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人之会起烦恼心、不安,都是因为不懂得用功、时间太多所致,所以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忙,是多数人的生活形态,只是每个人所忙的事情不一样。有的人为国家忙,有的人为社会忙,有的为家庭忙,有的人为自己忙。忙,是整个人类所不能少的生活。人要不忙,除非他让金钱去替自己忙;再要不忙,两手一摊,双脚一伸,跟死神打交道,就不会忙了。

“忙”,也有不同的层次:

1、气定神闲的忙。

同样是忙,有的人忙得一团纷乱,忙得很辛苦;有智慧的人,按部就班,忙得气定神闲。所谓“人忙心不忙”,有的人懂得交办,有的人懂得授权,有的人懂得分工,有的人懂得指挥。很多复杂的事物,经过能干的人化繁就简、提纲挈领,虽然事情多,但一点也不觉得忙。因此,懂得忙中偷闲的人,就是再忙也有安闲的时刻,不至于忙得讨厌生活、讨厌忙,他反而喜爱忙,从忙的当中只觉得人生很充实。这样的忙,人生会活得很有意义。

2、心浮气躁的忙。

有的人不会忙,做事没有条理,不分轻重,不分先后,乱忙一气,忙得自己心浮气躁。我们看苍蝇、蚊子投窗想要寻找出路,它猛撞玻璃,不知道旁边有空隙可以钻出。我们再看成群的蚂蚁忙着奔来跑去,但它们有分工、有讯号、有指挥,忙得有条理。有的人跟瞎撞的蚊蝇一样,口口声声说忙,只是乱忙。人要懂得分轻重缓急去做事,举重若轻,才不至于忙得心浮气躁。

3、开开心心的忙。

忙是生活的意义,忙是生命的动力,忙的人生是骄傲的人生。你看,工商大亨哪个不忙?官员领导们有谁说他不忙?忙带来生活的充实,带来生命的意义,带来事业的成就,带来财富的增加。人要忙,而且要忙得欢喜,忙得快乐。假如一个人不肯忙,表示他的生命已经没有光彩了。忙是有用,不忙就没有用;没有用的人生,谁会在乎他的存在呢?所以,人要开开心心地忙,为充实生活而忙。

4、不甘不愿的忙。

有的人忙得心不甘情不愿,那是最苦的人生。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当然,有人会说:“为谁作嫁为谁忙?”因为他不懂人生为什么要忙,当然不甘愿帮人家的忙。其实世间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干的活,你帮人家的忙就是帮自己的忙。不愿意忙的人应转化观念:一切为人忙的事,对自己都有益,例如可以升官,可以升级,可以得奖,甚至可以放慰劳假。假如你能想到一切的忙与自己的未来都有关系有帮助,懂得忙就是营养、忙就是力量、忙就是成就,你可能反而会问:“人生为什么不要忙呢?”

二、贫富贵贱

我们活在人间,必须有一些资粮。世间有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意思是日常生活要有起码的条件。可惜人们错把追求物质当作了人生的目的,发展出计较与比较之后的贫富差别,比如“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宁吃少年苦,不受老来贫”、“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难倒英雄汉”,这些都是来自民间深刻的感叹。贫与富自有其因果来由,以下四点说明:

1、富足来自知足。

知足第一富,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正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的富足并不是看在金钱数字上的多少,而是看一个人知足与否。

2、尊贵来自谦卑。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于水性谦下,总是往低处流,所以世间万物都受到流水默默的哺育。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冰川所蕴育的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怒江、长江、黄河、湄公河等七大河流,供给了印、中、尼、泰等数十亿人民的水源。山顶上冰雪的高贵,恰是来自谦下的流水。有德的君子,他的尊贵,正是他的谦下利民而不自以为崇高。

3、贫穷来自吝啬。

什么是真正的穷人?欲望无穷是一种心的贫穷。人的心田不是用来生长欲望的,而是用来生长菩提慧命以圆满人生。其实,任何人出生,这宇宙间的财富都有他的一份,所谓“一枝草,一点露”。而要取得财富,必须先把手掌放开。如果你始终紧握着手里的旧物,又如何能取得新的资源呢?想要圆满人生,首先要有“同体共生”的认识,能“喜舍”才是真正的富有。

4、卑贱来自傲慢。

傲慢就是自大,就是以己之长辱他之短。佛经云:“若骄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凡夫不知宿命,故常骄慢,因为骄慢,所以不畏造恶受果报、不愿悔过,也不精进于修行万善。

