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9日,一名战士在茅山前线,保护战友时,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顿时血流如注,昏死过去。当战士被送往战地医院后,医生宣告了他的死亡。

战友听闻后,当即为他整容,给他换上崭新的军装,并将他的遗体送回广西303医院前线救护所。

1984年5月10日凌晨2点,战士的遗体抵达了广西303医院前线救护所。医护人员仔细检查遗体后,确认战士无生命迹象,准备将其运回后方。

此时,救护所的郑英护士正目送遗体搬上转运车,为战士送最后一程。

谁知,转运车刚要关上门时,“啪”地一声,战士遗体从车中掉落在地。负责转运的两名战士,立刻上前将遗体送回车中,刚要关上门,遗体又一次掉了出来,两名战士又一次将其搬上车。

这时,郑英高喊:“慢着,先不要关上车门。”说完,她快步上前,拉开装遗体的塑料袋,发现遗体的眼睛是睁开的。她想用手轻抚使其闭眼,可无论她如何尝试,都未成功。她不由觉得好奇,此后,她又检查了一下战士的遗体。

她发现这具遗体肌肉还是软的,且颇有弹性,深知有异。她将手伸了进去,轻轻地贴在心口上,用心感受。

突然,她大声说道:“快送去抢救室,他还没有死,心脏还有微弱的余温。”

两名战士当即将“遗体”运往了急救室。但急救医生坚持没有生命特征,不给急救。郑英说:“心脏没有跳动,应该是失血过多造成的,我确认他有可能还活着。”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原则,急救医生当即为战士准备了输血手术。果然,血能输进血管,于是,为他输入了500CC的血,紧接着又是500CC,直到输入了2500CC血以后,郑英终于从“遗体”身上感知到微弱的心跳了。

她激动地说:“有了,心脏有跳动了。”话音刚落,急救室的众人都高兴极了。而这名死而复生的“遗体”就是李陶雄。

此时,李陶雄虽有了微弱的心跳,但仍处在危险之中,需要转到后方医院救治。

救护所的领导当即将情况上报,希望上级派专机送李陶雄去后方抢救。此时,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急救工作,竟出动了敌、我双方的战机。

5月10日8:10分左右,救护所接到上级指示,会派直升机前来接人,要求告知降落地点。

303医院救护所当时建在茅山战区的一处山坡上,要想停靠直升飞机,必须有一块平坦的地方。

于是,救护所领导回复上级,20分钟后报告降落地点。挂完电话,医护人员们立刻行动起来,选择了一块稍平的谷地,砍掉周围的树木,设下标记,并将方位告诉了上级。上级回复:直升机将在10:30分左右抵达位置。

就在直升机从南宁机场起飞后,越军也出动了两架米格战斗机。越军以为直升机上是我军高级将领,前往茅山督战的,意图拦截歼击。

当时,南宁机场与越南河内机场到茅山战场的距离是差不多的,很可能双方的飞机同时抵达茅山。

当我军空军雷达在地图上发现越机后,立即向上汇报了情况。上级领导知悉后,又安排了6架战机起飞护航。当越军战机接近直升机,意图偷袭时,发现了跟随其后的6架战机。越机驾驶员一看情况不妙,当即掉头飞回河内。

直升机得以安全降落。此时,早已等候在一旁的郑英,对医护人员一边讲解李陶雄的抢救过程,一边协助医护人员运送李陶雄。就这样,李陶雄以最快的速度转入了后方的303医院。

而303医院为此,成立了专门的抢救小组,组织专家会诊。在医护小组的精心照顾与护理下,一个月后,李陶雄的呼吸情况好转,但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X光显示,李陶雄体内有150多块如黄豆、手指大小的弹片。因身体指标达不到手术标准,迟迟无法为其做手术。

