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第十七章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这个章节的内容论述了持经的功德非常广大,有无量无边之多的功德。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功德呢?那就要看持经是什么意思。持,以前说过是受持的意思,主要还有依止、行持的意思。行者通过读诵金刚经,依金刚经当中的法义而证悟金刚般若实相心,从而能够真正地领受、观察、体悟实相心如来藏的有为和无为的清静体性。之后才能依止于如来藏的清静体性,发心随学过去,并且能够依止于如来藏的清静体性,来熏修和改变自己的身口意行,以断染还净,去除无明。在此基础之上,再为广大有缘众生广为宣说,度诸有缘,同入菩提大道,同入毗卢性海。从此走上自利利他的菩提大道,当福德和智慧资粮二者圆满具足以后,就会圆满成就无上大菩提,成为人天瞩目的两足尊。

因此,持经的功德确实是无量无边的广大,那么所持的经是什么,也就很清楚了。经,表面上指金刚经,实际上是金刚经所指的甚深义趣——实相心如来藏,以此如来藏来贯穿整部经,成为整部经的经纬线和主轴,贯穿修行的始终。因为此经如来藏是成佛的真体,因此读诵和证悟此经,就是今后修学佛道的基础和入门,而入门以后,依此经而熏修,才是入门以后的实修。逐渐转依如来藏成功以后,七识妄心与如来藏真体,同具无量功德,功德圆满,大乘修学以及所有佛道的修学即毕,无上菩提已成,自利利他行就圆满。可见,持经的功德,真正是无量无边的广大,不可思议。

原文: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释:世尊说: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一天当中,太阳刚出生时的上午时间,以自己恒河沙数之多的色身,来布施给众生;在日到中天的中午时间,以自己恒河沙数之多的色身,来布施给众生;在太阳即将落下的午后时间,以自己恒河沙数之多的色身,来布施给众生。像这样,在自己百千万亿劫的生命时光里,每天都是以这样多的色身,来布施给众生。

这里佛是假设众生能有这么多的色身,其实能有恒河沙数之多色身的人,只能是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和诸佛了。普通众生,没有证悟如来藏,没有修出四禅八定,就不会有意生身,不会有分身。那要布施自己的色身是非常艰难的,即使布施色身之外的所属物,也是舍不得。布施分为外财布施和内财布施,外财布施,就是布施除色身之外,属于色身所有的钱财物等等;内财布施,是专门布施色身,供众生饱饥果腹,免去众生饥饿之苦。

外财属于依报,依色身内财而有,本是无常变幻的。但是一般众生,就连布施身外之物,都不肯,很是悭吝,更何况要布施内财,更是宁死不舍。因为没有色身,就没有了一切,色身就比身外的一切更宝贵。即使能够做外财布施,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其福德也是很广大,无量无边不可说。如果能够做内财布施,布施色身,意味着舍生忘死,身心不吝,四大皆空,其福德更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须菩提,如果又有人,听闻到这部金刚经,心生清静的信解,深信无四相的金刚般若心,其心不与经义相违背。佛说无四相,破四相,此人就不会说,四相实有,真实不虚,也不会执取四相不放,而内心愿意空却自我,空掉自心。佛说,此人的福德要殊胜、超越于那个在无量百千万亿劫当中,日日布施恒河沙数之多色身的人。更何况此人,不仅信心清静,能够读诵金刚经,证悟金刚心,依止金刚实相心来修持自己,并且又能够广为人解说金刚经,教导众生证悟金刚实相心,护持金刚经的广泛流传,那么此人的福德,就会远远超胜于布施色身内财的人。

须菩提,总而言之,这部金刚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量无边之多的功德。如来世尊都是为发大乘菩提心之人而说,为发最上佛乘菩提心之人而说。因为只有发大乘菩提心之人,具有大乘根基之人,心量广大,慈悲众生,智慧深广,才能愿意读诵金刚经,解其义理,证悟实相,之后才有能力受持如来藏法,传播如来藏法,将来才能进入初地,荷担如来家业,广度无量众生。