所以,人之富是知满足,人之贵是能谦下,人之贫是不知舍,人之卑贱是因为骄慢自大。

三、夫妻之道有三等

感情的交流,以公理正义为原则;语言的沟通,以体谅包容为雅量;人我的相处,以不违情理为自然;金钱的运用,以量入量出为正常。

夫妻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夫妇之道有三等,你是哪一个等的呢?有以下六点参考:

上等的丈夫会想到太太忙于工作,还要忙于家务,必定辛苦,下班回到家里,他会体恤太太的辛劳,协助太太操持家事。

中等的丈夫,不会帮忙做家事,回到家里,虽然喝茶看报纸,但至少嘴巴还会赞美太太,感谢太太的付出。如此,太太再怎么辛苦,也能甘之如饴。

下等的丈夫,回到家里,就是一副自己最辛苦、自以为对家庭付出最多的姿态。要么嫌太太菜煮得不好,要么嫌太太不会打扮,看不顺眼,东嫌西嫌,气势凌人。

上等的太太,治家整洁,贤惠有礼。俗语说:“家有良妻,如国有良相。”一位贤良妻子能开源节流,将家打理得妥当,维护环境整洁,态度温敬柔软,周到体贴,行仪慈孝和顺,让先生无后顾之忧。

中等的太太,慰问、赞美丈夫的辛劳。莎士比亚说:“一个好妻子,除了处理家务外,还兼有慈母、良伴、恋人三种身份。”所以,治家能力差一点的太太,至少要能多说好话,要常常慰问、赞美丈夫的辛劳与付出。

下等的太太,不但不善于治家,丈夫辛苦一天回到家时她还会喋喋不休,要么嫌弃他的职业赚钱太少,要么埋怨住得不好、穿得不暖,如此只会让丈夫觉得家如监狱。

很多失败的婚姻都是因为不能谅解对方的辛劳,不能体会对方的付出。所以,夫妇之道从互相欣赏、互相体谅开始,遇到困难险阻时能互助斩荆、共离困境,婚姻才能美满。
#情感##
每日一禅# https://t.cn/RI43yf9

「 眼里有佛,
心里有佛 」,
我们如何对对佛像修恭敬?

各位法师、
居士 :

我们在日常生活、
佛法修行中特别要注重的
「 恭敬 」。

在佛法的修行里,

恭敬三宝是一个重要的法门、
重要的德目;

在世俗生活里,
恭敬也是一个重要的修养,

有时候是一种处世之道,
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在世间,
过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表达对
「 天、地、君、亲、师 」 的敬意,

现在我们对他人表达谦虚、
恭敬,

这都是处世之道。

我们还可以用
「 敬 」
来把握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不要太近,
也不要太远。

关系过于疏远,
固然不好;

但关系过于亲昵,
过于狎近,
就不清凈了,
容易生烦恼。

这时候恭敬就是一个方法,
它会带来一种尺度感。

包括夫妻之间,

必要、
适度的恭敬也很重要。

虽然是一家人,
但是你要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格来尊重,
尊重对方的隐私,
保护对方的各种权益。

注意,
这其实也是一种敬。

在佛法里面,
皈依了三宝的佛弟子,

特别要修行
「 恭敬三宝 」
这个法门。

我们面对的是住持三宝 ——
佛像,
代表佛;

经书,
代表法;

穿袈裟受戒的出家僧团,
代表僧。

佛教就是要通过
「 恭敬 」 的训练,

帮助我们增长
「 信 」
这种功德。

这个功德在哪里呀?

在我们的心态上。

这个心态不能凭空出现,
它一定需要对境来训练,
住持三宝就是我们六根的对境。

恭敬也是折服我们内心傲慢的一个重要方法。

我们每个众生内心都有傲慢,
要折服傲慢,
就要修恭敬。

修恭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顶礼。

用我们尊贵的头和面去接对方的脚,
在古代印度是一个最高的礼节 ——

头面接足礼,
顶礼。

那麽佛弟子具体应该如何对三宝修恭敬呢?

