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铄石·落幕:回望往昔的炽烈,与守望更炽烈的未来】

在今夜,秋最早的呐喊已经响彻巴山蜀水,并带来漫天飞雨。曾经的高温核心区被秋风吹落暑热,这标志着8月以来长期的高温热浪过程决定性的结束。在此之际,我们可以回望这漫长的炽烈是如何升腾蔓延,又将向前眺望,给将漂泊在未来的我们何种警示。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23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72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盖测站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2017年),但40℃以上覆盖测站为历史最多;高温极值站数已超过2013年和2017年。

全国共914个国家气象站(占全国总站数37.7%)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河北、陕西、四川、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青海等地26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其中重庆北碚达45.0℃,是中东部区域首次录得45°C(重庆在气象学分法属于中东部地区);此外,四川、河北、云南多地日最高气温达44℃或以上。

持续的高温热浪过程也引发了严重的灾情。长江流域出现了流域性大旱,干流中下游各站水位均打破同期最低;中央气象台更是发布了当前预警体系实施以来,首个国家级气象干旱橙色预警。这导致了严重的农业、生活、生产用水紧张,进一步影响了水电比重较高的四川等地发电量;同时,热浪与旱情最严重的重庆和周边区域出现了多起山火,以巴南区界石火点和北碚区-璧山区交界的缙云山火点最为严重,所幸当前已成功扑灭。

由于7月的高温过程已在前文分析过,本次将主要针对8月以来的过程。

Q1: 8月以来的南方多地高温热浪和干旱,主要和什么过程有关?

A1:最直接的影响因子,是异常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它们联手控制了自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向北延伸到中原等地),在其控制下盛行下沉增温气流和晴朗少雨天气,造成了严重高温热浪和干旱。而进一步溯源,是今年春季反常发展的拉尼娜事件对亚洲季风区的影响,和北大西洋地区长期大气环流异常(北大西洋涛动长期正位相)对亚欧大陆中高纬度环流异常的影响共同所致。

副热带高压可以说是高中地理课本就已出现的老朋友了。不过在气象学上,副热带高压不仅是半球三圈环流里横贯副热带地区的气压带,还是在全球有着具体的多个中心的天气系统——本轮南方高温热浪,最主要是偏强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所致。 那我们怎么看到副热带高压的身影呢?作为活跃在对流层中低层(6000m以下)的高压,从海平面气压图或等压面上的高度图(高压的等压面向上凸,表现为一个高度偏高区域)就能看出。从图3这张8月1日以来的平均的对流层中层的天气图里,5880等值线包围的区域就是副热带高压的主体区;而背景填色则表明南方的高度场偏高,反映出副热带高压和它所致的热浪偏强。

但强盛的高压带里不只是副热带高压的身影。如果我们画出具体的风场(图4),还能看到在四川盆地附近有另一个较弱高压中心——这被称作大陆高压。如果说副热带高压直接影响了长江中下游一带,那大陆高压对四川盆地的高温有着更直接的影响。

大陆高压这个气象学名词,相对副热带高压陌生很多。简单而言,当进入夏季,亚洲大陆内部大片荒漠被阳光炙烤,或是大范围强对流云团里水汽在空中凝结释放的热量(潜热),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热源。当这一热源加热了周边空气并抬升进入高空,就形成了这个位于对流层中上层的大陆高压。它比副热带高压所处的高度更高,如同一个炽热的“高压锅盖”,不仅自身会从高空部分下沉并压缩增温,还会阻碍局地的热气团抬升流出,配合四川盆地的地形更是导致了当地的持续灼热。

那么为什么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如此强势? 当前反常演变的拉尼娜事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是高中地理课本的老面孔,它们可以说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如影的两面。而今年的拉尼娜在时间演变上非常特殊(图5)——历史上绝大部分拉尼娜事件,都在第一年的北半球夏秋季发展,冬季达到顶峰,随后在第二年开春时逐渐衰减;但当前的拉尼娜事件在去年秋季发展后,并未在今年春季衰减而是进一步增强,并在5月达到强度顶峰。

万里之外海洋的炎凉,是如何影响到我国的气候呢?通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海温呈现西暖东冷的特点,当拉尼娜事件增强发展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得更低,并导致上方大气变冷收缩下沉形成地面高压,并因为增强的气压梯度,导致了向西跨越赤道太平洋的信风明显增强。在赤道附近增强的信风诱发了北侧的异常反气旋,并与同为对流层中低层反气旋性质的副热带高压叠加,使得副热带高压显著增强(图6)。

