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女孩连续熬夜加班猝死#每年都会看到很多类似因为工作熬夜加班猝死的新闻。今天我就详细聊一聊关于工作的哲学吧。

在女孩猝死之前,据说加班的时长,已经是堪称恐怖的程度。

这件事,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

1、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非生活的全部

我们之所以工作,当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可,工作仅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非全部。很多打工人为了所谓的更好地生活,不停的工作,不断的加班,熬夜,目的就是住上大房子,给家人更好地物质生活。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生活的追求和欲望是不会停步的,也就是当你一个月赚 2 万的时候,你会想着我要更努力工作,争取一个月赚 5 万;当你住上 100 平的房子的时候,你会想着我再努努力能住上一个 200 平的大平层,当你住上 200 平的大平层的时候,你会想着,我可能再稍微努力一下能换一套别墅。

就这样,在欲望不停的驱使下,你就忘记享受生活,只会不停的工作。

我就陷入过这样的怪圈,不停的工作,不停的给自己压力,只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当把所有时间给工作的时候,你并不会给自己留下享受的时间,当你感觉自己赚够钱,意识到该享受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一定是疾病缠身,拖着一个病体了。

我现在的工作状态就是:随遇而安,每天都会给自己预留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我现在已经把晚上时间留出来了,就是和孩子玩,陪孩子遛弯,很开心,很幸福。

而且,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就应该选择可以让自己开心快乐的工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太多的人,为了钱,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当你不喜欢这个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很痛苦,工作就会很累,这是为了什么呢?

有时候,真的是需要平衡一下自己的心态,学会知足常乐。

2、中野善寿的工作哲学:人才是中心,公司不过是工具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是中野善寿的《拼命活在顺其自然的瞬间》,这本书给我很多启发和思考,我特别喜欢中野善寿这个人的生活哲学,他对公司和员工的关系有一段论述,他说:公司不过是个办公场所,不热爱公司也没关系。

他说:工作是为了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 “为了自己”,而不是 “为了公司”。“为了家人” 这个理由也有点儿怪。

一个人之所以会做眼前的工作,是因为他喜欢,并且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公司本来就是人创造出来的体系,是人为了快乐工作而使用的工具,并非一早就存在于自然界中,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办公场所。如果人被公司驱使,就着实本末倒置了。

在我看来,一个人为了公司而不惜伤害自己的行为有些奇怪。强迫别人热爱公司也不大合理。

我不是在提倡要冷漠地对待工作,而是想呼吁大家要先意识到 “人是在给自己打工”。如果有段时间你想沉迷工作,那么加班到再晚都可以。我年轻时就有类似的经历,会彻夜留在公司加班,但那是因为无论如何都想当天做完某些工作,因为想做才那样做,所以丝毫不觉得痛苦。我并非在工作中挣扎,而是沉醉其中。

人才是中心,公司不过是工具。请大家不要弄错两者的关系。

中野善寿的工作哲学就是:学自己做喜欢的工作,享受工作,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当工作痛苦的时候,生活也不会快乐。

其实,人这一辈子很短,如果总是为了自己的贪欲,不断的工作,最后,当自己老了,回过头来看的时候,你会发现,在自己最青春年华的时候,自己没有好好享受生活,全是熬夜拼命的工作,这也挺可悲的。

3、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在《人生设计课》这本书当中,一直在强调: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书中说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就是事情,这也就意味着事情是永无止尽的,永远也做不完,所以,享受过程才是快乐的根本。

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写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叫《有限与无限游戏》,从这个角度讲就是: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无所谓输赢。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一个难题上纠结,做人和做事,哪一个更重要?内在真实的我,还是忙碌的、成功的那个外在的我?到底是哪一个?人生设计认为这种两分法是错误的。因为生活是一个永远无法被 “解决” 的问题,你只有全力以赴地走下去,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人生总是在不断前进,从现在走向未来,变化永远存在,每一个变化都会带来一个新设计。人生不是一个结果,它更像是一段舞蹈。人生设计就是一系列优美的舞蹈动作,不到最后一刻,人生永远不会终止,人生设计也是一样。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很多人为了追求所谓的结果,那个看似的成功,可能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坚持,非常辛苦,可能到头来,当一个人从世界离去的时候,还没有成功或者刚成功,没有来得及享受,那这样的输赢和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们要学会在过程当中设计人生,享受过程,而非执拗于结果。你可能就会变得很快乐。

