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语



我们要用心在道啊!此生要了生脱死,解决好这个问题,来生我们以菩萨愿身再来,帮助众生排忧解难,是不是?要发这个心来救度众生。所以我们现在在悟中的同修,要好好地想一想怎样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把我们的亲人——因为他们跟我们缘分比较深啊,劝导他们来正信佛法,而且正信佛法就是要学大法,学小法没有用的,真是没有用!念佛的人照样地可以念到地狱里去,念到三恶道里去。只有明心见性,明白宇宙人生真理,我们才能了生脱死!
#弘扬真理##印广讲堂##万法唯心现#

一个纯阳的生命,在所有境中都有觉性的观照

三参法师 佛日清凉 2022-07-07 21:57 发表于广东

佛教自古以来所做的是什么?

就像我师父说的那样,

“佛教讲的是大道理”。

用现在的话来说,

这个大道理是不会随着日月星辰的转换而改变,

不会随着春夏秋冬而变异,

不会随着世间价值

观念的流转而改变,

这是永恒的真理。



●心灵的光

●点亮

所以我们说“佛性不分南北,佛光不分古今”,每一个人只要点亮了心灵的光,就找到自我了。一个找到自我的人,他的生活才会变得充实,他的生命才会有乐趣,他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才会有积极作用。否则,自己都活得没质量,怎么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正面的力量呢?

开光是什么?我师父讲,开光就是开发众生见正道,就是点亮众生的心灯。他说我们给佛开什么光?佛不需要我们开光的,只不过是通过这个机会给众生开光,让佛的真理在人间宣扬。所以师父这一点也很特别,有一些走形式的仪轨,师父也特别注重。

有时候师父去开光,有的寺院条件非常艰苦,师父反过头来要帮助这个寺院化解——人来了很多,没地方住,也没地方吃,又没有好音响,现场既拥挤又嘈杂,师父这个时候就要提高嗓门来给大家讲佛法,众生才慢慢平静下来,把心沉下来,听着老和尚讲。

师父的特色有时候就是用语言和大家交流心灵,让大家了知佛法,安抚大家躁动的心灵。当然,师父不讲话,以他的威德、以他这样子高僧的形象也可以的。他在人群里就是一道阳光,众生哪怕第一次看到他,也会生起很大的欢喜,生起敬仰,这叫见相种福。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丈六金身?众生看到都是喜欢的。

实际上世间所有的善和恶,当我们观察它的同时,也是在度化自己。我们身口意所付出的,也都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充值。你在时空里所做的一切,都是八识田里的种子,是宇宙里的资粮。

轮回再不堪,我们也要有一双超越现象的眼睛,要看到净土,就像超越云层才能看到宇宙里更广大的存在一样,这样才能安抚我们的心。

如果你把宝全部押在这个世界,那是很痛苦的。世间有一个词叫“裸官”,我们现在是“裸修”,我们知道诸佛菩萨都在,所有功德都回向极乐世界。“将此身心奉尘刹”,身体在这个世界奉献着,心是有所依托的,心所皈依的地方在极乐国,叫“栖神安养”。

 FORIQINGLIANG

“安养

如果没有这样一份依靠的话,那是很苦的。而且修行到开了一点智慧之后,我们的观察力就会很敏锐。我们知道阿罗汉已经证得无漏了,解脱出三界了,这是我们凡夫粗浅的概念。阿罗汉也有痛苦,我们普通人不会觉得一分钟、一秒钟怎么样,但对阿罗汉来说,时间的迁流、时间的无常性,就像死亡的锉刀一样。祂的观察力度是非常强的,祂的这个“觉”越透澈,世间所有生老病死的苦、种种的无常,就会更加地放大,这就是阿罗汉的痛苦。

这就是具有双向性的。拥有越高智慧的人,他一方面解脱自在,但另一方面有可能很忧愁。否则的话,为什么叫“诸佛终宵泪不干”呢?佛菩萨对众生的悲悯,泪水都不干啊!佛菩萨看我们人类,因为祂的智慧、祂的敏锐,一见到因就知道果。