此外,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且出现更强的下沉气流同时,处在赤道太平洋西岸的马来群岛,却因为海温的偏高和岛屿地形的作用出现更强劲的上升气流。这一上升气流会通过南北向的环流圈作用,导致北侧副热带地区出现更显著的下沉,从而有利于低空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图7)。这在近期的环流异常里也有明显的体现。

而除了对副热带高压的直接影响,这次反常的拉尼娜事件也明显增强了大陆高压,进而对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等地带来更严酷的炽热。

在最近半个多月以来,巴基斯坦出现了极端洪涝灾情,目前已造成约千人遇难,另有数百万人受灾。而洪泛横流和千里之外的巴山蜀水炽热,却是同一个异常环流的两面——它们是反常发展的拉尼娜事件的两重天影响。

前文已经提及,在通常的拉尼娜事件发展下,热带太平洋西岸的马来群岛一带会更显著的上升运动,相应地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有更显著下沉运动,构成横跨热带太平洋的Walker环流圈。然而由于今年拉尼娜事件里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中心明显偏西,导致整个环流圈进一步西移,此时上升运动覆盖了热带印度洋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地区(图8)。巴基斯坦常年处在南亚季风区边缘,夏季降水极少,在异常强烈上升运动和对流发展的影响下,出现的极端降水也造成了更严重的洪涝灾情。

而与此同时,当地异常上升运动引发大量近地面气团抬升并堆积于高空,又激发了向南北两侧的下沉运动——其中北侧正是覆盖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在高空下沉过程中气团被显著压缩而增温,同时南亚大量水汽凝结成雨时释放的热量也被带入,因而形成了中高空极为炽热的高压系统——这正是直接造成了高温的大陆高压。在其控制下,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都出现了气温的显著偏高;而四川盆地因为海拔相对较低,下沉增温的程度更甚,加之盆地的地形,极端暖气团能停滞更久,直接造成了严重的高温干旱与山火(图9)。

上文提到的影响,都是源自于热带地区的大气或海洋异常。那么热带以外区域有无影响呢?中高纬度的西风带如同一条奔涌的天河,在其中也有巨浪或涟漪——正是受冷暖异常影响形成的槽脊扰动;而海洋区域由于摩擦较小,更容易有剧烈发展并长期存在的扰动,即特定的大气环流型。其中北大西洋区域的环流型最为显著,被称作北大西洋涛动(NAO);而在今年8月以来,当地就维持着异常正值(图10),对应极地区域的异常低压而环极地区域异常高压,也是今年欧洲高温热浪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异常扰动也会进一步沿着西风洪流向东传播,在我国中西部的高空激发了异常的暖高压,它的下沉增温也直接加强了大陆高压,并让高温热浪过程持续更久(图11)。在图12里,我们将上述因子简要汇总成一张示意图。

2.全球气候变化,在这次高温热浪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对于一次高温热浪过程,由于它持续时间(数日到半个多月)和空间范围(数十万到数百万平方千米)相对有限,很难直接地将它与由人类活动主导、全球范围内自完备工业化以来持续一百多年的气候变化关联。但如果问到最近数年已经显著上升高温热浪频率和强度的趋势,则可以用气候变化的影响解释。

气候变化对于全球气温的影响,不仅在于平均气温的升高,更在于气温偏离常态的极端性(统计学以方差/标准差衡量)显著增强,表现为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频率都有增加,其中极端高温因为变暖的趋势更加频繁。

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很多。认可度较高的观点认为,在气候变化下北极海冰大幅融化,而显露的海表和陆地表面较先前冰面更暗,从而反照率下降并吸收更多热量,导致北极地区的升温相对于北半球极地外更大(图14左侧);相应地,极地和热带间温差缩小。而根据气象学热成风原理,高空西风带正是由这一温差驱动,如同一道天堑阻拦在极地赤道间,使得南北两侧气团难以轻易逾越。当温差缩小,西风洪流相应减弱,使得冷暖空气南来北往时受到的阻碍更小,更容易引发各处的极端天气事件(图14右侧)。此外,当平均温度升高,大气能容纳的水汽含量(饱和水汽压)也将上升,而更多的水汽凝结时也会释放更多的热量,进而直接加热空气或驱动大气环流的变化。

