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的小茶馆,少女提一壶茶摆桌上,双目发光说,“公子尝尝小店的新花茶?”

少年呷了一口,清淡微甜,回味无穷,只是他看到少女期待的眼神,起了逗乐心思,皱眉说,“太苦了!苦中带涩,火候不到,难喝。”

接着幽幽说,你每月配一次新方,我来找你喝茶,勤加多练,才能出好茶。

看到少女垂头丧气后又燃起希望,他心里暗笑。这招叫欲擒故纵,人活在世,无论是成功还是爱情,总是对容易得到的不感兴趣。

这道理他明白得很,这招他用得熟练得很。

少年是长安城有名的少爷,出生时,方丈说他是今生必将立地成佛的人。可数年来他流连风月场,多情却不长情。长安的女子咬牙切齿,说他是女人的冤家,寺庙的方丈扼腕痛惜,说他是贪情的残佛。

少年对此置若罔闻,他自衬世人皆痴,唯有自己才参破了情爱,所见红颜不过是满目白骨。

多情就是无情。他说。

2.

那天之后,少年每月来茶馆喝茶,只是每次喝茶,他都会皱眉说,好苦,太苦,还是苦。以此来逗女孩一遍遍重新想配方。

少年不止喝茶,还给女孩讲故事,讲西游,讲东土,讲佛祖离家出走求法,菩提树下斩执成佛。

一颗心早被少年拴住的女孩担心问,你会不会忘了我?

少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不会的,等你做出最好喝的茶,我就娶你。

那...我们拉勾!

女孩红着脸和少年拉勾。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后来少爷却走了,留下城中女子的一声叹息,和城外的一碗花茶。

长安是他的故乡,而他要去找他的菩提。

3.

少年向西走了很久,依旧风流,依旧潇洒,一路数不清的女子含羞留下了他的情,再含泪送走他的人。

少年走到中年,历经风霜,钱财已尽,最后他患了大病,在酒楼无声无息死去,桌上残酒已凉。

他最后想,是了,这就是我的红尘路,情种洒遍天地,临死只剩一人,佛说放下我执,可放眼人世,没有一个人记得我,我也不再记得任何一个人,回首望去皆是虚言妄语,森森白骨,原来这就是无情,这就是成佛。

酒楼老板发现他的尸体,大声惊呼,快看,这人修得了金身。

4.

黄泉河畔,孟婆抬头看向中年人,又低头去盛汤,一尊半佛,来这里干什么,喝了也没有用。

男人说,让我走完这一生,有始有终,我才是佛。

孟婆说,有始有终,真好,不愧是成半佛的人。

男人模模糊糊想起了生命中的那些红颜白骨,有些惭愧,他接过碗,一饮而尽,眼中失魂了一刹那。

满口清香,是长安城外的花。

男人沙哑问,这不是孟婆汤的味道,你做的?

孟婆摇头,是一个喝了我的汤还没有失忆的姑娘。

这怎么可能?没有人喝过孟婆汤还会有记忆。

可能是因为拉过勾吧——这是那个姑娘这么解释的。那天她喝过汤后尚留神智,一遍遍地说“不该是这个味道,不该是这个味道”,后来她留下一页配方,尝过新的孟婆汤后,才算了解执念,投胎而去。

孟婆有些怀念,说那可真是个固执的姑娘阿,可惜了,遇上了一个负心人。

中年人苦涩问,她都说了什么?

那姑娘教我熬汤时,总是咬着牙说,他忘了,他怎么能忘,他这个骗子。你说,她得是该有多恨阿,把一个骗子记了一辈子,到死喝下孟婆汤,还是不愿忘。结果你也看到了,直到我依着她,熬出如今这般味道后,才肯离去。

那个姑娘...有没有说为什么?

孟婆转过身,开始接着一遍遍盛汤。

她呀,说他怕苦。

4.

中年人在地上哭,鬼佛无泪,但他还是哭,捧着碗,像落魄的醉鬼。

他哭个不停,眼睛却越来越亮,接着他看到灰蒙蒙的地府天空之中,菩萨徐徐前来。

菩萨说,你悟了。

他说,是。

悟到了什么神通?

穿梭时空。

菩萨皱眉问,你真的悟了?

他说,真的悟了。

无情敌不过深情。

5.

