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变革撬开人参市场空间 吉林努力打造千亿优势产业】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自古以来,作为名贵中药材和滋补佳品,人参在“药”“食”等方面的价值备受世人称颂。《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我国人参主产区吉林省调研了解到,在我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随着现代药学对人参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借助人参进入食品的良好机遇,吉林省正通过精深加工、线上线下融合等手段,撬开人参庞大消费市场,打造千亿元级优势产业。

人参在我国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的10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和大众消费逐步升级,其应用和消费领域不断拓展。人参主产区吉林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集种植、加工、科研、商贸、文旅“五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努力将人参打造成产值千亿元的优势产业。

“百草之王”独特功效贯穿古今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作为名贵中药材和滋补佳品,被誉为“百草之王”,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应用历史,因其极高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备受推崇。

吉林人参文化专家、通化师范学院孙文采教授研究发现,商代人就已经食用人参,“参”字出现在青铜食器“盉”上,且“参”字应为象形字。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典籍、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能“治男妇一切虚症”。民间甚至把人参当作可以续命的“神药”。

2020年版的《中国药典》也明确人参能够“大补元气”。人参出现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诊疗方案的药方中,被广泛用于重症患者的救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介绍,在武汉疫情时一些出现血氧饱和度低、气喘、憋闷的重症患者,服用“独参汤”几天后血氧饱和度往往就稳定了,继续服用几天保持稳定后就可以摘掉呼吸机,人参的补气功效起到了救命的作用。2020年2月,工信部将人参饮片列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医疗应急)清单中。

随着现代药学对人参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药理作用更加明确,作用机制被不断阐明,人参创新药物的开发与研究步入快车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安神益智是人参的两大强项。”吉林大学天然药物研究中心主任李平亚表示,人参属植物中分离出的人参皂苷已有约300种,人参皂苷在抗癌、抗炎、抗肥胖、调节代谢紊乱、改善记忆力以及保护心血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创新药物也取得了重大科研进展。目前全国获批上市的含有人参皂苷的药物已有10多种,人参创新药物开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李平亚教授认为,随着政府和市场对人参科研投入的加大以及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未来会涌现出一批化学药物无法替代的人参类创新药物,让人参这一瑰宝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出“百草之王”的功能与药效,造福人类。

据吉林省科技厅介绍,目前全省开发的人参单体创新药物已有7个进入临床研究,对“参一胶囊”“振源胶囊”等近10个已上市人参药品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后,每年将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

全产业链优化提质撬开市场
人参产量占全国60%、占世界40%的吉林省,近年来在种植、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各环节优化提质,在确保人参品质的基础上,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丰富产品品类,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正被撬开。

吉林省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于2016年组建,计划通过解决人参植保问题来提高人参产量和品质。该联盟秘书长徐怀友介绍,有些小农户不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为了保证产量,有时会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人参农残高、品质差。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通过搭建标准化种植基地,服务小农户规范使用农药,科学种植,实现品质和产量的“双赢”。

在“中国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这一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专区的鲜参现在每公斤能高出市场价格2至4元,初步实现了优质优价。“因为加入联盟可以带来效益,目前3500户种植主体成为联盟成员,超过东北地区全部人参种植主体的20%。”徐怀友说。

“我们坚持把标准化种植作为人参产业正本清源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吉林省参茸办公室主任张志财说,“十三五”期间,吉林省建立了一批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行测土种参,变粗放的种植模式为标准化种植模式,单产由每平方米0.8公斤提高到2公斤,优质率超过75%。

根据吉林省政府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重点实施人参种业振兴和品质提升“两大工程”,通过抓“长白山人参”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种植联盟建设,稳定人参种植规模,系统提升吉林人参产品品质。

以品质为基础,长白山人参逐渐改变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的销售模式,借助人参进入食品的良好机遇,通过精深加工实现产品“七十二变”,以新形态打入消费市场。吉林省正以精深加工为支点,撬开人参大众消费市场,步入产业新天地。

