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莲池大师著述

四广显持名所被。
  此则理之一心。全归上智。亦复通乎事相。曲为钝根。
  理事一心。详见后文。今谓自性唯心。正指经中理一心不乱言耳。上智乃克承当。钝根未能领荷。故此一心。不专主理而亦通事。以事一心。人皆可行。所谓夫妇之愚不肖。而与知与能者也。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大造之中。无弃物故。
  三感时(三)。
  初总叹二别叹二结叹。
  初总叹。
  奈何守愚之辈。着事而理无闻。小慧之流。执理而事遂废。着事而迷理。类蒙童读古圣之书。执理而遗事。比贫士获豪家之倦。
  上言佛慈双被智愚。今言众生不体佛意。有善教。无善学。故可叹也。守愚者。愚而甘愚。小慧者。慧而不慧。良以事依理起。理得事彰。事理交资。不可偏废。着此执彼。厥弊等耳。蒙童喻全愚。昏稚未开。仅能读文。了不解义。所谓终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贫士喻小慧。昔有窘人。路获遗券。见其所载田园宫室。金帛米粟。种种数目。大喜过望。自云巨富。不知数他人宝。于己何涉。所谓虽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是故约理则无可念。约事。则无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无念。故理事双修。即本智而求佛智。夫然后谓之大智也。
  二别叹。
  然着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上文双揭二病。今于二病。别举其尤。谓着事而信心不切。固无足论。假使专持名号。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虽或不明谛理。已能成就净身。品位纵卑。往生必矣。所谓士人作榜尾登科亦不恶。但恐榜上无名耳。安得以守愚病之。乃至执理而心实了明。亦不必论。假使骋驰狂慧。耽着顽虚。于自本心。曾未开悟。而轻谈净土。蔑视往生。为害非细。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者也。问。何故不咎钝人。反抑利者。答。利者恃才高举。常谓远胜钝人。今为此说。使知画虎弗就。反落一筹。冀彼知非。回心念佛。非曰抑之。实惜之耳。
  三结叹。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及多生。一误而成百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无救无归。可悲可痛。
  垂手者。古云。嫂溺援之以手。倚门者。王孙贾母云。汝朝出而不还。则吾倚门而望。今谓众生没于苦趣。佛援之如垂手深渊。众生背觉合尘。佛念之如倚门望子。援之虽殷。念之虽切。深沉不起。远逝无还。是孤佛化也。下负者。凡厥有心。定当作佛。故佛教持名。欲人念我自心。成我自佛。而漠然不信。宁不负己灵乎。今生多生者。生生堕落。无有穷已也。一误百误者。此生蹉过。多劫难逢也。入苦趣。似蝇蛆饫于厕中。赴死门。类牛羊就乎屠肆。莫为救拔。无可归凭。岂不哀哉。
  四述意(三)。
  初愧己不德二明己所尚三原已释经。
  初愧己不德。
  袾宏。末法下凡。穷陬晚学。罔通玄理。素鄙空谈。画饼何益饥肠。燕石难诬贾目。
  上明念佛获如是益。不念佛招如是损。故述己意。惟崇念佛。今初先以钝根自量也。末法。则生之不时。下凡。则报之不胜。穷陬。则见之不广。晚学。则智之不深。事且未能。况复知理。明所言不足取信于人也。素鄙者。自知浅劣。愧鄙空谈。所谓耻其言而过其行也。画饼可知。喻空谈也。燕石者。似玉而非玉者也。贾胡者。西域贾人善别宝者也。昔有得燕石者。自谓瑜瑾。骄眩俗目。冀得重售。以示贾胡。曰。石也。大惭而返。喻依稀见道。仿佛不真。明眼人前。堪作一笑。
  二明己所尚。
  祇承先敕。笃奉斯经。望乐国为家乡。仰慈尊如怙恃。
  既揣钝根。事必师古。祇者。敬也。世主玉音。法王金口。均名曰敕。笃奉者。奉之至也。乐国言家乡者。寂灭净土。乃当人安身立命处。而舍离故里。飘泊他乡。游子伶仃。唯有思归一念而已。慈尊言怙恃者。父曰吾怙。母曰吾恃。佛以大慈大悲。接引众生。是怀我以圣胎。饲我以法乳。即今内外身心。莫不荷其恩力而得成立。劬劳之德。昊天罔极。而乃叛弃本生。螟蛉异姓。惟应怀慕终身。左右无方。定省不违而已。
  三原已释经。
  仍以心怀兼利。道贵弘通。慨古疏鲜见其全。惟数解仅行于世。辞虽切而太简。理微露而不彰。不极论其宏功。俦发起乎真信。顿忘肤见。既竭心思。总收部类五经。直据文殊一行。而复会归玄旨。则分入杂华。贯穿诸门。则博综群典。无一不消归自己。有愿皆回向菩提。展此精诚。乞求加被。
  未能自利。先能利人者。菩萨发心。故不忍独善其身。心怀兼利也。兼利之道。弘法为先。而此经注疏。今多泯没。稽古无繇。虽一二仅存。略举大端。未畅厥旨。宏功者。即不可思议功德也。不知此经具有如是功德。则疑而不信。信亦不真。疏钞之作。不容己也。肤见者。肌肤在表。所入不深。喻浅见也。浅见奚能测佛深义。而以救世心殷。顿忘其陋也。心思者。心之官则思。尧舜之圣。尚竭心思。我何人斯。庸可忽也。部类者。专谈极乐大本等五经也。文殊者。文殊般若经。专称名字一行三昧也。杂华者。以华严性海为宗。明教非权浅也。群典者。引诸经论以证明。言非臆见也。详如义理部类二门。及后经文中辩。消归自己者。明不专事相。究其归着。悉皆消化融会。归于我之本性。良繇世出世间。无一法出于心外。净土所有依报正报。一一皆是本觉妙明。譬之瓶环钗钏。器器唯金。溪涧江河。流流入海。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回向菩提者。凡所修为。咸愿往生。是名回向。而向无他向。回向西方者。回向自性也。末二句。摄前起后。欲兴善事。必仗佛加。菩萨且然。况复凡品。精者无二。诚者不虚。古谓精诚之极。鬼神与通。而况三宝大慈。悯念众生。犹如赤子。但有利于众生。精诚求之。宁不加被。