所以我们要破除愚味,要破除无明,要开点智慧。有时候无知有无知的烦恼,智慧也有对众生的悲悯。生命力不旺盛的人,哪怕春天来了,他看到的也是梨花雨下,花瓣缤纷随流而去,就像林黛玉葬花一样,都是忧伤的。但是智慧的状态肯定是纯阳的,一个纯阳的、资粮具足的生命,在所有境里都有一种觉性的观照。

一个智慧的生命还是有愿望的,这种愿望不会有我们凡夫负面的那种压力,佛菩萨不会有这些的,祂知道问题的根结所在,所以会努力地、细致地把它转成正面的。

 

菩萨六度里是有精进度的,这个精进是正面的,不是众生的求不得苦。菩萨哪怕愿望没有实现,也还是阳光的,还是坦荡荡的;众生得到也苦、得不到也苦。所以一个人要宠辱不惊,不为失败而忧伤,也不为胜利而骄傲。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雷音释道儒堂# 《唐如山五医经》

精神心理卫生诀

唐如山著

一个人语言、行为、思想不正常了,也就是说他的精神不正常了、心生病了,通常这种情况他是不会自觉的,也不会承认的。心到即到,心医即医,心药即药,心痊即痊,心了即了,无心无到,无医无药,无痊无了。道能道,是真道,医能医,是至医,道者能医,医者能道,是天一。三一是原,四一为圣,三四而心,四三乃性,原成圣,心成性,心则原,性则圣,木水金酉寅金水木,水木火甲庚火木水,金土火壬乙火土金。

注:一水、三木、四金,金生水,水生木。

——选自道家著作《道玄经》唐如山著。

医心诀

唐如山著


有一见二,有二见三,有三见生,师无师。天下无病,病身患心,心疾而病,病无科药,药治生物,物见真心,心明空精,精生为信,信诚而性,性见则神,神乃天全,全能合一,无物无疑,无说无听,化幻为实,变假成真,精气神生,阴阳纯一,阳隐而性,阴秘而生,阳出而命,阴入而真,一生重真,重生一真,三者自一,能见天地,无得之得,是以为道。感生敏是,分明立晓,洞悉阴阳,了了八极,觉然自生,生天生地,九天九地,正反重一,发明真心,辨心生然,坎离交媾,乾坤无离,自为医心,心生无始,混沌无别,元极重真,神经自然,自然无生,无患无疾,无药无汤,圣道无人,无心无医,医道真人,天下为心,心医合道,精神真一,一生无事,衍生无极,无为无名。

——选自道家著作《道玄经》唐如山著。

用药诀

唐如山著

用药之法在于符合天地自然。阴阳相生,阴者生阳,阳者生阴,阴阳生一。一者为二,二者为一,三者是一,人即是药,药即是人,人药合一,无病无灾,无药无生。一者觉五,五者觉一,半者生一,一者生半,太极生一,生一元始,五行觉五,觉五能空,一生天下,五觉自然,五一能治,三一是真,二一成圣,天地始纯,纯阳知生,纯阴能下,坎离复交,乾坤重媾,八一为际,四一而知,是为道无,无道不生,是以为原。

注: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

——选自道家著作《道玄经》唐如山著。
    

石兰典籍

唐如山著

弟子白说:“人之善本在于五脏六腑,重在脉神,愿闻其详,知意其向?”

药师佛回说:“善知识!医之道则当善本,本合则根正,明焉无不胜。一阳之钩为天,钩钧则分毫不左;一阴之毛为地,毫毛则非元极不至达。人之五脏六腑乃五行真术,无善无恶,无着无弃,为医道之本,仁心之生,其意知详如下:五脏者之肝木位东方天少阳,主血魂,色青司春气,重头部,属青龙(雷、风)青帝(太昊伏羲)所管,其主肺、心(心、肾),乃筋、爪之力;心火位南方天太阳,主脉神,色赤司夏气,重五脏,属朱雀(火)赤帝(炎帝)所管,其主肾、脾(脾、肝),乃脉、色之象;肺金位西方天太阴,主气魄,色白司秋气,重血脉、膀胱,属白虎(泽、天)白帝(少昊)所管,其主心、肾(肾、脾),乃皮、毛之用;肾水位北方天少阴,主精志,色黑紫司冬气,重身体,属玄武(水)黑帝(颛顼)所管,其主脾、肝(肝、肺),乃骨、发之荣;脾土位中央天,主营意阴阳相和,色黄司四季,重精神,属陈蛇(宗)、七煞(根)黄帝(黄帝)所管,其主肝、肺(肺、心),乃肉、唇之数。