作为人参加工的龙头企业,吉林集安益盛药业公司不仅研发出以人参皂苷为主要成分的“振源胶囊”“心悦胶囊”等药物,还以红参为主要原料开发出膏剂、饮料、冲剂,以及以人参为核心成分的功能性化妆品。“只把人参当成农产品去销售是无法扩大规模的,因为消费者不知道如何使用,只有通过精深加工把人参变成便于百姓使用的产品,人参产业才能做大做强。”公司董事长张益胜说,目前公司通过对人参根、茎、叶、花、果实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利用,已开发出90款食品、500余款化妆品。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吉林省人参原料的精深加工转化率由8%上升到21.3%,精深加工产值由91.3亿元上升到160.7亿元,占人参加工产值的59%,较“十二五”末期增长26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已开发生产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五大系列1000多种产品,实现了人参的全株开发利用。尽管从2015年到2021年,全省人参种植面积减少22.3%,但得益于精深加工能力的提高,人参产业综合产值增长30.3%,达到600亿元。

有望激活千亿产业
记者从对长白山人参主产区和业内人士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吉林人参产业发展面临宜参地减少、精深加工能力有待加强、市场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制约,但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日益重视,健康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消费的逐步升级,结合林下参等我国独有的资源优势,人参将成为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长白山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从2015年到2021年,吉林省人参种植面积虽然调减,但鲜参产量却由3.5万吨增加到3.89万吨,增长10.9%。徐怀友表示,广种薄收的人参种植方式无法持续,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产业体系的改变,未来人参将通过精耕细作从向规模要效益变成向单产和品质要效益。

张志财表示,吉林省将打造长白山人参全链条可溯源体系,全流程把控质量,鲜参优质率在2025年将达到85%,通过扶优实现“良币驱除劣币”,让消费者放心服用人参。

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长宝认为,吉林省将以优质人参原料为保障,继续提升人参精深加工水平,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在人参主产区重点培育5个以上集生产、精深加工、流通、营销全链条于一体的产业化联合体示范样板,促进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十四五”期间吉林省人参精深加工转化率计划年均增长5%。

作为吉林省的两张“名片”,长白山人参与长白山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正成为趋势。在柳河县云岭野山参风景旅游区,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不仅护育林地中自然生长的人参,还以人参为特色开发旅游,游客既能在野山参博物馆了解人参文化,又能在“参把头”的带领下体验采参乐趣,还能品尝人参盛宴……公司总经理曾宪清表示,公司依靠文旅融合实现发展,游客通过长白山森林旅游可以体验、了解人参文化,提高对人参的认知度,带动相关产品消费。

吉林省计划通过10年左右时间,努力把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优势产业。要按照全链条开发模式,进一步稳定一产种植规模,着力提升二产加工能力,加快完善三产服务功能,推动全省人参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在“十四五”规划中,吉林人参产业产值将突破800亿元,二、三产业占比提升到50%和43%。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院长王英平认为,吉林人参产业未来完全可以实现千亿产值,成为中医药产业乃至民族产业的重要代表。

