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梅花说到美》——丰子恺

(一)


梅花开了!我们站在梅花前面,看到冰清玉洁的花朵的时候,心中感到一种异常的快适。这快适与收到附汇票的家信时或得到full mark的分数时的快适,滋味不同。与听到下课铃时的快适,星期六晚上的快适,心情也全然各异,这是一种沉静、深刻而微妙的快适,是言语不能说明,而对花的时候,个人会自然感到。这就叫做“美”。

美不能说明只能感到。但我们在梅花面前实际地感到了这种沉静、深刻而微妙的美,而不求推求和说明,总不甘心。美的本身的滋味虽然不能说出,但美的外部的情状,例如原因或条件等,总可以推究而谈论一下,现在我看到了梅花而感到美,感到美而想谈美了。

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自古没有一定的学说。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曾在其《艺术论》中列述近代三四十位美学研究者的学说,而各人说法不同。要深究这个问题,当读美学的专书。现在我们只能将古代最著名的几家的学说,在这里略谈论一下。

最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这样说:“美的东西,就是最适合于其用途及目的的东西。”他举房屋为例,说最美丽的房屋就是最适合用途、最适于居住的房屋。这的确是有理由的,房子的外观,无论何等美丽,而内部不不适于居人,绝不能说是美的建筑,不仅房屋为然,用具及衣服等亦是如此。大瓶的样子无论何等巧妙,倘内部不能盛水插花,下部不能稳坐桌子上,终不能说是美的工艺品。高跟皮鞋的曲线无论何等玲珑,倘穿了走路要跌跤,终不能说是美的装束。

“美就是适于用途与目的。”苏格拉底这句话,在建筑及工艺上固然讲得通,但按到我们的梅花,就使人难解了。我们站在梅花前面,实际地感到了梅花的美。但没花有什么用途与目的?梅花是天教它开的,不是人所制造的,天生出它来,或许有用途与目的,但人们不能知道。人们只能站在它前面感到它的美。风景也是如此,西湖的风景很美,但我们绝不能想到西湖的用途与目的,只有巨人可拿西湖来当镜子。

这样想来,苏格拉底的美学说是专指人造的实用物而说的。自然及艺术品的美,都不能用他的学说来说明。梅花与西湖都很美,而没有用途与目的;姜白石(姜夔)的《暗香》与《疏影》为咏梅的有名的词,但词有什么用途与目的?苏格拉底的话,很有缺陷呢!

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也是思想很好的美学者。他想补足先生的缺陷,说“美是给我们快感的”。这句话的确不错,我们站在梅花面前,看到梅花的名画,读到《暗香》《疏影》,的确发生一种快感,在开篇处我早已说过了。

然而仔细一想,这话也未必尽然。有快感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例如夏天吃冰淇淋,冬天捧热水袋,都有快感。然而吃冰淇淋与捧热水袋不能说是美的。肴饌入口时很有快感,然厨师不能说是美学家。罗马的享乐主义者们中,原有重视肴饌的人,说肴饌是比绘画、音乐更美的艺术。但这是我们所不能首肯的话,或罗马的亡国奴的话,照柏拉图的话做去,我们将与罗马的亡国奴一样了。柏拉图自己蔑视肴饌,这样说来绘画、音乐、雕刻等一切诉于美感觉的美术,均不足取了(因为柏拉图是一个轻视肉体而贵重灵魂的哲学家,肴饌是养肉体的,所以被蔑视)。故柏拉图的学说,仍不免有很大的缺陷。

于是,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再来修补先生学说的缺陷。但他对于美没有议论,只有对于艺术的学说。他说“艺术贵乎逼真”。这也的确是卓见。诸位上图画课时,不是尽力在要求画的像么?小孩子看见梅花,画五个圈,我们看见了都赞道:“画得很好。”因为很像梅花,所以很好。照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艺术贵乎自然的模仿,凡肖似实物的都是美的。这叫做“自然模仿说”,在古来的艺术论中很有势力,到今日还不失为艺术问的中心。

然而仔细想一想,这一说也不是健全的。倘艺术贵乎自然模仿,凡肖似实物的都是美的,那么,照相是最高的艺术,照相师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了。用照相照出来的景物,比用手画出来的景物逼真的多,则照相应该比绘画更贵了。然而,照相终是照相,近来虽有进步的美术照相,但严格地说来,美术照相只能算是摄制的艺术,不论视为纯正的艺术。理由很长。简言之:因为照相中缺乏人的心的活动,故不能成为正格的艺术。画家所画的梅花,是舍弃梅花的不美的点,而仅仅取其美的点,又助长其美,而表现在纸上的。换言之,画中的梅花是理想化的梅花,画中可以行理想化,而照相中不能磨。模仿与理想化——此二者为艺术成立的最大条件。亚里士多德的话,偏重了模仿而疏忽了理想化,所以也不是健全的学说。

以上所说,是古代最著名的三家的美学说。近代的思想家,对于美有什么新意见呢?德国有真善美合一说及美的独立说,二说正相反对。略述如下:

近代德国美学家鲍姆加敦说:“圆满之物诉于我们的感觉的时候,我们感到美。”这句话道理很复杂了。所谓圆满,必定有种种的要素。例如梅花,仅仅5个圆圈,不能称为圆满,必有许多花,又有蕊,有枝,有纤,或有盆,总之,不是单纯而是复杂的。但一味复杂而没有秩序,例如在纸上乱瞄了几百个圆圈,又不能称为圆满,不能成为画。必须讲究布置,还有统一,方可称为圆满。故换言之,圆满就是“复杂的统一”。做人也是如此的:人格。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与感情,而又有统一的见解的人,方能具有圆满的人格。我们用意志来力求这圆满,就是“善”;用理智来认识这圆满,就是“真”,用感情来感到这圆满,就是“美”。故真、美、善是同一物,不过或诉于意志,或诉于理知,或诉于感情而已。——这叫做真善美合一说。

反之,德国还有温科尔曼和雷迅两人,完全反对包姆加敦,说美是独立的。他们说:“美与真善不同,美全是美,除美以外无他物。”

《祝卿好》江州恶霸郡主刘泠过生辰,广平王府里里外外热闹非凡。可寿星只觉得吵闹,不觉得有趣,眼睛还没睁开起床气就来了,丫鬟连忙劝说,拿出各家达官贵人送的礼物哄她开心,舅舅送了一颗超大夜明珠,郡主直接说磨成粉送给陆王妃, 不过不是人,是狗,王妃听到这话也没有生气,进来郡主赶紧起来梳妆打扮,还拿出自己送她的礼物金簪子。

老子作为道家鼻祖,他所著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他的思想以及言论在世界各国广受推崇。

孔子见老子后赞叹道:“老子其犹龙邪!”

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魏源说:“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尼采将道德经奉为至宝,评论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老子的思想影响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500年来陪伴无数人走出了困局。

01

无为思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太平盛世,从来不靠严刑峻法,都出于无为而治,人亦如是。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轻举妄动,不胡作非为。

就好像拔苗助长的人,本意是想让庄稼长势更好,结果却让禾苗全部枯萎。

有人说,人定胜天,但仔细想想,能胜天的不是人定,而是人在自然的规律里顺水推舟。如果真的逆天而为,只会惹祸上身。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生福祸得失,皆因违背或顺应规律而起,那些立于不败之地的人,往往都是顺应了天道的人。

最符合天道的,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为。

02

不争思维

“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人,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在老子看来,一个人一旦不争,就等于立于不败之地了。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人不在乎得失,内心也就“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立于不败之地。但这带来的并非是消极影响。

一个人正是因为不在乎得失,能忍、能隐、能退、能柔。反而可以不必出风头,不必分心,专心把事情本身做好,反而可以做出一番成绩。

一如汉高祖刘邦,把“不争”当做兵家的韬略来看,不争无用之争,乃至以弱胜强。

历史上,刘邦第一个攻破咸阳,却不自称王。

刘邦与项羽争雄,在实力悬殊下,刘邦承认项羽霸主的地位,选择了臣服,让出了关中,却保住了性命,保住了实力。

随后刘邦在分封的蜀地积极备战,等待时机,最终消灭了西楚霸王,建立了大汉四百年的基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事事都要争先,一定要和别人争个高下。殊不知,“不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跟小人争是非,即便赢了,也影响了心情,浪费了时间;

跟爱人争输赢,无论谁赢谁输,都会伤及感情;

跟父母争对错,不管结果如何,都会疏远亲情;

跟朋友争风光,无论结局怎样,感情都会渐行渐远。

所以,生活中与其去跟别人争强好胜,与其整天与别人争来争去,不如完善自己。

03

战胜自己的思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句可以跟我们常说的一句老话联系起来,“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可以深入的了解别人,就能称得上聪明,但是还不能算做是有智慧。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但可以洞悉别人,还能了解自己,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算得上是有大智慧的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老子看来,单纯的使用武力来达到对方是并不能称之为强者的,真正的强者,是战胜自我的人,也就是实现心灵上的征服。

相对于别人,我们更难了解自己。相对于战胜别人,我们更要战胜自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凡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找问题,发现自己,战胜自己。一个人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04

利他思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水包含着无私利他的品质。水能滋润万物,却从不居功,一直处在低处。

人最难放下的是“我执”,最常做的是自私。以“我”为中心,“我”需要帮助,“我”最金贵,“我”的事最重要。

其实,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你这样想,别人亦然。但结果,只会是一场恶性循环。

智慧的人,能在人生里,发现自我之外的意义。

学会给予,越分享越富有;学会帮助,别人也会帮你;学会利他,利他是更高级的利己。

儒家说,仁者无敌。

只有利他的人,才会有精神上的大格局,有灵魂上的高度。

所以,上善才像水,利万物而不争!

05

守柔思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

有人问老子,刚和柔哪个更强?

老子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反问:“我的舌头还在吗?”