长安城那个风流少爷改了性子,他带着大笔银两与一颗诚心,一一拜访曾经与他有过因缘的女子,了解前缘。女子们骂他没有良心,骂他无情无义,少年接下打骂,也拒绝了想再续前缘的意思。

远远看着的方丈抚须说,这孩子悟了。

少年如听到一般,遥遥做辑,接着他卸下了数十年的疲倦与孽缘,来到城外茶馆。

记忆中的女孩蹦蹦跳跳跑过来,她提着壶茶,说,喂,快喝快喝,这次肯定是最好喝的!

他喝了一大口,看着桌子对面,满目期许的少女,笑着点头说,不苦了,很甜,但不腻,就它了,正好。

少女“哇”地跳起来,待开心过后,又来到他身边,双手揉着衣角,低着头,扭扭捏捏说:那...

他说:我记得。

岁月酿成一碗花茶,我们一饮而尽,尾指拉勾,那些甜蜜的美好,谁也不许忘。

何来人间惊鸿客,只是尘世一俗人

十月,我与秋风一起行走,风读不懂我的心情,我亦是听不懂风沉寂后的一声叹息。

原来,时间才是最无情无义的人,每一天都让我们老去,都消磨着我们的记忆。

站在深秋的路口,一场雨过后,草木凋零,依旧依偎在秋的怀抱,深情的岁月里,依旧有静好存在,一份美丽,是看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份淡然,是看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

看自然的风景,霜冷秋雨、萧风落叶,寒花菊黄;

看季节的流转,寂静时光,苍凉光影,沧桑岁月。

因为一份懂得,感恩一切美好;

因为生命的存在,让一份温暖相随相伴。

飞花落叶,总是令人感伤,落叶飘零,归根了一份情意,花瓣纷落,不会因为你的留恋,而停留半刻,更不会因为你的疏离,来年不再盛开。

但是,人间之事,却不一而同,人生会因为你的错过,转身不见,成为遗憾,更无轮回可言。

你看这秋之生命,即便是凋零,即便是繁华落尽,落叶成空,那老去的年华,依旧在枝头摇曳,风姿绰约。

或许,只有记忆还是深刻,即便岁月沧桑了流年,即便沧海变成桑田,在岁月的变迁和痕迹里,我们依然可以寻觅到那些遗落在岁月深处,曾经的踪迹。

所以,深秋时光,更容易让人感慨,人生有些故事,除了回忆,什么也留不下;

人生有些无奈,除了沉默,什么都不用说;

人生有些感受,除了自己,别人都不会懂得。

时光荏苒,来来去去,人生聚散,离离合合,风起花落,秋韵依依,无声处,语未尽,杯莫停,往事已成昔年,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

秋风扫落叶,焜黄华叶衰,渐次吹黄了夏日的绿,夏去秋来,四季更替,生命轮回,花开如梦,叶落成殇,流年可以在时光的枝头开出淡雅的花,岁月也可以在岁月的深处留下刻骨的痕,隐藏的,相遇的,在秋天都可以被静静收藏。

人生的画卷里,一泓秋水,几声雁鸣,几许花开叶落,无奈了世事沧桑,成就了沧海桑田。

杨绛说:“当你看过世界,见过众生,才发现你要见的世面,是自己内心的勇敢和自信;

当你看过四季,见过风云,才发现你要见的美景,是自己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细细想来,人生一世,不过是草木一秋,万物更新,皆是过程。

繁华与凋零,温暖与寒凉,现实与梦幻,美了与深爱,万物皆有灵,有心皆可懂。

若生命为树,一叶之灵,窥尽全秋。

拥一世的长情,谱一首生命的秋歌,吟唱清风明月,多少有点凄凉,漫舞时光飘摇,霜落的镜中多了几缕斑白,那烟雨蒙蒙中,风吹不散的,又有几多情愁?

一棵树下,落叶的告白,荒芜了谁的心语,庭中秋风,又扫去了谁的情绪?

沉吟那些关于秋的诗句,为深秋的情感埋下了永久记忆,寄托在一片落叶上,缠绵交织,纵横交错。

芸芸众生,有多少人在秋风中迷失了自己,有多少人在秋色中醉去,或许,更有人心甘情愿的忧伤,也有人不由自主的忧愁。

深情的记忆,上水中的月影,秋风翻起的涟漪,相望不相语,相聚不相依,这是否是一场轮回的失误,造成了一场伤害?

