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究竟谁是恶人你自己清楚啦。
我是A她朋友。我气不过。
她年纪长大了,心智跟还留在留在小时候似的,一整个幼稚或者说傻。我是她朋友,大家认识老久了。
说她不成熟
正常人谁会同意直接整单都寄给不认识的陌生人呢?把决定权交给陌生人的良心。
我觉得但凡她选择收到转寄,一切问题都不会出现。
她在你们聊天记录的最开始说想要非人类,dz扭蛋这一四分批次的非人类就只有机械姬吧。
我看完了聊天记录,一整个大无语。你们所有的聊天记录里她有一直有在说机械姬啊。
对陌生人心软干嘛啊,她倒好,狠狠考虑你,你觉得运费会贵就直接寄你,她原价出扭蛋诶,运费到付怎么了,所有其他人都是收到转寄,就她一个憨憨,为了给你省点运费,把整单都寄给了你。
别脱离平台交易,别用金钱来考验人性。利益才是人类社会最本质的冷漠。
不要对任何产生金钱关系的事情投入任何的感情。
不要因为信任就傻傻的把主动权交给别人。
所以说,仅仅是因为你说觉得转寄运费贵,就放弃收到转寄这一更稳妥更掌握主动权的方式而直接让dz的把所有东西都发给你,没有比她更傻的人了对吧?(事实上我搜索了运费,你们两个很近,顺丰到付6只四分运费不超过40的)
她完全可以在收到素体的时候直接提出“那我全部收到转寄吧。”所以说她这个人真的,那个时候还想着进行你们的约定,你那个时候已经不准备人她自己选一只了吧?
她有说对你说,让你留着带妆稻草人吧,她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已经被划分到了她的朋友范围诶,虽然你不狠狠不值得。
她傻不愣登的,她总是被骗,大大小小被骗了好多回,老是相信陌生人,还总不吸取教训。
她还不会说话,要不是我们真的认识很久了,真的听她说话得气死。
不过实话,陌生人,真没必要像朋友那样聊天。
就,那个dz扭蛋的买家,你就没发现她一直把你当成朋友在和你聊天么?
别人说她做错了,她就觉得,啊,那我真的错了。活的晕乎乎的。她活的跟梦游一样。
小妮子是真的,随随便便什么人对她稍微热情些,她就掏心掏肺很不得处处为别人着想。吃大亏啊她这个人。
真的,真的不要用金钱去考验人性。
但凡她不是这么傻,但凡她没那么相信你说过的话,但凡她冷漠精明些,选择收到转寄,运费到付,主动权就都在她手上了。
原价扭蛋,到付叠邮很过分么。
你一直揪着不放的,你所谓的你们的最后约定,她说那你选一只你不喜欢的给,我里里外外看,她的意思都是:你选一只你不喜欢的四分帮她换带官妆黑猫,你不想寄回机械姬,那无论怎么说最后她收到的也该是六分带妆黑猫啊 (你同意了帮忙换的啊) 和补的200差啊。怎么就变成了你选一只你不喜欢的四分直接给她寄回去呢?
她确实想要机械姬,因为你们约定过的,你们的聊天记录里她也提到了5只四分扭蛋大概率是会出机械姬的。
她甚至后来让步了,说,那机械姬留给你,想要拿烛去换一个带妆黑猫。