6月的天气,异常的炎热,病房内酷热难耐,就是再精心护理,李陶雄的伤口仍是发生了感染,长了白蛆,引发了高烧,死神的魔爪又一次伸向了他。

军区领导得知后,立刻从各医科大学调集专家前来会诊,从死神手中夺人。此时,照顾李陶雄的护理人员从2人增加到4人,24小时不断人;医护人员每天需要从他感染的伤口中挑出白蛆,以阻断感染,为他解决发烧问题。

医护日志上从最初的记录65条、42条……直至6月底,李陶雄伤口感染问题解决了,体温也恢复了正常。此后,他的身体达到手术标准,之后的20天里,医生从李陶雄的胸、腰、腿等地方取出了56块弹片,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他伤口感染的问题。

就这样,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之下,1984年7月26日上午,李陶雄苏醒了。昏迷了78天后,李陶雄彻底告别了死神,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

这是发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真实故事。现今,李陶雄的体内仍有100多块弹片,每年5月他的头痛会发作。

李陶雄是战场的幸存者,30多年来,他从未接受过任何的媒体采访,直到潘怀英在医院遇见了他。

他听闻潘怀英只记录真实的战争故事时,才同意了潘怀英的采访。感谢潘怀英,是他让我们知道了李陶雄这位战争幸存者! #微博公开课##来亿点知识##历史#

#情感##父母#不忘初心,好好生活。日子哗啦啦的像流水一样,缓缓从眼前流过,光阴的河床上,并没有太多想要的岁月静好。我们所渴慕的美丽,总会随着时间也悄然的溜走。时间是一条线,生是起点,死亡,是终点。

  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生离死别,走到生命的终点,但是太多人的终点,并非是圆满的。有太多事,我们还来不及做,有太多人,我们还来不及好好珍惜,有好多遗憾,永远成了遗憾,只能午夜梦回。

  我们常常会在时间还尚充裕时,肆意挥霍,当时间缩短了生命,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也忘了生命来时的样子。陡然发现,曾经苦苦追寻的东西,原来并不是那么重要。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失去的太多太多。

  拼命工作,拼命熬夜,拼命跟着一群一样不珍惜生命的人,肆意挥霍生命,疏忽了家人。生命的快速终结,往往藏在你对生命过度的消耗里。我们总是会有太多借口,来说服自己,让自己变成不珍惜时间和生命的人。

  一个人不是你取得了多少辉煌,玩的多么潇洒,才算值得,而是在你心里存下过的遗憾更少,给亲人的温暖更多,这才是值得;让家人活的舒心,也不是单一的金钱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愉悦。

  在短暂的余生里,应当把孝,放在第一位,当做人生使命。父母在,家才在。成家立业,闯天下。先有家,后有业。父母与我们相处的日子,总归越来越少,而他们的身体也会一年不如一年。

  在他们还有能力陪你一起欢乐,一起笑的时候,我们当好好孝顺。其实真正爱你的父母,他们需要的都不多,只是温暖的陪伴,而不是孤独。

  父母有时候也会像个孩子一样,希望可以黏着你。小时候,黏着父母,我们觉得有安全感,可是长大后,渐渐发现,父母却变得越来越黏着我们,因为他们也渴望来自于孩子的安全感。因为他们害怕孤独。

  生活中,纵使我们每一天有做不完的工作,然而父母陪着我们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因而,除了正常工作,我们都应该抽出时间去陪陪你年迈的父母。想想那些伟大的人,即便日理万机,也会抽空陪陪父母,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

  我们真的就那么忙吗?忙的陪父母吃顿饭,看看电视,聊聊天都没有时间吗?

  在父母越来越短的时光里,愿我们工作之余,能够多多陪伴他们,让他们不孤单。真正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将孝延续于你的子女。正所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善待家人,善待父母,正如古语曰: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不管父母如何待你,你都当尽心尽力做到对父母孝顺。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余生,愿我们好好生活,不忘初心。用其一生,好好孝顺父母,为孩子树立最好的孝之榜样,莫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孝而亲不在。因为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

不避开这6大误区,吃再多益生菌都没用!

