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寻迹#【天降“昆明湖”!从排走变留住,#北京如何留住了水资源#?】7月以来,京城急雨频至,人们常常听着雨声入睡,又听着雨声醒来。眼下已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三季少雨,一夏水”的降雨特点,使得北京汛期降水量的多寡决定了全年降水量的丰枯。
曾几何时,北京人对于雨水的传统观念是希望“快来快走”,但随着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加剧,人们对雨水的态度逐渐从“排出去”转变为“想留住”,从对立转变为和解,进而加以利用,化雨成“金”。

雨水,曾被视同于污水
北京在华北平原上属于“缺水区”,气候比较干旱,一年中的降雨往往集中在夏季汛期。过去,住在北京城里的人,一直在受雨水的气,北京人对雨水的情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一场雨下来,城里常常就遭了殃,积水成患,污水泛滥,原有下水道非塌即堵,形同虚设。那时候,海淀镇有一个“蝎子湖”,平时存臭水,热天生蚊蝇,下雨后水涨起来便堵住居民的家门口,出门得蹚水;宣武门外一带,大雨后路上积水成患,十几天不退……因此,在老百姓心中,雨水和污水无异。
北京日报1954年8月17日2版刊登的《和污水雨水的斗争》一文中提到,清朝光绪十六年,大臣周天霖给光绪皇帝上过一个奏折,详细地陈述了北京的水患:“……自上月二十八日大雨淋漓,前三门外水无归宿,家家存水,墙倒屋坍……每当暑雨蒸潮,黄潦(脏水)满街,浊污流溢,民间疠疫(传染病)大作。”
过去,雨水和污水为害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前人留给北京的280多公里长的下水道,只有20公里勉强能排水,其余不是塌就是堵。遇见大雨,天桥四周一片汪洋,住在这里的居民出门得坐在门板上划着走,更别提普通人家聚居的地方,雨水一冲,粪场里的排泄物就向房子里倒灌,大尾巴蛆在炕上、墙上爬来爬去。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北京便将消灭明沟和死水坑作为重点卫生工程,同时向排除污水与雨水宣战。
1953年4月24日,时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工程局副局长陈明绍在北京日报2版发表署名文章《为排除北京市的雨水和污水而斗争》,倡议全市人民为排除雨水和污水行动起来。当年,本市启动下水道和河湖的修建工程,其中占比最大的工程就是新建下水道108.76公里,相当于当时内城5个城圈的长度。
四海下水道是这一年下水道工程中最大的一项。东直门和朝阳门之间,沿着城墙根的绿草地上搭起了工棚,墙上打开一个十六公尺宽的缺口,给四海(积水潭、什刹前海、什刹后海、西小海)下水道干线开放了大门。过去,四海一带的雨水没地方去,就顺着地势连泥带水流进了四海,常年淤积的污泥使四海越来越浅。四海疏浚后,这一带的雨水暂时被引到御河,可是御河容量太小,每遇大雨,什刹海、积水潭周围便成了水乡;附近居民的院里,水淹没了膝盖;经过北京饭店门前的汽车常常被水弄得灭火抛锚。直到四海下水道建好后,雨水才得以沿着这条下水道经过宽街、张自忠路、东四十条胡同,穿过城墙流入东护城河。(1953年4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四海下水道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北京除了疏通原有280多公里的下水道之外,还新建了200多公里的下水道。耗时费力的下水道工程,在当时被视为解决雨水、污水排泄的最佳途径。