是你直接不理她了,把她所有联系方式拉黑了。
她确实不懂人情世故,她家也有钱也宠她,(她5,6,7三个月一共花了5.3万多,啧,然后就因为花的太狠跑来说没钱了,活该这不是。)
她被宠到大的,她爸妈对她贼拉保护,长在象牙塔里的人,大概是不懂什么叫生活的毒打的,不过你看,她这不就挨了一顿毒打了么。
她眼里的所有人都是好人,我真的求她长点心。
你说她仅仅两个小时就挂你,拜托,她挂你是在第二天的凌晨诶,是因为你页面上把扭蛋出售了而你还没帮她换到黑猫你还没履行你的承诺她才挂你的诶。
那个时候距离你们闹掰,已经整整过去一整天了好吧。
她因为你跑了别人的单,虽然确实是你先拍。但是她也已经和别人聊了很久了(这个真的该骂她)。她就是这种破性格,犹犹豫豫,扭扭捏捏,拿不起又放不下做个决定要命了似的纠结来纠结去,要不是认识了这么久...
不过就是因为认识了这么久,我知道她只是没脑子。她没脑子,也没坏心思。她真的蠢,也是真的单纯。
我和她重复了很多遍了不要太相信陌生人的人说的话,她因为这个真的被骗了n次了。她傻,以为你会按你们开始在闲鱼说好的来,拜托东西都在你手里了谁还管她啊,你说对吧。
你挂的她的第一次变卦,是七夕,是因为dz扭蛋有掉落,你说你没钱,她才说那退还你一部分你去购买dz扭蛋掉落。你拒绝她不就好了么,你拒绝了还有个der的事情哦。
你没拒绝,你也没抢到,那事情不就大发了么。
你所谓的她第一次变卦,是指她给你退钱让你有钱去买dz的扭蛋,但凡你那个时候抢到掉落的dz四分了呢?
谁知道她哪来那么多莫名其妙的愧疚感,你自己没有抢到是你自己的事情,拜托,你真的觉得不可以你拒绝她的要求好了啊。
那个第一次的退款是为了让你有足够资金去买掉落诶。
你没抢到掉落扭蛋是你的事情呀。
她希望你这个“朋友”能抢到扭蛋。所以退你钱让你可以去买,好嘞你看,她自找麻烦。
她一直有强调,想要你帮忙换一只六分的带官妆的黑猫,她把你当朋友,所以更好的想留给你,所以才说,:“那你选一只不喜欢的帮忙换吧。”
你说她最后和你约定的是你塞一只不喜欢的四分给她。
...她明明说的是你选一只不喜欢的帮她去换带官妆的黑猫啊!
按你所说的以最后的约定为准的话,你应该寄一只带官妆的六分黑猫给她呀。
不过你打算好了的,你一只都不打算寄给她对吧。
你说她打电话来“骂的很难听”,可是她给我听的和你的录音里,从头到尾指责你的,就一句:你这样子算诈骗。
你但凡没有心虚,你就别拉黑她所有联系方式啊。
哦对了,你的鱼页面显示你卖掉了所有,不过你后来有说你说和买家商量了,那你应该你应该拿的出你和买家商量的聊天记录吧?能不能给我看看?不然我真的会怀疑那个出掉了h价出了2只(单只h了200)带妆稻草人和莱伊,捆了一个六分素体出掉了格鲁的是你的小号诶。
我是她朋友,所以莫指责我帮她。我帮她说话理所应当。
交易就该冷漠金钱交易,走平台,该怎么来怎么来,把认识没多久的网友当朋友,真的谢谢她了。谁都知道谈感情伤钱诶。