如果大家对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不能理解的话,但是下面一本书当中的一个观点,大家肯定都理解。

4、时间有限,工作无限

也是我今年读到的一本书《卓越基因》,在这本书里有一段话,真的是让人非常顿悟,书上说:时间有限,而工作无限。无论我们有多少时间,都能被工作填满。因此,想做到高效多产,必须妥善管理好时间,而不是工作。我们要问自己的最重要的问题不是 “我该,做什么事”,而是 “我准备怎样安排我的时间”。

听上去主次不分,对吧?但是只要稍加思考,你就会发现这段话对极了。工作量,大家的作量可能都被无限扩大了,无论如何,工作都是做不完的。阿奇蒂在他的著作《作家的时间》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他说:如果你的工作做得好,它就会带来更多工作。因此,“完成工作” 这个概念是自相矛盾的。这种矛盾极其明显,也极其危险,它可能会让一个人精神崩溃。因为它带来的压力会引发错误的想法和行为。

确实是这样,你完成了一个工作,马上就会紧跟着下一个工作,工作永远都做不完,而且完成结果带来的快乐只是短暂的,过了一天,新的工作来了之后,上个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就没了,又投入了新的工作中,如果你学不会安排时间,无法享受过程,你这一生快乐的时间可就太少了,而且你是一直被工作推着走的,而不是主动安排时间,如果这样,自然就不会有时间去做一些自己特别想做的事,因为现实的任务,一直都做不完,接连不断。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应该学会享受过程,而非追求结果。

我们的人生都被自己的欲望所支配,不停的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忘记好好享受生活。

5、公司应该有底线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这片土地上,996 很常见,大家都很痛恨 996 ,痛恨公司的压榨和剥削。我感觉 996 倒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只要钱到位,996 从某种层面上来看,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我在工作的时候,最不能接受的是熬夜加班,为什么?因为 996 ,无非就是工作时间长点,一周多一天的工作时间,最起码不太影响大家的睡眠时间,对健康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熬夜则不同,熬夜太伤害身体了。

看看现在,每年是不是都有很多因为熬夜加班工作而猝死的新闻呢?太多了,对吧?

现在的科技的多么的发达,很多公司都安装各种智能设备监控员工有没有摸鱼,有没有偷懒,有没有拉屎超时,咋就不用这些智能设备监控员工的健康和提醒员工休息呢?比如:智能设备或者系统监控到某一个员工这一周工作时长很长,对身体不好,能不能发出预警,让部门领导强制这名员工去休息呢?不要加班了,不要熬夜了。

你看,科技的两面性体现出来吧?总想把科技用在监控和惩罚人上,却不想着把科技用在保护人上。

现在的公司,人事考勤都是系统化了,哪个员工工作时间长,熬夜多,一目了解,就不能强制让他去休息么?

