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5个困难村的变迁
——天生桥、龙窝、宝寨、龙山、三合5个困难村的脱贫故事

核心提示:

  在修文县的脱贫攻坚路上,有5个困难村的变迁,尤为引人关注。

  曾经,这些偏僻的山村,走的是泥巴路,喝的是“望天水”,村里的产业,犹如一张张白纸。因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有的村寨,半数村民要外出求生活。

  如今,这些曾经贫困的山村在各种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发展起了一个又一个乡村产业,短短几年时间,便实现了华丽转身:自来水通到家里,水泥路四通八达;村民的荷包鼓了,昔日的“空壳村”,集体经济在不断地壮大;一些村里不仅有了太阳能路灯,还建起了专供村民唱歌跳舞的院坝;家乡变好,乡愁浓了,寂寞的山村,迎来一股又一股“返乡热”……

  近日,记者走进这些山村,聆听发展故事,感受山乡巨变。

  A三合村:“空壳村”的养猪经

  三合村隶属于修文县的大石布依族乡,因石漠化严重、四季缺水,村里的4800亩土地种的基本是玉米等传统作物,曾是该乡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村,也是一个典型的产业“空壳村”。

  2012年,刘永平返乡创业,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年出栏8000头生猪的联江生态养殖场。在他的带动下,三合村先后建了两个村集体养殖场,加上村民小规模养的猪,整个三合村年出栏生猪近2万头。其中,在联江生态养殖场,上面的贫困资金被量化到贫困户头上后,贫困户再以一头猪1000元的资金入股到猪场,一头猪就可以得到300元的分红。而贫困户在猪场买仔猪,一头还可以优惠500元。

  而村集体的养殖场则属于合伙性质:场地、工人由村里出,刘永平出技术、饲料和猪苗。其中,1号猪场,村集体每年保底收入20万元,2020年因猪价可观,盈利更多;而2号猪场,2020年也出栏了2000余头生猪,保底收入了43万元。

  “我们村集体的养猪收益,60%用来分红,其余的收益则用于村集体的滚动发展。”三合村村支书陆胜军说,除了分红,村里还有几十名村民在养殖场打工,多的一月有4000余元收入。

  除了养猪,三合村的精品水果、肉牛、蜜蜂、蔬菜等产业同样风生水起,“三种三养”、六大产业,让三合村的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再到壮大,村民的荷包也日渐见鼓。

  目前,三合村人均年收入已有上万元。村支书陆胜军说,今年,三合村还准备种植500亩牧草,同时建一个养牛场来延长这块产业链;乡里面则准备在村里搞一个农产品交易中心,打造一个精品果园采摘园,并将其升级为省级示范园区,三合村集体经济将不断壮大。

  B龙窝村:“云中苗寨”的华丽转身

  龙窝村是六广镇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这个山中苗寨有2500亩土地、400亩水田。因地势偏远、缺水,村民们一度喝的是“望天水”,走的是泥巴路。

  因为一方水土养不活了一方人,那些年,龙窝村的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了。

  面对这样的村情,2016年12月28日,龙窝村召开了“脱贫攻坚的逝师大会”,100多位村民各抒己见,述说发展愿景。其中,通路通水、发展产业成了村民最强烈的愿望。

  村支书熊玉菊说,从2017年起,龙窝村开始整合资源,着手解决这两大发展瓶颈。

  在各种政策帮扶下,2017年,龙窝村修了30公里的村路;2018年,自来水通到了每一个村民的家里……

  解决这些发展瓶颈后,龙窝村开始向扶贫指挥部的各个成员单位申请资金支持来发展产业。短短几年时间,龙窝村发展了起了一个又一个乡村产业:经果林2000亩,食用菌基地15亩,3个养鸡场规模15000只,养牛基地2个,有400头牛……村民以土地入股园区,没有租金,但却占股10%,一亩地一年保底收入1000元。

  2019年,县供销集团给了村里第一批分红——53万元,其中,31.8万元分给了149户村民,每一家分红都在2000元以上。除了猕猴桃,龙窝村当年参与分红的项目共有6个。这些项目都与村里的贫困户利益联接,19户4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分红在3000元以上。