用美学的视角鉴赏大理石画 大理石画鉴赏与收藏18
美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确切的说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继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核心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理念与理想。在中国美学上有四大范畴:“神妙逸能”即神品、妙品、逸品、能品。神品非人间所有,妙品则高妙难达,能品乃工匠之作,逸品却天造自然。大理石画就在于它植根于民族深层的文化精神之中,历千年而集其精华,它是浓缩着中国人的美学意识的,这种意识,又发源于老庄,自古笃信天人合一、浮厚自然。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何为美,这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对大理石画的审美鉴赏活动其实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对“美”的解释是复杂的。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学原理》一书则告诉我们美在审美关系当中才能存在,它既离不开审美主体,又有赖于审美客体。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大理石画的艺术性是一种关于美的认识,再上升层次就是一种关于美的哲学,大理石画艺术的表现需要哲学的引导才能有更高的美,哲学本身是一种思想升华后的集合,而大理石画艺术本身是将美的思想形象化,对大理石画艺术作品意义、内涵及其价值的肯定,但对艺术品的定义与价值的认知每个时代的尺度又都是不一样。中国古代所推崇的美善合一,所谓“尽美矣,又尽善也”,“食必长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等等,尽管其社会学意义仍在发挥着作用,但显然在如今的艺术品中仅仅只体悟到此,是远远不够的。而大理石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从中体味到美的哲理,为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接受而又深感神奇。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运用技巧、想象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隐含美学的器物、环境、影像、动作或声音等,是语言重要补充方法。大理石画艺术品创作的基本目的就是表现与审美,人们对大理石画艺术品本质的了解越深入,越能发现它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所包含的巨大心理力量。大理石画艺术作品的显著特征是客观的本体,它不服务于任何实际的功利目的,离开艺术作品去谈论艺术的一系列问题是毫无意义的。“作为艺术的核心问题,理解艺术的关键就在于阐明艺术作品。”“大理石画艺术作品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艺术媒介与物质的熟悉与把握,同时也体现着创作主体的内心生活和精神境界,体现出大理石画创作和鉴赏者体验自然、领会社会和感悟人生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艺术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但是,这个“需要”不是物质需求,而是一个可以感受到的人类的道德心。“艺术所蕴涵的精神力量和独有的美学功能可以通过都创作大理石画艺术作品来实现。”
在鉴赏大理石画时,对中国的审美特征理解会使我们的直觉变得非常敏锐,再结合想象,才能真正领略大理石画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气韵、神韵。才能感知世界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对社会人事的态度,对美与永恒性的追求,都可以在大理石画里得到了显化,以审美方式与主客体世界进行心灵感知的形象,记录并可以通过它们获得了认同。这种感知有时达到了哲学化的高度,在“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纵横大理石画意境中,在“有丰致、有缥缈”的笔情墨象之中,蕴含着情思,也体现着“道”,表现着人格乃至对生命宇宙的体验。因此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的层次上鉴赏大理石画的艺术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创建的一切文化艺术的形式,实际上都是为人类无影无形、丰富多彩的思想意识活动提供了一些有影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并可用于进行人与人间情感交流、交往之需的一些中介或传导载体。人类的绘画艺术就是其中之一,不过随着绘画这一个中介、传导载体,具有了一定的创作模式、符号之后,这时更多的人就已无法再使用这一中介载体,做到有效地传达自身的艺术情感,再也无法将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艺术情感,通过绘画这一形式表述、只能将内心早已涌动不已之艺术情结,深深地埋藏、禁铜在内心深处,直到大理石画的横空出世,才忽然发现心胸间涌动多年,早已呈按捺不住之势、呕待发泄的艺术感受,终于找到了中介、传导的载体,生成了自己难以以书画的线条、色块组合成自己日思梦想而难以描绘的美图妙景。一旦人们在大理石画画意上,找到自身艺术感受与画面艺术体现内容的契合点,大理石画自然就成了人类情感交流、交往的最好中介载体。然后人们便会通过天然艺术的无穷表现力、感染力,顺利进入人类大脑思维中,达到艺术思维的目的。
大理石画最重要的在于成画过程上,世上万物都各有成形的不同,我们取用时都只在意最后的结果,只要最后的成果有用,它就是好东西。它所构成的画面,都能够诱导人们的艺术思维和画面内容产生契合点,并顺利进入艺术思维专用通道,还帮助人们完成一次次艺术联想、创作,圆满地达到宣泄、传导人们的艺术感受的目的。而在艺术审美的现实生活中,大理石画长期以来并未得到美术界的全面认同与接纳,大理石画一直都被人们看做是相似于绘画类艺术品的同时,还被视为是一种与绘画无关的奇石珍品,而同样观赏石界对大理石画作品是通过切割、裁截、打磨、抛光等工艺形成的画面石持有一定的否定态度,认为大理石画已经部分脱离了纯粹天然观赏石的范畴,被视为是一种人为创作的天然画面石,从事大理石画的生产,销售的大多数人也更加注重大理石画的稀缺性和唯一性,对艺术性往往只是挂在嘴上,真正对大理石画的艺术性知知甚少,还经常五十步笑百步,因此人们还未充分注意到大理石画画面上的神奇特点体现的天然艺术性,所以大理石画一直处于在具有天性然的人文画面艺术品和天然观赏石艺术品形成鉴评共识和艺术标准发展的争议中,只有人们突破和抛弃这种无畏争议之后,形成对大理石画艺术性鉴赏的理论和标准,大理石画才能完全有机的融入人文绘画艺术品、观赏石艺术品之中,其艺术性来源于观赏石而又高于人文绘画艺术、观赏石艺术的“神妙逸能”之作。从美学看,为“一个好的意象,如果通过感性找到了它的完美附身,那么就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完美的艺术品。”至于那些对大理石画算不算画和天然观赏石,自然天成的大理石画能不能称艺术品,那只是多余之谈。徐霞客“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其实大理石画不是让画苑可废矣,而是大理石画的存在真正的让画苑有学也。