我感觉这种健康的提醒是公司的底线,也是公司的社会责任。

大家认为呢?#微博新知博主##鸿儒计划#

修行多年,还没认清自己的“修炼根器”,怪不得老修不上道!
——道人说道
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定,世上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上等根器,道理懂了以为到了。换言之,他制心一处都办不到,叫他打坐都坐不住,一天到晚在散乱中,随时随地在散乱,念头都控制不住,还自以为在学佛,不晓得自己是在造地狱之业。那么高的理固然懂了,但都是太用假聪明。我是否比你们聪明,不知道,但是我修法时,走的路子笨得很。我读经读到“如芭蕉”,硬买芭蕉来剥,一层层剥光了,才相信。这个道理很笨,你们一般人不肯走这个笨路,所以我经常说你们不踏实,理懂了是个理,你要再求证啊!佛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做不到无事不办,那么我先来制心一处吧,试试看。你们制心一处都做不到,还能够谈定吗?什么叫制心一处?外面的境界一动,你就东看西看,这叫什么制心一处?这是什么佛法?自己都不晓得反省,不晓得惭愧,还自以为是。过去的丛林,像这样子的话,就打棒子,赶出山门。
老实的修持,中等根器修法,先要把心境修得昼夜在清明中,先要修到制心一处,得正念而不动。这很难了,要没有散乱心,随时在正念中。什么叫正念?随时在快乐、光明、无念的境界里,正念而住。乐、明、无念不是念,而是境界,就是心理生理两种现状。比如你观“光”,这时一念光明;你观白骨,这时就是白骨朗然;你修止观,心息定住了;如果念佛,念到这一念没有散乱,也不昏沉,就是正念的念佛了。比如念咒,一念空境,昼夜长明,躺下也好,站也好,行也好,永远在这个境界里。上上根器言下顿悟的人,就是永远在这个境界中的。你以为悟了道就没有这个境界吗?那还叫做悟吗?没有用!要制心一处得正念,不是散乱住在乐明无念中。如果散乱,不能制心一处,那就犯戒,有过错;这个戒是根本大戒,比杀盗淫妄还要重。你们不管是否受过戒,只要一念发心学圣贤之道,如果你的心,不能正心诚意而住,已经犯戒了。我们天天要反省,一天有一念不在正念中,已经是犯戒了。等到你去犯杀盗淫妄才叫犯戒,那就太迟了。所以真修持的人,要刹那间都无散乱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得正念而住;而这个正念境界是乐、明、无念,这才叫定。
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沉;有许多道家、佛家中,都把大昏沉当作定,我已看了几十年。不过你们打坐姿势都不对,要身正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身都不能调整,身子都不正,怎能叫做得定?现在佛法都告诉你们,不散乱,住在乐、明、无念,同时三种平等,这个才是正念定。所以佛在《涅槃经》中说“常乐我净”,那才是真净土,才是真正的我。
“观修一切过失,皆由散乱而心不能制于一处。”观白骨观等等,要注意,你修观时,已经在散乱中了,因为你要想到脚趾头,或者玉枕骨啦,想这一念本身是散乱,观是利用散乱的这一念,把念集中起来。比如一团面粉散在那里,然后滴一点水,把面粉裹成一坨,把散乱心都裹起来,变成一团面,把一团面再变成一个馒头,所以修观的观想,本身就是一念。不错,这是以妄来治妄,那么你说要空嘛!那你先把妄念治住了再说;佛也告诉你制心一处,制就是制住,但是你修法要先会调整。
为什么不能定呢?因为我们散乱心多,如散掉的面粉,被风一吹都在飞扬,我们先下一点定水下去。所以《楞严经》也讲,你道理都懂了,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了不了生死,那叫干慧,像干面粉一样,风一吹就没有了。什么才不是干慧呢?要定水来滋润才是。我们修法集中在一点时,就是用定水,先把念头制服下来。有时观不起来,也不一定是因为心散乱,很难讲的,也可能因道理不懂。儒家讲的,过犹不及,都是病,太聪明与太笨都观想不起来;太用心反而观不起来。说观想时便观想,轻轻松松定在那里就好了,只是轻轻松松摆着,轻轻松松地制心一处;制心一处久了就叫做定,慢慢就有变化,程度一步一步深入。所以大家慢慢来吧,不要急。
“故生所依脉、气、明点及能依心等之诸障碍也。”因为心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而产生气脉、明点(包括精)的障碍,气脉等都是“所依”的境界;“能依”的本身是心。物质世界也是附属的,是“所依”,本身的主体是“能依”,是唯心。所以“主”是心,身体是“宾”。如果把气脉、明点认为是主,你就错了。一般学密宗、学道的,也多数都把这个观念弄错了。可是话说回来,你的心真能定了,就是“能依”能够定了,“所依”的自然会起来。如观足趾白骨,你“能依”的心定住了,“所依”的暖就起来了,“所依”的定久了,气脉自然通。
但是有了这个也不稀奇,这是所依的,不是能依。由于我们不能得定,因此气、脉、明点不起作用,仍旧是有生老病死苦的凡夫,没有办法转生老病死。如果你得定了,“能依”心明白了,“所依”的气脉、明点发起来了,但不随生老病死转,反而能转生老病死苦。所以修定很重要,不要玩嘴巴,自己没有证到的佛法,不要乱讲,讲不得,乱讲会有下地狱的罪。有一天你证到了这个境界,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功德,所以要求证。这段完全是讲工夫。
“第三义下根者。”下面讲钝根的人如何修。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上根或中根,你可能连下根都“根”不上,落在后面成了慢慢“根”。”下根调治其次第。看法、物品、缘起、三。总看法者毗卢法,跏跌、目定、气徐缓,定印、压喉、舌抵颚,眼看鼻尖气心均,生不昏掉无谬定。“