之前我们介绍了在家设置佛堂的种种注意事项,

以及在家居士如何处理与出家师父之间的关系,

这里面也包含了以佛像、
僧团为对境修恭敬的内容,

今天我们再拓展一下。

以佛像为对境修恭敬

现在处于商业化时代,
好像佛教徒的用品也不可避免地商品化了。

我们经常会遇到买的香或者某个佛具用品,
它的包装上有佛菩萨的图案;

有些广告上也印有佛像。

这不如法。

你们诸位如果有做产品的,

产品广告、
包装上不要印佛菩萨像。

还有一种现象,
也许是受西方的影响,

有些人喜欢把一截佛头摆在案上,
俨然把佛头当成艺术品。

这不是一个好的缘起。

佛头可以代表佛的思想、
功德,

但是身躯也很重要啊。

所以我不主张摆佛头,
当然更不要供佛头。

过去为甚麽有佛头呢?

据说就是有很多中国古老的佛造像,
被一些文物贩子把佛头敲下来,
卖到国外。

当你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艺术上的时候,
它就不是我们宗教信仰中的一个神圣的对境。

它的神圣性就弱化了,
甚至没有了。

假设我们遇到有佛菩萨像的广告和包装被扔到地上,

要把它捡起来。

所有这些有佛菩萨像的广告纸、
包装纸等等,

特别是破损不能再用的旧的佛像、
佛经,

你可以把它装进家里放佛经的柜子里,
然后放到高且干凈的地方。

最好不要烧它。

按照戒律的要求,
最好是找一个清凈没有人去的地方,

把它掩埋或者存储起来,
保存在那里。

大家可能会问,
那以后怎麽办啊?

你不用管以后,
一切都是无常的,
但是我们现在要用恭敬心处理。

邢台玉泉寺前山坡上有一个很大、
很深的洞,

我请那里负责的师父给这个洞取了一个美名
——
法藏洞。

那麽我们把寺院的,

还有很多人拿来交给我们客堂处理的破损的佛像、
经书等,

都储存在这个洞里。

这样处理是最合适、
最如法的。

假如你生活的周遭有一座山,
或者有某个地方,
很少有人去,
那麽你可以在那里找个洞或挖个洞,

然后把这些破损不能再用的佛像、
经书和有三宝标志的广告、
包装掩埋在那里。

当我们遇到损坏程度不高的木质或石质的佛像,
应该想办法去修补;

遇到本该处于室内的佛像露天,
应该想办法去促成这个佛像能够有殿堂。

那麽诸位在家里设佛堂以后,

在佛像前我们可以供香、
供水、
供花、
供水果、
供七宝。

把鲜花或者食物摆到佛案上之前,
不可以自己先闻或先尝。

比如供花,
自己先使劲闻一下;

供一盒点心,
自己先尝一个,
这都不对,
为甚麽?

因为尽管你说自己尝了很少,
依然相当于拿吃剩的东西去供佛。

供僧也不可以这样,
我们要完整地去供养三宝。

不要你受用过以后,

剩下的再拿去供佛、
供僧,

不要形成这样的缘起。

做佛像、
佛案上的清洁卫生时,

擦佛像、
佛案、
供具的毛巾必须是新的、
专用的。

你不要换下来自己擦脸擦脚的毛巾,
拿去做这里的卫生。

你说我只是洗脸用过,
我的脸很高贵啊,
也不行。

假如你的佛像没有龛,
重要的节日,
你要擦拭一下。

擦佛像的毛巾必须专用,

不要与擦供器、
香案的混用。

寺院的香灯师父也要注意这一点,
一定要分开,
要搞清楚。

在佛像前一定要注意着装。

你就想佛是尊贵的客人,
他在那里,

你当着尊贵的客人,
不会光膀子,
穿裤衩,
随便穿衣服。

要注意着装。

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语言。

比如说在佛像前抽烟、
打麻将,

聊一些世间杂七杂八的贪嗔痴的事。

这都很不合适,
很不恭敬。

之前我讲了,
在佛像前缘起的力量特别强大,

这个强大并不神秘,
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
信仰位于顶端。

打个比方,
你在街上碰到一个人,
扇他一嘴巴,
顶多你们打一架,

或者公安局把你抓走拘留几天,
赔对方一百块钱,

然后双方握手言和,
你回家了。

假如你碰到一个国王,
扇他一嘴巴,
结果是甚麽?

有可能脑袋就没了。

这时你还抱冤屈吗,
你看我扇那个人只赔了一百块钱,
怎麽扇这个人就要掉脑袋?