益生菌是什么?
所谓的知识误区都是因为了解的不透彻导致的。
所以,在开始讲误区之前,我决定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益生菌是什么。
益生菌,是细菌的一类,而细菌就是咱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再往狭义了讲,我们所说的益生菌指的是:对于人体肠道来说,只有益而无害的活菌。
肠道中有数不清的细菌,一共能分3大类:
有害菌、益生菌(有益菌)以及中性菌。
益生菌和有害菌相互制约,维持着肠道菌群的平衡。
如果因为内在或外在原因导致益生菌减少,打破了这种相互制约的平衡,那么益生菌的保护作用被削弱,有害菌过度滋生,这么一来,人就会生病。

大家打个比方:
你的肠道好比是一座城,益生菌就是这座城里的“警察”,主要作用就是保护这座城的安全稳定,而有害菌就是“坏人”,中性菌就是“居民”,一些吃瓜群众。
正常情况下,因为有足够数量的“警察”在,“坏人”会有所收敛。但是如果因为各种原因让城里原本的“警察”都消失了,那么“坏人”就会猖獗,破坏你的城,破坏肠道内原有的菌群平衡。
当这种破坏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生病。
好,知道了益生菌大致是怎么回事儿以后,再说说益生菌的生存需要什么特定的条件。
首先,是厌氧环境。
直接点说,就是没有氧气的环境。益生菌只有在无氧的环境下才能茁壮成长,如果接触到氧气,益生菌就会死亡。
当然,对于咱们人类来说,是不太能理解这种特殊需求的。
给大家打个比方,给益生菌接触到了氧气,就好比你被人掐住了脖颈子,你有多难受它就有多难受。
其次,是纤维素。
直接点说,就是益生菌的食物。民以食为天,益生菌也是,即便有了无氧的环境,没有食物照样得死的死蔫儿的蔫儿。
好了,关于益生菌的一些简单介绍就到这里了。
好,接下来大家说说关于补充益生菌,大家都容易陷入什么样的误区。

误区1
益生菌能“治百病”
一个新兴的概念出现时,很容易掀起一阵追捧的热潮。
因为大家对它不是很了解,碎片化的信息很容易拼接出一个被“神化”过的形象。
益生菌算是近几年被“神化”的典型代表。
叔可忍婶儿都不能忍。
消化不良,胃口差,便秘,腹泻,但凡和消化系统沾边儿的,都觉得要吃点益生菌。
甚至不少人认为,虽然孩子现在没生病,但是补点益生菌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好。
简单来说,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啊。
但上面也提到了,城里原本的“警察”(益生菌)要是少了,“坏人”就会猖獗,你只能通过从外界借调“警察”来恢复原先的平衡,它们的职责和功能仅在于此。
你不可能让“警察”去干建筑工人的活儿,指望它们能把你的小瓦房翻成大别墅。
益生菌没那么大的本事,别为难它们。
它只能调节肠道菌群,让其恢复到平衡状态。
只能雪中送炭,不能锦上添花。

误区2
自行随意补充
好,既然益生菌不能强身健体,那孩子肠道平衡被打破了,这个时候补充总没错吧?
所以,大家又陷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觉得腹泻、便秘或等等其他情况,只要吃了益生菌,就一定能起到调节作用。
事实上,这样随意自行补充收效甚微。
因为益生菌是一个总称,它里面还有各种分类,比较常见的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
要通过肠道菌群检测来确定你体内到底是少了哪一种或哪几种益生菌。
缺什么补什么,这才是硬道理。
如果体内缺乏的是双歧杆菌,你补乳酸杆菌就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还是那个比方,就算是“警察”,也有各自的分工,有专门负责出去抓“坏人”的,还有负责内勤的。
你让一个负责内勤的“警察”去抓“坏人”,完了还怪人家没用。人家也很委屈啊。
所以说,补益生菌最好是在做了肠道菌群检测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

误区3
孩子还小要减量
咱们做家长的都有一个惯性思维:
孩子就是“S”号的成人。
这点在用药上表现的尤为显著。
给孩子补充益生菌的时候,说明书上让一次吃一袋,咱们一想,孩子还小,少吃点吧,一次吃四分之三,或者干脆吃半袋好了。
这么吃,可以说是很没有效果了。
因为人体内的细菌虽然体积微小但是数量是你难以想象的庞大,所以不能用咱们平时用的数量级去衡量它们。
益生菌通常都是以“亿”为单位来衡量的,对于孩子来说,每次吃50~150亿个益生菌是最合适的。
以100亿为例,如果人为减半了,那就直接少了50个亿。
50个亿啊!