下根修是有次序的,先要学会目光专一,看一点,比如看佛像,佛像刚好与眼睛平,尤其看佛像的眉间,或者胸口,眼神先看定了。或者看一点亮光,先要看,眼光定住在一个东西,这叫缘起法,把印象先留着。接着要跏跌坐,两眼先定住,目光不定而想得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定无定,一看目光就知道了。目光定了,呼吸慢慢……慢下来。再说喉管压好,喉管压不好是不会得定的,一个人气脉有没有通,有没有工夫,一看喉咙就知道。第一看眼光,第二印堂,第三喉咙。真修定得定,气脉就通了,脖子不论年龄总是圆的,这里(师指脖子)会充满,浑圆的,不会成鸡皮。工夫好了以后,喉结会慢慢地下沉,颈部有圆圈,像挂念佛珠一样。
普通人年纪一大,喉结渐渐上升,升至一定点,喉锁住了,气断了。这个地方是玄关,像一把锁,锁打开的人已了脱生死,这些东西骗不住人的,所以有没有工夫,每个地方都有象征的。压喉不是低头,腰要靠坐垫垫好,不要硬撑,坐垫如果垫对了姿势,腰部自然弯进去,不要硬挺,背脊张开,气脉很容易通。大家之所以气脉不通,是因姿势不对,自己不研究,还非要别人来改。姿势不对,肚子越坐越大,坐对的人,小腹是充满的,但不会挺出来。头部参看骷髅模型,脖子一摆好,脑下垂体就自然地分泌,自己在坐垫上研究,一点不对的话,要随即调整好,姿势一对,自然稳如泰山一样不动摇。
眼看鼻尖,不是真拿眼看住鼻尖,是眼帘垂下,约略可视鼻尖,半闭全闭皆可。气调匀,心调匀,在这境界上不要昏沉,不要掉举,但要缘修一物,或者白骨;然后第二步换成佛的像,意境中始终有着白骨,或佛的影像,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不动摇。
“故诸过由乱身要,乱气、明点、脉、所生。精勤不乱定等住,其德由气脉明点,三者不动要所生。是故应勤悟此要。”不能得定,不能系心一缘,是由于生理方面;身体不对,气脉不对,一切散乱,而不能得定。虽是生理问题,但不是普通生理气脉的关系。身体是四大组合,身体里头还有一个内在的真身体,就是气、脉、明点三样。气脉明点就是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我们不能得定,就是身体的气脉明点没有修好,所以永远不能得定。因此先要修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要精勤地修;大家学佛没有成果,就是犯了这两个字的毛病,不精勤、不定时、不定量、不继续努力。所以专修者,是专一境界而修,心不专,外形专没有用,心专就是精勤一念叫专修,精勤不乱,定就到了,平等而住。
修气脉、明点修通了,得了这个要点,定就出来,定生一切功德。气脉明点除了传授你外,还要你自己领悟,不悟也不行。明点很难,都是精的一种,精修成功,变成有形的明点,照遍大地,灵光独耀,那是真明点了。所以精与明点有连带关系,也可以讲,精就是明点。精漏失了以后,身体也会不舒服了,又容易昏沉,因为精也是明点。
“是故若无增长与魔障者,乃由不知调正气脉之身所生。”所以一个人修道,如果自己每天没有进步,没有增长,魔也很势力,你没有道,他还不理你呢!魔还看不起你呢!这是真的。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真理,如果你没有魔障,进步必不大,所以密宗与道家一样,注重修身调身。
“因功德亦由妙随身调要所生故。”想要神通、功德、福报,还要修道环境好,无烦恼,都是与身体有关系来的,要身上无病无痛才好。病痛也是魔障,你工夫好一点了,明天就给你病一场,后天你说我又好了,吹不得牛的,说不定魔障又找你一下。一自信,一傲慢,一大意,它就找你了。大意不得,一大意它就来,所以修行不是好玩的。这中间一点傲慢不得,一点大意不得。功德包括神通一切等等,都跟着你的身体来的,是调身来的;福报也是跟着你身体来。今天我还活着,有这个色身,就需要一点福报,功德也是这样。所以修身、修气脉最重要,注意调身,身就是气脉明点。
“由金刚之身,气、脉、明点三者之聚散,遂生出善恶之行,而现苦乐境界及功力优劣故。”由凡夫的色身,修成功为金刚之身,金刚之身不在肉体,在肉体的内部气、脉、明点三样,也就是精、气、神。精气神修到定,凝结了,就是道家所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到以后,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色身成就了,在这个肉体内生出另外一个生命,散而为炁,聚而成形。换句话说,普通人的生命,是靠男女两性的欲,成就一个色身的人。但是,只靠自己的气脉明点,在自身以内阴阳结合,可以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也就是像色界天人的生命一样。换言之,我们在欲界中的身体,也可以经由自身修炼精气神,而产生这样的生命。
所以,你修持得好不好,由你这个色身这一点上,就看出你的善恶之行。今天起心动念某一件事情,善行功德到了,气脉明点不修却突然打开,这是意想不到的来了;要是做了坏事,气脉明点马上闭塞,就有那么怪。看起来似乎有一个他力主宰你一样,实际上就是你的生命本来具备的功能。所以你的头脑打不开,笨笨的,智慧不够,身体一天到晚难过,甚至越坐腿越麻,腰越酸,心中烦恼,用不上功,也谈不到定。像这些等等,都是由于金刚之身的修持,气脉明点三种,和你善行功德不够之故。
讲到这里就非常严重,你修行的成就,物理的组合,硬是要配合你的功德、善行的,这样成就的功力就快,所以想修成,就要真的发利他之心。什么叫利他?就是不自利,也就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念念为天下、国家,结果最后成功的还是你。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连一点小事都没有利他之心。为什么修不成?不要说读经典不够,因为道理不通,所以智慧不够,智慧也是由功德修成的啊。《金刚经》讲福德,福德到了,智慧就开了。