由于具体的时空尺度不同,我们无法精确预测未来数十年内每一次高温热浪过程的区域、持续时间和程度,但可以明确的是,在这样的气候变化下,未来数十年这样的极端高温事件在全球的总体频率将愈发增多,且极端程度也将显著增大,对更多的人们会产生显著影响以至威胁。面对如此破碎的未来,我们已没有置身世外或回避的选择,唯有携手迎面。

Q3: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已落下帷幕,四川盆地的高温也将被秋最早的呐喊终结。未来一段时间,高温还会以秋老虎之名反扑么?

在近期,总体环流形势已有深刻变化。造成前期持续高温的北大西洋涛动已经翻转,导致我国大部已成为长波槽位的控制。这不仅有利于击退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同时槽后偏北气流有利于引导多股冷空气持续南下。

未来一两日,残存的高温势力还会盘踞江南部分区域。随着新一股冷空气挥笔南下,这些余烬也将被秋风吹灭。

然而近期的冷空气活跃,并不代表秋老虎的退缩——在不断增暖的近年,南方高温在9月早已是常客。在新一峰拉尼娜事件发展的背景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长期依然会显著偏强,9月秋老虎仍然会较为频繁出没。在区域上,高温将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然随着日影的南去,届时要再出现长期极端高温已是非常难;但在高压控制下当地降水仍将持续偏少,部分区域需要警惕夏秋季连旱的影响。而四川盆地今年会相应出现较强秋雨,高温偏弱的同时,山区也需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等灾情。

对于南方大部,这是一个流金铄石的灼热长夏,更是有水止而涸的赤地与的烈焰腾空的山火。而从上文因素可以看出,虽然引发高温干旱的最直接系统——偏强的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在我国上空,但影响它们的气候因子都起于万里之遥;而这样的极端事件不止于我国,已在更辽阔的海陆山川蔓延。所以,起于青蘋之末的长风,会将每一片天涯的冷暖阴晴紧密相连;正因如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魅影面前,没有一片独善其身的桃源,唯有同舟共渡未来的命运。

作为气象学/气候学人,我们也定会走在迷茫时的未知与气候变化最前沿,以积淀的理性与看破纷繁的勇魄,去飘散眼前的混沌,让更多的人们有正确的认识与应对的信心;希望我们在这样的未来漂泊时,能更多一份平安与自信。

#重庆下雨#

【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已完成造林绿化100.8万亩,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让北京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近日,记者乘车沿北京市北六环路向西北方向行进,驶入京礼(北京—崇礼)高速公路。
绵延在高速路两旁的,是一片片翠绿的树林,将平地与远山连在一起。温热的风吹进车窗,带着植物的清香。
这些树,是京礼高速绿色通道的建设成果,也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一部分。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介绍,通过该工程,在过去5年时间里,北京市将大尺度森林建设和见缝插“绿”相结合,构建起绿色生态网络,提升生物多样性,小动物也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我们要做到,让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去!”王小平说。

