。圆悟勤把自己平生所学的佛学,用功的境界,统统与五祖演讨论。但五祖演却从未许可过他一句。他气极了,不但大吵,连三字经都骂出来了。五祖演说:克勤,你骂也没用,你必须要再生一场大病,寒热交侵,前路黑茫茫的那个时候,你才会想到我这个老头子的话没错,你去吧!

圆悟勤走了以后,到了江浙一带,至金山寺,大病来了,他把平常的佛法,《金刚经》、《楞伽经》、《楞严经》的道理都拿出来;然后把平常用功的境界,气脉、玄关等等也都搬上来,但是抵不住病,更抵不住生死。这一下他哭了起来,才发了愿:假如我不死,立刻要回五祖演那里去。总算后来病也好了,立刻回去对五祖演说:师父,我销假回来了。五祖演很高兴,也不问他是否生过病,只叫他去禅堂,一方面当他的侍者,正式用功以外,一方面也可以出入方丈室,侍候五祖演。

这里有个问题:传记记载得相当清楚,他很用功,也有许多境界,平常打坐也放光,也动地,俨然得道的样子。但这是不算数的,一到了死关,六亲不可靠,父母儿女也不能替代你,什么钞票、地位也救不了你,黑茫茫的,阿弥陀佛也救不了你,想念佛都没力气了。当你鼻孔加上了氧气罩,那时,你抵不抵得住?平常佛法讲得天花乱坠,这时却没有用了,这个事实是真的,他到了这时才回转来。圆悟勤一生得力处,就是几场大病。不要以为我们现在还年轻,体力、精神还好,有一点境界,有一点功夫,又会搞佛学,又有一点思想,但这些都没有用的,到了那个时候来不及了,只有哎哟哎哟叫的份。

那时的圆悟勤,起码已有十几年的用功,佛学也通,功夫也不错,自己也认为悟了,结果大病一场,差一点过不去了。还有一个问题,真觉胜老和尚的曹溪法乳,这个话头一直挂在圆悟勤心里,没有解决。再说这个道究竟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说气脉通了你就得定,那是唯物的;没有这个身体的时候,气脉依何而来呢?如果气脉通了就是道,那修个什么道?那是唯物的。如果说一切唯心造,那我们坐在这里,要它任督二脉通就通,结果想它通,它还是不通,这又怎么唯心呢?若说功夫要慢慢等待,等生理自然的转化,那不是唯物吗?如果是唯物,那还叫修道?这些都是问题,如果你认为气脉搞通了就是道,那时玩弄生理感觉,与道毫不相干。

有一天,圆悟勤的机会来了,有个提刑(官名,等于现在的最高法院的首席检察官)是位居士,来看五祖演,问佛法心要,五祖演禅师对他说,你曾读过香艳体的诗吧?我问你,唐人有两句香艳诗:“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这诗出自《唐人笔记》霍小玉传,古时候小姐想通知情郎,没有机会,故意在房里叫丫头的名字,实际上是叫给心上人听的,表示我在这里。和尚讲禅,讲到这里去了,而且只提这两句,那位提刑就悟了。

我们念《金刚经》也是呼小玉,念《华严经》也是呼小玉,频呼小玉原无事,通过经典我们要认识这个,现在讲课也是“频呼小玉原无事”。

这位提刑悟了,当然,悟有深浅,五祖演对他说:“达到这里,还要仔细参。”讲这段话时,圆悟勤刚进来,看到师父在接引人,便抓住机会,在旁边听。这时便接上问:“这位提刑就这样悟了吗?”五祖演说:“他也不过只认得声而已。”换句话说,懂是懂了,不过只有一点,没有彻底。圆悟勤再问:“师父,既然只要檀郎认得声,他已认得声了,还有什么不对呢?”……

五祖演眼睛一瞪,问他:“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聻!”圆悟勤给他这一喝,魂都掉了,然后回转身就跑。这个时候很妙了,用功没有得到这个经验,是不知道的。这时候,真是茫茫然,自己的身体也忘掉了,他回身就跑,一路跑出来,跑到山门外面,看到山门外面一群野鸡停在栏杆上。这个小和尚咚咚咚大步跑出来,野鸡一听到声音,就展翅飞了起来,听到野鸡的鼓翅声,圆悟勤真悟了便说:这岂不是声吗?不过悟了以后,还有一大段功夫路子要走,悟了以后还是要修的。

圆悟勤写了一首悟道偈子,呈给五祖演,也是香艳体的。这也是个话头,他们师徒本来都是戒律森严的,现在都在作香艳体的诗,岂不是犯绮语戒吗?