  曾经全靠财政拨付经费的龙窝村,如今村集体经济正在不断壮大,人均收入已在8500元以上。村里有了太阳能路灯,一到傍晚便灯火通明,同时还建起了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大院坝,让村民有了一个唱歌、跳舞、聚会的好去处。

  家乡好了,乡愁浓了,龙窝村的村民开始纷纷回到村里盖起了一栋又一栋的漂亮房子,“云上苗寨”生机勃勃,正朝着乡村振兴之路出发。

  C龙山村:收购订单助力农产品出山

  龙山村隶属于修文县的小箐镇,全村有606户人家,其中,贫困户有17户58人。

  村支书王浩说,以前的龙山村,进村是泥巴路,车子无法进来,农产品也不好销出去。路难行,喝水也是一大问题,其中几个组一到枯水季节,就要靠政府送水喝。

  随着扶贫政策力度的不断深入,自2017年起,龙山村党支部开始带领村民大力推进小康路、小康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个曾经的“烂路村”,后来总计修建了4.5公里的柏油路和10余公里的串户路。在畅通乡村产业的发展通道后,龙山村开始着手发展各种产业。

  短短3年时间,龙山村的猕猴桃、辣椒、番茄等产业发展到了2800亩。此外,蜜蜂有1173箱、蛋鸡有1万多只……整个龙山村形成了“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的产业结构,还成立了修文联绿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为村民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并收购村民种植的蔬果来包装销售。

  为解决种养殖业规模壮大后的销售难题,龙山村还建起了一个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省内外各大收购商签订单,来保障村里的农产品销售,更加提升了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种养殖的积极性。

  随着村里的产业不断发展,龙山村的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里人均收入达到了12920元。

  D天生桥村:建好通途拔“穷根”

  天生桥村因桥闻名,却因地处深山峡谷,条件恶劣,一度是贵阳市的市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3户61人。

  “在村路未建好前,村民到县城卖蔬菜,有15公里的路程,天不亮就得背起蔬菜朝县城赶,天黑了才能到家,大半时间耗在路上。”村支书王松说,2017年起,随着窜户路、机耕道、产业路等不断修建并完善,天生桥村开始告别行路难,车子通到田间地头,蔬菜、猕猴桃等可以直接拉到县城。

  随着扶贫的深入,天生桥村发展起了高标准的猕猴桃种植和蔬菜基地等,光猕猴桃就种了近3000亩,其中,村集体有两个百亩的猕猴桃基地。同时还建起了140余亩的蔬菜大棚、4个冷库,每个冷库能储藏20吨的货物。与此同时,蜂蜜等产业也在不断地壮大。

  2020年,天生桥村村集体的冷库已经租出去了。这一年,天生桥村的各种集体收益加起来,已经接近20万元。王松说,这部分收入,80%将分红给村民,部分则用来滚动发展村集体经济。

  村支书王松说,2020年,天生桥村人均收入超8000元。下一步,村里准备搞一个低碳公园来发展旅游经济,同时准备建100亩的生态养鱼场。

  E宝寨村:偏远乡村迎来返乡潮

  六桶镇的宝寨村位于修文县的最西边,是贵阳市最偏远的村子之一,距离修文县城有50多公里。

  “过去的宝寨村土地贫瘠破碎、基础设施薄弱,2000年时,部分村民还住在茅草房里,有的甚至连饭都吃不起。”村支书周作文说,由于没有产业,那些年,宝寨村的半数村民要外出求生活。因为大量劳动力外出,村里的很多耕地一度成了荒地。

  为将闲置土地资源盘活,2017年,宝寨村开始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让村民入股发展种植产业,建起了一个3500亩的猕猴桃园区并种植了2300亩的晚熟青脆李。

  村民以土地入股,一亩地的土地流转费为200元,且逐年递增,至400元封顶,但无论丰歉,都能保底。果园里有了效益后,村民还能以5%的收益来分红。一些勤快的村民在果园里做工,一年收入上万元。

  除了猕猴桃和晚熟青脆李,宝寨村还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养了绿壳蛋鸡,村里的38户贫困户108人全部被纳入到了合作社。2020年,宝寨村光这一块收入就有10余万元。

  “2018年,我们村的集体经济还是一个‘零’,2019年,这一数字变成了33万余元,2020年已经突破50万元了,村民的人均收入也超过了8000元。”周作文说,2021年,宝寨村还将扩大肉牛的养殖规模,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随着村里经济不断发展,昔日在外闯荡的乡亲开始纷纷返乡,掀起一股又一股的“返乡潮”,1500余名外出村民,如今大部分人已经回到村里。