六腑者乃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者。胆主中宫之正,有化生之所成,所对应者为肝;胃主五味集纳,为藏粮之所,所对应者为脾;小肠主清分左右,有收纳之功,所对应者为心;大肠主泻合之总,有奇效为生,所对应者为肺;膀胱主变化之意,津液为反,所对应者为肾;三焦主纲要之别,决意为生,是以为原气。

此五脏六腑乃五行全数,五行皆正,无有定处,至神通明,一而安生,了有奇功。五行失正,则落死地,回天乏力。

脉搏气韵,阴阳相一,阴主生死,阳主血气,神足气象,宗根臻至,象数机理,征微体明,一一表达,则脉象自生,自然呈现。

天地生合之法,以承古开今,自然气数,逆反顺生,兴衰变化,损满补功,数定气连,神安性真。此由心生,一心而成,功在自机,外成其心,心至功到,无形遁机。日月常转,乾坤变易,阴阳调和,脉象无边,定生玄妙。阳性阴生,阳动阴静,阴阳和合,是以精神能主,二次臻至,精神重生,《黄帝内经》说:‘阳平阴秘,精神乃治。’三阴三阳为之王,一阴一阳成其至。三阴三阳之数,九九生天;一阴一阳之理,能知本初,一即九,九即一。缓者生阳,数者疾阴,三数复重,一理了明,则阴阳更生,分明立晓。《黄帝内经》说:‘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是故三阳者为天之数,重头;三阴者为地之数,重手;一者为人之数,重心。是谓天地人者一,乾道坤德,阴阳生和之气,轻身之术,精神之宝。故至医之道,非贤明不足以传达,以其为道故而知当日斋戒以自珍藏保之。”

药师去灾延寿如来经
唐如山著

如是我闻:一时,佛于七刹宝地见众生欢喜,一而众生,直心直佛。佛于无量劫而本心常自在,功参天地造化参数无界,佛法无边,彼岸自心度,诸法皆不取不舍,空无一人。于是偈颂说:
诸相无量心空生,
一相自相天地间。
微妙佛法清净故,
诸界众生皆悟空。
众生是佛本自心,
何故缚心有而无。
即有即无天地间,
即无即有人心间。
一切唯心造唯物,
见自真心即觉直。
自性见佛法禅门,
一如如故亦如来。
如能见生两生者,
如佛一性而能知。

尔时,法偈颂毕,三界寂静,直华祥天,天地和瑞,佛法心田。一切空见自性生有,一法无法自心法,一药无药自心药,一汤无汤自心汤,因药汤两次而生有,故心地两次而发明,心地一见性发明,则无药汤。一念自在,去除无虑,即虑不生,虑即妄生。于是偈颂说:
人心虑及无界众,
何苦众生心忧苦。
苦心生自有乐生,
即乐无生苦亦无。
直心即性生无乐,
是故无乐为至乐。
此为功参天地数,
亦为如来药师心。
苦药无味汤一味,
一味即为体三昧。
此即如来正觉心,
能知天地本来貌。
佛由心生是医王,
一药无味生慈悲。
慈悲本是药师心,
此心无药亦无汤。
一药两用真如体,
体用无别一心成。

尔时,法偈颂毕,众生皆喜,三界唯尊,菩萨解脱,日月生辉,十二一将皆自护持,本自光晖,疾患皆无生,众生觉性平等,禅心一时定,一佛如来。本性心生,一性二生,二性一生,两生一真,一生两真,重真发明,三者心一,一生一佛,而再生再佛,本无生无佛。即说咒说:哈帝雅嗡。哈帝雅嗡。甚堪贝。甚堪贝。三藐三菩提陀耶。娑婆诃。娑婆诃。梭玛哈喇琉璃。埯。

尔时,佛发一大愿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闻我名号者,如能一心见持,则能心地安稳,思虑不生,妄想皆离,病患皆无,苦乐无心,视他同己,解脱自在,生同极乐,重真重生。于是偈说:
菩萨解脱,
禅心无界。
无患无疴,
无苦无乐。