从2022年的世界五百强看日本汽车工业现状

原创 深圳宁南山 宁南山

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我写过对日本未来人均GDP发展的猜想,这两天刚好《财富》

杂志颁布了2022年度的世界五百强,我看下了日本企业的情况,我们除开零售,金融,保险,物流运输,房地产,电信等行业,只看制造业的话,日本进入了世界五百强的制造业企业按照营收排名为: 丰田,本田,日立,索尼,日产,松下,日本制铁,日本电装,三菱电机,日本钢铁工程,三菱化学,爱信,三菱重工,佳能,富士通,武田制药,铃木,住友电工,东芝,普利司通总共20家。

很显然其中汽车公司占了绝对领先,营收前五位有三家是汽车公司,

唯一一家营收超过2000亿美元的日本制造业公司是丰田,同时营收1000亿美元—2000亿美元的日本制造业公司也只有一家就是本田,其他都在1000亿美元以下。

这20家世界五百强的日本制造业巨头里面,汽车整车公司就有四家,当然日本其实是五大整车厂,马自达此次未能入选世界五百强,不知道是为什么,从营收上看应该列入的。

其他日本电装,爱信,普利司通三家也是汽车零部件公司,这就已经是七家的数量了。

实际上其他的13家里面住友电工,日立旗下的日立汽车系统公司,松下旗下的松下汽车系统公司三家公司2021年都有上百亿美元的营收来自汽车零部件业务。

另外三菱电机在2021年也有60多亿美元的营收来自汽车零部件业务。

日本汽车公司这几年的发展究竟如何,我们可以看一下情况。

下图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的营收和利润曲线,来自财富中文网的官网,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以十年维度对比的话,丰田的营收从2009年的2118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3.4亿美元,当然注意了这里的2021年其实是指2021年4月-2022年3月这个财季,财富杂志并没有转换成自然年的营收。

丰田公司的利润在2008-2021年的十三年间的最高值发生在2021年,当年为253.71亿美元,这个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所以说看起来丰田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尽管他们在2012年就达到了2657亿美元的营收,2021年的营收仅仅比2012年增长了5.1%,但如果我们再看下其他日本汽车公司的表现,就知道丰田已经是日本表现最好的汽车公司了。

下图是本田汽车公司的营收,2009年营收为924亿美元,而在2018年达到了营收的巅峰1433.03亿美元,之后在2019-2020年出现了连续的下滑,2020年为1242.4亿美元,到了2021年恢复到了1295.5亿美元,但仍未恢复到2018年的峰值。

而本田汽车的利润巅峰发生在2017年,当年利润为95.61亿美元。

所以对于本田公司而言,2021年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相比历史最好水平是衰退的。

相比于头部公司的丰田和本田,显然其余的日本汽车公司处境更加不妙,

日产汽车公司的营收巅峰发生在2011年的1191.66亿美元,之后在2012-2015年出现了连续四年的营收下滑,2016年略有回升,但是在2017-2020年又出现了连续四年的连续下滑,到2020年营收还有741.7亿美元,这个降幅应该说有点大,到了2021年也只是小幅的恢复到了749.9亿美元,只有2011年巅峰时期的62.9%。

而值得注意的是日产汽车公司的利润,2017年是2008-2021年这十四年的利润最高值,达到了67.41亿美元,而在2019-2020年连续两年亏损,2021年日产公司扭亏为盈,利润为19.19亿美元,但只有历史巅峰水平的28.47%。

感觉日本的汽车公司在逐渐的分化了,最大的丰田汽车营收是本田的两倍,而本田的营收又是日产的172.8%,只有丰田还在持续增长。

铃木汽车公司的营收巅峰则发生在2018年的349.18亿美元,之后在2019-2020年连续下滑,到2020年只有299.81亿美元,2021年营收恢复到317.65亿美元,该年净利润为14.27亿美元。

而铃木汽车公司2008-2021年的利润最高值出现在2017年的19.47亿美元。

铃木公司显然2021年的营收和利润也不及历史最好水平,分别为历史最高水平的91%和73.3%。

然后是马自达公司,这家公司未能入选2022年度的财富杂志世界五百强,

其2008-2021年的营收巅峰发生在2018年的321.5亿美元,之后在2019-2020年出现了连续的下滑,马自达的利润巅峰发生在2014年的14.44亿美元。

2021年马自达的营收同比增长了8.4%,达到了3.12万亿日元,按照2021年日元兑换美元109.89的平均汇率则为284亿美元,净利润大约800亿日元,折合约7.3亿美元。

马自达2021年的营收和利润分别是历史最高水平的88.3%和50.6%。

这就有点意思了,如果我们把日本五大汽车公司拉齐了一起看,

2008年-2021年的利润巅峰,除了丰田在2021年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外,其他四家日本汽车公司的净利润巅峰,马自达是2014年,本田,日产,铃木都是2017年,

而2008年-2021年的营收巅峰,除了丰田是在2021年外,日产发生在2011年,本田,铃木,马自达三家都发生在2018年。

所以2017-2018年看起来成为了日本五大整车厂中四家的顶峰,只有丰田在之后继续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在2021年继续创下新高,可能跟其实力最强有关系,又可能是因为底部的日系汽车公司衰退,因此部分份额转移到了头部的日系丰田。