这世间的事,秋天的痴,谁可以洞悉呢?

或许,只有时光能够诠释,那时光就是一个最好的厨师,让一切慢慢有了味道。

那滋味,也不过是:“朝阳和月光属于少年人,故乡和远方缠绕青年人,明天和过往羁绊中年人,多年之后 ,心头还是有雨 ,眼底仍有寒窗。”

还是余秋雨在《幸福一直在路上》中写的实在:“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

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所以,你要相信,无论是寒凉还是萧瑟,都是一种经历,一个过程,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它一直在赶来的路上。

我们只需给孤独以拥抱,给心事以聆听,给远方以目光,给荒凉以花香,给苍老以陪伴。

给生命许诺,不许永远,不诺将来,只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用宽容与理解,担当与期待,在平凡琐碎的生活里全力以赴地过,云淡风轻地活,手持清风待明月,眉挑烟火过一生 。

请你相信,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你所承受的艰难,终会变成福气降临到你的身边。

在这之前,你要有足够坚持的勇气。

承担起命运赋予你的沉重,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深秋的日子里,不宜被囚,适合慢煮光阴一盏茶,笑谈浮生皆沧桑。

让生命在简静的日子,拥有一份素美的清淡,不悲不喜,不浓不淡,不急不缓,不深不浅,从容淡然。

在渐入寒冷的日子里,心怀希望,守着人间烟火,向着山河远阔,低吟浅唱,吟唱人生,一念花开,一念花落。

也在季节的更迭中,寂静出一份淡然,不求所有的日子,都泛着耀眼的光,只愿每一天,都有诗意的暖。

春夏秋冬,顺其自然,一方静室,亦能修养心性;

一杯清茶,亦能恬淡生香;

一卷在手,亦能安之若素。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在红尘喧嚣中觅得一份清欢,于烟火人间过真实省会。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身居深秋陋室,亦能心境自如,待明月升起,沏上一壶淡茶,款待明月,秋月便是知音,月光下,静静地品味茶带来的恬淡与清香。

几度春秋,几番冷暖,几许纷繁,几处飘零,人生亦是如此,沉浮之间需耐得住寂寞,喧嚣之中学会独自思考,繁华落尽,更有懂得平淡归真。

秋日一盏茶,有着平静归真的禅意,秋日私语,细品茶香。

如林清玄所说:“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茶”字的拆合,其奥妙不尽,一是字面的巧合,二是茶道人文的深刻慧悟。

人在草木中,定是悠闲自在,一切融入自然的都是美丽,一切脱俗的,皆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禅茶一味,物语人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在深秋的寂静中感悟,一生最重,不过饱餐;

一生所求,不过温暖;

一生所爱,不过良人守护和相伴。

秋深处努力往前走,人生处处有惊喜。

站在深秋,忍不住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多少深情婉转成经年的离歌。

秋心似水,秋阳暖心,繁杂的生活,在四季轮回中渐渐平静。

“何来人间惊鸿客,只是尘世一俗人。”

温婉的生命抖落岁月的尘埃,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的所有,迎接更多的考验。

人作恶殃及子孙,后代需要承负的期限到底要多久?

《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甲看中乙的妻子,想纳为妾,便告诉了丙。丙看中了甲的财富,便找了一个同邑的浪荡子,用金钱买通了他,用阴谋帮甲达成了心愿。过了一年多,丙的阴谋败露,自己的女儿被杖而官卖,邑子的女儿则流落为娼。

初看这则故事,似乎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善恶报应故事,行恶者得恶报,而且恶报的程度和行恶的程度刚好成正比。

但我们又会发现它和常见的善恶报应故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故事的过错方都是父辈,而承担责任者却是他们的子辈,也即父债子偿,这就是道教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承负报应。

承负是空想还是确有实据?