修行多年,还没认清自己的“修炼根器”,怪不得老修不上道!

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定,世上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上等根器,道理懂了以为到了。换言之,他制心一处都办不到,叫他打坐都坐不住,一天到晚在散乱中,随时随地在散乱,念头都控制不住,还自以为在学佛,不晓得自己是在造地狱之业。那么高的理固然懂了,但都是太用假聪明。我是否比你们聪明,不知道,但是我修法时,走的路子笨得很。我读经读到“如芭蕉”,硬买芭蕉来剥,一层层剥光了,才相信。这个道理很笨,你们一般人不肯走这个笨路,所以我经常说你们不踏实,理懂了是个理,你要再求证啊!佛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做不到无事不办,那么我先来制心一处吧,试试看。你们制心一处都做不到,还能够谈定吗?什么叫制心一处?外面的境界一动,你就东看西看,这叫什么制心一处?这是什么佛法?自己都不晓得反省,不晓得惭愧,还自以为是。过去的丛林,像这样子的话,就打棒子,赶出山门。

老实的修持,中等根器修法,先要把心境修得昼夜在清明中,先要修到制心一处,得正念而不动。这很难了,要没有散乱心,随时在正念中。什么叫正念?随时在快乐、光明、无念的境界里,正念而住。乐、明、无念不是念,而是境界,就是心理生理两种现状。比如你观“光”,这时一念光明;你观白骨,这时就是白骨朗然;你修止观,心息定住了;如果念佛,念到这一念没有散乱,也不昏沉,就是正念的念佛了。比如念咒,一念空境,昼夜长明,躺下也好,站也好,行也好,永远在这个境界里。上上根器言下顿悟的人,就是永远在这个境界中的。你以为悟了道就没有这个境界吗?那还叫做悟吗?没有用!要制心一处得正念,不是散乱住在乐明无念中。如果散乱,不能制心一处,那就犯戒,有过错;这个戒是根本大戒,比杀盗淫妄还要重。你们不管是否受过戒,只要一念发心学圣贤之道,如果你的心,不能正心诚意而住,已经犯戒了。我们天天要反省,一天有一念不在正念中,已经是犯戒了。等到你去犯杀盗淫妄才叫犯戒,那就太迟了。所以真修持的人,要刹那间都无散乱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得正念而住;而这个正念境界是乐、明、无念,这才叫定。

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沉;有许多道家、佛家中,都把大昏沉当作定,我已看了几十年。不过你们打坐姿势都不对,要身正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身都不能调整,身子都不正,怎能叫做得定?现在佛法都告诉你们,不散乱,住在乐、明、无念,同时三种平等,这个才是正念定。所以佛在《涅槃经》中说“常乐我净”,那才是真净土,才是真正的我。

“观修一切过失,皆由散乱而心不能制于一处。”观白骨观等等,要注意,你修观时,已经在散乱中了,因为你要想到脚趾头,或者玉枕骨啦,想这一念本身是散乱,观是利用散乱的这一念,把念集中起来。比如一团面粉散在那里,然后滴一点水,把面粉裹成一坨,把散乱心都裹起来,变成一团面,把一团面再变成一个馒头,所以修观的观想,本身就是一念。不错,这是以妄来治妄,那么你说要空嘛!那你先把妄念治住了再说;佛也告诉你制心一处,制就是制住,但是你修法要先会调整。