从“排出去”,到“想留住”
北京城的排水工程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截止到1981年,北京市区下水道总长度为1400多公里,增长了5倍多,明显改善了市区排水状况。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开始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北京缺水。
“三季少雨,一夏水”是北京降水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春季雨水平均在60毫米左右,约为全年总降水量的10%;一入夏季,雨水突然增多,平均达450毫米,约占总降水量的74%。降水过分集中的弊端就是,春季各种春播作物可以开始播种的时候,常常因为雨水少而延迟播种期,或是需要抗旱播种。这对于农业生产很不利。(1961年5月19日《北京日报》3版,《天上来的水》)
上世纪70年代,北京连遇旱年,缺水这个现实阻碍了民生和城市的发展。捉襟见肘的雨水一股脑儿倾倒在汛期那几个月,结果是城里淹了,乡下涝了,山里冲了,河滩漫了,还得为此劳民耗资开挖排水河道。
当时,郊区农业复种面积逐年增加、农作物需水量增多,再加上春旱严重、水库蓄水量减少,水源不足与农业增产的矛盾尤为突出。
通县在历年小麦生产中,都遇到一个难题:春天,小麦需要及时春灌,而这时候几乎年年干旱,再加上全县复种面积增加,水源更显不足;秋天,用水量小,雨水却比较勤,容易受涝。
1972年,为解决春旱秋涝这个气候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境,通县决定利用汛期拦蓄雨水,灌溉水利。在全县水利工作汇报会上,通县县委总结推广了台湖公社利用坑塘蓄积雨水,并趁汛期水源充足时闸沟截流蓄水等“春旱冬抗”的经验。当年汛期,通县十座拦河闸,除北关闸和师姑庄闸外,均关闸蓄水,以便冬春灌白地、浇小麦。“春旱冬抗”成为当时郊区农业对抗春旱的一项有效措施,并推广开来。(1972年10月20日《北京日报》1版,《拦蓄利用地上水 为夺取明年丰收做准备》)
郊区从雨水的利用中尝到了甜头。而那时候,北京每年汛期出境水量大约10亿立方米,着实大有可为——利用了雨水,不仅有助于缓解农业生产用水的紧张,也增加了城市的供水保证。郊区利用雨水灌溉农田,城区利用雨水补充生活用水,甚至涵养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从此,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对雨水的态度便从“怎么排出去”转变为“怎么留得住”,汛期雨水收集和利用成为破解用水难的出路之一。

关闸蓄水,尝试雨洪初利用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怎么才能留得住雨水?如何在汛期尽可能多地收集利用雨水?这是水利部门日夜算计的难题。
上世纪80年代,110公里长的京密引水渠和几条护城河以及通惠河,既有供水任务,又有排洪功能,汛期还担负着从密云水库给京城供水的重任。北京市水利局管理河道多年的邹玉芬突发奇想:能不能把河、渠上的节制闸闸上,利用雨水给城市供水?
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如果暴雨引发山洪,高水位运行的京密引水渠或其他河道憋崩了怎么办?
然而,将汛期的降水留住、开发利用雨洪资源是北京市研究多年的课题,邹玉芬和同事们决定搏一把。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递交上去,不曾想,方案很快就批复了。全市上下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的决心可见一斑。
最后成效如何呢?一组数据喜人:1988年汛期,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关闸48天,拦蓄河道中积流向北京城供水,当年水库少放水0.93亿立方米。此后7年中,根据汛期的不同情况,北京共节约库水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米见方的“水龙”绕地球10圈。
与此同时,藏水于京城地下也是一个大胆的实践。1994年汛期,本市利用暴雨和洪水,在河道中适时放闸拦蓄,回灌地下水5亿立方米,使本市地下水位比前一年同期普遍回升0.98米。(1995年3月6日《北京日报》6版,《京城女水官》)

城里的雨水,也派上了大用场
关闸蓄水成效固然显著,但雨可不只是下在郊区、水库,城里在雨水收集上也亟待大做文章。
此前,城市里的水文章主要做在节水上面,1990年北京还因此被评为全国节水先进城市。但光节流是不够的,还得开源。本市确立了“三盆水”管水新思路,即把天上水、地上水、地下水这“三盆水”联合调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
1980年至1990年,全市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38厘米。经过优化调度,1991年至1998年,这一数字减少到18厘米,相当于每年少开采地下水2亿立方米左右。1998年前8个月,本市对雨水的控制利用率达80.1%。(1998年9月10日《北京日报》1版,《天上降雨地面拦地下用水精打算》)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北京在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增长的形势下,供水紧张局面再度显现。当时,城区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不透水地面随之增加,而此前建设的雨水管道控制面积有限,因此降雨后雨水横流,不能顺利入渗地下。在丰水年份,北京约有7亿立方米雨洪出境,白白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把“雨水收集利用”列作应对21世纪初期供水紧张局面的26条措施之一。
2000年,城区汛期降雨利用有了突破性进展。由中德合作投资6355万元的“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项目正式启动,被寄予厚望。根据北京城的特点,中德专家打造了4个示范区,控制面积达36公顷。在示范区建成雨水收集与传输、雨洪处理与利用、雨洪回补地下水及雨洪控制系统,同时将雨洪滞蓄系统和景观工程结合,将其用作卫生间冲洗、路面喷洒、绿地灌溉、洗车等市政杂用。按照设想,该工程推广实施后,城区将有30%的雨洪得以有效利用。(2000年1月3日《北京日报》5版,《留住雨水润京城》)
2003年汛期的一场急雨使北京不少街道积了水、小区“城门失守”,而西城区双紫园小区内却是另一番光景。北京日报记者探访发现,双紫园小区内没有积水漫流,也没有车子一过污水四溅的情形出现。雨过天晴之后,小区的雨水池里还增加了近百立方米用于喷灌、洗车的回收水。
双紫园小区正是城区雨洪项目的获益者。小区引进了德国先进的雨洪利用技术与设备,经过处理后的雨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可用于洗车和灌溉等。2003年前7个月,小区共回收500余立方米雨水,加上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小区浇灌、洗车,甚至音乐喷泉已经完全不用自来水了。
这一场雨,包括双紫园小区在内的6个雨水利用示范小区通过了检验。雨水利用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可观:小区雨水不外排,减轻了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通过雨水回灌还可以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良性循环。(2003年8月16日《北京日报》7版,《天上雨再大 地面不积水》)