“承负说”系统阐述于《太平经》 :“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 ,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 ,故前为承, 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 ,前后更相负, 故名之为负。负者, 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也就是说,今人要承担先人行为善恶所带来的后果, 名为承;同样,今人的行为善恶也会对后人产生影响,名为负;代代相承相负 。

那么具体什么是承负?用古代一点的说法就是血脉传承者之间的气运会有所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反应在血脉往后传承最为明显。《皇极经世书》说,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太平经》所指的先人,是从黄帝时期以前上溯至寅时的人。这些先人在本质上是承天心而行的,但有小错失,且并不自知。这种不自知的小错失,通过血脉流传一辈辈积累下来了。这是人间世运下降的本质原因,也是承负产生的渊源之始。

如果用现代一点的话,可以这样来说,DNA最为相近的亲属中会出现气运相关联的现象,同时这种气运关联体现在父系往子系这个方向上最为明显,而同辈之间的影响则较小一些。

承负与阴宅风水的作用原理是有相通之处,首先,承负是讲气运往子孙的传递,风水是借环境造阵来进行趋吉避凶,而承负是通过功果福报来进行趋吉避凶。

正所谓善人居福地之说,大凡积德行善的之人,因有功果转化福报的支持,故而更容易得到更好的风水,这便是“福人居福地”说法的来历。

由于道教很看重人类自然的繁衍生息的自然性,所以从来不避忌传宗接代之事,并在修炼之中,也强调“欲修仙,先做人”,先尽人伦之责,方可言及大道。

前人行的善,如果没有及时转化,则它会积累为功果(也称为阴功),这个功果转化为气运后,会通过血脉传递到DNA角度来说最亲近的人身上,然后逐次向往传递。同样的,如果有行的恶没有及时消解掉,那么这个恶行同样会转化成不好的气运,传递到子孙身上,在发生转化后,就会体现出来。

天地万物皆受承负影响

《太平经》中认为,历史是一个时时包含着承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社会危机的造成均非仅仅由于当世的原因, 而是历史的长期积累造成的 , 因此不能让一人承担罪责 ,而是“人人有过于天地”, 但现实是“ 百姓适知责天, 不知深自责也”,并认为天地和一切自然事物跟人和社会事物一样也都有承负 。

一是人为天地“承负” : “天地生凡物 ,无德而伤之, 天下云乱, 家贫不足 , 老弱饥寒 ,县官无收, 仓库更空。此过乃本在地伤物 ,而人反承负之”。人承负天地, 是天地运行发生错乱 , 人承受其灾害 。

二是自然界事物间的“承负” : “夫南山有大木,广纵覆地数百步 ,其本茎一也。上有无訾之枝叶实, 其下根不坚持地 ,而为大风雨所伤, 其上亿亿枝叶实悉伤死亡, 此即万物草木之承负大过也。”这是山川草木受到的自然承负之灾, 唇亡齿寒,也是这个意思。

三是人为自然界事物“承负” : “南山有毒气 ,其山不善闭藏 ,春南风与风气俱行, 乃蔽日月, 天下彼其咎 , 伤死者积众多。”南山有毒气,因为风而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导致死伤众多,此为人承负了自然之过。

不过 , 对于自然事物的承负人们并不太关注, 对人自身的承负才是大家关心的;而人自身的善恶承负 , 人们最担忧的是对恶的承负所造成的灾病夭死,承负之善给人带来荫庇,但这种荫庇不是无限的 , 而是有限的 ;子孙放纵为恶 , 支付完先人荫庇,也难免夭死 。 

道教承负与佛教因果,有何不同

现在我们很多谈论罪福善恶的,都将道教之承负和佛教的因果联系起来,认为道教之承负就是佛教之因果,其实是错误的。佛教的因果是基于前世今生,业报轮回的角度;而道教的承负是基于现实世界,以整体论、系统论的观念来看待社会的。

1产生报应的原因不同

“业报轮回说”认为有情众生对世界万有的“无明” 是产生果报的根本原因。

认为报应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和无明,由过去的无明烦恼而造作诸业,播下生死的苦因 ,于是生起种种妄念 ,因此造成了生死的流转 ,堕于生生世世的六道轮回之中 。

道教“承负说”主张的施报者是“天”。这个“天”不仅有自然无为的元气的含义, 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有赏罚大权的人格神。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外力报应,其实不然。

各种人的承负都有善恶积累这个内因在起作用, 是对个体或家族的过去善恶的报应,今人的祸福是先人行为的结果,如果祖先有何过失,由子孙承担其责任。而且 , 善恶的记录、拘校、奖罚 (即报应的执行)大多是由众鬼神操作的。 