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
种树造林,丰富了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
充分考虑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一大特点。树多了,原本的“生态孤岛”被贯通起来,逐步串成“绿廊”、织成“绿网”,让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从东边的通州,到北边的昌平、延庆,再到西边的石景山、南边的大兴,野生动物都有着充足的活动空间。
这两年,昌平区流村镇新建村村民焦石经常在京礼高速路旁的树林里看见各种小鸟、刺猬、松鼠和兔子。“还有从后边山上跑下来的野鸡和狍子,一些好多年没见过的动物,都重新见着了。”
为什么小动物们愿意前来?
“我们种植的树种,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布局。”北京市昌平区园林绿化局生态建设科科长孙华彬指着京礼高速两侧高矮、色彩不同的树,一一向记者介绍,这边是白皮松、元宝枫,那边是国槐、栾树。“我们还特别种植了很多食源树种,像海棠、山桃、红叶李等,专门为了方便鸟类、昆虫和各种野生动物取食。丰富的树种,一方面保证了四季美观,春夏见绿、秋冬出彩,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动物定居。”
在温榆河公园示范区东园的望山阁附近,种着一大片混交林。这是特别为方便野生动物活动而设置的缓冲区。此处没有人造景观,尽力减少游客的干扰,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将人类活动区与自然留野区隔离开,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处静谧的栖息地。
细心的人走到温榆河公园西园码头附近的保育区,则会发现一些看似随意堆放的枯枝杂草。实际上,这些是人造灌木丛,作用相当于为野生动物们搭建的“安置房”,可供刺猬、野兔等小动物遮风挡雨。
像这样的人造灌木丛,在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共营建了2200处。此外,还有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295处、小微湿地491处,设置人工鸟巢5027个、昆虫旅馆1338处,配植食源蜜源性植物120万余株。正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金增所说:“当前,北京的绿化建设不仅在考虑景观和绿化效益,也更加重视提高生物多样性,更加聚焦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过去5年,北京市新增城市绿地3966公顷,相当于6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面积。新建城市森林56处,休闲公园181处,建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460余处。平原地区万亩以上的绿色空间达40处,千亩以上绿色空间达290处,实施浅山生态修复46.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4.6%。
《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显示,北京市拥有陆生野生动物596种,野生鸟类超过500种,超过全国鸟种数量三分之一。如今的北京,已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我们老街坊的绿色空间更大了!”
种树造林,实实在在改善了北京的自然环境。
北京的西北方向多山,地处山间平原地带的村镇则容易受到风沙侵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林木覆盖率仅为1.3%。那时,昌平南口属于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京礼高速穿过的昌平区流村镇,正位于该片区域。
“以前我们这儿年年都刮大风。风一刮,公路上就是厚厚的一层土。”焦石记得,几年前,靠近高速路边都是沙石地,还有许多私搭乱建的小厂房和日夜开工的煤场。“煤渣粉尘落到哪,哪就是黑乎乎一片。家里洗的衣服,都不拿到院子里晾。公路下,也到处是随地扔着的垃圾袋,环境十分脏乱。”
同样曾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还有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沙子营村。
因靠近温榆河和清河,过去,这里的不少村民以采砂为生。村中遍布着砂石厂、废品回收站和废机油回收点,洗砂机、碎石机整日轰鸣,空气里都飘浮着石粉。
而要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就得大面积增“绿”,让森林走进城市。
2012年至2017年,北京市通过第一轮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4.85%提到了26.8%,结束了“有城无林”的生态状况。2018年,北京市继续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0.8万亩,并将于年底圆满收官。
两轮造林,有相同也有不同。
王小平说:“第一轮百万亩造林时,主要是夯基础、增绿量,营造片林比较多,土壤条件较好,也更容易成活。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要对照规划空间精准落图、精细化实施,增绿空间常常需要一点点儿‘抠’,哪里腾出了地块,我们就紧跟着做绿化。”
京礼高速沿线和沙子营村的绿化改造,都是在先腾退、再种树的过程中完成的。
“腾退的工作比种树还要花功夫。”孙华彬告诉记者,近年来,昌平区逐步清退大批煤场,将地块用于绿化。但因为常年堆放煤炭,煤场的土地并不适合直接种树。“要进行生态修复,首先得平整土地,将煤渣残块全部清理干净,再从别处回填一米多厚的好土,同时增施有机质,让土壤从贫瘠变肥沃。”
到2019年春天,京礼高速昌平段沿线地区,共拆除腾退地块1136亩、土地流转2466亩,以供种树。紧接着,从该年3月中旬到4月底,在高速公路旁的平原地区两侧各100米范围内,以及山地第一层山脊线可视区范围内,有27万株乔灌木被种下。
如今,从空中俯瞰,这段全长共计30.2公里的绿色通道,已然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人工造林与山里的天然林浑然相接,野花在草地上绽放,小鸟在枝头间穿梭。行车而过的人或许会以为,这里本就是一大片风景秀丽的郊野公园。
路上的风景美了,周围村镇的环境也改善了。焦石自豪地告诉记者:“自从种了树,我们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从前流的黑泥水都变成了清澈的山泉水。现在每年春天,还有不少游客专门坐车来这里玩水呢!”
再看温榆河畔,从2017年开始,沙子营村30余家砂石厂全部关停,村庄逐步拆迁。原地兴建的温榆河公园,总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成为城中的一块“绿肺”。
“我家原来的位置,已经修成了公园步道。”在沙子营村曾居住了十五六年的孙明华,前几年同邻居们一起,搬进了距村子不远的新房。2020年秋天,约2平方公里温榆河公园示范区率先落成开园后,孙明华最喜欢约上老伙伴儿们,结伴到这里健步走。
村中原先种植的老槐树被保留下来,与新种的小树交织错落。先前因采砂而造成的坑地,被改造成了碧波荡漾的景观湖,岸边已长起连片的芦苇。村民拆迁时留下的建筑垃圾、砂石瓦砾,也被充分再利用,变成了铺就公园道路的透水砖。
“有树、有花、有水,瞧这大公园多漂亮!”在得知今年9月,温榆河公园一期规划的其他区域即将开园,年底,二期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后,孙明华更高兴了,“以后,我们老街坊的绿色空间更大了!”