茶药的传说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2019年12月16日 ·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药茶,它和气功一样,是我国传统医学预防保健的一种常见方式,药茶兼食用、药用价值于一体,既是日常饮品,又是治疗药物,在传统保健方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饮食养生文化。药茶文化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一、药茶的不同呈现方式
药茶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从早期的药茶同烹,到中期以茶为药,再到最后的炮制药茶成方代茶饮,药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地创新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药茶理论。

1、药物与茶同烹煮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对茶的性味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缓解茶的苦寒之性,选择用生姜、韭菜、薄荷等药物与茶一起烹煮成茶汤饮用,汉末期壶居士的《食忌》就记载了这种茶汤的烹煮方法:“苦荼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韭菜味甘辛,性温,与茶烹煮可以调和茶的苦寒之性,使之入口不伤脾胃。一直到了唐代,人们还一直在饮用这种茶汤。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而这种茶汤,就是药茶的一种表现形式,将辛温的药物与茶共同烹煮,正是因为人们对于茶之滋味爱之入骨,但是又惧其药性,所以才想出了这种药茶,既能使人享用到美味的茶汤,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

2、茶作为药物入药

如上所述,关于茶的性味古人早就对其有了深刻的了解,虽然日常饮用对于体制虚寒的人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就就其药效来说茶也是一味良药。唐代陆羽所撰写的《茶经》就记载了茶作为药物的妙用:“茶之为用,味至寒……若热渴、凝闷、脑 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书中就记载了八种“药茶诸方”,如治疗伤寒头痛壮热的葱豉茶方、薄荷茶方、石膏茶方等,在这些药茶方中,茶都是作为一味药物出现,可知茶入药的历史悠久。

早在唐朝时期,药学家陈藏器就曾提出了“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观点,纵观各种医家典籍,其中提到茶的功效以及应用数不胜数,可想而知古人还是认为多饮用茶可以养生保健,由此可知,茶文化能在我国风靡数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3、药物代茶饮出现

除了以上两种药茶应用之外,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中,还发展除了另外一种药茶表现形式,就是药物代茶饮,即用药汤代替茶叶饮品作为日常饮品。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而在古代,药物代茶饮药茶文化的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将民间常见的中草药的叶、嫩芽等,用类似制茶的手法去制作,如宋朝时出现的槐芽茶方、皂荚芽茶方等,而清代太医院编修的《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中也记载了普济药茶等数首药茶方,甚至清朝时茶疗之风盛行,药茶还被做成丸剂、散剂、冲剂等多种剂型方便外出携带,使用时用茶水送服即可。

药物代茶饮作为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的结晶,既继承了前代药茶文化的精髓,又在继承中将传统发扬光大,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

二、药茶的发展演变历史
从汉唐时期的初始萌芽,到宋元时期发展壮大,再到明清时期的成熟兴盛,随着古代人民对药茶认识的逐渐深入,中国药茶先后出现了药食同源、以茶入药、药物代茶方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药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崇新改异,发扬光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药茶文化。

1、汉至南北朝时期:药茶文化的萌芽时期

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中药文化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药茶文化的萌芽时期,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了“以茶入药”的记载,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记载:“茶治便脓血,甚效。”但在这一时期,由于医药学家对于茶的认识不够深入,药茶仍出于“食药共用”的阶段,是药茶文化的萌芽时期。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从汉朝至南北朝七百多年里,药茶文化发展缓慢,至隋唐之前,人们通常是将茶与姜、韭、芫荽等食物一起烹煮成茶汤,着便是当时的药茶了,这种药茶既可以养生保健,也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当时还曾有人将这种药茶方做成商品出售,在三国时期魏人张揖所撰写的《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除此之外,在很多当时的医籍里都记载了茶的功用,如《本草·木部》记载:“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再如《孺子方》中记载:“疗小儿无故惊蹶,以苦荼、葱须煮,服之。”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从汉朝之南北朝时期,茶仍是处于“药食同源”时候,对于茶的功用人们只是有了初步认识,并未有深入了解。