防汛变迎汛,蓄出“昆明湖”
2005年临近汛期时,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调研、督察本市防汛工作时强调,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汛期中一定要把水文章做足,既要防汛又要迎汛,为北京积聚好水。(2005年5月22日《北京日报》1版,《既要防汛又要迎汛把水文章做足》)
这一年,北京首次变防汛为迎汛。实现这个转变,有赖于集雨工程的推广。据统计,截至2005年6月,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在城区建成22个集雨工程,年利用雨水资源达到35万立方米。(2005年6月6日《北京日报》9版,《北京,把雨水留住》)
防汛变迎汛的第二年雨季,北京集雨工程更上一层楼:宣武区万寿公园在地下挖的5个雨水收集回灌井、海淀区26个单位和居民楼收集楼顶雨水的“集雨樽”等分布在社区、机关、学校、公园里的100处集雨工程,共留住雨水2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昆明湖的蓄水量。
雨水利用由此进入了北京市下一年的“折子工程”,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全面推广。到2009年主汛期尾声,从天而降的“昆明湖”增至21个。(2009年8月13日《北京日报》5版,《21个“昆明湖”从天而降驻留京城》)
政府推广集雨工程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在行动。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制定集雨奖罚政策、多建集雨示范工程、建设地下蓄水系统、推广雨水渗透设施;密云水库间伐上游“小老树”,送雨入密云水库;京城公园各出妙招,如植物园打造人工湖“喂”百万平方米绿地、陶然亭公园实现全园中水绿化灌溉……细算下来,一年节水能有几百万吨。
2016年,北京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多年来悉心打造的雨水吸纳、蓄渗和利用工程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如今,日趋成熟的雨水收集利用理念和设施,正在北京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非友人关系[超话]#我想我应该也算得上是看非友人时间较长的人了吧.....

我可以毫不吝啬的说非友人是我看漫画里最喜欢的一部 当时第一季的时候我可以说是更一话看一话然后来超话里逛 我喜欢这部漫画里的人物尤其是秦岚 当时子雾画小王子和狐狸以及很喜欢用光影来映射小白是岚的光的时候我真的无数次为他们两个的相互选择而欢喜

而且我很喜欢很喜欢秦岚 我个人是因为喜欢秦岚才会喜欢白鹄 我想看到秦岚被救赎 想看到他被爱 想看到他幸福快乐

第一季中我很喜欢很喜欢一期一会那一话 因为那是我觉得他们两个关系更近一步的证明 我总会觉得岚喜欢白>白喜欢岚 大概会有人说 岚对白的喜欢是明线大家都看得见 白对岚的喜欢是暗线 而且他俩还有一个鸿沟就是关于方塘被校园暴力事件 所以我觉得他俩的感情确实是要慢慢来比较好(这里的意思不是说那种乡村田园风的细水流长 是要给对方时间 当然也需要冲突来促使感情更近一步) 因此我非常期待第二季他俩的感情走向