“绿岗就业让我家的日子更幸福了!”
种树造林,更是绿色惠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京礼高速旁的绿色通道建成了,后续需要定期对树木进行养护。这给周边村镇居民带来了“绿岗就业”的机会。
去年3月,焦石从农民变成了一名树木养护工。“我家承包了几亩地,种些草莓、桃子之类的水果,收入来源主要靠这个。去年,村里推荐了绿岗就业的工作,我感觉薪资福利都不错,就去应聘了。”
一个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较为灵活的工作时间,让焦石对这份新工作很满意。“最重要的是,我平常负责养护的树木范围,就是家附近这一块儿,大概有七八十亩。每天早晨出门就上班,特别方便。中午还能回家吃饭,自家地里有事儿的时候,也能随时请假回去照看。”
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此前一个多月,焦石的主要职责是打野草,防止杂草抢营养。其他时节,养护树木的工作还包括日常巡护、灌溉、防虫、枝干修整、补植补造等。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技术员来定期做培训指导。焦石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能守在家门口干活,收入也增加了,还学到不少树木养护的技术知识,绿岗就业让我家的日子更幸福了!”
和焦石一样得益于绿岗就业的本地农民还有很多。数据显示,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通过绿岗就业带动居民增收,在造林绿化建设、平原生态林养护等重点林业建设管护项目共吸纳就业7.59万人,其中本地农民达6.57万人。
对更多普通市民来说,种树带来的绿色福祉,主要体现在“推开窗就能看见绿色,走出门就有运动场地”的日常生活里,人与自然更亲近了。
温榆河公园就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将文化、休闲、体育活动融入自然。今夏,公园推出桨板瑜伽、陆地冲浪等潮流运动项目,吸引了众多热衷户外活动的年轻人参与。“露营、教育、运动、潮玩、音乐5大主题,将公园打造成了北京市最大的户外文化旅游先锋地。”温榆河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栾鸣说,开园至今,温榆河公园示范区已连续两年荣登北京市网红打卡地自然景区类榜单,还成为“朝阳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实践基地”,成功举办了“麦田音乐节”“温榆欢乐冰雪季”“斯巴达勇士赛”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150余场。
“首都园林绿化让森林、绿地、湿地等绿色空间与居民生产、生活空间进一步融合。”王小平介绍,结合百万亩造林建设的公园,充分考虑了市民休憩、健身、教育需求,推动健身步道、森林步道等建设,配套做好大众健身、科普展示等服务设施,提升了百姓的绿色获得感。去年,有超过4亿人次的北京市民来到公园绿地,享受绿色生活环境。
当微风拂过林海,人们已经看到,美丽北京交上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生态答卷”。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取得的成果为新起点,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前景令人期待。(人民日报海外版)

【#让北京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近日,记者乘车沿北京市北六环路向西北方向行进,驶入京礼(北京—崇礼)高速公路。
绵延在高速路两旁的,是一片片翠绿的树林,将平地与远山连在一起。温热的风吹进车窗,带着植物的清香。
这些树,是京礼高速绿色通道的建设成果,也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一部分。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介绍,通过该工程,在过去5年时间里,北京市将大尺度森林建设和见缝插“绿”相结合,构建起绿色生态网络,提升生物多样性,小动物也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我们要做到,让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去!”王小平说。