  在龙山村,在天生桥村,在宝寨村……记者听到了一个个乡村发展故事。这些故事,几乎都围绕着一个同样的主题——发展乡村产业,振兴集体经济,形成良性循环,增强造血功能,最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舒波 杨继军 杨源/文 周永/图

  三合村香菇种植基地

  短 评

  后发赶超

  并非偶然

  贵阳市有20个“特别困难村”,其中五个在修文,这五个村有的地理位置偏远,有的基础设施落后,有的自然条件艰难,都是难啃的硬骨头。2017年,《贵阳市特别困难村扶贫解困定点包干工作方案》出台,贵阳市特别困难村集中攻坚的序幕也由此拉开。今天,在整个贵阳市的全力帮扶之下,困难村脱胎换骨,呈现一派勃勃生机。

  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先富带动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脱贫攻坚战以来,我们强调精准扶贫,全面脱贫。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精准帮扶,仅靠微观层面的个人先富带后富,仅靠各个村单打独斗,一些难以逾越的致贫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彻底的解决。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正是在国家层面推动下,党对发展规律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下,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曲摆脱贫困的史诗才在贵州大地上演。一开始就把公正和效率放到相对平衡的位置发展集体经济,引入先进的农村三变机制,科学规划产业方向,接受了市场经济洗礼的返乡村民,和谐的干群关系,和修文五个困难村一样,贵州的农村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少走了不少弯路,实现了快速发展。回望中国数十年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贵州的脱贫奇迹,我们能看到其中隐约的脉络。

  摆脱了贫困的贵州农村又将踏上乡村振兴之路,“修文”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形成更先进的乡村文化,全新的村风民俗,是贵州农村发展的新课题。我们看到,修文五个贫困村在摆脱贫困之后,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绘事后素,贵州农村好似一张刚刚铺开的白纸,我们相信,创造了脱贫奇迹的贵州,还将书写社会主义新农村既富且美的新史诗。 ■舒波

(信息来源:贵阳晚报)

#微信屏蔽拼多多小红书等外链#《在寒冬里爬山》

陈小博

我满胸的热血上涌
仿佛这塞北没有了寒冬
我感觉自己好似侠客展开了轻功
拔开腿奔跑冲进了营子沟里的山沟中
我奔跑了一会就不行
气喘的厉害实实在在的身体沉重
我是在人间不是在仙界之境
跑得快了促使血液全身流通
使我感觉不到天冷
虽然现在是最冷的严冬

来到沟里的一个山脚下
面对眼前的大山我准备向上爬
满山的柴林茸茸
诱使我为之心动
那是过冬不可少的燃料
这满山上下全是宝
当然上山打柴不能乱砍乱伐
也需要一些斟酌和选拔
大多数人选择柴树的粗大
我认为这不是人类的精明而是傻
无论砍柴还是用木材都应该用科学的方法砍伐
砍柴要留树,用木材要分份砍伐
不能溜光光全砍掉多么可怕
年年栽树,年年有树的科学方法
山树林也可以为人类阻挡风沙
还是人类以及各种动物所必需的天然大氧吧
不要小瞧,我们的环境真的离不开它
打柴最好选择柴林中枯死干枯的材料
那枯死的柴树满山里无数,不烧火也会烂掉
节约资源真的很是艰难
人们砍伐柴林之多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取暖
心里不平衡就是为了把资源多占
环境保护又与我何干
这些事情让我感觉可怕
我艰难的向山上爬
每走几步总是一滑
在山林中寻找干枯的柴
感恩大自然对人类无私馈赠的胸怀
也可以适当的打些茸柴
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问题是人们的野心大的痴迷
恨不得把柴林全砍光只剩光地皮
问题是你不能说环境保护的事
你一说人家就生气
其实世间广大的农村到处都有柴
只因为我们的人类没有感恩的心怀
茸柴也可以作燃料
只是人们不肯做饭时把它烧
而是一把火在室外烧掉
不光是茸柴,还有庄稼秸秆也能作燃料
只是现实中没有人去做饭把它烧
都是在露天地一把火烧掉
散在野外秸秆没人捡拾全烂掉
可怕的不是农村人做饭把柴火烧
可怕的是农村人严重浪费取暖的燃料