那人答:“在。”

老子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

那人答:“您年事已高,牙齿已经不在了。”

老子:“如你所见,舌头柔软,而牙齿坚硬。刚则易折,柔者长存,再明显不过了。”

人和草木一样,有生命力时,柔软强韧,枯萎后,就会变得僵硬挺直。

老子一贯主张以柔克刚的弱德之美。柔弱的东西,更能随时间、环境而发生变化。因此不容易夭折、毁灭。

不懂得变动,一味硬刚,只能加速灭亡。

相比于表面上的强硬,柔弱则是另一种强大。

坚强的东西易损,柔弱的东西长存,懂得示弱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堵障碍墙,就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同一件事,有人把它当作向上的踏脚石,而有人把它当作无法翻越的高山。

因此,很多时候你过得不好,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你的思维模式需要转变创新了。

老子的这五种顶级思维,惊醒无数梦中人,理解透了万事皆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少犯贱,虐力回馈的还不够吗?被骗了积极找警察叔叔,是不相信我国是法治社会吗?
  • 去马来西亚留学的同学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有自己的目标学校和专业。亡灵帐号"GreysonChance中文网"翻译的"Greyson
  • #济南爆料# 【仙气十足[羞嗒嗒]传统文化成泉城夜市亮点】7月13日晚8时,百花洲东侧的小南湖夜市,经过1个多的月发展,如今成为了老城区时尚集会地,先锋文化和传
  • #aldes今日推荐# 爱迪士壁挂新风产品,适合已装修房屋 爱迪士Easy NOVA Lyon灵耀壁挂式热回收新风净化机,多效保护,享受健康家,拥有多色和多安
  • 我只希望那些年让我成长的人是他,之后的那些年他喝过大酒后想到的人是我,而不是其他比我完美太多的人。以及也感谢一直的陪伴(不仅仅是寒暄句角色:女儿橘子姐(着装参考
  • 天文学家在我们银河系的中心发现了一个直径(史瓦西直径)为2400万公里的超大质量黑洞,它的质量为太阳的430万倍。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科学家参入第一张黑洞图像的制
  • 小宝:是外公爷爷2.有一天,小宝拿着电蚊拍说:小朋友不听话,我就电他。” 小宝想了想说:“叔叔,我爸爸上班去了,妈妈正在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
  • 书中还刻画了一个虚无缥缈的“黄金国”在那个国家石子和黄土都是价值连城,这个理想国是伏尔泰社会、政治理想的图解,完全是一种不切实的幻想。《老实人》——1759年伏
  • 狼牙训练基地坐落于荆州区花园村,是一家集国防教育培训、院校学生军训、团队拓展训练、户外运动、亲子活动于一体的基地。狼牙训练基地坐落于荆州区花园村,占地 5000
  • ”郭老师原来可以很摇滚 终于听到了逃跑的现场毛川可太帅了 是我的爱情 茄子蛋全场合唱流浪连和浪子回头 看到达达复出合体 等到汪叔叔的一起摇摆 最后
  • 费孝通总结中国农民的传统精神是“知足常乐”。他写道:“种田的人明白土地能供给人的出产是有限度的。一块土地上,尽管你加多少肥料,用多少人工,到了一个程度,出产是不
  • 身在大土澳,感觉很有必要开个Coles专题,大家一起八一八“那些年我们在Coles吃到的蛇虫鼠蚁蟑螂蜘蛛”。[二哈][二哈]这边正热火朝天地八着,南澳那边一位母
  • 2019年7月15日留言板选摘 问:我现在已有90张组合已念完,但都是先念后填的署名,点红..点最长时间都是念完一个月才点,短的就是念完一周到两周才点红..点
  • 似乎很开心为什么是正座啊(笑)2018年度版のカレンダー、吉沢が好きな映画の最後を飾るのは博士の異常な愛情でした本人もお気に入りの写真でしたがモノクロで少し怖い
  • 最近很爱的几款创意咖啡 | 背着我的小黄包 @GB设计工作室 喝小橘小绿和小红☕️橙子咖啡 | Akimbo cafe在愚园百货公司里,门口保留着邮筒很好拍照
  • 事实好像不是这样,甚至同样的家庭不同的孩子表现出来的都不一样,我的父母应该属于做的不错的,他们不会替我们选择,遇事只讲利弊自身倾向都很少说,从小我和我弟弟就被要
  • ①3.8!2罐装酒精棉球医用(qnf0Y6zgPTm) ②9.9!3袋中裕特细面条凉面(PNR6Y6zhbOU) ③6.9!特级安溪铁观音茶叶(pnBCY6zh
  • 爱之漫画深故望之切,bl二次元穿书文,bg韩漫女配文,萝莉霸道bl日漫总裁放假,肉肉多的礼物文,popo旅游bg腐漫小说,小说安利,重生文,校园甜宠文,虐心小说
  • #一带一路在这里# 【她不是中国人,却唱了一辈子中国戏曲】8年前,80岁的古巴老太太卡里达•阿玛兰第一次去到中国时,尽管眼前一切从未见过,她却并不觉得陌生。自小
  • 我与你的距离虽然很远,但我哪怕知道我只能做个小小的粉丝,哪怕知道我得不到你,但那个她还没出现,我…我…还是可以陪伴农农的5555呜呜呜,有几天都在问自己为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