《類經》

【類經三卷】

藏象类(六)

天年常度(《灵枢.天年篇》全O十四)

黄帝问于岐伯曰:原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基,扯也。楯,材具也。O楯音巡。)

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人之生也,合父母之精而有其身。父得乾之阳,母得坤之阴,阳一而施,阴两而承,故以母为基,以父为楯。譬之稼穑者,必得其地,乃施以种。种劣地优,肖由乎父;种优地劣变成乎母;地种皆得而阴阳央序者,虽育无成也。故三者相合,而象变斯无穷矣。夫地者基也,种者楯也,阴阳精气神也,知乎此则知人生之所以然矣。)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二气合而生人,则血气营卫五脏,以次相成,神明从而见矣。惟是神之为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为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夫精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未有形气衰而神能旺者,亦未有神既散而形独存者,故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至于魂魄之义,如前《本神篇》曰: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及诸家得理之论,再附于下,以详其义。O唐.孔氏曰:人之生也,始变化为形,形之灵曰魄,魄内自有阳气,气之神之名,初生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此魄之灵也;又其精神性识渐有知觉,此则气之神也。O乐祁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魄属形体,魂属精神。精又是魄,魄是精之神;神又是魂,魂是气之神。O邵子曰:气形盛则魂魄盛,气形衰则魂魄亦从而哀。魂随气而变,魄随形而化,故形存则魄存,形化则魄散。O朱子曰:魂神而魄灵,魂阳而魄阴,魂动而魄静。生则魂载于魄,而魄检其魂;死则魂游散而归于天,魄沦坠而归于地。运用动作底是魂,不运用动作底是魄。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老人目昏耳瞆记事不得者,魄衰也。又日:人生则魂魄相交,死则各相离去。月之黑晕是魄,其光是魂,魂是魄之光焰,魄是魂之根柢。火是魂,镜是魄,灯有光焰,物来使烧,镜虽照见,却在里面。火日外景,金水内景,火日是魂,金水是魄,阴主藏受,故魄能记忆在内;阳主运用,故魂能发用出来。二物本不相离,精聚则魄聚,气聚则魂聚,是为人物之体;至于精竭魄降,则气散魂游而无所知矣。)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央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坚固者不易损,和调者不易乱,解利者无可留滞,致密者可免中伤。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者,经脉和也。呼吸微徐气以度行者,三焦治也。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则脏腑和平精神充畅,故能长久而多寿也。)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礼记》:百岁谓之期颐。使道,指七窍而言,谓五脏所使之道路,如肺气通于鼻,肝气通于目,心气通于舌,肾气通于耳,是即五宫之道路也。隧,深邃貌。基墙,指面部而言。骨胳为基,蕃蔽为墙,义见脉色类三十一、二等篇。凡营卫部里及骨高肉满若此者,邵致寿之道,故得百岁而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天地之气,阳主乎升,升则向生;阴尘乎降,降则向死。故幼牟之气在下者,亦自下而升也。)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盛满则不轻捷,故好步矣。)