2、隋唐宋元时期:药茶文化的繁荣时期

从隋唐至宋元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市井文化逐渐成为社会的流行文化,医药学家对于茶的功效认识逐渐深入,茶开始成为药方中的君药,“药茶”一词也首现于宋代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中的“药茶诸方”一则。这一时期是药茶的繁荣发展阶段,虽然这一时期已有代茶方的出现,但是以茶入药仍是这一时期药茶的主要表现形式。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随着人们对于茶的药用价值有了深入的了解,开始将茶作为一味药物使用,在现存的隋唐宋元时期的典籍里,有很多关于茶的药用价值的记载,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就对茶的治疗作用推崇不已,在他编写的《本草拾遗》中夸到:“诸药为诸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而陆羽的《茶经》中也提到了茶的药用价值:“茶之为用,味至寒……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而关于茶的入药最广为流传的应该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川芎茶调散,方中茶清为药引,可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至今仍是中医常用方剂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使用价值。

除此之外,在这一时期,随着官修医书的不断出现,药茶也作为中药的分支被单独记录起来,如宋代太医院官修的《和济局方》中就有关于药茶的专篇介绍,可见药茶文化在隋唐至宋元时期已经进入繁荣昌盛阶段,并且对明清时期的药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明清时期:药茶文化的成熟时期

明清时期,由于前朝的影响,茶疗之风盛行,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社会各阶层都乐意接受药茶这一种养生保健方式,而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药茶逐渐商品化、平民化、普及化,加上这一时期中医药开始进入总结阶段,药茶文化也随之进入成熟阶段,药物代茶饮在这一时期逐渐成为药茶的主流表现形式,而药茶的剂型也随之增多,出现了丸型、膏型、散型等。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随着祖国传统医学分科的日益专业化、精细化,药茶文化也随之有了改变,各类药茶处方也开始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如合适老年人服用的“三子养亲汤”,适宜妇人服用的“四物汤”等,药茶成为明清时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随着此时茶疗之风的广泛传播开来,大量行之有效的药物代茶饮方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午时茶、枸杞茶、姜茶、八宝茶、八仙茶、天中茶等,而这些代茶饮方还被记录进《随息居饮食谱》这一类生活记录用书中,言其可以“清心神,凉肝胆,涤热,肃肺胃。”

而在曹雪芹先生所著的《红楼梦》梦中就有妙玉沏老君眉茶 为贾母治酒肉伤脾胃停食的记载。而《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书中记载慈禧热病咳嗽时曾饮用清热止咳代茶饮,光绪也常饮用药茶,如安神代茶饮、清肝聪耳代茶饮等。