《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 , 记录承负的诸神包括山海陆地 、 诸祀丛社、 舍宅诸守、 司农祠官 (其他书中还提到三尸神、司命神等 ) , 还有大阴法曹每年岁末要拘校账簿 , 核算此人的善恶累积, “计所承负 , 除算减年 ”, 地阴神 、 土府神 “收取形骸 , 考其魂神” , 罪过多的至死 , 罪不至死的要 “谪作河梁山海 ”, 其他也 “各随法轻重, 各如其事, 勿有失脱 ”。众鬼神无时无处不在注视人的所作所为,对善恶的记录和对承负的执行毫厘不爽。

2受报主体不同

佛教之所以没有承负概念,是因为“业报轮回说”主张“自作自受”。个体所造业的果报,只能由造业者自己或其五蕴相续而生者承受, 众生现在所受的业报 ,必然是自己前世的宿业所感 ,不能由别人替代,即使象父母子女这样的至亲,也不能互相承受 。所以佛教的出家,讲究抛妻弃子与世俗切断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直系亲属的好坏完全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

“承负说”的受报主体不仅是自身, 有恶心恶迹,天就会夺其纪算 ,减少他的寿命 ,同时个人的行为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孙 。“承负”简单来说就是祖先给后人留下的一笔“遗产”。如果前人做了很多好事,就给子孙留下一笔好遗产,让子孙能富贵、智慧;如果前人干了很多坏事,那就会给子孙留下一笔烂账,令子孙遭受身体、心灵、经济上的许多磨难。《太平经》里举例说,比如父母失了道德,有过错于乡里,后世的子孙必受乡里的过责,这是承负最简单的道理。

与《易经》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同出一理。并且,“承负”有“十世一周”的性质,即十代祖宗的行为,会对后代有一定影响,警戒人们要为后世儿孙考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力行善事,却没有得到好的福报,就是因为承负了祖先之过错;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坏事,但是却得了好的结果,是因为承负了先人之遗泽。

所以道教里讲行善,只是说行善可以有种种功德,但是却很少宣讲靠单纯的积善可以获得富贵的。

3解脱方式不同

“业报轮回说”提倡“业由心造、 回转有道”,主张通过因果法则以减少恶报,甚至消除业力的影响 。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修现世的,而对于当前的现实利益,道教不会通过消耗福报来实现,而是创造了道家五术,以五术来济世利民,不但能解决现世问题,还能不断积累功行。

《太平经·解承负诀》说: “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 ,虽有余殃 , 不能及此身也 。”行大功德, 就是以忠孝等伦理道德规范为标准 , 为善去恶,得行此道者, 就能消除“承负”所带来的灾厄。

4作用范围不同

佛教的功行主要是在于普度众生,并且这个众生指的是有情众生,而无情众生是成不了佛的,所以佛教关注对象围绕的是人,其理论从人心下手,所言所论所行,皆是围绕人的觉悟成佛来进行。

道教则大不同,万物皆有灵性,度的是万物成道,所以道教关注的对象则是在天地万物及天地万物之外的一切,而人只是天地万物中最灵者,故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非是人为独尊。

所以道教中没有至尊的概念,即使是玉皇大帝这样地位极高的神明,一样是要听从元始符命的,但玉皇大帝本身又是元始的一个化身,元始本身是一切的源头,但却不是一切的主宰。

正因为如此,道教并不像佛教那样认为只有有情众生才能成就,而是万物皆可修行,皆可成就,在层次格局上比佛教要更大得多。只是世人多不察此,反认为佛教普度是大善,不可不谓之颠倒了。

承负的期限

那么先人的善恶行为是否能无限期的对后代产生影响呢?《太平经》中记载,承负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个时间限制,就不受承负之苦。

《太平经》说:“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或有小行善不能厌,囹圄其先人流恶承负之灾,中世灭绝无后,诚冤哉。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承负相及,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 