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天地消长之道,物极必变,盛极必衰,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人当四十,阴气已半,故发颇斑白而平盛不摇好怜者,衰之渐也。)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治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魄离者,形体衰败也。肾气焦者,真阴亏竭也。此与前篇《上古天真论》女尽七七男尽八八互相发明。彼从七八言者,言阴阳之限数;此以十言者,言人生之全数。然则人之气数,固有定期;而长短不齐者,有出于禀受,有因于人为。故惟智者不以人欲害其天真,以自然之道养自熊之寿,而善终其天年,此圣智之所同也。今之人非惟不能守其所有,而且欲出尘逃数,解脱飞升,因人惑己,因己惑人,是焉知无则无极,有则有尽,而固窃窃然自以为觉也亦甚矣。)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谓不及天数而殁者也。)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使道如上文。不长,短促也。)空外以张,(九窍张露也。)喘息暴疾,(喘息者气促,暴疾者易伤,皆非延寿之征也。)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石,坚也。)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数中风寒,表易犯也。血气虚,中不足也。脉不道,经络多滞也。故致真邪易于相坟。然正本拒邪,正气不足,邪友随之而入,故曰相引。O数音朔。)故中寿而尽也。(凡此形体血气,既已异于上寿,则其中寿而尽,固有所由,此先天之禀受然也。夫人生器局,既禀于有生之初,则其一定之数,似不可以人力强者。笫禀得其全而养合道,必将更寿;禀央其全而养复违和,能无更夭。故知之者下可以希中,中可以希上;不知者上仅得其次,次仅得其下矣。所谓天定则能性人,人定亦能牲天也。夫禀受者,先天也,修养者,先天也,修养者,后天也,先尺责在父母,后天责在吾心。)待述……!

《管子·法法》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不行,则不以身先之也。故曰: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亲人而不固,殆;同谋而离,殆;危人而不能,殆;废人而复起,殆;可而不为,殆;足而不施,殆;几而不密,殆。人主不周密,则正言直行之士危;正言直行之士危,则人主孤而毋内;人主孤而毋内,则人臣党而成群。使人主孤而毋内、人臣党而成群者,此非人臣之罪也,人主之过也。

  民毋重罪,过不大也,民毋大过,上毋赦也。上赦小过,则民多重罪,积之所生也。故曰:赦出则民不敬,惠行则过日益。惠赦加于民,而囹圄虽实,杀戮虽繁,奸不胜矣。故曰:邪莫如蚤禁之。赦过遗善,则民不励。有过不赦,有善不遗,励民之道,于此乎用之矣。故曰:明君者,事断者也。

  君有三欲于民,三欲不节,则上位危。三欲者何也?一曰求,二曰禁,三曰令。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求多者,其得寡;禁多者,其止寡;令多者,其行寡。求而不得,则威日损;禁而不止,则刑罚侮;令而不行,则下凌上。故未有能多求而多得者也,未有能多禁而多止者也,未有能多令而多行者也。故曰:上苛则下不听,下不听而强以刑罚,则为人上者众谋矣。为人上而众谋之,虽欲毋危,不可得也。号令已出又易之,礼义已行又止之;度量已制又迁之,刑法已错又移之。如是,则庆赏虽重,民不劝也;杀戮虽繁,民不畏也。故曰:上无固植,下有疑心。国无常经,民力必竭,数也。

  明君在上位,民毋敢立私议自贵者,国毋怪严,毋杂俗,毋异礼,士毋私议。倨傲易令,错仪画制,作议者尽诛。故强者折,锐者挫,坚者破。引之以绳墨,绳之以诛僇,故万民之心皆服而从上,推之而往,引之而来。彼下有立其私议自贵,分争而退者,则令自此不行矣。故曰:私议立则主道卑矣。况主倨傲易令,错仪画制,变易风俗,诡服殊说犹立。上不行君令,下不合于乡里,变更自为,易国之成俗者,命之曰不牧之民。不牧之民,绳之外也;绳之外诛。使贤者食于能,斗士食于功。贤者食于能,则上尊而民从;斗士食于功,则卒轻患而傲敌。上尊而民从,卒轻患而傲敌。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而主安矣。