金鸭香销锦绣帏
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
只许佳人独自知

五祖演这一下高兴了,说:克勤啊!成佛作祖是一件大事,不是小根器所能谈的,你今天如此,我都替你高兴。从此老和尚遇人便说,我那个小侍者已经参得禅了。到处宣传,圆悟勤的名声从此传出去了。

上面是圆悟勤的悟缘,处处都是话头。

——《如何修证佛法》 https://t.cn/zRcvQfu

诸葛亮说:“勿以身贵而贱人。”
一个人可贵之处,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寡,学识的深浅,而在于他是否懂得尊重他人。
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把优越感写在脸上,而是将谦卑装进心里。
只有当一个人无比深刻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对人产生体谅,学会尊重别人,时刻保持一颗慈悲心,不轻易责难别人。

01
有修养的人,都懂得尊重他人。
人际交往中有三种态度:俯视、仰视和平视。
俯视者态度高傲,目中无人,小看别人;
仰视者性格软弱,小心谨慎,看轻自己;
平视者不卑不亢,既对别人恭敬,也令自己庄重。
真正高贵的人,往往不会炫耀自己的身份,不会以“打压”别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
曾看过一个视频:
有一辆三轮车蹭了一辆宝马。
宝马车下来个男子,穿着一身名牌,长相彪悍,把骑三轮车的大爷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男子看了一眼自己的车,转身就在车上拿了一根铁棍下来。
看到此情此景,众人都以为他要报复,暗自为大爷捏了一把汗。
可出人意料的是,宝马车男子只是往三轮车上刮了一下,便风轻云淡地对大爷说:“扯平了,你走吧。”
活明白的人,往往都专注自身的修行中,正如上面那位宝马车主一样,他不在乎别人以貌取人,他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而那些内心空洞的人,才迫切地希望通过各种标签向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
仓央嘉措说过:“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活得通透的人,才不会看轻别人,看重自己的身份。
他们深知,要想让别人发自内心地恭敬你,你也必须懂得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

02
做人最忌讳的是,不懂尊重别人。
主持人孟非曾言:“所有的优越感都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家族、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力,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
太有身份感与优越感的人,不过是欠缺同理心,不懂换位思考的自私愚昧之人。
若只是为自己考虑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不过是自陷深渊,自己孤立自己。
需知,从外部做出比较而获得的优越感,容易让自我陷于膨胀当中,会自负,看不起他人,渐渐地,朋友、家人会远离。
从内比较,即自我比较得出的优越感,能够清楚的知道人与人的差别不在具体的财富,而是在于认知和自我修养上。
人走在社会上,刚开始或许要靠本事吃饭,但越往后走,越是要依靠口碑和声誉。
一个人的口碑和声誉是如何积攒的?
都是从尊重别人开始的。
一个人若能顾及别人感受,将心比心,体会到别人的不易,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
每个人生而平等,没有谁会比谁更高级,学会尊重别人,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03
不懂尊重别人,会毁掉你的生活。
身份,只是一个人的标签,就如同名字一样,只是代号而已。
若太过在意这个代号,便是画地为牢,是一种无形中的束缚,导致自己进不了,也退不了。
就像之前重庆打人保时捷女司机的事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7月30日上午,重庆渝北区某街道上,一位驾驶红色保时捷的女司机,在斑马线上违规掉头。
因为掉头,扰乱了交通秩序,女司机与另一辆车的男司机发生了口角。
口角中,女司机突然给男司机一耳光,男子反手还击,女子头上的帽子被打飞。
随后,人民日报微博发布消息,该女子因违章被罚款250元,扣2分。
正如一位智者说的:“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而且有征兆的。”
为什么女司机敢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没有一点迟疑?
经网友深挖,原来,女司机的丈夫是派出所所长,无形中给她一种身份感,自觉高人一等,养成了她强势的性格。
身份感太好的结果就是,她的丈夫被立案调查,最终被免职,自己也要面临各种舆论压力,可谓是一地鸡毛。
由此便发现,一个人,若总是太在意身份,往往会助长自己的傲气。
傲气一旦产生,便会为自己埋下隐患,种下恶果,很多事情都容易行差踏错,最后导致自己,甚至是家人为这份恶果买单。
为人还是谦逊点好,千万不可自持身份,傲慢无礼,这样只会显得你没有教养,甚至还会为自己带来灾祸。