寒冬里打柴本来是快乐与奇妙
我要把这些不快乐忘掉
我很有兴趣的敛着干柴
这是塞冬里人类活动的精彩
我的劳动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我不一会就敛了一大抱
我用柴绳把干柴打成了捆
又用叉棍把柴捆支起来捋顺
心中无比的快乐这是我的成就

我全身火热很是激兴
我何不趁此爬上山顶
我把柴捆支好放在一旁
我沿着山林中的坡道向山顶爬上
我终于爬上了山顶
这才把远处的山脉看清
绵延起伏也不知道哪座是最高的山峰
仿佛是原始的蛮荒之境
在这辽阔的大自然中看不到一个人影
我向着远方观望
果然是令人感概万千的风光
庞大、雄劲的山脉绵延向远方
明亮的太阳在天空上
照彻着这广阔的世界让人难以想象
无法想象整个世界是球的模样
也无法想象天空中的太阳
怎样照射着繁枝绿叶的南方
无法想象整个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
在地图上找不到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连一个点儿也合不上
我的渺小让我感觉有点儿神伤
我在山顶上仿佛这世界是沉寂、枯荒

冬天有的是时间
虽然冷很多庄稼人都喜欢过冬天
冬天对于书呆子如同神仙
读书千卷没有厌烦
中国华夏五千年
在这寒冬的山上深有奇感
又晃若很遥远
五千年里的大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文臣武将在世间广泛留传
他们或是武功盖世、或是文冶滔天
老百姓说他们都是顶着星星下凡
也许是吧?他们距离老百姓真的太远
而我最羡慕的却是那些高人隐居深山
传说那鬼谷子智慧超凡
常年隐居深山
真不知道他是怎样过冬天
难道他读书会背诵千篇、百篇
当年的书不是纸张是竹简
字数虽少,但意义深含
凡人不理解,但鬼谷子先生却深谙
对世间万事了如指掌,皆在心间
教育出来的学生超级厉害,无人比肩
鬼谷子先生神秘莫测,据说早已成为神仙
陶渊明先生弃官场黑暗
隐居深山,而归于田园
有浓重的农家之气,世外清鲜
劳动乐趣无穷,自在田间
秋收后的喜悦,寒冬里的清闲
他是珍惜光阴读书万卷
还是饮酒寻欢
他写诗是在夏天还是在冬天
只知他是田园诗人,不知他生活中的暑寒
谱写了超凡脱俗的田园诗篇
很多达官贵人的向往,但无人去实现
人生苦短,但人的精神却无限

多么神秘的大自然
它就在人间
它就在我的眼前
看着通向远方绵延的群山
被粗的、细的柴林披满
有落叶的枝条尖尖
有没落叶的红色通染
我仿佛置身于神秘之境轻松如仙
但却是真情实感
人好似超凡
仿佛人不会变老,可活上千年
我爱这塞外寒冬的山
我爱这神奇的大自然

简介:陈小博,笔名(山中诗人),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七家镇宝山营村(六组)人,诗歌爱好者,闲时读诗书,有感时而写作诗歌

#女生一定要结婚才会得到幸福吗#《在寒冬里爬山》

陈小博

我满胸的热血上涌
仿佛这塞北没有了寒冬
我感觉自己好似侠客展开了轻功
拔开腿奔跑冲进了营子沟里的山沟中
我奔跑了一会就不行
气喘的厉害实实在在的身体沉重
我是在人间不是在仙界之境
跑得快了促使血液全身流通
使我感觉不到天冷
虽然现在是最冷的严冬