可见承负的大至期限是五代十世。如果只是后人无条件的承负先人的善恶行为,道教的善恶报应论就成为了绝对的命定论了,所以经中也告诉我们,只要个人能做大善事,虽先人有过失,也可以免于承负之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空中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它表面温度约为10000℃,所以看起来是清白色的[太阳]@福建师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漆黑的夜晚,仰望天空,我们会看到无数星辰在头顶熠熠生
  • 黄英(下) 田中貢太郎 間もなく主人が出てきた。果して陶であった。馬はひどく喜んで別れてからの後の話をして、とうとうそこに泊った。馬は陶に、 「姉さんも待ちか
  • 什么才叫谈恋爱呢是刻意且频繁的聊天 还是每天无所事事黏在一起 都不是 这叫过家家真正的恋爱要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能够互相为了对方成为更好的人 而不是成为彼此的负担
  • 我们在看到别人光芒万丈的同时,也要相信自我奋斗的力量。如果你也被这样的表现所打动,就请点赞、转发,让我们一起为中国队加油!
  • 【刘慈欣:中国是一个具有强烈“未来主义”的国家】4月20日,韩国《朝鲜日报》专访刘慈欣,期间大刘谈到了自己对AI的看法、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展望、三体之后的创作情况
  • 顾楹温禹玺顾楹温禹玺(已完结小说全集完整版大结局)小说全文阅读[悲伤][哈哈]>;Dd&E5 ‼书名:《顾楹温禹玺》 ‼主角:顾楹温禹玺 全文阅读到公/仲/号【
  • #原神交易[超话]#✨支个小板凳~现在无排队~ [神里绫人]全能代代,许愿上门板~ [神里绫人] [神里绫人]4.6枫丹全包300(开图+全宝箱+全任务) [神
  • #代号鸢[超话]##傅融[超话]# 有的时候真的会觉得自己是做谷小天才吧是之后制品的先行版无料~目前可以线下在4.13杭鸢onl摊位A1领~大家都生财呀!RN
  • 而主线更是离离原上谱,大概是低配版《怪诞小镇》叔公冒险part+更乱来的《怪奇物语》第三季吧,玩着玩着我都产生了迷惑这不是德国游戏吗为啥浓浓的美式复古科幻味道?
  • 飞计是名表中非常经典的,又热门,并且品牌已经完成了机芯的更新换代,还新增加了背透的设计,绿色表盘搭配棕色表带,复古,颜值高,要啥有啥[哪吒]#囚于永夜[超话]#
  • 其次顺便购买韩国打野tarzan,粉丝有福了夏季赛可以期待的有行业人士爆RNG再次卖出打野Wei和辅助Ming去争冠队伍个人猜测不是nip因为没预算,从转会期卖
  • 通过了解评判标准、最厉害的复刻大师和购买渠道,时尚爱好者可以找到适合其预算和需求的高品质复刻品。 广泛的选择,适合所有品味 顶级YSL复刻品市场提供了广泛的
  • #中国天眼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威武]】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截至目前,“中国天眼”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大多数是世界其他望远镜难以发
  • 我一直觉得她姬佬味儿好浓,哪怕她吸引直男要么是不正常的直男要么是二次元死宅,说她吸王撕葱但是王不就是双性恋吗,就是看到她我突然有个灵感,就是所谓【破碎】感,反而
  • #王俊凯[超话]#王俊凯二十四岁肆意生长# #王俊凯2024凯启甲辰# #陪王俊凯奔赴每一个十年# #从开始到未来,只为王俊凯# ✨ ✨ [音乐] 全能歌手✨
  • 一个男人在很多的时候都会想着你的,不会把你一个人放在家里放任不管,这样的男人是这样的,他会爱你,因为这是一份心意,这份心意是伪装不了了,只有从细微的表现里才能看
  • ”  岑韵听出她语气中的担忧,撑着床起来,捋了捋头发,说:“我只是太困了,大概前段时间赶稿子有点累,过几天就好了。她站稳后,心有余悸又由衷说:“谢谢……”刚说完
  • 生活的艰辛和磨难,家人的隐痛与温情,孩子还只能隐隐去体会、去承受——他还意识不到,这便是贫穷的质感,活着的滋味。孙一圣以他独有的奇崛又稚拙的笔法,写出了一个懵懂
  • [打call]兑换问卷内请填写上【广东小粉笔的邀请码】未正确填写将不予添加会员~[爱你]若已添加过广东小粉笔,请咨询小粉笔获取6位数邀请码[抱一抱]若未添加过,
  • 病痛的折磨本就痛苦,本来深情的丈夫又给了她致命一击,何鸿燊依照当时澳门还执行大清律,允许纳妾,以操持家业为由将14岁的蓝琼缨娶进家门,成为名正言顺的二房太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