可是第二季的人设确实ooc了 秦岚是一个洒脱热烈有抱负的“赌徒” 同时在感情上是有些脆弱且好哄的 但在他的世界里感情不可能占据绝对的主导权 他知道自己要搞乐队(第一季的时候就开始组乐队到s市找尧了)他知道自己热爱音乐 尧妹也说岚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 (当然大家都能看出来)他认为岚的才华能够带领他到更远的地方 因此我们岚觉得不可能是个恋爱脑 我认为他会大胆追梦 去组建好乐队 第一季中也有岚在黑鸦酒吧演出的绘画描写 无论是一开始的开心(有句话:白鹄啊 欢迎来到我的世界)还是后来吉他被砸被白误会的那段乐队演出(好像是) 他都在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音乐对他而言是不可磨灭的存在

白鹄的人设我不觉得他很果断 但他有主见 有判断力 也挺重情义 (我记得第一季的时候他说过他以为秦岚会是好人?还是什么..反正能看出来他把情义看得重) 因为他一直是对方塘有愧疚的 他承认却又把责任怪罪到秦岚身上 还要让秦岚对方塘道歉 当初的选择是他自己做的 而当下又遇到秦岚他依然是过不去方塘的坎(指第一季白鹄听到秦岚说出方塘名字时的激动行为)他自己对待感情是犹豫不决的 第二季他的人设就是很怪 像是自己对自己的极限拉扯 他一直说“有些事情 是避无可避了” 还说要和岚好好谈谈 是要谈什么?又准备什么时候谈?是不是说能避就避?要捅破窗户纸吗?

再说现在争议的许可证事件 白鹄因为要帮秦岚组建乐队所以帮了许可证 这是他重情义的表现甚至有可能是喜欢秦岚的表现 想要参与他的世界 而我们的许可证同学从最新一话可以看出他对白鹄已经心生爱慕 又是唱歌又是献舞的 小男孩的心思很明显(“含情脉脉”)虽然大家这一话看得心里很窝火 但我们别忘了事情的最本质是白鹄为了帮秦岚才会去帮许可证(我认为)所以目前他俩是双向奔赴 当然我也对秦岚的戏份太少而不满 我前两天也非常非常非常生气

说实话第二季看得我很累
①画风:各个读者喜欢的画风不一样 我更喜欢第一季的画风 尤其是后半段白鹄头发长长之后前面有几根刘海那是我最喜欢的画风 不是一整个大背头 第二季的画风有明线的勾线痕迹 人物轮廓线条很重 脸的比例尤其是侧脸和抬头的角度 因为我发现蓝序(几乎都是正脸)看起来还蛮舒服的(别说是因为第一季没他戏份第二季出场所以觉得他还不错 我有眼睛我会看)而且画风对于很多看漫画的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元素 并不是剧情好看就会有很多人喜欢 试问当下一个剧情好看的电视剧找几个不那么帅气漂亮的人来演你会看吗?大家都注重视觉享受

②台词:第一季秦岚的词大部分都是带点骚气的(不是贬义词)就是欠欠儿的那种感觉 他和尧妹的欢乐互动日常看着也很舒服 词也没觉得奇怪 白鹄基本上是冷漠闷骚加点搞笑的元素 而第二季的词看着有点像三岁小孩斗嘴一样能把人气个半死(原谅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反正就是幼稚了很多 不成熟 )

③感情线和事业线:我是觉得白兰地他们两个之间的隔阂有很多 两个人的家庭背景 方塘事件 小凤对秦岚的影响以及双方的性格都需要时间 所以我觉得两个人还是要在平稳的基础上来几个猛烈的冲突才对(不然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在一起)事业线我记得第一季结尾(好像是)昊启源就已经隔空喊话要和秦岚PK了 我觉得这事儿可以加快进度了...秦岚的乐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搞好..

④情敌的设置:比起两男争一男我更喜欢主次CP之分 不是很喜欢看这种戏码 当然如果他的存在是要促进主CP感情升温那再好不过 不过 不可能一直是秦岚追白鹄吧?(照这两季的剧情来看确实是秦岚付出的较多 他的喜欢大家都看得见)应该给白鹄来个情敌才对....