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
种树造林,丰富了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
充分考虑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一大特点。树多了,原本的“生态孤岛”被贯通起来,逐步串成“绿廊”、织成“绿网”,让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从东边的通州,到北边的昌平、延庆,再到西边的石景山、南边的大兴,野生动物都有着充足的活动空间。
这两年,昌平区流村镇新建村村民焦石经常在京礼高速路旁的树林里看见各种小鸟、刺猬、松鼠和兔子。“还有从后边山上跑下来的野鸡和狍子,一些好多年没见过的动物,都重新见着了。”
为什么小动物们愿意前来?
“我们种植的树种,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布局。”北京市昌平区园林绿化局生态建设科科长孙华彬指着京礼高速两侧高矮、色彩不同的树,一一向记者介绍,这边是白皮松、元宝枫,那边是国槐、栾树。“我们还特别种植了很多食源树种,像海棠、山桃、红叶李等,专门为了方便鸟类、昆虫和各种野生动物取食。丰富的树种,一方面保证了四季美观,春夏见绿、秋冬出彩,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动物定居。”
在温榆河公园示范区东园的望山阁附近,种着一大片混交林。这是特别为方便野生动物活动而设置的缓冲区。此处没有人造景观,尽力减少游客的干扰,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将人类活动区与自然留野区隔离开,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处静谧的栖息地。
细心的人走到温榆河公园西园码头附近的保育区,则会发现一些看似随意堆放的枯枝杂草。实际上,这些是人造灌木丛,作用相当于为野生动物们搭建的“安置房”,可供刺猬、野兔等小动物遮风挡雨。
像这样的人造灌木丛,在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共营建了2200处。此外,还有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295处、小微湿地491处,设置人工鸟巢5027个、昆虫旅馆1338处,配植食源蜜源性植物120万余株。正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金增所说:“当前,北京的绿化建设不仅在考虑景观和绿化效益,也更加重视提高生物多样性,更加聚焦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过去5年,北京市新增城市绿地3966公顷,相当于6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面积。新建城市森林56处,休闲公园181处,建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460余处。平原地区万亩以上的绿色空间达40处,千亩以上绿色空间达290处,实施浅山生态修复46.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4.6%。
《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显示,北京市拥有陆生野生动物596种,野生鸟类超过500种,超过全国鸟种数量三分之一。如今的北京,已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我们老街坊的绿色空间更大了!”
种树造林,实实在在改善了北京的自然环境。
北京的西北方向多山,地处山间平原地带的村镇则容易受到风沙侵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林木覆盖率仅为1.3%。那时,昌平南口属于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京礼高速穿过的昌平区流村镇,正位于该片区域。
“以前我们这儿年年都刮大风。风一刮,公路上就是厚厚的一层土。”焦石记得,几年前,靠近高速路边都是沙石地,还有许多私搭乱建的小厂房和日夜开工的煤场。“煤渣粉尘落到哪,哪就是黑乎乎一片。家里洗的衣服,都不拿到院子里晾。公路下,也到处是随地扔着的垃圾袋,环境十分脏乱。”
同样曾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还有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沙子营村。
因靠近温榆河和清河,过去,这里的不少村民以采砂为生。村中遍布着砂石厂、废品回收站和废机油回收点,洗砂机、碎石机整日轰鸣,空气里都飘浮着石粉。
而要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就得大面积增“绿”,让森林走进城市。
2012年至2017年,北京市通过第一轮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4.85%提到了26.8%,结束了“有城无林”的生态状况。2018年,北京市继续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0.8万亩,并将于年底圆满收官。
两轮造林,有相同也有不同。
王小平说:“第一轮百万亩造林时,主要是夯基础、增绿量,营造片林比较多,土壤条件较好,也更容易成活。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要对照规划空间精准落图、精细化实施,增绿空间常常需要一点点儿‘抠’,哪里腾出了地块,我们就紧跟着做绿化。”
京礼高速沿线和沙子营村的绿化改造,都是在先腾退、再种树的过程中完成的。
“腾退的工作比种树还要花功夫。”孙华彬告诉记者,近年来,昌平区逐步清退大批煤场,将地块用于绿化。但因为常年堆放煤炭,煤场的土地并不适合直接种树。“要进行生态修复,首先得平整土地,将煤渣残块全部清理干净,再从别处回填一米多厚的好土,同时增施有机质,让土壤从贫瘠变肥沃。”
到2019年春天,京礼高速昌平段沿线地区,共拆除腾退地块1136亩、土地流转2466亩,以供种树。紧接着,从该年3月中旬到4月底,在高速公路旁的平原地区两侧各100米范围内,以及山地第一层山脊线可视区范围内,有27万株乔灌木被种下。
如今,从空中俯瞰,这段全长共计30.2公里的绿色通道,已然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人工造林与山里的天然林浑然相接,野花在草地上绽放,小鸟在枝头间穿梭。行车而过的人或许会以为,这里本就是一大片风景秀丽的郊野公园。
路上的风景美了,周围村镇的环境也改善了。焦石自豪地告诉记者:“自从种了树,我们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从前流的黑泥水都变成了清澈的山泉水。现在每年春天,还有不少游客专门坐车来这里玩水呢!”
再看温榆河畔,从2017年开始,沙子营村30余家砂石厂全部关停,村庄逐步拆迁。原地兴建的温榆河公园,总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成为城中的一块“绿肺”。
“我家原来的位置,已经修成了公园步道。”在沙子营村曾居住了十五六年的孙明华,前几年同邻居们一起,搬进了距村子不远的新房。2020年秋天,约2平方公里温榆河公园示范区率先落成开园后,孙明华最喜欢约上老伙伴儿们,结伴到这里健步走。
村中原先种植的老槐树被保留下来,与新种的小树交织错落。先前因采砂而造成的坑地,被改造成了碧波荡漾的景观湖,岸边已长起连片的芦苇。村民拆迁时留下的建筑垃圾、砂石瓦砾,也被充分再利用,变成了铺就公园道路的透水砖。
“有树、有花、有水,瞧这大公园多漂亮!”在得知今年9月,温榆河公园一期规划的其他区域即将开园,年底,二期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后,孙明华更高兴了,“以后,我们老街坊的绿色空间更大了!”