为什么不能定呢?因为我们散乱心多,如散掉的面粉,被风一吹都在飞扬,我们先下一点定水下去。所以《楞严经》也讲,你道理都懂了,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了不了生死,那叫干慧,像干面粉一样,风一吹就没有了。什么才不是干慧呢?要定水来滋润才是。我们修法集中在一点时,就是用定水,先把念头制服下来。有时观不起来,也不一定是因为心散乱,很难讲的,也可能因道理不懂。儒家讲的,过犹不及,都是病,太聪明与太笨都观想不起来;太用心反而观不起来。说观想时便观想,轻轻松松定在那里就好了,只是轻轻松松摆着,轻轻松松地制心一处;制心一处久了就叫做定,慢慢就有变化,程度一步一步深入。所以大家慢慢来吧,不要急。

“故生所依脉、气、明点及能依心等之诸障碍也。”因为心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而产生气脉、明点(包括精)的障碍,气脉等都是“所依”的境界;“能依”的本身是心。物质世界也是附属的,是“所依”,本身的主体是“能依”,是唯心。所以“主”是心,身体是“宾”。如果把气脉、明点认为是主,你就错了。一般学密宗、学道的,也多数都把这个观念弄错了。可是话说回来,你的心真能定了,就是“能依”能够定了,“所依”的自然会起来。如观足趾白骨,你“能依”的心定住了,“所依”的暖就起来了,“所依”的定久了,气脉自然通。如果“能依”的不能定,“所依”的气脉明点就起不来。明点硬是有一个东西,像弹珠一样走动,在身体内部能够化精、化气、化神,它本身也就是精气神,道家叫它丹。“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就是这个东西。

但是有了这个也不稀奇,这是所依的,不是能依。由于我们不能得定,因此气、脉、明点不起作用,仍旧是有生老病死苦的凡夫,没有办法转生老病死。如果你得定了,“能依”心明白了,“所依”的气脉、明点发起来了,但不随生老病死转,反而能转生老病死苦。所以修定很重要,不要玩嘴巴,自己没有证到的佛法,不要乱讲,讲不得,乱讲会有下地狱的罪。有一天你证到了这个境界,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功德,所以要求证。这段完全是讲工夫。

“第三义下根者。”下面讲钝根的人如何修。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上根或中根,你可能连下根都“根”不上,落在后面成了慢慢“根”。”下根调治其次第。看法、物品、缘起、三。总看法者毗卢法,跏跌、目定、气徐缓,定印、压喉、舌抵颚,眼看鼻尖气心均,生不昏掉无谬定。“

下根修是有次序的,先要学会目光专一,看一点,比如看佛像,佛像刚好与眼睛平,尤其看佛像的眉间,或者胸口,眼神先看定了。或者看一点亮光,先要看,眼光定住在一个东西,这叫缘起法,把印象先留着。接着要跏跌坐,两眼先定住,目光不定而想得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定无定,一看目光就知道了。目光定了,呼吸慢慢……慢下来。再说喉管压好,喉管压不好是不会得定的,一个人气脉有没有通,有没有工夫,一看喉咙就知道。第一看眼光,第二印堂,第三喉咙。真修定得定,气脉就通了,脖子不论年龄总是圆的,这里(师指脖子)会充满,浑圆的,不会成鸡皮。工夫好了以后,喉结会慢慢地下沉,颈部有圆圈,像挂念佛珠一样。

普通人年纪一大,喉结渐渐上升,升至一定点,喉锁住了,气断了。这个地方是玄关,像一把锁,锁打开的人已了脱生死,这些东西骗不住人的,所以有没有工夫,每个地方都有象征的。压喉不是低头,腰要靠坐垫垫好,不要硬撑,坐垫如果垫对了姿势,腰部自然弯进去,不要硬挺,背脊张开,气脉很容易通。大家之所以气脉不通,是因姿势不对,自己不研究,还非要别人来改。姿势不对,肚子越坐越大,坐对的人,小腹是充满的,但不会挺出来。头部参看骷髅模型,脖子一摆好,脑下垂体就自然地分泌,自己在坐垫上研究,一点不对的话,要随即调整好,姿势一对,自然稳如泰山一样不动摇。