偈毕经全,名为《药师去灾延寿如来经》,三界皆名,无有无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电脑随机录取流程分为5步:  一是在公证人员监督下,对电脑随机录取系统的封存完整性和学生报名数据进行检查,对电脑的清洁性、现场大屏或投影、电源、打印机等设备
  • 前世不欠,今生不见,今生相见,为了还债,请珍惜每一次遇见,那是上辈子的缘,请珍惜身边的人儿,那是你欠下的债缘深缘浅 缘来缘去 看见就好 就好造物主都不可能掌控的
  • 你是我的天空,时晴时雨;你是我的风景,山水相依;你是我的梦境,梦中有你;你是我的动力,让我进取。天空中有你我最喜爱的颜色,现实中有你我最相配的角色。
  • 。#平顶山美食# 前两天点了“辛狠首辣”的外卖,他们家主打的是水煮系列,有水煮肥牛,水煮肉片,水煮鱼,我三中都要一起了。
  • #十二星座#【处女座的女生最罩不住的男生星座是天秤座】处女座的女生如果喜欢上一个人,会很清楚的表达立场,从爱上对方的这一刻起,所有的原则都是围绕着对方打转,可以
  • ♬ 世界之大 总想要去飞 就算满身伤痕 也不曾后悔 无人喝彩 依然在期待 雨后的彩虹它是那样的精彩 转眼间 一切都已改变心情不好。今日送走了在孟加拉工作的老朋友
  • 这里变成了紫女把自己的赤练剑送给了红莲,我略有点惊讶,毕竟秦时里赤练的回忆不是这样[笑cry]不过回忆里的少年卫庄,和天九里的二庄性格也不一样啊,时间太久玄机编
  • #4769翻车日常[超话]#自己想想的沙雕小日常 文笔查到一种进阶 我都不知道我在写什么色缇和贰黑 由于两位都是大佬 我老是写着写着忘记性别 怎么办ps(沙雕一
  • 宁可让人看你活得没心没肺,不要让人看你活得楚楚可怜。不攀不比,好好做自己;不争不怒,好好活一生。
  • 三月份在开封,咱们坐上车,老张说,看你们都走了,就好像剩我一个人了。不管你在哪里,时光的长廊上,一份季节的怀想一直延伸向有你的远方。
  • #刘昊然九州缥缈录[超话]# 吕归尘想到这里狠狠地打了一个哆嗦,他忽然觉得坐立不安,他无法忍受他最好的朋友被人打断肋骨砸碎膝盖和捣烂眼睛,他可以想到如果看见这样
  • 我们熟知的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区、空港经济区都属于滨海新区范围内,另外位于西青区境内的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样属于滨海新区。2、滨海新区包括不仅仅是大家所熟知
  •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小事糊涂而大事睿智,为人低调而洞若观火。低调者更容易成事,无论自己有多大的能耐,万不可锋芒毕露。
  • 因为”和平杯”跟寇援先生打交道的人可以说是成千上万,遍布海内外,这样的人设不是常人所具备的, 要知道寇援先生离开文化馆长岗位已经有若干年了,管他的领导也不知换
  • 依靠网络技术,物联网将生产要素和供应链进行深度重组,成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实载体。 GZCA基于“互联网+医疗+安全”发展规划需求,为我省卫生医疗行业搭建了
  • 本来在此事之前,我根本没想过这句话也能成为撕起来的点,我又被按头了解了[跪了]然后两位至高无上的公正的不偏心的唯粉教育我,“我宁愿……也不……”“我能接受……但
  • ​​​#春筱优品# “是的,你并不努力也不自律” 别人的优秀不仅仅是才华、聪明才智,并且这一切也来自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与坚持。那些总是被我们推翻的“鸡汤”有时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为天下贞。一者道也,亦和之境也。道生一而一生阴阳,二物充气以为和,德交归焉,
  • 所谓身藏若虚,大道其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云散月明谁点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境界至大,大象无形。明心见性,闻思修慧,油然生恬淡,骨相空明,所
  • 栏目名称:《创城路上》 栏目板块:《创城小百科》、《创城曝光台》、《荆城正能量》、《创城风景线》、《文明大使进万家》、《文明创建 电视问效》栏目时长:10分钟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