这个对境是不一样的。

我以此来比喻,
在佛像前的一些细节,
大家要重视。

还有,
当天气严寒,
我们在佛像前戴帽子这件事情。

我们万佛楼没有暖气,
我以前不怕冷的时候,
再冷我都是不戴帽子的。

但现在不行了,
现在怕冷了。

我的建议是这样,
如果你特别怕冷,

当你面向佛像问讯、
磕头的时候,

要把帽子摘下来。

当我们东西相向而站念经的时候,
如果确实太冷,
身体也不好,
戴着帽子没关系。

拜忏也是一样的,
这时帽子要摘下来,
算是一个礼貌和恭敬。

因为大家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见到尊长、
贵客,

要脱帽致敬,
这是一个文化。

也许你们会问了,
佛还会在乎这个啊?

佛一切不在乎,
佛经里讲,
在佛那里,
香的旃檀和臭的牛粪平等。

但是我们怎麽对待,
它自然会有因缘的力量,

对我们自身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慎重。

不同地方的文化会有差异。

比如南传佛教的佛堂里面,
绝对不能穿鞋。

但是汉地这方面的文化、
观念跟东南亚不一样,

也许其中也受了气候、
气温的影响。

在汉地的文化里面,
你光着脚见一位尊贵的客人,
那叫没礼貌。

在东南亚正好相反,
你见到一位受尊敬的人,
要把鞋脱了,
所以他们在佛殿里面一定要光脚。

缅甸有一个佛舍利塔 ——
仰光大金塔,
上到那个塔上,
所有的人全部都要脱鞋光脚。

据说塔上只有一个人没有脱过鞋,
就是当年邓颖超女士去访问,

因为她的身体不好,
塔上地面都是石头,
光着脚她肯定是会生大病的。

在这样重大的外事活动中,
后来对方专门请示缅甸最高僧王,
最后特别允许她穿袜子。

这是个例外。

他们的规矩是这样。

这些规矩,

它是由文化、
民族、
地域的因缘形成的,

我们要尊重。

另外,
如果我们在寺院,
从佛殿的佛像前经过,
比如说我们从这里横着穿过万佛楼去佛学院,

最标准的做法是甚麽呢?

如果万佛楼的门开着,
你能看到佛像,
佛像的目光也能看到你,

当你从那里经过的时候,
自己若无其事就走过去了,

礼貌吗?

不礼貌。

经过那个门口的时候,
你应该转身向上问讯,

然后再继续走,
这是最标准的做法。

当我们进到一个佛殿、
佛堂里面,

我们也要首先向上顶礼三拜、
问讯。

离开的时候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
在我们的各种行为中,

要体现出
「 眼里有佛,
心里有佛 」,

这就是对佛像修恭敬的一个标准。


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人之会起烦恼心、不安,都是因为不懂得用功、时间太多所致,所以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忙,是多数人的生活形态,只是每个人所忙的事情不一样。有的人为国家忙,有的人为社会忙,有的为家庭忙,有的人为自己忙。忙,是整个人类所不能少的生活。人要不忙,除非他让金钱去替自己忙;再要不忙,两手一摊,双脚一伸,跟死神打交道,就不会忙了。

“忙”,也有不同的层次:

1、气定神闲的忙。

同样是忙,有的人忙得一团纷乱,忙得很辛苦;有智慧的人,按部就班,忙得气定神闲。所谓“人忙心不忙”,有的人懂得交办,有的人懂得授权,有的人懂得分工,有的人懂得指挥。很多复杂的事物,经过能干的人化繁就简、提纲挈领,虽然事情多,但一点也不觉得忙。因此,懂得忙中偷闲的人,就是再忙也有安闲的时刻,不至于忙得讨厌生活、讨厌忙,他反而喜爱忙,从忙的当中只觉得人生很充实。这样的忙,人生会活得很有意义。

2、心浮气躁的忙。

有的人不会忙,做事没有条理,不分轻重,不分先后,乱忙一气,忙得自己心浮气躁。我们看苍蝇、蚊子投窗想要寻找出路,它猛撞玻璃,不知道旁边有空隙可以钻出。我们再看成群的蚂蚁忙着奔来跑去,但它们有分工、有讯号、有指挥,忙得有条理。有的人跟瞎撞的蚊蝇一样,口口声声说忙,只是乱忙。人要懂得分轻重缓急去做事,举重若轻,才不至于忙得心浮气躁。