原文: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释:如果有人,能够受持读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广泛为众生开演如来藏实相义理,这个人所有的善根和福德,所有智慧和功德,他为众生所做的一切事业,如来都悉知悉见,不会错漏,不会隐藏。因为如来都悉知悉见,所以此人所做一切,都功不唐捐,一点也不会被埋没。他将来要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数、无有边际、不可思议的功德。

为什么此人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为众生所做的一切功德,如来悉知悉见呢?这个如来一是指色身如来,一是指法身如来。色身如来,因为有无量神通德能,以佛眼观故,悉知悉见此人受持读诵金刚经的所有功德,悉知悉见此人度化无量众生的所有功德和福德,无一遗漏。因为佛有无量智,有一切种智,世出世间无一法不知,无一法不见,圆满光照大千,无一遗漏。

而法身如来,因为随时随地跟随此人,此人所做一切,必有法身如来的照应和护持。法身如来就是此人的如来藏,因为如来藏了知此人的心行,又会配合此人完成一切事业,又会记录收存众生的业种。因此此人所做的一切,如来藏悉知悉见,业种又会全部收存,将来就会实现此人的所有功德果报,使得此人功不唐捐,最后能圆满成佛。

世尊说:像这样能够受持读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并且能够为众生广泛宣说的人,他们都能够荷担如来的家业,将来也能够毕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此经是为发大乘菩提心者说,为发最上乘的人而说呢?须菩提,如果一个人喜乐于人天小法,那肯定是执取我见、人见、众生见和寿者见,他就会为着虚妄的五阴而修行人天小善法,目的是让五阴升天享乐,享受富贵荣华的果报。他会见有我可享乐,有人会接受布施,有福可获得。

那么他就不会信受如来所说,不会信受金刚经中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真实法,不会信受有离四相的金刚实相心是真实的我。他就不会读诵金刚经,更不会证悟实相如来藏,更不会去为其他众生演说大乘实相法。而乐着自我解脱的小乘人,因为内心也是着于四相,错见有自我五阴,因而害怕自己的五阴自我再会受苦和轮回,就急急忙忙进入涅槃,出离三界生死,不肯回心于大乘菩萨法的修学。因此他们也不会来听受读诵此经,当然就更不能去为人解说这部经典了。

世尊说:须菩提,不管在任何之处所,只要有这部金刚经,有金刚不坏心如来藏,一切世间天人以及阿修罗,都应该来供养这部经典,供养大乘如来佛。你们应该知道,有这部经之处,就是一座佛塔,就是一个庄严道场。所有众生都应该恭敬供养,整个身心都要围绕着佛塔而作礼,并且用种种的花香散播此处,以香花来供养佛的塔庙。

为什么若有此经之处,都应该供养呢?因为此经就是法身佛,就是如来,只有供养这尊佛,才能最终成佛;而且主要以受持读诵来供养,依止修行来供养,才能最终成佛。为什么有此经处,就是道场呢?因为一切修行都是围绕此经而修;一切修行都是在此道场中而修;一切法都从此道场来;一切度众事业,在此道场而实行;最终成佛,也在此道场而成;一切种智,在此道场而圆;一切佛国土,也在此道场而成就。为什么要对此经作礼围绕呢?因为任何众生、任何法,根本也离不开此经,不围绕也是围绕,不得不如此,认谁有无穷的力量,也脱离不开此经此塔。



第九章 无得无说分第七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释:佛言:须菩提,你如何认为呢,如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吗?如来说了什么法吗?须菩提言:如我对于佛所説的法义的理解是,没有一种固定的法,可以称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有固定的、决定不变的法,如来可以去宣说。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法,都不可以执著取着为实有的法,所以不可说。如来所说的法,非本来的那个无为法,也并非不是本来的无为法。为什么呢?一切的贤人圣人,都是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得到无上的正真的觉受觉悟,破尽无明,不含一丝杂染无明,心中都是明都是觉,也就证得了究竟菩提,成就了佛道,圆满了佛果。既然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叫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没有真正固定不变的成佛者,一切法都是因缘所成。佛所说的法也是因缘所成,随顺众生的缘,有众生想成佛的因,就讲出能让众生成佛的法;缘不同,世尊所讲的法就不同。因此佛陀所讲的法,到最后也不要再执取了,因为不是固定永远不灭不转换的法,能说出来的法,都不是本有的固定不变的真如之法,但也离不开真如自性而能生成这些法。