  凡赦者,小利而大害者也,故久而不胜其祸。毋赦者,小害而大利者也,故久而不胜其福。故赦者,奔马之委辔;毋赦者,痤雎之矿石也。爵不尊、禄不重者,不与图难犯危,以其道为未可以求之也。是故先王制轩冕所以著贵贱,不求其美;设爵禄所以守其服,不求其观也。使君子食于道,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则上尊而民顺;小人食于力,则财厚而养足。上尊而民顺,财厚而养足,四者备体,则胥足上尊时而王不难矣。文有三侑,武毋一赦。惠者,多赦者也,先易而后难,久而不胜其祸:法者,先难而后易,久而不胜其福。故惠者,民之仇雠也;法者,民之父母也。太上以制制度,其次失而能追之,虽有过,亦不甚矣。

  明君制宗庙,足以设宾祀,不求其美;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为雕文刻镂,足以辨贵贱,不求其观。故农夫不失其时,百工不失其功,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故曰:俭其道乎!

  令未布而民或为之,而赏从之,则是上妄予也。上妄予,则功臣怨;功臣怨,而愚民操事于妄作;愚民操事于妄作,则大乱之本也。令未布而罚及之,则是上妄诛也。上妄诛,则民轻生;民轻生,则暴人兴、曹党起而乱贼作矣。令已布而赏不从,则是使民不劝勉、不行制、不死节。民不劝勉、不行制、不死节,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令已布而罚不及,则是教民不听。民不听,则强者立;强者立,则主位危矣。故曰: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

  凡大国之君尊,小国之君卑。大国之君所以尊者,何也?曰:为之用者众也。小国之君所以卑者,何也?曰:为之用者寡也。然则为之用者众则尊,为之用者寡则卑,则人主安能不欲民之众为己用也?使民众为己用,奈何?曰:法立令行,则民之用者众矣;法不立,令不行,则民之用者寡矣。故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多,而所废者寡,则民不诽议;民不诽议,则听从矣。法之所立,令之所行,与其所废者钧,则国毋常经;国毋常经,则民妄行矣。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寡,而所废者多,则民不听;民不听,则暴人起而奸邪作矣。

  计上之所以爱民者,为用之爱之也。为爱民之故,不难毁法亏令,则是失所谓爱民矣。夫以爱民用民,则民之不用明矣。夫至用民者,杀之危之,劳之苦之,饥之渴之;用民者将致之此极也,而民毋可与虑害己者,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故善用民者,轩冕不下拟,而斧钺不上因。如是,则贤者劝而暴人止。贤者劝而暴人止,则功名立其后矣。蹈白刃,受矢石,入水火,以听上令;上令尽行,禁尽止。引而使之,民不敢转其力;推而战之,民不敢爱其死。不敢转其力,然后有功;不敢爱其死,然后无敌。进无敌,退有功,是以三军之众皆得保其首领,父母妻子完安于内。故民未尝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功。是故仁者、知者、有道者,不与大虑始。

  国无以小与不幸而削亡者,必主与大臣之德行失于身也,官职、法制、政教失于国也,诸侯之谋虑失于外也,故地削而国危矣。国无以大与幸而有功名者,必主与大臣之德行得于身也。官职、法制、政教得于国也,诸侯之谋虑得于外也。然后功立而名成。然则国何可无道?人何可无求?得道而导之,得贤而使之,将有所大期于兴利除害。期于兴利除害莫急于身,而君独甚。伤也,必先令之失。人主失令而蔽,已蔽而劫,已劫而弑。

  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故人君失势,则臣制之矣。势在下,则君制于臣矣;势在上,则臣制于君矣。故君臣之易位,势在下也。在臣期年,臣虽不忠,君不能夺也;在子期年,子虽不孝,父不能服也。故《春秋》之记,臣有弑其君、子有弑其父者矣。故曰:堂上远于百里,堂下远于千里,门庭远于万里。今步者一日,百里之情通矣;堂上有事,十日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百里也。步者十日,千里之情通矣;堂下有事,一月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千里也。步者百日,万里之情通矣,门庭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故请入而不出谓之灭,出而不入谓之绝,入而不至谓之侵,出而道止谓之壅。灭绝侵壅之君者,非杜其门而守其户也、为政之有所不行也。故曰: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于爵禄。故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故曰:势非所以予人也。