眼看鼻尖,不是真拿眼看住鼻尖,是眼帘垂下,约略可视鼻尖,半闭全闭皆可。气调匀,心调匀,在这境界上不要昏沉,不要掉举,但要缘修一物,或者白骨;然后第二步换成佛的像,意境中始终有着白骨,或佛的影像,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不动摇。

“故诸过由乱身要,乱气、明点、脉、所生。精勤不乱定等住,其德由气脉明点,三者不动要所生。是故应勤悟此要。”不能得定,不能系心一缘,是由于生理方面;身体不对,气脉不对,一切散乱,而不能得定。虽是生理问题,但不是普通生理气脉的关系。身体是四大组合,身体里头还有一个内在的真身体,就是气、脉、明点三样。气脉明点就是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我们不能得定,就是身体的气脉明点没有修好,所以永远不能得定。因此先要修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要精勤地修;大家学佛没有成果,就是犯了这两个字的毛病,不精勤、不定时、不定量、不继续努力。所以专修者,是专一境界而修,心不专,外形专没有用,心专就是精勤一念叫专修,精勤不乱,定就到了,平等而住。

修气脉、明点修通了,得了这个要点,定就出来,定生一切功德。气脉明点除了传授你外,还要你自己领悟,不悟也不行。明点很难,都是精的一种,精修成功,变成有形的明点,照遍大地,灵光独耀,那是真明点了。所以精与明点有连带关系,也可以讲,精就是明点。精漏失了以后,身体也会不舒服了,又容易昏沉,因为精也是明点。

“是故若无增长与魔障者,乃由不知调正气脉之身所生。”所以一个人修道,如果自己每天没有进步,没有增长,魔也很势力,你没有道,他还不理你呢!魔还看不起你呢!这是真的。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真理,如果你没有魔障,进步必不大,所以密宗与道家一样,注重修身调身。

“因功德亦由妙随身调要所生故。”想要神通、功德、福报,还要修道环境好,无烦恼,都是与身体有关系来的,要身上无病无痛才好。病痛也是魔障,你工夫好一点了,明天就给你病一场,后天你说我又好了,吹不得牛的,说不定魔障又找你一下。一自信,一傲慢,一大意,它就找你了。大意不得,一大意它就来,所以修行不是好玩的。这中间一点傲慢不得,一点大意不得。功德包括神通一切等等,都跟着你的身体来的,是调身来的;福报也是跟着你身体来。今天我还活着,有这个色身,就需要一点福报,功德也是这样。所以修身、修气脉最重要,注意调身,身就是气脉明点。

“由金刚之身,气、脉、明点三者之聚散,遂生出善恶之行,而现苦乐境界及功力优劣故。”由凡夫的色身,修成功为金刚之身,金刚之身不在肉体,在肉体的内部气、脉、明点三样,也就是精、气、神。精气神修到定,凝结了,就是道家所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到以后,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色身成就了,在这个肉体内生出另外一个生命,散而为炁,聚而成形。换句话说,普通人的生命,是靠男女两性的欲,成就一个色身的人。但是,只靠自己的气脉明点,在自身以内阴阳结合,可以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也就是像色界天人的生命一样。换言之,我们在欲界中的身体,也可以经由自身修炼精气神,而产生这样的生命。

所以,你修持得好不好,由你这个色身这一点上,就看出你的善恶之行。今天起心动念某一件事情,善行功德到了,气脉明点不修却突然打开,这是意想不到的来了;要是做了坏事,气脉明点马上闭塞,就有那么怪。看起来似乎有一个他力主宰你一样,实际上就是你的生命本来具备的功能。所以你的头脑打不开,笨笨的,智慧不够,身体一天到晚难过,甚至越坐腿越麻,腰越酸,心中烦恼,用不上功,也谈不到定。像这些等等,都是由于金刚之身的修持,气脉明点三种,和你善行功德不够之故。