3、开开心心的忙。

忙是生活的意义,忙是生命的动力,忙的人生是骄傲的人生。你看,工商大亨哪个不忙?官员领导们有谁说他不忙?忙带来生活的充实,带来生命的意义,带来事业的成就,带来财富的增加。人要忙,而且要忙得欢喜,忙得快乐。假如一个人不肯忙,表示他的生命已经没有光彩了。忙是有用,不忙就没有用;没有用的人生,谁会在乎他的存在呢?所以,人要开开心心地忙,为充实生活而忙。

4、不甘不愿的忙。

有的人忙得心不甘情不愿,那是最苦的人生。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当然,有人会说:“为谁作嫁为谁忙?”因为他不懂人生为什么要忙,当然不甘愿帮人家的忙。其实世间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干的活,你帮人家的忙就是帮自己的忙。不愿意忙的人应转化观念:一切为人忙的事,对自己都有益,例如可以升官,可以升级,可以得奖,甚至可以放慰劳假。假如你能想到一切的忙与自己的未来都有关系有帮助,懂得忙就是营养、忙就是力量、忙就是成就,你可能反而会问:“人生为什么不要忙呢?”

二、贫富贵贱

我们活在人间,必须有一些资粮。世间有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意思是日常生活要有起码的条件。可惜人们错把追求物质当作了人生的目的,发展出计较与比较之后的贫富差别,比如“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宁吃少年苦,不受老来贫”、“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难倒英雄汉”,这些都是来自民间深刻的感叹。贫与富自有其因果来由,以下四点说明:

1、富足来自知足。

知足第一富,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正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的富足并不是看在金钱数字上的多少,而是看一个人知足与否。

2、尊贵来自谦卑。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于水性谦下,总是往低处流,所以世间万物都受到流水默默的哺育。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冰川所蕴育的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怒江、长江、黄河、湄公河等七大河流,供给了印、中、尼、泰等数十亿人民的水源。山顶上冰雪的高贵,恰是来自谦下的流水。有德的君子,他的尊贵,正是他的谦下利民而不自以为崇高。

3、贫穷来自吝啬。

什么是真正的穷人?欲望无穷是一种心的贫穷。人的心田不是用来生长欲望的,而是用来生长菩提慧命以圆满人生。其实,任何人出生,这宇宙间的财富都有他的一份,所谓“一枝草,一点露”。而要取得财富,必须先把手掌放开。如果你始终紧握着手里的旧物,又如何能取得新的资源呢?想要圆满人生,首先要有“同体共生”的认识,能“喜舍”才是真正的富有。

4、卑贱来自傲慢。

傲慢就是自大,就是以己之长辱他之短。佛经云:“若骄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凡夫不知宿命,故常骄慢,因为骄慢,所以不畏造恶受果报、不愿悔过,也不精进于修行万善。

所以,人之富是知满足,人之贵是能谦下,人之贫是不知舍,人之卑贱是因为骄慢自大。

三、夫妻之道有三等

感情的交流,以公理正义为原则;语言的沟通,以体谅包容为雅量;人我的相处,以不违情理为自然;金钱的运用,以量入量出为正常。

夫妻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夫妇之道有三等,你是哪一个等的呢?有以下六点参考:

上等的丈夫会想到太太忙于工作,还要忙于家务,必定辛苦,下班回到家里,他会体恤太太的辛劳,协助太太操持家事。

中等的丈夫,不会帮忙做家事,回到家里,虽然喝茶看报纸,但至少嘴巴还会赞美太太,感谢太太的付出。如此,太太再怎么辛苦,也能甘之如饴。

下等的丈夫,回到家里,就是一副自己最辛苦、自以为对家庭付出最多的姿态。要么嫌太太菜煮得不好,要么嫌太太不会打扮,看不顺眼,东嫌西嫌,气势凌人。

上等的太太,治家整洁,贤惠有礼。俗语说:“家有良妻,如国有良相。”一位贤良妻子能开源节流,将家打理得妥当,维护环境整洁,态度温敬柔软,周到体贴,行仪慈孝和顺,让先生无后顾之忧。

中等的太太,慰问、赞美丈夫的辛劳。莎士比亚说:“一个好妻子,除了处理家务外,还兼有慈母、良伴、恋人三种身份。”所以,治家能力差一点的太太,至少要能多说好话,要常常慰问、赞美丈夫的辛劳与付出。