来到沟里的一个山脚下
面对眼前的大山我准备向上爬
满山的柴林茸茸
诱使我为之心动
那是过冬不可少的燃料
这满山上下全是宝
当然上山打柴不能乱砍乱伐
也需要一些斟酌和选拔
大多数人选择柴树的粗大
我认为这不是人类的精明而是傻
无论砍柴还是用木材都应该用科学的方法砍伐
砍柴要留树,用木材要分份砍伐
不能溜光光全砍掉多么可怕
年年栽树,年年有树的科学方法
山树林也可以为人类阻挡风沙
还是人类以及各种动物所必需的天然大氧吧
不要小瞧,我们的环境真的离不开它
打柴最好选择柴林中枯死干枯的材料
那枯死的柴树满山里无数,不烧火也会烂掉
节约资源真的很是艰难
人们砍伐柴林之多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取暖
心里不平衡就是为了把资源多占
环境保护又与我何干
这些事情让我感觉可怕
我艰难的向山上爬
每走几步总是一滑
在山林中寻找干枯的柴
感恩大自然对人类无私馈赠的胸怀
也可以适当的打些茸柴
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问题是人们的野心大的痴迷
恨不得把柴林全砍光只剩光地皮
问题是你不能说环境保护的事
你一说人家就生气
其实世间广大的农村到处都有柴
只因为我们的人类没有感恩的心怀
茸柴也可以作燃料
只是人们不肯做饭时把它烧
而是一把火在室外烧掉
不光是茸柴,还有庄稼秸秆也能作燃料
只是现实中没有人去做饭把它烧
都是在露天地一把火烧掉
散在野外秸秆没人捡拾全烂掉
可怕的不是农村人做饭把柴火烧
可怕的是农村人严重浪费取暖的燃料

寒冬里打柴本来是快乐与奇妙
我要把这些不快乐忘掉
我很有兴趣的敛着干柴
这是塞冬里人类活动的精彩
我的劳动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我不一会就敛了一大抱
我用柴绳把干柴打成了捆
又用叉棍把柴捆支起来捋顺
心中无比的快乐这是我的成就

我全身火热很是激兴
我何不趁此爬上山顶
我把柴捆支好放在一旁
我沿着山林中的坡道向山顶爬上
我终于爬上了山顶
这才把远处的山脉看清
绵延起伏也不知道哪座是最高的山峰
仿佛是原始的蛮荒之境
在这辽阔的大自然中看不到一个人影
我向着远方观望
果然是令人感概万千的风光
庞大、雄劲的山脉绵延向远方
明亮的太阳在天空上
照彻着这广阔的世界让人难以想象
无法想象整个世界是球的模样
也无法想象天空中的太阳
怎样照射着繁枝绿叶的南方
无法想象整个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
在地图上找不到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连一个点儿也合不上
我的渺小让我感觉有点儿神伤
我在山顶上仿佛这世界是沉寂、枯荒

冬天有的是时间
虽然冷很多庄稼人都喜欢过冬天
冬天对于书呆子如同神仙
读书千卷没有厌烦
中国华夏五千年
在这寒冬的山上深有奇感
又晃若很遥远
五千年里的大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文臣武将在世间广泛留传
他们或是武功盖世、或是文冶滔天
老百姓说他们都是顶着星星下凡
也许是吧?他们距离老百姓真的太远
而我最羡慕的却是那些高人隐居深山
传说那鬼谷子智慧超凡
常年隐居深山
真不知道他是怎样过冬天
难道他读书会背诵千篇、百篇
当年的书不是纸张是竹简
字数虽少,但意义深含
凡人不理解,但鬼谷子先生却深谙
对世间万事了如指掌,皆在心间
教育出来的学生超级厉害,无人比肩
鬼谷子先生神秘莫测,据说早已成为神仙
陶渊明先生弃官场黑暗
隐居深山,而归于田园
有浓重的农家之气,世外清鲜
劳动乐趣无穷,自在田间
秋收后的喜悦,寒冬里的清闲
他是珍惜光阴读书万卷
还是饮酒寻欢
他写诗是在夏天还是在冬天
只知他是田园诗人,不知他生活中的暑寒
谱写了超凡脱俗的田园诗篇
很多达官贵人的向往,但无人去实现
人生苦短,但人的精神却无限

多么神秘的大自然
它就在人间
它就在我的眼前
看着通向远方绵延的群山
被粗的、细的柴林披满
有落叶的枝条尖尖
有没落叶的红色通染
我仿佛置身于神秘之境轻松如仙
但却是真情实感
人好似超凡
仿佛人不会变老,可活上千年
我爱这塞外寒冬的山
我爱这神奇的大自然