总之,日本五大汽车公司除了丰田以外,其他四大汽车公司在2017-2018年之后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均比历史最高水平都有所衰退。

而唯一在增长,表现最好的丰田,2021年的营收也只比2017年增长了5.1%,净利润比2017年增长了12.7%。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几年中美电动汽车公司的崛起,彭博的记者列举了特斯拉营收的变化,虽然他用的是粗略的数字,但是好处是很方便记忆。

嗯这些枯燥的数字不太直观,我就把2015-2020年的营收曲线画出来,

可以看出2016年特斯拉的营收也才70亿美元。

到了2018年的特斯拉营收变成了220亿美元,比2016年多出了150亿美元。

而2021年特斯拉的营收达到了540亿美元,竟然比2016年多出了470亿美元,这多出来的接近500亿美元的营收,那么谁的营收受到挤压了呢?显然不是中系汽车公司了,而是日系,欧系和美系的燃油汽车公司。

日系汽车公司这种变化和分化的情况,在中国市场也可以看出来,2021年我国乘用车市场汽车销量为2014.6万辆,比2020年的1929.2万辆有所增长。

而看日系车在华销量的变化,也呈现出了分化的特征,铃木已经基本退出中国,而2021年在中国的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四大日系车企中,在中国市场这个大盘整体增长的情况下,仅有丰田实现了8.2%的增长,其他三家都出现了衰退。

在2022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产销分别增长了6%和3.4%,继续实现了增长。

但是如下图所示,这个销量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中国国产品牌,其中尤其是以电动车的增长为主要动力,而日系的份额和销量则在大盘增长的情况下都同比去年有所下降。

2022年上半年,这里面马自达和铃木在中国的销量已经很少了我们就不计算了。

日系三强在中国的销量都出现了继续下滑,

丰田旗下的广汽丰田增长6.5%,一汽丰田下降12.0%,总体呈现下降了9.7%左右。

本田旗下的广汽本田下降3.5%, 东风本田下降22.3%,

而东风日产下降21.9%。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大盘增长的情况下,只有半个丰田还在增长,总体呈现继续下滑的态势。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以及共同社的报道,

2022年上半年,包括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铃木,斯巴鲁、三菱,大发工业在内的8家日本乘用车制造商的全球总产量为1142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6%;

如果按照销量计算则上半年全球总销量1163万辆,同比下降11.4%。

对于日本的产业发展情况,目前看其发展确实不太好,虽然短期内有疫情,芯片短缺,日本本土市场需求下降等多重因素,从长期我依然是不太看好的,

因为两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这一轮电动汽车的崛起不仅仅是电动化,而且更核心的竞争力是来自智能化,包括人机交互的智能座舱和无人驾驶技术,而日本在这方面是弱项。

日本在智能手机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产业竞争惨败,反应其在ICT技术方面的落伍,

我反正不好想象丰田,本田,日产这样的硬件型日本汽车公司能造出优秀的智能化汽车产品,尽管我觉得他们造出一款续航能力,动力优秀的电动汽车并没有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电动汽车的领头羊公司都是坚决走电动汽车路线的“新公司”,美国特斯拉是2003年成立的,做汽车之初就主攻电动汽车技术,比亚迪尽管最开始是做燃油车,但是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坚决的搞电动汽车公司的公司,2008年就推出了混合动力汽车F3DM,至今已经耕耘了十几年的时间。

而中国冒出的一些造车新势力也是因为电动汽车而生的,像蔚来和小鹏是2014年成立的,理想是2015年成立的。

换言之,中国和美国最为炙手可热的电动汽车公司都不是传统汽车巨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巨头就一定不能变革,像当年三星就成功的从功能机转型到了智能手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产业变革,原有的巨头中能跟上时代发展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都会难以完成变革而退出。

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超过500万辆总体是比较确定的事情,而显然日本并没有从中分到多少羹,新能源汽车里面日系供应商的比例也小得多。