“绿岗就业让我家的日子更幸福了!”
种树造林,更是绿色惠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京礼高速旁的绿色通道建成了,后续需要定期对树木进行养护。这给周边村镇居民带来了“绿岗就业”的机会。
去年3月,焦石从农民变成了一名树木养护工。“我家承包了几亩地,种些草莓、桃子之类的水果,收入来源主要靠这个。去年,村里推荐了绿岗就业的工作,我感觉薪资福利都不错,就去应聘了。”
一个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较为灵活的工作时间,让焦石对这份新工作很满意。“最重要的是,我平常负责养护的树木范围,就是家附近这一块儿,大概有七八十亩。每天早晨出门就上班,特别方便。中午还能回家吃饭,自家地里有事儿的时候,也能随时请假回去照看。”
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此前一个多月,焦石的主要职责是打野草,防止杂草抢营养。其他时节,养护树木的工作还包括日常巡护、灌溉、防虫、枝干修整、补植补造等。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技术员来定期做培训指导。焦石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能守在家门口干活,收入也增加了,还学到不少树木养护的技术知识,绿岗就业让我家的日子更幸福了!”
和焦石一样得益于绿岗就业的本地农民还有很多。数据显示,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通过绿岗就业带动居民增收,在造林绿化建设、平原生态林养护等重点林业建设管护项目共吸纳就业7.59万人,其中本地农民达6.57万人。
对更多普通市民来说,种树带来的绿色福祉,主要体现在“推开窗就能看见绿色,走出门就有运动场地”的日常生活里,人与自然更亲近了。
温榆河公园就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将文化、休闲、体育活动融入自然。今夏,公园推出桨板瑜伽、陆地冲浪等潮流运动项目,吸引了众多热衷户外活动的年轻人参与。“露营、教育、运动、潮玩、音乐5大主题,将公园打造成了北京市最大的户外文化旅游先锋地。”温榆河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栾鸣说,开园至今,温榆河公园示范区已连续两年荣登北京市网红打卡地自然景区类榜单,还成为“朝阳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实践基地”,成功举办了“麦田音乐节”“温榆欢乐冰雪季”“斯巴达勇士赛”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150余场。
“首都园林绿化让森林、绿地、湿地等绿色空间与居民生产、生活空间进一步融合。”王小平介绍,结合百万亩造林建设的公园,充分考虑了市民休憩、健身、教育需求,推动健身步道、森林步道等建设,配套做好大众健身、科普展示等服务设施,提升了百姓的绿色获得感。去年,有超过4亿人次的北京市民来到公园绿地,享受绿色生活环境。
当微风拂过林海,人们已经看到,美丽北京交上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生态答卷”。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取得的成果为新起点,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前景令人期待。(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就是妈妈的决心劲儿,下的太大了,可见一般。每天三针,再多一针我真的就恐惧了。