最后再说一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的想法只是想法 希望作者能够接受并改正 当然这个改正仅限于画风和台词 剧情的构思还需要作者自己完成 我们不干扰您的剧情走向 只是希望您不要辜负我们大家的信任 追非友人的老粉很多 希望作者能够切实了解一下读者的诉求 在保持自己独立判断的同时加以改进 感谢子雾带来这一部精彩的漫画 也希望您留个美好的结局 谢谢。

太乙金华宗旨——第三章回光守中

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气者此也,纯想者此也。初行此诀,乃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百日后,光中自然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识,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气,非止一时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轮回。故一息当一年,人间时刻也,一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嘚的一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之界。故《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学人想少情多,沉沦下道。惟谛观息静,便成正觉,用逆法也。《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间》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矣。此是贯彻三教工夫。

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子辈思之,一日不静坐,此光流转,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静坐,万劫千生,从此了彻。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然工夫下手,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工夫始终则一。但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海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

圣圣相传,不离反照。孔云:“致知”;释曰:“观心”;老云:“内观”,皆此法也。但反照二字,人人能言,不能得手,未识二字之义耳。反者,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末兆之初,则吾六尺之中,反求个天地末生之体,今人但一、二时中间静坐,反顾己私,便云反照,安得到头!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念又注中黄也。眼之所至,心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误指而为月。毕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大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亦不见鼻矣。大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只是垂帘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劳你注射与不注射。

看鼻端,只于最初入静处举眼一视,定个准则便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线一般,彼自起手一挂,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线看也。

止观是佛法,原不秘的。以两目谛观鼻端正身安坐,系心于缘中,道言中黄不必言头中,但于两眉中间,齐平处系念便了。光是活泼泼的东西,系念两眉中间,光自然透入,不必着意于中宫也,此数语已括尽要旨。其余入静出静前后,以下止观书印证可也。
缘中二字极妙。中无不在,遍大千皆在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此入门耳。缘者缘此为端倪,非有定着也,此二字之义,活甚妙甚。

止观二字,原离不得,即定慧也。以后凡念起时,不要仍旧兀坐。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究,了不可得,即见此念起处也。不要又讨过起处,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此是正观,反此者,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已,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志之。

达道居士译文:

吕祖说:回光这个名词,始于何人?始于文始真人(关尹子)。回光的时候,则天地间阴阳之气无不凝聚,所谓“精思”,所谓“纯气”讲的都是这回事。开始实行这一个功诀时,是“有中似无”;日久功成,达到身外有身的地步,那就是“无中生有”。要专心炼功一百天,那光才达到真的地步,那才是真正的神火。在一百日之后,光自然会凝聚;人身中的一点真阳,忽然产生黍粒大小的光珠,就像夫妇交合会怀胎一样,此时必须平静地去等待。光的回法,以及回的程度,就是人们常说的“火侯”。

在广袤的造化之中,有阳性的光在作为主宰。有形体的就是太阳;在人身中就是两眼,通过眼光走漏神识出去,那就是最顺当。所以金华功法,就不能让它顺当,而是采用一种逆法。

要知道回光不仅是返回一身的精华,而且是返回造化中的真气;不仅是制止一时之妄想,也是解脱了千劫之轮回。所以说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一年,就是人间的时刻;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百年,那就是九泉之下的漫漫长夜。

人自从娘胎中叻地一声诞生出世,从此就顺着环境生活,一直到老,从来不曾逆视过。阳性的气逐渐衰微,逐步走进那阴性的九幽之界。所以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你们学道的人原是“想”少“情”多,因而沉沦在下道之中,只有内观于息静,才能成为正觉,这里用的正是那种逆法。在锻炼中眼睛最为重要。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问也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都在强调这个。你们懂得了这一章所讲的道理,长生之方就依靠它,飞升之术也是依靠它。这是贯通了儒、释、道三教的功夫原理。

光并不在身中,但也不在身外。请看山河大地,日月光华照耀着它们,所以光不独在身中。聪明才智,一切事物的正常运转,亦无一不依靠此光,所以它也并不在身外。天地的光华,布满了大千世界;一身的光华也可说是铺天盖地。因此只要你一回光,那山河大地,一切事物也跟着回光了。

人的精华是向上凝集在眼睛中的,这可是人身上一大关键。你们想一想,假如一天不静坐,那光随视觉而流转,能有个完吗?如果能抽出一会儿的时间来静坐,即使是万劫千生,在其中也能了彻。万法终归于静,这一条是真不可思议呵!这真是最玄妙的道理。然而着手炼功,还是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不间断的炼为妙。功夫始终是一贯的,不过在炼功过程中,却冷暖自知,只能由个人去体会了,总之要达到海阔天空,万法如如这种境界,才算是入门得手。