总之,从目前的情况看,日本汽车领先的时代似乎在逐渐的落幕,

但我们也并不急着下结论,毕竟从其他的产业来看,新的赛道来临时,老的传统巨头尽管一定会有死掉的,但也有成功实现变革的,日系有五大整车巨头,我总觉得其中还是会有一两家甚至更多

#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标“身份证”能为农产品带来什么?】说起地标农产品,许多人对此并不了解,辛苦拿到这个小小的绿色标志到底有什么意义。那么,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一个农产品发展究竟可以带来什么好处?是否能够真正打开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空间?成为地标产品后是不是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新京报记者通过采访昌平草莓、海淀玉巴达杏、通州大樱桃等地标农产品的带头人,尝试总结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增值与发展进阶之路。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越是有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的农产品,就越有市场。
01昌平草莓每斤能卖到400元
在北京家喻户晓的昌平草莓,其实是北京地标农产品中的年轻选手,近年来却呈现出后起之势,甚至在高端市场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适逢2008年北京昌平成功申办“世界草莓大会”,建设草莓大棚在北京逐渐兴起。2010年,北京种植草莓的设施大棚就增加到2000多栋。“种植草莓的农户数量增加,要想卖出去好价钱,得有个草莓品牌才行。”当年组织昌平草莓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是由原昌平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在一个七八人的团队中,路河是成员之一,“当初组织申请地标农产品的出发点,就是想让农户增收,并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性地挖掘出昌平草莓的优势、历史特性等。”
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地域冠名,绝不仅仅是对产品质量的肯定,还要传承农耕文化、寄托风土记忆,至少还要饱含情感文化等因素,农业部门的推荐和认证,不仅对入选农产品是背书和保障,更省掉了商家的选择成本,节约了农产品的推广成本。因此,“地标”被认为是特色农产品闯市场的“金字招牌”。
2010年,昌平草莓通过农业部批准,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时,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昌平草莓”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申请地标农产品的过程,其实正是一个产业梳理与提质增效的过程。从草莓种植的滋生,到成为地域性品牌,十二年间,昌平区不仅出现了一批草莓龙头企业,还让区内农户通过种草莓增加了收入。目前,北京有12000栋草莓大棚,其中昌平占比接近一半,共有3000多人从事草莓种植。
如今,昌平草莓已经在北京市民中有口皆碑。“地标农产品必须得有特殊性,如果所有的草莓都是昌平草莓,那将没有优势。”昌平区环监站副站长路河表示,“我们鼓励农户,按照高标准把草莓种植得更优。”今年通过北京市的政策支持,昌平草莓又得到了5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其中一部分资金将用于激励农户优质生产形成品牌意识。“老百姓种的草莓越好,得到的奖励越多。”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扶持一些标杆企业先挑起大梁,以优质的草莓打开市场,提升草莓价格。如今,最顶级的昌平草莓可以卖到400多块钱一斤,这就意味着农户种植的草莓有了更多溢价的空间。”路河表示。
02高端商超对通州大樱桃进货不设限
在通州大樱桃核心产区西集镇沙古堆村,最早一批种植樱桃的,并非都是本地人。2003年,山东人江寒青和丈夫在运河边的村庄落脚,土壤学和栽培学的相关专业背景,让两人在实际种植中,对樱桃树的管理更加严格,同时利用专业资源,引进多个大樱桃品种进行多年筛选,选出了最适合北京气候生长的优良品种。因此,江寒青园区的樱桃从不以低价招揽消费者。
2010年末,农业部批准对“通州大樱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也成为通州大樱桃产业发展的一个历史节点。对于江寒青来说,自己所培育的樱桃也通过地标这张名片,有了更多机会被人发现,高端商超渠道开始注意到近在眼前的好樱桃。