误区4
死菌活菌都一样
大家都知道应该补充益生菌,但也有不少人觉得,我哪儿知道什么死菌活菌,只要是益生菌不就行了吗?
从概念上出发,益生菌必须是活菌,也就是说它得在有活性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作用。
如果补充的是死菌,除了费钱以外,基本没其他作用了。
这个也很好理解。
就好比,你费尽千辛万苦借来了“警察”,但发现这些“警察”跟橱窗里的模特似的,光杵着不能动弹,那要它们干嘛?
当然,大家也会说,道理我都懂,问题是我又没有火眼金睛,我哪知道它是活的还是死的?
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
那就是拿你买的益生菌加鲜牛奶发酸奶。
在无客观主观因素影响下,如果能发出酸奶,那证明这是活菌,如果发不出来,那说明是死菌。
这么简单的方法是不是透露着让人欣喜若狂的神奇?

误区5 不即冲即服
这一点其实也好理解,但也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毕竟我们和益生菌所处的生存条件是不一样的,所以也体会不到那种厌氧菌被暴露在氧气中的绝望。
但事实上,你把益生菌的包装拆开的那一刻起,就好比一个人被掐住了脖颈子,什么时候益生菌进了无氧的肠道内,这只手才能松开。
你就想想吧,要是换做是你,你能坚持多长时间?
所以啊,在服用益生菌的时候,尽量开了袋后立马温水冲服,开袋即食。
如果一时半会儿还来不及就吃,那就别着急打开包装。
不然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益生菌死亡的就越多,效果就越差。

误区6
和抗生素同服
大家对抗生素可以说是很了解了,但是我打赌,益生菌和抗生素相生相克的关系大家可能并不是很了解。
毕竟,在大家看来,不管是抗生素还是益生菌,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恢复健康的“药物”。
因此,不少人在给孩子喂抗生素的时候顺道就把益生菌就喂了。
如果我说这么做是不对的,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咋了?这俩药会起反应啊?
给你们科普一下,抗生素的主要功能,并不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所谓“消炎”,官方的说法是杀灭细菌。
在这个功能下,抗生素又被赋予了“盲人杀手”的称号。
也就是说,只要是细菌,不管你是有害菌,还是益生菌,统统杀灭。
所以,益生菌和抗生素同服,其意义等同于“猫鼠同笼”。
一来一回,净白折腾了。
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孩子需要吃益生菌和抗生素,那两者之间至少间隔2小时,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对益生菌效果的影响。
以上是关于益生菌知识的简单分享。大家有任何意见或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里给我留言。
下面是我总结的知识点。
好记,不多。

拿走,不谢。

1.益生菌是对于人体肠道来说,只有益而无害的活菌。

2.益生菌不是“万能药”,它的作用是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只能雪中送炭,不能锦上添花。