04
《一代宗师》有句话很值得回味:
人这一生,要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见了众生,明白了众生相,所以宽容;
见了天地,体会了伟大与渺小,所以谦卑;
见了自己,感受了本我和真我,所以豁达。
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往往有一颗慈悲心,诚知一切都值得被尊重。
因为每个人都不想被粗糙对待,只有把别人当自己,你才能获得更多快乐。
多一份共情和尊重,才能让这冰凉的世界,体会到多一点温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人物创意工作室# 2021.12.09 湘潭建设路口相机:Canon 850D镜头:小痰盂 18-50mm晚上9点拍的小姐姐很上镜很美,夜晚拍照尽量补光尽量
  • 检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人员提出要求:一是要求参建单位要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封闭管理、实名制登记、从业人员健康监测、重点人群的风险监测预警措施、施工现场食堂食品安全。
  • 感谢品牌邀请,让我们有机会与王嘉尔一起探寻充满魅力的卡地亚JUSTE UN CLOU系列作品,王嘉尔 X 卡地亚 一起重新#钉义自己# #重新钉义王嘉尔#看
  • 滑浚站南站房综合服务中心,它的设施设备与北站房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它的背景墙为滑县明福寺塔。滑浚站南站房,地处安阳市滑县,南站房内装融入了古建结构、瓦岗寨遗址、
  • 人心里不要装那么多东西,这样才会快活自在。人心里不要装那么多东西,这样才会快活自在。
  • 让我们一起致敬英烈,寄托思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他们献上一束花→何勇同志17岁参加公安工作,牺牲时,才22岁。1990年11月5日晚9时许,何勇同志在韶关市
  • 两种不一样苦难度的人生是你非要放一起比,轻描淡写淡化了马天宇承受的一切。马天宇妈妈不离开他也要打工也要住地下室,所以他活该被你当工具人去衬托别人?
  • #每日一善[超话]# [绿丝带] #阳光信用# [绿丝带] #每日一善# 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
  • 张宏伟指出,企业要充分发掘“汉诺故事”文化内涵,持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坚持“一产向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端”高标准规划布局体
  • #每日一善[超话]#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到补短板上来,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
  • 【山东“长寿之乡分布图”出炉 枣庄山亭上榜】#大众看枣庄# 记者从山东省老龄办了解到,全省高龄老人增长速度明显加快,80岁以上老年人达261.5万,100岁以上
  • 此时正值中午,户籍民警暖心地为两名男孩买来午饭,并陪着他们用餐,期间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回忆起了自己的名字叫曹某辰,户籍民警迅速利用户籍系统进行查询,很快查找到了
  • 特别提醒:为防止风险外溢,省外来返迁人员,在两次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少出门、不聚集,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活动。尤其是与已公布的阳性人员活动轨迹
  • 持续推动金融辅导扩容,截至6月末,已分别为有需求的1210家“专精特新”企业、289家环保企业、360家上市后备企业解决融资302.3亿元、83.3亿元、152
  • 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奇特景观。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标志山,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
  • 但是,“双11”之前的一段日子让消费者表示左右为难,很多人觉得当有心仪的商品时,早买早享受,但是又怕被“双11”价格“伤害”;可如果熬到“双11”又怕价格并没有
  • 节前在一些平台上看到一些买医疗的基民比惨了,当时觉得医药医疗会来一波大的行情,可是只是想,没有付诸行动,确实是没有大魄力格局小了!✤更多福利内容请看长图,永久坐
  • 威海最低温将降至10℃】#山东局地最低温将降至10度左右##9月19日山东新闻# 9月18日16时,威海市气象台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号,受今年第14号台风“南玛都
  • #生鸡蛋里发现一截“鸡肠子”# 专家:煮熟仍可吃】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记者 张婧 报道:10月6日,家住武当山的范女士向十堰晚报秦楚网新闻热线8110110报料
  • #春风社学堂[超话]#张良在没有得道素书之前是个莽夫愣头青,当他遇见黄石公时能做到为人谦恭,尊敬长辈,有一颗仁爱之心,黄石公才肯把素书传给张良反观我自己如果我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