自古以来,圣师代代相传,从未离开“反照”这一说。孔子云:“致知”,释迦号:“观心”,老子云:“内观”,皆是指此一法也。但是“反照”这二个字,人人都会说,却大都不能做到入门得手;其主要原因是还不懂这二字的真正函义。“反”者,就是从有知有觉的心,返回到自己身体和精神还未形成的那种阶段去;也就是在自己六尺之躯当中,反求那个天地尚未形成以前的本体,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学道的人,只知道每天静坐一二小时,反思一下自己种种的行为,便说做到了“返照”,那怎能叫彻底呢?

佛道二教的教祖,叫人静坐时观看鼻尖,这并不是让你把意念集中在那鼻端那里;也不是让你把眼观盯着鼻端,而意念又集中在中黄部位。因为眼睛所到之处,心意也跟着到此处;心所到之处,气也跟着到了。这怎么能一上又一下?又怎么能忽上忽下?照这种理解法,正应了楞严经里所说的“认指为月”的妙谕了,什么是“认指为月”,就是说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给人看,那人没看月亮,只看着他的手指。回归正传,那么究竟要怎么办才好?我说就是这“鼻端”二字最妙!这只不过是借鼻端来作眼睛的标准,本意并不是在鼻子上面,因为静坐时,眼睛开得太大,就看得过远,于是看不见鼻子了。眼睛闭得过头,就等于合上了眼,于是更看不见鼻子了。太开的缺点,是眼睛外走,容易产生散乱现象;太闭的缺点,是眼光内驰,容易产生昏沉现象。惟有眼垂帘得适中,恰好能望见鼻尖端,最为恰当,所以取鼻端以为标准。这只是让你垂帘的做到恰到好之处,使光自然透入,无需你主动注射或不注射。

眼睛看鼻端,只是在最初快要入静时,举目一视,定个准则,然后你就放下不去管他。好比泥水匠人砌墙挂线一般,他把线挂起来,便照着这线一直往上砌,并不需要一边在砌,一边老是注意去看线。

止观的功法原是佛家的法,并没有什么秘密。那功法内容是以两眼仔细观看鼻尖,然后正身安坐,把心联系在“缘中”部位。佛家言“缘中”,就是道家所说的“中黄”同一道理。也不必把那里称作头部之中。初学的人,只须于两眼中间与眼珠齐平之处,联系意念就可以。光是活泼泼的东西,在两眼齐平处联系意念,那光就会自然而然的透入,并不必要将意念集中在中黄部位。我这几句话,已经括尽佛家功法的要领,其余入静、出静前后应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参考隋代智顗大师所着的《小止观书》印证。

缘中这二个字下得妙极了!无所不在是为“中”;整个大千世界都可以包括在里面,聊以指示造化之机,必须缘着这条路入门。所以“缘”字,就是“缘”着这一起点来开端,来萌芽,不是叫你定定地去攀缘着它,此二字的意义,真是太活了,太妙了!

“止”和“观”这二个字,原是离不开的,那也就是“定”和“慧”也。以后大家在静坐时,如果有染念出现时,不要仍旧死死的坐在那里,可以找一找这个念头出现在何处?从何而起?又从何而灭?反复追究,一直追到追不出结果来,那就是念头生起之处。但你决不要去硬找那念头起处,最适合是达到所谓“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这种程度,像这样才是正观,若不是这样,就不是正观,叫做“邪观”。寻找念头而不可得,以后,还会有新的念头生出来,那么仍然绵绵地止住它,接着又去观它,观到合适的程度,就再去止住那观的念头,这种功法,是一种定慧双修法的功法,也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回光。回者就是止;光者就是观。止而不观,称为有回无光;观而不止,称为有光无回。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一点。