那么是谁成就了佛道,得了佛果?妙觉菩萨是成佛前的最后身菩萨,为了成佛,来到人间八相成道。在入母胎时,菩萨的色身灭了,意根与异熟识即第八识入胎,出胎时六根具足,六识具足(人类七天之内没有眼识),五蕴具足,外相上与众生无异。这个新的五蕴已经不是妙觉菩萨的五蕴了,色身和六识都换了,只有意根和异熟识还是原来那个,是连续下来的。然后出家修道,在夜睹明星大悟见性时,七个识的无明断尽,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意根转成平等性智,然后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七个识都转完了,第八识异熟识中所含藏的七个识的染污种子灭尽,就变为大圆镜智,也叫无垢识。八个识都转完了,圆满佛道,得佛果,称作佛。

那我们就分析这个佛是谁作,佛果是谁得。首先佛的无垢识是个无所得的心,本身不想得什么,即使得,也没有地方放,什么也得不到。祂没有思想,没有心行,从不自认自己是真实的,自己就是佛,自己如何如何。所有的名称都是人加给祂的,是什么不是什么,祂没有这些概念。祂又不执取任何一个法,包括善的恶的,染污的不染污的。因为不执取,祂从来不受熏染,没有无明;因为不执取,祂也就不做什么,不成为什么。所以祂不取佛的果位,不做佛,如果说祂就是佛,那也是人为加封给祂的,不是祂自己自认的自封的。

其次看佛的五蕴,众生的五蕴称作五阴,阴是遮盖遮挡的意思,遮挡众生认识真实正理,从而产生邪见。而佛的五蕴,不能遮挡佛,佛已经是究竟觉悟了,就称作五蕴。成了佛的五蕴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非常殊胜,但是涅槃时也要灭去,生灭之法不是佛,不能取佛果,不能做佛。佛的受藴想藴行藴识藴虽然能取,也是生灭法,涅槃时都要灭去,四个蕴不是佛,不能做佛。意根虽然能永远到未来世,永远保留不灭去,但也是生灭性的,是能够灭的,只是故意不灭掉,为了能永远生起佛的色身五蕴,而且单独一个意根平等性智也不能做佛。那么菩提就是无所得的,所以也没有定法可以称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什么如来没有定法可说呢?佛到世间说法,都是根据因缘而说的,佛观察众生的缘,是什么缘,就要对机讲相应的法。佛成道的最初,先在各层天上讲华严经,度历劫跟随自己修行的大菩萨弟子。而娑婆世界的声闻弟子却如聋如哑,佛就回到人间为求解脱的声闻弟子讲小乘阿含经,让他们修行有了成果,再回转到大乘法来修学。因为娑婆世界众生根基浅,都想求解脱,想离苦得乐,所以佛在娑婆世界讲了三乘法。

而在其它的佛国土,佛只讲一乘法,就是一佛乘法,度菩萨根性众生成就佛道。佛讲法时总是依据一个缘,出现一个事相,于是佛就讲一个法,有时是弟子请问,都是有一个前提,一个缘,才讲一个法,无缘由而讲的法极少,那是特别重要的法,但也是对众生的机。所以佛说法是没有一定的,法是由因缘所形成的,不是固定的。所有的法,不管在哪个佛国土讲的,都是用来对治众生的无明病愚痴病的,有那种无明佛就讲那种法,无明灭尽了,法也没有用,不用法了。

所以佛法就如过河用的船筏,到岸就弃,用过就抛掉。这就说明法是依据因缘而有的,就是虚妄的空的,修到一定时候是不可以执著的。因为众生无明不同,佛讲的法也就不同,那就没有一个定法来让如来宣说。所以如来所宣说的法是不可以执取的,因为也是空的,因缘形成的,只是用一段时间修行,用完就弃,不可总执取,还有无明存在的时候就得抓着它,把它当作工具来用它。