讲到这里就非常严重,你修行的成就,物理的组合,硬是要配合你的功德、善行的,这样成就的功力就快,所以想修成,就要真的发利他之心。什么叫利他?就是不自利,也就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念念为天下、国家,结果最后成功的还是你。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连一点小事都没有利他之心。为什么修不成?不要说读经典不够,因为道理不通,所以智慧不够,智慧也是由功德修成的啊。《金刚经》讲福德,福德到了,智慧就开了。 https://t.cn/R2Wx8V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张妈妈,生日快乐[爱你][爱你][爱你]要健健康康的和小宝一起幸福的走下去哟[爱你][爱你][爱你]小张Ins更新!健康如意[礼物][礼物][礼物]“记得那天
  • 激光去眼袋治疗是利用激光的光热效应将真皮层组织当中的眼袋汽化掉的,不仅能够有效的消除掉真皮层当中的眼袋,而且还能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激光去眼袋治疗手术时间不长
  • 细看金币的纹理可以发现,其图案(如图1所示)很可能戏仿自现实中的西班牙金币。由于整套牌不需要考虑进化来做场且一般场景下,由于花疗环环和阿克罗玛的迷失区堆叠效果来
  • 如果不是多年的感情基础,这样的“关心”让我觉得是种绑架。我没有非要活得多么与众不同,但事实是如果我按照世俗的眼光和他们的标准生活,我就不是现在的我。
  • #河北大学开学# 什么时候开学[悲伤] 我想吃北街A区的手抓饼、麻辣烫、小火锅、小蛋糕蛋挞、烤串、焖面 我想吃北街B区蜜雪冰城的黑糖珍珠奶茶、冰淇淋、香芋麦片
  • 想要幸福就不能太聪明,但是也不能太傻,聪明与儍之间的状态,那就是~智慧!理性上来说也知道今年是最靠近那个的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了,但比起前几年的焦虑,今年走到这里
  • 不知不觉,已经与你共同走过了七年的时光,我也从那时候的缺乏自信和常识,成长为了可以让你依靠的程度,每天都开心地往前走,希望着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加油吧,希望明天的
  • ​师兄说得对,我生而无心,又怎会心痛,不过是你为我种下的心魔罢了​褚璇玑你终究是个没有心的人​他以今为你身种情人咒,却还是信你不想忘记你,这小子把命都交给你了,
  • 在我的青春里,总是有些事情要努力去做,总有些梦想要拼命去追,无需去计较得失,相信青春无悔。在我的青春里,总是有些事情要努力去做,总有些梦想要拼命去追,无需去计较
  • 和杨烁合作《归还世界给你》娜扎有将近300套的服装,结果大家都关注在杨烁太过油腻的形象上,娜扎再怎么美到发光,硬是没给观众留下一点印象。#陆地夫妇小萌新[超话]
  • #肖战#没有一个夏天像今年一样,让人意犹未尽,仿佛这份炽热还存留在心底从甜筒中窃取夏天,从你眼中窃取爱意少年的心动是仲夏夜的荒原,割不完烧不尽,长风一吹,野草就
  • ✨男主Z先生北漂多年,出租房的日子也是不堪回首,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个想法越发浓烈;因为自身工作行业关系,对于首套房子的装修颜值非常在意。✨今天分享的案例是
  • 来杯“手冲”吧天还没亮就醒了,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隔壁村里的大公鸡,而是“职业病”!那种既浓烈又纯粹,既清新又丰富,既苦又回甘的奇妙体验,不正是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
  • 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的次要矛盾随着时间也会淡忘的……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抱一抱][抱一抱]但偶尔也会迷茫一下,幻想着假如走了当年父母安排的康庄大道,会不会
  • ”这大概也是很多小飞侠的心声吧,反正以后若是肖战有喜欢的人了,阿澈一定是支持的那一个。好啦,话不说多,接下来阿澈来说一下这位肖战妈妈粉的5个愿望吧。
  • 11月7日,糖酒会组委会发布第106届糖酒会入场温馨提示,对入场时间、必要条件等进行详细提示:·入场必要条件:来(返)成都人员完成3天3检 / 7日内未离蓉人员
  • 要说观众明年最期待的古偶作品,杨幂和龚俊主演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龚俊的古装造型也渐入佳境,没有了拍摄海报时期的格格不入。
  • 第五名:天秤座  天秤座的恋爱生涯段落太多了,太多的恋情,结果到最后恋爱游戏玩多了,真爱反而弃他而去,他可能就会在很多的恋情中不断的反省之前的对象才是自己的最爱
  • 전승의 성지는 위대한 령장의 만고불멸의 업적을 길이 전한다 조국해방전쟁사적지를 찾아서 조국해방전쟁사적지는 22만㎢에 달하는 우리 나라의 령토
  • 所以,从今天开始一定好好努力,不期望任何人,不期盼任何事,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好好面对余生的每一天才能看到希望……小野二郎曾说,“你必须要爱你的工作,你必须要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