摘自:劝学网——道家思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黄金ETF 2020年8月最高涨到4.415,半年后2021年3月份跌到3.463,跌幅超过20% 就这波动率和回撤竟然还有大V把买黄金称为“保本理财”[汗]
  • 【发起“平装书革命”的美国出版人爱泼斯坦去世,93岁|#讣闻#】“如果发生了不可想象的意外,所有我拥有的书都融化在空气中,导致我的书架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串数字文
  • #情感人生[超话]#《等》(小散文) 文/青春无悔 等,是一种美到极致的状态,是一种沧了流年,许了沧海,依旧不改的执念。 一直喜欢等的姿态,仿佛一个人坐在
  • #溪茶山茗[超话]# 新春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吗?​ 春天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微风] 四季的惊喜从此刻拆封, 迎着春风饮一杯惊喜满满的玉兰花轻乳,美好的一年
  • 我之前说过超级爱这本书,有点像厕所读物,如果东野圭吾有微博,这大概就是他的微博吐槽合集。读来特别轻松愉快,而且对调整心态很有帮助,就跟现实中接近一个乐观开朗的朋
  • #官方通报徐州丰县生育八孩女子情况# 《孤勇者》(填词改编) 都无人问津 你脖颈的铁锁 你的伤口你的无助 都无法隐藏 他笑容的背后 他的恶毒他的麻木 他们说过个
  • 什么样的八字注定离婚: 1、八字里比肩劫财过重 八字里面比肩,劫财重重,如果整个八字里面,全是比肩,劫财,称为满盘比劫,一定不适合结婚。因为比肩劫财,不论是男人
  • 你属哪一种男人? 世界上有三种男人: 一种叫男性,一种叫男人,一种叫男神。 什么叫男性? 就是长着男人的身体,进出男厕所,象征着他是男性。 什么叫男人? 经过岁
  • #青岛黄盒子 传奇拿破仑#【穿越时空:来西海岸黄盒子,走进拿破仑的传奇世界……】 世界级艺术IP展览“传奇拿破仑特展”在2020年中法两国建交56周年之际正式登
  • 给北京超好拍的梵高星空艺术馆划重点啦❗️ ▫️ 沉浸式体验游玩艺术馆 ▪️全国三十多个城市都有开馆 ▫️全网曝光量逾20亿 ▪️1000平方米场馆,50个主题
  • ​慈诚罗珠堪布:为眼前利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消极行为! 佛教对积极与消极的诠释与世间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世间人往往以为自己是积极的,但佛教却认为他们很消极,为
  • 据国内玩家“疾风华莱士”爆料,他和其他几位玩家通过挖掘《艾尔登法环》网络测试版数据,发现了几张带有我国通用规范彝文的游戏地图。他表示,开发商使用彝文发音相同的字
  • Loveland 系列 黑色的外表搭配荧光绿的内衬 犹如人们在平静无波的表面所隐藏的 那蠢蠢欲动想要冒险的灵魂 店铺地址如下: 武汉市解放大道690号武商M
  • #汕头二中[超话]# 博榕辩论社于10月14号下午第四节在北校区一楼化学实验室进行新生大会 指导老师李燕华老师也到达现场进行讲话,随之便是各部门干部和正副社长。
  • 【提灯喵汉化组】[漫画:むっしゅ×原作:みかみてれん]我怎么可能成为你的恋人,不行不行!(※也不是不可能!?)34.5 (出处: 百合会) 轉載請註明原帖地
  • ♤ 〈微商朵色 创业商机〉 来跟我一起创业一起赚吧‼️ 创业微商首选朵色彩妆☟☟ 朵色拿❽⓿⓿元的货,保质期❸年 800元➗3年=266元 266元➗1
  • 妈妈看到我的立牌,和我笑着说:“还华师等你”。 我冷冷地说,你看到了就默默看到就好了,说出来多尴尬 从高中开始,我就害怕自己的内心被别人看到,害怕直接说出自
  • 没有诗没有梦与远方,有的只是对你最真最深的深爱与想念,还有对你所有的期盼,你越来越像我一个梦,两个不同时代,今生与前世的隔空牵挂与牵盼,无论这等待有多么的不切实
  • #水默[超话]##此生无悔恋水默##水默·如约守候# (续集)(若有影响,可自动屏蔽,无需通知) 我知道有些非常特别不喜水默,很想很想拆散他们,他们散了,那些
  • 《敦珠法王开示甘露丸的殊胜功德及利益》 1制作 各种珍贵甘露法药即甘露丸之制作,均置入佛菩萨稀有佛宝舍利,和各传承历代祖师、法王、证悟大成就者舍利,及加持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