比如四圣諦法,证了果得解脱以后,这个法对阿罗汉就没有用了,再修缘觉是十二因缘法,证得了辟支佛果以后,因缘法也没有用了,需要再修菩萨六度,明心见性以后,外门的六度法就没有用了,再修内门的六度,入初地。入地以后,内门的六度没有用了,再修十度波罗蜜,成为十地菩萨后,十度波罗蜜舍弃。修等觉妙觉的法,圆满佛道以后,一切法都用不着了,全部舍弃,心中空空无法。

因为所有的法都圆满修持过,成佛后才能为众生宣说。所以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不是本来而有的固定不变的法,都是空的,不是真实的法。但是也并非不是真实的法,因为众生依据这些法能够证得真实法无为法,而且佛在宣说这些法时也没有离开过真实的真如法,正是真如法在这里起了作用,佛才能宣说。这些法都来自佛的自心真如,从真如当中流露出来的,是真如的一部分,与真如是不一不异的关系。

为什么一切的贤圣人都证得了真实法,证得了无为法,还有差别呢?贤圣人包括初果到四果的声闻罗汉、证得因缘法各个品位的缘觉人、从明心的第七住位到妙觉的菩萨。声闻初果二果是贤人,三四果以及缘觉是圣人,菩萨初地以前是贤人,初地开始以后都是圣人。他们所证的都是无为法,然而这些无为法的内容和层次大不相同。初果人证得五阴空、无我,断三缚结,从此不入三恶道,对于三恶道行无所为,这是初步五阴无为。

二果人因为证了人我空,心行减少,烦恼淡薄,心清净了一些,无为了一些;三果人进一步证得五阴虚妄,色界禅定境界现前,证初禅灭掉贪欲,断嗔恚,断烦恼心清净,恶业不再造作,七识开始真正的无为;四果进一步无为,灭我慢,断除对色界无色界的贪爱,烦恼断尽,得慧解脱,对三界无为,能够以解脱的智慧出离三界;而定解脱的阿罗汉能入四禅定,息脉俱断,证不动无为,入无想定,证识阴灭,心得无为;俱解脱阿罗汉能随时随地入灭尽定,灭掉意根的受和想两个心所法,证想受灭无为,随时可以取证涅槃,出三界。声闻人因为证五阴无我,心行越来越无为,越来越清净,他们之间的无为有很大的差别。

辟支佛人包括独觉和缘觉,独觉人因为生生世世所修的善根,在没有佛也没有法住世的时候,看见世间一个生灭的现象,就引起了深深的思索,一个人到寂静处修道,探讨这些生灭现象的根源,推究十二因缘法和十因缘法,找到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是无明,源头是第八识心,证得辟支佛果。而缘觉人是随着佛修行,闻佛说法而悟十二因缘和十因缘法证果。他们无为法的智慧比声闻罗汉要高深,而辟支佛果的果位、智慧、神通也有浅深不同层次的差别,就是说他们心行的无为程度有差别。

菩萨们是明心证第八识,证真如无为,同时证人我空,知道第八识从无始劫以来从来没有生灭过,在三界世俗法中也不起心行,无为无我,五阴是第八识所生,本质是空。在随后的修行中,心渐转清净,修到第十住位,证得五阴如幻、一切法如幻观;十行位证得阳焰观,一切法都像海市蜃楼一样不实。到十回向位,证得如梦观,生生世世的五阴身活动就像在梦中一样,生生世世的修行、行菩萨道也像在梦中一样;初地菩萨证得万法如镜中的像一样不真实,直至十地等觉妙觉对无为法的证量越来越大,智慧越来越深,神通道行也越来越广大。那么佛地的究竟无为更不用说了,殊胜于一切声闻缘觉菩萨。