简介:陈小博,笔名(山中诗人),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七家镇宝山营村(六组)人,诗歌爱好者,闲时读诗书,有感时而写作诗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慕流湮和林笙两人都经过了精心打扮,一走进餐厅就秒杀了无数人的目光#重庆婚纱照#慕总裁 已经摘下了墨镜,眉毛的地方也已经长出来了,只是还很细很短,不过,慕流湮用了
  • 2021年10月4日乙酉日 东汉诸葛亮著奇门金函玉镜图每日吉时出行 宜旺财运 求姻缘 求学​上任找工作 求医远行见贵人等诸事皆宜 “金函玉镜者,汉时诸葛孔明所著
  • 有一天,我从海滩上拖了一条长达5米的海带,一路拖回了家,我妈一开门,看到我拖着一个海带站在门口,大概就是人在三楼,海带尾巴还没到二楼那场面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 ”“不会再想着撮合你和XX了吧!”“他说我休息的时候请我吃饭,我说有约了,他说下周,我说下周也有约了,他说约我比约大夫的号都难”“要不让我弟那天去接你?”“那你
  • 每当听到一些不同风格的好歌的时候我真的好开心,哪怕只是看着“接连不断”的新歌预告我都会觉得幸福,广东歌最好的时代其实也正在路上吧。而且我会觉得你所以为的“美好”
  • 挽回是因为爱,不是因为不甘、离不开、舍不得,有些人因为被分手,想报复对方,就通过挽回,复合然后再甩掉对方的方式让自己得到心理安慰,如果你是这么想的,我劝你,省省
  • 第二个阶段:益气养血,健脾养心第三个阶段:重镇安神, 益脑清心养血凝神三联疗法能从根本上解决神经官能症以及神经衰弱带来的困扰什么是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处于
  • 在汉代封建统治强化和阴阳五行思想流行的背景下,董仲舒又恢复并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使之成为统治思想。(《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自然界的五种
  • [给你小心心]肖战小飞侠爱你肖战平安喜乐 肖战顺顺利利 我喜欢肖战[心] 肖战我喜欢你 好喜欢肖战[抱一抱]我超喜欢肖战[心]图源cr本 肖战粉丝 小飞侠
  • #渡边圭祐[超话]#小関裕太 コトバノアマリナイトコト(kotobanoamarinaitokoto)ins更新 vol.60小関裕太 写真連載「スキ」喜怒哀楽
  • 今时路,基业在途,为开疆拓土,功必有我。 ​​​(摘自书中结尾)电视剧版最喜欢的台词∶“我知道我不完美,但是我愿意为你成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任风雨呼啸,我也要
  • #永劫无间【节日我在岗】以“警察蓝 ”“ 守护中国红”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在全国人民享受国庆长假休闲娱乐之时,为了确保辖区节日期间社会安全稳定,崇信县公安局
  • 黎姿这次过50岁生日,她晒和家人庆生的照片,“又长大一岁,少不免会感叹岁月飞逝,但很多时候反而觉得成长是个获得的过程,不单只丰富了阅历,让我勇于面对新尝试及挑战
  • 2021.10.01 29 今年今日此时此刻对我来说,应该很特别,也很重要的—特别的是我真的满29了,即将跨入30,总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重要的是我遇到了我喜欢
  • 自己是那种什么都会一点但是啥都不精,全面发展,所以接受能力挺强的。微信:Y531655869,如果不合适可以礼貌互删,也可以做朋友。
  • 根据人们的不满足心理,以免费带动收费的。人们买入新用品后,往往会导致螺旋上升的消费行为,最终买入更多的东西。
  • 火爆魔都de超炫酷BOB涂鸦师来武汉啦 他来了他来了‼️ 他带着BOB走来了✅ KNOWIN潮流实验室终于在武汉有店啦⚡️ 武汉时尚潮人的聚集地必须在此啦!!
  • 景观设计比如公园、湿地、道路景观等根本不是自己一个人微薄之力能完成得,项目是政府项目多,我根本接触不到,私人做景观设计的少,市场不是大众化。获奖者还将获得由成都
  • 【俄罗斯手机销量现状:小米包揽前五 Redmi 9A最畅销】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阿里速卖通俄罗斯公司(AliExpress Russia)的专家在看了6至8
  • 十三、性格的看法 看人性情换成词(一行一个)关键词删除格式:删除词(一行一个)由用神忌神两个内容共同确定的。行运变化换成词(一行一个)关键词删除格式: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