  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非正,则伤国一也。勇而不义伤兵,仁而不法伤正。故军之败也,生于不义;法之侵也,生于不正。故言有辨而非务者,行有难而非善者。故言必中务,不苟为辩;行必思善,不苟为难。

  规矩者,方圜之正也。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圜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圜。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故虽有明智高行,倍法而治,是废规矩而正方圜也。

  一曰:凡人君之德行威严,非独能尽贤于人也;曰人君也,故从而贵之,不敢论其德行之高卑有故。为其杀生,急于司命也;富人贫人,使人相畜也;良人贱人,使人相臣也。人主操此六者以畜其臣,人臣亦望此六者以事其君,君臣之会,六者谓之谋。六者在臣期年,臣不忠,君不能夺;在子期年,子不孝,父不能夺。故《春秋》之记,臣有弑其君,子有弑其父者,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六位在臣,则主蔽矣;主蔽者,失其令也。故曰:令入而不出谓之蔽,令出而不入谓之壅,令出而不行谓之牵,令入而不至谓之瑕。牵瑕蔽壅之事君者,非敢杜其门而守其户也,为令之有所不行也。此其所以然者,在贤人不至而忠臣不用也。故人主不可以不慎其令。令者,人主之大宝也。

  一曰:贤人不至谓之蔽,忠臣不用谓之塞,令而不行谓之障,禁而不止谓之逆。蔽塞障逆之君者,不敢杜其门而守其户也,为贤者之不至、令之不行也。

  凡民从上也,不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也;上好勇,则民轻死;上好仁,则民轻财。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是故明君知民之必以上为心也,故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也。故上不行,则民不从;彼民不服法死制,则国必乱矣。是以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彼矜者,满也;满者,虚也。满虚在物,在物为制也。矜者,细之属也。凡论人而远古者,无高士焉。既不知古而易其功者,无智土焉。德行成于身而远古,卑人也。事无资,遇时而简其业者,愚士也。钓名之人,无贤士焉。钓利之君,无王主焉。贤人之行其身也,忘其有名也;王主之行其道也,忘其成功也。贤人之行,王主之道,其所不能已也。

  明君公国一民以听于世,忠臣直进以论其能。明君不以禄爵私所爱,忠臣不诬能以干爵禄。君不私国,臣不诬能,行此道者,虽未大治,正民之经也。今以诬能之臣事私国之君,而能济功名者,古今无之。诬能之人易知也。臣度之先王者,舜之有天下也,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为李,后稷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犹尚精一德以事其君。今诬能之人,服事任官,皆兼四贤之能。自此观之,功名之不立,亦易知也。故列尊禄重,无以不受也;势利官大,无以不从也;以此事君,此所谓诬能篡利之臣者也。世无公国之君,则无直进之士;无论能之主,则无成功之臣。昔者三代之相授也,安得二天下而杀之。

  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忧主,莫速于兵。此四患者明矣,古今莫之能废也。兵当废而不废,则古今惑也;此二者不废而欲废之,则亦惑也。此二者伤国一也。黄帝唐虞,帝之隆也,资有天下,制在一人。当此之时也,兵不废。今德不及三帝,天下不顺,而求废兵,不亦难乎?故明君知所擅,知所患。国治而民务积,此所谓擅也。动与静,此所患也。是故明君审其所擅,以备其所患也。

  猛毅之君,不免于外难;懦弱之君,不免于内乱。猛毅之君者轻诛,轻诛之流,道正者不安;道正者不安、则材能之臣去亡矣。彼智者知吾情伪,为敌谋我,则外难自是至矣。故曰:猛毅之君,不免于外难。懦弱之君者重诛,重诛之过,行邪者不革;行邪者久而不革,则群臣比周;群臣比周,则蔽美扬恶;蔽美扬恶,则内乱自是起。故曰:懦弱之君,不免于内乱。