2016年,北京华联集团联系到江寒青时,她已经在沙古堆村种了13年的有机樱桃。也正是从这年起,江寒青所种植的樱桃,成功走进了BHG在北京的16家门店。其中也包括SKP商场地下一层的精品超市。每斤348元的价格确实昂贵,却仍然供不应求。
江寒青谈及,高端超市对于园区樱桃的需求是一直不设上限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这里能持续提供最好的果品,商超就会一直为我们的大樱桃保留渠道。”
03海淀玉巴达杏好的论颗卖
玉巴达杏是北京海淀区第一个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种,这个古老的杏树也最早尝到了甜头儿。
五月的杏园,玉巴达杏树枝繁叶茂,青杏挂满枝头。半个多月后,玉巴达杏将迎来成熟期,到时那些中意这口味道的市民将特意赶来逛逛园子,尝一尝新杏,这是懂行的老顾客每年少不了的仪式感。
八年前,海淀农科所组织玉巴达杏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为期半年多的准备中,海淀农科所所长郑禾和同事,一起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查,了解到玉巴达杏的分布、面积、品种等,将玉巴达杏的底数摸了个清楚。
郑禾表示,当时玉巴达杏的种植面积有4000多亩,不过,由于城市的变迁,大部分的种植户不再依靠种植为生,多是上了岁数的老人还维持着果树的种植管理。不同于别的杏树品种,玉巴达杏不耐储不耐运,要想得到最佳口感,须得在树上长到九五成熟。2014年前,玉巴达杏一斤只能卖一两块钱,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后,让古老的玉巴达杏树种得到保护的同时,杏的品牌和价格也提了上来,一斤能卖到十块钱,走高端市场的玉巴达杏能卖到五十元一斤,最好的杏甚至能论颗卖。现在,玉巴达杏最远已经卖到了深圳。
郑禾介绍,玉巴达杏申请到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对玉巴达杏“唯一性”的认定,也是“优质农产品”的象征,这张地方名片是对玉巴达杏品种特质、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
04“密云水库鱼”将进行地标登记
今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将通过转移支付资金的方式,继续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发展工作。其中的重点项目就是实施“3+4+1”工程,即围绕“平谷大桃”“昌平草莓”和“北京鸭”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围绕“大兴西瓜”“上方山香椿”“妙峰山玫瑰”和“通州大樱桃”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标准生产和品牌化建设项目,指导“密云水库鱼”进行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民中间,北京本土农产品,有一定消费群体和知名度,有的还有皇家贡品背景,这是全国其他地区农产品所没有的独特性。不过,保护发展地标农产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现阶段,就是先把这些北京农产品保护下来,让市民记忆中的老口味得以留存,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工程项目的扶持逐步发展产业,这是当下地标农产品的发展路径,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来源:新京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六大卫视跨年阵容全公布,唐嫣罗晋将力压众流量成最大看点?
  • NBA圣诞大战,明天见!
  • 李连杰首晒两女儿合照 身材不输妈妈利智
  • 收容制度有望废止 来看看为什么要废止收容制度
  • 越南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遇难
  • 拥抱亲子娱乐市场,三夫户外再次对上海悉乐增资2600万元
  • 校长失联、学校停课,十多万的学费打了水漂?我要到哪里去高考?
  • C罗图集:亚特兰大 2-2 尤文
  • 2场3球!内马尔制胜巴萨1-0曼联 梅西中柱卢卡库哑火
  • 国米VS那不勒斯!英超意甲圣诞出击!连红跟单擂台!
  • 曼城1-2莱斯特城 带刀后卫佩雷拉世界波 逆转曼城
  • 候补购票服务试点|春运抢票无后顾之忧
  • 伊能静发文谈年龄不认同老只有一种方式, 喜欢自己此刻的年龄
  • 国足抵达多哈备战 最后两战确定亚洲杯名单
  • 【最新资讯】南京百亿民企丰盛近13亿债务逾期 触发45亿交叉违约
  • 李敬宇遭下放
  • 网传麦莉锤弟结婚 疑似庆祝派对现场照曝光
  • 特朗普突访伊拉克,表示不会从伊拉克撤出美军!
  • 青瓦台遭检方搜查,韩国总统魔咒又来了
  • 八一男排主教练赛后失控体罚队员导致送医