下等的太太,不但不善于治家,丈夫辛苦一天回到家时她还会喋喋不休,要么嫌弃他的职业赚钱太少,要么埋怨住得不好、穿得不暖,如此只会让丈夫觉得家如监狱。

很多失败的婚姻都是因为不能谅解对方的辛劳,不能体会对方的付出。所以,夫妇之道从互相欣赏、互相体谅开始,遇到困难险阻时能互助斩荆、共离困境,婚姻才能美满。
#情感##
每日一禅# https://t.cn/RI43yf9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0年12月,贵阳铝镁院成功签订华峰集团印尼华青铝业铝电一体化项目一期100万吨/年电解铝(500kA)配套及50万吨/年预焙阳极项目设计合同,将在印尼苏拉
  • ”由于大流行,英国的所有精英足球赛都已暂停,直到至少4月3日,阿泰塔在其推文中补充道:“英超联赛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做得很好。一级方程式赛车暂停了两个月,影响了巴
  • /牙齿不齐隐形矫正北京哪家最好的医院?/北京正规地包天牙齿矫正口腔医院?
  • 我们这款代购走了很久,明天开始送厂里定制,也不知道这个面料能不能搞到一样的。不知道有没有代购这个主题的[doge][doge][doge]~2021的生活点滴~
  • #中概股# #陌陌# 【陌陌2020年全年营收150.24亿元,净利润28.96亿元】3月25日消息,陌陌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
  • 公司都没有了,你要管理谁?不应该是fair优先吗?
  • 【2012无量寿经科注524】 什么是善根?“不贪不恚不痴”,这个恚是瞋恚,断贪瞋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十善里面最后的意,三善业,十善分作身、口、意三部分,意的
  • 在张纪中年龄大的问题上,妻子杜星霖称自己每天钻研医书,为张纪中找延年益寿的方子。她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受到学校广大师生的夸赞,当时被洛南县第二小学授予“拾金不昧好
  • #南方日报要流量吃相太难看# @南方日报 好好看看央视频的文章,这才是正规媒体的职业素养和应该输出观点的能力!你要是没有这个能力就请闭嘴,不要说不到点上还引发新
  • 如同@北京眼科医生陶勇 呼吁的一样,在如今电子产品横飞的时代,需要更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守护心灵的窗户【#防蓝光并不是智商税#,中科院发布防蓝光测评报告[话筒]】
  • 大瑞看了几眼说:“走吧,别看鱼了,在我眼里,它们都是我的食物。”好像很久没有组队外出周边游玩了,大娟有了十月后,就每天归家;新茹因为小猫手术后,也不再住宿舍,大
  • 1️⃣FAB新品更名为FAB控油雾感霜,大家不要叫错名字哦~2️⃣按以下步骤get蜜蜂专属礼盒↓①打开 宝, FAB官方旗舰店,进入店铺②在店铺内 蜜蜂,进入专
  • 突然就结束了从十月初的集训(更早的说来应该是上学期期末的选人)到上星期初赛,再到昨天的决赛,大艺展终于结束了在合唱团里呆着的第三个年头,交到了孟孟和wzl(在家
  • 今天嘉兴下雨,刚路上红绿灯起步,大脚油门前轮滑胎不走,收掉油门渐行渐远,你敢信么[天啊]一路狂飙下来,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可以确定杠杠状态,回来精洗外加简单面漆,即
  • #福建自贸区# 【1800个空箱运抵厦门港 助工厂准确制定物流计划】自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供应链顺畅运转面临挑战,空箱回转效率低下导致物流成本飙升,“一箱难求”已
  • !将曲奇放入冰箱冷冻层❄2-4小时后就能吃冰镇曲奇!
  • 作为国产车型当中的硬核车型,BJ80在市场中的表现还算出色,2019年全国销量共计卖出了13843辆。作为国产车型当中的硬核车型,BJ80在市场中的表现还算出色
  • 燕郊轨道“王炸”:“3条地铁+3条城际+1条市郊铁路”!
  • 《榆木板材首选河南漯河临颍县友信木业「中木商网」临颍县友信木业有限公司木业头条厂家直销,批发,价格,产品,图片,品牌》中木商网供应商临颍县友信木业有限公司推荐相
  • 探索更多Y's PINK→KOTA OKUDA为知名首饰设计师,以东京与纽约为主要活动地点,以“MONEY”为主要创作元素,创造了一系列的服饰作品。探索更多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