从以上内容来说,修行人因为修行的内容不同,所证的无为法就不同,无为的程度本质就不同,那么他们的心行心量就不同,福德不同,道行也不同,神通三昧境界也不同,智慧更有差别。如果不停止修行,追求佛道,修到佛地,到达终点时,一切都圆满,所有人的神通智慧福德都没有差别,可以称作佛佛道同了。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直播预告 | 10月9日15时我省将举行“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卫生健康事业专题)】江西省委宣传部将于10月9日15时,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
  • #李泽言[超话]# 百日寄情day78 84.椰子 你最爱食物排行榜里,似乎椰子可以排进前十名,更不要提你无数次在社交网站上刷到的各种各样椰子同款美食。#大数据
  • 而那些没有脊梁骨、双膝发软的人,即便他们对日本没兴趣,也迟早会跪倒在其他人面前,嘲笑着中国的一切,包括中国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悉达多的一生,告别双亲及家园,告别
  • 正如前面提到既下山·重庆众多的“窗子”中,望耳餐厅的窗最令人难忘。 伊蘭山城 ~ #杨柳[超话]#[福气虎]#杨柳# 树木的抽青,是初春带来的消息,这件报春的任
  • 有幸与你相遇,余生为你而来,牵手走过繁华,走向平淡,直到世界尽头,感恩节,感谢有你肖战敏而好学,肖战仪表堂堂,肖战温文尔雅,肖战谦谦君子,肖战玉树临风,肖战乐于
  • 「有哪些适合发朋友圈的诗词|短句」[哇] 1、常视自家未必是,少议他人闲是非。 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 3、愿你
  • 昨日闲逛 碰上了运河最后一天的庙会露楚终于给我见到实物了太可爱啦一口一个也不会腻就是太贵了不然我一口气钻他个百八十个(。ì _ í。)|很早之前买的新帽子美美带
  •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外卖,只能跑店里去打包,但是真的真的好好吃太对我的口味了[苦涩][馋嘴]先穷后富的八字特征1、八字遇忌神子平命理中,专以日干为主,而取提纲所藏
  • 纹眉远看眉形、近看自然度#西安半永久##西安纹眉# #宁荣荣[超话]#想问一下动漫和原著的荣荣人设差距大吗?总感觉动漫里荣荣的人物形象是割裂的,对史莱克六怪的形
  • 常言说得好,英雄难过美人关,在演艺圈有这么一位流量明星,遇到女人就害羞,从来不拍吻戏,就是《向往的生活》中的张艺兴,他可以算得上一位有颜值,有实力的顶流小鲜肉,
  • 如果你对红酒还停留在只知道拉菲,那未免有些老成了,最近在酒桌上一直吸引众人眼球的一款红酒-拉图卡梅尔骑士干红葡萄酒让大家赞不绝口。 如果你对红酒还停留在只
  • 5.从开始的完全无感,到后来的一方突然心动,这种心动并不是真的有多喜欢,更多的是因为某种原因,比如两人工作中的接触和剧中情节诱发的冲动型心动,来的快去的也快,
  • 过去的三年,这家名为朗誉机器人的公司销售收入实现连年翻番,在行业内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正在向着“隐形冠军”的目标狂奔。过去的三年,这家名为朗誉机器人的公司销售收入
  • 长期以来,巴黎市希望拆分小皇宫博物馆的藏品,以创建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致力于 20 世纪的艺术潮流。长期以来,巴黎市希望拆分小皇宫博物馆的藏品,以创建一个现代艺
  • 这就好比现在几百元的手机,各项功能远胜于九十年代一两万的大哥大一样的道理!因此,请不要怀疑199元两台的净水器的功效性,一定要相信,更新换代的产品质量肯定是您所
  • ——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7终于,我与风烟俱净,与你再无瓜葛。——王昌龄《送柴侍御》20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 若 是不是苏纨清来了,阿执今日中午吃过一顿饭之后,就打算不再吃,毕竟她的存粮并不太多,最近一直下雨,她都没办法入山。阿执小时行乞那两年,经常挨饿,感受过那种饥饿
  •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疫情期间的小故事和小秘密,在这里分享给小编吧,将你的故事分享给别人,同样给自己留个骄傲的回忆;我也相信经过疫情,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
  • 曾不闻吕祖云:“炼虚功夫,妙在忘形,无人无我,混沌中有一点灵炁,身热似火,心冷如水,炁行如泉,神静如岳,虚其身心去其作用,而听诸大道自然之运行”。从古至今,学人
  • 现在的你再也不是小大人啦是真正的大人啦,和17岁的浩翔说再见吧,在2022年八月的第十六天,把最盛大的浪漫留给严浩翔,我是伤心小狗我爱严浩翔!别回头,向着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