从种种记载来看,药茶不仅出现在各种医籍和茶经中,还出现在了生活用书里,由此可知,在明清之际药茶文化的兴盛。从以茶为主,到茶药并重,再到以药替茶,药茶方剂的变化发展也说明了药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的药茶文化诞生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它的出现,是基于中国古人对于养生的需要以及古人对于茶文化的喜爱,随着“不治已病治未病”理论的深入人心,使得古人发挥智慧将茶文化与药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联系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药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药茶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到了今天,随着治未病观念的逐渐普及,加上现代人因为饮食不调、起居无常,身体正气渐亏,身体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养生保健不再是中老年的专用词,年轻人中市场也很广大,而药茶具有的简便快捷、经济实惠的优点在年轻人保健市场中占据着优势地位,药茶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想成为宇航员,乘坐流星,绕过月亮,流浪宇宙,最后抵达你在的星球cy你要悄悄地拔尖,然后惊艳所有人,加油成毅♡#电视剧沉香重华[超话]##你要说唐周就不能只说唐
  • [鼓掌][鼓掌] 日常plog | 你们年轻又要变老 都怎么修炼最痛苦的时候往往是早上,这个时候容易逃避而且焦虑。”“白孩子”忘忧,都是将近二十岁的小伙子了,
  • !!
  • 德语初级全日制开班啦1.德语零起点初学者或对德语兴趣爱好者;2.欲参加德语欧标等级考试A1考试的学员;3.有留学、移民、探亲需求者,工作需要者;4.以德语二外考
  • #空瓶##空瓶[超话]#更新个吃的保养品,Luteine的蓝莓护眼丸,我看emma推荐买的,觉得有点效果但又不是很大,我是按照一天一粒频次吃的,后来看到有人说一
  • #任嘉伦[超话]# 3 [羞嗒嗒]#任嘉伦嗨一夏# [羞嗒嗒]#任嘉伦2022爱你如一# [羞嗒嗒]#任嘉伦嗨放派# ҉ ҉͡ ꧁༺ⓁⓄⓋⒺ༻꧂
  • 我和同事来到漓江路上这家『玩聚工厂』直接上三楼,乖乖类,得有快两千平吧,进门左转是电竞区,那透明带灯光的主机看着贼帅,还有电竞酒店,收拾的也怪得劲。‍♂️还有铭
  • 给大家伙真实记录喜羊羊的日常吧~~或许你会说我只是抵抗力太低所以这样,也许吧~~~反正我们前后两个小隔间里没有哼哼唧唧的好像就两三个~鉴于每天工作人员对这里的命
  • 18、夜晚的风会偷偷告诉你我很爱你.19、请尽情大胆的享受你那勇敢无畏且只有一次的青春20、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好 把自己当你世界里的月亮.21、“那就祝我们 被
  •  看到有人落难时,不落井下石,多一点温暖,因为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一《魔鬼中的天使》6、去超市买菜,碰到她挺着个大肚子在促销柜边选快过期的酸奶,我心头顿时一
  • #寻美江苏##寻美盐城##射阳身边事[超话]##少年急救官##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知知在家跟奶奶玩,奶奶突然问要是奶奶生气了怎么办,知知说:回姥姥家,奶奶又
  • 在计划行程的你或许会发现大部分的旅游攻略都注重于介绍白天的行程,所以小旅城精心为你集合了一些在曼谷体验的夜晚活动#旅游风景# #旅游[超话]#当夜晚降临时,你是
  • 得知民兵应急连集结命令后,王佳宇看了看6岁的儿子,不放心孩子自己在家,但是灾情就是命令,救援就是责任,于是王佳宇只好把孩子带到人武部报到。刘政心里一下子悬了起来
  • 为什么东西食物都大多好好的,那它来干什么呢,是真的来帮我驱赶孤单寂寞,恰恰我又没有感觉孤单寂寞,反而偶尔发现自己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过的安静,舒适。男人的精力被公事
  • 制片人克里斯汀·伯尔说道:“为了能够呈现故事中70年代的Liberty百货店,我们还在摄影棚里复刻搭建了Liberty部分场景,我们想让观众一眼看到就会‘哇 ,
  • 现代诗填空(来自抖音评论,都是我喜欢的) 旧事归尘埃,相思葬山海。 再无相见日,天涯两无猜。 半山听雨抚琴声,满腹惆怅满腹恨。 陈情往事不堪恋,一别从此不相
  • 修订后的《条例》对地名命名与更名、文化保护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规范,解决“大、洋、怪、重”等地名问题。[星星]《条例》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乡、镇、街道名称,著名的
  • 挪威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FHI)参与进行了辉瑞疫苗联合评估,并得出结论称“对于最虚弱的人群而言,即便相对副作用小的疫苗,也可能因副作用而导致严重后果”。作为非专
  • 还有这里面许许多多的人物,阿母在宫门前大喊我错了让我看到一个母亲的后悔与不舍袁慎五年的陪伴也没能换来少商的回头,你说让她莫回头,但你心里又是多希望她能回头看看你
  • 青花瓷是景德镇的传统,Birthmark的器皿一直都在表达材料和工艺的在地性,一处青花数字也极尽传统高温瓷的洁白。 “折腰”是传统陶、瓷和金属器里关于器型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