  明君不为亲戚危其社稷,社稷戚于亲;不为君欲变其令、令尊于君;不为重宝分其威,威贵于宝;不为爱民亏其法,法爱于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06.巳蛇:次吉自有兔羊鼠,吉中有凶是寅虎,因苦失败逢猪猴,无灾无煞配牛鸡。酉鸡又与戌狗相害,故也不宜找属狗的,此乃中下等婚配。
  • 打电话有电话停机的,有不接电话的,有不耐烦挂电话的,有爷爷奶奶不会打字的……..期间提交了一次,被男副校长打回来,说一看我这就没有摸排完,好多都只填了一个人,赶
  • 确保二周目开局能把血加到30以上(最终建议点到35~40保证容错)二周目还建议把智力拉到30以上解锁第五个记忆格子,能够直接带完全防护 + 火焰风暴而无需装备魔
  • #每日一善# [馋嘴]#阳光信用# 善良之举,需要人人拥有,善良之歌,需要人人唱颂。#每日一善[超话]#[心]#阳光信用# [心]#每日一善# 【诚信互动 指路
  •   四、避免吃激素性食物  这也是食道癌的饮食要求之一,由于很多的动物体内都含有激素,对食道癌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所以患者不要吃壮阳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
  • #打火机与公主裙# 找张公主确实是找对人了,因为只有这张被男主虐的脸,才会原谅男主胡作非为[doge]我最庆幸的一点是虽然我们家并不大富大贵 但是当我面对人生选
  • 磁吸式设计,吸力很强,上下可调节角度,也可以横竖放置,也可当作手机支架使用,下面可放AirPods充电,重点是好看,充电速度还无损失。甚至还做了可折叠的插脚,收
  • 而据沈北新区城市建设局负责人介绍,沈北新区在蒲河廊道上建设的慢行系统,不仅成为长跑爱好者最神往的跑道,更为一年一度的“蒲马”解决了交通管制的难题。据沈北新区城市
  • 【14】#77分享老剧##网配bl广播剧##全一期广播剧##剧组剧包# 【个人】全一期古风DM广播剧《画狐》 STAFF 策划 - 简祭【自由人】 编剧
  •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人生活到最后,拼来拼去拼的全是心态。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就如它们表面上表现的那般简单,只是被带着偏见的人过度解读之后,就成了深不可测的陷阱。
  • #女帝的日常#“就算失去记忆,依然会爱上你”关于新上任女帝在查自己选中的未来妃子的履历时突然找到了自己走丢的凤君这件事好不容易把内阁大换血让他们同意了温仲达当凤
  • 《易经》的完成一般说法是经历了三位圣人,叫做“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所以到东汉把《孝经》《论语》也尊为经,遂有“七经”。
  • 这是罗马最安静、最寂寥的地方,几世纪来,城市在它的周边发展起来,它就好像是个珍贵的伤疤,像你舍不得放手的心碎,因为痛苦是多么美好,我们追求亘古不变,所以迁就活在
  • 还记得炙热中的杀破狼好帅;还记得金曲中的天天,是你第一次走出塞纳河的个人solo,那段时间这首歌变成了我的单曲循环好久;桃花坞是你第一次一个人的综艺,真的很好看
  • #EPEX[超话]# #徐烱慜[超话]# #MU# #EPEX 爱情歌# 221028|TT|EPEX OFFICIAL|MU [] ♥撒娇 ZEN
  • 】《道學拾錦》人天道卷曰:「蓋凝神調息,忽然恍恍惚惚入於混沌之際,若無著落者,然此虛極靜篤之實也,亦即安身立命處也。】《道學拾錦》人天道卷曰:「蓋凝神調息,忽然
  • 这是我必须做的选择,在我面前,有我更怕失去的他和家,这是我唯一能做的选择。人到了晚年,就明白了什么是天命,什么是克制,什么是包容。
  • 像这家“爱阳光空气水”光听名字就让人太想去看看了,环境真的太舒服了,在店里面也感觉像是在度假一样!在秋风萧瑟中转了一圈,出得门来抬头看,那树梢上依然有鸟儿独立
  • ”“我用一场直播隐晦的在给你答案” 看万家灯火 星光灿烂 而我却无路可逃了他们的宿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刻着“三石磊磊”的露胎碟;是黄庭坚的宿命诗;是在一座城
  • (中略)最最珍贵的我们成员们,以及想起来就会让我鼻头一酸、即感激又抱歉的我们HONEY10,想对你们说,非常感谢你们一直陪伴着我。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是最幸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