3.补充益生菌要有针对性,最好是根据肠道菌群检测的结果遵医嘱合理补充。

4.服用时要遵医嘱,不要擅自减量。

5.要现冲现服,益生菌暴露在有氧环境中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差。

6.服用益生菌和抗生素时,两者之间最好间隔2个小时,避免“猫鼠同笼”问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读后笔记: 求学创业有所成的三个条件: 有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而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尤最可贵,且
  • #鲁迅诞辰140周年# 先生的一生,渡东洋,上北京,下广州,落脚上海。弃医从文,以笔耕耘,想说的,想做的,养家的,全在推敲的字里行间。纵在千里之外,记忆里仍是满
  • 去吃了虫推荐的无名氏馄饨店(开店的阿姨三姐妹姓祝),店面不大就和一般的馄饨店一样,但是他们家可能是客人太多了,把对面盘下来做他们的门店了,然后外面洗碗池旁边还放
  • 有很多人在分手之后迟迟没有挽回的原因是,不确定这段感情还有没有挽回的必要。还有很多女生会问的特别直白:“他都这么对我了,还值得我挽回吗?” 引发这个问题的原因就
  • #未定事件簿[超话]# 这次个人线剧情我觉得是不是重点表现小情侣在一起后的小日常啊 当然我也觉得存在有槽点的地方,比如在律所门口他索吻结果他又躲开这点我当时直呼
  • 今天下午,一位朋友扣扣上找我,说了她前段时间的感情经历。 简单说,就是某女生与男生初次约会,女生对男生略有好感但自己表现的害羞,放不开。之后担心初次见面时害羞
  • 不知道谁来演我老婆白月魁、艾丽卡、夏豆、飞雪……呢?[doge] 高分国漫《灵笼》宣布将拍真人版影视剧,南派三叔将担任编剧。他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真人版《灵笼
  • 如果我讲解的内容,有任何的错误或矛盾,先祈求各位的宽恕。希望不要因为我个人的疏失,而使各位心生烦恼。有时我可能会说错,但是心上,我总是尽力做到如 法,因此,请各
  • #热门楼盘推荐#【云龙区璞樾御珑湖】 价格:约20670元/㎡ 全部户型:四居室(180~190㎡) 楼盘概况:大龙湖畔·璞樾·御珑湖:脉溯华夏九州,源起两汉盛
  • 三刑、六害是什么? 一、相刑的问题 什么是相刑?刑就是刑罚、伤害之意,往往带来灾祸。其实刑有吉有凶、并非如古人说的见刑就凶。有的人遇到三刑确实会有灾难,但也
  • #小茉莉的工作日记#VOL.11 为什么上周没记录? 问就连着上了两周的班[允悲] 新学期的新变化就是全老师去读博士了我们教研科其他人纷纷接盘了各类大活..
  • 由索尼影业出品的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口碑载道,续集亦将在2022年上映,当中的女蜘蛛侠 - 蜘蛛格温备受粉丝欢迎!Hot Toys为蜘蛛格温人偶精心
  • 中秋国庆节河南人旅游去哪儿:王府竹海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西北约30公里的狮子庙镇境内,处于熊耳山南麓与伏牛山北麓的栾川北川深山区,是一个以养生度假和生
  • 【林鄭:建設「智慧港口」及「軌道上的大灣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與業界合作,研推動「智慧港口」發展的具體方案。物流方面,加快推動大灣區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
  • #海豚日记# 第9期 :2021年1月14日 ,晴,微浪,地点:三娘湾。 “panda”是一只1岁多的边境牧羊犬,也是我们的工作犬,小家伙儿一上船就走来走去显得
  • 台台 关注你那么久 我今天来投稿啦 96年摩羯 学医 个子不高才158cm 所以喜欢高一点的 取长补短嘛 [害羞] 不喜欢比我小的 (喜欢姐姐偏颜控)我个
  • 令人垂涎三尺、平价好味的泰北菜餐厅 #Sansab# 重新营业,无辣不欢的你准备好了吗?让大家日思夜想的香烤猪颈肉、香辣烤鸡、泰式水含羞草炒粉、泰式生腌虾沙拉都
  • # 修身修心修智修慧10月4日 距离2022年还有89天 《人生的智慧》 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 如果你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 天地都是你的。 时间
  • 2022年,应该继续“疫情清零”还是开始学会“与狼共舞”?让数据和现实说话。 应凤凰新闻的邀请,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 自2020 年3月11日WHO 宣
  • 为期三周的 "源自欧洲的色彩 "推广活动于9月29日在广东省和海南省的Corner's Deli每一角落精品超市落下帷幕。 在此次推广活动中,广州、佛山、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