  • 【2022年苏州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在线培训会】为进一步提升苏州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水平,推进医疗机构依法规范执业工作,9月28日下午,苏州市卫
  • 李生听了,心中一阵震动,是呀,如果自己是头车,又有谁会给自己指路?你应该知道我的心理,既然四个月没人问,就说明这套家具已经没有什么买点了,应该越早脱手越好。
  • 11、 不要说照片不像本人了,你爹千变万化!12、 你要说我好看,我就说我是p的。11、 不要说照片不像本人了,你爹千变万化!12、 你要说我好看,我就说我是p
  • 奇瑞汽车与您零距离,绝对是8月份购车的时机,有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哦!别再问我买车什么时候最划算,当然就是8月20日!
  • 2、古坛:形容时间的久远,表示众生清净自性的觉性,自古以来就有,虽经历了从前世(诗中讲的父)到现世(诗中讲的子)的更替,但这种真性就藏在心中。二、注释1、白牛:
  • #光遇国际服[超话]#10月19日(下午刷新后)碎石活动暮土墓园♦️红石,可获得2红蜡烛碎石落地时间~碎石消失时间:22:48~02:40 04:48~08:4
  • 人生的要义,一是欣赏沿途的风景,二是抵达遥远的终点;人生的秘诀,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速度,莫因疾进而不堪重荷,莫因迟缓而空耗生命;人生的快乐,走自己的路,看自己
  • #LISA[超话]#【190715】IG配文:ขอบคุณทุกๆกำลังใจ ทั้งสามวันนะคะบลิ๊งค์ มีความสุข และภูมิ
  • 300多肉疼了一下10.从小到大戒不掉喝可乐,新口味颜色很酷炫像鲜血,但是不好喝“基础架构部,从UV的计算,看ElasticSearch,Presto,Spar
  • 今天又给她放大假了,我一直拿她吃饭睡觉当正事,按时按点有汤有菜有肉有主食,中午第一次在肯德基吃饭,再加上超市买的食物,头回让她吃的这么不正经,不过她很开心啊,满
  • 吃完了晚饭,我要去给女儿洗澡,跟他说让他洗一下碗,收下桌子,他说:好。然后我去给女儿洗澡,洗完澡哄她睡觉,等我忙完这些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他还躺在沙发上,挖着鼻
  • (P.S. 场馆里有很多别的活动,二次元、游戏啥的,像嘉年华一样) 不知道汉服圈的小伙伴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需要注意的雷点之类的(如果真的犯了很大雷点,这部分的活
  • 立秋之后,人容易困乏,秋葵可以去疲劳,有效缓解秋乏,让你整天都活力满满。温暖的黄色满月挂在天空上,看着深海,什么也没说一个人喝了一瓶啤酒,风把头发吹起来。
  • #反反大白蔡CP[超话]#回去看了一下奔跑吧第九期,不是我说啊,好几个镜头都是坤朝bl那边扭(只放坤单人镜头),下一秒就是bl的镜头…造成坤在看她的错觉阿歪,真
  • 淡定看人生:菊花的淡定,在于它经寒霜而依然坚强,傲然绽放在枝头;兰花的淡定,在于它不择环境,哪怕生在深山幽谷,依然静吐暗香;荷花的淡定,在于它置淤泥之中,依然亭
  • 脆嫩多汁,诱惑十足,一口下去 清爽清新在口腔里环绕,富含大量维生素,补充VC的同时,还能降糖降脂,当之无愧的减肥健身的最佳水果,一个剥出有满满一大盘~快剥给你爱
  • 据了解,为了在实现防疫闭环管理的同时,蔬果物资正常有序供应,梁溪区在朝阳、天鹏、盛岸三个市场附近设立临时中转点,完成货车信息核查的同时,由街道城管、交警以及企业
  • #光遇[超话]##sky光遇##光遇互心互买心[超话]##光遇挂人##光遇陪玩[超话]##sky光遇黑市[超话]# 第一次挂人不太熟悉流程 是直接骂合适还是排队
  • 公公这是知道自己要喂奶,怕自己不方便,于是就在楼道等老公和婆婆回来! 如今昆凌已经是三胎妈妈,也才只有29岁,或许有人会说这么年轻,再多生几个当然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